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朝鮮族形成歷史_第1頁
中國朝鮮族形成歷史_第2頁
中國朝鮮族形成歷史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朝鮮族是遷入民族。從世紀中葉開始大批遷徙到現在,已有多年的歷史。自中國朝鮮族遷入中國時世紀下半葉到世紀上半葉,中國正處于內憂外患我災多難的年代。在這樣極其艱苦的歷史條件下,中國朝鮮族人民同漢族、滿族及其他兄弟民族人民一道,為開發東北邊疆,為保衛和建設偉大的祖國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中國朝鮮族的遷入中國朝鮮族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特定概念,是指作為中國少數民族的朝鮮族,而不是泛指居住在中國的一般朝鮮人。近代和現代中國朝鮮族的遷入,始于世紀中葉,這是形成中國朝鮮族的歷史源頭。當時,腐朽的清朝正處于內憂外患的困境。自年第一次鴉片戰爭起,英、法等資本主義列強便不斷向中國發起武裝侵略,迫清朝政府簽訂南京條約等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并向清政府索取巨額賠款和種種特權。沙俄也通過中俄璦琿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強行割去黑龍江以北和烏蘇里江以東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進而又把侵略魔爪伸到圖們江沿岸。與此同時,由于清政府加重對人民的壓榨,年爆發了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為了鎮壓這一落千丈革命運動,清政府自咸豐十三年(年)起,在東北征調頻繁,致使東北地區戶口凋零,家室凄苦。邊防空虛。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為了加強東北邊防和增加財源,不得不逐漸放松對鴨綠江和圖們江北岸的禁,開始默認乃至允許朝鮮墾民越江墾殖和居住。現時在這個時候,正趕上朝鮮國內邊年災荒,賦稅繁重,若政如虎,民不聊生,黎民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為了求生圖存,朝鮮災民只好背井離鄉,顛沛流離到我國東北。他們來到這廣袤的土地,披荊斬棘,飽經滄桑,同其他兄弟民族一道,用雙手和血汗把這個荒蕪的迷茫大野,開發澆灌成稻香四溢,物足年豐的富饒之地。朝鮮族在近代和現代遷入中國的過程,大體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為世紀中葉至年日本帝國主義吞并朝鮮,這一時期遷入的人們,主要是經濟原因遷居的自由移民;第二階段為年“日韓合并”至年“九一八”事變,這一時期遷入的,主要是由于政治原因而遷移到中國來的反日愛國的人們;第三階段為年“九一八”事變至年“八一五”光復,這一時期遷入的,主要是由于日本帝國主義的移民政策而被迫遷來的強制移民。年“八一五”光復后,強制移民和由于政治原因而遷居的一部分人又回歸朝鮮,而現今的中國朝鮮族則是以第一階段遷入的自由移民為基干,以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遷入而永居中國加入中國國籍的人為主體的民族群體。中國朝鮮族共同體的形成中國朝鮮族作為民族共同體,是有其形成民展階段,有一定歷史條件的,并不是朝鮮墾民(包括流民)一到中國就成為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的。中國朝鮮族,是在近代和現代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的民族,是長期在中國獨特的歷史環境中逐漸形成的民族共同體。它有兩個方面的含義:第一,從民族特征上看,具有朝鮮的近代和現代朝鮮族固有的民族傳統和基本特征,又在繼承朝鮮民族傳統和特征的基礎上,帶有中國色彩的近代和現代朝鮮民族;第二,從國籍和法律上看,它是由珍有中國國籍的近代和現代朝鮮民族成員組成的并為中國憲法肯定的一個少數民族共同體。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中國朝鮮族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具有共性它是近代和現代朝鮮民族共同體的一分支;另一方面,又具有個性它是整個朝鮮民族共同體中的一個特殊類型,是獨具中國特色的近代和現代朝鮮民族。應該特別指出的是,這兩個方面的含義,是形成中國朝鮮族的兩個重要條件,兩者缺一不可。 可見,中國朝鮮族不只是族源血統的概念,而是具有特定含義的歷史概念。