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錄 1 總論 .1 1.1 項目背景 .1 1.1.1 項目名稱.1 1.1.2 項目建設性質 .1 1.1.3 項目主管部門 .1 1.1.4 項目申報單位 .1 1.1.5 可行性報告編制單位.1 1.1.6 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1 1.1.7 項目提出的理由與過程.2 1.2 項目概況 .4 1.2.1 建設地點.4 1.2.2 建設規模與發展目標.4 1.2.3 項目建設條件 .5 1.2.4 項目建設投資及效益情況.7 1.2.5 綜合技術經濟指標 .7 1.3 問題與建議 .9 1.3.1 項目的主要優點 .9 1.3.2 項目的主要不足 .9 1.3.3 實現該項目的可能性
2、.10 2 市場分析與預測 .11 2.1 項目產品介紹 .11 2.2 產品國內外市場供需現狀.11 2.3 產品國內外市場供需預測.12 2.4 產品目標市場分析.13 2.5 產品市場競爭力分析.13 2.5.1 主要競爭對手 .13 2.5.2 產品市場競爭力優勢、劣勢 .14 2.5.3 產品目標市場占有份額分析 .15 2.6 產業關聯度分析 .15 3 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 .18 3.1 項目組成 .18 3.2 建設項目發展規模.18 3.2.1 木薯種植.18 3.2.2 木薯良種繁育 .19 3.3 產品方案 .19 3.3.1 項目產品.20 3.3.2 產品質量指標 .
3、20 4 場址條件 .21 4.1 項目布點及選址 .21 4.2 建設地點與地理位置.21 4.3 土地利用現狀 .21 4.3.1 項目所在區域的土地利用情況 .21 4.3.2 項目區土地利用情況.22 4.4 氣候條件與資源 .23 4.4.1 光能.23 4.4.2 氣溫、積溫和濕度.23 4.4.3 降水量.23 4.4.4 風 .23 4.4.5 氣候災情.24 4.5 地形、地貌條件 .24 4.6 水文條件 .24 4.7 土壤條件 .25 4.8 交通運輸條件 .25 4.9 勞動力資源條件 .25 5 技術、設備、工程方案 .26 5.1 技術方案 .26 5.1.1 技
4、術路線.26 5.1.2 苗、種場生產技術與生產流程.26 5.1.3 種植基地栽培技術與生產流程 .31 5.2 主要農機器具選擇方案.38 5.2.1 種苗繁育.38 5.2.2 耕作管理.38 5.2.3 收割.38 5.3 工程方案 .38 5.3.1 主要構筑物的特征、建筑面積.38 5.3.2 主要建、構筑物工程.41 6 原材料供應 .42 6.1 種苗 .42 6.2 肥料 .42 6.3 農藥 .43 7 項目總體布置 .46 7.1 總體布置 .46 7.1.1 項目構成與布置 .46 7.1.2 總體布置.46 7.2 運輸 .47 7.2.1 場內外運輸.47 7.2.
5、2 運輸方式與運輸設備.47 8 經營管理 .48 8.1 項目法人組建方案.48 8.2 管理機構設置方案.48 8.3 人力資源配置 .49 8.4 員工培訓計劃 .49 8.5 經營方式 .50 9 項目實施進度 .51 9.1 建設工期 .51 9.2 項目實施進度安排.51 9.3 項目實施進度表 .52 10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53 10.1 投資估算 .53 10.1.1 投資估算說明及依據.53 10.1.2 建設投資估算 .53 10.2 資金籌措 .55 11 項目效益分析 .56 11.1 社會效益分析 .56 11.2 經濟效益分析 .57 11.3 生態效益分析
6、.57 12 風險分析 .58 12.1 項目主要風險因素識別.58 12.2 風險程度分析 .59 12.3 防范和降低風險措施.59 13 研究結論與建議 .62 13.1 推薦方案總體描述.62 13.1.1 市場預測結果 .62 13.1.2 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62 13.1.3 場址選擇方案 .62 13.1.4 技術設備工程方案.63 13.1.5 原材料、燃料供應方案 .63 13.1.6 環境影響評價 .63 13.1.7 項目投入總資金及資金籌措 .64 13.1.8 方案實施的基本條件.64 13.1.9 主要風險分析結論.65 13.2 推薦方案的優缺點描述.65 13
7、.2.1 優點.65 13.2.2 存在問題.66 13.3 結論與建議 .66 13.3.1 結論.66 13.3.2 建議.67 1 總論 1.1 項目背景 1.1.1 項目名稱 12.1 萬畝木薯種植建設項目。 1.1.2 項目建設性質 新建項目。 1.1.3 項目主管部門 云南省。 1.1.4 項目 申報 單位 云南。 1.1.5 可行性報告編制單位 云南省。 1.1.6 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 1、建設項目建議書批復文件 (見附件) ; 2、云南省委托“云南省”編制完成“12.1 萬畝木薯種植項 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合同; 3、 中國木薯栽培技術與產業發展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8
8、年 5 月 第一版; 4、 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 ; 5、 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管理辦法 農業部令第 39 號(2004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 6、 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 三版) 國家發展改革委、 建設部 發改投資(2006)1325 號; 7、 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 計辦投資 (2002)15 號; 8、市場材料價格參照云南省工程建設材料設備價格信息 。 9、 云南省建筑造價計價規則 云南省建設廳建標(2008) ; 10、當地價格信息、物價、物資等有關部門公布的材料價格; 11、設備供貨商提供的說明書及報價; 12、現有類似企業投資情況。 1.
