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正常X線報告書寫模板 各個地方,各間醫院,甚至每一個醫生的X線報告書寫習慣都不同,但都遵循一定的模式,基本上格式大同小異。以下正常X線報告書寫模板僅供參考!,有病變的報告書是在正常X線報告書上添加、刪減而成。 胸部正側位兩側胸廓對稱,胸廓各骨骨質未見異常;雙肺野清晰,未見肺實質性或間質性病變。雙肺紋理走向分布規則,未見肺充血或郁血征象;縱隔無增寬,心影及雙側肺門大小、形態、位置未見異常。雙側膈面光整,雙側肋膈角銳利。 意見:心肺膈未見異常。頸椎(胸、腰、骶尾椎)正側斜位 頸椎(胸椎、腰椎、骶尾椎)生理彎曲度存在,椎體順列正常;各頸椎(胸椎、腰椎
2、、骶尾椎)椎體、附件骨質未見異常;各椎間隙形態、寬度未見異常;各椎間孔大小、形態未見異常。頸椎(胸椎、腰椎、骶尾椎)旁軟組織未見異常。 意見:頸椎(胸椎、腰椎、骶尾椎)未見異常。左側髖關節正位 左側股骨骨質結構完整,密度正常,未見骨質破壞、骨質增生、骨質疏松等骨質異常,未見骨折線征像。左側髖關節對位良好,關節面光整,關節間隙未見增寬或變窄。相鄰軟組織未見異常。 意見:左側髖關節未見異常。(余各骨關節的線報告格式與此大致相同)頭顱正側位 頭顱各骨骨質結構完整,密度正常,未見骨質破壞、骨質疏松等骨質異常改變,未見骨折線征;腦血管壓跡清晰,顱縫無增寬。蝶鞍大小形態未見異常。 意見:頭顱平片未見異常。
3、 第一部分 呼吸系統一、正常胸部平片1、正常胸片: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大小,位置及密度正常。兩肺紋理走行自然,未見扭曲及聚攏。兩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縱隔居中,無增寬。心臟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內。雙側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2、肋骨像: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片中所示骨性肋骨骨質連續性完整,未見中斷影像。二、氣管和支氣管疾病1、先天性支氣管囊腫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右肺下野可見一類圓形囊狀透亮區,壁較薄,其內未見氣液平。氣管居中,無增寬。心臟大小,形態在正常范
4、圍內。雙膈光滑,肋膈角銳利。(與正常肺不同的是右肺下葉,為判斷理由)2、支氣管炎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兩肺紋理增多增粗,以右肺明顯,氣管居中,縱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影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以右肺紋理增多增粗為主要判斷理由)3、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胸廓呈捅狀,肋骨平舉,肋間隙增寬,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大小,位置及密度正常。兩肺紋理增多紊亂,肺野透亮增強,肺紋理變細,雙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京戲狹窄。心臟呈垂位型,心臟無擴大。雙側膈肌變平,肋膈變平,肋膈角銳利。4、支氣管擴張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
5、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兩下肺紋理增多、增粗、紊亂。并隱約可見多個囊狀透亮區。余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縱隔居中,無增寬。心臟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內。雙側膈肌光滑,肋隔角銳利。三、肺部炎癥1、大葉性肺炎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右上肺大片狀密度增高陰影,下緣清楚平直,上緣模糊,余肺野清晰,未見實性變及腫塊影。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縱隔居中,無增寬。心臟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內。雙側膈肌光滑,肋隔角銳利。右側位、肺門不大。病變位于右肺上葉,呈一扇形密度增高陰影,前后肋膈角銳利。2、支氣
6、管肺炎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兩肺下野紋理增多增粗,模糊,并可見沿肺紋理分布的不規則小片狀或斑點狀密度增高陰影,邊緣模糊,以右肺明顯,氣管居中,縱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影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3、炎性假瘤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左肺下野近心膈角處見一核桃大小球形陰影,密度均勻,邊緣光滑。余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縱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影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右側位:肺門不大。病變位于左肺前內基底段。與心影重疊。前后肋膈角銳利。4、急性肺膿腫胸廓對稱,
