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思想及其現代價值_第1頁
哲學思想及其現代價值_第2頁
哲學思想及其現代價值_第3頁
哲學思想及其現代價值_第4頁
哲學思想及其現代價值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哲學思想及其現代價值(中國傳統生態哲學思想對現代建筑的啟示)姓名:張朕源專業:建筑學學號:指導教師:韋寶畏摘要:中國傳統生態思想具有豐富的蘊涵,“天人合一”的整體生態觀、萬物平 等的生態價值觀和仁愛萬物的倫理準則 ,和現代建筑的生態思想非常契合,特 別是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實現自然道德和人倫道德的邏輯統一、重精神體驗和具體經驗的思維方式對現代建筑的生態環境設計、 建筑的可持續發展性的構建具有重 要的啟示意義。關鍵詞:天人合一;傳統哲學;現代建筑;價值科學的進步和生產的發展,一方面使人們享受著文明發展帶來的豐富物質 成果,另一方面也使人們面臨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資源枯竭、動

2、植物多樣性減少等自然失衡的問題。在反思人對自然過度開發帶來的問題的過程中,生態建筑 的設計理念應運而生。構建具有普適性的生態的建筑設計思想,一方面要反思人 類當前面臨的生存困境,另一方面,還要從人類已有的精神寶庫中汲取多方面營 養。中國傳統文化以崇尚自然、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為基礎,蘊涵很多有價值的生 態哲學思想。挖掘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哲學精髓,在現代條件下闡釋其的意義 能為當代生態倫理體系的構建提供寶貴的思想資源和思維方式的啟示。一、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生態思想“天人合一”的生態觀:我國古代是個大陸農業型的社會,人們的生活和命運都系于農業收成的豐 欠。寒暑時至,風雨調勻,就能獲得好收成,稍有不和不

3、順,就會遭致災害,甚 至餓拌遍野。古代人們為了從聽命于天的境遇中解放出來, 使生活條件得到些許 的改善,人們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觀察天象、 了解寒暑風云變化的規律,并試圖 在理論上作出解釋。人們早就意識到土地是“財之本”,不誤農時是“貨之源”, “天”(自然條件)和“人夕”(農業勞動)相結合就構成了社會財富的主要來源。 因而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化,就不僅限于講究人與人之間的協調和人類自身的完 善,還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下面我們就分別來看看儒、道、佛三家的“天人合 一”思想。儒家生態觀念的基本出發點是“天人合一”。孔子中庸說:“萬物并齊而 不相害,道并齊而不相?!保讶伺c自然的發展變化看作是相互相成的

4、和諧、平 衡運動。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從一開始便是討論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及人類的精 神價值來源。中庸首句講“天命之謂性”,人性的根源在于天。周易講“圣 人與天地合其德”,這里所說的“德”并非現代漢語中所理解的“道德”,而是廣 義的“德性”,或曰精神價值。至于被古往今來的人們所強調的荀子的人定勝天思想,也恰恰是建立在不違 天時,順應自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認識基礎之上的。荀子在其天論篇中 提出“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這里的天強調為“自 然”之意。荀子認為,只有順其自然,才能掌握天時,利用萬物,強調只有盡人、 物的自然之性,方能參與天地之化育。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則與儒家不

5、同,道家在論述“天人關系”時更注重 “天地人”三者的統一,以究天地人之際為本。在中國文化史上,無論道家、道 教還是仙道、方道都把“道”看成是宇宙之源、萬物之本。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老子勾畫的宇宙生成模式。 天地人和宇宙萬物都是由道化生的, 都不能離開道而獨立存在。道家把天地人萬 物看做是一個整體,在這個整體中,人是一個小宇宙, 天地萬物是一個大宇宙, 用丹書中的話說就是“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一大人身”。人身這個小宇宙也有它 的“道”、“氣”、“陰陽”和“五行”,它與大宇宙、大自然同源、同構、互 感。人的生是精、氣、神的化生,人的死是精、氣、神的衰竭。所以

