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養殖中抗生素使用的現狀問題及對策_第1頁
畜禽養殖中抗生素使用的現狀問題及對策_第2頁
畜禽養殖中抗生素使用的現狀問題及對策_第3頁
畜禽養殖中抗生素使用的現狀問題及對策_第4頁
畜禽養殖中抗生素使用的現狀問題及對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畜禽養殖中抗生素使用的現狀、問題及對策Moore 等(1946) 首次報道,在中添加抗生素,能明顯提高肉的日增重。自此, 人們對抗生素的研究和應用越來越廣泛,先后有 60 余種抗生素應用于畜牧 業,在動物疾病防治、提高利用率、促進畜禽生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隨著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特別是不科學地濫用,細菌耐藥性和藥物殘留等 問題日益突出,引起世界各國政府及業內人士的高度重視。 2006 年,歐盟全 面禁止了抗生素 添加劑 的應用。我國是畜禽生產大國,但由于藥物殘留超標 等問題,出口量僅占生產量的 0 9 -l 2。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 要提高我國畜禽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抗生素安全問題及對

2、策研究已成為畜牧 工作者迫在眉睫的研究課題。1 抗生素在畜禽中的使用現狀化學工業學會和制藥工業學會 2005 年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抗生 素原料生產量約為 21 萬噸,其中有 97萬噸 (占年總產量的 461)用于 畜牧業。美國憂思科學聯合會 (UCS)估計:約有70%的抗生素及相關藥物被 用作、肉牛的 添加劑 。王云鵬等對國內 5 省、市進行的業抗生素的使用情 況調查表明,飼養場濫用抗生素現象相當嚴重。使用抗生素的種類包括B 一內酰胺類的阿莫西林、氨基糖苷類的慶大霉素和新霉素、大環內酯類的紅霉 素、林可胺類的克林霉素等。在第 10 屆全軍檢驗醫學學術會議上,國家細菌 耐藥性監測中心副主任馬

3、越研究員曾指出:濫用抗生素的現象遠比人們想象 的要嚴重,全球每年消耗的抗生素總量中90%被用在食用動物身上,且其中90%都只是為了提高轉化率而作為 添加劑 來使用。1 1 盲目、隨意用藥問題突出據調查,在畜禽過程中,抗生素被應用于無使用特征、治療單純病毒 感染、預防用藥超過規定的時間、劑量不足或劑量過大等現象比比皆是。目 前,我國戶 (場) 主要集中在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的郊區,大部分從業人員文化 程度較低,只有初中乃至小學文化,沒有或缺乏科學技術和知識,不懂得合 理用藥的方法,不清楚抗生素殘留的危害,部分戶僅憑著經驗飼養,畜禽無 病“防病”意識太強,診斷疾病水平較低,憑感覺用藥問題突出。隨著畜禽

4、 疾病的復雜化,診斷難度的加大,濫用藥率高達60%90%。1 2 過量、長期使用抗生素情況普遍存在。者傳統的思想認為:質量較差,含量不足,使用藥物多多亦善,這種 錯誤的認識使加大抗生素使用劑量和長期使用現象普遍存在。據了解, 少者,用藥劑量加大 2 倍 3 倍;多者,加大數倍至十幾倍。同時,些廠家為了 提高銷售量,使用非常用的名稱,以冒充新藥,蒙騙戶的現象以及隨著復方 的大量涌現,經銷商推薦用藥程序的“詳細周到”,也加劇了抗生素的過量 和長期使用的現象。1 3 使用禁用抗生素現象時而發生。2000 年以來,國家陸續公布了一些在畜禽生產中禁用的藥物。如農 業部 2002 年 4 月公布的食品動物

