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習目標】1 1、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2 2、掃除文字障礙,積累文言實詞;反復誦讀,感知作品的感情基調;3 3、探究蜀道難的基本內容及行文脈絡;【學習重點】1 1、理清思路,熟讀成誦2 2、積累文言實詞【學習難點】探究蜀道難的基本內容及行文脈絡預習案【知識導學】一、作者及其作品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0 止唐最杰出的詩人。是繼屈原之后,出現 在我國詩壇的偉大的 浪漫主義 詩人,素有“詩仙”之稱。他和杜甫齊名,人稱 “李杜 ”。他的詩歌風格“豪放飄逸 ”。杜甫曾說他“筆落驚風雨,詩 成泣鬼神 ”。李白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如:蜀道難將進酒行路難夢 游天姥吟留別靜夜思早發白帝城夜宿山寺望天
2、門山望廬山瀑 布。二、解題蜀道難是樂府相和歌辭?瑟調曲舊題,內容多以山川之險言蜀道之難。本詩是一首樂府詩。樂府原是漢武帝設立的專門掌管音樂的官署,因兼及收集 和創作民間詩歌和樂曲,后遂稱這類詩歌為“ 樂府詩”,簡稱“樂府”。樂府詩有廣狹兩種意義:狹義的指漢以下入樂的詩,它包括文人創作的和采自 民間的;廣義的包括詞曲和沒有入樂而襲用樂府舊題,或摹仿樂府詩體裁的作品。 后世將魏晉和唐代及其以后詩人擬樂府寫的詩歌(雖不入樂)稱為樂府詩。今天我 們學習的這首詩就屬于這種。【基礎演練】一、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噫吁嚱(y y IXIX 0 0( 1) 魚鳧(f f U)秦塞(s s d i i)峨眉巔(did
3、i cncn) 石棧(zhzh d n n) 猿猱(n nao o)捫參(shsh m)歷井 撫膺(y y mg g) 巉巖(chch a n n)飛湍(tutu m m) 喧豗(huhu 1)砯崖(p p mg g)萬壑(h h P)崢嶸(zhzh e ngrngr o ngng)崔嵬(u u 1 w we i i ) 吮血(shsh inin) 咨嗟(z z 1 jiji e)二、解釋下列加點字(I I) 噫吁嚱,危乎高哉(高)(2 2)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比)(3 3)西當太白有鳥道(擋)(4 4)可以橫絕峨嵋顛(飛越)新授課課題:必修三第4課蜀道難導學案(第一課時)班級:_姓名座號
4、:_(5 5)然后天梯石棧方鉤連.(溝通相連)(6 6)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使回轉,回旋。使動用法)(7 7)猿猱欲度愁攀援(越過)(為發愁)(8 8)青泥何盤盤(多么)(9 9)但見悲鳥號古木(只)(1010)雄飛雌從繞林間(跟隨)(IIII) 使人聽此凋朱顏(使凋謝)(1212)連峰去天不盈尺(距離)(滿)(1313)枯松倒掛倚絕壁(靠)(1414)飛湍瀑流爭喧豗(急流)(競相)(1515) 砯崖轉石萬壑雷(擬聲詞用如動詞,沖擊 )(使滾動)(1616) 夫當關,萬夫莫開(人)(擋)(1717)所守或匪親(通“非”)(1818)錦城雖云樂(雖然)(1919)側身西望長咨嗟(向西)三、朗讀
5、并背誦這首詩探究案【合作探究】一、這首詩從體裁上看是什么詩?從題材上看是什么詩?實際上重點內容寫的是什 么?從體裁上看是樂府古體詩(古風);從題材上看是送別詩;實際上重點內容是著力描繪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二、詩歌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在文中出現了幾次?請找出來。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三次。第一段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第二段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第三段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三、詩人為什么要多次提到這句話呢?是不是簡單的重復呢?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請從內容上和結構上加以分析。從內容上看,此句重復出現三次,從不同側面表現蜀道之難,形
