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文園地本單元語文園地安排了4個板塊的內容。“交流平臺”梳理列舉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旨在讓學生了解在閱讀的時候如何理解內容。教材首先提示學生閱讀文章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接著分三段總結梳理了 “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第1段歸納了關注文章題目,抓關鍵句,寫事文章抓起因、經過、結果這三種常用方法。第2段以本冊第六單元第18課只有一個地球為例,重點介紹了將各部分內容連起來的方法,并提示學生可以運用邊讀邊列提綱的方式記錄各部分內容,以便閱讀后將其連起來,從而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第3段則提示學生要靈活運用各種方法把握不同類型文章的主要內容。“詞句段運用”安排了兩個教學任務。第一個教學任
2、務是以四組課文題目為例,引導學生發現文章擬題的不同方法。第一組以文章主要人物為題,第二組以文章記敘的事件為題,第三組以貫穿全文的重要事物為題,第四組題目新巧、有懸念,要么選取異乎尋常的事件,要么營造強烈的對比,通過文題很難準確猜出文章內容,但更能吸引讀者。第二個教學任務是呈現了兩組結構上具有相似性的詞語,讓學生選擇一個展開想象,并寫一段話。第一組詞語的結構都是 “飽經風霜的”,對象分別是臉、老屋和大樹。第二組詞語的結構都是“的深處”,第一個是現實世界中客觀存在的深處,第二個是感官捕捉到的事物最具特點的地方,第三個是精神世界的最深處。旨在通過想象寫話,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詞語并準確運用。“書寫
3、提示”編排的是柳公權玄秘塔碑的局部,并配以對應的現代通用規范漢字。圖片上方,介紹了柳公權及“柳體”的特點。旨在讓學生通過圖文比對,了解柳公權楷書的特點,提高學生對書法作品的欣賞能力。“日積月累”呈現的皆為魯迅作品的名句,與單元主題密切關聯。第一句深切流露出了魯迅對革命后代的殷切期望與關愛,第二句展現了魯迅對希望的執著追求,第三句明確了唯有發揚“民魂”中國才能有進步的觀點,第四句闡釋了為民族復興而努力奮斗的“中國脊梁”。四句話從不同角度展現了魯迅的精神世界,可以幫助學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魯迅憂國憂民、渴望振興祖國的形象。1梳理歸納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引導學生練習本單元的課文,在課內外閱讀中
4、掌握靈活運用不同方法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2在借助課題理解課文主要內容中,發現不同類型文章題目的獨特之處,掌握文章題目的設置方法。3通過對比想象,體會“飽經風霜”“深處”用在不同地方的畫面,并能夠用文字表述出來。4通過對柳公權書法的了解,積累楷書書寫要點,激發對書法的興趣。5借助資料理解魯迅的名句,并在句子的理解和積累中進一步了解魯迅先生。教學重點1掌握并運用歸納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掌握文章題目的設置方法。2理解和積累魯迅的名句,并在名句理解中進一步了解魯迅先生。教學難點1體會“飽經風霜”“深處”用在不同地方的畫面,并能夠用文字表述出來。2積累楷書書寫要點,激發對書法的興趣。1學生自主學習交
5、流在“交流平臺”的教學中,教師在明確交流平臺的主題之后,應該讓學生圍繞主題,對本單元的課文學習進行回顧,同時調動學生以前的經驗積累,進行自主歸納總結,然后設置交流反饋的環節,在全班的交流中,師生共同完成相應的方法歸納。在“日積月累”中,也應該設置合作理解的環節,即學生小組合作,借助工具書和相關的資料對名句進行理解,進而體會魯迅的形象,再進行全班交流。該方式尊重學生的自主權,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2多種教學資源結合“詞句段運用”第二個教學任務要求學生在讀了相關的詞語之后,需要選擇一組詞語想象畫面并寫下來。由于兩個重復出現的詞語意思比較抽象,因此在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借助詞典、圖
6、片、生活場景等多種教學資源,化抽象為具體,將文字符號變為形象的畫面來輔助學生進行想象。“書寫提示”的目的在于欣賞書法、積累楷書的特點,激發學生對書法的熱愛。為了更好地展示書法的美,就可以通過柳公權更多的書法作品圖片、視頻和書法的書寫來直觀形象地感受文字的形體美,在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時,獲得審美體驗,促使學生樂于書寫。收集柳公權更多的書法作品的圖片和視頻。2課時第一課時1梳理總結和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2引導學生發現不同類型作文題目的獨特之處,掌握作文設題的方法和技巧。板塊一回顧舊知,交流方法1指名4名學生分別概括本單元四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其他學生進行補充。2指名學生回答在概括主要內容
