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閏土教材解讀_第1頁
少年閏土教材解讀_第2頁
少年閏土教材解讀_第3頁
少年閏土教材解讀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少年閏土教材解讀“深藍的天空中”(配樂朗讀這一段)這便是少年閏土最精彩的一段。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少年閏土教材解讀。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教材以“初識魯迅”為專題編排,安排了精讀課文 少年閏土、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略讀課文一面、有的人。四篇文章中 第一篇是魯迅自己的作品少年閏土。1、關于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1881年9月25 日- 1936年10月19 日),字豫才。原名樟 壽,字豫山、豫亭。以筆名魯迅聞名于世。浙江紹興人, 20世紀中國重要作家, 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支持者。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 小說狂人日記。1918年到1926

2、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 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 華蓋集、華蓋 集續編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 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 史上的不朽杰作。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說: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 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2. 寫作背景:少年閏土節選自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故鄉。故鄉寫于1921年1 月,最初發表在新青年雜志上。它所描寫的是從辛亥革命時代到第一次

3、國內 革命戰爭之前的農村情況。辛亥革命以后,地主階級、北洋軍閥政府對農民的剝 削壓迫和苛捐雜稅更重了,農民生活日益窮困。故鄉的素材,是魯迅 1919年從北京回故鄉的見聞,它深刻地概括了 1921年前三十年內,特別是辛亥革命 后十年間中國農村經濟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歷史,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 風貌。1919年12月,魯迅從北京回到故鄉紹興,與同族十多戶人家共同賣掉新 臺門故宅,帶著母親、三弟及家屬來到北京。這次回到鄉間,幼年的伙伴、農民 章閏水特地從海邊農村進城來探望魯迅。章閏水年紀剛過三十,已是滿臉皺紋, 形容憔悴,講述了 農村做人總是難,一點東西拿出去總是要捐三四回 ”的悲慘處 境,引起

4、了魯迅深切的同情。魯迅將這次回鄉的經歷,藝術地再現于故鄉之 中。并以章閏水為原型,塑造了閏土這個深刻雋永的人物形象。 小說中通過“我” 回到故鄉的所見、所聞、所感,刻畫了農民閏土這樣一個典型人物,反映了農民 被剝削的真實情景和當時農村急劇破產的情況。作品中,回憶了閏土少年時的形 象:活潑、聰明、勇敢、天真,突出了“我”和他的友誼。然而“我”三十年后 回到故鄉時,閏土變得像個“木偶人”,見了 “我”不像以往那樣親熱了,反而 恭敬地稱“我”為“老爺”。說到生活景況時,他只是搖頭。饑荒、苛稅、兵匪、 官紳使他只覺得苦楚難言。作者就這樣刻畫了一個被重重剝削欺壓的農民形象, 從閏土的少年到中年的對比中,

5、表達了對被剝削欺壓的農民階級的無限同情,對 當時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的極大憤怒。但是要注意的是,小說是用第一人稱寫的,里面 我”的思想感情真實地反映 了魯迅的思想感情,但這是文學作品,經過虛構、想象,所以不能說我”就是魯迅。課文是小說中的一段插敘,題目少年閏土是編者加的,節選出來的章節所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與故鄉整篇小說的主題是有差異的。教材分析少年閏土是一篇經典名篇,它所散發出來的魅力是叫讀者不可抗拒的。這 篇精讀課文, 它在本單元中訓練學生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 通過對文中優美 的、含義深刻的語句多朗讀、多體會,悟出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全文可分為五個部分來理解。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講

6、“我”印象中的閏土。用三句話描繪了一 幅在月光下的西瓜地里,一個少年刺猹的鮮明圖畫, 生動具體地勾畫了閏土勇敢、 機敏的形象。第二部分(第 2、3 自然段):講“我”和閏土是怎樣相識的。從中也交 代了兩人所處的不同社會地位: “我”是當時家境還好的少爺,而閏土是在“我” 家做忙月的一個貧苦農民的兒子。第三部分(第 4、5 自然段):回憶“我”和閏土第一次見面時的情形。 其中用特寫的方法勾畫出了閏土的臉色、臉形、頭上的小氈帽、頸上的銀項圈, 把他那健康、樸實、天真、可愛的樣子更加完整地展現在人們眼前。第四部分(第 6 16 自然段):寫閏土和“我”講捉鳥雀、撿貝殼、看 西瓜、看跳魚兒等有趣的事情

