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景觀設計說明_第1頁
河道景觀設計說明_第2頁
河道景觀設計說明_第3頁
河道景觀設計說明_第4頁
河道景觀設計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 項目解讀1.1研究范圍本次研究范圍主要為:襄城河北岸(姑熟路振興路段)和部分襄城河南岸(東營北路東區塊),規劃濱河綠地控制面積13公頃?,F狀環境狀況為:1. 原修壩取土致多處大小水塘溝。2. 地勢較低洼形成較多地表徑流及自然匯水。3. 淤積嚴重,并有部分拆遷遺留建筑垃圾。4. 樹木雜亂無章,遍布垂柳、構樹等雜木,利用價值不大。1.2設計依據當涂縣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當涂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06-2025)當涂襄城河景觀控制性規劃南京大學編制公園設計規范1.3上位規劃襄城河綠地規劃為城市帶狀公園綠地。河岸兩側綠地綠線控制寬度為河堤坡腳50-100米,規劃綠地控制面積(包括水面)共計12

2、5.5公頃。規劃提出,襄城河兩岸的城市建設應依據次中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來建設。為使襄城河成為副城區的一條亮麗景觀帶,規劃建議編制襄城河景觀規劃。綠線外30米范圍內的建筑高度宜在10米以下。1.4區位分析1.4.1當涂縣位置當涂縣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介于南京與蕪湖之間,地處長三角城市群頂端,與江蘇江寧、高淳、漂水3縣(區)接壤,與江蘇邊界線總長度為126.9公里,擁有長江岸線20公里,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延邊縣。全縣總面積1346平方公里,總人口64.65萬,轄10鎮4鄉。1.4.2自然條件當涂縣屬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境內河網密布,溝渠縱橫,素稱“江南魚米之鄉”。當涂自然景

3、色秀麗,南朝大詩人謝眺稱當涂為“山水都”,“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譽當涂為“江山之勝,天下奇處”。境內有“姑孰八景”、“三塔兩浮橋”等眾多名勝古跡。1.4.3區位分析當涂襄城河北岸和部分南岸景觀帶。本次設計長度約1385米。設計面積13公頃,北接襄城·東城、君盛桃園、雙城匯三個住宅小區;南臨襄城河,于南側姑孰路與北側振興路之間,與金匯康郡小區相鄰,為當涂縣重要濱水景觀廊道之一。1.5基地外部背景解讀1.5.1綠地系統:寧蕪鐵路、205國道從基地西側南北向穿過,聯系馬鞍山市、蕪湖市,姑孰路與振興路挾基地東西兩側,亦為當涂縣兩條主要南北貫通的主要城市干道。1.5.2交通系統:基地靠近城市重

4、要交通道路,交通便利,城市干道與小區居住次級道路均與基地連通,同時有較好的迎街與濱水界面展示。1.6基地內部條件分析1.6.1周邊用地規劃:景觀帶周圍正在進行城市居住區建設,且以商住區為主,為襄城河濱水景觀廊道的一部分。1.6.2現狀植被分析:基地內現狀植被基于自然生態狀態,雜草叢生,河道污染類的植物較多,次生雜木可利用的很少。1.7分析結論與思考1.7.1機遇:1. 場地區位條件較好,具備打造濱水標志性場所。2. 場地北側為大型在建居住區,不久的將來將有大量人員入住。綠地南側也為商住用地為主,使得整個公園綠地的服務對象較為明確。3. 良好的微坡地環境,具備打造濱水共享空間。4. 通過整體設計

5、現有坡地,為人們提供認知生態的空間。5. 通過打造優質景觀,提升周邊土地使用價值。6. 內部排水明渠是活躍景觀空間的重要元素。1.7.2限制:1. 由于堤壩與駁岸為一體性工程,景觀親水性受限。2. 基地水塘破碎,線型凌亂,為設計線性梳理帶來難度。3. 壩體一定程度阻隔公園與城市的聯系。4. 壩體坡對景觀營造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5. 內部排水明渠的存在,對活動人群到達襄城河堤產生一定的影響。1.8他山之石1.8.1美國查爾斯頓公園項目地點: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市設計單位:美國Sasaki聯合事務所項目委托:查爾斯頓市政府項目介紹:原來碼頭周圍的街區是在以往碼頭興盛時期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但是隨