6、成一個以主旨 句貫穿全詩始終,內容層層深入的格局。突出表達了詩人感嘆蜀道之難,為友人入 蜀深感憂慮的主題。統觀全詩詩人之嘆有三:一嘆蜀道之高峻,突出其難行;二嘆蜀道之驚險,側 重其可畏;三嘆蜀中戰禍之烈,隱含告誡之意(申誡:劍閣易守難攻,如野心家據 險發動叛亂,“化為狼與豺”,其結果必然是“殺人如麻”。從結構上看,主旨句貫穿始終,反復強調,有一唱三嘆之效。開頭一句,為全 文奠定雄放的詠嘆基調,并從結構上統攝全篇;中間一句,強調主旋律,勾連上下, 把詩歌推向高峰;最后一句,照應題目、開頭,造成強烈的感嘆。嘆蜀道之驚險(側重:可畏_ _)景物凄清_ _主旨句二見(承上啟下)山水險惡以“何時還”起照
7、八、應A.A. 其險也如此B.B. 胡為乎來哉C.C.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本課總結】 請根據合作探究成果,補充完成下面詩歌的思路結構圖。開篇:主旨句一見(奠定基調) 一 嘆蜀道之高峻 蜀道來歷(突出:難行_ _)蜀道高峻三 嘆蜀中戰禍之烈J J劍閣險要(隱含:申誡)1 1殺人慘景_ _以“早還家”結結尾:主旨句三見(照應開頭)【當堂檢測】一、下列詞語有兩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D D )A.A.地崩山崔天梯石棧捫參歷井千溝萬壑B.B.崢嶸崔嵬沖波逆折橫絕峨嵋壁立千仞C C飛踹瀑流猿猱攀援所守匪親一夫當關D.D.磨牙吮血撫贋長嘆鶴汀鳧渚協從不問二、下列詞語中對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D D )A.
8、A. 開國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樣子,渺茫遙遠的樣子)B.B. 捫參歷井仰脅息(捫,觸摸;參、井均為星宿名,相傳為蜀、秦的分野)C.C. 凋朱顏(使凋謝,這里指憔悴)D.D. 以手撫膺坐長嘆(撫摸著雙腿)、對加點虛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 A )也:副詞,表示“同樣”“也是” 乎:語助詞,無義。之:主謂之間結構助詞D.D.所守或匪親或:副詞,倘若【知識鏈接】知人論世:李白一生可分為五個時期1 1、二十五歲以前一一蜀中讀書與任俠時期“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贈張相鎬)“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與韓荊州書)“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興八首之五
9、)古典詩歌新體詩I格律詩(新詩采用舊體)開元五年(717717)隱居大匡山讀書,從趙蕤學縱橫術。讀書、寫作、學劍、任俠、訪道2 2、 二十五歲到四十二歲 仗劍去國、追求功業時期 “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上安州裴長史書)在湖北安陸娶故相許圍師孫女為妻。“酒隱安陸,蹉跎十年”(秋于敬亭送從侄耑游廬山序) 開元十八年(730730) 入長安,隱居終南山。遷家山東寓居任城。(今山東濟寧) 出三峽,泛洞庭,東游吳越,北上太原,有“大濟蒼生”之志。3 3、 四十二到四十四歲一一三年長安供奉翰林時期天寶元年(742742)秋,因玉真公主與賀知章推薦,被詔入京,作南陵別兒童入 京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
10、是蓬蒿人。”玄宗“降輦步迎,如見綺皓;以七寶床賜食,御手調羹以飯之。”(李陽冰草 堂集序)待詔翰林天寶三載(744744)春,上書求還山,玄宗賜金遣之。李白奉召進京,他本想這次進京能夠施展才華,有所作為,但理想很快破滅了, 皇帝的不重用,權臣的排擠,加之個人的傲岸不羈,一年多便被賜金放還,即唐玄 宗把他趕出了長安。冷酷的現實粉碎了他不切實際的幻想。李白在極度悲憤惆悵的 心情下,離開了京城,重新繼續他的漫游生活。因而思想上便由積極入世轉為消極 出世。4 4、 四十四到五十五歲 十載漫游時期與杜甫相識,后與杜甫、高適暢游梁宋一帶,又到齊魯,金陵等地。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詩酒逍遙。5 5、 五十五到
11、六十二歲 報國蒙冤時期天寶十四載(755755)1111月,安史之亂爆發。因從永王璘系潯陽獄,后長流夜郎 (今貴州)。上元二年(761761),準備參加李光弼平叛,途中因病折回。寶應元年(762762),病死于當涂(今屬安徽)族叔李陽冰家。四言:詩經(關雎兼葭) 五言: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七言:琵琶行 雜言:夢游天姥吟留別L樂府詩:標題上一般歌”“行”吟”等標志。律詩(八句):五言、七言I絕句(四句):五言、七言詞 r (按字數分)小令、中調、長調詞 (按內容分)豪放、婉約曲散曲:小令、套數曲I雜劇新授課 課題:必修三第4課蜀道難導學案(第二課時)班級:_姓名 _座號: _【學習目標】1
