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部)隧道進出洞施工方案_第1頁
(四分部)隧道進出洞施工方案_第2頁
(四分部)隧道進出洞施工方案_第3頁
(四分部)隧道進出洞施工方案_第4頁
(四分部)隧道進出洞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渝黔鐵路土建十標隧道工程渝黔鐵路土建十標隧道工程 隧道進出洞專項施工方案隧道進出洞專項施工方案 1 1、編制依據與原則、編制依據與原則 1.1 相關標準、規范和施工圖 (1)相關的施工圖及參圖設計 (2)已批復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 (3)重慶至貴陽鐵路擴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 yqzq-10 標段投標 文件; (4) 鐵路隧道工程施工技術指南 ; (5) 鐵路隧道超前地質預報技術指南 ; (6)鐵建設【2010】120 號; (7)建技201013 號; (8)鐵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 10304-2009) (9)公司擁有的施工工藝、施工方法成果、機械設備、管理水 平、技術裝備及多年

2、積累的類似工程施工經驗; 1.2 編制原則 (1)嚴格遵守招標文件明確的設計規范,施工規范和質量評定 驗收標準。 (2)技術先進性,科學合理性,經濟適用性,安全可靠性、實 事求是相結合。 (3)對現場堅持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嚴密監控,動態控制, 科學管理的原則。 2 2、工程概況、工程概況 2.1 工程地質條件 yqzq-10 我部起訖里程 d1k239+355.98d1k290+554.27,位于 遵義市茍江至貴陽市息烽縣區間。正線長度 51.198 公里。其中包括 26 座隧道,隧道全長 17545m。屬于云貴高原黔中東緣,區內海拔 800-1000m,屬于屬于喀斯特地貌區,多巖溶。覆蓋層

3、為第四系坡殘 積巖(q4dl+el)紅粘土,下伏三疊系中統松子坎組(t2s)白云巖。 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小于 0.0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 0.35s。 2.2 水文地質條件 隧址區地表水不發育,主要以季節性水流為主,受大氣影響。 隧址區地下水類型主要為第四系松散土層孔隙水、基巖裂隙水、巖 溶水。隧道洞身以垂直發育的溶洞、溶縫、溶隙或垂直發育的巖溶 管道為主。地下水主要為巖溶水、巖溶水較發育,可能在暴雨季節 發生涌水、突泥。 3 3、進洞施工方案 3.1 前期準備 (1)現場測量放線分別確定隧道明暗洞分界里程樁號,隧道中線, 隧道洞身開挖拱頂標高,隧道洞身開挖邊線;要求現場使用木樁并 噴涂

4、明顯的標記進行標記。 (2)根據測量放線及現場地形、地貌,同時參考設計確定隧道洞 頂截水溝的平面位置。要求現場使用明顯的線條勾勒出截水溝的形 狀,保證截水溝排水暢通,同時又不會對隧道洞口結構造成影響。 (3)針對隧道出口洞門覆蓋層較厚、結構松散,在隧道洞口開挖 過程中可能局部滑坡或局部滑塌,在進洞前將部分松散堆積物進行 清除卸載;同時考慮在隧道出口洞門所占為區域以外的邊坡進行臨 時防護。 3.2 總體施工方案 隧道出口采用偏壓半明半暗進洞施工,施工方案先進行明暗洞 交界處坡面加固,偏壓護拱施工及暗洞采用“留核心土的上弧形導 坑法” 。 總體施工工藝流程圖如下: 邊、仰坡防護 偏壓外邊墻基坑開挖