7、時所運用的方法。3明確本次交流的主題,讓學生閱讀教材“交流平臺”的內容。4指名學生說說從教材提示中了解了哪些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教師適時指導并明確。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關注文題、抓關鍵句、記事的文章可以抓住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列提綱、合并段意。5引導學生回顧如何運用這些方法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教師引導并明確。(1)關注文題法出示關注文題的具體操作方法。關注文題,針對有些課文題目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就可以對課題進行內容上的擴充,總結文章的主要內容,也就是課題擴展法。讓學生與同桌合作,運用這種方法,概括出開國大典伯牙鼓琴的主要內容。指名學生回答,其他學生補充和糾正,教師適時指導。引導學生
8、思考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哪類文章。學生自由分享,教師適時指導并明確。以認命、地名、物名、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比較合適。如草船借箭,可以圍繞“誰向誰借箭?為什么借箭?最后的結局如何?”三個問題來對課題進行擴充,從而概括主要內容。(2)抓關鍵句法出示抓關鍵句法的具體操作方法。抓關鍵句,即抓住對文章表情達意最重要的,結構上起重要作用的語句,也就是所謂的“句子摘錄法”。指名學生回答一篇文章中一般哪些句子可以體現主要內容,其他學生進行補充,教師引導并明確。總起句、總結句、過渡句、中心句讓學生運用這種方法概括出夏天里的成長青山不老的主要內容。指名學生回答,全班交流。(3)段意合并法出示關注文題的具體操作方法。
9、合并段意法:即在閱讀的時候概括每個段落的大意,再把每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請學生回顧只有一個地球,用列提綱的方式概括各個部分的主要內容。指名學生呈現自己所列的提綱,其他學生進行補充和完善,教師適時指導。讓學生結合提綱,借助部分內容的理解,再連起來想一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匯報,教師點撥歸納。教師根據學生概括的情況,對運用段意合并法時的注意事項。綜合相同的內容。合并時,要對各段的大意做出適當的修改,刪除重復的內容。在概括時,需要在各段意之間增加銜接詞句,讓內容更連貫。引導學生思考并明確該方法更適用于從幾個方面寫,層次比較清晰的文章,如寫景狀物的文章。(4)要素串
10、聯法出示要素串聯法的具體操作方法。要素串聯法:即針對寫人記事的文章,可以抓住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和結果六要素,用自己的語言將這六個基本要素串聯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讓學生運用該方法來概括飛奪瀘定橋的內容。學生交流反饋,教師適時指導。引導學生抓住六要素,明確該方法一般適用于記敘文。6針對學生在概括內容時的問題進行總結,主要從發言過于啰唆、過于簡略和比較合適三個角度進行對比,明確在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時要做到簡潔、完整、重點突出。7教師小結: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其實還有很多,而這幾種是比較常用的。在使用的時候,需要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如閱讀寫事、寫人、寫景和介紹的說明類
11、文章時,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就不可能一樣。但是,不管用什么方法,我們都要做到簡潔、完整和重點突出。板塊二對比總結,學習擬題1出示一個關于標題的小故事。一位攝影愛好者拍攝了一幅一位少女在樹林里撐著傘的鏡頭,取名為晨曦,因為畫面、色彩和角度都不錯,他便將這幅照片投向多家雜志社,結果都被退回。后來一位專業人士建議作者把題目改為有約,結果不僅見諸于各報刊,還在一次比賽中獲了獎。2讓學生分享讀了之后的感想,教師從改后的題目比之前的題目好在哪里進行思考。有約能夠激發人的聯想:她在等誰?和誰有約?當時的心情如何?這樣一來,畫面就生動了起來。3教師總結并導入:這個故事說的是給照片擬題的好處,其實在文章的寫作中,
12、擬題也是很關鍵的。題目就像是文章的眼睛,生動傳神的題目可以體現文章的靈魂,甚至可以激發讀者強烈的閱讀興趣。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常見的擬題方法和技巧。4出示第一組題目,讓學生關注教材的對話框,明確這組題目是用文章的主要人物作為題目的。5引導學生通過題目中的“少年”“壯士”“神”來體會文章描寫的人物形象。“少年”說明寫的是少年時期的閏土。“壯士”暗示了主要人物堅強不屈、勇敢無畏。“神”暗示了主角劉伯承將軍超乎常人的堅韌意志和革命精神。6讓學生結合課文主要內容,引導學生明確這樣的題目的作用是可以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緊扣中心,突出了主題。7學生四人一個小組,針對剩余三組題目,每組選擇一組題目,結合課文
13、內容說說自己的發現。8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9小組派代表來分享討論結果,其他選擇同一組題的小組進行補充,教師適時指導。第二組:開國大典 “諾曼底號”遇難記草船借箭這組題目用主要事件作為題目,可以很好地概括主要事件,突出主旨。第三組:竹節人橋蘆花鞋這組題目用事物的名稱作題目,一般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可以讓讀者在閱讀中也特別注意這個事物。第四組:在牛肚子里旅行“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這組題目不落俗套,與眾不同。根據常識,牛肚子里怎么能旅行呢?“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為什么會同時出現?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之間會發生什么趣事呢?這些都能
