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_第1頁
[淺談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_第2頁
[淺談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_第3頁
[淺談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李經庭江西省東鄉一中主題詞:教學 創新 能力 培養論文摘要:本文是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有關方法的探索,主要通過以下六個方面培養學生創新能力:(1)創設寬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2)培養學生的創新自信心;(3)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4) 更新教育觀念,創新教學方法;(5)鼓勵學生質問難和求新求異;(6)加強對學生進行創新訓練和創新 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江澤民總書記提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 魂。”沒有創新,就沒冇國家和民族的進步和發展。而創新能力靠培養,創新人 才靠教育。如何在生物教學屮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下面淺談我在教學屮的幾 點體會:一、

2、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良好“培養基”教師止襟危坐、手執教鞭、表情嚴厲刻板、高高在上的私塾式教學,不可 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在課堂中,教師只冇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藹的態度、 親切的微笑、信任的口光、激勵的話語、耐心的引導,才能為學生積極思維創設 良好的氛圍;教師只有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學生之中,與學生打成一片,融為一體, 與學生架起一座情感交流z橋,學生才能消除與教師z間的隔閡,消除膽怯與禁 錮,帶著良好的心態、愉悅的心情無拘無束地表現門己,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 全過程,努力探索和思考,以創新的觀念去看待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從 而獲取知識,應用知識,逐步形成創新能力。

3、因此,在課堂教學屮教師要營造寬 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建立平等、信任、理解、尊重的師生關系,使課堂 真正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沃土”。二、自信心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激素”學生的自信心是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動力源泉。在教學過程中,增強學生的自 信心,可以提高學生在創新過程屮的抗挫折能力,磨煉學生的創新意志。首先, 在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對學生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 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程度的問題,讓每一 位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其次,在教學中教師應重視 學生中的不同見解,支持學生中各種與眾不同的構想,即便是錯誤的

4、回答,英至 當時看似荒唐的回答,也絕不能全盤否定和排斥,應盡力捕捉每位學生在回答問 題過程中思維的閃光點,不失時機地進行表揚和鼓勵,要鼓勵學生在錯誤中學習,在失敗中獲得經驗,以增 強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在初屮生物第二冊第二章“皮膚”的教學屮,當我提問課 后思考題“如果汗液流進嘴里,可以嘗岀咸味,這是什么道理? ”時,同學們的 回答是“汗液屮含冇少量的無機鹽,如食鹽(氯化鈉)等”。這時冇一位比較調 皮,平時又不愛回答問題的同學馬上舉手提出:“老師,那么我們是否可以用汗 液來制食鹽呢? ”這荒唐的一問,引起全班同學哄堂大笑。我當吋也覺得很愕然。 但我很快冷靜下來,等同學們笑完之后,我抓住時機進行鼓勵

5、,說:“根拯我們 這一節課所學的知識,汗液應該可以制出食鹽的。這位同學能捉出這樣與眾不同 的問題,說明他的思維具有一定的創新性。”于是我進一步發問:“我們所用的 食鹽是用海水制得的。大家思考一下,用汗液制鹽和用海水制鹽哪一個比較簡便 呢? ”同學們經過i番討論之后,得出“用海水制鹽比較簡便”的結論。通過這 次鼓勵之后,這位同學逐漸積極冋答問題,并勇于提出問題,學習成績也很快提 高。另外,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回答時,應堅持使用一些富于激勵性的語言,比如:“你回答這個問題的角度很新穎”、“你的回答很獨特”、“你所說的這個方面, 連老師都沒冇想到”、“你所回答的可能是正確的,老師現在不能肯定,我們課 后

6、再進行探究”等等。三、興趣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催化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掌握知識、發展智力、形成創新能力 的內在動力。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各種方法和調動各種媒體,調動各種因 索,把大自然的蓬勃生機引入課堂,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 應充分利用課木屮旁欄思考題、小資料、課外閱讀材料和探究性實驗,或根據學 牛的年齡特征和教材的特點,設計一些簡易的探究性實驗和組織課外實踐活動, 培養學生的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在課堂教學屮,教師述可以通過情感激趣、 設疑激趣、活動激趣以及導引創新、語言創新、實驗創新、板書創新、訓練創新 等幾個方面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教學實

7、踐證明,激發學習興趣,能 有效地激發學牛的創新意識,使學牛養成主動地學習和探索的良好學習習慣。四、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手段課堂教學實踐是一項十分復朵、門由度極大的創造性勞動。由于長期受“應 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無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中采取“滿堂灌”的傳統 教學方法。“教師講,學生聽;老師教,學生背”,這種僵硬、單一的教學模式, 嚴重地制約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首先要 徹底拼棄“應試教育”的教冇觀念,全而樹立“素質教冇”的教育觀念。在生物 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組織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教 學,比如對于“緒論”、“生物

8、進化的證據”、“生物進化學說”等i些理論性 比較強的教學內容,可采取“定向質疑一一引導探索一一反饋運用”的探索式教 學法;對于“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細胞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等一些結構性、過程性的教學內容,可采取“觀察探究一一分析思考一一歸納總 結”的引導發現教學法;對于“新陳代謝的基本類型”、“生殖的種類”、“環 境對生物的影響”、“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環境保護”等一些淺顯易懂、內 容生動的教材,可采取“提問激趣一一自學閱讀一一引導歸結一一補充評講”的 讀書指導法。將多種教學方法與幻燈、投影、電影、錄像、多媒體平臺等各種現 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媒體靈活結合起來進行教學,能充

9、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 用,使學生感受主動獲取知識的喜悅,很好地增強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培養了學生 創新能力。五、鼓勵質疑問難和求新求異,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愛因斯坦說過:“提岀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一切發明創造都 先源于問題的發現,后成于問題的解決。“學貴乎疑”,沒冇多問一個“為什么”, 就沒有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沒有多問一個“為什么”,就沒有馬克思的“價 值規律”等等。質疑是學生發現問題,主動探索知識的開始,是學生創造性學習 的重要標志,是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起點。因此,在教學屮教師首 先要善于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好問的天性,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大膽質疑, 引導他們善于

10、發現問題和勇于捉出問題;其次,教育學生不要輕易認同別人的觀 點,要憑著門己的能力和智慧,積極探索,勇于從多個角度、多種方式思考問題, 從而獨辟蹊徑,提岀自己標新立異的見解,做到敢言前人所未言,敢發前人所未 發;最后,每節課都要精心設計一些開放性或發散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提高 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在教學中教師長期堅持這樣的質疑求異, 能冇效地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六、訓練和實踐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要途徑常言道:百聞不如一見。而百見不如一 “做”。知識不等于能力。知識的 積累只是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起點。創新能力不是靠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得來的,而是必需通過學

11、生的“練”和“做”養成。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就必需加強對學生的訓練和實踐。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訓練時應做到:1、 注意精選習題進行訓練。習題的關鍵不在數量,而在于質量。所選習題應具有典 型性和代表性,能起到舉一反三作用;2、注意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一題多用, 對學生進行變式訓練,使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或正而或反而地思 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形成解決問題的獨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訓練,是培養學生思維的多樣性、靈活性和獨創性必 不可缺少的一環。另外,要因吋、因地、因人制宜地開展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 生物課外活動。例如通過知識競賽、植物栽培、動物飼養、野外采集、標本制作、 專題實驗、專題報告、生態環境和資源調查、成果展覽、辯論會等形式多樣的活 動,讓學生到大口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到日常生活中去,引導他們去發現,去 體驗,去應用,去創造。我多年的教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