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建鄴2017初三物理一模及答案_第1頁
南京建鄴2017初三物理一模及答案_第2頁
南京建鄴2017初三物理一模及答案_第3頁
南京建鄴2017初三物理一模及答案_第4頁
南京建鄴2017初三物理一模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7年中考第一次模擬測試物 理注意事項:1本卷g=10N/kg2全卷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考生答題全部答在答題紙上,答在本試卷上無效3請認真核對監考教師在答題卡上所粘貼條形碼的姓名、考試證號是否與本人相符合,再將自己的姓名、考試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及本試卷上4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寫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題一律無效 5作圖題必須用2B鉛筆作答,并加黑加粗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空2分,共24分,每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2、)1如圖所示的物態變化現象中,屬于液化的是第1題圖 A冰凍的衣服晾干 B屋檐下冰凌消融 C草葉上出現露珠 D鐵絲網上出現白霜2如圖所示的現象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第2題圖A 手影B 水中“倒影”C鉛筆“彎折”D 彩虹3制造航空飛行器時,為了減輕其質量,采用的材料應具有的特點是A硬度高 B熔點低 C密度小 D導熱性好4以下估測符合生活實際的是A一張A4紙的寬度約為40mm B一節初中物理課的時間約為4.5hC適合人洗澡的水溫約為70 D一本物理教科書質量約為250g 5關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原子、電子、質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質子  B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C海綿容

3、易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間隙D原子核內質子所帶正電荷數與中子所帶負電荷數相等6關于溫度、內能和熱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溫度為0時內能為零 B溫度越高的物體所含的熱量越多C物體內能減少,一定是對外做了功 D內能可自發地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7關于力和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只有受力時,才會運動 B力是使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原因C物體保持靜止時,一定不受力 D物體只有受力時,運動狀態才可能變化8關于下列四幅圖的說法正確的是A圖甲: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將小磁針移走,該磁場消失B圖乙:改變導體中電流方向并對調磁極,導體運動方向不變甲第8題圖丙丁乙+-C圖丙:閉合開關后,只要導體AB在

4、磁場中運動,電路中就一定會有感應電流D圖丁:通電時,電風扇會轉動,甲圖能說明它的工作原理 第9題圖9用力快速拍打剛曬過的被子,可以除去附著在被子上的灰塵這是因為拍打被子時A灰塵由靜止變為運動,被子由于慣性仍要保持靜止狀態 B灰塵由靜止變為運動,被子由于慣性仍要保持運動狀態C被子由靜止變為運動,灰塵由于慣性仍要保持靜止狀態D被子由靜止變為運動,灰塵由于慣性仍要保持運動狀態10如圖向吸管B中吹氣,吸管A中水面會上升以下現象涉及的物理原理與之不同的是第10題圖A同向行駛的兩艘船不能靠得太近 B用吸管將飲料吸入嘴中C站臺上,人要與行駛的列車保持適當距離D飛機的機翼設計成特殊形狀,從而獲得升力11下列關

5、于安全用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應將控制電燈的開關安裝在燈與火線之間B發現有人觸電時,應立即用手將其拉開C使用測電筆時,手不能接觸測電筆上任何金屬部分D電熱毯內斷了的電阻絲接上后再使用,接頭處電阻很小電流很大易被燒焦第12題圖12要測量一個阻值約為500的電阻Rx提供的器材有:干電池兩節,學生用電壓表(量程為03V、015V)、學生用電流表(量程為00.6A、03A)、滑動變阻器R1(10 1A)、電阻箱R2(09999 5A)以及單刀雙擲開關各一只,開關、導線若干以下四種電路中,可以較準確地測出Rx阻值的是 A B C D只有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6分)13聲音是由于物體_產生的我們聽聲音

6、就能辨別是誰在說話,主要是依據聲音的_不同加油機殲擊機乙第15題圖圖甲丙14圖示是加油機在空中為殲擊機補加燃料時的情景加油機在某一水平高度勻速飛行,為保證安全,殲擊機相對于加油機應處于 (選填“運動”或“靜止”)狀態,加油過程中,加油機的重力勢能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下同),機械能 第14題圖15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測量某種礦石(不吸水)的密度(1)調節天平時,發現指針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2)小明將礦石放在左盤,調節使天平再次平衡時右盤所加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礦石的質量是 g(3)圖丙是小明用量筒測量礦石體積的情形則該礦石的

