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二語文古代文化常識1 天文地理1. 天文1 二十八星宿:東方青龍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婁、胃、昴、畢、觜、參;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張、翼、軫。銀河稱謂:。星漢:曹操觀滄海: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天漢:陸機擬明月皎月光:招搖西北指,天漢東南傾清漢:陸機擬迢迢牽牛星:昭昭清漢暉銀河:李白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云漢:李白月下獨酌:永結無情游,相期渺(邈)云漢絳河:杜審言七夕: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星河:杜甫閣夜: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天河:王建秋夜曲天河悠悠漏山長,南樓北斗兩相當銀灣:李賀溪晚
2、涼玉煙清濕白如幢,銀灣小轉流天來銀漢:李白自巴東舟行經瞿塘峽登巫山最高峰還壁題:青天若可捫,銀漢去安在?2.地理九州:九州順序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湖: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巢湖、洪澤湖山東、山西:山古時有兩個意思一是指崤山,另一個就是太行山。山東山西就是太行山或者崤山以東或者以西河內:黃河以北河外:黃河以南以西河東:河東代指山西。因黃河流經山西省的西南境,則山西在黃河以東,故這塊地方古稱河東。河西:河西泛指黃河以西之地,其意在古代有過變化。1、春秋戰國時,指今山西、陜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2、漢
3、、唐時多指甘肅、青海兩省黃河以西的地區。河南:秦漢指內蒙古河套黃河以南。戰國時稱周雒邑王城為河南,漢置河南縣。河北:黃河以北地區。 江南:長江之南 江北:位于長江、嘉陵江交匯處北岸, 江左:即江東。因長江在安徽境內向東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為標準確定東西和左右。大致范圍包括今蘇南、皖南、浙北、贛東北。 江右:江右,即今江西 江表:指長江以南的地區三秦:陜西的陜南,陜北,關中。稱謂由來:項羽將陜西一分為三,分封諸侯。原因:是秦國的故地,故稱秦或三秦。三楚,指先秦時期楚國的疆域,秦漢時期分為西楚、東楚、南楚。三吳,為一歷史名詞,指的是東晉、南朝最為重要的地理范圍。有狹義的和廣義的兩種。狹義指的是吳
4、、吳興、會稽三郡,會稽為三吳的核心。而廣義除吳、吳興、會稽三郡外,還包括了其他一些郡。關西:“關”指的是函谷關(或潼關),關西就是指函谷關以西的地方淮左: 宋在蘇北和江淮設淮南東路和淮南西路,淮南東路又稱淮左,淮南西路稱淮右?;从叶嗌?,淮左多水2. 紀年紀時.1. 紀年:1. 干支紀年: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簡稱“干支”,取意于樹木的干和枝。六十年一輪回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 帝王紀年:是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或年號來紀年的。2. 紀月:1 月份稱法:農歷月份的別稱:一月:正月、端月、征月、開歲、華歲、早春、孟春、
5、新正;二月:命月、如月、麗月、杏月、酣香、仲春;三月:蠶月、桃月、桐月、季春、曉春、鳶時、桃良、櫻筍時;四月:余月、陰月、梅月、清和月、初夏、孟夏、正陽、朱明;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郁蒸、天中;六月:且月、焦月、荷月、暑月、伏月、精陽、季夏;七月:相月、蘭月、涼月、瓜月、巧月、孟秋、初秋、早秋;八月:壯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秋、仲商;九月:玄月、菊月、青女月、季秋、窮秋、抄秋;十月:陰月、良月、正陰月、小陽春、初冬、開冬、孟冬;十一月:冬月、幸月、暢月、仲冬;十二月:臘月、涂月、蠟月、季冬、暮冬、殘冬、末冬、嘉平月。每個季節與“孟、仲、季”的關系:孟春是一年的開始之月,故又有“初月”
6、、“開歲”、“早春”之稱,即陰歷一月仲春,春季的第二個月,即陰歷二月季春,春季的最后一個月,即陰歷三月孟夏為夏季的第一個月,即陰歷四月仲夏,夏季之中,即陰歷五月季夏,夏季的最后一個月,即陰歷六月秋季的第一個月為孟秋,即陰歷七月,又稱“首秋”秋季的第二個月仲秋,即陰歷八月,季秋,秋季的最后一個月,即陰歷九月。孟冬,冬季的第一個月即陰歷十月。仲冬是冬季的第二個月,即陰歷的十一月季冬是冬季的最后一個月,即陰歷十二月3.紀時:干支紀時:干支紀時,就是用60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按照既定方式標記時間的紀時方法。它既定方式為把1天分為12個時辰,從晚上23點正開始,從甲子這個干支開始標注第一個時辰,一個時辰