7、, 表現出閏土是一個有著豐富的自然知識、 聰明能 干的農村孩子。其中還寫了“我”聽后發出的感嘆。第五部分(第 17 自然段):寫“我”和閏土分別時的情景和相互間的友 誼。這里簡述了兩人都“大哭” 、互贈禮物的場面,表現出難舍難分的情感。最 后一句中的“但從此沒有再見面”充滿了“我”對閏土無限懷念的深情。全文以“憶盼見佩思” 為線索分為五段。 課文先描繪 了“我”記憶中看瓜刺猹的閏土,接著寫與閏土相識、相處的過程。重點寫了閏 土給“我”講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和潮汛看魚四件事。最后寫兩人的 分別和友誼。 刻畫了一個見識豐富而又活潑可愛、 聰明能干的農村少年閏土 的形象,也反映“我”與他兒時

8、短暫而又真摯的友誼以及對他的懷念之情,表達 了魯迅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是閱讀訓練的好教材。2、教學目標 : 鑒于六年級學生的知識技能現狀和本組課文 “讓魯迅這一人物形象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這一重要的目的要求,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能力落實點:新課標規定“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 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 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 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本課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習生字、 新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自然段;感受少年閏土這一人物形 象,了解閏土是個聰明、能干、活潑可愛的農村少年,理解作者對閏土的特

9、殊感 情;通過聯系上下文、時代背景、同學相互討論等方式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學 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過程方法指引點: 新課程倡導積極倡導學生自主、 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 引導者和參與者。 把課堂還給學生, 讓學 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運用對比、 想像、朗讀等多種方法, 進一步理解文本, 真正做到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與作者對話,產生心與心的情感共鳴。情感態度滲透點:新課標規定, “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 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 ”本文是學 生初識魯迅, 要讓學生了解魯迅先生的文學

10、成就。 本文通過“我”與閏土的對比, 流露出“我”對生活在“高墻大院”中的不滿足,以及對豐富多彩的農村生活的 向往。滲透著魯迅先生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和對封建主義的批判。 要讓學生體會這 些并能升華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教學重難點及解決方法 :學習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語言、動作,體會人物 的特點和理解含義深刻句子是本課的重點, 而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更是本課 教學的難點?!窘虒W建議】(一)識字寫字。會寫 7 個生字。正確讀寫 “胯下、廚房、刺猬、畜生、明晃晃 ”等詞語。要正確區分多音字。 正”在正(zh e ng在廚房里”與正( zhe ng月” 以及 佛”在仿佛(f 0”與神佛(f 0”中的不同

11、讀音。五行(xing)”供(go ng品”等詞的讀音也要提醒學生注意。 畜”讀chQ不要錯讀成xa(二)詞句理解。對文中一些鳥雀、貝殼、動物的名字的詞語,不影響學生領悟內容的, 可不必深究。對一些半文半白的語句, 要加以指點,幫助學生明白這些語句在今天的 語言中的意思。如:如,供便是” ,就是的意思。 供沒有知道”,就是不知道。 供無端地覺得 ”, 就是沒有原因地覺得。 供素”,向來的意思。 供素不知道 ”是說向來不知道。 供如許” 就是供如此”像供這樣 ”。供先前”,就是以前。 供單知道 ”,只知道。這些詞語要在理 解課文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疏通。還有一些詞,如, 供值年”祭供祀”五供行”閏供月