5、及砼澆筑及邊墻 回填 套拱及長管棚施工 半明半暗段暗挖進洞 仰坡截水溝開挖 施工 邊、仰坡開挖 測量放樣 測量放樣復核 不合格 (1)在隧道進口洞口里程樁號附近里程段,根據周邊地形、地貌 進行隧道洞口開挖,確定適合隧道進洞的里程樁號;隧道洞口開挖 過程中采用機械開挖,局部輔助人工進行洞口開挖。隧道洞口開挖 包括邊坡開挖、洞口邊仰坡開挖、洞口套拱位置開挖、洞頂截水溝 開挖等。 (2)隧道洞口開挖完成后,進行隧道洞口超前大管棚支護套拱施 工。針對隧道進出口覆蓋層結構松散,按照設計對套拱拱腳基礎進 行擴大、加深,提高拱腳基底承載力,防止套拱拱腳發生沉陷。 (3)在套拱澆筑完成后,及時進行超前大管棚施

6、工。為保證超前 大管棚的超前支護的有效性,超前大管棚插入穩定巖體的深度不少 于 5m。超前大管棚鉆設完成后嚴格按照相關作業指導書的要求進行 注漿作業。 (4)超前大管棚鉆設及安裝完成后,級圍巖段隧道采用“留核 心土的上弧形導坑法”模式組織施工進洞;上、中、下臺階預留長 度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相應的支護措施要及時跟進。 (5)隧底開挖、仰拱及填充混凝土在拱部、邊墻開挖、支護完成 后及時進行施工組織,確保隧道斷面及時封閉成環。 3.3 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項 3.3.1 截、排水系統 根據現場工程地形、地貌,隧道出口端邊、仰坡坡度較陡。為 確保雨季現場施工的安全和減少運營期間雨水對隧道洞門的沖刷, 隧

7、道洞頂截、排水系統距離隧道明暗洞分界里程平面距離控制在 5m。 截、排水系統的施工工序如下: 根據現場地形、地貌及設計文件要求進行測量放線,確定隧 道洞口截、排水系統的具體平面布置位置;在沿截排水系統平面位 置進行明顯標示,確保截、排水系統線性順直、溝底平整、排水順 暢。 截、排水系統的開挖和清理工作;截、排水系統開挖采用人 工輔助機械開挖,局部采用微震控制性松動爆破進行。在截、排水 系統開挖過程中盡量減少對山體和周邊植被的破壞,同時務必將截、 排系統內部的植被根系徹底清理干凈,以防止后期的破壞。 根據洞口截、排水系統周邊地形,壓實截、排水系統基底、 幫壁和清除其沿線四周松散浮土和虛碴,尤其是

8、截、排水系統的底 部;在壓實和清理中對松散區可以利用未風化的片石進行換填或填 筑,利用碎石補塞縫隙、孔洞,換填或填筑過程中必須將開挖面清 理平整、夯實。在平整夯實過程中務必保證溝底平整,坡度一致。 3.3.2 邊、仰坡開挖及防護 隧道出口段覆蓋約 3m 厚崩坡積物碎石土。隧道洞身開挖拱頂與 邊坡坡頂之間距離)約 6m、結構松散、穩定性差。 為保證在隧道進洞施工期間邊、仰坡穩定性,上邊坡、仰邊坡 必須在隧道進行超前大管棚施工的前期完成刷坡卸載。根據現場實 際情況,高邊坡分臺階開挖,臺階高度控制在 3m 左右、臺階長度控 制在 1m 左右、臺階坡面坡度不大于 1:1。上述邊、仰坡開挖全部 采用機械

9、開挖。 邊、仰坡開挖及防護注意事項: 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測量放線,確定邊、仰坡設計區域范圍, 而后自上而下逐段、分層開挖,開挖過程中不得掏底開挖或上下重 疊開挖; 邊、仰坡開挖過程中注意對設計區域以外自然環境的保護, 與此同時對設計區域內松土、危石及植被根系徹底清除; 邊、仰坡平整和夯實后,自下而上、分段分片進行邊仰坡防 護措施施作;防護措施施作順序如下:首先根據設計要求梅花型鉆 孔安裝錨桿,后鋪設鋼筋網,最后進行噴射混凝土作業(分層噴射, 濕噴工藝)。 3.3.3 洞口開挖支護及套拱 隧道洞口周邊邊、仰坡完成卸載后,進行隧道洞口的開挖及防 護,為保證隧道洞口邊仰坡的穩定性,洞口土石方開挖盡量控

