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至2017學年秋季學期花城版初中七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及教案全冊全冊精寫_第1頁
2016至2017學年秋季學期花城版初中七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及教案全冊全冊精寫_第2頁
2016至2017學年秋季學期花城版初中七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及教案全冊全冊精寫_第3頁
2016至2017學年秋季學期花城版初中七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及教案全冊全冊精寫_第4頁
2016至2017學年秋季學期花城版初中七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及教案全冊全冊精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6 至 2017 學年秋季學期花城版初中七年級音樂 上冊 教學計劃 及 教案全冊 全冊精寫 教學計劃 根據學校安排,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的音樂教學任務。為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音樂情趣、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感受能力,現制定本學期的音樂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剛由小學進入中學學習。學生來自各學校。各小學的學生的音樂素養參差不齊。音樂課堂的行為習慣還沒養成。學生對音樂課學習認識模糊。基于學生的現狀。依據音樂課標,結合教材,我制定本學期七年級音樂教學目標和措施如下: 二、教學目標 1、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增 強集體主義精神。 2、養成音樂課堂良好行為。能看懂教師的音樂教學指向。 3、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 5、尊重藝術,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6、完成本學期學習任務。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視聽享受,盡可能多地補充延伸的知識,開闊學生眼界。 3、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學生起來演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師及時進行教正。 4、有學習有記載,有學習有考試。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意義。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七年級音樂教學進度表略 第一單元 愛我中華 第一課:愛我中華 教學目標: 1、通過歌曲愛我中華的學唱,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及民族自豪感。了解此歌在增進民族團結和 各民族共同繁榮方面所作的貢獻。 2、通過學生欣賞以歌唱祖國為主題的歌曲以及為歌曲創編舞蹈動作等音樂活動的積極參與,培養學生 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 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能夠用熱情 、歡快、圓潤的聲音演唱愛我中華。 教學難點:歌曲的演唱處理及創編活動 教具準備:電子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 課 園 ): 一、情景導入 1、師:同學們,這幾天我們談論最多的大家最關心的話題是什么?(釣魚島) 2、說一說全國各地的保釣行為 師:他們的這些行為是愛國的表現,我們必須維護中國領土主權,維護中國的尊嚴,我們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那就是 愛我中華! 二、寓教于樂 1、提問學生:我國有多少個民族?答:有 56 個。師總結: 56 個民族親如一家 ,精誠團結,共同建設我們的祖國,熱愛我們的祖國。 2、師播放愛我中華歌曲的 (同學們從畫面上可以看到我國各族人民身著絢麗多姿的少數民族服裝,舞姿婆娑,在鮮花盛開的遼闊大地上高歌一曲愛我中華。這首歌贊頌了民族的大團結,贊頌了祖國的繁榮富強。此歌歌詞簡潔生動,旋律歡快明朗,唱出了我國 56 個民族億萬人民的共同心聲。并且易唱易記,深受全國各族人民的喜愛,曾被定為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會歌。) 3、學唱歌曲: A、引導學生自主地學唱歌譜(單旋律慢速輕唱歌譜) B、找出歌曲的典型節奏。 C、把歌譜填詞輕聲哼唱。 D、配合歌曲的演唱,應該把連音和跳音結和起來。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A、學生討論應該怎樣唱好此歌?