6、著碼頭的廢棄而衰敗,濱水地區甚至變成了停車場。由于木樁的腐爛和長期缺乏疏浚,港口河道水域逐漸變淺并長出了大片的沼澤植物。原來岸邊的機構都已經遷走,只留下廢棄的土地和建筑。功能定位通過對濱水區的更新和引進一系列項目為該地區帶來活力,成為城市中又吸引力的一個濱水環境,從而吸引居民、旅游者、購物者和商人來到查爾斯頓。借鑒意義 將城市重新引向水濱。 它創新的設計使可持續的城市發展觀與景觀設計相結合。它是城市變革的象征。它利用公共景觀將城市環繞于水濱并且解放了水濱。1.8.2布魯克林大橋公園項目地點:美國紐約市設計單位:美國邁克爾·范·聯營公司 項目委托:布魯克林大橋公園開發公司項目

7、介紹:原來碼頭周圍的街區是在以往碼頭興盛時期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但是隨著碼頭的廢棄而衰敗,濱水地區甚至變成了停車場。由于木樁的腐爛和長期缺乏疏浚,港口河道水域逐漸變淺并長出了大片的沼澤植物。原來岸邊的機構都已經遷走,只留下廢棄的土地和建筑。由原來的85英畝工業用地組成。200年前,這個工業用地就開始建造,此后的電線桿、碼頭平臺和道路的建造,以及土地填充,使得這里的自然河岸線已經杳無蹤跡了。另外,城市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使得這塊河岸地區和城市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被隔斷了。功能定位 將工業廠區轉變為休閑天堂的新公共空間和濱水空間。 消除這個地區所受到的工業化影響,恢復這里的生態系統。 將公園和城市連接在

8、一起。借鑒意義 綜合考慮公共領域、自然領域和環境規劃之間的關系,使三者相符相融。 很好地處理了水與人的關系,并沿著碼頭設計了浮道以供市民觀賞風景。1.8.3歐韋爾公園項目地點:英國大曼徹斯特設計單位:英國ForM建筑設計公司、英國BM建筑設計公司項目委托:項目介紹:歐韋爾一直是城市繁榮的象征。歐韋爾河位于曼徹斯特市政府、索爾福德市政府以及特拉福德自治區政府之間,是三座城市的分界線。曼徹斯特市歷經了40年的穩步發展,歐韋爾河卻一直被荒廢棄置,這是曼徹斯特這個歐洲大都市發展中的一出敗筆。功能定位 全新的線形濱水公園使這條河將不再是隔離這三座城市的障礙,而是便于他們互相交流的花園圍欄。歐韋爾河將被建

9、設成為象征著具有共享價值的聚集場地,這是城市重建中邁出的關鍵一步,這將使曼徹斯特城區的發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之發展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借鑒意義 是大都市中心區實現可持續發展模式的關鍵因素。 提供了一種無機動車輛的交通模式。1.8.4案例小結承載不同功能的水岸空間將體現出差異性,這正是營造豐富水岸景觀效果的基礎。濱水城市的濱水區是城市最具活力與特色的地方,將城市引向水岸,將水引向城市,將是所有濱水城市體現城市特色的最佳手段。二 項目愿景2.1設計愿景 秉持自然與生態并重,物質與文化共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三大理念,以基地現狀和周邊城市發展態勢為依據,打造一個綠色濱水廊道,融合景觀與文化的現代

10、濱水公園,與周邊公園形成差異化和互補發展,同時賦予場地生態性功能,為市民提供一個身心放松、親近自然的休閑場所。2.2設計定位及目標:采用城市設計的手法,以自然生態為背景,以弘揚當涂縣歷史文化和時代精神為目的,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優勢條件,構建完整的濱水空間,完善整個城市的公共空間體系。設計要求景觀優先,同時滿足防洪與休閑綠地的建設要求,優化各功能片區的景觀結構,充分發揮該區塊在整個城鎮綠地系統中的重要作用,使襄城河北岸公園成為當涂縣的主要城市綠地,成為當涂縣集文化活動、休閑觀賞等于一體的綜合活動場所,體現當涂縣城市風貌,使之成為當涂縣的“景觀文化長廊”,體現當涂縣“城在園中、水在城中、樓在綠中、人