12、 1、學習作品描寫蜀道雄奇險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聲 韻美;2 2、品味其飄逸豪放、流轉自然的語言,體會其浪漫主義的的藝術風格。【學習重點】1 1、體會李白詩歌的夸張、想像的寫作手法;2 2、體會李白的雄放飄逸的詩風。【學習難點】探究蜀道難藝術手法預習案【知識導學】一、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藝術特點,風格雄健奔放,色調瑰瑋絢麗, 語言清新自然,是繼屈原以后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馳騁想像,運用神話 的離奇境界,把自己熱烈的情感傾注到所描寫的對象之中,以驚世駭俗的筆墨,恣 意揮灑,描寫了壯麗奇譎的世界,借以抒發個人懷抱的抑郁與不平。他鞭撻封建社 會的
13、丑惡淋漓盡致,杜甫曾說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韓愈說“李杜文章在 , 光焰萬丈長 ”。是的,李白詩歌中強烈的愛憎之情和 藝術魅力,千百年來一直鼓舞著人們,激發著人們,是我國人民精神財富中的瑰寶。二、夸張 定義:夸張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它是為了表達的需要,故意言過其實,對客 觀的人、事物盡力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 分類:擴大夸張:故意把一般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強等)處說,如“白發三千 丈,緣愁似個長”。縮小夸張: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弱等)處說,如“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超前夸張:故意把后出現的事說成是先出現或同時出現的, 如“看見這濃綠的禾苗, 就嗅出面包
14、的香味來了”。 作用(表達效果)恰當運用夸張,能深刻地表現作者對事物鮮明的情感和態度,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通過形象的渲染,可豐富讀者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質和特征;夸張還能增強幽默感和趣味性。【基礎演練】一、課文內容分析填空1 1、第一段寫蜀道的高峻、難行,它的敘述順序是由 歷史 至 現實 ,景物描 寫的順序是由 上 到 下 再到 上 ,運用了 夸張 和 襯托(反 襯)的修辭手法。2 2、第一段運用的史料有 蠶叢及魚鳧,傳說是 五丁開山,神話是 六龍回日 ,它們突出了蜀道 高峻難行的特點。二、詞義歸類練習 高的,陡峭的。(形容詞)1 1、危.端正的,正直的。(形容詞)-危險,危難。(形容詞
15、)(1 1)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端正的)(2 2)余時欲躋危崖,登絕頂(陡峭的)(3 3)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危險)(4 4)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高的 )(5 5)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陡峭的)(6 6)危乎高哉(高)f斷,斷絕。(動詞) 極,非常。(副詞) 橫渡,越過。(動詞) 停止,消失。(動詞)2 2、纟絕隔絕的,封閉的,無路可通的。(形容詞) 陡峭的。(形容詞) 絕命,死。(動詞) 絕對,完全。(副詞)I I絕句。(名詞)(1 1)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飛越)(2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隔絕的)(3 3)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掙斷 )(4 4)獨與邁乘小舟
