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樂陵市高中生物 第五章 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 5.2 生物的變異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頁
山東省樂陵市高中生物 第五章 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 5.2 生物的變異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頁
山東省樂陵市高中生物 第五章 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 5.2 生物的變異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頁
山東省樂陵市高中生物 第五章 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 5.2 生物的變異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頁
山東省樂陵市高中生物 第五章 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 5.2 生物的變異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34一、基因突變一、基因突變 判斷正誤判斷正誤 1 1基因突變是由于基因突變是由于DNADNA片段的增添、缺失和替換引起的基片段的增添、缺失和替換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因結構的改變。( () )2 2基因突變一定會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但不一定會引起基因突變一定會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但不一定會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生物性狀的改變。()()3 3引起基因突變的外界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和生物引起基因突變的外界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和生物因素。因素。()()54 4若沒有外界因素的影響,基因就不會發生突變。若沒有外界因素的影響,基因就不會發生突變。( () )5 5基因突變具有普遍性、隨機發生

2、和不定向性以及低頻性基因突變具有普遍性、隨機發生和不定向性以及低頻性等特點。等特點。()()6 6基因突變能產生新基因,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基因突變能產生新基因,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 ()()6二、基因重組二、基因重組 填空填空 1 1概念:概念:生物體進行生物體進行 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 基因基因 。2 2類型類型(1)(1)自由組合型:位于自由組合型:位于 自由組合。自由組合。(2)(2)交叉互換型:四分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型:四分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 交換。交換。(3)(3)基因工程:外源基因的導入。基因工程:外源基因的導入。3 3意義:意義:是形

3、成是形成 的重要原因之一。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性生殖有性生殖重新組合重新組合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7三、染色體變異三、染色體變異1 1結構變異結構變異 連線連線 82 2染色體數目變異染色體數目變異 判斷正誤判斷正誤 (1)(1)一個染色體組內沒有同源染色體,但卻含有控制生長發育一個染色體組內沒有同源染色體,但卻含有控制生長發育的全部遺傳信息。的全部遺傳信息。()()(2)(2)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個體是二倍體,含有三個或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個體是二倍體,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是多倍體。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

4、是多倍體。( () )(3)(3)由配子發育而來的個體,體細胞中無論含有幾個染色體組,由配子發育而來的個體,體細胞中無論含有幾個染色體組,都是單倍體。都是單倍體。()()(4)(4)單倍體莖稈粗壯,果實、種子較大,而多倍體則長勢矮小,單倍體莖稈粗壯,果實、種子較大,而多倍體則長勢矮小,且高度不育。且高度不育。( () )93 3單倍體育種和多倍體育種單倍體育種和多倍體育種 據圖填空據圖填空 10(1)(1)圖中圖中和和操作是操作是 ,其作用原理是,其作用原理是 。(2)(2)圖中圖中過程是過程是 。(3)(3)單倍體育種的優點是單倍體育種的優點是 。秋水仙素處理幼苗秋水仙素處理幼苗秋水仙素抑制

5、紡錘體形成秋水仙素抑制紡錘體形成花藥離體培養花藥離體培養明顯縮短育種年限明顯縮短育種年限11121 1基因突變的原因分析基因突變的原因分析132 2基因重組圖解分析基因重組圖解分析14151 1基因突變對生物的影響基因突變對生物的影響堿基對堿基對影響范圍影響范圍對氨基酸的影響對氨基酸的影響替換替換小小只改變只改變1個氨基酸或不改變個氨基酸或不改變增添增添大大不影響插入位置前的序列,而影不影響插入位置前的序列,而影響插入位置后的序列響插入位置后的序列缺失缺失大大不影響缺失位置前的序列而影響不影響缺失位置前的序列而影響缺失位置后的序列缺失位置后的序列162.2.基因突變不一定導致生物性狀改變的原因