11、在景中”的人文精神,以此帶動周邊的區塊的環境層次和質量的提高。2.3規劃設計原則:整體性:對地塊的功能定位,用地布局結合城鎮總體規劃進行整合規劃,全面考慮并配合襄城河北岸公園沿線的改造及周邊各類影響因素,確保設計的科學合理性和場地與周邊的地區的統一完整性。生態性: 襄城河綠色走廊是城市綠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周邊居民持續獲得高素質生態服務的關鍵性區域。因此本案景觀體系的設計必須尊重地形地貌,注重河道的生態功能,強化人與自然環境的共生關系。延續性:1)地域文化的融合;2)規劃區域對城鎮的功能延續;3)開發空間綠地系統的延續;4)景觀視線的延續。公共性:強化襄城河北岸公園的公共性和共享性,充

12、分挖掘其河濱休閑游憩價值。文化性:當涂縣襄城河北岸公園既是城市公共設施,也是城市文化建設的一部分。挖掘本土文化深厚內涵,體現本土文化悠久的歷史文脈以及當地人們的習俗。“以人為本”,設計的場所,為群眾所用,致力打造一個健康、高質量和適合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和愛好者的人性場所和怡人環境。完整性:當涂縣襄城河濱河景觀設計除了在特定的歷史、社會、經濟和文化背景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在濱水人居環境景觀,園林植物群體景觀,歷史人文景觀資源,親水性的設計理念,自然地理生態資源等方面,都具有自己明顯的特征和獨特的韻味。這也就是說在設計時,防止孤立地自成一體,無論它將來怎么發展,對人的關懷將是它一直追求的目標

13、,濱河景觀設計的完善將體現在越來越全面地滿足人的需求之中,體現了天人和一的和諧思想。2.4設計特征現代濱水空間:滿足現代生活需求現代簡潔的語言創造適合當代人的景觀新概念濱水景觀生物多樣性:營造自然生態環境尊重原生態植被場地生態功能賦予關注生物多樣性人與自然的共存和對話和諧水岸:創造城市與環境和諧城市與河道的和諧存在人與自然和諧存在生態與現代和諧存在連接城市:強化人、自然和文化之間的聯系連接人與自然連接人與人連接城市與水三 總體概念設計3.1上層次規劃剖析3.1.1上位規劃中心思想上層規劃對襄城河的未來發展的功能定位如下:1襄城河在馬鞍山的定位:承擔著提升馬鞍山副城區形象、加強馬鞍山與當涂空間聯

14、系的重任。2襄城河在當涂縣的定位:貫穿當涂未來新城的景觀廊道,是集生產防護、生態保護、旅游休閑、歷史傳承、防洪保護為一體的城市河流 。3.1.2上位規劃對本案(襄城河北岸姑熟路至振興路段)規劃的指導1需進一步加強襄城河在新城區的景觀、休閑和娛樂等功能。2襄城河沿岸景觀在發展上缺乏持續性,應加強襄城河與新城區建設的融合。3襄城河沿線綠地景觀規劃應該充分結合當涂的歷史、人文背景,展現當涂特有的城市河流風貌。4使襄城河成為城區一條亮麗的景觀帶。3.1.3進一步深化、調整的內容1本案遵循襄城河為景觀主軸的原則,可以適當增加一條景觀副軸。2本案處于整個規劃地段的主城區,為未來居住用地,商住用地、行政辦公

15、用地,是目前當涂新城主要的發展地段。本案在上層規劃中定位在都市人文區,設計整體思路貫穿用現代城市、自然生態的環境元素,采取簡約設計方式,體現時尚、新穎、和諧、生態的獨特城市河域景觀。本案側重點在于打造現代氣息,但也沒有摒棄歷史人文因素,在設計中還是結合人文歷史,體現城市發展過程中歷史文化的延續,與整體規劃思想相銜接。3強襄城河與新城區建設的融合落到實處,充分挖掘場地有利因素,因地制宜,從景觀和功能各方面相互調和,創造適當地親水空間,達到1個最大平衡點,創建一條連續、暢通的慢行系統,使得本案真正成為城市自然的綠色延伸,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成”的境界??傮w設計構思(總平面圖)襄城河沿河綠化帶被城

