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泵站及配套管道施工圖設計說明書一、 總論1、概述 蒼梧綠園污水泵站位于連云港市新浦區蒼梧綠園東北角,東靠郁洲路,西接蒼梧路。郁洲路污水管道是新浦區污水主通道之一,東鹽河以西、郁洲路以東、玉帶河以北、蒼梧路以南大約2.5平方公里區域內的污水,經郁洲路匯水干管匯集后,通過本泵站提升,進入下一段污水干管,最終送入大浦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排放。2、設計依據(1) 設計委托書(2)蒼梧綠園污水提升泵站及配套管網建設有關事宜會議紀要(3) 蒼梧綠園地形圖(1:5000)(4)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1997年)(5)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J13-66)(6)建筑給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
2、)(7)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2001年)(8)建筑設計滅火規范(GBJ140-90)(1997年)(9)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10) 給水排水構筑物結構設計規范(GB50069-2002)(11) 新海地區近期擬建五座污水提升泵站可行性研究報告(12) 連云港市新區匯報綱要(2001年)(13) 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95)(14) 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3-94)(15)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16) 建設單位提供的蒼梧綠園污水提升泵站的設計要求及一些基礎資料。 1.3 氣象資料1.3.1氣溫
3、年平均氣溫: 14.2oC 極端最高氣溫: 40.0 oC 極端最低氣溫: -18.1 oC 最高月平均氣溫: 26.8 oC 最低月平均氣溫:-0.14 oC1.3.2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852.8mm 月最大降水量: 156.0mm 年蒸發量: 1655mm 最大積雪深度: 28cm 最大凍土深度:25cm 1.3.3風速風向年平均風速 4.3m/s 年最大風速 29.3m/s 夏季主導風向 SE冬季主導風向 NNE1.4地震烈度抗震設防烈度為七度1.設計范圍本次設計的建筑物為泵站內的污水提升泵房及格柵。設計范圍包括泵站內3座建(構)筑物、泵站總平面布置、泵站內道路系統、配電系統、給排水系
4、統以及出泵站后和海連東路南至預留污水管相接的污水管道。1.基地狀況蒼梧綠園泵站位于蒼梧綠園東北角,東鄰郁洲路,北靠蒼梧路,泵站內地勢平坦,地形標高在3.23.4m之間。1.工程設計規模根據連云港市新海地區近期擬建五座污水提升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蒼梧綠園泵站設計提升生活污水量為15000m3/d。1.概算投資本項目概算總投資279.5萬。其中,泵房土建部分67.5萬,設備及安裝部分58.5萬,管道部分153.5萬。二 、 總圖布置2.1 總平面布置及豎向布置 蒼梧綠園污水提升泵站位于連云港郁洲路以西,蒼梧路以北,蒼梧綠園東北角,為同蒼梧綠園環境相協調,泵站內除格柵井及集水池外,只設一座箱式變
5、電站,不設生活輔助用房,采用較高標準的自動化控制,為無人值班泵房。泵站內格柵為半地下式,集水池與格柵井周圍均種植樹木,樹木種類的選取可聽取蒼梧綠園管理處意見,從蒼梧綠園部體環境綜合考慮,為求使泵站環境與蒼梧綠園環境融為一體。泵站內現狀地勢平坦,地形標高在3.40m,考慮周邊道路標高,泵站設計地平標高為4.2m。三、 泵站工藝設計3.1設計范圍本次設計包括污水泵房的工藝設計;泵站至海連東路與郁洲路交叉口處預留污水檢查井之間污水管道的設計。3.2 泵站工藝設計3.2.1泵站形式:根據建設方的要求,泵站為無人值守泵站。格柵設計為半地下式,泵房設計為全地下式。3.2.2設計污水量:根據連云港市近期擬建
