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密押題庫與答案解析]一、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部分模擬68_第1頁
[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密押題庫與答案解析]一、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部分模擬68_第2頁
[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密押題庫與答案解析]一、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部分模擬68_第3頁
[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密押題庫與答案解析]一、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部分模擬68_第4頁
[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密押題庫與答案解析]一、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部分模擬68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密押題庫與答案解析一、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部分模擬68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密押題庫與答案解析一、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部分模擬68一、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部分模擬68單項選擇題 某地上16層商住樓,地下2層(未示出),系底層大空間剪力墻結構,如題圖所示(僅表示1/2,另一半對稱),216層均布置有剪力墻,其中第、軸線剪力墻落地,第、軸線為框支剪力墻。該建筑位于7度地震區,抗震設防類別丙類,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9,場地類別類,結構基本自震周期1秒?;炷翉姸鹊燃?,底層及地下室為C50,其他層為C30:框支柱斷面為800mm900mm。 1. 假定承載力滿足要求,試判斷

2、第軸線落地剪力墻在第3層時墻的最小厚度bu,(mm)應為下列 項數值時才能滿足規程的要求。 提示:無須按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2010)附錄D(墻體穩定計算)來確定墻厚。 A.160B.180C.200D.220答案:C解析 根據高201010.2.4條,底部加強部分高度: 取H1與H2大者,即12.4m,根據高201010.2.6條,抗震等級為二級 又根據高20107.2.2條,按層高驗算: 2. 假定承載力滿足要求,第1層各軸線墻厚度相同,第2層各軸線橫向剪力墻厚度皆為200mm。試問,橫向落地剪力墻,在1層的最小墻厚度bw(mm)應為下列 項數值才能滿足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

3、技術規程(JGJ 32010)的有關要求。 提示:1層和2層混凝土剪變模量之比為G1/G2=1.15 第2層全部剪力墻在計算方向(橫向)的有效截面面積Aw2=22.96m2 A.300B.350C.400D.450答案:C解析 根據高2010附錄E公式(E.0.11)計算: 已知: A2=Aw2=140.28.2=22.96(轉為已知條件) A1=Aw1+C1Ac1 C1Ac1=0.056160.80.9=0.645 3. 該建筑物底層為薄弱層,116層總重力荷載代表值為23100kN。假定地震作用分析計算出的對應于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的底層地震剪力為VEK1.j=5000kN,試問根據規程中有

4、關對各樓層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的要求,底層全部框支柱承受的地震剪力標準值之和Vkc(kN),應取下列 項數值。A.1008B.1120C.1152D.1375答案:D解析 根據高20104.3.12條 根據3.5.8條 VEkl,j=1.255000=6250kN 取VEkl,min=6250kN進行對框支柱的計算 根據高201010.2.17條,框支柱共16根,多于10根,且框支層為一層時,底層全部 框支柱承受的地震剪力標準值之和: Vkc=625020%=1250kN 4. 框支柱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軸壓力沒計值N=13300kN,沿柱全高配復合螺旋箍,直徑12,螺距100,肢距200;柱剪跨

5、比2。試問,柱箍筋加密區最小配箍特征值v應取下列 項數值。A.0.15B.0.17C.0.18D.0.20答案:B解析 根據高20103.9.3條,框支框架抗震等級為二級,根據高20106.4.2條及其注4, 軸壓的限值為0.7+0.1=0.8 可滿足要求 按軸壓比0.8查表6.4.7,v=0.15 按10.2.103條,v=0.15+0.02=0.17 5. 假定該建筑的兩層地下窒采用箱形基礎,地下室及地上一層的折算受剪面積之比A0/A1=n其混凝土強度等級同地上一層。地下室頂板設有較大洞口,可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試問,方案設計時估算的地下室層高最大高度(m)應與下列 項數值最為接近。

6、提示:需特別注意,樓層剪切剛度(或簡稱為剪切剛度)Ki=GiAi/hi,Ki與hi成反比,式中hi為相應樓層的層高;本題計算所用公式中含有Ki與hi的關系,有的規范印刷有誤。 A.3nB.3.2nC.3.4nD.3.6n答案:A解析 根據抗20106.1.14條及條文說明(抗規P253及其理解與應用P103均印錯; 建筑抗震設計手冊)P355中的公式是正確的) 已知:G0=G1;A0/A1=n 由前式得: 某四層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各層結構計算高度均為6m,平面布置如圖所示,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設計地震分且為第二組,建筑場地類別為類,抗震設防類別為重點設防類