16、區擠占成十分狹長的區域,形成一條線型的水域綠化帶,景觀空間拉得很長,壓縮了襄城河的橫向擴展。針對這種情況,在本次方案中采用:分段控制,整體聯系的方法,使其景觀由“點、線、面”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點,分析現狀周邊關系,在起關鍵區段和大的開放空問布置景觀節點,成為周邊居民休閑、娛樂、僻身的好去處,為周邊居住社區或外部人員提供一塊重要的城市綠地。 線,這是河道綠化本身所共有的特性,線性發展長而狹窄。本方案中充分尊重此特性,建立連續的慢行系統,讓各景觀節點串成一體。 面,點線構成一張完整的網狀景觀結構,形成一個條形的條形的景觀面,對周邊關系產生影響,融入周邊關系的同時,提升周邊環境品質。景觀結構分析

17、(景觀視線圖)本設計尊重原有城市河道軸線襄城河主軸,排水渠為景觀副軸。三條東西向的橫軸配合多條面向南北向的一系列景觀視線軸,通過生態與文化的融合完成了襄城河時空從現時到未來的聯結與轉換,以姑熟路振興路段為界分為五大版塊,順時針依次為北岸的山地休閑區版塊、濱水趣游區版塊、運動健身區版塊、入口廣場區版塊和南岸的風情文化區版塊。景觀布局:二軸五區多節點 (景觀分區圖)二軸:襄城河為景觀主軸,以排水渠為景觀副軸。五區: 山地休閑區濱水趣游區運動健身區入口廣場區風情文化區多節點: 是指沿河道二側結合空間功能需要而設置的多個景觀節點,如入口廣場、健身廣場、親水廣場等。入口廣場區(入口廣場區區位圖、入口廣場

18、區平面圖)入口廣場區位于襄城河北岸的的最東面,為公園最為繁忙的出入區域之一??紤]到此處即為公園的出入口,又是城市道路主要的交通要道,要處理好人流關系,所以此區塊不設置停車場和大型雕塑。入口廣場區由圓形的主廣場入口廣場和半圓形的詩韻廣場組成。兩個廣場不設置太精致的雕塑小品和絢麗的花境,采用色彩柔和的鋪裝和規則均勻的樹池植物營造的景觀。設計的重點放在植物配置上,采用簡介明快、大方明了的設計手法:沿圓形鋪裝上布置10個景觀樹池,樹池內種植規格尺寸統一的銀杏。在周圍綠色背景樹的襯托下,銀杏的的標志性作用更加突出。整個廣場的色彩和空間隨著季節變化而變化。道路兩邊花壇采用管理方便的紅花繼木和金森女貞搭配,

19、使得整個場地氛圍非常的和諧舒適。景觀樹起到標志的作用,吸引游客繼續往里游覽,兼顧到了景觀性和功能性的協調。山地休閑區(山地休閑區區位圖、山地休閑區平面圖)山地休閑區于襄城河北岸西區,西邊與橋頭會所銜接,東邊與濱水趣游區相連,處于整個公園西區邊界。此區域打造清新、自然、生態的場所,把人工痕跡融入自然環境,真正體現“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山地休閑景觀區包括晴筠廣場、林下空間、林下散步道、觀賞林地(有色葉喬灌木)等景觀內容。整個區域模擬山林景觀,營造不同的地形,配合多樣的植物層次,使人感覺到山花爛漫的氛圍,沉浸在“身臨山境,層林盡染”的效果。如由次入口進入生態景觀區有一條時光游廊童真廣場如水平臺的