討論包括這首歌歌頌了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應帶著怎樣的情緒情感來演唱?可分為幾個樂段?(師總結:這首歌歌頌了民族的大團結,表達了 56 個民族的愛國熱情,要帶著自豪地、積極奮發地情感來演唱。可分為三個樂段:第一樂段要唱得稍微平和。第二樂段要用跳音來表現人們歡愉暢快的情緒。第三樂段“愛我中華”的 反復詠唱,使歌曲達到了高潮,要唱得情緒激昂。) B、用歡快熱情、歡快、圓潤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 三、創造與實踐 歌曲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舞蹈性的節奏特點,我們如何把它充分地表現出來呢? 音樂活動( 1) 師展示幾個舞蹈動作,學生簡單模仿。分組學生創編舞蹈動作,隨音樂自由歌舞。 音樂活動( 2) 師出示簡單打擊樂器,分組創編節奏,為第一樂段配節奏。 創作組合:全體學生在歌唱 舞蹈 節奏 音樂畫面中共同展示出“愛我中華”的風采。 四、拓展 1、你還聽過哪些歌頌祖國的歌曲?(學 生討論回答) 2、應學生要求欣賞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和中國人等 五、課堂小結 “愛我中華”不能只是一句口號,但我們要理性愛國,對打砸燒搶的行為我們要制止,那樣受傷害的使我們自己人。 第二課我的中國心 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學唱我的中國心,能以堅定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表達情感。 2、能夠獨立的分析歌曲,品味歌詞語言,體味歌詞描繪的意境。 3、通過本首歌曲的鑒賞、歌唱和學習來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和情懷。 二、教學重難點 1、切分節奏的學習。 2、對歌曲情感 的把握。 三、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新版人音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七子之歌。我的中國心是張明敏演唱的一首愛國主義歌曲,由黃沾作詞,王福齡作曲。 1984 年,在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張明敏演唱了我的中國心;同年這首歌曲獲得了中國音樂協會歌曲編輯部頒發的第三屆神鐘獎。 四、教學過程 1、導入: ( 1)問題:前面的兩節課,我們學習了大海啊故鄉、七子之歌、東方之珠,同學們能從中找出什么共同點么? 愛家鄉 愛祖國。 我們熱愛自己的家鄉 我們熱愛自己的祖國 因為我們都擁有一顆滾燙的 赤子之心。今天,老師首先要通過一段詩朗誦,表達自己心中的那一份愛國情懷,希望同學們也能和我一起抒發出你內心的那一份真摯的情感,并思考:詩朗誦講述了怎樣的一個內容? ( 2)教師配樂詩朗誦我的中國心。 新課講授 1、教師朗誦完畢,提問學生:這首詩朗誦講述了怎樣的一個內容? 歌曲以海外游子眷戀祖國的深情切入,運用了“長江、長城,黃山、黃河”這樣具有象征性的中國標志酣暢淋漓地抒發了炎黃子孫對祖國錦繡山河的深情贊美和無限熱愛。 2、老師剛才朗誦的就是一首經典歌曲的歌詞我的中國心。 教 師簡介歌曲: 1984 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這首歌曲一下子打動了無數炎黃子孫的心,引起了祖國同胞的強烈共鳴,人們都記住了那位戴著眼鏡、穿著中山裝的香港著名歌星張明敏。從那以后,世界上凡是有華人生活的地方,都會飄蕩著這首歌的旋律,是這首歌把億萬華夏兒女的心緊緊地聯結在一起,讓我們零距離的感受我們是骨肉相連、血脈相承的一家人! 30 年來 ,他無數次地登臺演唱這首歌曲,每次演唱,他都和觀眾一起熱血沸騰,激情滿懷!這首歌為什么牽動這么多人的心呢 ?答案只有五個字 我的中國心! 第三課我和我的祖國 教案 教 學內容: 1、練聲曲幸福在那里 2、歌曲我和我的祖國 教學目標: 1、學習訓練假聲技術,逐步拓寬音域,用正確的方法演唱歌曲。 2、通過練聲曲,歌曲的學習,加強學生對聲樂作品旋律性歌唱的要求,同 時獲得圓潤甜美的歌唱音色 教學重點: 吐字清晰,連貫均勻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在不同音色區保持相同的歌唱狀態和勻稱的呼吸 教學過程: 1、回顧上周作業(學生視譜) 2、教師視奏樂譜 3、歌曲我和我的祖國簡介 4、發聲練習: a、“哼鳴練習” 12 32 | 1 0 | | 嗯 嗯 嗯 b、“啊”字練習 13 53 | 1 0 | | 啊 啊 啊 c 、“ 綠 ” 字 練 習 12 34 | 54 32 | 1 | | 綠 綠 綠 綠 綠 d、練聲曲演唱 5、學生朗讀歌詞 6、干唱練習 7、師生合奏唱(教師注意分辨演唱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改正) 小結 演唱時應注意的問題 1、整首歌曲應突出旋律的連貫性,每個字要求保持豎立的感覺演唱,吸氣、換氣要自然; 2、節奏要平穩,音符時值要唱到位,使得樂句完整。 第二單元 走進大自然 第一課:渴望春天 教學 設計 教學目標 1、以“春”為主題,使學生通過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賞春天的樂曲 來尋找春天,發現春天,感悟春天。 2、在反復聆聽、歌唱渴望春天的過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緒。