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項目設計報告培訓資料doc119_第1頁
農業項目設計報告培訓資料doc119_第2頁
農業項目設計報告培訓資料doc119_第3頁
農業項目設計報告培訓資料doc119_第4頁
農業項目設計報告培訓資料doc119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利工程設計:丙級設計證號 :A261012384榆林市橫山區趙石畔鎮水掌村黃小梁組 農業滴灌項目設計報告榆林宇泰水利技術有限公司二零一七年四月航 高容容批 準:陳潤才審查:陳濤校核:劉遠設 計:胡艷榮 劉目錄1、概況 . 01.1 項目背景 . 01.2 項目建設內容及投資估算 . 11.3 項目效益 . 11.4 綜合結論 . 12、項目區基本情況 .22.1 自然概況 . 22.2 社會經濟狀況 . 32.3 基礎設施狀況 . 33、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44、水資源評價及供需平衡分析 54.1 灌區水資源狀況 . 54.2 灌溉設計保證率及灌溉定額 . 54.3 項目設計水平年水量供需分

2、析 . 64.4 水資源供需平衡結論 . 74.5 灌溉水質分析 . 75、規劃設計 .85.1 設計原則 . 86、扶貧建設任務和規模 .136.1 建設任務 . 136.2 建設內容 . 136.3 建設方案 . 137、 施工組織設計 .217.1 施工條件 . 217.3 閥門安裝 . 227.4 施工質量保證 . 227.5 施工進度 . 238、項目總投資與投資構成 .248.1 工程概況 . 248.2 編制原則及依據 . 248.3 取費標準 . 258.4 工程概算 . 278.5 資金籌措方案 . 279、組織實施與運行管護 .289.1實施措施 . 289.2工程管護 .

3、 2910、經濟評價 . 3010.1 效益計算 . 3011、附件 . 3211.1 項目附表 . 3211.2工程估算表 . 3211.3 附圖 . 32工程特性表一、項目位置1、項目名稱榆林市趙石畔鎮水掌村黃小梁組滴灌農業項目2、建設地點橫山區趙石畔鎮水掌村黃小梁組3、項目村組黃小梁組二、工程基本情況單位數量備注1、灌溉面積畝368.94三、建設內容及規模1、75PE干管km2、75PE分干管km4.7054、16滴灌帶km4.77、閘閥井座20四、投資概算(一)靜態總投資萬元35.491、建筑工程費萬元21.412、金屬設備及安裝工程費萬元5.473、臨時工程萬元3.734、其他費用萬

4、元2.76(二)資金籌措1、政府貸款萬元2、自籌萬元五、經濟評價及效益分析經濟內部收益率%11.62%經濟凈現值萬元63.6經濟效益費用比1.52六、工程建設工期月10榆林市趙石畔鎮水掌村黃小梁組滴灌農業項目1、概況1.1項目背景橫山區位于榆林市中部偏西,毛烏素沙漠南緣。地處北緯37.22度38.14度和東經108.56度110.02度之問,東西最寬處為97公里,南北最長處約102公里,總面積4333平 方公里。全縣轄 12鎮2鄉1個農場359個行政村,橫山區位優勢明顯:位于全市“人”字型 工業走廊和城鎮發展體系的中心地帶,是距榆林最近的區。資源優勢突出:境內已發現 8 大類 75多種礦產資源

5、,特別是煤、油、氣、鹽、高嶺土分布廣、儲量大、品質優,具有 重大開發價值。境內北有包茂高速公路,東有神延鐵路,中有204省道,南有 307國道、青銀高速公路和太中銀鐵路,形成了北上南下、四通八達的大通道。按照中央關于“保障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和“抓好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建 設”的總體要求,堅持資金和項目安排向糧食增產潛力大、農產品凈調出量大,和轉化 率高的產區傾斜,加大投入力度,強化政策措施,加快推進中低產田改造,大規模建設 高標準農田,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物質裝備水平,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 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積極引導和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促進農業 規模化經營

6、,顯著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抗災減災能力,為保障國家糧食等主要農產 品有效供給保障支撐,為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 體系奠定基礎,為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搭建良好平臺。橫山區圍繞促進貧困戶脫貧增收, 對 6063戶15334人采取了“六個一批”精準脫貧 措施,重點實施“六到戶”(飲水、供電、道路、通訊、房屋、綠化)和“五到村”(文 化、教育、衛生。保障、電商)整村扶貧工程。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 103 家,輻射帶動 1 975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種植山地蘋果 4890畝,為 937戶無生產能力的貧困戶種植核桃 2811 畝;建成電商服務站 90 個。貧困村建成衛生室 11

7、0 個,建成文化廣場 106 個,安裝 太陽能熱水器 750 臺,啟動實施 74個貧困村通動力電工程、 658.96 公里村組道路建設、 280處安全飲水工程及 6063戶貧困戶電視全覆蓋。在主抓產業扶持、政府兜底兩項脫貧措施的同時,狠抓易地搬遷、教育扶持、醫療救助、生態補償四項輔助脫貧措施,實現 了貧困戶幫扶措施全覆蓋。其中:產業扶持2805戶 8973人,政府兜底 3223戶 6280人(五保戶 1717戶 2353人,其他無生產能力 1506戶 3927人),移民及危房改造 1333戶 7588人(其中危房改造 693 戶 2138 人,移民搬遷 675 戶 1950 人),教育扶持 2

8、676人, 大病救助 1308戶 1506人,生態補償 1041戶 2550人。通過脫貧措施的幫扶,橫山區在 冊貧困戶年底已基本實現穩定脫貧,達到陜西省貧困戶退出標準。1.2項目建設內容及投資估算建設高標準農田 369.98畝,項目涉及趙石畔鎮水掌村黃小梁組。 埋設管道 4.705公里, 玉米節水滴灌凈面積 318畝、新建閥井 20座,工程總投資 35.49 萬元。1.3項目效益項目實施后全年農產品的總產量達9.54萬kg,比開發前增長50%增加4.77萬kg。項 目區農產品的總產值達 4.77萬元,比開發前增長 50%,畝產值增加 150元。項目實施后, 使農業生產條件顯著改善。1.4綜合結

