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2年7月自學考試《人際關系心理學》試題和答案06_第1頁
浙江省2012年7月自學考試《人際關系心理學》試題和答案06_第2頁
浙江省2012年7月自學考試《人際關系心理學》試題和答案06_第3頁
浙江省2012年7月自學考試《人際關系心理學》試題和答案06_第4頁
浙江省2012年7月自學考試《人際關系心理學》試題和答案06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浙江省 2012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人際關系心理學試題和答案課程代碼 :06050一、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 10 小題 ,每小題 1 分,共 10 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1.態度的三種成分中 ( b 3-83a.認知成分是最關鍵的b.情感成分是最關鍵的c.行為成分是最關鍵的d.影響是均等的2.在社會測量法中 ,非參數選擇法 ( a 2-70a.適用于 15 人以下的群體b.適用于 1530 人的群體c.適用于 3040 人的群體d.不限定群體規模3.人際特質理論是由 _提出來的。 ( d 2-51

2、a.米德b.勒溫c.考夫曼d.修茨4.認為猶太人 “聰明機智 ,善于經商 ”,這屬于印象形成中的 ( c 5-167a.首因效應b.暈輪效應c.定型d.隱含的個性理論5.根據韋納的歸因理論 ,如果一個人將考試失敗歸因為自己努力不夠,這是一種( b 6-192a.內部、穩定的歸因b.內部、不穩定的歸因c.外部、穩定的歸因d.外部、不穩定的歸因6.在知覺他人的過程中 ,當某個人做出某種行為 ,人們在對此進行歸因的過程中,不大注意其他人如何反應,這是一種 ( d 6-198a.行為中心偏見b.顯著性偏見c.自我服務偏見d.一致性反應信息利用不足偏見7.在人際交往中 ,找借口避開自己討厭的人的糾纏,這

3、屬于 ( b 8-246a.積極強化b.消極強化c.厭惡形式強化d.消退8.在一段具體的人際關系中,若結果低于比較水平和選擇比較水平,則當事人對這段人際關系 ( d 12-349a.滿意且愿意繼續下去b.滿意但不一定會繼續下去c.不滿意但會繼續下去d.不滿意且不會繼續下去9.下列理論屬于人際交往理論的是( b 2-59a.自我呈現論b.期望理論c.歸因理論d.公平理論10.對人先貶后揚要比一成不變地講好話更吸引人、討人喜歡,這一觀點來自 ( c11-322a.強化理論b.相等理論c.得失理論d.相互作用論二、填空題 (本大題共 6 小題 ,每空 1 分,共 10 分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

4、案。錯填、不填均無分。1.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和發展,一般要經過三個階段 ,即:注意階段、 _接觸階段_和 _融合階段 _。 1-232.人際沖突的主要形式包括_零 總和 _沖突和 _非零 總和 _沖突。12-3613.心理學家提出了三種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它們是累加模式、 _平均模式_和 _加權平均模式 _。5-1604.使個人潛能獲得最充分的發揮即為_自我實現 _。 8-2425.相信世界上總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信念稱為_公正世界的假設 _。10-3126.在面臨社會兩難情景時 ,群體規模越小 ,邊際資源份額回報率越 _大 _,成員合作的可能性越 _高_。 12-358三、判斷題 (本大

5、題共 15 小題 ,每小題 1 分,共 15 分判斷下列各題 ,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 “”,錯的打 “”。1.兒童的人際關系以垂直關系為主。(1-272.偶然型是戴維斯提出的四種非正式群體交往模式中的一種。(2-363.根據認知失調理論 ,嚴厲的懲罰比溫和的責備更能夠阻止兒童隨后的違規行為。 ( 4-1394.噴嚏也是一種副語言。 (6-1825.面部表情以及鑒別面部表情的能力在不同民族中是一致的。(6-1836.人在說謊時的聲調要比說真話時高一些。(6-1867.自我知覺理論認為 ,人們用于推論自己態度的過程與用于推論其他人態度的過程是完全不同的。 ( 7-2058.個體的自我控制水平的高低

6、與其人際關系狀況無關。(8-2289.在遵從行為中 ,服從規范性壓力的個體比服從信息性壓力的個體更有可能產生內心接受。 ( 9-25710.在米爾格蘭姆的服從實驗中, “學習者 ”離“教師 ”越近 ,服從水平越低。 (9-27411.牢騷帶有很強的情緒色彩,輿論是沒有情緒色彩的。(9-29212.老弱病殘人士不受助人的回報規范約束。( 10-31513.根據 “合作的協商理論 ”,對于合作中權力大的一方來說 ,最大期望結果是公平(按照權重來分配 ,最小期望結果是平均。 ( 12-35414.行為的線索比行為的結果對人們施加的影響更大。(8-23315.多伊奇和克勞斯的 “卡車競賽 ”實驗表明

7、,在沖突情境下 ,適度地利用威脅可以使己方獲益。 ( 12-367四、名詞解釋 (本大題共 5 小題 ,每小題 3 分,共 15 分1.社會關系 1-13答 :社會關系是人們在共同的物質和精神活動過程中所結成的相互關系的總稱。2.自我障礙 7-218答 :自我障礙是個體為保護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著可能導致行動失敗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種歸因策略。3.自我實現預言 5-169答 :自我實現預言是指 ,人們能夠使得其他人按照人們對這些人的期望來行動。4.社會化 3-93答 :從心理學角度考察社會化 ,社會化包含兩方面的含義 :其一是個體所表現出來的潛能或內在可能性 ,這是社會成員的主觀性方面的東西

