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課程設計裝配流水線控制_第1頁
PLC課程設計裝配流水線控制_第2頁
PLC課程設計裝配流水線控制_第3頁
PLC課程設計裝配流水線控制_第4頁
PLC課程設計裝配流水線控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1 概述12 硬件設計22.1 控制要求22.2 選擇plc的型號32.2.1 基本單元32.2.2 個人計算機(pc)或編程器42.3 輸入輸出接線表42.4 系統設計流程圖43 軟件設計63.1 設計梯形圖63.2 設計語句表134 調試結果185 結束語196 參考文獻201 概述在plc問世之前,工業控制領域中是繼電器控制占主導地位,繼電器控制系統有著十分明顯的缺點。體積大、功耗多、可靠性差、壽命短、運行速度慢、適應性差,尤其當生產工藝發生變化時,就鼻息重新設計、重新安裝,造成時間和資金的嚴重浪費。為了改變這種現狀,1969年美國數字設備公司(dec)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臺plc。

2、隨著plc的不斷發展增加了網絡通信功能,發展了各種智能模塊,增加了外部診斷功能。使plc成為了現在工業控制領域的三大支柱之一。本課題是用plc控制裝配流水線控制。用plc控制裝配流水線具有程序設計簡單、易于操作和理解、能夠實現多種功能等優點。此系統主要能夠實現順次啟動和停止,完成工件移位以及功能緊急故障處理等功能。2 硬件設計2.1 控制要求: 圖2-1功能說明:裝配流水線控制傳送系統,用異步電動機帶動傳送帶,控制過程如下:啟動時先按下sd按鈕,起動整個傳送系統,工件開始在傳送帶移位。停止時按下復位按鈕,裝配流水線停止工作,系統初始化重新開始運行。a,b,c三個燈模擬的是三個操作,d,e,f,

3、g四組燈模擬的是傳送帶。傳送帶共有十六個工位,工件從1號位裝入,分別在a(操作1)、b(操作2)、c(操作3)三個工位完成三種裝配操作,經最后一個工位后送入倉庫;d,e,f,g均是四個燈一組的模擬傳送帶,這些工位均用于傳送工件。工件在傳送帶上開始傳送,經過defg傳送之后進行a操作,再經過defg傳送之后進行b操作,再經過defg傳送之后進行c操作,然后經過defg傳送到倉庫。按下啟動按鈕整個系統開始工作,按下復位按鈕整個系統開始恢復到初始化狀態,按下移位按鈕系統開始傳送工件經過abc三個操作之后最后到達倉庫。2.2 選擇plc型號plc的選擇主要應從plc 的機型、容量、i/o模塊、電源模塊

4、、特殊功能模塊、通信聯網能力等方面加以綜合考慮。plc機型選擇的基本原則是在滿足功能要求及保證可靠、維護方便的前提下,力爭最佳的性能價格比。選擇時應主要考慮到合理的結構型式,安裝方式的選擇,相應的功能要求,響應速度要求,系統可靠性的要求,機型盡量統一等因素。2.2.1 基本單元s7-200系列plc中可提供4種不同的基本型號的8種cpu供選擇使用,其輸入輸出點數的分配見下表:s7-200系列plc中cpu22x的基本單元表2.1-1型 號輸入點輸出點可帶擴展模塊數s7-200cpu22164s7-200cpu222862個擴展模塊 s7-200cpu2241410 7個擴展模塊3 s7-200

5、cpu22624167個擴展模塊s7-200cpu226xm2416 7個擴展模塊2.2.2 個人計算機(pc)或編程器個人計算機(pc)或編程器裝上step7-micro/win32編程軟件后,機可供用戶進行程序的編制、編輯、調試和監視等。要求個人計算機(pc)的配置:cpu80586或更高的處理器,16mb內存(最低要求為:cpu80486,8mb內存);vga顯示器(分辨率1024*768像素);硬盤空間至少50mb;microsoft windows所支持的鼠標。step7-micro/win32編程軟件是基于windows的軟件,它支持32位windows95,windows98和w

6、indows nt4.0使用環境。它的基本功能是創建、編輯、調試用戶程序、組態系統等。本實驗采用s7200 cpu226的可編程控制器2.3 輸入/輸出接線列表 表2.3-1 面板啟動復位移位abcplci0.0i0.2i0.1q0.0q0.1q0.2面板defghplcq0.3q0.4q0.5q0.6q0.7其中i0.0 為系統啟動按鈕,i0.1為移位按鈕,i0.2為復位按鈕,q0.1、q0.2、q0.3位abc三個操作的輸出,q0.3、q0.4、q0.5、q0.6為模擬傳送帶的輸出,q0.7位模擬的倉庫輸出。2.4 系統設計流程圖plc本身有多種程序設計語言,如梯形圖語言、指令語句表語言、