9、論 通過對工程項目綜合效益的分析,本次項目實施完成后。恢復滴灌面積 318 畝,農 業增產總值 4.77 萬元,灌區分攤效益 3.8 萬元。所以,該項目是一項既有利于提高灌區 管理水平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灌區可持續發展,同時又可造福灌區百姓,促進灌 區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的富民工程。綜上所述,該項目選點布置合理,工程設計方案經濟可行,經濟效益較高,并有較 好的社會效益,該項目的實施,對區域經濟發展、農民增收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發展 節水灌溉有較大的示范意義。丸川槪嚴I .:卞耳訶水掌村黃小梁組I-?5Jfir:flo 1榛山縣HtiJiUJS市植丨 r軍n高審五、L湎撿騒 -1. Y 、門廣

10、菲裳、心匸圖2-1項目區位置示意圖2、項目區基本情況2.1自然概況2.1.1項目區位置項目區處于榆林市橫山區西南部的水掌村,距縣城20km本次項目區地理坐標介于東經 109 09 32一 109 09 51 ,北緯 37 48 50一37 49 23,詳見項 目區地理位置圖。2.1.2氣象水文本區屬于半干旱大陸性氣候,亦是暖溫帶與中溫帶的過渡區,其氣候特點為:春 季多風,夏季炎熱,秋季多雨,冬季寒冷。多年平均氣溫8.1 C,最低氣溫-29 C,最高氣溫36.7 T, 10C年積溫3084 C。 初霜期平均在9月 28日至10月12日,最早曾在9月14日出現。終霜期平均在4月25 日至5 月16

11、日,最遲可到6月9日。無霜期145天,最大凍土層深度為1.2m。多年平均日照時 數2816小時,總輻射量為139.2千卡/cm2,多年平均蒸發量為2088mm由于流域內冬 季盛行西北風,夏季盛行南風和東南風,多年平均大風日數為28天,多年平均風速2.5m/s,60年一遇10分鐘平均風速為34m/s。沙塵暴天氣以4月份最為嚴重,已成為災 害性氣候。多年平均降水 397.8mm多年平均降水日數為71.8天,最大6小時降雨量 38mm最大12小時降雨量50mm其特點為:降水年內分布不均勻,6 9月份降水量為 262.5mm占年降水量的66.0%;降水量的年際變化大,多最多的年份高達 697.7mm

12、最少年則為 165.3mm; 降水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現,多年平均雷、暴雨天數為 32.4 天, 災害性強。2.1.3 地形地貌橫山區位于陜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無定河中游。處陜北黃土高原、風沙高 原過度區,地勢西南高,東北低。以南部丘陵溝壑為主,約占總面積70%。北部為沙漠草灘區。北接榆陽區,東連米脂縣,東南、西南分別與子洲、靖邊相連,南連延安 子長;西北接內蒙烏審旗。東西寬 96千米,南北長 100千米,總面積 7584平方千米。 總人口 33萬人。項目區地處蘆河左岸,黃土丘陵過渡區,蓋沙區。總體趨勢為西高東低。2.2 社會經濟狀況本次滴灌項目涉及趙石畔鎮的水掌村 1個行政村,本項目所在的趙石

13、畔鎮水掌村,共75戶,農業人口 210人,其中勞動力80人。全村土地18km,總耕地189.3hm,水 地73.3 hn2,人均耕地1.22hm2,全村種植業以玉米、馬鈴薯、洋芋為主,畜牧養殖業 以白絨山羊、豬為主。人均年收入 7500元。根據實地了解項目區現有耕作區基礎生產 條件較差,水資源少,大部分耕地靠天吃飯。因此,農業生產產出效果較差。2.3 基礎設施狀況項目區現有機井5眼,已有變壓器2臺,容量100KVA 土地基本平整,再無任何 設施,田間無配套設施。3、項目建設的必要性1 是保證糧食安全、果業富民、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需要 橫山區是一個農業大區,玉米種植業在全縣國民經濟中占很大比重

14、,地位尤為重 要。當地群眾主要經濟收入來源為農產品, 農業的豐欠對社會安定起著根本性的作用。 本次工程實施對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是必要的。2 發展節水灌溉、提高供水能力為提高社會、經濟、生態效益 近年來,橫山區中低產田改造項目的實施,主要措施之一就是發展節水灌溉,提高供水能力,對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發揮了顯著作用。所以,發展節水灌溉成為該 區域農業經濟發展的唯一出路。趙石畔鎮水掌村黃小梁組灌區設施灌溉面積 369.98 畝,規劃發展節水灌溉面積 318 畝,這在全橫山區的整體規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發展節水灌溉,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灌區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因此,實施黃小梁灌 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

15、對于全縣發展玉米產業,提高產量,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 經濟的發展是十分必要。4、水資源評價及供需平衡分析現狀年為 2017年,設計水平年為 2019 年,現狀年設施灌溉面積 369.98 萬畝, 有效灌溉面積 318 畝。4.1 灌區水資源狀況4.1.1地下水概況及開發利用現狀1. 水文地質概況 流域內無降雨觀測點,根據橫山水文站及榆林地區實用水文手冊資料。流域內年平均降雨量750mm最大年降雨量為590.4mm最小降雨量139.7mm降雨量年內 分布不均勻,且降雨多集中在七、八、九三個月內,多以大雨、暴雨形式出現,歷時 短、強度大、災害性強,降低了水資源的利用率。2. 灌區地下水開發利用現