培養學生對經典作品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啟發學生體驗在清新流暢的音樂中煥發的青春氣息,喚起學生對音樂、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并引導學生能夠用甜美、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輕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嘗試用聲音、速度、力度的變化表現贊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教學重點 1、感受和體驗歌曲的音樂情緒及風格。 2、嘗試用聲音、速度、力度的變化表現贊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教學難點 1、歌曲情感的表現。 2、認識變音記號,學習臨時變化音的唱法。 3、體會 6/8 拍子活潑輕快的特點,了解弱起小節。 教學過程 一、 聽春 導入 出示幻燈片 1 師:在上課之前老師想給同學們演奏一首樂曲,熟悉旋律的同學可以跟我一起表演春天在哪里 二、看春 出示春天景物圖 出示幻燈片 2 師:提問老師剛剛演奏的樂曲描寫了何時 的景物? 生:春天的景物。 師:大家喜歡春天嗎? 生:喜歡 師:喜歡春天的那些元素呢?你能模仿春天的聲音嗎? 生:小草,小鳥 師:老師也很喜歡春天,所以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首關于春天的歌曲 揭示課題渴望春天 出示幻燈片 3 三、 唱春 渴望春天 (過渡語句:首先請同學們邊聽邊觀看樂譜,熟悉歌曲的拍子、情緒。) 1. 了解 6/8 拍子 出示幻燈片 4 概念: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 強弱: 強 弱 弱 次強 弱 弱 節奏感:猶如以舞姿召喚同伴的蜜蜂在跳躍、飛舞;又 如樹枝上新展開的嫩芽在隨風飄蕩 2. 出示幻燈片 5分析歌曲,尋找節拍感覺,體驗歌曲情緒、速度等音樂要素。 在聽賞之后,我們發現,歌曲情緒愉快,速度稍快,結構很規整,有兩個大樂段,四個樂句組成,其中每一樂句都是以弱起小節開始。接下來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朗讀歌詞,給歌曲劃分語句。 A B a b 1節) ( 5節)( 9節) ( 13節) 出示幻燈片 6、 7、 8 用春天的聲音模唱旋律,比如鳥的叫聲“ 風的聲音“ 雨的聲音“ 樹葉摩擦聲“沙”每組選一種進行模唱,然后分組評比。 第二課:夏日里最后的玫瑰 教學目的: 1. 能聽辨出并體驗英國愛爾蘭的民歌風格。 分音” ,感受“切分音”在愛爾蘭歌曲中的作用 上情感。體驗夏日里的玫瑰 所體現出來的愛爾蘭的風情。 教學難點 : 1. 切 分 節 奏 的 定 義 以 及 熟 悉 其 特點。 課時節數: 1 節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1. 介紹愛爾蘭人文(多媒體同步配合) 國旗:從左到右由綠、白、橙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橙色代表新 教及其信徒,表示尊貴和財富;白色象征天主教徒和新教派教徒之間休戰,團結友愛,也象征對光明、自由、民主和平的追求;綠色代表信仰天主教的愛爾蘭人,也象征土地。 國徽:盾徽。天藍色的盾面上繪有金黃色的豎琴。藍色象征大海和天空, 豎琴為愛爾蘭人民喜愛的“天使之琴”。 文化:主要有文學、音樂、舞蹈及體育構成。 愛爾蘭男人傳統服飾是裙子。 情奔放,旋律優美,節奏及其鮮明而富有變化,體現了現代愛爾蘭的精神風貌。大河之舞被譽為是“愛爾蘭文化使者” 琴是愛爾蘭典型的傳統 樂器,從國徽的設計上可以看出。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像愛爾蘭那樣,每年舉行多盛況空前的音樂節。 國聽眾普遍接受悠揚的蘇格蘭風笛聲,是在看電影泰 坦尼克號是被影片主題曲中的凄婉的笛聲所感動。下面一起來回顧斌再次重溫這種獨特的民族獨特的 民族文化特色。 (欣賞 My go 頻資料) 樂器簡介: 從樂器結構上分析,風笛是一根吹管和一個風袋構成的。吹笛者換氣時只需用手擠壓風袋,笛聲就不會中斷。此外還是三根木制的單音管(古老的風笛只有兩根),笛手利用有音孔的調音管奏出旋律時,單音管會發出持續不斷的泛音。風笛只能吹出 9 個音符,一般只能吹奏降 B 調,而且音量無法改變。由于風笛指法很難控制,并且極難調音。因此很難吹奏。今天的風笛已漸漸現代化了,出現了無需擠壓風袋的電子風笛。電子風笛能發出 8 至 9 個 8 度音, 音域俾傳統的風笛寬廣的多。風笛的迷人之處就在于它的泛音,有了這種連續不斷的降 B 調低音,風笛手再吹出旋律時,每個音符就有了一組不同的泛音,混成一體后悠揚高亢,令人神魂顛倒。 今天咱們要欣賞并體驗到的是一首古老的愛爾蘭民歌。夏日里最后的玫瑰是一首在世界上廣為流傳的抒情歌曲。下面我們來欣賞 2001 年有夏洛蒂演唱的現場版本。 1、通過看視頻,思考問題并說出你的感受 提出: 歌曲的情緒怎樣? 用了什么特色的伴奏樂器? 風笛 歌曲采用什么演唱方法? 美聲 解說:略 帶傷感 (跟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相對比)聽起來有傷感的感覺,但從調式來講這首曲子屬大調,而另一首屬小調。仔細的品味一下,雖都帶傷感,但大調的傷感還是帶點明亮的闊達的,小調的感覺仍有含蓄的色彩在里面。