7、。 6. 假定,考慮非承重墻影響的結構基本自振周期T1=1.08s,各層重力荷載代表值均為12.5kN/m2(按建筑面積37.5m37.5m計算)。試問,按底部剪力法確定的多遇地震下的結構總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FEK(kN)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提示: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作答。 A.2000B.2700C.2900D.3400答案:C解析 解答如下: 根據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3.0.3條,重點設防類(乙類),按本地區設防烈度確定地震作用。依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5.1.4條,7度(0.15g)、多遇地震,max=0.12;類場地、第二組、多遇地震,Tg=0.4s。 由于

8、Tg=0.4sT1=1.08s5Tg=2s,依據規范圖5.1.5,則: 抗震規范5.2.1條: Geq=0.85412.537.53705=59765.6kN FEk=1Geq=0.04959765.6=2928.5kN 7. 假定,多遇地震作用下按底部剪力法確定的結構總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FEK=3600kN,頂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數n=0.118。試問,當各層重力荷載代表值均相同時,多遇地震下結構總地震傾覆力矩標準值M(kNm)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A.64000B.67000C.75000D.85000答案:B解析 解答如下: M=FiHi =67348.8kNm 8. 假定,柱B混凝土強度

9、等級為C50,剪跨比大于2,恒荷載作用下的軸力標準值N1=7400kN,活荷載作用下的軸力標準值N2=2000kN(組合值系數為0.5),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軸力標準值NEhk=500kN。試問。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當未采用有利于提高軸壓比限值的構造措施時,柱B滿足軸壓比要求的最小正方形截面邊長h(mm)應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提示:風荷載不起控制作用;邊榀構件的地震作用增大系數取1.15。 A.750B.800C.850D.900答案:C解析 解答如下: 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5.4.1條規定: 根據5.2.3條第1款,乘以放大系數1.15: N=1.2(7400

10、+0.52000)+1.31.15500=108275kN 根據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3.0.3條,由于是重點設防類(乙類),抗震構造措施按提高1度考慮,按8度考慮。 查抗震規范表6.1.2,大跨度框架、8度,取抗震等級為一級。 查抗震規范表6.306,一級框架結構,取N=N=0.65 多層建筑結構,規則結構不進行扭轉耦聯計算時,其地震作用效應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5.2.3條乘以相應的增大系數。結合題目條件,判別屬于大跨度框架,再查規范表確定其抗震等級。 9. 假定,現澆框架梁KL1的截面尺寸bh=600mm12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縱向受力鋼筋采用HRB400級,梁端底面實配縱向受力

11、鋼筋面積,梁端頂面實配縱向受力鋼筋面積As=7592mm2,h9=1120mm,b=0.518。試問,考慮受壓區受力鋼筋作用,梁端承受負彎矩的正截面抗震受彎承載力設計值M(kNm)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A.2300B.2700C.3200D.3900答案:D解析 解答如下: 混凝土受壓區高度: 故抗震受彎承載力為: =3899106Nmm 關鍵是對混凝土受壓區高度x的判別,同時,求Mu時應乘以。 某10層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各樓層的重力荷載代表值均為8000kN,層高均為3.6m,9度抗震設防,場地類別類。 10. 計算結構總的豎向地震作用標準值FEvk(kN),與下列 項數值最為接近

12、。A.12488B.10280C.14153D.16651答案:A解析 查表4.3.71,amax=0.32 應用高2010)式(4.3.133),avmax=0.65amax=0.650.32=0.208 總豎向地震作用標準值: FEvk=avmaxGeq=0.2080.75108000=12480kN 11. 計算一層豎向地震作用標準值Fv1(kN),與下列 項數值最為接近。A.379B.341C.227D.302答案:B解析問題:12. 簡支梁當 時整體穩定性最差。A.兩端純彎矩作用B.滿跨均布荷載作用C.跨中集中荷載作用D.滿跨均布荷載與跨中集中荷載共同作用答案:A解析 簡支梁的整體穩

13、定在于受壓區的壓屈,如梁兩端受純彎矩作用,則梁兩端即有較大受壓區,故整體穩定性最差 某一座露天桁架式跨街天橋,跨度48m,橋架高度3m,橋面設置在橋架下弦平面內,橋面橫梁間距3m,橫梁與橋架下弦桿平接,橋架上、下弦平面均設有支撐,并在橋的兩端設有橋門架,如圖所示。橋架采用Q235B鋼,E43型焊條。橋架和支撐自重、橋面自重和橋面活載由兩榀橋架平均分擔,并分別作用在橋架上弦、下弦的節點上,如圖所示。集中荷載設計值:F1=10.6kN,F2=103.6kN。橋架桿件均采用熱軋H型鋼,H型鋼的腹板與橋架平面平行。 13. 在已給垂直荷載作用下,橋架上弦桿O2的軸心壓力設計值(kN),與下列何項數值最

