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4G、5G有何不同之處_第1頁
3G、4G、5G有何不同之處_第2頁
3G、4G、5G有何不同之處_第3頁
3G、4G、5G有何不同之處_第4頁
3G、4G、5G有何不同之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G、4G、5G有何不同之處,你真的懂嗎?3G技術還未遠去,4G技術方興未艾,5G技術已蓄勢待發。本文從技術層面全面解析了關于3G、4G、5G的不同之處:1.無線通信傳遞媒介:電磁波,2.無線通信傳遞通道:帶寬,3.帶寬與數據傳輸率的差異,4.數字調變技術,5.多任務技術,6.4G 與 5G 的技術發展目的:增加頻譜效率與帶寬。智能型手機的問世除了帶動行動世代的崛起,更加速通訊技術的革新,在幾年間,數據傳輸率的增加讓用戶享受高速行動網絡新體驗,3G、4G、5G 的議題熱度也始終居高不下,并躍居產官學研等單位的研究主題。但是一般人對 4G 乃至于 5G 的認知,就是手機上網的速度更快,并不了解

2、背后的科學含意,本文將從不同通訊世代的角度切入,一步步帶領讀者認識這些技術背后的原理,到底什么是電磁波?什么是帶寬?不同世代的差別又在哪里?移動電話的世代我們常常聽到廣告說:4G LTE,其中 G 代表代(Generation),4G 代表第四代,是為了與之前的第二代(2G)、第三代(3G)移動電話做出區隔,我們以目前全球市占率最高的歐洲系統來說明,這也是目前臺灣所使用的系統:第二代移動電話(2G):GSM 系統只支持線路交換(注)的語音信道,主要透過語音信道打電話與傳送簡訊,GPRS 系統支持分組交換因此可以上網,但是由于利用語音信道傳送數據封包,因此上網的速度很慢。第三代移動電話(3G):

3、UMTS 系統支持分組交換(注),可以用更快的速度上網,由于 3G 的手機同時支持 2G ,因此當我們使用 3G 的手機講電話或傳簡訊時,其實是使用 GSM 系統的語音信道來完成。第四代移動電話(4G):LTE / LTE-A 系統支持分組交換,可以用更快的速度上網,由于 4G 的手機大多同時支持 3G 與 2G,因此在手機找不到 LTE 基地臺時仍然會以 UMTS 基地臺上網,講電話或傳簡訊時仍然是使用 GSM 系統的語音信道來完成。其實 4G 使用的 LTE 系統由于數據傳輸率很高,可以直接將語音數據切割成封包來傳送,原理就和 Skype 網絡電話一樣,可以讓音質更好,但是分組交換通常費用

4、是以數據傳輸率來計算,等于使用者講再久費用都一樣,對電信公司來說如何收到更多錢是個問題;反觀線路交換是計時收費,電信公司能夠賺到更多錢,因此目前臺灣大部份電信公司的 4G LTE 提供講電話或傳簡訊時,仍然是使用 GSM 系統的語音信道來完成。帶寬的科學含意一般人對通訊世代的認知就是愈后面的世代表示帶寬(Bandwidth)愈寬,帶寬就好像高速公路,帶寬愈寬就好像高速公路愈寛(車道愈多),代表行車速度愈快,也就是通訊時數據傳輸率愈高;再講簡單一點,就是手機上網的速度更快,這樣的觀念是對的,但是這種認知是不科學的,要解釋帶寬,我們需要從電磁波說起。無線通信傳遞媒介:電磁波電磁波(Electrom

5、agnetic wave)是由互相垂直的電場(Electric field)與磁場(Magnetic field)交互作用而產生的一種能量(Energy),這種能量在前進的時候就像水波一樣會依照一定的頻率不停地振動,如圖1(a)所示。電磁波每秒鐘振動的次數是頻率(Frequency) ,單位為赫茲(Hz),假設某一個電磁波一秒鐘振動 2 次,則頻率為 2Hz,如圖1(b)所示;一秒鐘振動 4 次,則頻率為 4Hz,如圖1(c)所示,例如:無線局域網絡(Wi-Fi)與藍牙(Bluetooth)的通訊頻率為 2.4GHz,意思就是它使用的電磁波每秒鐘振動 24 億次(在這里 G 的意思是 Giga