16、狀 橫山區的地質結構決定其地下水主要為兩種類型, 即賦存于黃土中的空洞裂隙潛 水和賦存于下浮沙、泥巖中的裂隙承壓水。潛水在塬區普遍分布,其水位埋深,含水 層厚度和富水性受塬面大小、溝道切深及其下伏上新統泥巖厚度的控制,在缺乏上新 統泥巖的石頭、朱牛等鄉原區潛水層多接近基巖面, 水位埋深80200m含水厚度不 足 20m。灌區內含水層埋深較深,已成機井數量較少,富水性極弱,根據項目區已成井資 料,井深一般200m,單井出水量510 nVh,地下水位波動劇烈且出水量不穩定,農 業灌溉開采利用價值不大。本次水量平衡分析不考慮地下水。4.2灌溉設計保證率及灌溉定額依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2

17、8 99),結合我區實際,灌區灌溉 設計保證率P=75%在75%證率時,果樹每畝年灌溉 3次,灌水定額20nV畝。4.2.1 灌區現狀年水量供需分析1 )灌溉制度和需水量 項目區已有灌溉面積 369.98 畝。根據群眾灌溉玉米的高產經驗確定的灌溉制度見下表 4-1 :現狀水平年玉米的節水灌溉制度(經驗法)表4-1作物種植比例( %灌水次數灌水定額(nV畝)灌水時間15/3 -30/3灌溉定額(n/畝)灌水天數(d)191521022/4-5/513玉米10031225/10-10/2016單位面積上的年灌溉用水量可以按照設計的灌水次數和灌水定額進行計算,即單位面積上的年灌溉用水量=灌溉次數X灌

18、水定額/灌溉有效利用系數。4.3項目設計水平年水量供需分析4.3.1可供水量保證率為75%寸,項目區地表水年來水量總計 0.72萬mt1.灌溉制度和灌溉需水量該項目完成后項目區新增灌溉面積 369.98萬畝,全灌區作物以種植玉米為主。玉米的最佳灌水期為萌芽前(3月下旬)、新梢旺長前(5月初)、果實迅速膨大 期(7月8月)和封凍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四個灌水期。 萌芽前(3月下旬)灌水可有效利用先年貯藏養分,促進萌芽、開花、座果、 擴大葉面積、增強光合作用。 新梢旺長前(5月初)灌水。此期是玉米新梢旺長和幼果膨大并進的時期,葉 片蒸騰作用強,是玉米的需水臨界期,此期水分不足,不僅影響春梢生

19、長和果實發育, 而且還會嚴重影響花芽分化,從而導致翌年產量的大幅度下降。 果實迅速膨大期(7月8月)灌水能促進果實增大和提高產量,且有利于花 芽分化,為來年豐產創造條件,橫山區 7月8月份處于汛期,降雨占到了全年將水 的50%,一般年份此期基本不需灌溉。封凍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灌水能促進有機肥料腐解,滿足果樹休眠期的 水分要求,增加冬季樹體營養積累,防止冬季抽條。由于項目區無玉米試驗的灌溉制度,根據在橫山區當地的走訪調查,依據當地群 眾多年玉米灌溉高產經驗,玉米果園一般年份每畝年灌溉 3次、每次灌水定額為20吊/ 畝左右,灌溉方式為垅溝灌、穴灌,灌溉有效利用系數為0.92。4.4水資源

20、供需平衡結論評價:趙石畔井水可滿足本次項目區灌溉用水4.5 灌溉水質分析 經水質檢測,機污染項目中的化學耗養量、酸堿度、氨、氮等未超標;毒物元素 項目中,酚、氯、氰、砷含量甚少或無,鉻(六價)均在 0.008 0.011mg/l 之間,屬 二等水質。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GB5084 2005)灌溉水的規定。5、規劃設計5.1設計原則 切實貫徹科學發展觀,合理利用水資源,大力發展節水灌溉,以改善工程設施狀 況,促進節約用水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全面提高灌區農業綜合生產力,降低能源單 耗,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數為目標,促進灌區良性循環機制的建立,進一步改善農業 生產基礎條件,提高農業抗災能力,以人

21、為本,服務 “三農”,確保糧食安全,保 持經濟平穩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持統籌兼顧。 根據全國新增 1000 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 2009-2020 年)(以下簡稱新增千億斤規劃)和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的有關 要求,以落實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建設任務和目標為主線,結 合本地農業自然資源條件,科學布置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并注重與國務院 各有關部門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相銜接,形成全面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合力。堅持連片開發。 按灌區、流域和區域整體規劃,打破行政區域界線,確定重 點建設區域,統一設計規劃,采取集中投入、連片治理、整體推進的開發

22、方式,確保 開發一片,成效一片,努力發揮高標準農田的規模效益。堅持綜合治理。 針對農業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因地制宜、抓住關鍵、多措 并舉,切實把田間水利灌排工程建設擺在優先位置,實行水利、農業、道路、林業和 科技等綜合措施,進行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努力建設高標準農田目標。堅持多元化投入。 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不斷加大投入。充分調動 農民合作 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 的積極性。在尊重農民意愿的前提下,鼓勵農民籌資投勞。積極引導信貸資金和社會 資本增加投入,努力形成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合力。堅持機制創新。 按照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要求,不斷探索農業可持續

23、發展、 培育壯大農民股份制合作社、促進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增加農民財產性投入的 新機制、新舉措,努力促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可持續發展。5.1.1 建設標準1. 綜合標準1)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應達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暢 通、林網建設適宜、科技先進適用、優質高產高效的總體目標。通過項目建設,解除 制約項目區農業生產的關鍵障礙因素,抵御自然災害能力顯著增強,農業特別是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達到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目標;項目區農田基礎設施要達到較高水平,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暢通;項目區因地制宜推行節水灌溉和其他節本增效技術,農田林網適宜,生態環境改善,可持續發