5、禁用的及其它化合物清單等。其中明文 禁止氯霉素及其鹽、酯 ( 包括琥珀氯霉素 )及制劑在所有食品動物作所有用途 的使用。但在監督檢查或場中時而能夠看到,其使用依然禁而不止14 人藥獸用現象依然存在。管理條例明令禁止人藥獸用。在生產中,由于抗生素的品種較少, 或人們擔心的質量, 往往使用醫用藥物。 張莉等對哈爾濱市郊 30 戶肉戶使用 抗生素、激素的情況調查結果表明,土霉素的添加率達到 l00 ,在使用土 霉素的同時, 80的飼養戶同時使用慶大霉素、環丙沙星、青霉素,而這些 藥物均是人類用藥。同時,我國許多制藥廠家具備模仿生產高端抗生素的能 力,使得獸用抗生素的更新幾乎與人類臨床用抗生素同步。因

6、此,在現代寵 物的臨床治療、的飼養中,使用人抗生素的現象非常普遍,品種涉及到氨 基糖苷類、大環內酯類、頭孢菌素類等各種抗生素。1 5 獸用 原料 藥直接使用情況屢禁不止。近年來, 在臨床上直接使用原粉 (即原料 藥)的現象比較普遍, 從而導 致一系列問題的發生,如嚴重的藥物毒副反應、畜禽死淘率增加、生長遲緩、 多重耐藥菌的產生、藥物殘留等,給畜禽健康、食品安全帶來諸多隱患。林 春珍通過對 50 位水產場技術人員的詢問, 其所使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 諾氟 沙星等 l0 多種,而這些抗生素,幾乎屬于 原料 藥或部分為人用的處方藥。1 6 藥物配伍不當現象明顯。戶為使動物疾病早日康復, 不合理的使用

7、幾種抗生素藥物。 中國技術 網對某動物門診 236 張處方中抗菌藥物使用現狀進行分析,結果門診使用抗 菌藥物占77. 5%,使用頻率較高的有B -內酰胺類。而抗菌藥物的聯合應用 約占使用抗菌藥物總數的 50,其中不乏不合理配伍,表現在單純性病毒感 染同時開兩種或兩種以上抗菌藥配伍使用。如青霉素加頭孢氨芐、林可霉素 加紅霉素等。由于各種抗生素的抗菌譜不同,性質不同,配伍不當或用藥不 合理。輕者,達不到理想的療效;重者,加大藥物的毒副作用。1 7 不按規定休藥期使用。休藥期的長短與藥物在動物體內的消除率和殘留量有關, 而且與動物種 類、用藥劑量和給藥途徑有關。國家對有些特別是藥物 添加劑 都規定了

8、休藥 期,但是部分戶 ( 場) 使用含藥物 添加劑 的時很少按規定休藥期執行。2 抗生素安全性問題2 1 加大了動物疾病防治的難度。畜禽的細菌耐藥性日益復雜, 機體免疫力下降, 出現了二重或多重感染, 加大了動物疾病防治的難度。陳杖榴等對廣東地區動物源大腸桿菌耐藥性進 行調查,從、牛、飼養員和環境等分離大腸桿菌 l524 株,測定了這些菌株 對環丙沙星等 21 種抗菌藥物的敏感性。 結果表明, 動物源分離的大腸桿菌普 遍存在耐藥性,其中耐藥率最高的為青霉素類、四環素類和磺胺類藥,這與 動物用藥的強度、 頻率呈正相關。 長期使用抗生素造成畜禽機體免疫力下降, 影響機體內有益菌群生長,造成機體內菌

9、群失調,致使大腸桿菌、葡萄球菌、 沙門氏菌等過去較少患有的細菌病頻頻發生。2 2 直接或間接地危害了人類的身體健康。2 2 1 過敏和變態反應。劉渠等對深圳市龍崗區 64 份肉類樣品中慶大霉素的殘留檢測結果顯示,9 份超過標準,陽性率 1406。不久前,我國衛生部門曾對市場上135份鮮奶和 60份奶粉進行檢測, 其結果是 l35 份鮮奶中有 30 份含殘留抗生素, 陽性率達 22; 60 份奶粉中 2份有抗生素殘留,檢出率為 3 3。研究發 現,殘留于畜產品中的抗生素,有的經過加熱而失活,但對于性質較穩定的 抗生素 (如鏈霉素、 新霉素等 ) ,雖經烹飪也不能破壞其在動物產品中的存留, 甚至有