14、為接近?A.-1370.4B.-1881.6C.-1684.8D.-1634.4答案:A解析 解答如下: 支座反力R=4F1+4F2=410.6+4103.6=456.8kN 如圖所示研究對象,對節點A取矩,MA=0,則: 14. 在已給垂直荷載作用下,橋架腹桿S2的軸心拉力設計值(kN),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A.557.9B.490.4C.633.0D.665.2答案:A解析 解答如下: 如圖所示研究對象,Y=0,則: 0.5F2+F1+S2sin45=R 15. 上弦桿O4的最大軸心壓力設計值為-2179.2kN,選用H型鋼,H3443481016,A=14600mm2,ix=151m

15、m,iy=87.8mm。試問,當按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性進行驗算時,構件截面上的最大壓應力(N/mm2),應與下列何項數值最接近?A.158.6B.166.0C.174.0D.195.6答案:B解析 解答如下: 熱軋H型鋼,b/h=348/344=1.010.8,查鋼結構設計規范表5.1.2-1,均屬b類截面,取x=39.7,查規范附表C-2,取x=0.90 16. 下弦桿U4的最大拉力設計值為2117.4kN,彎矩設計值Mx為66.6kNm,選用H型鋼,H3503501219,A=17390mm2,ix=152mm,iy=88.4mm,Wx=2300103mm3。試問,當按拉彎構件的強度進行驗

16、算時,構件截面上的最大拉應力(N/mm2),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A.149.3B.160.8C.175.8D.190.4答案:A解析 解答如下: 根據鋼結構設計規范5.2.1條:H型鋼,取x=1.05 因為是熱軋H型鋼,不必驗算b/t值,可直接取x=1.05,y=1.2。 某三角形木屋架端節點如題圖所示。單齒連接,齒深hc=30mm;上、下弦桿采用干燥的西南云杉T015B,方木截面150mm150mm,設計使用年限印年,結構重要性系數1.0。 17. 如題圖所示。試問,作用在端節點上弦桿的最大軸向壓力設計值N(kN)應與下列 項數值最為接近。A.34.6B.39.9C.45.9D.54.1

17、答案:C由3. 2. 1,fc,90=3.1N/mm2 fc=12N/mm2 10a=3090 18. 下弦拉桿接頭處采用雙鋼夾板螺栓連接,如題圖所示。木材順紋受力。試問,下弦的最大拉力設計值T(kN),與下列 項數值最為接近。 提示:連接構造滿足規范要求;連接鋼板的強度有足夠的保證;不考慮螺栓對桿件截面的削弱。A.144.0B.148.5C.166.3D.202.5答案:DTftA=91502=202.5kN問題:19. 某簡支箱形截面梁,跨度60m,梁寬1m,梁高3.6m,采用Q345鋼(16Mn鋼)制造,在垂直荷載作用下,梁的整體穩定系數b為 。A.0.76B.0.85C.0.94D.1

18、.00答案:D按GB 500172003第4.2.4條 故可不計算整體穩定性,即b=1.00問題:20. 當按承載力極限狀態設計時,在非地震區高聳結構構件的荷載效應基本組合中所用的下列系數取值,其中 項是錯誤的。A.永久荷載分項系數G,一般情況可采用1.2B.安裝檢修荷載分項系數A可采用1.4C.溫度作用荷載分項系數T可采用1.0D.塔樓樓面或平臺的活荷載組合值系數CL可采用0.7答案:B根據規范高規2.0.4高聳,安裝檢修荷載分項系數A可采用1.3 故選B 某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為地上16層商住樓,地下2層(未示出),系底層大空間剪力墻結構,如圖。216層均布置有剪力墻,其中第、軸線剪力墻落地

19、,第、軸線為框支剪力墻。該建筑位于7度抗震設防區,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場地類別類,結構基本自振周期1s?;炷翉姸鹊燃?,底層及地下室為C50,其他層為C30,框支柱斷面為800mm800mm。地下第一層頂板標高為0.00m。 21. 假定承載力滿足要求,試判斷第軸線落地剪力墻在第3層時墻的最高厚度bw(mm),應為下列何項數值時才能滿足規程的要求?A.160B.180C.200D.220答案:C解析 解答如下: 根據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10.2.2條: 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的高度: 故第3層剪力墻屬于底部加強部位。 又根據規程表3.9.3,丙類建筑,7度,類