7、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左肺下中野可見一大片狀密度增高陰影,邊緣模糊不表,其內見一圓形空洞,空洞內壁尚光滑,并見一絞寬液平。余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縱隔居中,膈肌光滑,肋隔角銳利。心影形態大小大正常范圍。左側位示:肺門不大。病變位于左肺上葉前段,前段,前后肋膈角銳利。5、間質性肺炎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陰影增深,增大。兩側肺野內中帶廣泛性條紋狀密度增高影,邊緣清楚或略模糊,交織呈網狀。其內可見小點狀陰影。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縱隔居中,膈肌光滑,肋隔角銳利。心影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四、肺結
8、核1、原發型肺結核(支氣管淋巴結核)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破壞。右上肺第一、二前肋間見少許纖維索條影,右肺門見拇指頭大小陰影,密度欠均勻,邊緣欠光滑。左肺未見實變陰影,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縱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影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2、浸潤性肺結核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兩上肺野可見一斑片狀密度增高陰影,邊緣糊不清,其內見更高密度纖維索索條影,余肺野縱隔居中,膈肌光滑,肋隔角銳利。心影形態大小正常范圍。3、浸潤性肺結核伴空洞形成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右上肺野可見一斑片狀
9、密度增高陰影,邊緣模糊不清,密度不均,其內可見一蠶豆大小透亮區,余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縱隔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影形態大小正常范圍。4、結核球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右上肺野可見一球形陰影,約( )X( )CM大小,密度不均勻,其內可見點狀鈣化,輪廓次清楚,陰影周圍見散在纖維索條影,余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影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5、干酪樣肺炎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右上肺野可見一大片狀密度增高陰影,邊
10、緣模糊不清,密度不均,隱約可見蟲蝕狀透亮區,余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縱隔居中,膈肌光滑,肋隔角銳利。心影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右側位:肺門不大。病變位于右肺上葉后段。下緣光整,前后肋膈角銳利。6、急生粟粒性肺結核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雙肺均勻分布,大小、密度一致的粟粒狀陰影,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縱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影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7、慢性纖維空洞性肺結核。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右上肺野可見一大片狀密度增高陰影,邊緣模糊不表,密度不均,其
11、內可見大小不等的空洞,周圍見高密度纖維索條影。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縱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影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右側位:肺門不大。病變位于右肺上葉后段,前后肋膈角銳利。五、肺腫瘤1、中央性肺癌伴右上肺不張胸廓不對稱,肋骨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右上肺野可見一大片狀密度增高陰影,下緣邊界清楚,呈凹面向下之弧影,肺門區凸面向下,水平裂呈橫“S”改變。右肺門影增大模糊,氣管向右側移位,右上肋間隙變窄。余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左肺門不大。縱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影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2、中央性肺癌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左上肺野內帶可見一圓形腫
12、塊陰影,約( )X( )CM大小,密度均勻,邊緣毛糙,左側肺門稍上提,余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右肺門不大,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縱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影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左側位示:肺門增大。病變位于左肺上葉前段,前后肋膈角銳利。3、周圍性肺癌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右上肺野中內帶可見一高密度陰影,約( )X( )CM大小,密度較均勻,邊緣有分葉狀改變,并可見細小毛刺,余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陰影。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縱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影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4、肺上鉤瘤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