7、體積為 cm3,密度為 g/cm3(4)礦石磨損后,其密度大小將 16用手將一個實心小球先后浸沒在水和酒精中,松手后,小球靜止時,排開水和酒精的體積分別為V1和V2,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所受的浮力分別為F1和F2若V1V2=910,則F1F2=_,小球的密度為 kg/m3(酒精=0.8×103kg/m3) 17如圖甲所示,A、B分別是標有“6V 3.6W”字樣的燈泡L和定值電阻R的I-U圖像.則R的阻值為 若把它們接入電源電壓恒定的電路(如圖乙),當只閉合開關S1時,L正常發光,再閉合開關S3,電流表的示數為 A;若只閉合開關S2,電路工作1min消耗的電能為 J第17題圖圖甲乙RLS3

8、S2S1A18如圖所示,小明用定滑輪將180N的重物在4s內勻速提高2m,所用拉力為200N此過程中的有用功是 J,定滑輪的機械效率是 %,拉力的功率是 W 第18題圖第19題圖第20題圖R19小麗探究煤爐的熱效率時,用煤爐給10kg的水加熱,此過程中水溫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1)煤屬于 (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它燃燒過程中能量轉化情況是 (2)若6分鐘內燃燒了1kg的煤,則這些煤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 J燒水過程中, (選填“02min”、“24min”或“46min”)時間段內的熱效率最高,其值為 % 設相同時間內燃燒煤的質量相等水的比熱容是4.2×103 J/(kg&

9、#183;),煤的熱值是3×107J/kg20小明用圖示器材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電源電壓恒為6V,R為電阻箱且標有“0999.9”、滑動變阻器標有“40 2A”(1)探究電流與電壓關系時,他保持電阻箱R接入電路的阻值不變,多次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是為了改變_,從而得到幾組電流和電壓值.分析數據后小明得出了初步結論為使實驗結論更具有普遍性,接下來他應_,并重復上述實驗步驟(2)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時,若保持電阻箱兩端的電壓為2V,就本實驗所用器材,電阻箱可接入的最大阻值為 三、解答題(共計50分,解答第28、29題時應有公式和解題過程)21(6分)請按要求作圖(保留作圖

10、痕跡)(1)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反射光線如圖甲所示,請畫出對應的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大致位置(2)圖乙中,用魚竿將魚釣起,O為支點,請在圖中畫出作用在A點的最小動力F1以及魚竿所受阻力F2的示意圖 第21題圖甲乙丙空氣水界面(3)圖丙中,小磁針靜止在通電螺線管正上方,請在圖中用“+”號標出電源的正極并將小磁針的N極涂黑 22(4分)在“探究冰熔化特點” 的實驗中(室溫約為25)第22題圖甲(a)(b)丙乙 (1)為便于觀察和記錄數據,應選圖甲中 (選填“a”或“b”)裝置進行實驗(2)正確選擇裝置實驗后,根據記錄數據畫出了物質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圖丙是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該示數是_,

11、此時試管中的物質為       態(3)分析乙圖,若物質在AB、CD段吸收的熱量分別為Q1、Q2,則Q1和Q2的大小關系是(設相同時間內物質吸收熱量相等) ( ) AQ1Q2 BQ1Q2 CQ1Q2 D無法判斷23(4分)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1)如圖甲,將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_cm甲乙第23題圖(2)當蠟燭、凸透鏡、光屏的位置如圖乙所示時,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該像是一個倒立、 的實像(3)小明取來一副眼鏡,將其靠近圖乙中凸透鏡的左側,發現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變

12、模糊了,向左移動光屏后,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由此可判斷此鏡片是 透鏡第23題圖丙(4)如圖丙,將點燃的蠟燭置于凸透鏡的焦點以內,人眼觀察到其放大的像若將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圖中虛線處,則人眼觀察到燭焰的像( ) A沒有變化 B會被遮擋 C能成在光屏上 D亮度變暗24(4分)如圖所示為“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甲、乙、丙三次實驗中均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A,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第24題圖甲(木板表面)乙(毛巾表面)丙(毛巾表面)F1F2F3AAA(1)甲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為1.2N,則此過程中木塊A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為 N若彈簧測力計示數增大到1.6N,則此時木塊A所受滑動