20、場地,H=54m,框支剪力墻結構,故底部加強部位剪力墻的抗震等級為二級。 由規程7.2.1條第2款及其條文說明規定,取h3=3200mm計算,抗震等級二級,則: 故取bw200mm 22. 假定承載力滿足要求,第1層各軸線墻厚度相同,第2層各軸線橫向剪力墻厚度皆為200mm。試問,第1層的最小墻厚bw(mm),應為下列何項數值時,才能滿足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2010)的有關要求? 提示:1層和2層混凝土剪變模量之比G1/G2=1.15; 第2層全部剪力墻在計算方向(橫向)的有效截面面積Aw2=22.96m2。 A.300B.350C.400D.450答案:C解析 解答如下:

21、根據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附錄E.0.1-1條: 已知G1/G2=1.15,C1=0.056,Aw2=22.96 解之得:Aw118.14m2 23. 該建筑物底層為薄弱層,116層總重力荷載代表值為23100kN。假定多遇地震作用分析計算出的對應于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的底層地震剪力VEk1,j=5000kN,試問,根據規程中有關對各樓層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的要求,底層全部框支柱承受的地震剪力標準值之和Vck(kN),應為下列何項數值?A.1008B.1120C.1150D.1250答案:D解析 解答如下: 7度(0.15g)、T1=1s,查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表4.3.12,取=0.0

22、24;高層規程3.5.8,取薄弱層的增大系數1.25,則: VEk1=1.255000=6250kN 故取VEk1,j=6250kN 又根據高層規程10.2.17條: Vck=20%6250=1250kN 查高層規程表4.3.12時,應注意表4.3.12中注的規定;規程4.3.12條中,值,對于豎向不規則結構的薄弱層,還應乘以1.15的增大系數,同時,根據規程3.5.8條,對于確定后的VEki還應乘以1.25的增大系數。 24. 框支柱考慮地震組合的軸壓力設計值N=11827.2kN,沿柱全高配復合螺旋箍,直徑12,間距100,肢距200;柱剪跨比2。試問,柱箍筋加密區最小配箍特征值v,應采用

23、下列何項數值?A.0.15B.0.17C.0.18D.0.20答案:B解析 解答如下: 丙類、7度(0.15g)、類場地,H=54m,框支剪力墻結構,查高層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表3.9.3可知,框支柱抗震等級二級。 由規程10.2.10條及查規程表6.4.7:v=0.15+0.02=0.17 25. 假定該建筑的兩層地下室采用箱形基礎。地下室與地上一層的折算受剪面積之比A0/A1=n,其混凝土強度等級同地上第1層。地下室頂板設有較大洞口,可作為與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試問,方案設計時估算的地下室層高最大高度(m),應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提示:樓層側向剛度近似按剪切剛度計算,即:Ki=GiAi

24、/hi,其中hi為相應的樓層層高;Gi為混凝土的剪變模量。 A.3nB.3.2nC.3.4nD.36.6n答案:A解析 解答如下: 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6.1.14條以及題目的提示條件: 已知G0=G1,A0/A1=n h03n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6.1.14條規定,樓層側向剛度比0.5,在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5.3.7條也作了明確規定。 問題:26. 題圖中有4種中心支撐形式,_的斜桿可按拉桿設計。 A.十字交叉支撐B.單斜桿支撐C.人字支撐D.K形支撐答案:A問題:27. 現澆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的凈距不應小于_。A.縱筋直徑B.1.5倍縱筋直徑C.50mmD.75mm答案:C 如題圖所示

25、,由預埋板和對稱于力作用線配置的彎折錨筋與直錨筋共同承受剪力的預埋件,已知承受的剪力V=220kN,直錨筋直徑d=14mm,共4根,彎折鋼筋與預埋鋼板板面間的夾角a=30,直錨筋間的距離b1和b均為100mm,彎折鋼筋之間的距離b2=100mm,構件的混凝土為C30,鋼板厚t=10mm,直錨筋與彎折錨筋均采用HRB335鋼筋,鋼板為Q235鋼。 28. 彎折錨筋的截面面積與下列 項數值最為接近。A.485mm2B.602mm2C.566mm2D.453mm2答案:C直錨筋截面面積As=615mm2,由混凝土規范式10.9.1-5得錨筋的受剪承載力系數 取av=0.629。應用混凝土規范10.9