13、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右上肺第一前肋間類圓形高密度陰影,約( )X( )CM大小,密度均勻,邊緣不規則,分葉狀,余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縱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影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右側位:肺門不大。病變位于右肺上葉尖段密度增高腫塊影,前后肋膈角銳利。 5、細支氣管肺泡細胞癌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見彌漫性結節狀陰影,直徑2-5CM,病灶邊緣境界沿銳利,右上肺野及左上肺野病灶有融合呈小團塊狀密度影,病灶以下肺較密集。氣管居中,縱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影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6、錯鉤瘤胸廓對稱,肋骨
14、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左肺門處見一直徑約( )CM大小球形陰影,邊緣銳利似有淺分葉,病灶內隱約可見散在鈣化影,余肺野清晰, 未見實變及腫塊影。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縱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稅利。心影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7、肺轉移性腫瘤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兩肺見多個大小不等的球形陰影,直直徑最大的為( )CM,直徑最小的為( )CM左右,輪廓尚清楚,邊緣完整,密度均勻。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縱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影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六、塵肺胸膜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15、。兩肺紋理增多、增粗、紊亂。兩肺中下野中內帶見散在廣泛性小點狀致密影,直徑( )( )MM,邊緣尚銳利,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縱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影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七、其他原因疾病1、肺結節病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結節狀腫大,以右側明顯,主動脈結旁見半弧腫塊影,右肺中下野見紋理增多、模糊,并見廣泛片狀陰影,部分融合成大片,左肺也見散在小片狀陰影。左膈光整,右膈顯示不清。心影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2、特發性彌漫性肺纖維化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陰影增深,增大。兩側肺野彌漫性纖維索條密度增高影,邊緣模糊,交織呈網狀。其內可
16、見廣泛分布蜂窩狀陰影。氣管居中,縱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影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八、肺不張1、右肺上葉不張胸廓對稱,右上胸廓略塌陷,右上肋間隙變窄,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氣管及縱隔向右移位,右肺門向上移位。右上肺葉見一下緣清晰的扇形或三角形陰影,右下肺紋理呈垂柳狀。余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縱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影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右側位:肺門不大略上提。病變位于右肺上葉密度增高三角形影,其尖端指向肺門,基底與胸壁接觸。前后肋膈角銳利。2、盤狀肺不張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右肺下野近膈肌處見一厚