24、展能力明顯增強;項目區要大力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農業科技貢獻率明顯提高,主要農產品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項目區要達到優質高產高效的目標,取得較高的經濟、社 會和生態效益,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讓農民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為發 展現代農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堅實的基礎。2)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項目區按灌區或流域進行統籌規劃,集中連片進行 規模開發治理。按照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采取水利、農業、林業和科技等綜合 配套措施,進行田水路林山綜合治理。開發治理后,項目區與非項目區有明顯區別, 平原地區的項目區達到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 基本實現園田化

25、;丘陵山區的項目區,川地基本實現園田化,坡地基本實現梯田化。3 )項目建設遵循自然和經濟規律,密切結合實際需要,因地制宜地探索各具特色的開發模式;充分尊重項目區農民群眾意愿,主動讓農民參與項目規劃、建設和運 行的全過程,讓農民有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嚴格資金和項目管理,提 高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落實工程管護責任,健全管護機制,確保建成工程長期 發揮效益。4 )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項目區應設置永久性標識標牌。標識標牌設置應當 統一、規范、實用,包含項目區基本情況、總投資、財政投資、工程項目建設、管護 運營、監督舉報等基本信息。2.水利措施標準各項水利措施建設標準應符合水利部門制定

26、的有關規程、規范和標準。1)灌溉工程a 灌溉系統完善,灌溉用水有保證,灌溉水質符合標準,灌溉制度合理,灌水 方法先進。b 灌溉設計保證率應符合以下相關規定: 如表表 5-1 。灌水方法地區作物種類灌溉設計保證率以旱為主50-75干旱地區或水資源緊缺地區以水稻為主70-80以旱作為主70-80半干旱、半濕潤地 區或水資源不穩定地區以水稻為主75-85以旱作為主75-85地面灌溉濕潤地區或水資源豐富地區以水稻為主80-95噴灌、微灌各類地區各類作物85-95注:1、作物經濟價值較高的地區,宜選用表中較大值;作物經濟價值不高 的地區,可選用表中較小值。2 、引洪淤灌系統的灌溉設計保證率可取 30%-

27、50%c灌溉水利用系數:大型灌區不應低于 0.50 ;中型灌區不應低于0.60 ;小型灌 區不應低于0.70 ;井灌區不應低于0.80 ;噴灌區、微噴灌區不應低于 0.85 ;滴灌區 不應低于0.90。d 新建、除險加固和更新改造的小型水庫、塘壩及引水渠首等工程,符合國 家和水利行業的技術規范規定的設計標準和技術要求;井灌工程做到地下水資源合理利用、采補平衡;機井和泵站的水工建筑物、機電設備、輸變電設施配套齊全,綜合 裝置效率達到有關規范標準。e 輸水、配水渠系(管道),橋、涵、閘等建筑物和田間灌溉設施配套齊全, 性能與技術指標達到規范標準。渠道襯砌應堅固耐用,抗凍性能好;管道輸水的干、 支兩

28、級固定管道長度合理設定,井、水泵、管道、出水口等綜合配套,便民務實;在 有條件且農民群眾有積極性的地區,積極推廣先進節水技術,提高項目區節水新技術 的普及和應用。f 灌溉條件較差的旱作農業區,應采取農藝、工程等節水措施提高天然降水 的利用率。農藝節水措施包括蓄水保墑、地膜(秸稈)覆蓋、選用抗旱品種、施用抗旱保水劑、深松技術等,各項措施符合技術規范。工程節水措施主要是建立小型蓄水工程,即根據降雨、地形、耕地等條件,合理布設小型塘壩、蓄水池、水窖等工程, 做到堅固耐用,使用方便。g 推行科學合理的灌溉模式。水稻區推廣“薄、淺、濕、曬”模式;蔬菜等 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采用節水、豐產灌溉模式;嚴重缺水

29、地區采用灌關鍵水等非充分 灌溉模式。h 項目區水資源開發利用, 宏觀上實行總量控制, 微觀上實行用水定額管理 積極推行用水戶參與灌溉管理模式,配備必要的量水設施,按用水量和核準的水價收 取水費,以管理促節水。3、農業措施標準1)農田工程土地平整,集中連片。平原地區的田(地)塊,要以有林道路或較大溝渠為 基準形成格田,以適應農業機械化和田間管理要求。2)土壤改良a 通過施用農家肥、秸稈還田、深松技術等措施,土壤耕作層有機質含量提 高 0.1 個百分點以上。b 改造瘠薄地要加厚土層,使耕作層達到 20cm以上。3)農業機械化積極推廣農業機械化作業。平原地區主要作業環節具備基本實現機械化在原 有基礎

30、上有較大提高的基礎性條件。4.田間道路標準1 )布局合理,順直通暢。 田間道路建設分干道、支路兩級,干道要與鄉、村公路連接,部分主干路段可實 現硬質化,路面混凝土等材料硬化,保證晴雨天暢通,能滿足農產品運輸和中型以上 農業機械的通行;支路為砂石路硬化,便于農機進出田間作業和農產品運輸。2)建設標準合理實用。田間道路建設要科學設計, 突出節約土地; 建設標準合理實用, 切不可貪大求洋5、林業措施標準1 )因地制宜地采取林業措施,加強農田防護林網建設,達到當地林業部門規定 的標準。2 )項目區內主要道路、溝渠、河流兩側,要適時、適地、適樹進行植樹造林,長度達到適宜植樹造林長度的 90%以上。造林時