20、景觀軸線。軸線對稱的道路營造的開闊空間使人從狹小的次入口一下子感到柳暗花明、人心曠神怡,不禁為之大快。正因為對稱的道路和整齊鮮明的植物造景也融入了環境,才會越會使人感到開闊,而無規律的東西相反通常給人造成雜亂,狹窄的空間感。 運動健身區(運動健身區區位圖、運動健身區平面圖) 運動健身區位于襄城河北岸東面,此區域為過度的階段對兩端的親水廣場區和入口廣場區進行了空間劃分,產生了層次變化與空間節奏,不但是大人們健身的場所,也是孩子們的嬉戲樂園。此廣場設置了比較齊全的健身器材和娛樂設施,可以讓人們在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同時又可增強體質,增添了無窮的趣味性。由兒童天地、門球場、休閑草坪、健身路、健身坪等組成

21、,它滿足了現代人生活和審美兩方面的需求。兒童天地從安全性考慮場地邊界布置成圓形,在孩子們快樂玩耍的同時保證他們的安全。門球場則是人們勞累一天后放松身心的好去處。健身路和健身坪的布置滿足了中老年居民的健身活動要求。此外,晨練廣場附近還結合樹池樹陣形成圍合空間,給人們創造了相對私密的空間,極富自然情趣。 濱水趣游區(親水廣場區區位圖、親水廣場區平面圖) 濱水趣游區位于襄城河北岸區塊的中心地帶,與南岸的風情文化區呼應。整個區塊由春拂瑤臺,聽雨廊,曉雨迎風橋,楓橋亭等組成,配合此處襄城河原來的曲折舒適的駁岸,使之成為整個公園的高潮部分。此景區為人們提供了觀景、娛樂、親水的場所。整個廣區塊以聽雨廊為中心

22、,多點聯結,形成一系列親水觀景視點。人們可在此處享受寧靜的現代河道氛圍:富有動感的臨水亭臺、張力四溢的曲線圖案鋪裝,趣味變化的坐凳小品、特色樹池、弧形步道等豐富了景觀元素,無不展現現代襄城河的韻律。風情文化區( 風情文化區區位圖、風情文化區平面圖) 此區塊位于襄城河南岸,東營北路以東。在此區塊的中央設計具有現代園林風格的休閑廣場,作為濱河的中景展望、眺望的設施。在廣場入口鋪裝地嵌入以當涂文化為主題的地嵌鋪裝,讓游人在濱河漫步中細細品味當涂的文化。整個區塊設計布局雖然是對稱式,卻生機勃勃,絲毫沒有呆板的意思。休息圈椅和鮮花滿鋪的樹地相結合,為居民提供了一個優美,雅致的交流、親和空間。廣場上的張拉

23、膜亭、休閑草坪上點綴孤植的景觀樹,樹下配置色彩鮮明的花灌木色帶,同時結合投射燈光效果的設計,塑造出一種現代,明快、主景突出的文化氣氛。而這些氣氛無處不散發出當涂豐富的地域特色。因為除了鋪裝,喬木以及大量的花卉植物都是本地特有景觀的縮影??臻g分析(空間分析圖 開敞 封閉)景觀視線分析(景觀視線分析圖 )主要節點都爭取最大觀賞面,尤其是親水觀景平臺。景觀交通分析(道路分析圖)全園的道路系統分為4級(即城市主干道、一級園路、二級園路、三級園路和四級園路),其中一至四級園路為慢行系統。公園與城市主干道相連,在小區與公園必要位置設置機動車停車位,在健身區和運動區適當設置非機動車停車位。一級園路為寬度3.

24、5米,路面用仿石水泥劃塊,用于溝通整個濱河公園,是景區內部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二級園路寬度為22.5米,以石塊路為主,通往景點內道路,是連接各個景區內各景點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整個二級園路以s形曲線為主要形態東西延伸,一方面使得全園具有曲徑通幽的神秘感,另一方面象征流動的河流,與河遙相呼應。三級園路寬度為1.2米,為景點內園路,形式多樣,以增加全園的流暢性和可達性。以上游覽園路在適當位置,均作無阻礙設計。豎向設計(豎向分析圖)豎向設計基本原則:安全、適用、經濟、美觀;充分發揮土地潛力,節約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地質條件,滿足襄城河北岸公園景觀建設用地使用要求;豎向規劃:豎向設計根據因地制宜、減少工程