17、度較扁的條狀或盤狀增高形陰影。氣管居中,縱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影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九、胸膜病變1、胸腔積液(中等量)胸膜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兩肺紋理走行自然,右下肺野密度均勻增高陰影,呈外高內低弧形凹面,余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氣管居中,縱隔居中,無增寬。心臟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內。右側膈肌顯示不清,右側肋膈角消失,左側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右位:肺門不大,病變位于右肺下后肋膈角斜形密度增高陰影,后肋膈角消失。2、胸腔積液(大量)胸廓對稱,右側肋間隙增寬,肋骨骨質未見破壞。右肺門被掩蓋,左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右側胸腔密度均
18、勻增高陰影,達第一肋間隙水平呈外高內低弧形凹面,左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氣管和縱隔向左移,心臟右緣不清,心臟向左移位。右側膈肌顯示不清,右側肋隔角消失,左側膈肌光滑,肋膈胸銳利。右側位:肺門顯示不清,胸腔透亮減低,胸骨后間隙閉塞。3、肺底積液(結合透視)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兩肺紋理走行自然,未見扭曲及聚攏。兩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右側膈肌明顯增高,膈肌最高點位于外側部,氣管居中,縱隔居中,無增寬。心臟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內。左側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4、包裹性積液胸廓對你,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
19、常。兩肺紋理走行自然,未見扭曲及聚攏。左肺中葉外帶見一半圓形或橢圓形的密度增高影,其基底緊貼胸壁外緣,內側凸向肺野,邊緣光滑。余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氣管居中,縱隔居中,無增寬。心臟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內。雙側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5、氣胸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右側胸腔外帶透亮度增高,無血管紋理。同時可見一壓縮的肺組織邊緣,肺組織壓縮( )%。氣管和縱隔向左移,左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心臟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內。雙側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6、液氣胸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右側胸腔外帶透亮度增高,無血管紋理。同時可見一壓縮的肺組織邊緣,肺組織
20、壓縮( )%。右膈處見一密度增高影,上緣清楚呈水平面,氣管和縱隔向左移,左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心臟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內。右膈肌不清,右肋膈角消失,左側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7、胸膜鈣化胸廓不對稱,左側胸廓塌陷。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兩肺紋理走行自然,未見扭曲及聚攏。左下胸梭形致密影。有多數斑點狀鈣化影形成,雙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氣管和縱隔向左移。心臟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內。左側肋膈角變鈍,左膈肌位置升高,右側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左側位:肺門不大,病變位于前胸壁,肺野清晰,前后肋膈角清晰。8、胸膜間皮瘤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
21、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兩肺紋理走行自然,未見扭曲及聚攏。左肺中葉外帶見一類圓形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勻,邊緣光滑,外緣與胸膜相連,夾角呈鈍角,局部肋間隙略窄,左肋膈角稍鈍。余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氣管居中,縱隔居中,無增寬。心臟形態、大小在下常范圍內。雙側膈肌光滑,右肋膈角銳利。十、肺氣腫1、阻塞性肺氣腫胸廓對稱,雙側肋間隙增寬,肋骨走行變平,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兩肺紋理走行自然,未見扭曲及聚攏。左肺中葉局限性透亮區其內肺紋理咸少。兩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縱隔居中,無增寬。心臟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內。雙側膈肌光滑,