26、.2得彎折鋼筋的截面面積: 29. 若已知彎折錨筋為318的鋼筋,則彎折錨筋的錨固長度最接近下列 項數值。A.529mmB.502mmC.566mmD.448mm答案:A根據混凝土規范10.9.7的規定,得錨固長度: 問題:30. 下述關于對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的認識,其中 項是錯誤的。A.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與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它具有承載力大、剛度大、抗震性能好的優點B.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與普通鋼結構相比,它具有整體穩定性好、局部穩定性好和防火性能好的特點C.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不僅可以州在工業廠房的排架柱,也可以用在吊車梁上D.抗震設防烈度9度、抗震等級為一級的9層框架柱,如采用型鋼混凝土

27、,則應要求從1層至9層都采用型鋼混凝土組合柱答案:D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技術規程中規定:對各類體系的框架柱,當房屋的設防烈度為9度,且抗震等級為一級時,框架柱的全部結構構件應采用型鋼混凝土結構,而選項D中只指明1至9層柱采用問題:31. 某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辦公樓,上部結構劃分為兩個獨立的結構單元進行設計計算,防震縫處采用雙柱方案,縫寬150mm,縫兩側的框架柱截面尺寸均為600mm600mm,圖為防震縫處某條軸線上的框架柱及基礎布置情況。上部結構柱KZ1和KZ2作用于基礎頂部的水平力和彎矩均較小,基礎設計時可以忽略不計。 柱KZ1和KZ2采用柱下聯合承臺,承臺下設100mm厚素混凝土墊層,

28、墊層的混凝土強度等級C10;承臺混凝土強度等級C30(ftk=2.01N/mm2,ft=1.43N/mm2),厚度1000mm,h0=900mm,樁頂嵌入承臺內100mm,假設兩柱作用于基礎頂部的豎向力大小相同。 提示:按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作答。 試問:承臺抵抗雙柱沖切承載力設計值(kN),與下列何項數值最為接近? A.7750B.7850C.8150D.10900答案:C解析 解答如下: 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5.9.7條: 由規范式(5.9.7-4): Fu=21.25(600+600)+0.969(1350+425)0.98331.43900 =8149.80kN 對

29、軸心力相同、且凈距很小的雙柱沖切問題,其沖切破壞錐體可采用由雙柱組成的單柱沖切破壞錐體。 問題:32. 若主樓某底層中柱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軸向壓力設計值N=22100kN,C65混凝土,則柱截面最合適的尺寸為_。A.1100mm1100mmB.1050mm1050mmC.1000mm1000mmD.950mm950mm答案:B解析一級柱=0.75,C65混凝土,減0.05,=0.70。bh=22 100 000/(0.729.7),取bh=10501050。問題:33. 如題圖所示。公路橋中預制裝配式T形梁翼板(車行道)構成鉸接懸臂板,其主粱中距1800mm,梁腹板寬180mm。車行道板尺寸:

30、板端厚100mm,板加腋處厚180mm,車行道板容重25kN/m3。板頂面層設兩層:上層為瀝青混凝土厚80mm,容重為23kN/m3;下層為混凝土面層厚70ram,容重24kN/m3。鉸接懸臂板加腋處的每米板寬恒載彎矩(kNm)與下列 項數值最為接近。 A.-2.30B.-0.65C.-4.56D.-10.26答案:A解析 (1)每延米板上的恒載g: 瀝青混凝土面層 g1=0.081.023=1.84kN/m 混凝土面層 g2=0.071.024=1.68kN/m T梁翼板自重 g3=(0.1+0.18)/21.025=3.5kN/m 合計: g=g1+g2+g3=7.02kN/m (2)懸臂

31、板的跨徑l0 (3)懸臂板加腋處每米板寬恒載彎矩Mg: 問題:34. 某16層建筑的一片雙肢剪力墻,其墻肢寬度和沿豎向剛度均相等,其各層連梁的折算慣性矩Ib=5.1210-3m4。根據計算,其整體性判別指標a=8,In/I=0.89。試問,在只變更各層連梁折算慣性矩值Ib,而不改變墻肢截面尺寸和連梁計算跨度的情況下,連梁折算慣性矩Ib的最小值取以下 項數值時,上述雙肢剪力墻可按整體小開口墻考慮。A.610-3m4B.710-3m4C.810-3m4D.910-3m4答案:C解析 若雙肢剪力墻可按整體小開口墻考慮,則: 某配筑砌塊砌體抗震墻結構房屋,抗震等級二級,首層抗震墻墻肢截面尺寸如圖所示,