9、1.7 項目提出的理由 與過程 1、從從項項目目層層次次分分析析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類之一,被譽為 “淀粉之王、地下糧食” 。 木薯 主要在熱帶地區栽培,粗生易栽,適應性強,栽培技術較容易掌握,利 于土地和勞動力資源的開發利用。 在本項目中,木薯的應用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用于加工淀粉, 而在加工淀粉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木薯渣;第二層次,木薯渣經 發酵 后在可以作為養豬的飼料,代替配合飼料中的谷類成份,作為畜禽的熱 能飼料。第三層次,養豬場的豬糞又可以通過發酵作為木薯種植的有機 肥料,通過對薯渣和豬糞的綜合利用,充分體現了廢渣利用的實用價值 和經濟價值,以及循環經濟的效益。 “木薯種植 加工
10、飼養木薯種植”的經濟循環模式的推廣運 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木薯產業的經濟效益。 2、從從國國民民經經濟濟全全局局分分析析 近年來我國淀粉工業發展較快,生產淀粉的主要原料為玉米和木薯, 1998 年全國玉米淀粉總產量高達 300 萬噸,而木薯淀粉只有 33 萬噸, 雖然木薯淀粉價格稍高于玉米淀粉,但由于木薯淀粉粘度比玉米高,蛋 白質含量比玉米低,糊液成膜性好,滲透性強,因此應用木薯淀粉制造 大部分變性淀粉時,比玉米淀粉具有更大的質量競爭優勢。 木薯也是生產酒精的工業原料。近幾年,世界的傳統能源危機進一 步的顯現。很多國家已經開始采用部分酒精來代替石油的方法,研制了 乙醇汽油。根據發展趨勢估計 ,
11、如果能夠在國內的汽油中添加 10%的燃 料酒精,那么,每年汽車燃料將消耗 300 萬噸以上的酒精,而目前中國 的酒精生產能力僅約 200 萬噸。 據廣西淀粉協會的資料顯示,目前,在加工能源酒精的主要原料中, 以木薯的淀粉含量較高,且價格較為低廉,具有生產酒精還具有工藝簡 單和成本低等優點,木薯酒精的經濟效益最高。因此,木薯是目前中國最 理想的能源酒精原料之一,發展木薯種植生產木薯酒精也是我國緩解能 源危機的一個重要途徑。 全國木薯淀粉加工廠的年總設計加工能力達 100 萬噸 以上,每年 約生產 50 萬噸 淀粉,而年總設計加工木薯酒精能力達 60 多萬噸,但 實際年產量只有 20 萬30 萬噸
12、,雖然從國外進口大量木薯干片加工, 但還是滿足不了國內市場需求,而且由于加工時間較短,影響木薯加工 業的經濟效益。 根據市場現狀和預測,預計明年需要木薯加工原料 600 萬噸,如果 按鮮薯總產量的 50%可直接作為加工原料,則年需鮮木薯達 1200 萬噸 以上,才能滿足加工需求,這還不包括有些企業正逐年擴大木薯加工能 力。因此,估計木薯的鮮薯原料缺口 50%以上。 通過上述兩個層次的分析認為,項目實施必將 為下游行業提供原料 保障,促進木薯加工業的發展,有助于增加淀粉和酒精產量的提高,為 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提供物質保障, 并較大幅度提高當地農民的收入水平, 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
13、社會效益。 1.2 項目概況 1.2.1 建設地點 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八布鄉的云南 。 1.2.2 建設規模與發展目標 1、建建設設規規模模 本建設項目規模為 12.1 萬畝,由 2 個部分組成: (1)木薯良種繁育基地 1000 畝; (2)木薯大田生產區約 12 萬畝。 2、發發展展目目標標 (1)項目的總體目標 以高效農業為突破口,以科技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創造良好的 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保護生態環境,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2)項目建設的目標 以種植業和相關配套設施建設為基礎,通過現代生物良種擴繁集成 技術和“公司 + 基地(合作社)+ 職工(農戶) ”的運作模式,形成以 “種
14、植 飼養 加工 銷售”為價值鏈的產業群,帶動當地農業產業 結構的調整與升級,建成 為以生態農業、效益農業為主體的現代農業科 技園區,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的轉變,實現本項目的總目標 ,形 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項目 達到最終規劃設計規模后,每年可提供 30.25 萬噸的鮮木薯。 3、項項目目建建設設分分期期 根據產業發展規劃、生產規模及生產能力分為 近、中、遠三期完成: (1)近期建設項目 在一年的時間內成立木薯種植有限公司,建立起木薯良種繁育基地。 先在和周邊的八步、楊萬和六河三個鄉范圍內推廣木薯種植。計劃 第二年種植面積達到 2.4 萬畝。 (2)中期建設項目 木薯良種繁育基地建成后,能夠
15、為當地木薯種植農戶提供優質種苗, 降低生產成本和提供種苗保障,吸引和帶動周邊三個鄉鎮更多的農戶參 與種植木薯,增加木薯種植面積。計劃以每年新增 2.4 萬畝種植面積的 增長速度,用 2 年的時間,達到 7.2 萬畝的規模,使規模效益充分的體 現。 (3)遠期建設項目 在前兩期項目建設的基礎和成果上,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仍然以 每年新增 2.4 萬畝種植面積的增長速度,再用 2 年的時間,最終達到 12.1 萬畝的種植目標。 1.2.3 項目建設條件 1、政政策策條條件件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 包括木薯在內的種植業的 發展, 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發展的政策措施 。 云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