6、基因突變不一定導致生物性狀改變的原因(1)(1)突變部位可能在非編碼部位突變部位可能在非編碼部位( (內含子和非編碼區內含子和非編碼區) )。(2)(2)基因突變后形成的密碼子與原密碼子決定的是同一種氨基因突變后形成的密碼子與原密碼子決定的是同一種氨基酸。基酸。(3)(3)基因突變若為隱性突變,如基因突變若為隱性突變,如AAAAAaAa,也不會導致性狀,也不會導致性狀的改變。的改變。1718 特別提醒特別提醒 基因突變一定會導致基因結構的改變,但卻不一定引起基因突變一定會導致基因結構的改變,但卻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生物性狀的改變。基因突變是基因突變是DNADNA分子水平上基因內部堿基對種

7、類和數目分子水平上基因內部堿基對種類和數目的改變,基因的數目和位置并未改變。的改變,基因的數目和位置并未改變。191 1下圖為大腸桿菌某基因的一條脫氧核苷酸鏈的堿基序列,下圖為大腸桿菌某基因的一條脫氧核苷酸鏈的堿基序列,以下變化對該基因所控制合成的多肽以下變化對該基因所控制合成的多肽( (以此鏈為模板以此鏈為模板) )的的氨基酸序列影響最大的是氨基酸序列影響最大的是( (不考慮終止密碼子不考慮終止密碼子) () () )ATG GGC CTG CTG AGAG TTC TAAATG GGC CTG CTG AGAG TTC TAA 1 1 4 4 7 7 10101313 100 100 10

8、3103 106106A A第第6 6位的位的C C被替換為被替換為T TB B第第9 9位與第位與第1010位之間插入位之間插入1 1個個T TC C第第100100、101101、102102位被替換為位被替換為TTTTTTD D第第103103至至105105位之間缺失位之間缺失1 1個個T T20解析:解析:A A項屬于堿基替換,由于密碼子存在簡并性,可能項屬于堿基替換,由于密碼子存在簡并性,可能對氨基酸序列無影響;對氨基酸序列無影響;B B項屬于堿基的增添,自增添處合項屬于堿基的增添,自增添處合成的多肽序列將會全部改變;成的多肽序列將會全部改變;C C項屬于整個密碼子被替換,項屬于整

9、個密碼子被替換,只會引起多肽序列中一個氨基酸的改變;只會引起多肽序列中一個氨基酸的改變;D D項屬于堿基缺項屬于堿基缺失,自缺失處合成的多肽序列將會改變,但失,自缺失處合成的多肽序列將會改變,但D D項改變對氨項改變對氨基酸序列的影響比基酸序列的影響比B B項小。項小。答案:答案:B B212 2下列有關基因重組的敘述,正確的是下列有關基因重組的敘述,正確的是 ( () ) A A基因型為基因型為AaAa的個體自交,因基因重組而導致子代性狀的個體自交,因基因重組而導致子代性狀 分離分離 B B基因基因A A因替換、增添或缺失部分堿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因替換、增添或缺失部分堿基而形成它的等位 基因基

10、因a a,屬于基因重組,屬于基因重組 C C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換可導致基因重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換可導致基因重組 D D造成同卵雙生姐妹間性狀上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造成同卵雙生姐妹間性狀上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基因 重組重組22答案:答案:C C解析:解析:基因型為基因型為AaAa的個體自交,因等位基因分離導致子的個體自交,因等位基因分離導致子代性狀分離。基因代性狀分離。基因A A因替換、增添或缺失部分堿基而形成因替換、增添或缺失部分堿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它的等位基因a a,屬于基因突變。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屬于基因突變。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換可能導致基因重組。同卵雙生姐妹的遺傳物質相同,換可

11、能導致基因重組。同卵雙生姐妹的遺傳物質相同,造成其性狀上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環境影響。造成其性狀上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環境影響。231 1染色體結構變異染色體結構變異(1)(1)易位與交叉互換的區別易位與交叉互換的區別染色體易位染色體易位交叉互換交叉互換圖解圖解24染色體易位染色體易位交叉互換交叉互換區區別別發生于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發生于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發生于同源染色體的非姐發生于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妹染色單體之間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屬于基因重組屬于基因重組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在顯微鏡下觀察不到在顯微鏡下觀察不到25(2)(2)染色體的缺失、重復、倒位與基因突變