10、的藥物,如四環素的降解產物具有更強的溶血或肝毒作用。人經常食 用含抗生素的動物性食品,輕者,出現皮膚瘙癢、蕁麻疹;重者,急生血管 性水腫、休克甚至導至死亡。222 造成人類病原性細菌耐藥性的增加。關于耐藥性由動物傳給人類的相關證據都是基于人畜共患傳染病的 流行病學調查的,主要是沙門氏菌和彎曲桿菌感染,可以通過食物鏈或污染 的環境來傳染人,這些感染通過腸道菌而使人發病。動物畜產品藥物的殘留 可能使人類病原菌長期接觸這種低濃度的藥物,從而產生耐藥性,使這類藥 物防治人類疾病的療效降低。 1972 年,墨西哥有 l 萬多人被抗氯霉素的傷寒 桿菌感染,導致 l400 多人死亡。 l992 年美國有 l

11、3300 人死于抗生素耐藥性 細菌感染。最新研究表明,畜牧業抗生素濫用是人畜共患病之源。在荷蘭, 人類“超級病菌” (MRSA, 抗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抗苯唑西林金黃色葡 萄球菌 ) 感染病例中 20感染自一種最初僅出現在體內的新型病毒。發表于 美國醫學協會學刊 的研究認為 2005 年全美有 l0 萬例“超級病菌”病例, 其中有 1 9 萬例致死。2 2 3“三致”作用某些抗生素具有致畸、致突變和致癌作用,其主要通過肉、蛋、奶進 入人體,引起病變,如氯霉素能夠損傷人肝臟和骨髓造血機能,導致再生障 礙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粒狀白細胞減少癥、肝損傷等,甚至引起再生障礙 性貧血。2 3 破壞了生

12、態環境。一些性質穩定的藥物被排泄到環境中仍能穩定存在很長時間, 從而造 成環境中的藥物殘留。研究表明,鏈霉素、土霉素在環境中不易降解,螺旋 霉素低濃度降解很快,但濃度高時需 6 個月才能降解完,桿菌肽鋅在有氧的 條件下完全降解需34個月,在無氧環境中,降解所需要的時間更長。據報 道,動物場污水處理池中紅霉素、復紅霉素、磺胺甲惡唑濃度可達6g L,這些藥物的排放污染了環境,破壞了生態平衡。3 解決對策3 1 加大對生產者的教育、培訓力度,增強人們對動物性食品安全生產的意識。廣泛開展新型農民培訓工作, 推進陽光工程, 積極向戶 (場) 普及專 業知識,大力推廣綠色畜產品生產技術,重點搞好優質畜禽品

13、種的選育和普 及、動物疫病綜合防治技術。通過實施生物安全和免疫接種來預防疾病,從 而減少抗生素的使用。同時,加大藥物殘留及耐藥性對動物與人潛在危害的 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動物性食品安全生產的意識。3 2 推行資格準入制度和官方制度,提高飼養及管理水平。 現代畜牧業是集資金、 技術于一體的高風險的行業。 者不僅需要懂經營、 會管理,熟悉技術知識,而且要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因此,通過推行資 格準入制度和官方制度,調高門檻,提升生產的科技含量和動物防疫與檢疫 的管理水平,從而消除動物性食品安全隱患,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3 . 3大力實施GMP認證制度。加強抗生素生產的源頭管理,提高質 量的整體