31、應預留出農機進出田間的作業通道。3)人工造林樹種一般應選擇符合當地實際的速生豐產林木,苗木胸徑達到5cm以上,造林當年成活率達到 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要達到 90%以上,林相整齊,結 構合理。4)平原地區的農田防護林網建設,要達到林業部門規定的標準,防護林網格面 積與格田面積一致; 防護林網控制面積占宜建林網農田面積的比例, 北方地區達到 85% 以上,南方地區原則上達到 75%以上。6、科技措施標準1 )技術推廣在項目建設期間,推廣 2 項以上先進適用技術,重點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 生產等方面的技術。鼓勵采用經濟適用的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提高工程建設質 量。2 )技術培訓 在項目

32、建設期間,對項目區受益農戶進行先進適用技術培訓 2-3 次。要加強對項 目區鄉村干部、技術員、財務人員和受益農戶在農業綜合開發政策方面的培訓,使其 熟悉有關資金和項目管理方面的要求,更好地完成項目建設任務。5.1.2 規劃布局本次項目規劃建設高標準農田 1 萬畝,涉及永鄉鎮霍家村、阿寺村、南賀蘇村等 3 個村。鋪設主管道及田間管道。總體規劃布局結合地形條件布局。南北細長,約8km三條干管沿原渠道走向在原面中間較高處布局;支管垂直干管布局,間距300500m祥見輸水管網總體布置圖。田間生產路利用現有生產路進行改造硬化,沿生產路兩邊營造防護林帶,對貧瘠 農田進行測土培肥,種草改良,新建高標準示范園

33、實現綜合開發治理,建設高標準農 田。6、扶貧建設任務和規模6.1建設任務建設農田369.98畝,項目涉及趙石畔水掌村黃小梁組。鋪設主管道及田間管道。埋設管道4.705公里,新增玉米節水滴灌面積 318畝、新建閘井20座,工程總投資35.49萬元。6.2建設內容1.埋設管道7.68公里,其中輸水干管4.705公里;田間管道2.975公里。布設 控制閘井20座,果園節水灌溉面積369.98萬畝;2.配套建筑物:布設出水閘井 20座;水利措施序號項目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2埋設管道/公里7.68控制灌溉面積369.98畝3出水閘井1.2米座206.3建設方案6.3.1玉米滴灌工程簡介本項目地處榆林

34、市橫山區趙石畔鎮,是黃小梁組的滴管工程。總面積369.98畝。主要以井水為主,在生育期補充灌溉,灌水流程采用輪灌的滴管系統。滴管帶型號為 WDF16/2.1-100, 管兩行布設,間距 100cm 土質為輕黏土;玉米種植行株距均為 20cm支管進口處設球閥。按平坡進行管網水力計算。6.3.2玉米滴灌工程設計說明1.基本資料1 )地理位置及項目區地形項目區位于榆林市橫山區趙石畔鎮水掌村黃小梁組,有5塊田地。共369.98畝,其地勢北咼南低,西咼東低。2 )水源灌溉水源以井水為主,雨水為輔,由井底輸送到田地;在作物需水高峰期,每天 按量供水最多15h用于灌溉。3)氣象橫山區的氣候該流域屬北溫帶干旱

35、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具有冬季漫長寒冷少雨雪;春季干燥, 多風沙;夏季酷暑,雨量集中;秋季較短,氣候涼爽。據橫山區氣象站建站以來資料 統計,年平均氣溫9.7 C,極端最高氣溫36.0 C,極端最低氣溫-27.7 C;年日照時 數為2646.9h,無霜期197天,10C積溫3341T。年平均風速2.0米/秒,全年最 大風速16.0米/秒。4)土壤狀況土壤地為輕黏土,容重1.4g/cm3,田間持水量為30%5)能源動力電源電網有新建一個變壓器提供 1、4、2號水井;3、5號有原有變壓器提供。6.3.3系統規劃布置及設計參數1.系統規劃布置針對水流程為:水源工程一輸水干管一分干管一支管一滴灌帶,有水泵、

36、過濾器、施肥罐、量測裝置及保護裝置等構成;支管、滴灌帶構成了本工程的輸配水管網, 灌溉期內固定在田間。干管使用75mmP管;分干管選用75mmP管,根據土壤條件和種植作物,毛管選 用單翼迷宮式滴灌帶,一管兩行鋪設,型號為:WDF16/2.1-100,其壓力流量關系為q=0.528h 06 ,各參數見下圖。系統管網與滴管帶參數表型號WDF16/2.1-100滴灌帶間距Sr(m)0.3滴灌帶設計流量qa(Lh)2.1毛管布設間距SL(m)1滴灌帶設計工作水頭hd( m10滴灌帶壓力流量關系式q=0.528h 06PE支管外徑(mrh75滴灌帶鋪設長度(mPE分干管外徑(mrj)75PE支管內徑(m

37、m25.1毛管內徑(mm16PE分干管內徑(mrh25.1qv: 根據規范3.0.9條規定,本工程取qv=20%(2)水頭偏差率hv:hvqvxx=0.6 ,qv=20%代入公式A0.15?,計算的 hv=0.34。滴灌帶與作物布置簡圖(單位:m2.設計參數1)系統流量Q (以5號井為例)由于其他原因系統每天運行時間 C取13h,管道接頭及控制閥門少,灌溉水利用系數 取0.92 , la=5mm/d, A=2.92hn2根據公式的系統流量 Q=12.19(m3/h),確定系統 流量為15n3/h。2)灌水小區允許水頭(流量)偏差率(1)流量偏差率3)土壤濕潤比pp=nSSw100%St Sr式

38、中:P土壤濕潤比,%Se-滴頭間距,m按照一管四模式計算,滴頭間距 0.3m;S t-作物株距,m根據播種方式,取0.3m;S r作物平均行距,m根據播種方式Sr=0.3 ;S w濕潤帶寬度,m取值0.45m;n -棵作物所占有的灌水器數目,n=5。P =75%規范規定土壤濕潤比在60%- 90%之間,因此一管四行模式可以滿足要求。4)設計灌水定額mm = 0.1 丫 Z ( B max B min) 3 p/ n式中:m:灌水定額(mrj)Y :砂壤土干容重1.75g/cm3B max:適宜土壤含水量上限90%B min :適宜土壤含水量下限65%H:計劃濕潤深度0.35cmB :田間持水量