中國朝鮮族的形成,是同中國近代和現代歷史聯系在一起的。中國朝鮮族共同體的形成史,經過了一個復雜漫長的歷史過程,大體上說,是從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止,前后大約經歷年的復雜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曾有過幾個階段性的演變。年(清光緒七年),清政府對近代遷入中國的朝鮮墾民實行“歸化入籍”政策(實際上是一種同化政策),對接受中國政府管理的朝鮮墾民實行戶口編甲,熟地升科納租,還要“雉發易服”才能加中國國籍。年,在中國東北地區地朝鮮墾民中,加入中國國籍的約有人。年(宣統元年),清朝政府頒布大清國國籍條例和大清國國籍條例施行細則,從此,清朝政府不再推行“雉發易服”政策。后來,到了民國時期,在年月日,也頒布了中華民國國籍法和國籍法施行條例,到年,據不完全統計,加入中國國籍的朝鮮墾民有戶,人。盡管如此,不論是清朝政府,還是民國政府對待朝鮮墾民并沒有改變其限制、岐視和排斥政策。國民黨政府則從來沒把朝鮮族作為少數民族來對待。自從有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居住在中國境內的朝鮮族人民,才逐漸改變了自己的歷史命運。中國共產黨早在年月召開的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就指出:“中國境內少數民族的問題對于革命有重大意義,特委托中央委員會于第七次大會之前,準備中國少數民族問題材料,以便第七次大會列入議事日程并加入黨綱。” 中共滿洲省委于年月成立后,為更好地團結、領導萬朝鮮族人民同其他各民族人民共同進行反日斗爭,于年成立起“少數民族運動委員會”和“少數民族部”。年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的擴大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決議,決議中號召“中國境內一切被壓迫民族(蒙、回、韓、藏、苗、瑤、黎、畬等)的兄弟民族們!大家起來!沖破日寇蔣賊的萬重壓迫,勇敢地與蘇維埃政府和東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組織全中國統一的國防政府;與紅軍與東北人民革命軍及各種反日義勇軍一塊,組織全國統一抗日聯軍。”到解放戰爭時期,黨和人民政府對朝鮮族在中國的地位問題有了更加明確的觀點。年月日,在中共吉林省委召開的群工會議上,周保中同志在報告中指出:“年以后,中共東北黨組織,把東北的特別是延邊的朝鮮居民列為東北境內的少數民族”,“在八一五東北光復以后,東北中朝人民關系與在中國的朝鮮居民的地位問題又重新提起,朝鮮人究竟是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呢?或是外國的僑民呢?年月末,中共中央東北局就已經注意到東北的朝鮮民族問題,認為除參加華北抗日戰線的朝鮮義勇軍,在東北的朝鮮居民一般的視同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特別重要的是,遷入中國境內的廣大朝鮮族人民,在漫長的歲月中,同漢族、滿族等各族人民一道,不僅參加了邊境開發建設,而且參加了反帝反封建斗爭,逐漸形成了一定數量的民族聚居區,并且繼續保留著朝鮮民族固有的特征。在這個過程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逐漸消除了民族隔閡,得到了漢族等兄弟民族的幫助和支持,汗水和血水把中國境內的朝鮮族同中國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共同戰斗在一起。尤其是從年至年間,東北解放區的朝鮮族和各族人民一道參加了史無前例的土地改革運動,和其他兄弟一樣分得了土地,成了中國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這樣,作為中國朝鮮族民族共同體的內因條件已經成熟,但外因條件還具備,因為這時從全國來看還沒有完全解放,許多地區還被國民黨占領著,中民黨政府是不承認朝鮮族為中國的少數民族的。直到年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共產黨成了執政黨以后,明確規定:加入中國國籍的朝鮮族是中國少數民族的成員,朝鮮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這樣,中國朝鮮族才作為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真正加入了中華民族的行列,成為新中國的主人,并與其他兄弟民族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