22、肋膈角銳利。 十一、縱隔疾病1、 胸內甲狀腺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兩肺紋理走行處自然,未見扭曲及聚攏。兩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胸膜無增厚及粘。右上縱隔梭形密度增高影,邊緣光滑,上緣邊界不清,肋與頸部相連,氣管略向左移位。心臟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內。雙側膈肌光光滑,肋膈角銳利。右側位:肺門不大,前上縱隔塊狀密度增高影。前后肋膈角清楚。2、 神經原性腫瘤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右上肺及肺尖見一拳頭大小球形陰影,密度均勻,邊緣光滑,內側與縱隔緊密相連與縱隔夾角呈鈍角。左肺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胸
23、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心臟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內。雙側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右側位:肺門不大,病變位于后縱隔及中縱隔。前后肋膈角清楚。3、 縱隔氣腫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影,與縱隔的輪廓相平行,在線條陰影內側有透亮的氣體,兩肺紋理走行自然,未見扭曲及聚攏。兩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心臟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內。雙側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4、 縱隔疝(大量胸腔積液合并縱隔疝)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右側胸腔透亮度增高,無血管紋理。同時可見肺門處被壓縮的肺組織邊緣,肺組織壓縮80%。氣管及縱隔明顯左移,尤其上縱隔處見
24、肺組織超過脊柱左緣。左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心臟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內。雙側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十二、膈疝。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及密度正常。兩肺紋理走行自然,未見扭曲及聚攏。左側胸腔內見巨大囊狀充氣陰影,其內有造影劑影,左側膈肌模糊不清,縱隔心影向右側移位。兩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心臟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內。右側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第二部分 循環系統一、 先天性心臟病1、 心房間隔缺損兩肺血增多,右下肺動脈增寬,主干直徑約( )CM,兩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兩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臟呈“二尖瓣型”,主動脈結小
25、,肺動脈段明明顯突出,心左緣圓隆,心右緣向肺野突出,右心房段延長,右心房/心高比值( ),心臟增大,心胸比例為( )。2、 心室間隔缺損兩肺血增多,未見實變及腫塊影。氣管居中,縱隔居中,兩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臟呈“二尖瓣型”,主動脈結小,肺動脈段突出,左下心緣空出延長,心尖上翹,心右緣未見異常,心胸比例為( )。左前斜位示:心后緣圓隆,向后突出,心后間隙縮小。3、 動脈導管未閉兩肺血增多,未見實變及腫塊影。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右下肺動脈未見明顯增寬。主干直經約( )CM,氣管居中,縱隔居中,兩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臟呈“二尖瓣主動脈型”,主動脈結增大,肺動脈段突出,心影明顯向兩側
26、擴大,以左側為著,心胸比例為( )。4、 肺動脈瓣狹窄兩肺血明顯減少,未見實變及腫塊影。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右下肺動脈未見明顯改變。氣管居中,縱隔居中,兩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臟呈“二尖瓣主動脈型”,主動脈結小,肺動脈段突出,心影明顯向兩側擴大,心尖圓隆上翹,心胸比例為( )。5、 法洛四聯癥兩肺血明顯減少,未見實變及腫塊影。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右下肺動脈變細,氣管居中,右上縱隔增寬,兩膈肌光滑,肋隔角銳利。 心臟呈“主動脈瓣型”,主動脈結小,肺動脈段凹陷,心影明顯向左側擴大,心左緣圓隆上翹,心胸比例為()。6、 二尖瓣狹窄兩肺血增多,未見實變及腫塊影。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
27、正常。所氣管居中,縱隔居中,兩膈肌光滑,肋隔角銳利。心臟呈“三尖瓣型”,主動脈結縮小,肺動脈段突出,心影明顯向兩側擴大,左心緣圓隆,心尖上翹,右心緣向右膨隆,心底部可見雙房影,左主氣管抬高,心胸比例為( )。左前斜位:服鋇食管左心房呈II度壓跡,心后間隙縮灌區上,心前緣膨隆,與胸骨接觸面加大。7、 心內膜墊缺損兩肺血增多,中央血管擴張,外圍血管纖細,兩肺野未見實變及腫塊影。氣管居中,縱隔居中,兩膈肌光滑,肋隔角銳利。心臟呈“二尖瓣型”,主動脈結縮小,肺動脈段突出,左心緣向左突出,心尖上翹,右心緣未見異味常,心胸比裂為。8、 主動脈狹窄兩肺血不多,未見實變及腫塊影。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氣