39、20% n :滴灌水利用系數92% p:計劃濕潤比75%m = 0.1 zp(rmax -咕“)/ = 29.96mm = 20m/ 畝5)灌水周期根據玉米生長期和氣候條件,灌水期日需水量為6mm/d則作物生長期最高日需水時灌水周期為:T=mn /E P式中:T:設計灌水周期m :灌水定額29.96mmE p:日耗水量5mm/d貝U T= mn /E P=5.5 天設計灌水周期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本項目區選擇6天。6)次灌水延續的時間灌水時間與土壤吸水率、作物種植和滴頭流量及滴灌帶鋪設間距有關,可按下 列公式計算:t=ms e.s L/q式中:Se:滴頭間距0.3mKSeq1.7548m,

40、毛管設計流量SL:毛管間距0.6mm 、q意義同前貝U t=2.6h 取 2h7)每日工作時間根據微灌工程技術規范SL103-95設計系統日工作小時不宜大于 20h,根據 周邊地區成功的滴灌工程確定項目區滴灌工程每日工作時間取13h。系統設計參數表表4-2序號參數名稱參數值1灌溉補充強度1 a(mm/d)52灌溉水有效利用率n0.92流量偏差率g v0.23灌水小區允許的偏差率水頭偏差率h v0.344土壤濕潤比p(%)755設計灌水定額m(mm)/(nV畝)29.966設計灌水周期T(d)67一次灌水延續時間t(h/組)28每日工作小時數h136.3.4灌水區(毛管和支管)的水力計算管網水利

41、計算從第1輪灌組運行時離水源最遠的一條毛管算起1.毛管和支管水頭損失計算根據微灌工程技術規范SL103-95規定,毛管和支管沿程水頭損失按多孔管水 頭損失公式計算,局部水頭損失按管道沿程水頭損失的10燦算。毛管選用單翼迷宮式滴灌帶,內徑d=16mm S=0.3m, qd=3.0L/h ,滴灌帶間距1.5m,毛管允許水頭偏差hv=0.34 。毛管的極限孔數M按下式進行計算:Nm = INT (嚴4 = INT (546 3.1 75 )0.364 二 270m1.75V 1.1 0.3 3.01毛管的極限長度Lm按下式進行計算:Lm =S(Nm -1) So =0.3 270 0.15 = 80

42、.85m考慮現有條田分布及規劃情況確定其實際平鋪長度為q=392-539.5L/h,其水頭損失按多孔管計算: 吐=-學代+.48廠十訂1db m+1i式中f 摩阻系數 查表取0.505m流量指數1.75b管徑系數4.75K擴大系數1.1 N出水孔個數S分水孔間距0.3mSo進水口至首孔的間距 0.15m hp:滴頭額定工作水頭10m. K為擴大系數取1.1根據上列公式計算得:則 h 毛=0.91m支管支管選用1.6Mpade75防老化PE管,壁厚3.7mm毛管實際鋪設長度49m毛管 間距1.5米,故其支管出水孔設計流量 q=2X 490=980L/h ,其水頭損失按下式計算f sqm l,(N

43、 +0.48 廠 “m : s I-b -_ N 1 d .m+1 s根據實地條田情況確定一根輔管長 60.9m,采用多孔管計算其水頭損失,擴大系數取1.08式中符號意義同前則根據上列公式計算得:hf=3.9m2.干管及分干管各級干管、分干管設計流量根據運行方案確定,然后根據經濟流速預選管徑,然 后計算系統各部分水頭損失,校核各管段壓力,最后確定干管實選管徑,各級管道實 選管徑及長度見平面布置圖,管材選用 0.4Mpa,UPE管,每節長10m按最不利組合 (1區)計算,其水頭損失按下式計算:h =kf (Q/db) L式中:符號意義同前6.3.5管網布置與系統工作制度的確定1.管網布置單行毛管

44、沿作物種植方向直線布置。毛管的極限長度決定了支管的最大間距為 161.7m,因每塊條田的長度僅為150m故僅需在每塊條田沿y方向布設1條支管,毛 管雙向鋪設,單向長75m成對毛管長度150m考慮地形及支管上毛管的總對數,一條分干管帶8條支管,劃分為8個輪灌區,一條支管帶20對毛管。2.各級管道設計流量的確定一對毛管的出水孔數為150/3=500 (個),一個出水孔的流量為 2.1L/h,由此求 得一對毛管 的流量為1050L/h, 一條支管帶20對毛管,同 理求得干管 流量為 15000IL/h=15m3/h,按照運行方案支管的流量和分干管相同,系統總流量為 15n3/h, 如圖:各級管道流量

45、表一對毛管滴頭數一對毛管流量 Q毛(L/h )Q分干管(n3/h )0支(n3/h )500105021213.輪灌組數的校核C=13h/d,T=5.5d,t=2.6h, 代入 =皿卩1公式,最大輪灌組數為NU=27組,N輪 ax h灌組=24V Max,且較為接近,設計滿足要求。6.3.6管道水力計算田地系統管網結構簡單:干管一分干管一支管一毛管,水力計算包括干管、分干管、支管水頭損失計算及進口壓力,管段流量計管長見下表。管網水力計算表5名稱管長(m)管外徑(mm)管內徑(mm)流量Q(n/h)進口壓力水頭(m干管1667561.41520.52分干管7417561.412.1915.75支