16、至絕.壁下(陡峭的)(5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橫渡)(6 6)往來不絕者, ,滁人游也(斷絕 )(7 7)滿座賓客無不伸頸 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極點 )(8 8)空谷傳響,哀轉久絕(停止,消失)r r表范圍,只,僅。(副詞)J J只管,盡管。(副詞)3 3、但 表輕微轉折,只是,只不過。(連詞)I I只要。(連詞)(1 1)我亦無他,但.手熟爾(只是,只不過)(2 2)但見悲鳥號古木(只,僅)(3 3)但使龍城飛將在(只要 )(4 4)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只,僅)(5 5)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只,僅)(4 4)卿但暫還家(只管,盡管):你,你的。(代詞)這樣,那
17、樣。(代詞)4 4、爾J J形容詞詞尾,相當于“然”的樣子(助詞) 相當于“了”。(助詞) 通“耳”,而已,罷了(助詞)1應諾聲。相當于“是”(助詞)(1 1)爾來四萬八千歲(那 )(2 2)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你 )(3 3)問君何能爾(這樣 )(4 4)媒人下床去。諾諾復爾爾(相當于“是”)(5 5)我亦無他,但手熟爾.(通“耳”,罷了)( 6 6)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這樣) (7 7)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你 )(8 8)鼓瑟希,鏗爾, ,舍瑟而作(形容詞詞尾,相當 于“然”的樣子)有的,有的人。(代詞)也許,或許。(副詞)5 5、或有時,間或。(副詞)或者。(連詞)I I如果,假
18、如。(連詞)(1 1)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如果)(2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3 3) 食或盡粟一石(有時)(4 4)或異二者之為(也許,或許)(5 5)或以錢幣乞之(有的,有的人)(6 6)而或長煙一空(有時)探究案【合作探究】一、品讀課文第一、二段,結合詩句內容談談作者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來表現蜀道 的高峻驚險的? 提示第一段:首先通過傳說來寫蜀道的來歷。作者先引用遠古蜀君傳說中的蠶從、魚鳧的開 國來敘述蜀國長期閉塞的狀況;用五丁開山的傳說來寫蜀道的來由。這里運用的是 用典(神話傳說)的手法,點染神話色彩,引人入勝,突出蜀道的艱難。然后又先后運用了用典、以虛襯實、夸張以
19、及細節描寫等藝術手法來表現蜀道 的高峻。(1 1)用典:六龍回日的神話,寫出了蜀道之高。(2 2)以虛襯實:“六龍回日”的傳說、黃鶴、猿猱都是虛寫,以此來襯托實寫蜀道的高危。“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渡愁攀援”沒有直接寫山勢之高,也沒有直接說人行走很艱難,而是用黃鶴不得飛渡,猿猱愁于攀援來映襯蜀道之高, 人行走之難。(3 3)夸張:“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渡愁攀援”極言蜀道之高,行走之難。(4 4)細節描寫(摹寫神情、動作):“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上句中的“捫”是摸的意思,“歷”是從中間穿過,“仰”是仰著頭,“脅息”是 屏住呼吸;下句中,“以手撫膺”是用手摸著胸脯,“坐長嘆”
20、,徒有長長地嘆息。 這整句話實際上是寫登上頂峰以后的情形,“捫”、“歷”、“仰”、“以手撫膺” 都是動作描寫,“脅息”和“長嘆”用了摹寫神情的手法,即神態描寫,動作描寫、 神態描寫也叫做細節描寫。詩人通過摹寫包括手摸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等一 系列的動作、神情,寫出了人行其上的艱難情狀和畏懼心理,困危之狀如在眼前等 等。第二段:主要運用借景抒情和夸張的手法來渲染蜀道之驚險可畏。“但見”四句借景抒 情,用古木荒涼、鳥聲悲凄渲染了蒼涼凄清的環境氣氛,使人聞聲失色,更增添了 行人的羈旅之愁,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難。“連峰”四句運用夸張的手法,夸飾山峰之高,絕壁之險,再由靜到動,描寫水石 激蕩,山谷轟
21、鳴,渲染了驚險的氣氛,營造出一種勢若排山倒海的藝術效果。二、品讀課文第三段,看看其句式和前兩段有什么不一樣?本段中韻腳有什么變化? 分別有什么好處?提示句式:前兩段都是以長句為主,比如有七字句和九字句,但是第三段大多數 都是短句,以四字句為主。好處:與前兩段形成了一種語言上參差不齊,整散結合的特點。更加自如地表 達出作者奔放熱烈的感情,也反映出詩歌語言富于變化。韻腳:第一個:開、豺押aiai韻。第二個:麻、家押a a韻。第三個:嗟押ieie韻。 韻腳多變。好處:因為第三段主要講的內容是感嘆蜀中戰禍之烈,主要表達了作者的一種強烈 的情感。韻腳多變也就能更加靈活自如地表達出作者強烈的情感。三、說說
