第四季度匯報材料 (2)_第1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季度匯報材料 2010年第四季度思想匯報 敬愛的黨組織: 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嫦娥二號”被送入了月球,成為了中國航天史上又一壯舉。 這一刻,是值得我們驕傲的時刻;這一刻,是值得我們雀躍的時刻;這一刻,是值得全國歌頌的時刻。不僅僅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更因為我們都是鐵院人,“嫦娥二號”能夠成功飛天有我們鐵院學子的一份力在里面。當“嫦娥二號”發射成功的那一刻無數鐵院學子歡呼雀躍,“嫦娥二號”的成功發射,凝聚了多少科技開拓者的心血,積載了多少航天人光榮夢想,承載了多少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 中國“嫦娥二號”于10月1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探月衛星,這標志著

2、中國的“太空雄心”又向前邁進了一步。還記得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騰空飛起,直奔太空。此時此刻,全世界的中國人屏息靜氣,共同見證這個歷史瞬間。中國首顆繞月探測衛星的成功發射,成為中國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壯舉。“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一千多年前,詩人李白如此表達了不能登月的悵惘。今天,中國人“奔月”的千年夢想,終于在黨的十七大勝利閉幕的喜慶時刻,變為現實。科技的創新,讓人心跳。幾十年自力更生,我國運載火箭從常規推進到低溫推進,從一箭單星到一箭多星,從太陽同步軌道、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到繞月探測,形成了長征火箭系列型譜。沒有自主創新,不可能在前沿技術上取得這么多成就。沒有

3、自主創新,不可能在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取得新的突破。正如十七大報告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只有這樣才能培養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才,使創新智慧競相迸發、創新人才大量涌現。 國力的提升,讓人心跳。“航天不是航天人的,而是全國人民通力協作的航天。”一句話道出航天的特性。原材料供應、設備制造航天事業的每一個環節,都依靠強大的國力支撐。1970年,“長征一號”載著“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升入太空,中國進入航天時代。2003年,“長征二號f”發射載人飛船,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得以實現。今天,“長三甲”又將“嫦娥”送入月球軌道,填補了我國深空探測的空白。中國航天的三大步,見

4、證了中國綜合實力的大幅提升。 團結奮進的航天精神,讓中國人的心一起跳動。航天是巨大的系統工程。其中的每個人,都必須把自己的命運與航天的命運,與民族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一絲一毫的差錯或疏忽,都將導致整體計劃的失敗。這股團結一致,為了一個目標而奮斗的勁頭,在觀看火箭騰飛的剎那,已悄然注入每一個中國人的靈魂作為中國人的為這一刻深感自豪與驕傲。 一直以來,我黨團結在以胡主席為中心的領導集體下,努力開拓,積極進取。秉承了全面協調發展,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 帶領著全國人民艱苦創業,努力奮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嫦娥二號”的成功發射是這一偉大發展觀的持續性,對我黨正確地領導和決策有著堅實地肯定和支持。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是將來社會的中堅力量。我們不僅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授予我們的科學知識,掌握好前輩們開創的科學技術,還應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質、才能,在中國快速發展的今天成為國家的支柱,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知識是根本,責任是義務。在科學進步,科技發展的今天,我們還應該增強國家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有一顆愛黨、愛國、愛人民的博心。讓社會發展更加安定和諧,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長期以來,我院堅持“小社會,大課堂”的辦學理念,著重培養我們的創新思維。嚴格遵守“嚴謹勤儉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