8、 ;其二是社會群體的壓力 ,是個體所面臨的客觀性的東西。5.利他行為 10-299答 :利他行為定義為 :一種不期望任何形式報答的、自覺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為。五、簡答題 (本大題共 5 小題 ,每小題 6 分 ,共 30 分1.簡述影響態度形成和發展的因素。3-94答 :(1 人際影響個體在社會生活活動中 ,同伴的影響力是不可低估的 ,人們往往無意識遵循同伴的觀點、意見、態度 ,這在青少年時期尤其明顯 ,而父母、教師、成人的影響力在兒童時期較為明顯。(2 個性心理特征社會所給予的獎勵或懲罰對人們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有影響作用,這種影響反映在個體心理特征上。如果一個人的個性得到了全面和諧的發展,

9、態度形成與發展就容易些 ;反之 ,則比較困難。(3 社會群體與社會組織個體參與的社會群體與社會組織對態度的形成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許多人建立了新的態度 ,是因為他面臨一個新環境,加入了個新群體與新組織。2.減少認知失調的方法有哪些?請舉例說明。 4-131答 :通常人們減少失調的辦法有以下三種。(1 改變認知如果兩個認知互相矛盾 ,我們便簡單地改變其中一個認知 ,使它和其他一個相一致。如例 ,該同學認為 ,票買了就買了 ,最多晚上開個夜車復習。這樣想 ,他就覺得心理好受一些。(2 增加認知如果兩個不一致的認知導致了失調 ,那么失調程度可由增加一個或更多的協調性認知來減少。如例 ,該學生認為同宿

10、舍的好幾個人都買了票 ,那么認知失調就會少一些。例如 ,抽煙的人知道抽煙有損于健康 ,但是為了擺脫這種認知失調的不舒服狀態 ,往往追求那些講述抽煙害處不大或完全沒有害處的信息 ,并常常引證那些長壽但是抽煙的人的報道。(3 改變重要性因為一致和不一致的認知對失調的影響必須根據它們的重要性來加權,因此可以通過改變認知的重要性來減少失調。例如該同學也可以認為,明天的考試是小考試 ,又不計入成績 ,并不重要。如果他這樣想也能減少失調。3.為什么相似性能導致人際吸引 ?11-337答:(1 類似與相符本身具有一種增強作用。(2 類似與相符能保證態度正確的基準。(3 類似與相符能得到預期的報償。(4 類似

11、與相符能被作為一個同一體而感受。(5 類似與相符驗證了自身的能力和才干。4.什么是行動者與觀察者偏見,應怎樣克服這種偏見 ?7-214答 :行動者與觀察者在歸因時存在著區別。這種區別主要在于我們往往把自己的行為歸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為歸因于內在原因。對這個現象,心理學家作了大量的研究。為什么行動者和觀察者在歸因上有著偏差呢 ?有兩種原因。一種原因是行動者與觀察者得到了不同的信息 ,自然由此而得出不同的結果。第二個原因在于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行動者與觀察者的歸因偏見啟示我們要辯證地、歷史地、全面地看待一個人的行為表現和作出推論。要考察一個人在不同場合不同表現,綜合進行評價 ,不能就

12、事論事 ;對待我們自己 ,則要經常進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評 ,要注意本人的內在特征在歸因中所起到的作用 ,如果一個特定的環境引起了自己的特定結果,其原因可能是環境的 ,但如果在不同環境中 ,自己的行動是一貫的 ,那就應該審查自己內在特征的作用。5.簡述印象管理中的情景認同論。5-173答 :亞歷山大提出了情景認同論來解釋印象管理。(1 亞歷山大同樣認為 ,印象管理是人際交往的一個重要層面;(2 按照情景認同論 ,對于每一個社會背景 ,每一個人際交往的場合 ,都存在著這種社會行為形式 ,這種行為形式傳遞著對這個場合來說是恰當的認同。這種行為形式就叫作情景認同。(3 在人際交往中 ,人們都努力創造著

13、對他們自己最恰當的最滿意的情景認同。六、論述題 (本大題共 2 小題 ,每小題 10 分,共 20 分1.霍桑實驗說明了什么 ?試對霍桑實驗進行評價。2-42答 :霍桑實驗表明 :人們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質利益對于調動人的生產積極性只有次要意義 ,人們最重視人的社會心理方面的滿足和工作中發展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于調動人們的勞動積極性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具體說來霍桑實驗得出了以下幾點結論。(1 人是社會人。影響人際活動積極性的因素,除客觀物質條件外 ,還有社會心理因素 ,人際關系的影響尤其明顯。(2 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或降低取決于人際活動的積極性。(3 工人生產量的多少是由社會規范決定的。(4

14、企業中除了正式組織外 ,還存在非正式群體 ,它與正式群體是相互依存的,對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有很大影響。我們認為霍桑實驗有其缺陷:(1 霍桑實驗中梅奧等人對實驗的理論假設不全面、不完整,在實驗方法上缺乏客觀性和一致性 ;(2 對實驗結果和數據的解釋沒有科學的公正感,在實驗過程中有政治和階級的偏見。(3 從政治立場上看 ,霍桑實驗的設計者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為榨取工人更多的剩余價值。但是 ,霍桑實驗開辟了人際關系研究的一個新的領域 ,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對后人的研究工作有所啟發和幫助 ,這是無可置疑的。尤其是對人際交往活動的積極性的研究 ,可以說是這一研究領域的奠基石。從客觀效果上看 ,這一研究成果的推廣 ,確實提高了工人的勞動生產率 ,對促生產力的發展也有所裨益。2.試述時尚現象及其特點。9-286答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