14、水平。國家政策上要積極鼓勵科研單位、 企業研究開發高效、 無毒、 無殘留、 安全的動物專用抗生素新品種,并克服目前抗生素存在的缺點,提高我國質 量的整體水平;管理上要加大實施 GMF認證制度力度,嚴格審批新,規范的 名稱,加強對禁用藥物品種的監管,使我國的研制、推廣朝著健康有序的方 向發展。3 4 全面實施執業制度與管理處方制度。全面實施執業制度, 可提高從事經營性活動的人員的業務水平, 保證在 動物疾病診斷、治療、免疫接種等方面用藥的安全性、有效性。同時,在和 臨床中,可仿效歐美國家的分類管理的做法,將劃分為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對人和動物容易產生藥物殘留和耐藥性的抗生素,必須憑處方購買和使用,

15、 從而杜絕濫用藥的現象。3 5 完善監控體系,加大行政執法力度。近幾年, 多寶魚中氯霉素的殘留等動物性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 充分暴 露了我國行政執法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因此,應建立、藥物 添加劑 的生產、 經營、使用全程監控體系,嚴格執行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和 添加劑 管 理條例等法規,加大對違法使用抗生素現象的處罰與打擊力度。3 6 積極開發抗生素 添加劑 替代品,推廣使用綠色 添加劑 。來源場 動力網。政府應加大科研投入,研制和使用對人和動物健康安全的、無污染、無 殘留的抗生素 添加劑 替代品 ( 如中草藥 添加劑 、微生態制劑等 ) ,減少生產中 抗生素的使用量, 從而規避由于使用抗生素而引

16、起的動物性食品安全的風險。Moore 等 (1946) 首次報道,在中添加抗生素,能明顯提高肉的日增重。 自此,人們對抗生素的研究和應用越來越廣泛, 先后有 60 余種抗生素應用于 畜牧業,在動物疾病防治、提高利用率、促進畜禽生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 用。但隨著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特別是不科學地濫用,細菌耐藥性和藥物殘 留等問題日益突出,引起世界各國政府及業內人士的高度重視。 2006 年,歐 盟全面禁止了抗生素 添加劑 的應用。我國是畜禽生產大國,但由于藥物殘留 超標等問題,出口量僅占生產量的 09 -l 2。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要提高我國畜禽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抗生素安全問題及對策研究已成為

17、畜牧工作者迫在眉睫的研究課題。1抗生素在畜禽中的使用現狀化學工業學會和制藥工業學會 2005 年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抗生 素原生產量約為 21萬噸,其中有 97 萬噸 (占年總產量的 461 )用于畜 牧業,美國憂思科學聯合會(UCS)估計:約有70%的抗生素及相關藥物被用 作、肉牛的 添加劑 。王云鵬等對國內 5 省、市進行的業抗生素的使用情況 調查表明,飼養場濫用抗生素現象相當嚴重。使用抗生素的種類包括B 一內酰胺類的阿莫西林、 氨基糖苷類的慶大霉素和新霉素、 大環內酯類的紅霉素、 林可胺類的克林霉素等。 在第 10 屆全軍檢驗醫學學術會議上, 國家細菌耐藥 性監測中心副主任馬越研究員曾

18、指出:濫用抗生素的現象遠比人們想象的要 嚴重, 全球每年消耗的抗生素總量中 90%被用在食用動物身上, 且其中 90% 都只是為了提高轉化率而作為 添加劑 使用。11 盲目、隨意用藥問題突出。據調查,在畜禽過程中,抗生素被應用于無使用特征、治療單純病毒感染、 預防用藥超過規定的時間、劑量不足或劑量過大等現象比比皆是。目前,我 國戶(場)主要集中在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的郊區,大部分從業人員文化程度較 低,只有初中乃至小學文化,沒有或缺乏科學技術和知識,不懂得合理用藥 的方法,不清楚抗生素殘留的危害,部分戶僅憑著經驗飼養,畜禽無病“防 病”意識太強,診斷疾病水平較低,憑感覺用藥問題突出。隨著畜禽疾病的