16、發展第 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也提出“加快發展特色優勢農業” 。各級黨委、 政府也都把發展畜牧業作為振興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 加大支持力度,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為 項目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 環境條件。 2007 年 6 月 7 日,國務院召開可再生能源會議,玉米變乙醇項目被 叫停,這些相關的政策也為木薯種植的發展開辟了更多的市場空間。 2、市市場場條條件件 近年來,國內外木薯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近年我國進口的木薯干 片也在逐年增長,每年已達 150 萬噸。木薯供應在國內市場存在相當大 的缺口,市場上木薯干片的價格也由 2005 年的 950 元/噸升至現在的 1550 元/噸。 因
17、此,當前的國內外市場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并在較長時間內保 持這種趨勢,前景十分廣闊。 3、環環境境、資資源源條條件件 項目區位于農業生產區,遠離城鎮,無任何工業污染,空氣質量、 地表水質量良好。氣候屬南亞熱帶半濕潤季風氣候,適應木薯的生長。 土壤以赤紅壤為主,肥力中上,項目區 自有土地總面積 4131 畝, 周邊有 13.17 萬畝旱地和 22.5 萬畝荒草地可開發種植木薯,土地資源豐 富。八布河從項目區穿過,八布河徑流量大,水質好,能保證項目的生 產生活用水。 4、技技術術條條件件 木薯傳統栽培技術已得到逐步完善和提高,初步形成了一個切合中 國實際的木薯繁育種植技術體系。而且 已有木薯種植和
18、相關項目建 設的成功經驗,愿為本項目提供技術支持。 5、資資金金條條件件 建設資金由云南集團有限公司自籌。 6、社社會會條條件件 在項目區的鄉鎮已經有木薯種植的經驗,此外木薯淀粉廠的建成將 為木薯的銷售提供銷路保障,使農戶看到種植木薯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激發農戶種植木薯的積極性。 7、外外部部協協作作配配套套條條件件 麻栗坡至富寧的柏油路從項目區穿過,項目區已經 實現了村村通公 路,為將來運輸項目產品創造了有利的交通條件。項目所在麻栗坡縣縣 域現有電站 10 多座,裝機總容量 3 萬多千瓦,全縣年發電量 達 1.24 億 度。普陽煤礦距八布鄉約 50km,運輸路程近,煤質熱量高。 通過建設條件
19、的初步分析,認為項目有其建設和運營的可能性。 1.2.4 項目 建設投資 及效益情況 項目建設總投資為 218.71 萬元,其中: 1、田間工程投資 187.07 萬元; 2、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21.23 萬元; 3、預備費 10.41 萬元。 經估算,本項目建成后年均銷售收入 15911.5 萬元,年均銷售利潤 13612.5 萬元,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1.2.5 綜合 技術經濟指標 表 11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序號指 標 名 稱單 位數 量備 注 1項目建設規模畝121000 1.1木薯種植區畝120000 1.2木薯良種繁育基地畝1000 2項目建設期年6 3項目計算周期年15 4種
20、植計劃畝121000 4.12009 年畝25000含良種基地種植面積 4.22010 年畝49000含良種基地種植面積 4.32011 年畝73000含良種基地種植面積 4.42012 年畝97000含良種基地種植面積 4.52013 年畝121000含良種基地種植面積 5工程內容及規模 5.1生產管理用房間2064m,磚混,兼泵房 5.2田間路km2.93.5m 寬,砂石路 5.3生產路km2.01.0m 寬,土路 5.4灌溉溝km2.70.50.30.5m,毛石灌溝 5.5排水溝km30.40.5m,土溝 5.6水池座750m3,磚混 5.7水池座3100 m3,磚混 5.8積肥池座67
21、15 m3,磚混 6主要原材料及儀器設備 6.1種苗噸12100畝均按 100kg 用量計算 6.2有機肥噸60000畝均施 0.5 噸 6.3化肥噸6000畝均施 50kg 6.4農藥噸180每均畝施 1.5kg 6.5地膜噸288畝用量 4kg,按 7.2 萬畝計 7人工個73 8單位平均投資元350 8.1種苗費元160 8.2肥料元124 8.3農藥費元21 8.4地膜元10 8.5人工元35 9項目總投資萬元218.71 9.1田間工程費用萬元187.07占投資比例 85.53 9.1.1種植工程費萬元35.00 9.1.2配套工程萬元152.07 9.1.3灌溉及排水工程萬元77.
22、0 9.1.4道路工程萬元20.70 9.1.5其他工程萬元54.37 9.2工程建設其他費用萬元21.23占投資比例 9.77 9.2.1前期工作費(2%)萬元3.74 9.2.2勘察設計費(2.5%)萬元4.68 9.2.3建設單位管理費(1.5%)萬元2.81 9.2.4技術培訓費萬元10.00 9.3預備費萬元10.41占投資比例 4.76 10資金籌措萬元218.71 10.1自籌資金萬元218.71占總資金 100% 11產品方案 11.1平均畝產鮮木薯噸2.5達產后正常年份 11.2年產總產鮮木薯噸302500達產后正常年份 11.2.112 萬畝種植區噸300000 11.2.