28、管居中,縱隔居中,兩膈肌光滑,肋隔角銳利。心臟呈“主動脈型”,主動脈繒寬,肺動段凹陷,左心緣和向左、向下延伸,心腰凹陷,右心緣未見明顯異味常,心胸比例為( )左前斜位:心后緣圓隆,心后間隙縮小。二、 獲得性心臟大血管病變1、 二尖瓣狹窄兩肺淤血,未見實變及腫塊影。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氣管居中,縱隔居中,兩膈肌光滑,肋隔銳利。心臟呈“二尖瓣型”,主動脈結縮小,膈動脈段平直,左心耳突隆,左心緣突隆,左心緣呈“四弧征”。右心緣向右膨隆,心底部可見雙房影,左主氣管抬高,心胸比例為( )。2、 二尖瓣狹窄伴關閉不全兩肺輕度淤血,雙肺門陰影增大、模糊,右下肺動脈不寬,兩肺野未見實變及腫塊影。氣管居
29、中,縱隔居中,兩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臟呈“二尖瓣普大型”,主動脈結小,肺動脈段稍突隆,心左緣向左下延坤,心右緣圓隆,心底部見雙房影,心胸比例為( )。3、 高血壓型心臟病兩肺輕度淤血,未見實變及腫塊影。右下肺動脈寬約( )CM,兩隔肌光滑,肋膈角密度正常。氣管居中,縱隔居中,兩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臟呈“主動脈動型”,主動脈結增寬,主動脈影增寬,肺動脈段凹陷,左心緣向左、向下延坤,右心緣未見明顯異常,心胸比例為。4、 慢性肺源型心臟病兩肺血增多,中心肺動脈擴張,外周分支變細,右下肺動脈增寬,直徑約( )CM,兩肺野透亮度增高,氣管居中,縱隔居中,兩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臟呈梨形改變,主
30、動脈結略增寬,肺動脈段突隆,左心緣圓隆,上翹,右心緣未見明顯異常,心胸比例為( )。5、 擴張型心臟病雙肺輕度淤血,右下肺動脈較為增寬,橫徑為( )CM,兩肺野未見實變及腫塊影。氣管居中,縱隔居中,兩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臟呈普大型或主動脈型,主動脈結不寬,肺動脈段略平直,左心緣向左下延坤,圓隆,心右緣向圓隆,心胸比例為( )。三、 心包病變1、 心包積液雙肺血不多,兩肺野未見實變及腫塊影。氣管居中,縱隔居中,下縱隔增寬,兩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臟呈燒瓶狀,主動脈結小,心臟兩緣正常弧度消失,兩側心隔角呈鈍角,心胸比例為( )。透視下心影波動消失。2、 縮窄性心包炎雙肺血不多,兩肺野未見實變
31、及腫塊影。氣管居中,縱隔居中,兩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心臟呈三角形,主動脈結小,心臟兩緣正常弧度消失且僵直,心臟輕度向兩側增大左緣有弧形鈣化影,心胸比例為( )。左側位:心前緣有明顯弧形不規則鈣化影,食道服鋇見:食道受壓向后移位,食管影與心影后緣這間有清晰線狀透亮影。四、 肺栓塞和肺便塞。1、 肺栓塞胸廓對稱,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破壞。右肺門增大,右下肺動脈增寬,約( )CM,呈殘根狀。遠端肺紋理變細、稀疏,甚至消失。相應肺野透亮度增強。余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縱隔居中,無增寬。心臟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內。雙側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2、 肺梗塞:胸廓對稱
32、,肋骨走行自然,未見畸形及骨質破壞。兩肺門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兩肺紋理走行自然,右下肺野外帶“鍥狀”密度增高影,基底與胸膜相鄰接,尖端指向肺門,邊緣不甚清楚。余肺野清晰,未見實變及腫塊影。胸膜無增厚及粘連。氣管居中,無增寬。心臟形態、大小在正常范圍內。側膈肌光滑,肋膈角銳利。第三部分 消化系統一、 正常消化道造影1、 正常食道造影胸透:心肺膈未見異常。食道:走行正常,管壁柔軟,光滑,粘膜規則,未見中斷和增粗,蠕動如常,未見狹窄。造影劑通過順利,賁門形態完整,開放良好。點片兩張證實透視所見。2、 正常全消化道造影胸透:心肺膈未見異常。食道:走行正常,管壁柔軟,光滑,粘膜規則,未見中斷和增粗,蠕
33、動如常,未見狹窄。造影劑通過順利,賁門形態完整,開放良好。胃:呈魚鉤形,輪廓光整,未見龕影,粘膜規則,未見破壞。胃小區大小正常,形態完整。胃內潴留液無增多,蠕動如常。幽門開放良好。十二指腸:、球三角形,形態規則,未見龕影,無激惹,十二指腸環不大,無壓跡,蠕動如一、 正常腹部片1、 腹部平片未見異常雙側腎臟輪廓欠清楚,雙腎區、輸尿管走行區及膀胱區均未見陽性結石影。腰大肌影顯示清楚。2、 排泄性腎盂造影未見異常KUB:雙側腎臟輪廓欠清楚,雙腎區、輸尿管走行區及膀胱區均未見陽性結石影。腰大肌影顯示清楚。IVP:常規準備,經肘靜脈注入陽性造影劑,分別于藥后10、15,30,45及松開腹帶后拍片示:雙腎
34、10已顯影,雙腎盂腎盞大小、外形未見異常,腎盂腎盞未見擴張及充盈缺損,雙輸尿管、膀胱未見異常。余同平片。3、 逆行腎盂造影未見異常常規準備,膀胱鏡下插管至右側輸尿管平腎下極水平,注入造影劑,顯示:右側腎盂腎盞充盈良好,輸尿管無狹窄及擴張,膀胱有造影劑充盈。二、 先天性異常1、 腎發育不全KUB:雙側腎臟輪廓及清楚,雙腎區、輸尿管走行區及膀胱區均未見陽性結石影。腰肌影顯示清楚。IVP:常規準備,經肘靜脈注入陽性造影劑,分別于注藥后10、15,30,45及松開腹帶后拍片示:雙腎10已顯影,右腎影較小,位置較左腎靠近中線,腎長徑( )CM,腎盞距( )CM。腎盂腎盞顯影遲緩淺淡,腎盞杯口圓鈍,輸尿管
35、顯影淺淡較細。左腎長徑( )CM,腎盞距( )CM,。輸尿管未見異常。余同平片。2、 輸尿管囊腫KUB:雙側腎臟輪廓欠清楚,雙腎區、輸尿管走行區及膀胱區均未見陽性結石影。腰大肌影顯示清楚。IVP:常規準備,經肘靜脈注入陽性造影劑,分別于注藥后10,15,30,45及松開腹帶后拍片示:雙盂腎盞未見擴張及邊界缺損,膀胱區內右側輸尿管下端呈約乒乓球大小充盈;邊界光滑,與充盈之膀胱有透光帶環繞,其以上輸尿管擴張,膀胱未見異常。余同平片。三、 泌尿系結石1、 腎結石KUB:雙側腎臟輪廓欠清楚,左腎區可見一約( )X( )CM大小,邊緣銳利的高密度影,雙輸尿管走行區及膀胱區均未見陽性結石影。腰大肌顯示清楚