10、制在 最小范圍內,以減少對隧道洞口周邊山體的外界擾動。隧道洞口開 挖在機械開挖的基礎上,局部關鍵部位(尤其是套拱拱腳部位)采用 人工輔助開挖,避免超挖影響隧道結構。 為避免隧道洞口開挖過程中出現局部超挖,在隧道洞口邊仰坡 坡面詳細測繪隧道套拱外輪廓和拱腳位置、隧道中線,同時確定套 拱作業面的具體里程樁號和拱腳基底面。 為保證套拱拱腳基底不出現局部呈現沉降,如若基底為松散土 質,套拱基礎進行擴大、加深,具體擴大、加深根據現場實際情況 確定,同時填筑混凝土至套拱基底設計標高;如若基底為基巖,必 須徹底清除虛碴,填筑混凝土至套拱基底設計標高。 為了保證套拱盡量靠近仰坡坡面,以減少套拱長度進而保證超

11、前大管棚施工精確度,在確定套拱端頭里程樁號后進行套拱拱腳范 圍坡面開挖,預留套拱斷面中間核心土。 套拱對控制超前大管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至關重要,為此套拱 施工精確度非常重要,同時為保證超前大管棚控制的精確度,其的 長度應盡量控制在 2m。 套拱施工工藝如下: 根據現場情況進行測量放線,確定套拱施工里程及套拱拱架 加工尺寸。編制套拱鋼拱架;20a 鋼拱架環向安裝,縱向分布 hrb33522 連接鋼筋。導向管(導向管為鋼管 108mm,壁厚 4.0mm,節長 2.0m。)作為管棚的導向管,安設的平面位置、傾交角、 外插角的準確度直接影響管棚的質量。現場施工利用全站儀在鋼架 上測量定出其平面位置,設

12、定孔口管的傾角、外插角,然后通過 hrb33520 固定鋼筋將導向管按設計要求焊接在套拱鋼拱架上,導 向管應牢固焊在工字鋼上,促使鋼拱架與管棚導向管焊成整體,防 止套拱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產生位移。此外,導向管靠近掌子面端頭 必須密貼作業面。沿套拱內外兩側、導向管前后兩側環向安裝模 板,同時將導向管兩端進行封堵,便于隨后的套拱混凝土施工。 套拱采用 c25 混凝土進行澆筑,待套拱混凝土強度達到 80設計強 度后,方可進行管棚鉆孔作業。 為避免超前支護施工過程中,為防止坡面發生滑坡,需要在超 前大管棚施工前坡面進行有效的防護和加固。 (1)防護及加固措施 首先對坡面進行清理,主要是松散渣土和孤石;清

13、理過程中 嚴禁破壞堆積體已自穩結構,同時嚴禁使用大型機械設備進行清理 工作。 在對坡面進行防護時,坡面防護措施主要為 42*4mm 鋼花管 和厚 8cm 的 c25 噴射混凝土組合的柔性錨噴支護;與此同時,在坡 面堆積體坡腳進行砂袋(堆積截面尺寸不小于 1.01.0m)堆積反壓 護腳,避免堆積體萎縮。 (2)坡面堆積體防護及加固保證措施 清除表層虛碴過程中,嚴禁過度、盲目施工,嚴禁使用大型 機械進行虛碴清理,嚴禁破壞已穩定碴體; 現場防護及加固過程中,現場值班人員應加強堆積體的觀察, 防止出現突發性安全事故; 堆積體防護及加固應從上向下進行,砂袋反壓護腳應緊貼堆 積體坡腳。 3.3.4 超前大