25、量為原則,在保持原有規劃的豎向設計基礎上,我們盡力對其不進行大的調整,僅在局部結合景觀效果和景觀功能要求進行微調。減少土石方及防護工程量;地形設計:注意緩坡與急坡的結合,充分考慮土壤的特性,急坡地段可用“石包土”的方法固坡,基地中規劃的微地形主要從景觀和樹木栽種兩方面考慮的,微地形的處理既可以起到屏障作用,又能為樹木創造良好的通氣、排水環境。在綠地之中適當做地形處理,根據景點和空間大小,有的地形起伏較大,有僅作微地形處理,有小山包,有緩坡,有平地等形態。四 典型節點空間設計入口廣場景點此景點位于襄城河北岸最東邊,同時又處于小區干道和城市干道的交點。要處理好人流關系,原則上不設置太精致的雕塑小品

26、和絢麗的花境。設計的重點放在植物配置上,采用簡介明快、大方明了的設計手法:沿圓形鋪裝上布置10個景觀樹池,樹池內種植規格尺寸統一的銀杏。在周圍綠色背景樹的襯托下,銀杏的的標志性作用更加突出。整個廣場的色彩和空間隨著季節變化而變化。道路兩邊花壇采用管理方便的紅花繼木和金森女貞搭配,使得整個場地氛圍非常的和諧舒適。晨練廣場景點本方案中,充分挖掘居民活動積極性與濱河綠地結合。為使得這一塊城市中難得濱河綠化帶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此節點的設計中,分別在兒童天地和門球場設置2個入口,使之加強與周邊居住區的聯系。晨練廣場配置了健全的健身設施,為人們提供晨練,鍛煉健身的好去處。加上兒童天地和門球場,幾乎考慮到了

27、各類人群的活動。還有那樹陣廣場,帶給人們午后的陰涼,樹下坐登創造了相對私密的空間,為人們交流、休憩提供了方便。而主題景墻和修剪整齊的低矮灌木,更是突出重點,點明主題。景亭新翠景點這一節點具體設計為:一座趣味橫生的現代涼亭,明朗的檐角,靈巧的形體,在夜景燈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靈動,又為人們提供了遮雨避陽的景觀空間。而亭前層層下跌的如水平臺,錯落有致,收放得當,再創造一個親水空間,使人們近距離感受水景的魅力。這里設計了景墻與花架,使呈線形的濱河綠地有意分隔,對重要節點進行框景點題。場址周圍有 設施,人流較大,因此植物景觀營造四級均衡景觀,構建舒適宜人的空間環境, 草坪臨水處設置少量樹叢,形成疏朗通透

28、的臨水景觀,增加草坪與水面的聯系,豐富湖岸線的植物層次和林冠線的起伏變化五 景觀專題設計5.1 植物景觀分析(植物總平面圖)5.1.1.植物設計依據:本植物設計在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指導下,從生態學和植物學的角度進行植物生態修復、增加植物物種,從而構成系統食物鏈及生物群落關系。5.1.2.植物設計的目的:城市濱水區是城市綠色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提供綠地、改善環境的同時,還具有開發旅游娛樂、文化教育等眾多生態功能,對城市發展有重要的生態經濟和社會價值。5.1.3.植物景觀層次設計:本地為原有自然水生地,現狀地形比較復雜,依托現有的情況,主體植物景觀主要體現在主園路與兩條水系上,從整體

29、層次上建立三級植物觀賞區域。一級植物觀賞區域建立于人工痕跡明顯的硬質景觀區域,采用普通公園式做法,自然地栽植喬灌木,形成自然公園景觀。二級植物觀賞區域是場地內相對比較完整,植物群落可以建造的相對比較豐富,并與河道生態的過渡區域。在較大的綠地中,適當考慮幾處草坪,以喬木圍合,形成疏密有度、高低錯落的自然景觀。作為背景的喬木根據實地情況可選擇香樟、玉蘭、廣玉蘭、櫻花、無患子、鵝掌楸、銀杏、楓香等。三級植物觀賞區是部分在水系范圍內,建立相互滲透的生態植物景觀。水系為小區的靈性所在,水系兩邊地形多有變化,景色各異,應因地制宜,創造出以春、秋季觀賞為主的植物景觀。臨水喬木主要以觀花的桃花、櫻花、玉蘭為主