14、激發讀者想要閱讀的興趣。10引導學生分享其他擬題的方法,教師同步指導和分享。巧用修辭:比喻手法,如心靈是一棵會開花的樹;夸張手法,如那個障礙粉碎了我;反語手法,如媽媽的嘮叨;擬人手法,如樹的“嘆息”。設置懸念:即在擬題上設置一個誘人的懸念,或表明一個異乎尋常的結局,從而緊緊抓住讀者的心。如家長會之后。求異法:即擬題時要克服思維定勢,不妨超越常規,進行“異向思維”。采用一些不同尋常的形式來命題,以便達到更加引人注目的效果。如世上只有媽媽“壞”。11出示寫作的話題:寫一寫自己的愛好。讓學生根據該話題擬題。12學生自由分享和指名回答相結合的方式,全班交流,教師適時指導。13教師根據學生擬題的情況,對
15、擬題的誤區進行總結。(1)題目不能太空,不具體,擬題是需要思考,揣摩。(2)題目不能過于直白,需要有一定的文采。(3)題目不宜過長,讀起來不能太拗口。14讓學生拿出自己曾經寫過的作文,對作文題目進行修改。板塊三課堂總結,交流收獲1讓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的內容進行回顧。2學生交流自己的收獲,教師適時指導,并引導學生結合更多課題討論擬題的妙處。3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是在結合以前學習的課文的基礎上,對概括主要內容的規律和方法進行總結、發現和交流。在今天的交流中,我們掌握了一些基本方法,也進行了初步的運用,但是對于方法的理解,我們還需要在運用中體會和感受,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和課外閱讀中能夠用上
16、這些方法,同時,也可以積累和總結更多概況主要內容的方法。關于文章的擬題,我們也掌握了一些擬題的方法,大家也根據自己的經驗拓展了一些。題目就像是一個人給人的初步印象,為了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在擬題的時候,也需要結合具體要寫的內容來擬題,讓自己的題目或生動有趣、或文采飛揚、或引人深思,從而激發讀者繼續閱讀的興趣。第二課時1讀詞語,生發聯想,體會“飽經風霜”“深處”用在不同地方的畫面,并能將畫面用文字表述出來。2欣賞柳公權的書法,激發學生對書法的興趣。3積累名人名言,在名句積累中進一步了解魯迅先生。板塊一激發聯想,語段練習1導入:語言文字是豐富多彩的,一個詞語就往往能讓我們產生不同的聯想。這些聯想
17、可能與我們的生活閱歷有關,也可能與我們的愛好、性格有關。正因為這樣,同樣的文字在不同人的眼中就有不同的意義。今天,我們就來看兩個詞語,看看大家能夠根據這些詞語生發出怎樣的聯想。2出示教材上“詞句段運用”第二個學習任務的內容。3學生自讀這些詞語,圈出每組詞語中比較重要的字詞。4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抓住兩組詞語中修飾詞和描寫對象的異同,引導學生明確此次要重點理解的兩個詞語“飽經風霜”“深處”。5理解“飽經風霜”“深處”。(1)理解“飽經風霜”。回顧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救助車夫”環節提到的“飽經風霜的臉”,想象體會詞語的意思。結合車夫的生活經歷,同時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回憶生活中見過的“飽經風霜的
18、臉”來理解詞語的意思。借助圖片理解“飽經風霜的老屋”和“飽經風霜的大樹”,讓學生想象老屋與大樹經歷了什么。學生自由分享,由老屋與大樹的經歷來體會“飽經風霜”。(2)理解“深處”。借助工具書查找“深處”的意思。帶入詞組“樹林的深處”,在語境中理解“深處”的意思。結合“深處”的本義,借助秋天的圖片,引導學生理解“秋天深處”。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結合“深處”的本義理解“心靈深處”。6結合詞語的意思,讓學生選擇一個并結合生活經驗來展開想象。7指名學生進行分享,全班交流,教師適時指導。8學生結合分享交流的情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個詞語來寫一段話。9學生分享自己寫的內容,全班交流評議,教師適時指導
19、,注意評議重點關注的點:是否加入動作、神態、語言和心理等描寫;句子是否通順;是否圍繞選擇的詞語展開。板塊二書法欣賞,了解楷書1出示柳公權玄秘塔碑(局部)。2指名學生分享課前預習收集的柳公權的相關資料,其他學生補充。柳公權(778865),字誠懸。唐朝中期官員、書法家、詩人。柳公權的書法以楷書著稱,初學王羲之,后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吸取了顏真卿、歐陽詢之長,融匯新意,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后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又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并稱“楷書四大家”。傳世碑刻有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馮宿碑等。3讓學生閱讀教材“書寫提示”中的文字說明,找出對柳公權書