32、墻體高度4400mm。單排孔混凝土砌塊強度等級MU20(孔洞率為46%)、砂漿Mb15,灌孔混凝土Cb30(灌孔率=100%),fg=6.98N/mm2。該墻肢承受基本組合的彎矩設計值M=1177kNm,軸向壓力設計值N=1167kN,剪力設計值V=245kN。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等級B級,取。已知該墻肢斜截面條件滿足規范要求。 35. 試問,該墻肢的水平分布鋼筋,選用HRB335級,為下列何項數值時才滿足要求,且較為經濟合理? A B C D 答案:C解析 解答如下: 根據砌體結構設計規范10.5.4條、10.5.2條: N=1167kN0.2fgbh=0.26.981905400=1432.3

33、kN 故取 N=1167kN Vw=1.4245=343kN,RE=0.85 由規范式(10.5.4-1): 解之得:Ash/s0,故按構造配置水平分布筋。 查砌體結構設計規范表10.5.9-1,抗震二級,底部加強區,取sh0.13%,選2,則,滿足。 當N0.2fgbh時,取N=0.2fgbh 36. 若軸向力為拉力,其設計值N=1288kN,選用HRB35級鋼筋,其他條件不變,試問,墻肢的水平分布鋼筋選用HRB3335級,為下列何項數值時才滿足要求,且較為經濟合理? A B C D 答案:B解析 解答如下: 當N=1288kN(拉力)時,根據砌體結構設計規范10.5.5條: 解之得:Ash

34、/s0.218mm2/mm 選,Ash/s=278.5/600=0.262mm2/mm0.218mm2/mm;sh=;查砌體結構設計規范表10.5.9-1,sh0.13%,滿足。 N直接代入公式計算,但注意規范10.5.5條注的規定,因本題目滿足,否則,取。 一幢5層磚混結構住宅樓,承重墻至標高0處的荷載為200kN/m,土層剖面至設計地面至0至-1.5m深范圍內是雜填土,重力密度=16kN/m3,其下為厚度較大的淤泥質軟土,承載力特征值fEK=70kN/m2,天然重力密度=18kN/m3,含水量=50%(L),顆粒相對密度為2.60,地下水位在-3.5m處,基礎砌至標高-1.0m。若基底下采

35、用中砂墊層,中砂墊層承載力特征值fak=150kPa,中砂填筑后濕密度=18.2 kN/m3,含水量=7%。剖面如題圖所示。 要求:使用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 37. 中砂墊層的承載力fa與下列 項數值接近。A.149kPaB.158kPaC.168kPaD.174kPa答案:B因基礎埋深d=1.00.5,由規范查得d=1.0 fa=fak+dm(d-0.5) fa=150+1.016(1-0.5)=150+160.5=158kPa 38. 如果墊層承載力fa=168kPa,則基礎最小寬度與 項值接近。A.1.24mB.1.29mC.1.35mD.1.49m答案:C39. 如果基礎寬度為1.4

36、5m,砂墊層厚度z=2.0m,基礎底平均壓力Pk=168kN/m2時,砂墊層與軟弱土層界面中心處附加應力Pz與 項值接近。A.47.9N/m2B.53.6N/m2C.56.6N/m2D.64.1N/m2答案:C由規范表4.2.1可得=30(z/b0.5) 40. 砂墊層底面中心處自重應力pcz與下列 項值接近。A.34.6kN/m2B.43.6kN/m2C.49.9kN/m2D.52.4kN/m2答案:DPcz=(161)+(18.22)=52.4kN/m241. 淤泥質軟弱土層承載力與 項值接近。A.112.5kN/m2B.120.6kN/m2C.133.4kN/m2D.141.3kN/m2

37、答案:A由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表5.2.4得,d=1.0 faz=fak+dm(3-0.5)=70+1.0172.5=70+42.5=112.5kN/m2 問題:42. 某高檔超市為4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面積25000m2,建筑物總高度24m,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類建筑場地??v筋采用HRB500級鋼筋,框架柱原設計的縱筋為。施工過程中,因現場原材料供應原因,擬用表中的HRB500級鋼筋進行代換。試問,下列哪種代換方案最為合適? 提示:下列四種代換方案滿足強剪弱彎要求。 鋼筋表 A B C D 答案:C解析 解答如下: 根據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6.0.5條,為乙類建筑,應采取提高一度(

38、即8度)采取相應的抗震措施;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表11.1.3,H=24m,框架抗震等級為二級。 fyk=500N/mm2,由已知鋼筋表可得表。 由表,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11.2.3條規定,只有滿足,即。 問題:43. 鋼與混凝土組合梁進行正截面抗彎強度計算時,鋼梁_。A.按彈性設計B.按塑性設計C.可考慮部分塑性發展D.按受拉桿件設計答案:B問題:44. 下列關于鋼框架-鋼筋混凝土核心筒結構設計中的一些見解,其中何項說法是不正確的?說明理由。A.水平力主要由核心筒承受B.當框架邊柱采用H形截面鋼柱時,宜將鋼柱強軸方向布置在外框架平面內C.進行加強層水平伸臂桁架內力計算時,應假定加強層樓板