14、管棚 3.3.4.1 設計參數 大管棚采用熱軋鋼管 108mm,壁厚 6mm,單節長度為 9m;環 向間距 40cm;仰角 3。 3.3.4.2 施工工藝流程 3.3.4.3 施工工藝說明 (1)搭鉆孔平臺、安裝鉆機 鉆機掃孔 安裝鉆機 鉆孔 掏孔檢查 是否有坍孔、探頭石 安裝注漿管 固定注漿管 孔口處理 噴混凝土封閉 注漿 注漿管制作 注漿口防護 注漿效果檢查 進入開挖工序 補 孔 不合格 合格 鉆機平臺主要為原狀土體,局部利用 1010cm 方木輔助進行 搭建,搭設平臺應一次性搭建完成;鉆孔以兩臺鉆機由低孔位向高 孔位對稱進行,這樣不僅可縮短移動鉆機與搭設平臺的時間,也便 于鉆機定位。 鉆

15、機平臺支撐要著實地,腳手架桿件連接要牢固(尤其是重要 受力部位),平臺上木板搭設穩定,以防止施鉆過程中產生不均勻下 沉、擺動、位移等而影響鉆孔施鉆質量。 鉆機定位:鉆機要求與已設定好的孔口管方向平行,必須精 確核定鉆機位置。現場可以利用全站儀、掛線、鉆桿導向相結合的 方法,反復調整,以確保鉆機鉆桿軸線與孔口管軸線相吻合。 (2)鉆孔 為了便于安裝管棚鋼管,鉆機采用直徑為 128mm 的鉆頭。 根據現場觀察及探孔試鉆過程顯示,隧道堆積體松散土質夾 雜粘土,易塌孔,成孔困難,因此現場施工決定采用“套管”工藝 進行超前大管棚鉆孔施工。 鉆機開鉆時應保持低鉆速低風壓進行,待成孔 1.0m 后可根據 地

16、質情況逐漸調整鉆速及風壓。 鉆進過程中經常用測斜儀測定其鉆孔方向,并根據鉆機鉆進 過程中發生的現象及時判斷成孔的質量,并及時處理鉆進過程中出 現的事故。 鉆進過程中確保動力器、扶正器、合金鉆頭按同心圓鉆進。 施工技術人員認真作好鉆進過程的各種原始記錄及相關影像 資料的收集,包括鉆進時間、鉆進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現象、鉆孔孔 口巖屑等,以便于進行工程地質判斷、描述,作為后期洞身開挖的 地質預探預報和指導洞身開挖的依據。 (3)清孔、驗孔 利用地質巖芯鉆桿配合鉆頭進行來回掃孔,清除浮碴,確保 孔徑、孔深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防止堵孔現象發生。 利用高壓風從孔底向孔口清理鉆碴。 利用全站儀、測斜儀等檢測孔

17、深、傾角、外插角,并做好詳 細的原始紀錄,以備后續施工檢查備用。 (4)安裝管棚鋼管 鋼管用 121 鋼管連接,連接鋼管長度 400mm。管棚鋼管四 周鉆 10 出漿孔,鉆孔間距為 15cm。 隧道洞口堆積體松散、堆積體內偶有粘土層夾雜,同時塌孔 概率較大、成孔困難,超前大管棚采用“跟管”工藝進行管棚鋼管 安裝。 管棚接長鋼管應滿足受力要求,相鄰鋼管的接頭應前后錯開。 同一橫斷面內的接頭數不大于 50,相鄰鋼管接頭至少錯開 1m。 (5)注漿 先安裝有孔鋼花管,再安裝無孔鋼管。注漿孔孔口設通氣孔。 施工就位一根鋼管后應及時注漿。具體安裝見下圖 注漿采用后退式注漿,終壓 1.52.5mpa,壓力