46、管4757561.410.811.736.3.7樞紐設計1.水源過濾設備選型因水源為井水,經過濾器過濾后能滿足滴管要求,其型號選擇應根據其過流量確 定,本系統流量為15m3/h。2.施肥罐選型本系統(以5號口井灌溉區域為例)設計面積為 49.2畝,應根據灌溉面積選擇。3.水泵與動力選型選用 200QJ20-202/15(22KW).6.3.8系統運行復核1.節點壓力推算根據選定的水泵和已確定的管網,可確定出系統運行時的各節點壓力,見表5.2.材料設備用量本灌溉系統所需材料及設備用量表見下表。1-5號水井區域材料設備用量序號名稱規格型號單位用量備注1水泵200QJ20-202/15(22KW)臺

47、5已有2閥井/座203PE管75m47054三通/個845球閥75個646滴灌帶16m477007變壓器50kw臺18咼壓線10kvKm0.29低壓線380vKm0.0610增壓泵65SG32-16臺511沉砂灌/個512施肥罐/個513網式過濾器/個57、 施工組織設計7.1施工條件7.1.1 工程條件 本工程建設內容主要由水源工程、首部樞紐工程、管網和灌水器工程三大部分組 成,工程布置緊湊合理。 其中占投資比例較大的是管網和灌水器工程。 施工場地開闊。 交通便捷,四通八達。區內各鄉鎮皆有柏油路相連,田間生產道路配套較齊,電力網 絡已全部覆蓋,為工程建設提供了較為便利的運輸和動力條件。7.1

48、.2 自然條件 北溫帶干旱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具有冬季漫長寒冷少雨雪;春季干燥,多風沙; 夏季酷暑,雨量集中;秋季較短,氣候涼爽。據橫山區氣象站建站以來資料統計,年 平均氣溫9.7 C,極端最高氣溫36.0 C,極端最低氣溫-27.7 C;年日照時數為2646.9h,無霜期197天,10C積溫3341T。年平均風速2.0米/秒,全年最大風速 16.0 米/秒。7.1.3 進廠條件施工用水:可就近取水施工用電:工程施工用電量較小,可直接自附近的輸電線路上“T”接即可,用電負荷和容量滿足要求。管線工程自備發電機。施工通訊:項目區通訊條件發達,移動、聯通等均建有基站,固定電話入戶率達 到了 60%以上

49、。7.2 管道工程施工 管道施工主要施工內容有:管道土石方開挖;管道鋪設;管溝土石方填筑。1.土方開挖:管溝開挖底寬為1.0m,表層采用88kw推土機推運,一部分采用im 挖掘機挖甩,堆存,以備回填使用,一部分采用1m挖掘機裝8t自卸汽車運至棄土場。2. 37灰土墊層:由料場加工,采用 2吊挖掘機裝15t自卸汽車運至施工現場, 88kw推土機推土至管溝,人工平料,手扶式振動碾壓實,鄰近管道狹窄處人工輔助壓 實。3.管軸線以下砂礫料填筑:2 m3挖掘機挖裝15t自卸汽車自砂礫石料場運至施工 點,推土機推土至管溝,人工平整,手扶式振動碾壓實。4. PE-U管道安裝:在開挖成型的基礎面上鋪設 37灰

50、土墊層,然后鋪設管道。管 道用平板車運輸至現場,沿著溝邊吊卸,安裝時采用管道專用吊車起吊下溝,人工輔助對口安裝就位5.管道土石方回填:管腔土方填筑全部利用管道土方開挖料,人工揀除大粒徑碎 石,推土機推土至管溝,人工平整,手扶式振動碾壓實;管腔上方土方回填直接采用 推土機回填。管槽回填土要求高出地面 15cm自然沉實。6.閘閥井、鎮墩砼澆筑:砼骨料由拓家河料場供應,自卸汽車拉運至現場,砼由 移動式拌和機拌制,用手推車接料,水平運輸至澆筑面直接入倉或經過溜槽入倉,機 械振搗、人工抹平、人工灑水養護。7.3 閥門安裝直徑75mm勺塑料管道與閥門連接時,宜采用法蘭連接。PE管用配套塑料法蘭接頭先與管材

51、粘合并達到一定強度后;再與金屬閥門連接。法蘭連接管外徑要大于塑料 管內徑2-3mm長度不小于2倍管徑,一端加工成倒齒狀,另一端牢固焊接在法蘭一 側。然后將塑料管端加熱后及時套在帶倒齒勺接頭上, 并用管箍上緊。 直徑小于 63mm 的管道可用螺紋連接,并裝活接頭。閥門要安裝在底座上,底座高度10-15cm為宜。截止閥與逆止閥要按流向標志安裝, 不得反向。 塑料閥門安裝用力應均勻, 不得敲碰。 7.4 施工質量保證7.4.1施工注意事項管灌工程具有隱蔽性、投資大、使用時間長等特點。為了保證工程投入使用后正 常運行,嚴格從設計、施工和管理把好關,設計室基礎,施工是保證,運行管理是關 鍵,發揮效益是目

52、的。因此,在工程施工和設備安裝時必須注意以下事項:1.施工前要全面熟悉設計圖紙和施工現場,準備好材料和設備 PE 塑料管和管件 必須購買同一家;2.必須制定詳細的施工計劃,嚴格按設計、按圖紙、按工序施工,符合相關的施 工規范要求;3.施工過程中要做好施工記錄,對隱蔽工程必須填寫隱蔽工程記錄,經驗收 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4.管溝開挖的底部高程、寬度和回填要符合設計要求;5.管道安裝時,PE塑料管和管件的粘合劑要均勻,塑料管和金屬管連接承插長度 不小于 15cm。6.管道安裝結束后,應分區進行水壓試驗,試壓管段長度不得1000m無跑水、漏水現象時方可回填,并編寫管道試壓報告。7.管理房、閘閥井