20、法特點說明的文字。4指名學生回答,教師適時指導并明確。瘦硬挺拔,骨力遒勁。5讓學生借助工具書對“遒勁”等詞語進行理解,欣賞玄秘塔碑,看看哪些字的哪些筆畫體現了這個特點,體會這幾個詞語的具體含義。6學生自由分享,教師從字的結構、筆畫等角度進行指導觀察。玄秘塔碑結構緊密,筆法銳利,筋骨外露,陽剛十足,筆跡如刀刻一般,且筆畫粗細變化多端,風格特點顯著。7學生讀帖,小組合作交流,感受漢字的形體美。8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抓住“必”“夫”“大”三個字欣賞“柳體”的特點。必:三點有長有短,左點逆鋒入筆,露鋒出筆;中點直下,形如短豎;右點順鋒入筆向左回收;臥鉤的出鉤前多有回鋒動作,短而有力。夫:兩筆起筆方正,多
21、用折鋒之力;逆鋒入撇,筆畫細勁,尾瘦而圓。大:長橫中部較細,向右上微斜;長捺逆鋒起筆,筆畫粗重,行筆用力逐漸加大,整體沉穩遒勁。9引導學生結合柳公權楷體的特點明確書寫楷體字的注意事項方圓并施、棱角分明,一筆一畫都要寫清楚。板塊三日積月累,豐富認知1出示教材上“日積月累”的內容,學生自讀,并借助工具書解決生難字。2指名學生朗讀名句,同時糾正字詞讀音,尤其注意“誚”“舍身”“脊梁”的讀音。3讓學生用正楷字將魯迅先生的名句抄寫在摘錄本上。4學生抄寫名句,教師巡視指導,針對書寫不標準或書寫有誤的情況進行糾正和單獨指導。5學生抄寫結束,教師針對在巡視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總結說明和指導。6借助資料,理解句
22、子的含義,認識魯迅。四個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交流。7指名學生分享小組的成果,其他小組進行補充和完善,教師指導并明確。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魯迅答客誚(1)調動學生的課外閱讀積累,對該句子的原句進行補充。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2)在字詞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這首詩進行理解。無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英雄,憐愛孩子的怎么就不能是大丈夫。你知道那些成功的人嗎?經常回頭關心自己的孩子。(3)引導學生聯系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談論水滸”環節重溫魯迅關心后代認真讀書的形象,以及最后兩句詩的理解,體會這句詩中魯迅對革命后代的殷切希望。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
23、也便成了路。魯迅故鄉(1)出示這句話的原文。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有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2)引導學生結合句子所在的語境中,抓住“路”進行理解,從而理解整個句子的含義。(3)指名學生回答,教師適時指導并明確。該句用“路”來比喻“希望”,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奮斗追求,希望便“無所謂有”;有了希望并始終不渝地斗爭、實踐,希望便“無所謂無”。即人們都滿懷希望奮斗,才會開辟出新的道路,迎接新生活。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魯迅學界的三魂(1)指導學生注意本句中“惟”“他”這兩個字的正確書寫,另外強調“發揚”的“揚”與“楊”的區別。(2)讓學生借助工具書和與同桌討論,理解“民魂”指的是什么。(3)學生回答,教師適時指導并明確:“民魂”指的是民族的精神和文化。(4)讓學生聯系魯迅所處的時代和魯迅的相關作品,思考魯迅為什么覺得“民魂”很寶貴。(5)指名學生進行分享,教師適時指導。中國要想發展,前提是中華民族的發展。而最能代表一個民族的就是他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只有他發揚起來,民族才能站立起來,國家才能發展。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魯迅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1)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埋頭苦干的人”“為民請命的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建筑工程拆除與補償合同
- 2025個人健身教練服務合同范本
- 電瓶轉讓合同協議書范本
- 現貨白糖購銷合同協議
- 班組帶考勤合同協議
- 電平車出租合同協議
- 電氣室內安裝合同協議
- 電單車配件采購合同協議
- 現代汽車購車合同協議
- 電商跟快遞合作合同協議
- 血液科護士對輸血反應的識別與處理
- 《工程材料基礎》課件
- 渠道施工課件
- 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主題班會
- Part1-2 Unit1 Travel 教案-【中職專用】高一英語精研課堂(高教版2021·基礎模塊2)
- 城市普通中小學校校舍建設標準
- 數字化時代的金融監管
- 《瘋狂動物城》全本臺詞中英文對照
- 金融風險傳染性研究
- 小學科學實驗目錄1-6年級新教科版
- 成人體外心肺復蘇專家共識(2023版)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