12、的區別染色體的缺失、重復、倒位與基因突變的區別( (如下圖如下圖 所示所示) )262 2染色體組的組成特點染色體組的組成特點27281 1染色體組數量的判斷方法染色體組數量的判斷方法(1)(1)在細胞內任選一條染色體,細胞內與在細胞內任選一條染色體,細胞內與 該染色體形態相同的染色體共有幾條,該染色體形態相同的染色體共有幾條, 則含有幾個染色體組,如圖甲中與則含有幾個染色體組,如圖甲中與1 1號號 ( (或或2 2號號) )相同的染色體共有四條,此細胞有四個染色相同的染色體共有四條,此細胞有四個染色 體組。體組。29(2)(2)在細胞或生物體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在細胞或生物體的基因型中,控制

13、同一 性狀的基因性狀的基因( (讀音相同的大小寫字母讀音相同的大小寫字母) )出出 現幾次,則有幾個染色體組,如圖乙中,現幾次,則有幾個染色體組,如圖乙中, 若細胞的基因型為若細胞的基因型為AaaaBBbbAaaaBBbb,任一種基,任一種基 因各有四個,則該生物含有四個染色體組。因各有四個,則該生物含有四個染色體組。(3)(3)根據染色體的數目和染色體的形態數來推算。染色體組根據染色體的數目和染色體的形態數來推算。染色體組 的數目染色體數的數目染色體數/ /染色體形態數。如雌果蠅體細胞中有染色體形態數。如雌果蠅體細胞中有 8 8條染色體,分為條染色體,分為4 4種形態,則染色體組的數目為種形

14、態,則染色體組的數目為2 2個。個。302 2變異類型與細胞分裂的關系變異類型與細胞分裂的關系變異類型變異類型細胞分裂方式細胞分裂方式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可發生于無絲分裂、有絲分裂、減可發生于無絲分裂、有絲分裂、減數分裂數分裂基因重組基因重組減數分裂減數分裂染色體變異染色體變異有絲分裂、減數分裂有絲分裂、減數分裂313 3下列有關變異的說法正確的是下列有關變異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A染色體中染色體中DNADNA的一個堿基對缺失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的一個堿基對缺失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B B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均可以用光學顯微鏡直接觀察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均可以用光學顯微鏡直接觀察C C同源染色

15、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屬于基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屬于基因重組因重組D D染色體變異只發生于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異只發生于有絲分裂過程中32解析:解析:DNADNA分子中堿基對的缺失屬于基因突變;染色體變分子中堿基對的缺失屬于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可以用光學顯微鏡觀察,而基因突變是異可以用光學顯微鏡觀察,而基因突變是DNADNA分子水平的分子水平的改變,不能直接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到;染色體變異可發生改變,不能直接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到;染色體變異可發生于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于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屬于基因重

16、組。體的交叉互換屬于基因重組。答案:答案:C C334 4(2011(2011湘潭模擬湘潭模擬) )如圖為果蠅細如圖為果蠅細胞的染色體組成,以下說法正確胞的染色體組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的是 ( () )A A染色體染色體1 1、4 4、5 5、7 7組成果蠅的一個染色體組組成果蠅的一個染色體組B B染色體染色體3 3、6 6之間的片段交換屬于基因重組之間的片段交換屬于基因重組C C控制果蠅紅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控制果蠅紅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 2號染色體上號染色體上D D果蠅基因組可由果蠅基因組可由1 1、3 3、6 6、7 7四個染色體組成四個染色體組成34解析:解析:染色體染色體3 3、6 6

17、之間的片段交換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之間的片段交換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控制果蠅紅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中的易位;控制果蠅紅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X X染色體染色體(1(1號號染色體染色體) )上;果蠅基因組可由上;果蠅基因組可由1 1、2 2、3 3、6 6、7 7五條染色體五條染色體組成。組成。答案:答案:A A35363738392 2多倍體的產生及育種多倍體的產生及育種(1)(1)產生原理產生原理40(2)(2)多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無子西瓜的培育無子西瓜的培育41 特別提醒特別提醒 單倍體育種包括花藥離體培養和秋水仙素處理等過程,單倍體育種包括花藥離體培養和秋水仙素處理等過程,因為花藥離體培