18、穩定時間為 10 分鐘;如有不進漿或有漿液流出則說明鋼管注漿已滿,漿液采用 m30 水泥凈漿,水泥漿水灰比 1:1。 注漿完畢用鐵錘敲擊鋼管,如響亮清脆,說明漿液未填充滿, 需采取補注或重注;如響聲低啞,則說明漿液已填充滿鋼管。 現場施工技術人員做好注漿量、終孔注漿壓力、注漿效果、 水泥用量等原始記錄。 3.3.5 隧道正洞開挖 進洞后隧道開挖按隧道開挖施工專項方案施工 4 4、出洞施工方案 隧道出洞前應做好截、排水系統,邊、仰坡開挖機支護,導向 墻及管棚施工。相關工藝參見進洞施工方案相關內容。 5 5、勞動力和機械設備配置、勞動力和機械設備配置 5.1 勞動力配置 主要勞動力配置計劃表主要勞

19、動力配置計劃表 序號部門、工班作業班組名稱人數備注 1 管理人員 5 2 測量組測工 5 3 機械班機械工 4 4 運輸班自卸汽車司機 8 合計:104 人。 砼汽車司機 4 5 電工班電工 2 6 混凝土工班混凝土工 6 7 模板工班模板工 6 8 噴射混凝土班噴射工 30 9 綜合班普工 4 10 鉆爆班鉆爆 30 5.25.2 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質量監測設備的配置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質量監測設備的配置 主要機械配置計劃表主要機械配置計劃表 序號械名稱規格數量備注 1 挖掘機2 臺 2 風鉆12 臺 3 混凝土攪拌機2 臺 4 砼運輸車2 臺 5 自卸汽車3 臺 6 柴油發電機2 臺 7 電

20、動空壓機4 臺 8 變壓器3 臺 測量儀器設備表測量儀器設備表 序號機械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備注 1 全站儀 rts238 2 臺 2 水準儀 dsz2 2 臺 6 6、應急預案、應急預案 高效有序地做好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 地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設 立應急救援管理工作組織 1)領導機構 成立由項目經理任組長,項目副經理、總工程師任副組長,經 理部各部門負責人為組員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組,負責突發公 共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同時服從當地政府和業主的突發公共事件 應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領導機構的指揮和部署。 2)辦事機構 安全質量部設項目部應急管

21、理辦公室,履行值守應急、信息匯 總和綜合協調職責,發揮運轉樞紐作用。 3)工作機構 經理部有關部門依據國家和地方政府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各 自職責,負責相關類別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具體負責相 關類別的突發公共事件專項和部門應急預案的起草與實施,貫徹落 實經理部有關決定事項。 有關部門包括:安全質量部、工程管理部、物資設備部、計劃 財務部、綜合部等。 項目部應急指揮組下設四個小架子隊: (1)應急預案督導小架子隊 工程管理部部長任架子隊長,負責應急預案的制定、檢查及監 督,應急預案實施中協助項目經理進行現場指揮和協調。 (2)機械物資供應小架子隊 物資設備部部長任架子隊長,負責搶險機械、

22、物資的供應。 (3)后勤保障小架子隊 綜合部部長為架子隊長,成員為全體食堂人員及駐工地派出所 干警、所有現場巡守人員。負責搶險期間搶險人員的飲食及現場保 衛,引導、疏散無關人員。 (4)現場搶救小架子隊 主管生產項目副經理任架子隊長,成員為醫務人員、經過搶險 培訓的施工人員,負責積極處置和搶救人員、設備。 4)專家組 建立各類專業人才庫,項目部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聘請有關專家 組成專家組,為應急管理提供決策建議,必要時參加突發公共事件 的應急處置工作。 5)工作原則 預防為主,以人為本。建立健全群策群防機制,最大程度地減 少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損失,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作為 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在應急指揮組統一領導下,有關部門各 司其職,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應急防治工作。 6)適用范圍 本隧道范圍內發生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應急處理、公共衛生 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 7 7、安全、文明施工、安全、文明施工 加強對技術及施工人員的培訓,提高全體參建人員的安全、 質量意識。 堅持“弱爆破、短進尺、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的原則。 嚴格按照設計文件規定的開挖方法進行施工,否則應按照變 更程序申請改變施工方案。 在隧道開挖前,對隧道地表中線附近范圍進行勘察,對地表 沖溝、深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