十八世紀都柏林詩人湯麥起斯,摩爾為民歌夏日里最后的玫瑰當全世界都沉浸在這首歌傷感的意境中,愛爾蘭民歌征服了所有人。 2. 再聽夏日里最后的玫瑰,劃分樂句。(共有幾個樂句?)用玫瑰花表示 分析樂句 A A B A 節奏難點吐蕃 : i X X X 你 好 嗎 找出全曲(每一句)出現這種節奏的地方,練熟,唱對節奏,并且用一朵小玫瑰花的圖案做標志。 X X 你 好 閱讀 分音的定義。師講解,要求學生唱準這兩種節奏 學唱全曲 注意 6 7 6# 5 6 7 i 的音準 用 u 或哼唱全曲,在唱熟 3、拓展 下面介紹一位也是來自愛爾蘭這塊土地上有名的歌手,通過這些作品可聽出自愛爾蘭本土歌手現代流行界的聲音,她就是恩雅。 恩雅: 愛爾蘭本土歌手。作為新世紀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聲音純美安靜,為我們洗滌世塵的浮躁,我們可以隨她的歌聲,遨游深洋,崇山峻嶺,闊邃林間,穿越時光隧道,只有配上“天籟”稱譽的聲音,才能如此閃起你飛翔的意識。她歌聲時吞吐成字字句句天使氣息般大的絕美梵音,并獲得真、善、美的慰籍,同時擁抱純然新生的喜悅。(播放 音頻資料,多媒體展示恩雅的介紹。) 4、 結束 恩雅的作品是很富有哲學性的,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從網上搜索她的 作品來欣賞,作為了解愛爾蘭民族文化的一個小途徑。這節課到這里結束,謝謝大家! ! 第三課:苗嶺的早晨 教學內容: 欣賞苗嶺的早晨。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聽賞苗嶺的早晨使學生充分感受音樂所表現的意境和情趣。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區分樂曲段落的能力和音樂的記憶力。 情感目標:聆聽苗嶺的早晨這首口笛獨奏曲,體驗音樂作品的音樂情感,培養學生的意識和想象力。欣賞歌曲感受民族音樂,激發對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一、區分樂段。 二、感受音樂所表現的意境和情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口笛、畫筆、白紙和打擊樂器等 。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歌。 二、欣賞教學 1、導入:播放愛我中華。 同學們,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家,它流傳著幾千年的文化,其中民族音樂是我國的瑰寶之一。民族音樂是我們的驕傲和自豪。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歌曲愛我中華。 我們的國家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它的民族特色,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有關苗族音樂。 2、揭開課題苗嶺的早晨。 3、初聽樂曲苗嶺的早晨感受樂曲帶來的意境。 提問:樂曲中有什么樂器演奏?(口笛) 4、 出示口笛樂器,簡單介紹口笛的構造、音色和表現力。 (這首樂曲是笛子演奏家于孫發創作的一首口笛獨奏曲,以苗族“飛歌“的音調為素材,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口笛是一種小巧玲瓏、含在口中吹奏的笛子,能吹奏出悠揚起伏、自由舒展的旋律,富有苗族音樂特點。) 5、(出示民間笛子)請一名學生用口笛試吹。 試吹后提問:它能模仿出什么聲音? 6、復聽樂曲,樂曲可分為幾個樂段?(三個樂段) 聆聽樂曲感受速度的變化。請學生邊聽音樂邊用手勢隨著音樂速度的變化進行。 7、分段欣賞 (仔細聽聽第一樂段的速度、力度、節奏、 氣氛所帶來的不同感受和畫面。) 第一樂段:從緩慢自由的速度中感受樂曲舒展輕柔的情緒,從中想象到苗嶺早晨的美麗景色和寧靜的氣氛。 (用“口笛”把我們引入晨曦初露、薄霧繚繞、群山疊翠、美麗恬靜的苗嶺晨景春色之中。布谷鳥在歡鳴,百鳥在呼應,寧靜的氣氛中充滿了勃勃生氣。) 第二樂段:樂曲的主體部分節奏活潑、旋律歡快,描繪了苗族人民歡歌曼舞、愉快勞動的熱烈場面。不斷出現的鳥聲是音樂氣氛更為活躍。 第三樂段:是第一樂段的再現。再次把我們引入晨曦初露、薄霧繚繞、美麗恬靜的苗嶺晨景春色之中。 提問: A、 此樂曲最歡快的樂段是哪一段?(第二樂段) B、第三樂段是哪一段樂段的再現?(第一樂段) 8、列表 第一樂段 第二樂段 第三樂段 速度 緩慢自由 快速 緩慢自由 力度 弱 強 弱 節奏 寬松 緊湊 寬松 氣氛 寧靜 熱烈 寧靜 10、播放多媒體課件,介紹苗族的風土人情、服飾。 苗族人民主要居住于我國西南地區,其中以貴州省最多。這個民族歷史悠久、忠厚樸實、勤勞勇敢、能歌善舞。每逢節日、聚會,都以歌唱來表達祝賀、友情、和對下一代的傳統教育。 11、選擇喜歡的樂段進行繪畫。請三位同學找同伴上臺合作 苗嶺的圖畫。各組進行評價。誰畫的好?為什么?其余的同學一起作畫,并選擇代表性圖畫進行展示。 三、擴展 欣賞樂曲瑤族舞曲。悠揚起伏的樂曲苗嶺的早晨是民族樂曲。我國還有許多很好聽的民族音樂,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欣賞悅耳的民族音樂瑤族舞曲。 四、小結 回顧樂曲帶來的美麗晨景。想想我們聆聽了三首風格各異的民族音樂,我們的民族團結友好,手拉手一心向著黨,向著美好的明天前進! 第四課:苗族民歌 飛歌 活動目標: 1、了解苗族飛歌的由來。 