39、的平面內剛度無限大D.當采用外伸桁架加強層時,外伸桁架宜伸入并貫通抗側力墻體答案:C解析 解答如下: 根據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11.3.6條及其條文說明,應選C項。 問題:45. 關于公路橋涵的設計基準期(年)的說法中,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A.25B.50C.80D.100答案:D解析 解答如下: 根據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1.0.6條,取100年。 某一非對稱鋼筋混凝土形梁截面尺寸如題圖,混凝土標號C20,寬度b=300mm,高度h=500mm,受拉區翼緣寬度bf=800mm,受拉區翼緣高度,hf=80mm,受壓區翼緣寬度bf=600mm,受壓區翼緣高度hf=80mm。 46. 設截面的

40、扭矩設計值T=20kNm,則截面腹板所承受的扭矩值與 項數值最為接近。A.18.901kNmB.17.564kNmC.16.684kNmD.19.013kNm答案:B解析 T形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Wt: 腹板的受扭塑性抵抗矩: 受壓翼緣的受扭塑性抵抗矩: 受拉翼緣的受扭塑性抵抗矩Wtf=hf2(bf-b)/2 bfb+6hf=780,取bf=780mm 截面的總受扭塑性抵抗矩: Wt=Wtw+Wtf+Wtf=18000000+1536000+960000=20496000mm3 腹板和翼緣扭矩的分配: 47. 設構件受力特征系數=2.1,相對黏結特性系數v=1.0,梁下部配有420的鋼筋,最外層

41、縱向受拉鋼筋外邊緣至受拉區底邊的距離c=20mm,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計算的彎矩值Mk=20kNm,則梁的最大裂縫寬度wmax與 項數值最為接近。A.0.005mmB.0.02mmC.0.023mmD.0.015mm答案:D解析 受拉區縱向鋼筋的等效直徑: 有效高度:ho=470mm 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積計算的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te,按下列公式計算: 對工形截面(不對稱)的受彎構件:Ate=0.5bh+(bf-b)hf Ate=0.5300500+(800-300)80=115000mm 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計算的縱向受拉鋼筋的等效應力sk,按下列公式計算: 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

42、數,按下列公式計算: 問題:48. 偏心受壓柱bh=500mm500mm,h0=465mm,計算長度0=7.5m,C30混凝土,軸向壓力設計值N=1500kN,已求得ei=100mm,則偏心距增大系數=_。A.1.889B.1.747C.1.0D.0.889答案:B解析 某多層倉庫,無吊車,墻厚均240mm,采用MU10級燒結普通磚、M7.5級混合砂漿砌筑,底層層高為4.5m。 49. 當采用題圖所示的結構布置時,試問,按允許高厚比值確定的軸線二層承重外墻高度的最大值h2(m)應與下列 項數值最為接近。 A.5.3B.5.8C.6.3D.外墻的高度不受高厚比的限制答案:C根據砌規第6.1.1條

43、進行計算。 墻間距s=4.5m;1=2=1.0;砂漿為M7.5,故=26 12h=260.24=6.24m 所以,二層承重外墻高度的最大值 h2=6.24m 50. 當采用題圖所示的結構平面布置時,二層層高h2=4.5m,二層窗高h= 1000mm,窗中心距為4m。試問,按允許高厚比值確定的軸線承重外墻窗洞的最大總寬度bs(m)應與下列 項數值最為接近。 A.1.0B.2.0C.4.0D.6.0答案:D橫墻最大間距s=9m,查砌體規范4.2.1知屬剛性方案 H=4.5m 2HsH 查砌體規范表5.1.3,得 H0=0.4s+0.2H=0.49+0.24.5=4.5m 承重墻1=1.0;有洞,2

44、=1-0.4=1-0.4 砂漿為M7.5,故=26 由=1,2=1.0(1-0.4)26 求得bs6.27m 問題:51. 有關磚砌體結構設計原則的規定,下列說法中何種選擇是正確的? 采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 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進行變形驗算來滿足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要求; 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并滿足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要求; 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進行整體穩定性驗算來滿足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要求。 A.、B.、C.、D.、答案:B解析 解答如下: 根據砌體結構設計規范4.1.1條、4.1.2條的規定,應選B項。 某單層雙跨等高鋼筋混凝土柱廠房,其平面布置圖、排架簡圖及邊柱尺寸如