53、、鎮墩和支墩施工應符合磚石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鋼 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8.施工結束后,應及時整理資料,編寫竣工報告,繪制竣工圖。7.4.2施工準備工作1.編寫施工計劃,建立施工組織,擬定放樣定線等各項施工順序;編制勞力、工 種、材料、設備、工程進度計劃,制定質量檢查驗收辦法和安全措施。2.按設計要求檢查工程設備器材;3.準備好施工工具。7.5施工進度 施工總進度計劃編制應結合工程實際情況,本著以下原則:1.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遵照國家政策、法令和有關規程規范;2.力求縮短工程建設期, 對控制工程總工期的項目, 采取有效的技術和安全措施;3.各項目施工程序前后兼顧、銜接合理、干擾少、施

54、工均衡;4.在保證工程質量與施工總工期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投資效益。 本工程總工期 1個月,工程施工工期具體為 2017年 4月2017年 5月。 具體如下表:8、項目總投資與投資構成8.1工程概況8.1.1 基本概況榆林市橫山區趙石畔鎮水掌村黃小梁組農業滴灌項目,位于橫山區趙石畔鎮水掌村 黃小梁組,建設 318 畝農田滴灌設施。8.1.2主要建設內容項目區鋪設PE低壓輸水管道4.705km,新建各類閘閥井20座,敷設支管2975m敷 設滴灌帶 47700m。8.1.3 主要工程量及材料用量工程量:土方開挖8033.2m3, 土方回填7939m3混凝土 112m3總工日656工日, 其中技工 1

55、12 工日,普工 388 萬工曰,機械人工日。主要材料量:沉沙罐5個、施肥罐5個,網式過濾器5個;75mmP干管924m 75mmPE分干管3781m (敷設) 75mm支管2975m (敷設) 16mm滴灌帶47700m8.1.4 工程投資總投資 35.49 萬元,工程靜態總投資 35.49 萬元。8.2 編制原則及依據執行陜西省計委陜計項目 20001045 號文頒發的陜西省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概 ( 預 ) 算編制辦法及費用標準。執行陜發改項目 2009821 號關于陜西省水利水電工程概預算編制辦法及費用標準 (2000 版) 調整意見的批復。8.2.1 定額依據陜西省水利水電建筑工程預算定

56、額( 2000年); 陜西省水利水電設備安裝工程預算定額( 2000年) ; 陜西省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機械臺班費定額(1996 年)其中一類費用乘以 1.15 調整系數。工程投資概算單價采用水利水電建筑工程預算定額時不擴大系數。8.2.2 基礎單價1. 人工預算單價:“ 2000辦法及標準”規定:技工 26.60 元/ 工日,普工 23.90 元/工日。執行陜發改項目2009821號關于陜西省水利水電工程概預算編制辦法及費用標 準(2000版)調整意見的批復,人工預算單價調整為:技工46元/工日,普工38元/工日。與“ 2000辦法及標準”相比,其增加部分按價差處理,并計入單價表的“價差”部 分

57、。2.主要材料預算價格:主要材料根據 2017年第一季度當地材料價格水平進行計算,(計算依據詳見主要材料預算價格計算表)其中十大主要材料由“2000辦法及標準”要求,以規定價進入工程單價。預算價與規定價之差計取稅金后列入相應工程單價中。3.大宗地方材料預算價:按工程實際情況調查取定。4.次要材料預算價:按市場信息價水平及調查價綜合取定。8.3取費標準8.3.1其他直接費率其他直接費率依據陜發改項目2009 821號文的批復,調整后的其它直接費率見下 表:其他直接費率表序號地區取費基礎建筑工程(%安裝工程(%1陜北基本直接費7.58.78.3.2間接費間接費執行陜西省水利水電工程概(概)算費用構

58、成及計算標準標準,見間接 費率表。8.3.3利潤按直接費、間接費之和的4 %計算間接費序號工程類別取費基礎間接費率()1機械化施工的土石方工程直接費172土方工程人工費753石方及砂石備料工程人工費554砼工程人工費1755輔助工程人工費756設備安裝工程人工費150834稅金依據“ 2000”編制辦法及關于調整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稅率的通知 陜建發【2012】232號文件,按直接費、間接費、利潤之和的3.28 %計算。835臨時工程按第一至第四部分建安工作量2%+列。836費用按照陜西省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概 (預)算編制辦法及費用標準。費用標準(2000 版)調整意見的批復編制。1.建設

59、單位管理費執行陜發改【2009】821號文件。2.項目管理經常費執行陜發改【2009】821號文件。3.工程建設監理費工程監理費按發改價格2007670號文規定及發展委、建設部關于發布建設工程監理與相關服務收費管理規定的通知計取計算。4.招標代理費按陜發改項目2009821號關于陜西省水利水電工程概預算編制辦法及費用標準(2000版)調整意見的批復招標代理費執行原國家計劃委員會招標代理服務收費管理暫行辦法(計價格20021980號)的規定,按差額定率累進法計算。5.科研勘察設計費設計費按陜發改項目 2009821 號關于陜西省水利水電工程概預算編制辦法及費用標準 (2000 版) 調整意見的批

60、復1)設計費按建筑和安裝工程費之和的 3%計算。2)勘察費按建筑和安裝工程費之和的 2%計算。8.3.7 預備費1. 基本預備費:按 5%計取;2.價差預備費:不計取。3.水土保持及環境保護工程費:按實際發生計列。8.4 工程概算本項目工程概算總投資 35.49 萬元,其中建筑工程費 21.41 萬元,金屬結構設備及 安裝工程 5.47 萬元,臨時工程 0.43 萬元,費用 2.76 萬元, 預備費 1.69 萬元。 8.5 資金籌措方案本項目概算總投資 35.49 萬元。9、組織實施與運行管護9.1實施措施9.1.1組織機構設置橫山區縣 2016 年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領導小組由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