36、。2、 輸尿管結石KUB:雙腎輪廓欠清楚,左側輸尿管走行區平第四腰椎橫突水平,可見一約( )X( )CM大小邊緣銳利的高密度影。雙腎區,右輸尿管走行區及膀胱區均未見陽性結石影腰大肌影顯示清楚。3、 膀胱結石KUB:雙側腎臟輪廓欠清楚,膀胱區可見3個大小不等邊緣銳利的高密度影,最大約( )X( )CM,最小約( )X( )CM,雙腎區、輸尿管走行區均未見陽性結石影。腰大肌顯示清楚。4、 腎盂積水KUB:雙腎輪廓欠清楚,左側輸尿管走行區平第四腰椎橫突水平,可見一約( )X( )CM大小邊緣銳利的高密度影。雙腎區,右輸尿管走行區及膀胱區均未見陽性結石影。腰大肌影顯示清楚。IVP:常規準備,經肘靜脈注
37、入陽性造影劑,分別于注藥后10,15,30,45及松開腹帶后拍片示:右腎10已顯影,左腎15方顯影,左腎盂腎盞擴張,腎小盞呈球形,左上段輸尿管擴張,左中段輸尿管以下未顯影。右腎大小、外形未見異常,腎盂腎盞未見擴張及充盈損損,腎小盞邊緣呈杯口狀,左輸尿管走行如常,未見梗阻征象,膀胱區有少量造影劑充盈,未見占位征象。余同平片。四、 泌尿系結核1、 空洞潰瘍型腎結核KUB:左腎輪廓顯示正常,右腎外形增大,雙腎區,雙輸尿管走行區及膀胱區均未見結石影,腰大肌影顯示清楚。IVP:常規準備,經肘靜脈注入陽性造影劑,分別于注藥后10,15,30,45及松開腹帶后拍片示:雙腎10已顯影,右腎小盞變形,杯口消失,
38、下盞呈不規則盈影。腎盂狹細變形,腎盂輸尿管結合部及輸尿管上段失去正常柔軟度,變僵硬、不規則狹細。左腎盂腎盞未見擴張及充盈缺損,左輸尿管及右下段輸尿管無擴張,膀胱有造影劑充盈。余同平片。2、 輸尿管結核逆行尿路造影,常規準備,膀胱鏡下行左側輸尿管逆行插管約15CM,插入困難,注入造影劑,顯示:左腎局部不規則充盈,上段輸尿管失去正常柔軟度,粗細不均,中下段輸尿管充盈呈節段性粗細不均的串珠樣充盈改變,邊界粗糙。五、 泌尿系腫瘤1、 腎盂癌KUB:雙側腎臟輪廓欠清楚,雙腎區、輸尿管走行區及膀胱區均未見陽性結石影。腰大肌影顯示清楚。IVP:常規準備,經肘靜脈注入陽性造影劑,分別于注藥后10,15,30,
39、45及松開腹帶后拍片示:雙腎10已顯影,左腎上盞不規則充盈缺損和“雙邊征”。右腎盂腎盞未見擴張及充盈缺損,雙側輸尿管無擴張及充盈缺損,雙側輸尿管無擴張,膀胱有造影劑充盈。余同平片。2、 輸尿管癌行排泄性靜脈腎盂造影右側尿路不顯影,行逆行尿路造影顯示:右側輸尿管下段有約( )X( )CM大小的充盈缺損。其上段輸尿管擴張。3、 膀胱癌KUB:雙側腎輪廓欠清楚,雙腎區、輸尿管走行區及膀胱區均未見陽性結石影。腰大肌顯示清楚。IVP:常規準備,經肘靜脈注入陽性造影劑,分別于注藥后10,15,30,45及松開腹帶后拍片示:雙腎10已顯影,雙腎盂腎盞大小、外形未見異常,腎盂腎盞未見擴張及充盈缺損,雙輸尿管未
40、見擴張,膀胱側壁可見一巨大充盈缺損,密度不均勻,邊界分葉狀。余同平片。六、 其他1、 前列腺增生KUB:雙側腎臟輪廓欠清楚,雙腎區、輸尿管走行區及膀胱均未見陽性結石影。腰大肌顯示清楚。IVP:常規準備,經肘靜脈注入陽性造影劑,分別于注藥后10,15,30,45及松開腹帶后拍片示:雙腎10已顯影,雙腎盂腎盞大小、外形未見異常,腎盂腎盞未見擴張及充盈缺損,雙輸尿管未見擴張,膀胱體積變小,底部抬高,膀胱與恥骨聯合距離加大,膀胱底部可見一呈表面光滑、基底寬大之丘狀充盈缺損。余同平片。2、 尿道異物斜位片:距尿道口約( )CM處可見一長約( )CM金屬異物影。余未見異常。第五部分 頭頸部一、 頭顱平片1
41、、 頭顱平片未見異常頭顱大小、形態正常,顱骨內外板及障未見骨質破壞腦回壓跡可見,蝶鞍形態及位置未見異常。2、 顱內壓增高頭顱大小、形態正常,顱縫增寬(冠狀縫或人字縫),鞍背基部內面局部骨密度減低和模糊。腦回壓跡增多增深。3、 多發性骨髓瘤顱骨改變頭顱大小、形態正常,顱骨骨板可見多發性、大小不等、密度不均圓形透亮區。未見硬化邊,病灶邊緣清楚銳利。呈“穿鑿樣”,未見軟組織腫塊。4、 蛛網膜粒壓跡頭顱大小、形態正常,顱骨中線旁局限變薄,向外膨隆,邊界清楚。腦回壓跡可見,蝶鞍形態及位置未見異常。5、 顱骨骨析頭顱大小、形態正常,可見頂骨及顳骨線樣骨析影。腦回壓跡可見,蝶鞍形態及位置未見異常。6、 頂骨
42、凹陷骨析頭顱大小、形態正常,可見頂骨向內凹陷并可見骨析線影。腦回跡可見,蝶鞍形態及位置未見異常。7、 嬰兒腦積水頭顱增大呈球形,顱壁薄,囟大,蝶鞍淺,顱底平,顱蓋骨與面骨失去正常比例。8、 狹顱癥頭顱小,近于球形。顱較薄。各顱逢均已封合。腦回壓跡極為顯著。蝶鞍形態及位置未見異常。二、 眼及眼眶1、 正常眼眶片兩側眼眶基本對稱,眶內密度正常,骨質連續性完整,眶上裂對稱。2、 淚腺腫瘤左眼眶普遍性增大,眶內密度增高,左眶外上方密度明顯增高,局部骨皮質不連續,淚腺窩擴大。右側眼眶未見異常。3、 眼球異物左眼眶內有一點狀高密度影,位于眼球內水平軸下( )MM、偏顳側( )MM。4、 眼眶骨骨析左側眶底
43、即上頜竇頂壁骨下塌、骨質連續性中斷,眶底軟組織內積氣影,上頜竇內可見積血。右側眼眶未見異常。三、 鼻及鼻竇1、 正常鼻竇片兩側額竇、雙側前組篩竇、雙側上頜竇對稱,竇腔清晰密度均勻,與兩側眼眶密度相仿。周圍骨質未見破壞,骨白線影清楚銳利。2、 兩側上頜竇炎雙側上頜竇竇腔密度增高,竇腔縮小,竇壁骨質完整未見破壞。額竇及前組織篩竇未見異常。3、 全前組鼻竇炎兩側額竇、雙側前組篩竇、雙側上頜竇竇腔密度增高,竇腔縮小,周圍骨質未見破壞,骨白線模糊。4、 上頜竇囊腫右側上頜竇底部見一圓形軟組織影,密度均勻,表面光滑,周圍骨質未見異常,左側上頜竇、雙側額竇及前組篩竇未見異常。5、 額竇骨瘤左側額竇內有一類圓
44、形、緊貼于前壁的高密度影,邊緣清楚銳利。右側額竇、雙側上頜竇及前組篩竇未見異常。6、 上頜竇癌右側上頜竇擴大,密度增高,右側上頜竇內上壁骨質破壞,斷裂,左側上頜竇、雙側額竇及前組篩竇未見民常。7、 鼻骨骨析可見鼻骨近端連續性中斷,遠端未見顯錯位。軟組織未見腫脹。8、 鼻息肉兩側額竇、雙側前組篩竇、雙側上頜對稱,竇腔清晰密度均勻,與兩側眼眶密度相仿。周圍骨質未見破壞,骨白線影清楚銳利。右側鼻腔內可見橢圓形密度增高影,鼻中隔左移。四、 耳病變1、 右側乳突炎右側乳突氣化不良,乳突氣房透亮度減低,密度增高、小房間隔模糊,周圍骨質未見破壞。左側乳突氣化良好,周圍骨質未見破壞。2、 左耳乳突炎伴膽脂瘤形