6、,道家要求 人們保持這種精、氣、神的初生飽滿狀態,不要虛耗以致枯竭。為此,道家提出 了 “積神生氣”、“積氣生精”、“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的 一整套“性命雙修”的神秘修煉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人體潛在能量。使自我 小宇宙的精、氣、神與大宇宙的精、氣、神相互溝通人天合一。莊子,則在進一步發揮老子“道”的基礎上,提出了人和天地萬物是一個整體,即:“天 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鼻f子齊物論認為人不是自然的主人,和其 他事物一樣,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孟子提出的“誠”作為一道德概念,“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其身矣。 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保献与x婁上)他以“誠”作

7、 為天人合一的理論指向。漢代董仲舒也認為天、地、人三者是“合而為一”的,“事各順於名,名各順 於天。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號)。并提出“三者相為 手足,不可一無也?!保ù呵锓甭读⒅瘢┤鍖W在強調“天人合一”的同時, 承認自然界有其自身獨立的運行規律。自然界的規律不受人類主觀意志的支配。“萬物平等”的生態價值觀:道家從道的先在和普遍的角度論證萬物的平等性,強調物無貴賤,物我同一。因為萬物為道所創生,因此從原初性上就與人類具有同樣的價值和尊嚴 ,“以 道觀之,物無貴賤”(莊子秋水),萬物應得到同等的尊重。另外萬物產 生之后有各種不同的形態,但都有由道決定的共同本質和遵循的共同法則,因

8、而 具有獨立而不可代替的價值。佛家眾生平等和萬物平等的價值觀,是從佛性的內在性承認萬物的平等,認 為萬物都有佛性,中國佛教中的天臺宗、華嚴宗和禪宗都承認,一切眾生皆有佛 性,特別是禪宗,不僅肯定有情的眾生有佛性,而且無情的草木也有佛性,“有 情、無情、皆是佛子”,所以,自然界一切生命都值得尊重。“仁愛萬物”的生態準則:中國古代對尊重生命、仁愛萬物的倫理思想具有普遍的認同。儒、道、佛都 有惜生、愛生的慈善情懷。仁愛萬物是中國古代傳統思想的重要準則。儒家思想不僅提倡“仁者愛人”,而且認為對待天地萬物也應采取友善、愛 護的態度??鬃诱J為,“伐一木,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大戴禮記曾 子大孝篇)

9、表達了他對萬物所持的善待態度。孟子對仁愛思想做了進一步發揮, “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 庖廚也”(孟子梁惠王上)。荀子則在繼承孟子思想的基礎上,把道德看 作人際道德和生態道德的統一,漢代的董仲舒更是明確地把道德關懷從人的領 域擴展到自然界,他說:“質于愛民,以下至鳥獸昆蟲莫不愛。不愛,奚足矣謂 仁?”(春秋繁露仁義)宋明儒家也有一種普遍的生命關懷,他們對于自 然界的萬物充滿了愛,因為萬物與自家生命是息息相關的。儒家倫理從愛人到愛 物,天不違人,人不違天,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主張,將人們對生態環境的珍 惜,上升到人們道德要求的最高層次。道家雖然沒有提出專

10、門的保護動物的倫理思想,但它也反對“動物的存在是 為了給人提供肉食與方便”的自然目的論思想,認為“天地萬物,與我并生類也; 類無貴賤?!保凶诱f符佛教認為萬物都有佛性,因此把珍愛自然、尊重自然看作是是佛教徒的天然 使命。佛教強調眾生平等、尊重生命。惜生愛生,不殺生和素食是其基本的倫理 要求,這樣的慈悲情懷和惜生放生的倫理要求是把生態倫理觀念外化為生態實 踐的重要基礎。二、生態哲學思想對建筑設計的啟示中國傳統生態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萬物平等”、“仁愛萬物”的生態思想 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現代生態倫理思想十分契合。他們在自然觀層面上 , 都用一種整體主義的思維方式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將