2、學會唱苗族飛歌。 3、愿意并大膽歌唱苗族 飛歌。 活動準備 : 苗族飛歌光碟 活動過程 : 一、播放光碟,提問式導入。 師:同學們,剛剛你們看到視頻中的人在干什么?(唱歌) 師:他們唱的歌,你們聽得懂嗎 ?那你們知道他們唱的是什么歌嗎? 二、講解苗族飛歌的由來。 師:剛剛我們聽到光碟中人們常的歌曲是“苗族飛歌”。 師:苗族飛歌主要是讓我們苗家的音樂飛出大山,飛進人們的心里。 三、欣賞苗族飛歌。 師:現在我們再來聽幾遍苗族飛歌,看看我們能不能聽出她們唱的是什么? 師:聽了這么多遍,同學們能學會嗎? 四、學唱苗族飛歌。 師:現在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學唱苗族飛歌吧! 五、展示欣賞。 師:同學們都會唱了嗎?現在我請一位同學上來給大家演唱一下,誰愿意來? 師 : 同學們都太棒了! 第五課:雪橇 教學內容 歌曲雪橇。 教學目標 1用歡快的、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雪橇。 2為歌曲編配打擊樂器伴奏,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教學過程 1教師播放有關滑雪橇的畫面。 2聽錄音兩遍,教師提問:滑雪橇時,是一種什么樣的情緒?演唱歌曲時,應該是怎樣的 情緒? 3教師分句教唱第一段歌詞,可放慢速度。 4教唱過程中,應注意啟發學生的情緒。 5教唱第二段歌詞。 6在學會歌曲后,可組織學生為歌曲編配打擊樂器伴奏。討論時教師注意引導,啟發學生選用什么樂器 為歌曲伴奏,比如馬蹄的聲音,用什么樂器來模仿?馬鈴用什么樂器來模仿?等等。所選樂器不要多,節奏也不要太復雜。 教學評價 1學生學習歌曲的效率。 2用打擊樂器為歌曲編配伴奏的效果。 3學生創造的欲望及能力。 第三單元 膾炙人口的歌 第一課:四季 歌 四季歌(日本民歌) 教學 目的: 1、通過學唱歌曲四季歌,學習日本的舞蹈動作,感受日本音樂、舞蹈發民族特點。 2、在欣賞音樂過程中感受節奏、音色的變化。 3、在感悟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想象和表現力的欲望。 教學 重要難點 : 讓學生感悟音樂,表現音樂 教 具 : 多媒體的課件 ,電子琴 ,日本的舞蹈需要的傘和扇 教學過程: 同學們聽我的中國心走進音樂教室。用音樂來進行師生問好。 一、引進音樂 師:老師出個迷看同學們是怎么樣的呢?日出日落照就了四季的形成,說起四季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我很好奇,打擊對春夏秋冬那個季節情有獨鐘呢?還有你們的理由。 A 說: B 說: C 說: 師 :由于各自的性格 ,愛好 ,對待四季也隨著不同 ,四季其實都有他獨特的魅力之處 ,像春天的生機 ,夏天的活力 ,秋天的浪漫 ,冬天的回憶 ,也許這些才是最吸引我們的地方 . 喜歡春天的人 喜 歡夏天的人 喜歡秋天的人 喜歡冬天的人 師 :那么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用音樂來展現”四季”的魅力 2 頁 二、 :聽唱歌曲 師:同學們聽聽歌曲,是哪個國家的歌曲。 生:日本 師:好,那我們就懷捉一顆愛我的中國心踏上飛機跟老師一起去日本走走看看。 1、 播放課件 “富士山 ” “櫻花” “和服” “日本壽司” 2、走進日本,幾句日本的語言 (課件) 早上好 音釋 “空 你氣哇” 晚上好 音釋 “空你伴哇” 謝謝 音釋 “啊里格多” 再見 音釋 “沙喲那拉” 3、播放歌曲,完整的聆聽 (課件) A、旋律流暢,深刻感人 B 節拍: 4/4 拍子 4、學唱歌曲 (課件展現歌曲) A、跟著老師的電子琴輕聲用“啦”把歌曲的旋律哼唱,教師強調聲音的柔和 B、跟老師把旋律唱一唱 C、添上歌詞。用充滿深情的。淳樸的語言,頌揚了日本人民尊敬師長,熱愛朋友的傳統美德。 D、介紹創作的背景。此歌曲是荒木豐尚創作的,他有一次在滑冰受傷而住院治療,護士們對他進行的精心的照顧,在感激之余就譜寫了此歌送給 關心他的朋友們。 引入感恩: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激生活,感激師長,父母,同學朋友,用一顆感恩的心對待生活。 知識點:(課件展現) 6 (全音符、 拍) 6 (二分音符、 拍) 6 (四分音符、 拍) (八分音符、 拍) 三、表現音樂(課件) 、師:一邊唱一邊打節奏(柔和) 教師播放四季歌的版,同樣的旋律,節奏變化了,整首歌曲的感覺也跟著變化。 、其別:日本的民歌四季歌歌曲 節奏緩慢。柔和 版四季歌 節奏比較快 熱情 狂野奔放 、隨著版四季歌的音樂,大家自由律動起來 、學跳日本舞蹈 、男女同學分組試一試 、音樂大比拼“音樂大看臺,想唱你就來” 、選出男女代表來進行比賽,同學們可以在座位上為自己的伙伴,伴舞,來提高自己伙伴的總成績。、也可以為伙伴再起來唱歌,把演唱的氣氛推上去 、在比賽中選出我們這節課的 “超級男女生”給于獎勵 、全班同學齊唱歌曲,再次感受日本歌曲、舞蹈的特點(邊歌邊舞) 、下課鈴響了。 “飛機就要起飛,我們在日本玩很開心,我們要日本的風情帶回祖國。促進中日的友好發展,帶著一課中國心我們 踏上飛機回到祖國。” 同學們聽說我的中國心慢慢的走出教室 第二課:故鄉的親人 教學內容 音樂與人的情感世界 鄉情 歌曲教學故鄉的親人 教學策略 1、通過聽辨唱練議等一系列的參與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2、分組討論,充分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音像資料、二胡。 