19、復雜化,診斷難度的加大,濫用藥率高達60%90%。12 過量、長期使用抗生素情況普遍存在。者傳統的思想認為:質量較差,含量不足,使用藥物多多亦善,這種錯誤的 認識使加大抗生素使用劑量和長期使用現象普遍存在。據了解,少者,用藥 劑量加大 2倍 3 倍;多者,加大數倍至十幾倍。同時,些廠家為了提高 銷售量,使用非常用的名稱,以冒充新藥,蒙騙戶的現象以及隨著復方的大 量涌現,經銷商推薦用藥程序的“詳細周到”,也加劇了抗生素的過量和長 期使用的現象。13 使用禁用抗生素現象時而發生。2000 年以來, 國家陸續公布了一些在畜禽生產中禁用的藥物。 如農業部 2002 年 4 月公布的食品動物禁用的及其它

20、化合物清單等。其中明文禁止氯霉 素及其鹽、酯 (包括琥珀氯霉素 ) 及制劑在所有食品動物作所有用途的使用。 但在監督檢查或場中時而能夠看到,其使用依然禁而不止。14 人藥獸用現象依然存在。管理條例明令禁止人藥獸用。在生產中,由于抗生素的品種較少,或 人們擔心的質量, 往往使用醫用藥物。 張莉等對哈爾濱市郊 30戶肉戶使用抗 生素、激素的情況調查結果表明,土霉素的添加率達到100 %,在使用土霉素的同時, 80%的飼養戶同時使用慶大霉素、環丙沙星、青霉素,而這些藥 物均是人類用藥。 同時, 我國許多制藥廠家具備模仿生產高端抗生素的能力, 使得獸用抗生素的更新幾乎與人類臨床用抗生素同步。因此,在現

21、代寵物的 臨床治療、的飼養中,使用人抗生素的現象非常普遍,品種涉及到氨基糖 苷類、大環內酯類、頭孢菌素類等各種抗生素。15 獸用原料 藥直接使用情況屢禁不止。近年來, 在臨床上直接使用原粉 (即原料 藥) 的現象比較普遍, 從 而導致一系列問題的發生,如嚴重的藥物毒副反應、畜禽死淘率增加、生長 遲緩、多重耐藥菌的產生、藥物殘留等,給畜禽健康、食品安全帶來諸多隱 患。林春珍通過對 50 位水產場技術人員的詢問, 其所使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 諾氟沙星等 l0 多種,而這些抗生素, 幾乎屬于 原料 藥或部分為人用的處方藥。16 藥物配伍不當現象明顯。戶為使動物疾病早日康復, 不合理的使用幾種抗生素藥

22、物。 中國技 術網對某動物門診 236 張處方中抗菌藥物使用現狀進行分析,結果門診使用 抗菌藥物占77. 5%,使用頻率較高的有 B -內酰胺類。而抗菌藥物的聯合應 用約占使用抗菌藥物總數的 50,其中不乏不合理配伍,表現在單純性病毒 感染同時開兩種或兩種以上抗菌藥配伍使用。如青霉素加頭孢氨芐、林可霉 素加紅霉素等。由于各種抗生素的抗菌譜不同,性質不同,配伍不當或用藥 不合理。輕者,達不到理想的療效;重者,加大藥物的毒副作用。17不按規定休藥期使用休藥期的長短與藥物在動物體內的消除率和殘留量有關, 而且與動 物種類、用藥劑量和給藥途徑有關。國家對有些特別是藥物 添加劑 都規定了 休藥期,但是部