6、五座污水提升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及連云港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蒼梧綠園泵站提升的生活污水量為15000 m3/d。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生活污水量變化系數為1.55,經計算,泵站設計最大時污水量為968.75 m3/h。考慮近期污水達不到規劃規模,經同建設方協商,并根據連云港市新區匯報綱要(2001年),泵站近期污水量按4萬人生活污水量計算,每天污水量為8000 m3。泵站格柵井、集水池規模按遠期15000 m3/d設計,水泵按近期8000 m3/d污水量設計。若以后污水量超過8000 m3/d,可將現有水泵換成較大水泵即可。此方案已獲關于蒼梧綠園污水提升泵站及配套管網建設有關
7、事宜審查會議紀要的批準。3.2.3水泵揚程計算根據建設單位提供,蒼梧綠園泵站預留過郁洲路DN800污水管內底標高為-0.337m(黃海高程,下同),過路管距泵站入口約20m,設計采用DN800高密度聚乙烯(HDPE)排水管,橡膠圈承插接口,將郁洲路污水自流至污水泵房。污水管道出泵站后與海連東路南側N1000預留管相接。據建設單位提供,該預留管底標高為0.135。經計算,水泵揚程約為11m。3.3水泵設備選擇及安裝本設計選用潛水排污泵,型號為KRTK150-315共三臺,二用一備,流量Q=300 m3/h,揚程H=11m,N=12kw水泵安裝應根據產品安裝條件設置埋件,埋件具體做法見結構圖紙,其
8、安裝調試應在廠方技術人員指導下進行。3.4輔助設備選擇為攔截污水中的漂浮物質,污水必須通過格柵流入集水池。在集水池前設置臺ZGL-1000型回轉式格柵除污機兩臺,一用一備。為便于格柵除污機的維修,格柵前后均設置輕型電動圓閘門。 集水池頂部設一根通氣管,選用Y802-6風機一臺,機械排風。格柵、閘門、啟閉機、風機等設備安全均應根據產品條件設置埋件,埋件做法見結構圖紙。所有輔助設備的安裝調試應在廠方技術人員指導下進行。3.53.5.1集水池 集水池為全地下式,長方形布置,總長6.8m,寬5.8m,集水池有效水深2.0m,有效容積60m3。集水池底板頂部高程為-3.30m(黃海85高程,下同)。頂板
9、頂部高程為3.90m。頂板覆土厚為70cm。 3.5.2格柵井 格柵井為半地下式,長方形布置,總長7.6m,寬3.7m,底板內頂標高為-0.95m,頂板頂標高4.6m。 3.5.3施工方式 格柵井施工采用開挖方式,集水池施工采用沉井方式,具體方法詳見結構圖紙。 3.6配套管道部分 3.6.1管道走向 污水管向北出泵站后,斜穿蒼梧路與郁洲路交叉口后,沿郁洲路東側綠化帶中間(距道路中線約26m)向北與海連東路與郁洲路交叉口處南側DN1000的污水預留管相接,全長約850m。 3.6.2污水輸送方式 污水經提升出泵站后,通過壓力管,向東北方向斜穿過郁洲路與蒼梧路交叉口,后沿郁洲路東側綠化帶中間(距路
10、中心26m)向北約180m經污水井釋放出壓力后,以重力形式倒虹輸送到海連東路與郁洲路交叉口東南角預留污水檢查井內,然后通過下游管道最終輸送至污水處理廠。 3.6.3管道施工方式 據關于蒼梧綠園污水提升泵站及配套管網建設有關事宜審查會議紀要,污水泵站至蒼梧路與郁洲路交叉口西南角段管道,采用開挖式施工,此段以后部分管道,均采用非開挖(拖管或頂管)方式施工。為避免與路下其他管線交叉,污水管道管頂標高不應高于0.00米。具體施工方式(頂管或拖管)可由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根據現場條件、工程投資規模及工期要求等條件自行確定,但管道走向、管徑、管道覆土深、管道坡度及檢查井數量均需按圖紙要求施工。 3.6.4管
11、材選擇 (1)泵站內均采用鋼制管道及管件,泵站外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壓力管道及管件。 (2)鋼制管道管件內外防腐均采用環氧煤瀝青,涂底漆一道,面漆三道,涂漆需在嚴格除銹后進行。 (3)鋼管采用焊接連接,壓力管HDPE管采用熱熔連接。注明用法蘭處,采用法蘭連接,法蘭連接處采用3毫米厚石棉橡膠墊片密封。 (4)管制鋼件、防水套管均見給水排水標準圖集圖中管道長度均為理論長度,下料時應根據有關規定扣除焊縫及密封厚度。 (5)鋼制管道及其管件焊接均按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35-82)執行。HDPE管道安裝及驗收按給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驗收規范(GB20568-97)執行。 3.