18、養只是單倍體育種的一個操作步驟。因為花藥離體培養只是單倍體育種的一個操作步驟。通過細胞融合也可獲得多倍體,如二倍體體細胞和配通過細胞融合也可獲得多倍體,如二倍體體細胞和配子細胞融合可得到三倍體。子細胞融合可得到三倍體。425 5(2011(2011濱州模擬濱州模擬) )普通西瓜植株為二倍體普通西瓜植株為二倍體(2(2N N22)22),花,花單性,雌雄同株,用普通西瓜培育三倍體無子西瓜的主單性,雌雄同株,用普通西瓜培育三倍體無子西瓜的主要過程可用如圖表示:要過程可用如圖表示:43(1)(1)西瓜的紅瓤西瓜的紅瓤(R)(R)對黃瓤對黃瓤(r)(r)為顯性。用基因型為為顯性。用基因型為rrrrrr

19、rr的四的四倍體植株做母本,基因型為倍體植株做母本,基因型為RRRR的二倍體植株做父本雜交,當的二倍體植株做父本雜交,當年所結西瓜的瓜瓤的顏色是年所結西瓜的瓜瓤的顏色是_,將其種子種下去,將其種子種下去,長成的植株的基因型是長成的植株的基因型是_。(2)(2)已知西瓜的果皮深色已知西瓜的果皮深色(B)(B)對淺色對淺色(b)(b)是顯性。若將四倍體是顯性。若將四倍體西瓜西瓜(bbbb)(bbbb)和二倍體西瓜和二倍體西瓜(BB)(BB)間行種植,結果發現四倍體間行種植,結果發現四倍體西瓜植株上所結的種子,播種后發育成的植株中既有四倍體西瓜植株上所結的種子,播種后發育成的植株中既有四倍體又有三倍

20、體。那么,能否從這些植株所結西瓜的果皮顏色直又有三倍體。那么,能否從這些植株所結西瓜的果皮顏色直接判斷出這些植株是四倍體還是三倍體呢?請用遺傳圖解解接判斷出這些植株是四倍體還是三倍體呢?請用遺傳圖解解釋,并作簡要說明。釋,并作簡要說明。44解析:解析:(1)(1)瓜瓤的基因型與母本相同,由種子長成的植株瓜瓤的基因型與母本相同,由種子長成的植株為子代,其基因型為為子代,其基因型為RrrRrr。(2)(2)淺色西瓜是四倍體自交后產生的,而深色是四倍體西淺色西瓜是四倍體自交后產生的,而深色是四倍體西瓜與二倍體西瓜雜交后產生的。瓜與二倍體西瓜雜交后產生的。45答案:答案:(1)(1)黃色黃色RrrRr

21、r(2)P(2)PbbbbbbbbP Pbbbb(bbbb() )BB(BB() ) F FbbbbbbbbBbbBbb淺色淺色F F深色深色簡要說明:若四倍體西瓜簡要說明:若四倍體西瓜(bbbb)(bbbb)自交,則子代為自交,則子代為bbbbbbbb,所,所結西瓜果皮為淺色;若四倍體西瓜結西瓜果皮為淺色;若四倍體西瓜(bbbb)(bbbb)作母本,二倍體作母本,二倍體西瓜西瓜(BB)(BB)作父本,則子代為作父本,則子代為BbbBbb,所結西瓜果皮為深色。所,所結西瓜果皮為深色。所以四倍體植株上收獲的種子發育成的植株所結的西瓜,深以四倍體植株上收獲的種子發育成的植株所結的西瓜,深色果皮的為

22、三倍體無子西瓜,淺色果皮的為四倍體西瓜。色果皮的為三倍體無子西瓜,淺色果皮的為四倍體西瓜。4647命題角度命題角度生物變異與育種生物變異與育種(1)(1)從近幾年高考生物試題看,考查點主要有:從近幾年高考生物試題看,考查點主要有:基因突變的產生、結果分析及應用,如基因突變的產生、結果分析及應用,如20102010年全國新課年全國新課標卷標卷T T6 6,江蘇卷,江蘇卷T T6 6。生物變異的原因與變異類型的判斷與探究,如生物變異的原因與變異類型的判斷與探究,如20092009年江年江蘇卷蘇卷T T16,16,20082008年山東卷年山東卷T T2626。(2)(2)基因突變的產生、結果分析及