7、相當于現在兩個小時,之后每兩個小時接著順序標注,60組干支不斷循環往復。由于地支只有12個,所以是固定不變的,古時人們說時辰的時候,只說地支就可以了,比如:子時。五更報夜時間:夜間時辰五更五鼓五夜現代時間黃昏一更一鼓甲夜19:00 - 21:00人定二更二鼓乙夜21:00 - 23:00夜半三更三鼓丙夜23:00 - 01:00雞鳴四更四鼓丁夜01:00 - 03:00平旦五更五鼓戊夜03:00 - 05:00十二個時辰的稱呼: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23:001:00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1:003:00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
8、夜與日的交替之際。3:005:00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5:007:00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7:009:00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9:0011:00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0013:00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13:0015:00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15:0017:00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17:0019:00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19:
9、0021:00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21:0023:004.課后題平明:天剛亮的時候日中:日頭正當午人定:夜深人靜的時候日暮: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夜闌:夜將盡時暮春:春節的末尾階段三春:春季三個月農歷正月稱孟春,二月稱仲春,三月稱季春三秋:三秋,江南農民根據時令和收、種、管三項農事所定的名稱.中國古代是什么時候開始才有年號紀年的? 公元前841年哪一個朝代用一個年號紀年的時間最長? 康熙61年年號的 長短和社會的治亂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年號的長短主要和帝王的壽命以及偏好有關2 姓字名號姓氏發展變化:古人的姓名字號十分復雜。在春秋時代以
10、前,姓與氏是分開的。秦以后,姓和氏逐漸不分。到了漢代,則通稱為姓了。名是人們之間互相區別的符號,在古代社會,嬰兒出生幾個月后一般由父親命名。名與字的關系:古人有名有字。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單指名。古代嬰兒出生三個月時由父母命名,供長輩呼喚。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字是男子20歲(成人)舉行加冠時取字,女子15歲許嫁時舉行笄禮取字,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古人起名取字方式雖多種多樣,但名和字一般在意義上都存在一定的聯系。古人名與字的區別:1、名是社會上個人的特稱,即
11、個人在社會上所使用的符號。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與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稱表字。2、名是幼時起的,供長輩呼喚。字則是成人時所取,供外人稱呼。古人名與字的聯系:1、意義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義相同,相通,是并列關系,所以又叫并列式。2、意義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為輔助,稱做輔助式。3、意義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這種情況可稱為矛盾式。4、意義相順的:即表字與名往往出自一句話中,意思相順,而且字為名的意思作補充解釋或修飾,這種情況,可稱做擴充式。5、意義相延的:即表率意為名字意思的延伸。這種情況可稱之為延伸式。名與號的關系號也叫別稱、別字、別號。周禮春官大祝:“號為尊
12、其名更美稱焉”。名、字是由尊長代取,而號則不同,號初為自取,稱自號;后來,才有別人送上的稱號,稱尊號、雅號等。號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時期還不流行,葛洪、陶潛有號,當時多數人沒有。到唐宋間才特別盛行起來,原因有二:1、倫理道德加強,2、文學發達,文人講究文雅。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圍擴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來。課后題1. 滕王閣序: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鴻門宴:不然,籍何以至此?蘇武傳: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注意自稱稱名,稱人稱字,也不能一概而論.自稱有時不稱名,代之一些謙卑的稱法,如“臣仆等;稱人有時也直稱其名,如燭之武退秦師中佚之狐稱燭之武就直呼其名,師說中韓愈稱李蟠也直稱”李氏子蟠)2.