教材分析 故鄉的親人是美國作曲家斯蒂芬 福斯特創作的一首思鄉曲,歌曲為 C 大調, 4/4 拍,結構再現的 單二部曲式,全曲由一個民族風的主題和一段副歌組成,歌曲旋律樸實、優美抒情、結構簡單,具有濃郁的黑人贊美歌風格。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表現鄉情的歌曲,引導學生在音樂得探索、感悟、聯想的過程中,體會藝術作品中濃濃的鄉情,懂得音樂是人類表達情感的手段。 2、通過學唱歌曲故鄉的親人,引導學生在體驗歌曲的情感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去表現歌曲內容;理解、掌握歌曲中延長記號在作品中的作用;了解作品基本結構;體會旋律創作手法中重復、對比所帶來的美感。 3、在學習中鍛煉學生觀察、自學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從中體會成功的 喜悅。 教學重點、難點 在體會思鄉情感的過程中理解和表現歌曲的情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意境、導入新課 1、播放夢之旅組合演唱的月之故鄉。(設計意圖)體會思鄉情緒,進行藝術熏陶,感受音樂中的情與美,談自己的感受。 2、讓學生唱唱自己熟悉的表達思想的歌曲。(設計意圖)激發興趣。 二、新課教學、感知認知 1、欣賞夢之旅組合演唱的 故鄉的親人。(設計意圖)讓學生談談感受。感知歌曲。 2、讓學生介紹作曲家福斯特,老師補充。(設計意圖)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3、欣賞排簫演奏故鄉的親人旋律。(設計意圖)加深旋 律印象,引導學生分析曲式結構。 曲式結構: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 A(a+ + B(b+ 4、教師二胡范奏故鄉的親人旋律。(設計意圖)進一步感知歌曲。 5、學生跟伴奏哼唱旋律。(設計意圖)熟悉并學唱歌曲。 6、歌曲處理:學習和掌握力度記號和延長記號在作品中的作用。(設計意圖)感受音樂記號對歌曲情緒表現起的作用。 力度記號:歌曲中表示音量的強弱不同。 f (強) p(弱) m(中) 強) 弱) 延長記號:它寫在音符和休止符的上面,表示可根據演唱 者情感需要適當自由地延長音符或休止符的時值 。 為了使同學們能唱齊,將統一延長二拍,和原有拍一起共三拍半。 7、完成課后習題,從中理解樂句的重復和對比的創作手法。(設計意圖)體會成功的喜悅。 8、以不同形式表演歌曲。(設計意圖)學生才藝展示。 三、知識拓展 1、欣賞小提琴獨奏思鄉曲第一樂段,請學生總結思鄉作品的速度和情緒。(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思鄉曲的速度和情緒。 2、學生背誦關于思鄉的詩詞。(設計意圖)將音樂、美術、文學有機地結合,激發學生對人的情感世界的理解。 春夜洛城聞笛 作者: 李白 誰 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注: 折柳 古代離別的時候,往往從路邊折柳枝相送;楊柳依依,正好借以表達戀戀不舍的心情。 四、課堂小結 1、總結本課,教師引出下節課內容。 2、結束本課。 第三課:可愛的家 教學目標: 1、認識目標:學習歌曲可愛的家,并用深情飽滿的聲音演唱歌曲。 2、情感目標:學生在欣賞中體會同情與恩情,了解領唱、合唱的演唱形式。 3、能力目標:通過音樂學習,學生能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能關愛父母和身邊的人 教學重點: 1,通過歌曲可愛的 家感受和體會家庭的溫暖。 2、了解弱起小節在歌曲中的運用。 3、能用優美、安詳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用和諧的二聲部合唱有感染力地表演歌曲。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樂器塤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欣賞一組有關家庭的溫馨照片,同時播放可愛的家伴奏音樂,師生共同交流欣賞這組照片的感想,師范唱可愛的家的第一句作為發聲練習。 2、出示發聲練習的歌譜,師生共同練習。 (教學設想:家,是人的棲息處,是溫馨的港灣,是一個使人幸福、讓人留戀的地方。人類對家的無限向往以及渴望回到溫暖 、明凈家園的心聲都是相同的。導入時讓學生欣賞照片就能把學生帶到溫暖、充滿親情的氣氛中,讓學生感受家的溫馨,體會家人之間互相關愛的情感。同時,利用第一句歌詞做發聲練習,為后面的二聲部合唱做好鋪墊。) 二、新課教學 1、引入弱起小節 我們剛剛演唱的這一句,我總覺得有點意猶未盡,英國的作曲家也寫了一首有關可愛的家的歌曲,出示歌譜(沒有弱起小結和附點音符)。師生共同演唱。 師生交流與思考:說說自己演唱的感受,為什么沒有大師的風范。 再次出示歌譜(添加弱起小結和附點音符的完整的全鋪),師生共同演唱。 師生交流與思 考:變化之后有什么感覺,運用弱起和附點音符有什么好處? (教學設想:通過演唱、感受、交流,循序漸進的理解了弱起小結和附點音符的妙用,學生邊唱邊思考,興趣更濃,有助于對歌曲的理解與把握。) 2、突出情感歌唱 聽音樂、演唱歌曲可以放松自己,別讓音樂束縛了自己,師生隨鋼琴輕聲唱譜。 欣賞錄音范唱可愛的家,師隨音樂畫出歌曲的旋律線。 師彈琴生輕聲演唱,思考哪句歌詞最能打動你?情緒又是怎樣的?高潮部分用 f 力度演唱,溫馨的部分用 p 力度演唱。(在歌譜上把高潮部分用紅色標出) 生隨鋼琴有感情的演唱。師 同時在高潮部分加上練聲旋律做為低聲部,進行二聲部的合唱。 