23、育種一直是高考的熱點,特基因突變的產生、結果分析及育種一直是高考的熱點,特別是與遺傳、誘變育種相結合的題目仍將是高考命題的重別是與遺傳、誘變育種相結合的題目仍將是高考命題的重要趨勢。要趨勢。48 圖圖1 1為具有為具有2 2對相對性狀的某自花傳粉的植物種群中對相對性狀的某自花傳粉的植物種群中甲植株甲植株( (純種純種) )的一個的一個A A基因和乙植株基因和乙植株( (純種純種) )的一個的一個B B基因發基因發生突變的過程生突變的過程( (已知已知A A基因和基因和B B基因是獨立遺傳的基因是獨立遺傳的) ),請分析該,請分析該過程,回答下列問題:過程,回答下列問題:4950(1)(1)上述

24、兩個基因發生突變是由于上述兩個基因發生突變是由于_引起的。引起的。(2)(2)圖圖2 2為甲植株發生了基因突變的為甲植株發生了基因突變的 細胞,它的基因型為細胞,它的基因型為_, 表現型是表現型是_,請在,請在 圖中標明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圖中標明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51(3)(3)甲、乙發生基因突變后,該植株及其子一代均不能表現突甲、乙發生基因突變后,該植株及其子一代均不能表現突變性狀,為什么?可用什么方法讓其后代表現出突變性狀。變性狀,為什么?可用什么方法讓其后代表現出突變性狀。(4)a(4)a基因和基因和b b基因分別控制兩種優良性狀。請利用已表現出突基因分別控制兩種優良性狀。請利用已表

25、現出突變性狀的植株為實驗材料,設計實驗,培育出同時具有兩變性狀的植株為實驗材料,設計實驗,培育出同時具有兩種優良性狀的植株種優良性狀的植株( (用遺傳圖解表示用遺傳圖解表示) )。(5)(5)該種植物野生型都為矮莖,現在野生種群中發現生長著少該種植物野生型都為矮莖,現在野生種群中發現生長著少數高莖植株。若已證明高莖為基因突變所致,有兩種可能:數高莖植株。若已證明高莖為基因突變所致,有兩種可能:一是顯性突變,二是隱性突變,請設計一個簡單實驗方案一是顯性突變,二是隱性突變,請設計一個簡單實驗方案加以判定。加以判定。52 解析解析 (1)(1)由圖可知甲植株和乙植株都發生了堿基的替換。由圖可知甲植株

26、和乙植株都發生了堿基的替換。(2)(2)因為因為A A基因和基因和B B基因是獨立遺傳的,所以這兩對基因應該基因是獨立遺傳的,所以這兩對基因應該分別位于圖中的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又由于甲植株分別位于圖中的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又由于甲植株( (純種純種) )的一個的一個A A基因發生突變,所以該細胞的基因型應該是基因發生突變,所以該細胞的基因型應該是AaBBAaBB,性狀是扁莖缺刻葉。性狀是扁莖缺刻葉。(3)(3)植株雖已突變但由于植株雖已突變但由于A A對對a a的顯性作的顯性作用,用,B B對對b b的顯性作用,在植株上并不能表現出突變性狀。的顯性作用,在植株上并不能表現出突變性狀。當突變發生于

27、體細胞時,突變基因不能通過有性生殖傳給當突變發生于體細胞時,突變基因不能通過有性生殖傳給子代;要想讓子代表現出突變性狀,可對突變部位子代;要想讓子代表現出突變性狀,可對突變部位53的組織細胞進行組的組織細胞進行組織培養,而后讓其自交,后代中即可織培養,而后讓其自交,后代中即可出現突變性狀。出現突變性狀。(4)(4)雜交育種和單倍體育兩種方法都能達雜交育種和單倍體育兩種方法都能達到育種目的。到育種目的。(5)(5)野生型都為純種,若是顯性突變則突變野生型都為純種,若是顯性突變則突變型有雜合子與純合子之分,若是隱性突變,則不發生性型有雜合子與純合子之分,若是隱性突變,則不發生性狀分離。狀分離。54