12、 ”, 老師可作通俗的講解,學生大致了解就可以了。對“啊!閏土的心里”這句話,要引導學生仔細品讀。這句話含義 深刻、感情真摯。意思是說:閏土知道的稀奇事真多, 供我”和供我”以往的朋 友都不知道, 這是因為閏土從小參加勞動, 對自然界了解很多, 而供我”和供我” 的朋友這些有錢人家的少爺, 過著不勞而食的生活, 只能供看見院子里高墻 上的四角的天空”,眼界狹窄、知識貧乏。這里用對比突出了供我們”與閏土的 不同,字里行間充滿了對閏土的敬佩、 尊重的感情。 是閏土打開了 供我”的眼界, 才知道院墻之外還有如此廣闊的天空, 才產生了對農村生活的向往, 對少年閏土 的喜愛。正因為這些,兩人相處時間雖然

13、不長,卻建立了純潔、真誠的友誼。這 也為后面寫分別時 供我”和閏土的不愿分離埋下了伏筆, 使人讀起來感受到十分 真實自然。(三)領悟內容。注意遵循作者的思路, 一步步地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 去認識人物形 象,使其形象逐漸鮮明、生動起來,并產生如同作者對閏土的情感。第一步:開門見山,引入形象,初識閏土。( 1)談話導入:閏土是供我”兒時的伙伴, 與他分別三十年了。 但供我” 時時想起他,常常惦著他。每當這時, 供我”的腦海里就會浮現這樣一幅神異的 圖畫 (教師深情地范背第 1自然段, 將學生引入情境, 獲得對人物的最初印 象。)(2)學生默讀這段,想一想:本段有幾句話各寫了什么之中用了哪個 詞

14、把景、人、物有機地聯系起來,構成一幅生動的圖畫(抓“其間”這一詞句。 )(3)演示閏土看瓜刺猹的課件畫面,并結合觀察圖畫朗讀課文第1 自然段。(4)指導背誦方法:北宋時,我們先反復當度,讓腦中出現一幅畫面:圓 月海邊少年捏叉刺猹; 然后抓住重點詞句逐句背誦, 結合腦中圖 像就會很快的背出來。第二步:抓住重點,體會外貌,喜愛閏土。(1)引讀第 2、3 自然段,轉入第 4 自然段。(2)默讀第 4、5 自然段,這是本文重點。邊讀邊想: “我”是怎樣急 切盼望閏土來“我”家的“我”看見閏土是什么模樣“我”心里怎么想的 可要求學生用波浪線畫出描寫閏土外貌的詞句, 想想:從這些描寫中可 看出閏土是一個怎

15、樣的孩子再帶著感受讀讀這些語句。學習外貌描寫的技法: 作者用詞準確,善于觀察并捕捉要點,只寥寥幾筆,就把一個淳樸的、個性 鮮明的農村少年刻畫出來, 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刻畫人物外貌是應注意幾 點: 1、切忌一寫到人就寫外貌。 2、切忌公式化、臉譜化。從讀學寫。教師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領悟這種寫法, 遷移運用, 當堂 觀察同桌或者老師, 就三言兩語或一句話都行, 只是一次小小的練筆, 只寫人物 的外貌,不必另加要求。第三步:抓住言行,深入了解,佩服閏土。(1)快速默讀第 616 自然段,想一想:這部分具體寫了幾件事哪幾 件事(2)這些事對“我”來講,是什么樣的事(理解“無窮無盡”和“稀

16、 奇”。)(3)你最感興趣的稀奇的事是哪一件為什么(要發揮想象,說清楚明 白,說得有條理。)(4)“我”印象最深的稀奇的事是哪一件怎么體會到的(注意抓第11 14 自然段,并聯系第 1 自然段,使學生明白“看瓜刺猹”這件事讓“我”記 憶猶新。)可讓學生精讀這件事,留心閏土講“看瓜刺猹”時的神情,說說從這事 看出他是怎樣一個少年。 再讀讀有關段落, 還可像閏土那樣繪聲繪色地講講這件 事。結合“雪地捕鳥”,讓學生練習用“連續動作法” ,說自己最喜歡玩的一種游 戲。(5)理解第 16 自然段的含義并有感情地朗讀。 第四步:首尾照應,深情誦讀,記住閏土。 (1)朗讀課文末段,從中體會“我”和閏土之間建立了怎樣的感情。 (注意兩人分別時的情景和后來的交往所表現出的依戀和思念之情。 ) (2)總結全文,再讀首段。作者對少年閏土的外貌、 語言、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