再次欣賞錄音范唱可愛的家,師生共同在高潮部分配上低聲部旋律,并加上動作表演。 分組進行二聲部的合唱練習。 (教學設想:可愛的家是一個二聲部合唱的歌曲,有一定的難度。在唱的過程中,將低聲部作為發聲練習,提前讓學生學會演唱,降低了合唱的難度。同時指導學生注意歌曲強弱的變化,深情的演唱。很好的解決了歌曲的重點,能用優美,安詳的聲音演唱歌曲。) 3、介紹詞曲作家 這首優美、感人的歌曲出于作詞家培恩,作曲家比肖普之手。 1利用多媒體把英國 作曲比肖普和培恩的肖像展示給學生看。 2播放可愛的家的音樂。 3給學生講述它的創作過程:這首歌是作曲家比肖普為歌劇克拉里 米蘭姑娘寫的主題歌,并講述部分歌劇的大概內容。 (教學設想:學生只學會了歌曲卻不知道是誰作詞作曲,這是很不完整的。適當的介紹一些有關歌曲的寫作背景、作詞作曲家的生平,一方面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理解歌曲的情緒和內容,演唱時更能夠表現歌曲的情感。) 4、教學拓展與小結 師用樂器塤演奏念故鄉 小結:這首歌曲大量出現附點節奏,因為它能夠拉動人的心弦,樂尾 的漸弱更能表現思鄉之情綿綿不斷。師鋼琴演奏肖邦的離別結束本課。 三、反思 可愛的家這是一首二聲部合唱歌曲。歌曲描繪了一個溫馨而可愛的家庭,旋律抒情,柔美,音域不寬,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演唱。這節課直指心靈,音樂以情動人,歌曲以理服人。聽音樂含淚微笑,唱歌曲情深意長,看圖片震撼心靈。有效的教學才是好的教學,教學整體設計做到:前有蘊伏 中有突破 后有發展,伏延千里。優點有三: 1)音樂容量大。本課以音樂為本位,以情為核心,以聽唱為重點展開教學,層層深入:從對家庭的深情 對弱者的同情 對父母的 恩情;用聽 唱 思 聽營造“含淚微笑”的課堂氛圍,回味無窮。 2)教學內容有彈性。教學中,難的地方“潛出”,簡單的地方“深入”, 德育滲透點到即止。難的地方,如對弱起的講解,就是化繁為簡的典例;簡單的地方,如欣賞念故鄉的情景創設,撞擊心靈,點燃思鄉之火。音樂教學有張力,學生學習才有動力。 3)多媒體運用恰到好處。音樂課的多媒體運用不能“搶戲”:音樂是聽覺藝術,看輔助聽,藝術修養才會提高。本課中從練習發聲到學習弱起僅僅用了分鐘,多媒體引領學生直觀思維,突破難點。這就是多媒體合理運用的好處 高效。 另外,欣賞培恩寫的致哥哥的一封信時音樂、圖片、朗誦配合的恰到好處,讓學生有了身臨其境般的感受,甚至有的學生感動的潸然淚下。這就是多媒體恰當呈現的力量 無聲勝有聲。 不過,整節課在練習二聲部合唱時,對學生聲音的要求不明確。學生聲音的統一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在中高年級學生的教學中,應該加強對他們進行歌唱習慣的常規培養。要求學生歌聲要協調統一,有好的音色,合唱的歌曲才能夠產生和諧,動聽的效果,從而達到合唱教學的目的。 第四課:田野靜悄悄 教學目標: 1、 通過歌曲欣賞,感受優美的旋律。 2、 通過這首歌曲感受俄羅斯 的風土人情,了解一些俄羅斯的文化傳統和民俗風情。 教學重難點: 1、 體會旋律的風格 2、 感受歌曲的內在含義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學生律動進教室 師播放音樂田野靜悄悄 二、 情境教學 師:同學們去過俄羅斯嗎? 生: 師:是啊! (一) 初聽 師:同學們要認真聽,看看歌詞中都講述了些什么? 生:聽后回答 (二) 復聽 1、 欣賞第一段 邊聽邊隨音樂簡單哼唱。 2、 欣賞第二段 ( 1) 聽聽都描述了什么。 ( 2) 朗讀第二段歌詞,進一步感受。 3、 欣賞第三段 你聽到的歌詞中,你感觸最深的是什么? 4、 將歌曲完整的欣賞一遍。 第五課: E 學目標: 一、學唱歌曲音階歌認識并唱準音階中的七個唱名。 二、體驗歌曲 快的情緒。 三、在游戲中鞏固所學知識。 教學設想: 一堂引導學生模唱、欣賞、體驗相結合的音樂課,根據教學目標,擬從四個方面來完成教學:模唱 欣賞 學唱 鞏固。首先通過“音階梯”讓學生模唱音階中的七個唱名,熟悉“柯達依”手勢;然后請學生欣賞歌曲 通過模唱、表演讓學生體驗歌曲歡快的情緒,記住“音階”中的七個唱名。學唱音階歌,用“小博士”富于童趣的語言引入課題。采取多媒體動畫設 計,使學生在學習音符和樂譜時不枯燥乏味,通過欣賞電影片段,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最后讓學生在玩玩樂樂中鞏固所學知識。 教學重點: 認識七個唱名。 教學難點: 唱準音階中的七個唱名。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具準備: 鋼琴、多媒體軟件、七個唱名的卡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學生聽音樂進教室。(歌曲:我的朋友就是你)(屏顯) 2師生問好。 二、 新課教學 1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你們看!它來了。(屏顯) 小博士:小朋友們,跟我一塊去爬梯吧! 2認識音符 。(屏顯) 師:同學們,這是通向音樂城堡的階梯,讓我們跟“小博士”一起來唱好嗎! 教師點擊音階圖中的音符,學生模唱;同時要求學生看圖學做“柯達依”手勢,唱準音階中的每個音。 3 聽賞歌曲 師:大家唱得真不錯,現在老師請大家觀看一部電影片段,請大家認真觀看,仔細聽聽,歌曲中唱了什么?(屏顯) 生: :這是一部獲奧斯卡金像獎的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一首插曲,歌名就叫 剛才,大家聽清楚歌詞了嗎?