23、2木薯良種繁育基地噸2500 12銷售收入 12.1產品單價元/噸526 12.2年銷售收入萬元15911.5達產后正常年份 1.3 問題與建議 1.3.1 項目的主要優點 1、環環境境和和社社會會效效益益 項目采取“木薯種植 木薯淀粉加工 木薯渣養豬 有機肥 (豬糞尿)種植灌溉”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充分體現了項目的環保 性、生態循環性及可持續發展性,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此外,項目中 生產的木薯能夠在循環經濟模式中就得到消化,提高了項目的可靠性。 2、經經濟濟效效益益顯顯著著 項目將為農戶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實現每畝凈利潤達到 1125 元, 為后續產業提供原材料保障。擬建項目實施后可解決當地
24、 70 多人就業, 提高墾區職工生活水平,并帶動其它相關行業,增加國家稅收。 1.3.2 項目的主要不足 1、農農戶戶的的種種植植積積極極性性對對整整個個項項目目建建設設有有很很大大影影響響 農戶的種植積極性是鮮木薯供應關鍵,需與當地農戶 建立穩定的供 銷關系合作模式,以確保原材料的供應充足,才能實現循環經濟建設總 目標。 2、市市場場價價格格的的波波動動對對木木薯薯種種植植業業有有較較大大影影響響 近幾年來,由于受到能源漲價,對淀粉加工也產生了一定的不利影 響,使木薯的價格大幅上升,導致一些不法商販囤積木薯干片,進一步 推高價格,逐漸使木薯的價格偏離了本來的價值,一旦泡沫破裂,將對 木薯種植
25、產業的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 1.3.3 實現該項目的可能性 1、實施單位有種植的技術基礎,基地選址適宜。 2、有較高的技術起點,可實現農業增效、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 是推動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一項重要工程。 3、項目生產所需農用生產資料供應充足,基地可作為 “公司”的第一 生產車間,產品市場前景廣闊。 4、項目按“公司 + 基地(合作社)+ 職工(農戶) ”的組織形式 運作,是集“技、工、農、貿”一體化的現代農業基地。在經營管理上 走“貿工農、產供銷”一條龍的經營模式。 綜上所述,該項目的建設是以調整農業產業和產品結構,發展生物 資源開發創新產業為目的,變自然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符合國
26、家產業 政策要求;符合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方針;符合云南省建設 “綠色經 濟強省”的目標;符合本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整體規劃。也是各 級政府實施扶貧攻堅戰略的重要舉措。項目的實施不僅具有良好的經濟 效益,同時還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保護生態環境,為云南 木薯產業發 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特提出本建設項目。 2 市場分析與預測 2.1 項目產品介紹 項目主要產品為鮮木薯,為下游 10 萬噸木薯淀粉加工廠提供原材料 保障。 2.2 產品國內外市場供需現狀 1、國國際際市市場場供供需需現現狀狀 2006 年世界木薯產量為 226 億噸,為世界第一大熱帶經濟作物, 主要產于非洲。2006 年非洲木薯產
27、量為 122 億噸,占世界木薯總產的 53,主產國為尼日利亞、剛果、莫桑比克、加納等; 2006 年亞洲木薯 產量為 6701 萬噸,占世界的 297,主產國為泰國、印度尼西亞、越 南、印度、中國、柬埔寨、菲律賓等; 2006 年拉美與加勒比海地區的木 薯產量為 3793 萬噸,占世界的 173,主產國為巴西、巴拉圭、哥倫 比亞、秘魯等。 2005 年全世界木薯產品貿易量約 792 萬噸,市場價值為 840 億美 元,以木薯干為主。主要出口國為泰國、印度尼西亞和幾個非洲的主產 國;主要進口國為中國、韓國、日本、美國以及部分歐洲國家。 上世紀 90 年代以來,由于飼料工業和淀粉工業的迅速發展,國
28、際市 場對木薯的需求量逐年增長。據業內人士預測,到 2020 年世界木薯產 量將達到 2.71 億噸,市場前景十分可觀。 2、國國內內市市場場供供需需現現狀狀 木薯目前主要在廣西、海南、云南和廣東省種植,截至 2005 年, 全國木薯種植面積已達 657 萬畝。廣西是我國木薯生產的第一大省,每 年木薯生產總量已達 800 萬噸,種植面積達 400 萬畝,種植面積和產量 都占全國的 60%以上。云南也是木薯的重要生產區, 2006 年云南各類薯 類作物種植面積已達 260 萬畝,年產薯類近 1000 萬噸。 國內木薯主要用于生產淀粉和酒精,用于變性淀粉、味精、糖、制 藥、面條、造紙等六個行業,淀
29、粉總需求量約為 400 萬噸,而變性淀粉 的用量則由 1997 年的 20.8 萬噸增加到 2000 年的 69 萬噸,增長了三倍 多,目前,我國變性淀粉的年產量僅為 39 萬噸,遠遠不能滿足各行業的 需要,進口的木薯產品逐年增長,目前已達 150 萬噸,原料木薯的供應 在國內市場存在相當大的缺口。 廣西、云南、海南等省近年正在積極利用荒地擴大種植面積,推廣 良種良法,努力提高木薯的產量。 2.3 產品國內外市場供需預測 1、國國際際市市場場供供需需預預測測 從 19951997 年間,世界木薯產品貿易量從 520 萬噸上升到 600 萬 噸,而我國的出口量每年只有 40 萬噸,所占份額少之又