28、 答案答案 (1)(1)一個堿基的替換一個堿基的替換( (或堿基對改變或基因結構的或堿基對改變或基因結構的改變改變) )(2)AaBB(2)AaBB(寫寫AaAa不正確不正確) )扁莖缺刻葉扁莖缺刻葉( (寫扁莖不正確寫扁莖不正確) )表示表示出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即可出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即可(3)(3)該突變均該突變均為隱性突變,且基因突變均發生在甲和乙的體細胞中,不為隱性突變,且基因突變均發生在甲和乙的體細胞中,不能通過有性生殖傳遞給子代。取發生基因突變部位的組織能通過有性生殖傳遞給子代。取發生基因突變部位的組織細胞,通過組織培養技術獲得試管苗,讓其自交,其子代細

29、胞,通過組織培養技術獲得試管苗,讓其自交,其子代即可表現突變性狀。即可表現突變性狀。55(4)(4)方法一:雜交育種方法二:單倍體育種方法一:雜交育種方法二:單倍體育種 P PaaBBaaBBAAbbAAbbP PaaBBaaBBAAbbAAbb F F1 1AaBbAaBbF F1 1AaBbAaBb F F2 2A_B_A_bb aaB_aabbA_B_A_bb aaB_aabb配子配子AB Ab aB abAB Ab aB ab 花藥離體培養花藥離體培養選擇單倍體植株選擇單倍體植株 AB Ab aB abAB Ab aB ab秋水仙素秋水仙素F F2 2AABB AAbb aaBB aa

30、bbAABB AAbb aaBB aabb選擇選擇(5)(5)選用多株突變型植株自花傳粉,若后代出現野生型,則選用多株突變型植株自花傳粉,若后代出現野生型,則為顯性突變所致;若后代全為突變型,則為隱性突變所致。為顯性突變所致;若后代全為突變型,則為隱性突變所致。56本講實驗本講實驗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1 1實驗原理實驗原理(1)(1)正常進行有絲分裂的組織細胞,在分裂后期著絲點分正常進行有絲分裂的組織細胞,在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后,子染色體在紡錘體作用下分別移向兩極,進而裂后,子染色體在紡錘體作用下分別移向兩極,進而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

31、胞中去。(2)(2)低溫可抑制紡錘體形成,阻止細胞分裂,導致細胞染低溫可抑制紡錘體形成,阻止細胞分裂,導致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色體數目加倍。572 2實驗流程實驗流程583 3注意事項注意事項(1)(1)為了能觀察到細胞在生活狀態下的內部結構,必須先將為了能觀察到細胞在生活狀態下的內部結構,必須先將細胞固定。細胞固定。(2)(2)在進行本實驗的過程中,和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一在進行本實驗的過程中,和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一樣,所觀察的細胞已經被鹽酸殺死了,最終在顯微鏡下看樣,所觀察的細胞已經被鹽酸殺死了,最終在顯微鏡下看到的是死細胞。到的是死細胞。(3)(3)選材的時候必須選用能夠進行分裂的

32、分生組織細胞,不選材的時候必須選用能夠進行分裂的分生組織細胞,不分裂的細胞染色體不復制,不會出現染色體加倍的情況。分裂的細胞染色體不復制,不會出現染色體加倍的情況。59 有關有關“低溫誘導大蒜根尖細胞染色體加倍低溫誘導大蒜根尖細胞染色體加倍”的實驗,的實驗,正確的敘述是正確的敘述是 ( () )A A可能出現三倍體細胞可能出現三倍體細胞B B多倍體細胞形成的比例常達多倍體細胞形成的比例常達100%100%C C多倍體細胞形成過程無完整的細胞周期多倍體細胞形成過程無完整的細胞周期D D多倍體形成過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體重組的機會多倍體形成過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體重組的機會60 解析解析 本題考查教材

33、本題考查教材“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的實驗,意在考查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能力。并非所有的細胞的實驗,意在考查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能力。并非所有的細胞的染色體都被加倍。大蒜根尖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有絲的染色體都被加倍。大蒜根尖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有絲分裂過程中沒有非同源染色體的重組。分裂過程中沒有非同源染色體的重組。 答案答案 C C61621 1(2010(2010全國新課標卷全國新課標卷) )在白花豌豆品種栽培園中,偶然在白花豌豆品種栽培園中,偶然發現了一株開紅花的豌豆植株,推測該紅花表現型的出發現了一株開紅花的豌豆植株,推測該紅花表現型的出現是花色基因突變的