6、,也就是 Billion,代表 10 億,不是前面 3G、4G、5G 的那個 G)。圖1:電磁波的定義(a)電磁波是由彼此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交互作用而產生的能量;(b)每秒鐘振動 2 次則頻率為2Hz;(c)每秒鐘振動 4 次則頻率為4Hz。宇宙里自然存在的所有電磁波如圖2(a)所示,我們稱為電磁波頻譜(Spectrum) ,由圖中可以看出中間的部分是光(Light),包括:紅外光(Infrared,IR)、可見光(人類肉眼可以看見的光)、紫外光(Ultraviolet,UV),因此光是一種電磁波;右邊為頻率更高(能量更高)的電磁波;左邊為頻率更低(能量更低)的電磁波,由于頻率較低的電磁波比

7、較安全,而且具有良好的繞射特性,因此適合用來做為無線通信使用。圖2:電磁波頻譜與應用。(a)電磁波頻譜;(b) 通訊電磁波頻譜。目前用來做為無線通信的電磁波如圖2(b)所示,包括:頻率大約 100G1GHz 的電磁波:通常應用在衛星通訊、衛星定位、雷達與微波通訊等,而頻率 30GHz 以上(相當于波長 10 毫米以下)的電磁波稱為毫米波(Millimeter Wave),目前有公司計劃應用在 5G 的通訊系統中。頻率大約 100M1MHz 的電磁波:通常應用在無線電視、行動通訊(GSM / GPRS)、調幅廣播(AM)、業余無線電、調頻廣播(FM)等。頻率大約 100K1KHz 的電磁波:通常

8、應用在航空無線電、海底電纜、電話與電報等。無線通信傳遞通道:帶寬帶寬(Bandwidth)是用來傳遞訊號的頻率范圍,單位與頻率相同為赫茲(Hz),而且每一對通訊用戶必須使用不同的頻率范圍來通話,假設:甲和乙使用頻率 900900.2MHz 的電磁波通話(帶寬 900.2-900=0.2MHz);丙和丁使用頻率 900.2900.4MHz 的電磁波通話(帶寬 900.4-900.2=0.2MHz);此時我們說這個通訊系統的語音信道帶寬為 0.2MHz。手機并不會分辨到底是誰和誰在通話,而是接收某一個頻率范圍(帶寬)的電磁波訊號,因此甲與乙通話時手機都接收頻率 900900.2MHz 的電磁波,丙

9、與丁通話時手機都接收頻率 900.2900.4MHz 的電磁波,換句話說,所有的通訊組件都是只認頻率不認人,而且相同頻率范圍的電磁波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復使用,否則會互相干擾。帶寬與數據傳輸率的差異帶寬(Bandwidth)與數據傳輸率(Data rate)的意義很類似,常常讓我們混淆,這里簡單說明它們之間的差別:帶寬(Bandwidth)是模擬通訊使用的名詞:由圖一可以看出,電磁波是一種連續的波動能量,既然是連續的當然一定是模擬訊號,因此帶寬(Bandwidth)和它的單位赫茲(Hz)指的都是電磁波的物理特性。數據傳輸率(Data rate)是數字通訊使用的名詞:手機會先將我們講話的聲音(連

10、續的模擬訊號)先轉換成不連續的 0 與 1 兩種數字訊號,再經由天線傳送出去。數據傳輸率的單位每秒位數(bps:bit per second),代表每秒可以傳送幾個位,也就是每秒可以傳送幾個 0 或 1,例如:1Gbps(1G = 10 億)代表每秒可以傳送 10 億個位(10 億個 0 或 1)。數據傳輸率是數字通訊時實際傳送每個位數據的速率,重點是數字訊號讓我們可以利用不同的調變與多任務技術,使相同帶寬的介質具有更高的數據傳輸率,這就是目前許多新的通訊技術,例如:3G 使用的 WCDMA、4G 使用的 OFDM 等被發明出來的原因,后面會再詳細說明。在前文中,我們了解到無線通信的頻譜有限,