30、少。歐盟一直是 木薯產品進口大戶,但 1990 年以后,隨著日本、臺灣、韓國飼料工業的 迅速發展及世界淀粉工業的興起,這些發達國家的木薯進口份額也在逐 年增大。據有關專家預測,在 19932020 年間,世界的木薯利用將以每 年 1.68%的速度增長,至 2020 年,世界木薯利用量達 271.6 百萬噸,可 見木薯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巨大的空間。 2、國國內內市市場場供供需需預預測測 近年來,我國淀粉工業發展較快,生產淀粉的主要原料為玉米和木 薯,由于受到資源和其他綜合因素的制約,玉米淀粉遠高于木薯淀粉的 總產量。雖然木薯淀粉價格稍高于玉米淀粉,但由于木薯淀粉粘度比玉 米高,蛋白質含量比玉米
31、低,糊液成膜性好,滲透性強,木薯淀粉制造 的變性淀粉比玉米制造的同類淀粉具有更大的質量競爭優勢。 根據需求發展趨勢,國內對木薯淀粉產品的需求,在較長時間內不 能扭轉供不應求的局面,具有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據有關方面預測, 中國淀粉在部分工業行業中的年消耗量約為 500 萬噸,而變性淀粉目前 在國內相關行業的市場容量約為 100 萬噸,市場發展容量接近 200 萬噸。 由此可見,在國內市場木薯及木薯衍生品的市場遠遠沒有達到飽和, 本項目生產的木薯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2.4 產品目標市場分析 本建設項目的產品目標市場 分為三個層次,目標市場為當地市場, 即下一環節 10 萬噸木薯淀粉加工廠提供原
32、材料;在滿足了加工廠的生產 需求后,再將富余的鮮木薯就近銷售給周邊的木薯加工企業,推進到第 二層次的國內市場和第三層次的國際市場。 國內木薯淀粉加工廠的年總設計加工能力達 100 萬噸以上,但每年 只生產約 50 萬噸淀粉,而年總設計加工木薯酒精能力達 60 多萬噸,但 實際年產量為 20 萬30 萬噸。 由此可見,即使配套的 10 萬噸木薯淀粉加工廠不能消耗掉本項目的 鮮木薯,富余的鮮木薯也是供不應求。 2.5 產品市場競爭力分析 2.5.1 主要競爭對手 1、國國際際主主要要競競爭爭對對手手 目前,國際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是東南亞的主要木薯生產和出口國, 以及非洲、美洲的主要木薯生產和出口國
33、;但國內外市場的木薯產品將 較長時間內保持供不應求的局面,不存在競爭關系;到國際市場均衡時, 本項目已經具有相當的競爭能力,而國內企業更多的是合作,共同打造 中國的木薯品牌。 2、國國內內主主要要競競爭爭對對手手 我國種植木薯的省份有廣西、海南、廣東、福建和云南等省區,約 占世界木薯總產量的 3.5%,中國的木薯產業集中分布在云南和廣西。 廣西是我國種植木薯的最大省份,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的 60% 以上。廣西和云南地理位置相鄰,氣候和人文條件相似,但由于國內市 場在比較長的時間內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不會出現競爭的局面;到市 場均衡時,本項目生產經營成熟,具有一定的管理經驗和優勢,已經具 有
34、相當的競爭能力。 2.5.2 產品市場競爭力優勢、劣勢 1、優優勢勢 (1)具有資源優勢 項目區氣候條件較好,氣候屬南亞熱帶半濕潤季風氣候,適宜木薯 的生長,土地資源豐富,道路、水資源、勞動力等資源豐富,為發展木 薯種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2)后發優勢 選用國內外優質的適合本地區氣候條件的優質木薯品種;采用國內 先進和成熟的工藝,借鑒已有企業的成功經驗。 (3)規模效益優勢 項目首先在建立一個木薯良種繁育種植基地,以此為基礎, 輻射帶動周邊的八布、楊萬、六河三鄉,共推廣良種木薯種植 12.1 萬畝。 (4)產業優勢 嚴格按照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建設,采用優良的木薯品種和較先進 的管理運營模式,
35、按照產業集群的方式布局與發展,下游建設一個 10 萬噸的木薯淀粉加工廠,建設一個年產 10 萬頭商品豬的養豬場和年產 2.8 萬噸有機肥的有機肥廠,直接為企業提供市場,延伸產業價值鏈。 (5)市場優勢 云南市場的木薯種植尚未普及,市場出入門檻不高,市場還遠沒有 飽和;國內和國際市場對木薯產品的需求量很大,前景廣闊。 2、劣劣勢勢 由于木薯是新興的熱帶作物產業,缺乏相應科研經費的投入和支持, 研究推廣人員少,科研推廣基礎差,成果少,木薯良種良法面積小,如: 20002004 年的 5 年間, 全國木薯收獲面積只增加了 4.6%, 單產提高 5.1%, 總產量提高 9.9%。此外,木薯加工廠多,
36、規模小, 鮮薯原料缺口 過半。 2.5.3 產品目標市場占有份額分析 截至 2006 年,全國木薯種植面積已達 680 萬畝。廣西是我國木薯生 產的第一大省,種植面積達 400 萬畝。云南也是木薯的重要生產區, 2006 年云南各類薯類作物種植面積已達 260 萬畝。 根據市場供需現狀,按照種植面積來分析項目所占的市場份額,本 項目占國內市場的份額為 1.84,占省內市場的份額為 4.65。 2.6 產業關聯度分析 通過本項目的建設,實現特色生物資源的規?;嘤爱a業化發展。 同時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依托,效益為中心 ” ,通過加工與產業關 聯提高附加值,促進銷售、儲運等產業的發展。 1、與
37、與國國家家生生態態建建設設戰戰略略目目標標相相關關聯聯 21 世紀,我國的生態建設目標是 “全國完成綠色化、生態化、經濟 增長與環境退化脫鉤,實現環境與經濟的雙贏 ” 。本項目屬于農業項目, 木薯的種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變不良的自然災害,增加土地的綠地覆 蓋,并充分實現物質的循環利用,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保護了生態 環境。 2、與與云云南南省省生生物物資資源源開開發發戰戰略略相相關關聯聯 項目的建設與云南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建設 “綠色經濟強省”的戰 略目標相一致,項目通過生物技術、有機技術為導向的農業技術路線。 充分體現了“綠色、環保”的建設理念。 3、特特色色生生物物資資源源產產品品及及直