下面老師請大家再聽一遍用中文演唱的這首歌曲。聽賞時, 要求大家邊聽音樂邊唱唱名,并做相應唱名的“柯達依”手勢。(屏顯) 4情緒體驗 師:你們想和電影里的孩子們一起表演嗎?(屏顯) (屏顯電影片段,讓學生隨樂自由表演) 5學唱歌曲音階歌 a課題導入 師:大家表演得真好!剛才呀!“小博士”也觀看了大家的表 演,你們想不想聽聽它是怎么評價的嗎? (屏顯)小博士:“大家表演得真棒!我想帶大家進入音樂城堡” b屏顯“音樂城堡”,教師范唱。(屏顯) 師:這座“城堡”是“小博士”的家,“小博士”為了歡迎大家,特地讓老師跟它配合唱首歌給大家聽,你們想聽嗎? (老師 操作電腦鍵盤唱歌曲的第一、二小節,小博士唱第三、四小節,依次完整的演唱歌曲一遍。) c教師與學生用對唱的形式學唱樂譜。 (教師唱音階歌的 1、 2、 5、 6、 9、 11 小節的歌詞,學生唱 3、 4、 7、 8、 10、 12 小節的唱名,師唱13、 14 小節,學生唱第 15、 16、 17 小節。) d隨琴學唱歌曲。(屏顯歌曲,并將歌曲放大) e聽錄音完整地演唱歌曲,學生可跟著歌曲節奏做簡單律動。 三、 音樂游戲:我的朋友就是你。(屏顯)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音階”中的七個唱名,也學會了音階歌,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個 音符卡片,(如:1 2 3 4 5 6 7 1 )我們一起來做個“找朋友”的游戲,比比看誰能最快找到自己的朋友。 游戲規則:學生每人胸前貼上不同的唱名卡片,隨歌曲節奏拍手做找朋友的動作,當聽到“在這里、在這里,我的朋友就是你”時,戴同樣唱名卡片的小朋友手拉手跳。 四、 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隨“小博士”進入了“音樂城堡”認識了音樂中的七個唱名,了解了“柯達依”手勢法,學會了 音階歌 還聽賞了美國電影歌曲 通過剛才的游戲,我發現每個小朋友都能找到自己的“朋友”,說明大家都已認識了這七個音符,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中不要忘了他們。 五、下課。學生隨電影 曲的音樂片斷,愉快地走出教室。 第四單元 時代在奔馳 第一課:庫斯克郵車 教學內容 庫斯克郵車 教學目標 一、通過欣賞合唱歌曲庫斯克郵車,培養學生合作能力。 二、初步了解合唱的特點。 三、通過教唱歌曲,啟發學生用圓潤、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并提高其正確理解歌曲內容及恰當表達歌 曲情感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 一、強弱力度記號的掌握與在歌唱中的表達。 教學方法 啟發式、示范法、講述法、視覺圖像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個性思考 一 導入教學 1、師:請同學們先來模仿一下駕著馬車向前跑的樣子。(學生上前模仿) 師:我們現在加上節奏來一次: X 0 X 0 | X | X 0 X 0 | | 師:我們再加上旋律來一次,讓馬車“向前跑”: 6 0 1 0 | 3 | 2 0 4 0 | 6 | 向 前 跑 向 前 跑 2、師:同學們知道古時的馬車有什么作用嗎?(生討論回答) 師:馬車在古時是便捷的交通工具,它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當郵車。 二、新課學習。 1 、聽新歌庫斯克郵車 跟唱一遍 A 段 老師示范 ,強調強弱記號,重音記號,休止符和變化音。 2、學生加上后半部分隨琴練唱全曲。 老師幫助學生完成演唱時出現的不足。 3、學生再次練 唱,鞏固對旋律的掌握。 老師把第一聲部加唱進去,完成全曲的的合唱。 三、拓展合唱知識 引導學生對全曲合唱與單聲部齊唱的對比,引出合唱的知識: 1、合唱指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常有指揮,可有伴奏或無伴奏。它要求歌唱群體音響的高度統一與協調,是普及性最強、參與面最廣的音樂演出形式之一。人聲作為合唱藝術的表現工具,有著其獨特的優越性,能夠最直接地表達音樂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發聽眾的情感共鳴。 2、齊唱與合唱的區別: 齊唱,是單聲部的演唱;合唱,是兩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組所擔任的 聲部演唱同一樂曲。 3、歌曲合唱的優點:利用聲部的穿插、襯托,增添變化,增強厚度,豐富表現力,豐富音樂色彩。 4、依據人聲的分類,合唱的形式有: ( 1)童聲合唱。由尚未變聲的少年兒童組織的合唱。包括小學男女同學組織的合唱及初中低年級尚未變聲或變聲初期的男女同學組織的合唱。 ( 2)女聲合唱。由變聲后的女同學組織的合唱。 ( 3)男聲合唱。由變聲后的男同學組織的合唱。 ( 4)混聲合唱。由女聲(或童聲)與男聲混合組織的合唱。由女高音聲部、女中音聲部、男高音聲部和男低音聲部四個基本聲部組成。 5、聽關于合唱的其他歌曲友誼地久天長 在燦爛陽光下。 五、結束語 今天,我很高興,和大家一起欣賞音樂、學習音樂。你們學習的非常專心,感謝大家的參與。下課 ! 六、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庫 斯 克 郵 車 作曲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