34、結果。為了確定該推測是否正確,現是花色基因突變的結果。為了確定該推測是否正確,應檢測和比較紅花植株與白花植株中應檢測和比較紅花植株與白花植株中 ( () )A A花色基因的堿基組成花色基因的堿基組成B B花色基因的花色基因的DNADNA序列序列C C細胞的細胞的DNADNA含量含量 D D細胞的細胞的RNARNA含量含量63解析:解析:基因突變產生新的基因,不同的基因其堿基基因突變產生新的基因,不同的基因其堿基( (或脫氧或脫氧核苷酸核苷酸) )的排列順序不同,故通過比較花色基因的的排列順序不同,故通過比較花色基因的DNADNA序列能序列能確定是否通過基因突變產生了等位基因。確定是否通過基因突

35、變產生了等位基因。答案:答案:B B642 2(2010(2010江蘇高考江蘇高考) )育種專家在稻田中發現一株十分罕見的育種專家在稻田中發現一株十分罕見的“一稈雙穗一稈雙穗”植株,經鑒定該變異性狀是由基因突變引起植株,經鑒定該變異性狀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 A這種現象是由顯性基因突變成隱性基因引起的這種現象是由顯性基因突變成隱性基因引起的B B該變異株自交可產生這種變異性狀的純合個體該變異株自交可產生這種變異性狀的純合個體C C觀察細胞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可判斷基因突變發觀察細胞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可判斷基因突變發生的位置生的位置D D將

36、該株水稻的花粉離體培養后即可獲得穩定遺傳的高將該株水稻的花粉離體培養后即可獲得穩定遺傳的高產品系產品系65解析:解析:據題意可知,該植株發生基因突變之后當代性狀據題意可知,該植株發生基因突變之后當代性狀就改變了,由此推出該基因突變屬于顯性突變,該植株就改變了,由此推出該基因突變屬于顯性突變,該植株為雜合子;該植株為雜合子,自交后可產生這種變異性為雜合子;該植株為雜合子,自交后可產生這種變異性狀的純合子;基因突變與染色體變異是兩種不同的變異,狀的純合子;基因突變與染色體變異是兩種不同的變異,不可以通過觀察染色體的形態來判斷基因突變的位置;不可以通過觀察染色體的形態來判斷基因突變的位置;D D項中

37、僅進行花藥離體培養而沒有用秋水仙素誘導染色體項中僅進行花藥離體培養而沒有用秋水仙素誘導染色體加倍,故得到的是高度不育的單倍體植株。加倍,故得到的是高度不育的單倍體植株。答案:答案:B B663 3(2010(2010福建高考福建高考) )下圖為人下圖為人WNK4WNK4基因部分堿基序列及其基因部分堿基序列及其編碼蛋白質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圖。已知編碼蛋白質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圖。已知WNK4WNK4基因發基因發生一種突變,導致生一種突變,導致1 1691 169位賴氨酸變為谷氨酸。該基因發位賴氨酸變為谷氨酸。該基因發生的突變是生的突變是 ( () )67A A處插入堿基對處插入堿基對GCGCB

38、 B處堿基對處堿基對ATAT替換為替換為GCGCC C處缺失堿基對處缺失堿基對ATATD D處堿基對處堿基對GCGC替換為替換為ATAT68解析:解析:根據圖中根據圖中1 1681 168位的甘氨酸的密碼子位的甘氨酸的密碼子GGGGGG,可知,可知WNK4WNK4基因是以其基因是以其DNADNA分子下方的一條脫氧核苷酸鏈為模板轉錄形分子下方的一條脫氧核苷酸鏈為模板轉錄形成成mRNAmRNA的,那么的,那么1 1691 169位的賴氨酸的密碼子是位的賴氨酸的密碼子是AAGAAG,因此取,因此取代賴氨酸的谷氨酸的密碼子最可能是代賴氨酸的谷氨酸的密碼子最可能是GAGGAG,由此可推知該基,由此可推知