38、直接接產產業業 木薯屬于熱帶作物,現項目區已有栽培歷史。木薯是木薯淀粉加工 廠的直接原料,而木薯淀粉的市場前景非常大,無疑會帶動淀粉加工產 業和木薯種植與可研的發展。 4、建建設設帶帶動動的的相相關關產產業業 木薯可以直接生產食品、淀粉,酒精等,而其生產的變性淀粉還可 以用于味精、糖、變性淀粉、制藥、面條、造紙的生產。此外,木薯生 產淀粉產生的木薯渣還可以為養豬廠提供飼料,養豬廠產生的糞便可以 生產有機肥還田,帶動養殖業的發展。 在本項目中,種植 12.1 萬畝的木薯將帶動一個 10 萬噸的木薯淀粉 加工廠,加工廠的木薯渣提供給年產 10 萬頭商品豬的養殖場,而養殖場 產生的糞便還可以還田,為
39、種植木薯提供肥料。 圖 21 項目帶動相關產業示意圖 發展 12.1 萬畝木薯 種植 種植業 (生產鮮木薯) 養殖業 (養豬) 加工產業 (淀粉生產) 木薯原料 木薯廢渣 豬糞尿 3 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 3.1 項目組成 項目由兩個功能區組成,一個為優質、高產木薯種植區,另一個為 木薯良種繁育基地,總面積 12.1 萬畝。 1、木木薯薯種種植植 區區 占地面積為 12 萬畝。主要分布于麻栗坡縣的楊萬、八布和六河三個 鄉,用于鮮木薯的生產,由當地農戶自行管理。 2、木木薯薯良良種種繁繁育育基基地地 占地面積為 1000 畝,主要任務是引進良種、保存良種、根據市場和 木薯優良品種研究動向適時調整種
40、植結構和品種,防止突發自然災害和 病蟲害對木薯生產造成嚴重的影響,緩解由此引發的種苗危機,保障木 薯種植的正常生產。木薯良種繁育基地位于 ,由農場負責管理。 3.2 建設項目發展規模 3.2.1 木薯種植 木薯種植區擬選用五個品質優良的木薯品種進行種植。 1、項目實施第一年,每個品種各種植 4800 畝,此后每個品種的每 年種植面積以總規劃面積的 20擴大; 2、5 年后達到總種植面積 12.1 萬畝的規模,每個品種種植面積為 24000 畝。 表 31 木薯種植 內容和規模表 品 種 類 別數 量建 設 規 模備 注 1南植 199畝24000最終種植目標 2華南 201畝24000最終種植
41、目標 3華南 205畝24000最終種植目標 4華南 5 號畝24000最終種植目標 5華南 6 號畝24000最終種植目標 3.2.2 木薯良種繁育 木薯良種繁育基地規劃布置于 內,主要包括種植用地和生產管 理用房,總面積 1000 畝。種苗基地每年每畝可提供優質種苗 1.5 噸,共 計每年可提供種苗 1500 噸。 按照每畝 100kg 的種苗需求量計算,可滿足每年新增種植面積的 62.5即 1.5 萬畝的種苗需求。此外原種植農戶可自行預留繁殖種莖,以 備次年種植。 3.3 產品方案 優良的種植品種是項目獲得高產、穩產的基本保障。本項目擬選取 的五個木薯品種,都是全國種植面積較大的優良品種
42、,目前已經在生產 上大規模推廣,特點是適應性強、產量高、淀粉含量高。 項目區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區域,屬于亞熱帶氣候區,氣候條件非常 適宜木薯生長,基本上所有的木薯品種都可選擇種植。本項目的品種選 擇主要指標為產量、淀粉含量、適應性、抗逆性、成熟期、間套種要求 以及大規模推廣的難易程度等。 此外為間套種需求,提高土地產出率和避免木薯統一上市,沖擊市 場影響鮮薯價格,項目區木薯種植采取早、中、晚熟的品種組合,種植 比例為 1:2:2。早熟品種選用南植 199,早中熟品種選用華南 6 號,中熟 品種選用華南 205,中晚熟品種選用華南 5 號,晚熟品種選用華南 201。五個品種每年的種植面積相同,各占
43、年度規劃種植面積的 20%。 3.3.1 項目產品 項目的產品為鮮木薯,擬選的五個木薯品種的理論產量為每畝 1.5 噸5 噸。綜合考慮種植技術、土地肥力以及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本 項目鮮木薯平均畝產按照 2.5 噸計算,達到 12.1 萬畝的種植規模后可年 產鮮薯 30.25 萬噸。 3.3.2 產品質量指標 鮮木薯產品質量指標:無泥、沙、根須、木質部及其它雜質混入, 鮮木薯平均淀粉含量在 25%以上, 纖維素 4%、蛋白質 1%、其它 3%、 水分 65%存在。 上述的五個木薯品種均具有鮮薯淀粉含量高的特點,最終產品的質 量指標為:淀粉含量為 25%32%,出粉率比傳統品種高 46 個百分
44、點。 此外產品塊根干物質含量較高,在 33%42%之間,氫氰酸含量較低,每 百克含量為 417mg,毒性小,適合用作養殖飼料。 4 場址條件 4.1 項目布點及選址 1、項項目目布布點點 符合當地國民經濟發展規劃、產業布局和生態環境控制目標的需要, 能滿足本項目建設和生產的要求。 2、項項目目選選址址 是以布點區域內的氣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交通運輸、基礎 配套設施等因素,兼顧當地勞動力資源等綜合因素確定。 4.2 建設地點與地理位置 項目建設地點位于云南省東南部的文山州麻栗坡縣境內的云南 。位于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八布鄉。 地處東經 10451001045512;北緯 231312
45、231612。場部 設在壩光,距麻栗坡縣城約 50km,距州府文山約 110km。 4.3 土地利用現狀 4.3.1 項目所在區域的土地利用情況 項目區位于文山州麻栗坡縣境內,縣內共有土地總面積約 3506623.4 畝。其中耕地 605120.8 畝,園地 39674.3 畝,林地 1785800.9 畝,牧草地 11341 畝,其它農用地 134719 畝,建設用地 92863.9 畝,未 利用地 837103.5 畝。 麻栗坡縣土地利用現狀見表 41。 表 41 麻栗坡縣土地利用現狀表 土地類型面 積(畝)占總面積的百分比(%) 耕地605120.817.25 園地39674.31.13