13、(1)班固字孟堅,固與堅都是比較頑強的,不受扭曲的!孟”表示排行第一,堅“與“固同義.固”和堅都有堅定不動搖之義;(2)曹操字孟德孟“表示排行第一德(行)與“操(守)同義操和德都是品行故有德行、操行;(3)韓愈字退之“愈為勝過、超出之意,退為約束退守之意,名與字相反相成,含警示之意愈與退”意義相反;(4)劉禹錫字夢得:錫為賜之意,禹錫即大禹所賜之意,故字為夢得;(5)李商隱字義山,商隱,即殷商隱者之意商朝末年武王伐紂天下宗周,伯夷、叔齊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餓死故李商隱以字“義山與名呼應(6)秦觀字少游觀與游”同義;(7)陸游字務觀,據說陸游的母親夢見秦觀而生陸游,所以用秦觀的名為字,用秦觀的
14、字為名.又取列子仲尼“務外游不如務內觀之意;(8)姜夔字堯章,傳說夔是上古帝王堯的樂官,章即樂章之意.3.(1)明代的胡東皋,字汝登:出自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登東皋泉以舒嘯一語(2)清代的宋端己,字恥夫:出自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端居恥圣明”一句(3)清代的張孟詞字騰蛟出自王勃滕王閣序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一語.(4)清代的奚疑,字子復:出自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樂夫天命復奚疑”一語(5)清代的戴殿江字襟三:出自王勃滕王閣序“襟三江而帶五湖”一語.4、 禮儀制度:1 周禮五類簡介:狹義的包括:吉禮,嘉禮,賓禮,軍禮,兇禮吉禮是對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禮.嘉禮是和合天人之際、溝通聯絡感情的禮儀,
15、如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禮是接待賓客之禮,主要指天子與諸侯國以及諸侯國之間的往來交際之禮,也有民間相見禮.軍禮是軍隊操演、征伐之禮.兇禮是哀憫、吊唁憂患之禮坐次禮:項王、項伯東向座,亞父南向座,沛公北向座,張良西向座。項王、項伯是首席,范增是第二位,再次是劉邦,張良則為侍坐。拜禮、揖禮:拜禮是詞語,釋義為行拜謝或致敬之禮或受人禮拜而給的禮物。拜禮是中國最傳統的禮儀,古人在重要場合都會行拜禮,傳統漢族拜禮與清代跪拜有所不同,傳統拜禮也不等同于清代跪拜禮。揖禮,即相見禮,起源于周代以前,約有3000年以上歷史。武王伐紂滅商而建立周朝,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攝政。攝政王周公采取許
16、多措施來鞏固政權,建立周朝各項典章制度和禮樂制度,確立以宗法制度為中心的政治體制。此后,揖禮行于天下?!摆叀弊侄Y:趨禮是表示敬意的一種禮節,臣子對君主、學生對老師、晚輩對長輩,卑賤者對高貴者時常常會用到。 課后題1. 社會出使禮儀廉頗藺相如列傳齋戒,遞國書: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蘇武傳持節、帶隨員、帶禮物: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微生物變異與應對策略試題及答案
- 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路徑探討
- 培養專家型校長的創新路徑與實踐探索
- 項目管理法則與原則題目及答案
- 微生物檢驗系統的整合與優化試題及答案
- 團隊管理與領導力試題及答案
- 老年人閱讀需求升級方案
- 聚酯樹脂行業發展趨勢與未來市場展望分析
- 2025年跨國企業的融資策略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研究中的臨床轉化得與失試題及答案
- 城管整治占道經營方案
- 林木種質資源調查表(新表)
- 超星爾雅學習通《形勢與政策(2024春)》章節測試答案
- 第六節勃朗特姐妹分析課件
- 特種兵作戰分析報告
- 黃顙魚成魚養殖技術
- 8.1.2樣本相關系數(教學設計)高二數學(人教A版2019選擇性)
- 神經性疼痛的病因和治療
- DB11T 381-2023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技術規程
- 人事檔案管理標準
-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工程倫理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