11、分配非常嚴格,相同帶寬的電磁波只能使用一次,例如 2G 的 GSM900 系統使用頻率范圍 890960MHz,則其他的無線通信就不能再使用這個頻率范圍,否則會互相干擾。為了解決僧多粥少的難題,工程師研發出許多技術,來擴增頻譜的使用率,例如 TDMA、FDAM、CDMA、OFDM,而在這些復雜技術的背后,只要能掌握兩個基本概念,就能了解整個通訊技術的發展關鍵。這兩個基本概念為調變技術(Modulation)與多任務技術(Multiplex)。其中調變技術是將模擬電磁波調變成不同的波形,來代表 0 與 1 兩種不同的數字訊號,這樣才能利用天線傳送到很遠的地方(這里只談數字調變技術,不討論早期的

12、AM、FM 這種模擬調變技術)。多任務技術則是將電磁波區分給不同的使用者使用,由于手機必須設計給所有的人使用,當每支手機都把電磁波丟到空中,該如何區分那個電磁波是誰的呢?數字調變技術(Digital modulation)現在的手機是屬于數字通訊,也就是我們講話的聲音(連續的模擬訊號),先由手機轉換成不連續的 0 與 1 兩種數字訊號,再經由數字調變轉換成電磁波(模擬訊號載著數字訊號),最后從天線傳送出去,原理如圖3所示。圖3:數字通訊示意圖。(Source:the noun project)電磁波是連續的能量,如何利用電磁波替我們傳送這些0與1的數字訊號呢?因此科學家發明了下列 4 種數字調

13、變技術:1.振幅位移鍵送(ASK):利用電磁波的振幅大小載著數字訊號(0 與 1)傳送出去,振幅小代表 0,振幅大代表 1,圖4(a)所示。2.頻率位移鍵送(FSK):利用電磁波的頻率高低載著數字訊號(0 與 1)傳送出去,頻率低代表 0,頻率高代表 1,圖4(b)所示。3.相位位移鍵送(PSK):利用電磁波的相位不同(波形不同)載著數字訊號(0 與 1)傳送出去,相位 0 代表 0,相位 180 代表 1,圖4(c)所示。4.正交振幅調變(QAM):同時利用電磁波的振幅大小與相位不同(波形不同)載著數字訊號(0 與 1)傳送出去,這個圖形比較復雜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這里。圖4:數字訊號調變技術

14、(a)ASK:振幅小代表 0,振幅大代表 1;(b)FSK:頻率低代表 0,頻率高代表 1;(c)PSK:相位 0 代表 0,相位 180 代表 1。數字調變技術的優點包括可以偵錯與除錯、可以壓縮與解壓縮、可以加密與解密、更好的抗噪聲能力等,我們所使用手機 2G 的 GSM / GPRS、3G 的 UMTS、4G 的 LTE / LTE-A、無線局域網絡(Wi-Fi)、藍牙(Bluetooth)等都是使用數字調變,顯然數字通訊是發展的趨勢。傳送端將數字訊號(0 與 1)轉變成不同的電磁波波形稱為調變(Modulation);同理,接收端將不同的電磁波波形還原成數字訊號(0 與 1)稱為解調(D

15、emodulation),所有的通訊裝置一般都必須同時支持傳送(調變)與接收(解調),因此科學家把負責調變與解調的組件稱為調變解調器,英文就把Modulation與Demodulation的字頭組合成一個新單字Modem,下回只要聽到 Modem 就知道它是在做通訊用的組件啰!多任務技術(Multiplex)多人共同使用一條信息信道的方法稱為多任務技術(Multiplex),簡單的說,天空只有一個,你的手機要丟電磁波出去,我的手機也要丟電磁波出去,兩種電磁波在天空中混在一起,接收端該如何區分那些是你的(和你通話的),那些是我的(和我通話的)呢?多任務技術的目的就是讓所有人使用,而且彼此不能互相

16、干擾,為了增加數據傳輸率,可能必須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多任務技術,才能滿足每個人都要使用的需求。無線通信常見的多任務技術包括下列 4 種:1.分時多任務接取(TDMA):使用者依照時間先后輪流使用一條信息信道,如圖5(a)所示,目前 2G 的 GSM / GPRS 系統有使用 TDMA。2.分頻多任務接取(FDMA):用戶依照頻率不同同時使用一條信息信道,如圖5(b)所示,前面介紹每一對使用者必須使用不同的頻率范圍來通話,其實就是 FDMA,目前 2G 的 GSM / GPRS、3G 的 UMTS 有使用 FDMA。3.分碼多任務接取(CDMA):將不同用戶的數據分別與特定的密碼(Code)運算