30、,以及柳樹、楓楊等較適合水邊種植的樹種,結合地形背景樹,使這里的植物層次較為多樣性,植以野生花草使其更接近自然。方案還增加了沿河駁岸的云南黃馨等垂掛種植,軟化直立式駁坎,又減少了現狀中很多與水源保護不符的行為,減少對水體的污染。沿水系兩岸適當增加種植菖蒲、鳶尾等豐富的水生、濕生花草,使人們處于更加親切自然的環境中。5.2 植物配置總則為體現四季分明、季相豐富的氣候特征,樹種規劃強調喬、灌、草的多層次布局,強調秋色葉所占的比重,實現春花、夏蔭、秋葉、冬枝的植物景觀。采用綠化空間序列的營造,各區分別體現明顯的季相植物景觀,即橫向上體現春夏秋冬四季植物的特征,縱向上穿插常綠和季相持續時間長的植物,使

31、得四季植物景觀柔和地漸變,相互獨立的季相植物有機地聯系起來。同時,考慮到岸線的對景以及建筑、地形的協調,在不同的場地塑造豐富的林冠線,并且在適當位置開辟透景線。植物種植類型按照人工、半人工、自然野趣的三種不同風格進行種植,主要考慮的因素有:鄉土樹種,抗逆性好,植物有一定的耐水濕性的植物。在設計中,我們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盡量保留原有喬木,注意常綠與落葉、針葉與闊葉相結合。本案植物種植中的一大特色是在重要節點和部分園路兩側布置了花境。花境的布置使得整個公園綠化色調更加豐富,不同樣式的花境使人們置身于清新自然的心境,艷麗明亮的景觀使人心情愉悅?;ň车牧硪粋€重要功能是吸引人們前來駐足觀賞,無意識地駐

32、足休息。增加人們在重要節點的停留,調節整個公園慢行系統的速率,使得整個游覽路線充滿有節奏的同時充滿趣味性。5.3 植物分區設計半自然林帶區:說明:本區主要由道路及植被構成,分成不同的區域植被塊,人們走在其中,時而是一片挺拔的樹林,時而是一片野趣的水生植物,不一樣的空間感受,創造出一個優美、生動、富有特色的城市濱河生態景觀。半疏朗觀賞景觀區:說明:本區域重點打造硬質景觀,讓人們可以更多的參與到景觀中去,植物種植主要以自然式種植為主,使公園成為周圍居民休閑健身的場所,成為該市居民休閑的好去處。5.4主要植物組團模式入口廣場區(入口廣場區植物平面圖)香樟小葉黃楊+灑金東瀛珊瑚石蒜雪松+廣玉蘭杜鵑麥冬

33、+二月蘭+酢漿草 運動健身區(運動健身區植物平面圖)玉蘭+雞爪槭山茶+含笑火棘+珍珠花 合歡圓柏+大葉女貞+臘梅+紫薇紫萼生態景觀區(生態景觀區植物平面圖)丹桂+垂絲海棠+構骨馨口臘梅+梔子花+笑靨花+紫薇白玉簪+紫色白芨+石蒜 香樟+龍柏+水杉+日本柳杉桂花+碧桃+垂絲海棠+夾竹桃+青楓結香紅花酢漿草+六月雪+麥冬烏桕珊瑚樹+桂花+夾竹桃金鐘花+海桐 風情文化區(風情文化區植物平面圖)廣玉蘭+銀杏+羅漢松丁香+珊瑚球結香+闊葉十大功勞鐵梗海棠+杜鵑+金絲桃+蔥蘭 梧桐雞爪槭+側柏+紫荊+花石榴+羅漢松+枇杷美人粉茶花+大葉黃楊球闊葉麥冬 親水觀賞區(親水觀賞區植物平面圖)水杉臘梅+桃葉珊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