12、7其他 本設計潛水泵、格柵、閘門、風機等設備安裝及預埋均參考有關廠家資料設計建設方最終選定設備不一定為該廠家設備,不同廠家產口預埋及安裝尺寸可能有所差異。故建設方應在設備預埋件安裝前選定設備,以便及時調整設備的安裝尺寸。 四、 結構設計及施工總說明 1.本設計泵房間采用沉井施工,格柵井采用大開挖施工;沉井開槽放線應按現場預制處理示意圖執行,與沉井相接部分應預先甩出鋼筋,按施工縫處理(見詳圖 A )。大開挖時,應做好基坑支護。2.沉井施工可采用二次澆注,二次下沉,第一次澆筑高度為刃腳底以上2.57m。 3.本圖尺寸單位以毫米計,標高以米計,圖中所示高程為絕對高程。 4.材料: 1)混凝土:墊層采
13、用混凝土強度等級C10,其他均采用C25。 2)鋼筋:表示HPB235,表示HRB335,預埋件為A3號鋼。 3)鋼筋的凈保護層厚度、混凝土抗滲要求: 沉井結構鋼筋的凈保護層厚度均為30mm,格柵井結構除頂板為25mm外,其它壁板鋼筋的凈保護層厚度均為30mm;抗滲標號均為S6。 4)為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能,提高防腐、抗滲、抗裂能力,混凝土內摻加高效混凝土外加劑,摻量及配合比由外加劑廠家確定。 5.底板及壁板: 1)施工縫的設計應嚴格按照有關施工規范進行處理,穿墻套管及預埋件,必須按設計圖位置及標高事先預埋好,嚴禁事后開鑿池壁;圖中所注套管直徑為非洞口直徑,施工中應按相關工藝圖(參看S312標
14、準圖集)施工。 2)鋼筋遇小于300mm洞口應繞過,大于300mm應盡量繞,否則按加固處理。 3)所有預埋件均事先除銹,后涂環氧瀝青漆兩道防腐。 4)確保混凝土、結合密實,澆注豐滿,振搗充分,井壁與底板結合的刃角處按施工縫處理。 5)格柵井粘土磚墻部分應先砌筑磚墻,再澆筑頂板,并以1:2水泥砂漿抹角。 6沉井下沉中挖土必須均勻對稱,挖出的土嚴禁堆放沉井四周;下沉過程中應嚴密觀測,發現傾偏應及時糾正。當沉井接近設計標高時須做穩定觀測,待沉井沉至設計標高穩定后再封底,沉井沉至設計標高時,偏差應不超過下列數值:1)水平位移與下沉深度之比不超過1/100,并不大于100毫米。2)沉井刃腳平均標高與設計
15、標高的偏差不得超過100毫米。 7.地基處理:1)沉井刃腳的設計標高所在土層為第三層淤泥層,為了防止下沉過程中出現突沉、滲水、澆砂等現象,須對地基進行處理,設計采用單排水泥深層攪拌樁沿墻壁四邊刃腳下布設,樁徑500mm,樁距350mm,樁頂標高2.60米,樁底標高-8.0米;噴入材料采用32.5#普通硅酸鹽水泥,噴入量上部5米按45千克/米計,下部5.6米按55千克/米計。2)施工中為了抽取地下滲水,于底板基礎塊石層下設置400400mm的盲溝,將水引向DN600鋼管滲水井,施工完畢后用C30細石混凝土二次澆筑。8. 沉井壁板與后做部分處應先留好插筋,鋼筋的搭接宜采用焊接,綁扎時,錨固長度35
16、d,搭接長度42d。 9. 沉井與格柵井施工期間均應注意采取抗浮措施。 10.本套圖為池體結構圖,應和其它專業圖紙、配合施工。 11.未說明事宜,施工時均按給水排水構筑物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97)有關規定操作。 五、 供配電設計說明 5.1 根據民用建筑負荷分級,污水泵站屬二級負荷,應采用兩路電源供電,應甲方要求本次泵站供電采用一路市電高壓,一路柴油發電機低壓備用,備用電源由甲方自行解決,不在本次供電設計范圍內。 5.2 應甲方要求泵站內唯一地上建筑為箱式變壓器,不提供單獨配電及控制用房,故本次泵站設計低壓配電及控制一體,均在箱變內完成。我方只負責電源部分設計即為MNS控制柜及PL
17、C柜提供380v/220v低壓供電電源,具體控制原理及MNS(PLC)柜出線詳見控制原理圖。 5.3 箱變參考尺寸定為LWH=332.45(m)。選用干式變壓器。容量63Kva,需帶有自通風裝置。由于本笨變較特殊訂貨時需向廠方要求為MNS控制柜及PLC柜預留空間。5.4 泵站內主要用電負荷為三臺最大容量12KW的潛水泵(兩用一備)采用直接起動方式。六、 環境設計6.1本設計全面考慮泵站所在區域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城市規劃等多方面因素,在總圖布置、構(建)筑物形式選擇、泵站綠化方面,充分考慮與蒼梧綠園環境相協調。6.2在集水池頂、集水池及格柵井周圍進行植樹及種草,除美化環境外也有效降低了泵站噪音。6.3泵站施工應按照設計要求及相關規范嚴格執行,集水井、格柵井、檢查井及管道排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項質量管理講解
- 湖南體育職業學院《資本論選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摩托車燈頭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大扁頭自攻自鉆釘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員工培訓與成長專題》課件
- 溝通有方法教育有溫度-如何做好家校溝通經驗分享發言稿
- 2025至2030年中國緯紗傳感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硬質合金可轉位銑削刀具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標準版私人購房合同樣式
- 鋁加工(深井鑄造)企業重點事項解讀(米)
- 體育賽事管理課件
- 幼兒游戲與社會性的發展
- 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學習成果
- (醫學課件)特應性皮炎
- 2024年安徽合肥文旅博覽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小學各年級 小學一年級 了解自己的優點和弱點 主題班會
- 產后出血預防與處理策略
- 酒店網絡營銷外文翻譯文獻
- 咽部腫瘤的診治
- 情景題心理測試題目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