7、功能表語言等。其中梯形圖語言沿襲傳統的電氣符號控制圖,但簡化了符號,編程容易且直觀。根據設計要求具體流程圖如下:程序啟動按下開始按鈕i0.0流水線開始工作傳送帶d指示燈q0.3亮1秒之后傳送帶e指示燈q0.4亮,q0.3滅1秒之后傳送帶f指示燈q0.5亮,q0.4滅1秒之后傳送帶g指示燈q0.6亮,q0.5滅1秒之后傳送帶a指示燈q0.0亮,q0.6滅3秒之后傳送帶d指示燈q0.3亮,q0.0滅, 3秒之后傳送帶b指示燈q0.1亮,q0.0滅3秒之后傳送帶c指示燈q0.2亮,q0.0滅3秒后一輪完成,返回一開始的傳送帶指示燈q0.1亮,q0.7滅閉合移位開關,傳送帶有defg依次點亮按下復位按

8、鈕i0.1,系統復位再次按下啟動按鈕,程序再次啟動 圖2.4-13 軟件設計3.1 設計梯形圖 圖3.1-1 梯形圖3.2 設計語句表network 1ld i0.0an m0.1ton t37, +10network 2 ld t37= m0.1network 3 ld i0.1o m0.5= m10.0network 4 ld m0.2= m10.6network 5 ld m0.3= m12.4network 6 ld m0.4= m13.2network 7 ld m0.1shrb m10.0, m10.1, +5shrb m10.6, m10.7, +5shrb m12.4, m12

9、.5, +5shrb m13.2, m13.3, +5network 8 ld m10.5o m11.3o m13.1o m13.7eu= m1.0network 9 ld m1.1an t58o m10.0= m1.1ton t47, +50network 10 ld m1.1an t47o m1.2= m20.0network 11 ld m20.4ton t48, +80an t48= m1.2network 12 ld m1.0shrb m20.0, m20.1, +4network 13 ld m20.1ton t39, +30network 14 ld t39ton t40, +1

10、5an t40= m0.2network 15 ld m20.2ton t41, +30network 16 ld t41ton t42, +15an t42= m0.3network 17 ld m20.3ton t43, +30network 18 ld t43ton t44, +15an t44= m0.4network 19 ld m20.4ton t45, +30network 20 ld t45ton t46, +15an t46= m0.5network 21 ld m10.1o m10.7o m12.5o m13.3= q0.3network 22 ld m10.2o m11.

11、0o m12.6o m13.4= q0.4network 23 ld m10.3o m11.1o m12.7o m13.5= q0.5network 24 ld m10.4o m11.2o m13.0o m13.6= q0.6network 25 ld m20.1an t39= q0.0network 26 ld m20.2an t41= q0.1network 27 ld m20.3an t43= q0.2network 28 ld m20.4an t45= q0.7network 29 ld i0.2r m10.1, 1r m11.3, 1r m12.5, 1r m13.7, 1r m20

12、.1, 1r m20.4, 1network 30 ld i0.2ton t58, +14 調試結果 圖4-1按下啟動按鈕,裝配流水線模擬控制系統正常啟動。按下復位按鈕,裝配流水線模擬控制系統恢復到初始化狀態。按下移位按鈕,工件開始在傳送帶上傳動,經過defg之后到達a,進行操作1;經過defg之后到達b,進行操作2;經過defg之后到達c,進行操作3;經過defg之后到達h,進入倉庫;完成一個工件的裝配操作并且進入倉庫。在接著defgadefgbdefgcdefgh按此順序循環操作! 5 結束語plc的誕生給工業控制卡領域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改變了空也控制領域繼電器站住帶地位的格局。推動了生產

13、力的發展。為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隨著plc在工業控制領域的廣泛推廣,控制領域對plc技術也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進一步推動了plc技術的發展。所以作為當代大學生,做為自動化專業的學生,熟悉的掌握plc應用技術生存黎明的根本。通過本次親身實踐,我獲益良多,不僅鞏固了以前學習的知識,學到了很多在書本上所沒有學到過的知識。而且通過這次課程設計使我懂得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從理論中得出結論,才能真正的學到知識,從而提高自己的實際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最后感謝老師的授課和教導!6 參考文獻1 何衍慶等編著. 編程序控制器原理及應用技巧. 北京:化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