17、以后,再傳送到數據信道,接收端以不同的密碼來分辨要接收的訊號,如圖5(c)所示。目前 3G 的 UMTS 有使用 CDMA。4.正交分頻多任務(OFDM):前面介紹過分頻多任務(FDMA)是用戶依照頻率不同同時傳送數據,而 OFDM 原理類似,唯一不同的是必須使用彼此正交的頻率,這個原理比較復雜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這里,目前 4G 的 LTE / LTE-A、無線局域網絡(IEEE802.11a/g/n)、數字電視(DTV)、數字音頻傳輸(DAB)有使用 OFDM。圖5:多任務技術(Multiplex)。(a)TDMA:依照時間先后輪流使用;(b)FDMA:依照頻率不同同時使用;(c)CDMA:

18、將不同用戶的數據分別與特定的密碼運算。多任務技術的比喻多任務技術比較復雜,我們可以想象在房子里,甲與乙要講話,丙與丁要講話,戊與己要講話:分時多任務接取(TDMA):甲與乙先講一句,再換丙與丁講一句,再換戊與己講一句,依此類推,大家輪流(分時)講話彼此就不會互相干擾。分頻多任務接取(FDMA):甲與乙在客廳講話,丙與丁在書房講話,戊與己在臥室講話,大家在不同的房間(分頻)講話彼此就不會互相干擾。分碼多任務接取(CDMA):甲與乙用中文講話,丙與丁用英文講話,戊與己用日文講話,這樣雖然大家在同一個房子里講話,各自仍然可以分辨出各自不同的語言,當甲與乙用中文講話時,丙與丁的英文以及戊與己的日文只是

19、聲音干擾而己,不會造成甲與乙解讀中文的困擾;同理,當丙與丁用英文講話時,甲與乙的中文以及戊與己的日文只是聲音干擾而己,不會造成丙與丁解讀英文的困擾,在這個例子里用不同的語言講話就好像用不同的密碼加密一樣。4G 與 5G 的技術發展目的:增加頻譜效率與帶寬頻譜效率(Spectrum efficiency)是單位帶寬(Hz)具有多少數據傳輸率(bps),可參考表 1 的說明,當單位帶寬的數據傳輸率高,代表頻譜效率高,例如:LTE 可以提供上傳 2.5bps/Hz,下載 5bps/Hz;LTE-A 可以提供上傳 5bps/Hz,下載 10bps/Hz,顯然 LTE-A 的頻譜效率比 LTE 高。因此

20、 4G 與 5G 技術的發展只為了兩個目的:增加頻譜效率由于相同的頻率只能使用一次,因此必須利用更新的調變與多任務技術來增加頻譜效率,讓相同帶寬的電磁波具有更高的數據傳輸率,也就是把更多的 0 和 1 塞進相同帶寬的電磁波里來傳送。增加帶寬由于目前的電磁波頻譜里 10GHz 以下的電磁波大部分都已經被用掉了,頻譜效率再怎么提高總有技術上的極限,因此科學家只能去挖更高頻還沒有被使用的電磁波來給 5G 手機用,大家現在明白為什么 Samsung 的 5G 技術會想要使用頻率 30GHz(相當于波長 10 毫米)的毫米波(Millimeter Wave)了吧!相關的新聞請參考這里。表 1:數字通訊系統的頻譜效率比較表注:表 1 中的頻譜效率是直接以數據傳輸率除以信道帶寬,但是不同世代的通訊系統使用不同的技術,這個并沒有考慮進去,因此表中不同世代應該分開來比較才有意義。僧多粥少,無線通信的使用執照與頻譜分配經由前面的介紹可以發現,無線通信的頻譜非常珍貴,僧多粥少,因此使用執照費也比較高。那么是由誰來決定那一種系統使用那一個頻率范圍才不會重復呢?國內的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