13、摩擦力的大小將 (2)乙、丙兩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2<F3,由此可得結論: ,滑動摩擦力越大下列現象中,運用到此結論的是( )A壓路機的碾子質量很大B騎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捏閘 C移動很重的木塊時,在地面上鋪滾木 D汽車在結冰的路面行駛時,在車輪上纏鐵鏈25(4分)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如甲圖,把小卡片兩端的細線繞過滑輪并各掛一個鉤碼,此時小卡片保持靜止(每個鉤碼重相同)(1)實驗中選擇小卡片,是為了忽略小卡片的 對實驗的影響將卡片向下拉動適當的距離將卡片繞其中心旋轉適當的角度第25題圖(2)為驗證“使物體平衡的兩個力必須在同一直線上”,小華和小紅在圖甲所示實驗的基礎上又分別進行了圖

14、乙、圖丙所示操作正確的操作是 A乙 B丙 C乙和丙 D都不正確正確操作后,觀察到 的現象,從而驗證了實驗結論26(5分)在測量浮力大小的實驗中甲乙(1)小明想測量一個密度大于水的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進行了如下操作: 第26題圖a將溢水杯裝滿水(如圖甲)b將金屬塊浸沒在水中,用小燒杯收集溢出的水(如圖乙)比較甲、乙兩圖,水對溢水杯底部的壓強是 大(選填“甲”、“乙”或“一樣”)小明完成a、b實驗步驟后,僅測量了一個數據就算出了浮力大小 請你幫他寫出此測量步驟: ;這樣操作測出的浮力與真實值相比將 (選填“偏大”、“偏小”或“一樣大”)(2)小蘭欲測一個體積約為5cm3、密度約為0.9g

15、/cm3的小蠟塊放入水中靜止時受到的浮力下列器材中,能夠測出該浮力的有 A分度值為0.2N的彈簧測力計 B標尺分度值為0.2g的天平 C分度值為0.2ml的量筒27(7分)小華用甲圖器材測量小燈泡電功率,其中燈泡標有“2.5V” 字樣,電源電壓恒為3V第27題圖甲乙燈兩端電壓U/V1.52.53通過燈的電流I/A0.20.3甲(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的實物圖連接完整(2)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置于_(選填“A”或“B”)端(3)正確接線閉合開關后,發現燈泡不亮,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示數接近電源電壓,則故障可能是 (4)排除故障后,正確進行實驗,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上表表中所缺電流

16、值如圖乙所示,該示數為 A分析表中數據可知,該燈泡的額定功率為_W(5)完成測量后,小華在原電路中再串聯一個相同的小燈泡,并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B端根據表中數據可知,此時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_W28(7分)圖甲是人稱南京眼的江面步行橋,該橋總長800m圖乙是一輛四輪觀光游覽車,其參數如下表所示空車質量(kg)900最大速度(km/h)36第28題圖甲乙 (1)若此游覽車以20km/h的速度勻速通過該橋,需要多長時間?(2)游客乘坐該游覽車在水平橋面觀光若人的總重為6000N,車輪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是500cm2,則此時游覽車對橋面的壓強是多大? 29(9分)某型號的電加熱器有高、低兩擋調溫功能

17、,其額定電壓為220V,內部電路由發熱電阻R1、R2和開關S1組成,其中R1=55在不拆解電加熱器內部電路的情況下,小華用圖甲電路對其進行測試:先閉合開關S,電流表的示數為0.8A;再閉合S1,電流表的示數變為4A(1)求該電加熱器低溫擋的功率;(2)求R2的阻值;(3)小華增加了一個單刀雙擲開關S2,利用原有元件對該電加熱器的內部電路進行改裝,使改裝后的電路符合以下兩點要求:a具有高、中、低三擋調溫功能;b低溫擋功率不變,中溫擋功率與原高溫擋功率相同圖乙是改裝后的電路圖,請在圖中的虛線框內分別填入R1、R2、開關S1和兩根導線;當改裝后的電加熱器處于高溫擋時,開關S1和S2的狀態應分別是 ;

18、通過計算說明,改裝后的高溫擋功率將提升百分之多少? 甲乙S1電加熱器內部電路A220VSabSA220VS2第29題圖2017年中考第一次模擬測試卷參考答案物 理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空2分,共24分,每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題號123456789101112答案CACDBDDBCBAD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6分)13. 振動 音色14. 靜止 變小 變小15. (1)左 (2)46.8 (3)18 2.6 (4)不變16. 98 0.9×10317. 10 1.2 14418. 360 90 10019. (1)不可再生 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2)3×107 02min 12.620. (1)電阻箱兩端的電壓 改變電阻箱接入電路中的阻值 (2)203、 解答題21. 略22. (1)a (2)-2 固 (3)B23. (1)10.0 (2)縮小 (3)凸 A2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