23、分戶 (場)使用含藥物 添加劑 的時很少按規定休藥期執行。2 抗生素安全性問題21 加大了動物疾病防治的難度。畜禽的細菌耐藥性日益復雜,機體免疫力下降,出現了二重或 多重感染,加大了動物疾病防治的難度。陳杖榴等對廣東地區動物源大腸桿 菌耐藥性進行調查,從、牛、飼養員和環境等分離大腸桿菌 l524 株,測定 了這些菌株對環丙沙星等 21種抗菌藥物的敏感性。 結果表明, 動物源分離的 大腸桿菌普遍存在耐藥性,其中耐藥率最高的為青霉素類、四環素類和磺胺 類藥,這與動物用藥的強度、頻率呈正相關。長期使用抗生素造成畜禽機體 免疫力下降,影響機體內有益菌群生長,造成機體內菌群失調,致使大腸桿 菌、葡萄球菌

24、、沙門氏菌等過去較少患有的細菌病頻頻發生。22 直接或間接地危害了人類的身體健康。2 2 1 過敏和變態反應。劉渠等對深圳市龍崗區 64 份肉類樣品中慶大霉素的殘留檢測結果顯示,9 份超過標準,陽性率 1406。不久前,我國衛生部門曾對市場上 135 份鮮奶 和 60 份奶粉進行檢測,其結果是 l35 份鮮奶中有 30 份含殘留抗生素,陽性 率達 22; 60 份奶粉中 2 份有抗生素殘留,檢出率為 33。研究發現, 殘留于畜產品中的抗生素,有的經過加熱而失活,但對于性質較穩定的抗生 素( 如鏈霉素、新霉素等 ) ,雖經烹飪也不能破壞其在動物產品中的存留,甚 至有的藥物,如四環素的降解產物具有

25、更強的溶血或肝毒作用。人經常食用 含抗生素的動物性食品,輕者,出現皮膚瘙癢、蕁麻疹;重者,急生血管性 水腫、休克甚至導至死亡。222 造成人類病原性細菌耐藥性的增加。關于耐藥性由動物傳給人類的相關證據都是基于人畜共患傳染病的流行病學調查的,主要是沙門氏菌和彎曲桿菌感染,可以通過食物鏈或污染的環境來傳染人,這些感染通過腸道菌而使人發病。動物畜產品藥物的殘留可能使人 類病原菌長期接觸這種低濃度的藥物,從而產生耐藥性,使這類藥物防治人 類疾病的療效降低。 1972 年,墨西哥有 l 萬多人被抗氯霉素的傷寒桿菌感染, 導致 l400 多人死亡。 l992 年美國有 l3300 人死于抗生素耐藥性細菌感

26、染。最新研究表明,畜牧業抗生素濫用是人畜共患病之源。在荷蘭,人類“超級病菌”(MRSA抗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抗苯唑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例中 20感染自一種最初僅出現在體內的新型病毒。發表于美國醫學 協會學刊的研究認為 2005 年全美有 l0 萬例“超級病菌”病例, 其中有 19 萬例致死。2 23“三致”作用 某些抗生素具有致畸、致突變和致癌作用,其主要通過肉、蛋、奶進入人體,引起病變,如氯霉素能夠損傷人肝臟和骨髓造血機能,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粒狀白細胞減少癥、肝損傷等,甚至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2 3 破壞了生態環境。一些性質穩定的藥物被排泄到環境中仍能穩定存在很長時間,從而造成環境 中的藥物殘留。研究表明,鏈霉素、土霉素在環境中不易降解,螺旋霉素低 濃度降解很快,但濃度高時需 6 個月才能降解完,桿菌肽鋅在有氧的條件下 完全降解需34個月,在無氧環境中,降解所需要的時間更長。據報道,動 物場污水處理池中紅霉素、復紅霉素、磺胺甲惡唑濃度可達6g / L,這些藥物的排放污染了環境,破壞了生態平衡。3解決對策31 加大對生產者的教育、培訓力度,增強人們對動物性食品安全生產的意識。廣泛開展新型農民培訓工作,推進陽光工程,積極向戶( 場) 普及專業知識,大力推廣綠色畜產品生產技術,重點搞好優質畜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