46、 林地1785800.950.92 牧草地113410.32 1、農用地 其他農用地1347193.84 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74968.82.14 交通用地14685.80.422、建設用地 水利設施用地3209.30.1 未利用地818770.423.35 3、未利用地 其他土地18333.10.52 2007 年末土地總面積3506623.4100 4.3.2 項目區土地利用情況 自有土地總面積 4131 畝,已開墾利用地 2652 畝。其中:熱作 地 1416 畝,林地 495 畝,其他種植用地 1005 余畝。以楊萬、六河、八 布三個鄉為中心,周邊有 13171.65 畝旱地和 22
47、5041.7 畝荒草地可開發 種植木薯,土地資源豐富。 三個鄉的可開發木薯種植用地情況見表 42. 表 42 麻栗坡縣八布、六河、楊萬鄉可開發的木薯種植用地現狀表 旱地(未包括平旱地和梯地)未利用土地 土地類型 坡地(畝)輪歇地(畝)荒草地(畝) 八布鄉53126.86959.469442.0 六河鄉47089.4259.784920.6 楊萬鄉23536.1743.670679.1 全 計123752.37962.7225041.7 4.4 氣候條件 與資源 4.4.1 光能 項目區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地區,陽光充足,光照強度大, 年平均日 照時 1651.32080 小時,利于木薯的光合作和營
48、養物質的形成,對木薯 生長和塊根形成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4.4.2 氣溫、積溫和濕度 1、項目區年平均氣溫 21.122.6;最冷月平均溫度 12.715.3; 最熱月平均氣溫 23。 2、10的積溫 7696。日均溫15的持續天數有 309 天329 天。 3、無霜期 349 天以上。 4、年平均相對濕度 83%。 我國的木薯種植容易受氣溫影響的是 “兩頭” ,一頭是幼苗期,多為 春播出苗期,容易遇到低溫影響;另一頭是成熟采收期,容易受霜凍或 者寒害。而在項目區熱量豐富,基本不會出現以上兩種情況,屬于比較 適宜木薯種植的區域。 4.4.3 降水量 降雨量屬于木薯種植的理想范圍,具有良好的水分
49、環境,受到從印 度洋孟加拉灣經青藏高原進入縣境的西南暖濕氣流和太平洋副熱帶高壓 影響,項目區年平均降雨量 10541329.4mm,降雨量主要集中在 7、8、9 三個月,占全年降雨量的 50%以上,114 月為旱季。干燥指數 1.17 為半濕潤氣候。 4.4.4 風 項目區主導風向為西南季風、年平均風速 0.7m/s,長年靜風頻率大。 有利于木薯生長,且無臺風襲擊之憂。 4.4.5 氣候災情 1、旱旱災災 在正常年份,從上一年的 11 月到次年的 3 月冬春間,雨量稀少容易 形成旱災,特別是連續兩年旱災之后,第二年旱災就更為嚴重。如: 1976、1977 年許多山溪、小河溝斷流,大片山區嚴重缺
50、水。 2、洪洪災災 洪水年出現的機遇主要集中在 7、8 兩月,據洪水調查資料, 1913 年和 1929 年,上游多日暴雨,八布河干流洪峰流量高達 714 和 618m3/ 秒,河床兩岸田地幾乎全部沖毀。后來一次洪災又出現在 1979 年,由 此推算,麻栗坡縣洪災出現頻率大概為 50 年一遇。 通過對上述氣象資料的收集與分析,只要加強水利設施建設,旱災 可以得到有效緩解,洪災也可以防范于未然??偟膩碚f, 項目區的氣候 條件適宜木薯的正常生長。 4.5 地形、地貌 條件 項目區所處的麻栗坡縣,地處滇東南邊沿山區,地形從東向西南傾 斜。因受四大河流的切割,形 成老君山、中寨山、天平山、關告山四大
51、山脈,老君山在縣境內海拔最高,為 2579m,最低海拔為天保船頭的盤 龍河水面 107m,最大相對高差 2472m,大部分地區海拔均在 1200 m 左 右??h城所在地海拔 1000 m。 4.6 水文條件 八布河從項目區穿過,在麻栗坡縣內長 27km,主要支流有八斗河, 源于西疇董馬南令暗河,南令以上補給區,巖溶廣布,無地表河系出露。 八布河徑流量大,水質好。境內光熱條件好,可發展熱帶經濟作物,能 保證項目的生產用水。 4.7 土壤條件 項目區土壤以赤紅壤、黃色次紅壤為主,肥力中上,成土母質為三 疊紀上統泥質頁巖,坡度較陡,自然土代表剖面有機質含量 4.2%,全氮 含量 0.20%,ph4.
52、55.0。在種植管理過程中,需根據土壤養分狀況和木 薯營養診斷,做好合理的配方施肥,以促進木薯的快速生長需求。 此外,項目區及周邊無土壤污染現象,適宜木薯的種植。 4.8 交通運輸條件 項目區位于麻栗坡縣東北部,與富寧縣接壤,離董干省級口岸約有 50km 左右。麻栗坡至富寧的柏油路從項目區穿過,項目區已經 實現了 村村通公路,公路便道四通八達, 為項目產品創造了有利的交通條件。 4.9 勞動力資源條件 1、農農業業科科技技人人員員的的數數量量、水水平平 在項目區內已有成功的木薯種植和相關產業發展的經驗,并愿 為本項目提供技術支持。 2、農農業業勞勞動動力力資資源源的的數數量量和和素素質質,人人
53、均均耕耕地地、收收入入 農場附近的三個鄉共有人口 54265 人,可開發木薯種植面積近 35 萬畝,具有充足的人力資源和充沛的土地資源,而且該地區一直以來都 有木薯種植的歷史,目前楊萬鄉尚有近 3 千畝的木薯種植,有良好的種 植推廣基礎。 表 43 麻栗坡縣八布、六河、楊萬鄉基本情況 鄉鎮經濟總收入(萬元)人 口人均純收入(元)人均有糧(kg) 八布3845204921595352 六河3990212041494344 楊萬2282125691535346 5 技術、設備、工程方案 5.1 技術方案 5.1.1 技術路線 中國木薯經過近 200 年的演化,特別是近十幾年來的科學技術進步, 木薯
54、傳統栽培技術得到逐步完善和提高,初步形成了一個切合中國實際 的木薯繁育種植技術體系。該技術體系主要包括木薯良種繁育技術、木 薯純種栽培技術和木薯間套種栽培技術。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按照這套技 術規程和標準執行。 5.1.2 苗、種場生產技術與生產流程 1、品品種種選選用用的的原原則則 品種選用原則嚴格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和標準規范,優先選用國家 推薦的適合本地區的種植品種;綜合考慮產量、淀粉含量、適應性、抗 逆性、成熟期、間套種要求,以及大規模推廣的難易程度。 2、擬擬選選品品種種 擬選品種從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確定的生產性推廣品種中選擇, 凡未經批準適用的新品種,絕不生產種植。 本項目區位于北回歸