11、天道與人道貫通于一體,把自然和人類看作一個有機統一的網絡,反對把人與自然對立起來。人是 自然的附屬者,只有遵循自然,順應自然,才能達到與自然的協調統一。中國傳統文化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源遠流長,“天人之際”的哲學思考和“天人合一”的美學精神,主導這幾千年的文化歷史。這是我們在弘揚科 學發展觀時應該繼承的思想遺產。同時又要看到,追求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 是現代文明的體現,對于人類來說,它也是一個全新的課題。 關于“天人合一”、 “萬物平等”、“仁愛萬物”這一系列傳統生態哲學思想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本文以??诿捞m機場為個案進行論述。??诿捞m機場非常注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 機場國際出發大

12、廳的大片透明 玻璃使得這些自然元素能自然的融入室內, 加之航站樓內部也布置了大量的室內 綠化,使得旅客到處能感受到自然的韻味,體味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境。為了建設、管理好一個花園式、生態型現代機場,在建設施工時美蘭機場就 注重采取措施,如建設滯流區、順坡勢、少動土,在分區地塊內安排土方平衡等, 為綠化建設創造良好基礎,機場綠化充分運用中國園林獨特的意境構思, 采用規 則式和自然式相結合的配植形式,構思巧妙,格調新穎,點、線、面相結合:進 場路直徑為80米,東西兩轉盤上布置了沙地、椰樹、草坪和巖石,濃縮簡煉為寫 意、簡潔、疏朗的“天涯”、“海角”組景,進場公路兩側在草坪上自然叢植四季 常綠的椰

13、子、檳榔、魚尾葵、散尾葵等熱帶風景樹,片植觀花、觀葉花灌木、點 綴少量大喬木和開花中喬木,使之成為一個有熱烈的自然景觀效果和寬闊行車空 間的綠色長廓,給旅客非常深刻的印象。航站樓前的生態停車場內人來車往。這個停車場的場地是用種植有青草的帶 孔方磚鋪就,遮蔭棚由茂密的熱帶植物構成,環境十分宜人。以水景為中軸對稱 布置,種以大王椰子等棕櫚科植物,隔離帶采用自然式土坡,種以熱帶仙人掌, 仙人樹等,中心水池采用淺池噴泉形式,噴嘴用伸縮式安裝,池底以水色貼面, 易于管理且別致自然,間以錯落有序的庭院燈等,整個廣場雖因功能需求為裝飾 性綠化廣場,但卻極富親和力,機場整體綠化建設充分利用氣候、地理優勢,富

14、有地方及民族特色,通過綠化建設強烈折映出海南的地方文化,充滿南國熱烈、 明朗的情調,既給旅客以美的享受,又處處感受到海南人民的熱情好客, 在全國 各大、中型機場中相比,實在不失其獨到之處。這使美蘭空港成為南國環境優美 的園林式特色空港,成為大特區的一顆明珠。??诿捞m機場的個體建筑造型講究與自然的諧和, 群體建筑也毫不遜色。它 在造型上不是突出個體形象,而是力求彼此諧調,互相補充、限制,彼此呼應, 形成均衡、和諧的比例關系和韻律。建筑群體在形式上盡量順應自然,隨高就地, 曲折不拘一格,從而使群體建筑與周圍環境等密切嵌合, 形成處處有建筑,也處 處洋溢著大自然的盎然生機。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天人

15、合一”的自然觀,體 現了道家“為而不持,主而不宰”的態度。結語:通過中國傳統生態哲學的啟示我們不難明白, 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自然 界,開發、利用自然是必然的,但是開發、利用自然必須以尊重自然客觀規律為 前提。不能把自然看成與人對立的客觀存在, 只追求人類社會的經濟增長,無節 制地開發自然資源 破壞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同一關系,造成人與自然之間的矛 盾。在現代建筑設計的應該尊重自然, 結合自然吧,始終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關 系,為人類社會的和諧、可持續發展創造和諧的自然環境。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 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

16、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 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 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 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先帝在時, 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 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 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F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 敗軍之際,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