45、題圖所示。該廠房每跨各設有20/5t橋式軟鉤吊車兩臺,吊車工作級別為A5級,吊車參數見題表。 提示:1t10kN 吊車參數 起重量Q(t) 吊車寬度B(m) 輪距K(m) 最大輪壓Pmax(kN) 最小輪壓Pmin(kN) 吊車總重量G(t) 小車重g(t) 20/5 5.94 4.00 178 43.7 23.5 6.8 52. 試問,在計算或軸縱向排架的柱問內力時所需的吊車縱向水平荷載(標準值)F(kN)與下列 項數值最為接近。A.16B.32C.48D.64答案:B解析 根據荷規第5.1.2條及第5.2.2條,作用在A軸、C軸軌道上的吊車輪各有四個;一臺四輪橋式吊車每側的剎車輪數為1,在

46、計算縱向水平荷載時,無論單跨或多跨廠房,一側的整個縱向排架上最多只能考慮兩臺吊車。由于吊車工作級別為A5,因此吊車的縱向水平荷載標準值應乘以折減系數0.9 F=0.90.12178=32.04kN 53. 試問,當進行僅有的兩臺吊車參與組合的橫向排架計算時,作用在邊跨柱牛腿頂面的最大吊車豎向荷載(標準值)Dmax(kN)、最小吊車豎向荷載(標準值)Dmin(kN),分別與下列 項數值最為接近。A.178,43.7B.201.5,50.5C.324,80D.360,88.3答案:C解析 根據荷規第5.2.1條,本題計算吊車荷載時,對于邊柱應考慮兩臺吊車吊車支座反力影響線見題6答圖 根據荷規第5.

47、2.2條,荷載折減系數為0.9 Dmax=0.91782.02=323.6kN Dmin=0.943.72.02=79.4kN 54. 已知作用在每個吊車車輪上的橫向水平荷載(標準值)為丁TQ,試問,在進行排架計算時,作用在軸柱上的最大吊車橫向水平荷載(標準值)H,應與下列 項表達式最為接近。A.1.2TQB.2.0TQC.2.4TQD.4.8TQ答案:C解析 根據荷規第5.2.1條,僅2臺吊車參與組合,根據荷規第5.2.2條,乘以0.9的折減系數,當AB跨、BC跨各有一臺吊車同時在同一方向剎車時(參見題6答圖的右半部): 55. 已知某上柱柱底截面在各荷載作用下的彎矩標準值(kNm)如題表所

48、示。試問,該上柱柱底截面荷載效應組合的最大彎矩設計值M(kNm)應與下列 項數值最為接近。 荷載類型 彎矩標準值(kNm) 屋面恒載 19.3 屋面活載 3.8 屋面雪載 2.8 吊車豎向荷載 58.5 吊車水平荷載 18.8 風荷載 20.3 提示: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第2.3.4條計算。 表中給出的彎矩均為同一方向。 表中給出的吊車荷載產生的彎矩標準值已考慮了多臺吊車的荷載折減系數。 A.122.5B.131C.144.3D.147.1答案:C解析 根據荷規第4.3.1條,屋面活荷載與雪荷載取較大值參與組合 根據荷規第3.2.3條、第4.3.1條、第5.4.1條及

49、第7.1.4條, M=1.219.3+1.458.5+1.40.7(3.8+18.8)+1.40.620.3=144.3kNm 56. 試問,在進行有吊車荷載參與組合的計算時,該廠房柱在排架方向的計算長度l0(m)應與下列 項數值最為接近。 提示:該廠房為剛性屋蓋。 A.上柱:l0=4.1;下柱:l0=6.8B.上柱:l0=4.1;下柱:l0=10.6C.上柱:l0=5.0;下柱:l0=8.45D.上柱:l0=6.6;下柱:l0=8.45答案:D解析 根據混2010第6.6.20條, 上柱:l0=2.03.3=6.6m,下柱:l0=1.08.45=8.45m 57. 柱吊裝驗算擬按強度驗算的方法進行:吊裝方法采用翻身起吊。已知上柱柱底截面由柱自重產生的彎矩標準值Mk=27.2kNm;as=35mm。假定上柱截面配筋如題圖所示,試問,吊裝驗算時,上柱柱底截面縱向鋼筋的應力s(N/mm2)應與下列 項數值最為接近。 A.132B.172C.198D.238答案:C解析 根據混2010第7.1.4條, 58. 假設作用在邊柱牛腿頂部的豎向力設計值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