39、該基因發生的突變是因發生的突變是處堿基對處堿基對A AT T被替換為被替換為G GC C。答案:答案:B B694 4(2010(2010福建高考福建高考) )下列關于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的下列關于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敘述,正確的是 ( () )A A原理:低溫抑制染色體著絲點分裂,使子染色體不能原理:低溫抑制染色體著絲點分裂,使子染色體不能分別移向兩極分別移向兩極B B解離:鹽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諾氏液都可以使洋蔥根尖解離:鹽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諾氏液都可以使洋蔥根尖解離解離C C染色:改良苯酚品紅溶液和醋酸洋紅溶液都可以使染染色:改良苯酚品紅溶液和醋酸洋紅溶液都可以使染色體著色

40、色體著色D D觀察: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大多數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發觀察: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大多數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發生改變生改變70解析:解析: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的實驗原理是:低溫處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的實驗原理是:低溫處理植物分生組織細胞,能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導致染理植物分生組織細胞,能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導致染色體不分離,從而產生染色體數目加倍的細胞核;卡諾色體不分離,從而產生染色體數目加倍的細胞核;卡諾氏液能固定細胞的形態,而鹽酸酒精混合液可以使洋蔥氏液能固定細胞的形態,而鹽酸酒精混合液可以使洋蔥根尖解離;改良苯酚品紅溶液和醋酸洋紅溶液都可以使根尖解離;改良苯酚品紅溶液和醋酸洋紅溶液都可以

41、使染色體著色;洋蔥根尖裝片中的細胞大部分處于有絲分染色體著色;洋蔥根尖裝片中的細胞大部分處于有絲分裂間期,因此在顯微鏡下能觀察到染色體數目發生改變裂間期,因此在顯微鏡下能觀察到染色體數目發生改變的只是少數細胞。的只是少數細胞。答案:答案:C C715 5(2010(2010山東高考山東高考)100)100年來,果蠅作為經典模式生物在遺年來,果蠅作為經典模式生物在遺傳學研究中備受重視。請根據以下信息回答問題:傳學研究中備受重視。請根據以下信息回答問題:(1)(1)黑體殘翅雌果蠅與灰體長翅雄果蠅雜交,黑體殘翅雌果蠅與灰體長翅雄果蠅雜交,F F1 1全為灰體全為灰體長翅。長翅。用用F F1 1雄果蠅

42、進行測交,測交后代只出現灰體長翅雄果蠅進行測交,測交后代只出現灰體長翅200200只、只、黑體殘翅黑體殘翅198198只。如果用橫線只。如果用橫線()()表示相關染色體,用表示相關染色體,用A A、a a和和B B、b b分別表示體色和翅型的基因,用點分別表示體色和翅型的基因,用點()()表示基因表示基因位置,親本雌雄果蠅的基因型可分別圖示為位置,親本雌雄果蠅的基因型可分別圖示為_和和_。F F1 1雄果蠅產生的配子的基因組成圖示為雄果蠅產生的配子的基因組成圖示為_。72(2)(2)卷剛毛彎翅雌果蠅與直剛毛直翅雄果蠅雜交,在卷剛毛彎翅雌果蠅與直剛毛直翅雄果蠅雜交,在F F1 1中所中所有雌果蠅

43、都是直剛毛直翅,所有雄果蠅都是卷剛毛直翅。有雌果蠅都是直剛毛直翅,所有雄果蠅都是卷剛毛直翅。控制剛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別位于控制剛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別位于_和和_染色染色體上體上( (如果在性染色體上,請確定出如果在性染色體上,請確定出X X或或Y)Y)。判斷前者的理。判斷前者的理由是由是_。控制剛毛和翅型的基因。控制剛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別用分別用D D、d d和和E E、e e表示,表示,F F1 1雌雄果蠅的基因型分別為雌雄果蠅的基因型分別為_和和_。F F1 1雌雄果蠅互交,雌雄果蠅互交,F F2 2中直剛毛彎翅中直剛毛彎翅果蠅占的比例是果蠅占的比例是_。73(3)(3)假設某隱性致死突變基因有純合致死效應假設某隱性致死突變基因有純合致死效應( (胚胎致死胚胎致死) ),無其他性狀效應。根據隱性純合體的死亡率,隱性致死突變無其他性狀效應。根據隱性純合體的死亡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