55、線以南地區,屬于亞熱帶氣候區,可以種植早 熟、中熟和晚熟品種。擬選用以下五個優良木薯種植品種,南植 199、 華南 6 號、華南 205、華南 5 號(zm9057)和華南 201。 (1)南植 199 品種來源:南植 199 是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 于 1995 年育 成的高產淀粉良種。 1)特征特性 該品種植株較矮,株高 1.41.8 米,株形較散;莖細而堅硬,分枝脆; 葉柄紫紅色,葉片肥短寬;薯塊短,薯形大小均勻,外皮深褐色,粗糙, 易脫皮,內皮及薯肉白色??癸L和抗病蟲能力強,塊根干物質含量 40%45%。鮮薯淀粉含量 28%32%。氫氰酸含量低,食味好,松粉可 口。鮮薯淀粉率比傳
56、統品種高 46 個百分點,該品種是近年來推廣的木 薯新品種中品性表現最好的品種之一 。 2)生產性能 結薯性能好,單株產量較高,適宜中等肥力以上土壤栽培,高產, 高粉,低毒。一般每畝產鮮薯 2.5 噸3.5 噸。 3)栽培要點 系早熟品種,植后 78 個月收獲,氣溫穩定在 15以上即可適時早 植。深耕 2530cm,一般密植 1000 株左右,宜留雙苗。種莖充足時,提 倡種雙株,畝植 600700 株。宜在全墾造林的幼林行間及新開果園中套 裝,可與西瓜、黃豆、花生等經濟作物套種。合理施肥,畝施磷肥 2530kg,復合肥 4050kg。南植 199 前期長勢弱,要注意及時中耕除草。 (2)華南
57、6 號 1)品種來源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通過 ciai 從泰國引進的自然雜交種,經過繁殖 評選而選育保留的優良推廣品種。 2)特征特性 頂端分枝部位高,分枝短,株型緊湊,葉片裂片披針形,暗綠色, 葉柄紫紅色,葉節密,成熟莖外上皮灰綠色,內皮深綠色,結薯集中, 薯塊大小均勻,圓錐形,薯外皮光滑,白色或淺黃色,內皮白色,是一 個高產、優質較抗風的優良品系。 3)生產性能 正規栽培植后 78 個月收獲,一般畝產 2000-3000kg,其塊根干物 質含量 40左右,淀粉含量 30左右,是個產、質兼優的推廣品種。 4)栽培要點 適于疏松的沙質土壤栽培,植距 10.8 米,其他措施據當地情況具 體處理。
58、 (3)華南 205 1)品種來源 華南 205 又名中山木薯和細葉型木薯,是我國最早的木薯品種之一, 1820 年前后自菲律賓引入廣東,后經廣東傳入海南和廣西等地。該品種 適應性強,已遍布我國產區各地,也是我國栽培面積最大的高產品種, 其栽培面積約占全國木薯栽培面積的 80%。 2)特征特性 其主要特點是矮干密節,分枝少,株高 1.52.5m, 較抗風。莖褐色, 葉片 79 裂,裂片窄長,呈線形,葉柄紅色,結薯集中,薯塊多而粗短, 呈圓錐形,淺生易收獲。塊根干物質含量 35%40%,鮮薯淀粉含量 28%30%,氫氰酸 79mg/100g。 3)生產性能和栽培要點 中熟高產,植后 8 個月可收
59、獲,在地力中等的地方栽培,每畝產鮮 薯 2 噸3 噸,集約栽培可達 5 噸。 (4)華南 5 號(zm9057) 1)品種來源 華南 5 號是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于 1990 年用木薯 zm8625sc8013f1 的無性系后代,已在海南、云南和廣西等省大面積 推廣示范。 2)特征特性 株高 1.52.0m,頂端分叉較早,分叉部位較低,分叉角度也較大, 株型呈傘形,枝葉和塊根產量高,飼用率也高。葉為單葉互生,掌狀深 裂,裂片 57 片,線形至披針形,葉柄紅帶綠色,圓錐花序,花梗疏散, 雌雄同序異花,均無花冠。萼片 5 枚,粉紅色。果為朔果,矩圓形,種 子扁長,似腎狀,褐色或黑褐色,種皮堅硬,帶褐
60、色斑紋,為雜合體, 生產上無利用,原種為種莖生產。結薯集中,掌狀平伸,淺生,薯塊粗 大,大小均勻,大薯較高,外皮淺黃色,內皮粉紅色,塊根干物質含量 3742%,鮮薯淀粉含量 2832%,氫氰酸含量為 5070ppm,鮮葉粗蛋 白質 179%。 3)生產性能 該品種高產、優質、適應性強,耐旱耐瘠,物流行性病害。每畝產 鮮薯 3 噸5 噸,莖葉 2 噸2.5 噸,有良好的塊根和莖葉產量,是個薯葉 兼用的高產優質飼用型新品種。 4)栽培要點 中早熟品種,種植適宜期為每年的 24 月。其適應性強,適于熱帶 和南亞熱帶地區栽培,已在海南、廣西、云南等地應用推廣,累計推廣 面積 5 萬余畝 (5)華南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搪瓷衛生潔具的行業標準化建設考核試卷
- 司馬遷的‘大數據思維’:《史記》如何成為歷史數據整合的典范
- 漢代公務員體系解析:《漢官六種》的史料價值與研究
- 2025廈門房屋私人租賃合同
- 2025店面轉讓合同協議范本
- 2025新勞動合同法實施滿月 企業臨時工將面臨何種挑戰
- 2025網絡平臺信息服務合同協議
- 2025個人典當借款合同協議范本
- 債權保證擔保合同
- 營銷策劃銷售代理合同二零二五年
- 2025-2030國內綠色蔬菜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發展前景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 部隊網絡安全常識授課
- 員工職業晉升規劃計劃
- 第15課《青春之光》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DB14-T 1737-2024 醫療護理員培訓機構服務規范
- 尼康COOLPIXL120用戶手冊
- ICT測試設備簡介
- 2024年中考模擬試卷生物(廣東深圳卷)
- 精神類藥物中毒護理查房
- 項目工期管理
- 【MOOC】英語語法與寫作-暨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