45、成左側乳突氣化不良,乳突氣房透亮減低,密度增高、小房間隔模糊,左側鼓室區可見骨質破壞呈馬蹄形透亮區,邊緣光滑硬化,其后壁臨近乙狀竇后壁。右側乳突氣化良好,周圍骨質未見破壞。3、 右側中耳癌右側乳突氣化不良,乳氣房消失,密度增高、外耳道壁骨質破壞、斷裂、外耳孔擴大明顯,鼓竇入口及上鼓室骨質吸收,邊緣模糊。吐血奉獻第六部分 骨髂系統(一) 骨懷關節正常片1、 關節骨質未見異常(膝、肘、腕、肩、髖、踝等)關節各組成骨骨質結構完整,未見骨質破壞。關節面光滑,關節間隙清晰,寬窄正常。周圍軟組織未見腫脹。2、腰椎骨質未見異常腰椎諸椎體排列整齊,生理曲度存在,各椎體及附件對應關系正常,骨質未見破壞及增生,椎
46、間孔大小形態正常,椎間隙寬窄如常,腰大肌影不寬。3、頸椎骨質未見異常頸椎諸椎體排列整齊,生理曲度存在,各椎體及附件對應關系正常,骨質未見破壞及增生,椎間孔大小形態正常,椎間隙寬窄如常,前后縱韌帶無鈣化。1、 雙手骨質未見異常手指間關節、掌指間關節對應關系良好,關節間隙清晰,關節面光滑,骨質未見破壞及增生,軟組織未見腫脹。2、 雙足骨質未見異常雙足諸蜇跖跖趾關節間隙清楚,無狹窄及增寬,關節面光滑,各組成骨骨質結構完整,未見骨質破壞。(二)骨與關節創傷一、 骨析1、 四肢骨析( )骨( )位見骨析線影,皮質斷裂,(可見骨碎片),斷段對位對線良好(不良、移位、成角等)。周圍軟組織未見腫脹。2、 脊柱
47、骨析腰子椎體前緣變扁,呈楔形改變,前緣皮質斷裂(凹陷或凸出),上緣密度增高,余椎體及附件未見異常。3、 骨盆骨析恥骨上下支見骨析線,對位對線良好,余骨盆組成骨未見異常。二、 關節脫位2、 肩關節脫位左側肩關節組成骨對應關系不良,左肱骨頭向左下移至肩胛骨下。周圍軟組織未見腫脹。未見骨質連續性中斷。2、 髖關節脫位右側髖關節組成骨骨質結構完整,未見骨析線影,對應關系不良,股骨呈高度外展,股骨頭于髖臼下方與坐骨部分重疊。三、 骨與關節化膿性感染1、 急性化膿性骨髓炎(右脛骨上段)右脛骨上段干規則的蟲蝕狀小的骨質破壞,骨小梁模糊,骨干見線樣骨膜反應。周圍軟組織腫脹,肌間隙模糊。2、 慢性化膿性骨髓炎(
48、右脛骨上段)右脛骨上段增粗,皮質增厚,干骺端可見膿腔,其內可見大片狀死骨。3、 慢性骨膿腫左脛骨干骺端中心部位可見橢圓形骨質破壞區,邊緣光整,其周圍骨密度增高,骨小梁模糊。骨皮質正常未見中斷影。周圍軟組織未見腫脹。4、 硬化性骨髓炎左側脛骨上段增粗,普遍密度增高,骨質增厚硬化,髓腔消失。未見骨破壞及骨膜反應,周圍軟組織未見腫脹。5、 脊柱化膿性骨髓炎胸8椎體中央見骨破壞區,其周見骨硬化現象,椎體前方見骨破壞毛糙,胸8-9椎間隙變窄,余椎體未見異常,周圍軟組織未見腫脹。6、 化膿性關節炎(早期)左側髖關節組成骨對應關系良好,組成骨骨小梁稀疏,密度減低,關節間隙增寬,關節面光滑,周圍軟組織腫脹。7
49、、 化膿性關節炎(晚期)左側髖關節組成骨對應關系良好,關節間隙變窄,關節面不光滑,可見骨質破壞,周圍軟組織可見鈣化。四、 骨與關節結核1、 骨骺及干骺端結核左側膝關節組成骨骨小梁稀疏,骨質密度減低,骨質變薄,脛骨上段干骺端及骨骺見類圓形透亮區,邊緣部分呈致密影,其內見沙粒樣死骨。關節間隙增寬,關節周圍軟組織明顯腫脹。2、 骨干結核右側橈骨下段增粗,骨干規則樣透亮區,邊緣見硬化帶,其內小死骨,肘關節正常。周圍軟組織未見腫脹。3、 關節結核(滑膜型)左側膝關節關節囊腫脹積液,關節間隙增寬,脛骨內髁見骨破壞,密度不均,有小死骨,邊緣模糊,骨骺較大。關節周圍骨骨小梁稀疏,皮質變薄。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
50、4、 骶髂關節結核骶髂關節兩側關節面見骨破壞,骶骨緣毛糙,右側骶骨密度不均,髂骨耳狀面有凹陷性缺損區,周圍有硬化現象,部分關節面狹窄。5、 脊柱結核胸椎諸組成骨對應關系不良,脊柱略向右彎。胸5-7椎體前緣呈凹陷性骨破壞,邊緣毛糙,胸8椎體變扁與胸9融合,胸5-8椎體椎間隙變窄,胸8椎體右緣見類圓形略高密度影。余體未見異常。五、 其他慢性骨關節病1、 類風濕性骨關節炎雙手骨質密度減低,骨小梁稀疏,關節骨端顯著,近節指間關節,第1、2、5掌指關節間隙狹窄,關節面模糊,毛糙。第1、3、5掌指關節面下可見小囊狀改變。近節指間關節梭形腫脹。2、 強直性脊柱炎兩側骶髂關節間隙不均勻變狹窄、關節面毛糙,關節的髂骨緣骨質密度增高。(關節間隙消失,見骨小梁通過。脊柱呈“竹節樣”改變)3、 髂骨致密性骨炎兩側髂骨的骶髂關節旁的下半部對稱性地三角性密度增高影,外側邊緣模糊,關節間隙正常,關節面光滑,未見骨質破壞。4、 退行性骨關節病(髖、肩、膝)關節間隙不均勻變窄,關節面密度增高,關節面下見大小等囊狀透亮區,其邊緣見硬化環。六、骨缺血性壞死及骨軟骨病1、股骨頭無菌性壞死(股骨頭骨軟骨病)右側髖臼變形,股骨頭失去正常形態,較正常變扁,密度增高且不均,干骺端見多個囊狀透亮區,關節間隙模糊,雙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掘金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練習試題及答案
- 項目成效評估方法的探索試題及答案
- 項目進展監控技術的有效性分析試題及答案
- 銀行營銷及市場開發試題及答案
- 稅務風險防范實例解析試題及答案
- 遮板安裝專項施工方案
- 2024年項目管理找出項目瓶頸的考點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會備考的積極心態培養試題及答案
- 智能財稅考試題型及答案
- 鉆井基本知識
- 2025年中考歷史總復習十大專題知識復習講義
- 護膚夏日美白課件
- 2025年河南藝術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歷年(2019-2024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kmeans聚類算法原理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智聯招聘-202405
- 2024年山西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垂直管理系統事業單位招聘筆試真題2024
- 隧道二襯臺車安裝拆除施工方案
- 自體輸血管理制度與技術規范
- 燃氣管道管道吹掃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