22、在這首詩中,李白 豪放飄逸的浪漫主義詩風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提示(1 1)大膽的夸張。說“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已是夸大。在描繪高峻 險曲時,用“六龍回日”“百步九折”“捫參歷井”“去天不盈尺”等詞語,進一 步具體形容,使人驚心動魄。(2 2)奇特的想象。全詩用了很多神話及傳說,如“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以及“地崩山摧 壯士死”“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等。這些神話傳說使人不僅從空間上想象到蜀道 之難,而且能從歷史的長河中去想象,同時籠罩上一層神秘的色彩,使人心曠神怡, 又增添了藝術的誘惑力。他的想象忽高忽低、忽遠忽近,是非常廣闊的,無拘無束 無所不到的。(3 3)強烈的感情。全詩貫穿反復詠嘆的情調,開頭和結尾都重復“蜀道之難, 難于上青天”,中間又三次插入類似的詠嘆:“以手撫膺坐長嘆”,“使人聽此凋 朱顏”,“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連續的感嘆詞,重復的驚嘆句和詠嘆式的 小結語,三者交互使用,形成結構上的盤旋反復,大大增強了作品的抒情性和節奏 感。(4 4)變幻的句式。蜀道難是樂府古題,這種詩歌體裁沒有嚴格的字數、句數、 平仄和韻腳的限制,李白充分運用了這一特點,使詩的語言形式更加自由活潑。全 詩或把散文句式和諧地運用到韻文中間,或把三、四、五、六、七、八、九乃至十 一言的長短句式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無錫市陰山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考前適應性訓練考試(三)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鄭州科技學院《鍋爐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新聞采編實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輪臺縣第二中學2025年初三3月測試(線上)語文試題含解析
- 柳州城市職業學院《歌曲寫作與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統計建模與數據分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學期第一次四校聯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 長治市潞城市2024-2025學年數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統考試題含答案
- 湖南省長沙市XX中學2025年初三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期中)英語試題含答案
- 護理員消毒隔離知識培訓
- (三診)綿陽市高中2022級高三第三次診斷性考試 歷史試卷A卷(含答案)
- 麻醉專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生物試題
- 山東省高中名校2025屆高三4月校際聯合檢測大聯考生物試題及答案
- 2025年03月如東縣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20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招聘(9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武漢數學四調試題及答案
- 職業病防護設施與個體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維護
- 綠化養護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2024年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學生專用
- 中國紡織文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