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學國債和國債市場_第1頁
財務學國債和國債市場_第2頁
財務學國債和國債市場_第3頁
財務學國債和國債市場_第4頁
財務學國債和國債市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債和國債市場,第一節國債原理第二節國債的經濟效應和政策功能第三節我國債務負擔率及債務依存度的分析第四節國債市場及其功能第五節政府直接隱性債務和或有債務,第十二章,第一節國債原理,一、國債及其種類、結構和負擔二、國債制度要素三、國債的特點,一、國債及其種類、結構和負擔(一)國債的含義(二)國債的種類(三)國債的結構(四)國債負擔和限度,中國人民銀行,國債的種類1以國家舉債的形式為標準,分為國家借款和發行債券。2以籌措和發行的地域為標準,分為內債和外債。3以債券的流動性為標準,分為可轉讓國債和不可轉讓國債。4以發行的憑證為標準,分為憑證式國債和記賬式國債。,國家借款和發行債券。國家借款是最原始的舉債形式,它具有手續簡便、成本費用較低等優點,因此現代國家在舉借外債和向本國中央銀行借債時仍主要采用這一方式。但借款通常只能在應債主體較少的條件下進行,不具有普遍性。發行債券具有普遍性、法律保證性以及持久性等特點,應用范圍較廣,效能較高,因此對公眾和企業的借債主要采用發行債券的方式。發行債券的主要缺陷是成本較高,需要有發達的信用內債外債內債是政府在本國境內發行的國債,其認購主體是國內法人和本國公民,債權人為金融機構、機關團體、企業和居民個人,其發行與償還一般以本國貨幣為計量單位。外債是本國政府在境外舉借的債務,債權人可以是外國政府、國際金融組織、外國銀行、外國企業、團體組織和個人,通常以債權國通貨為計量單位,也可以以雙方同意的第三國通貨作為計量單位??赊D讓國債和不可轉讓國債??赊D讓國債,也稱上市國債,是指能夠在證券市場上自由流通買賣的國債。認購者可以根據資金需求和市場行情隨時兌現國債或轉讓給他人,從而滿足投資者的流動性要求,降低其機會成本,因此特別受歡迎。不可轉讓國債指不能在證券市場上自由買賣的國債,只能由政府到期還本付息。由于其流動性差,投資的機會成本比較高,所以推銷余地不大,在國債中所占比重較低。,國債的結構1應債主體結構2國債持有者結構或應債資金來源結構3國債期限結構,應債主體結構,按國債持有人劃分,可分為單一主體承購的國債和多元主體承購的國債。一元化持有人結構:指國債持有人的單一性(如銀行機構),多元性持有人結構:指購買國債群體的多樣性。,國債持有者結構,我國的國債持有群體中,個人投資的比例占到。我國中央銀行基本上不持有或持有很少的國債,商業銀行很少承購國債,國外投資者基本上不允許購買國債等等,在國債市場較為發達的國家,國債的持有者通常以專業機構、政府部門為主,個人持有的國債比例較低。,國債期限結構,短期國債:3個月、6個月、9個月、1年,收入與支出進度差,中期國債:19年,長期國債:10年以上。經濟建設,社會保險基金和事業保險金,國債負擔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分析:(1)認購人負擔(2)政府負擔(3)納稅人負擔(4)代際負擔,認購人負擔企業、個人、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債務負擔。認購人負擔=國債余額/居民儲蓄存款政府負擔是指國債到期還本付息的負擔。政府借債是有償的,這就要求政府在安排預算時要有一定數量的資金用于還本付息。特別是隨著未償債務余額的增加,利息支付負擔越來越大。因此,政府舉債要考慮自身的償債能力。納稅人負擔是指政府還本付息的資金來源最終來自于人繳納的稅收。通過舉債為提供公共服務籌資資金,在未來還本付息時就構成了納稅人的負擔。代際負擔是指當代人的債務負擔轉移給后代人,或者說當代人把應當承擔的公共產品的成本轉移給后代人承擔。假如國債資金來源于私人部門的投資資金,同時政府又將國債資金用于消費支出,這將使未來的所得和消費減少。此時,國債的發行構成未來的負擔。,認購人負擔(國債余額/居民儲蓄存款額)(億元),衡量國債絕對規模的指標:(1)歷年累計債務的總規模,即國債余額(2)當年發行的國債總額(3)當年到期需還本付息的債務總額,二、國債制度要素(一)國債的發行、還本與付息(二)國債發行價格(三)國債利率,國債發行的方式公募拍賣方式連續經銷方式直接推銷方式綜合方式,公募拍賣方式,這是一種在金融市場上通過公開招標發行國債的方式。其特點:(1)發行條件通過投標決定;(2)發行機構是財政部或中央銀行(負責組織拍賣過程);(3)適用于中短期國債。,拍賣方法:(1)價格拍賣:利率與國債面值固定,根據金融市場利率預期趨勢,對價格進行投標,發行機構規定最低標價(出售價格),按發行價格由高到低出售,發行額滿為止。(2)收益拍賣(利率拍賣):固定國債的出售價格,認購者對固定價格的利率進行投標,發行機構規定最高標價(國債利率),按國債利率由低到高出售,發行額滿為止。,(3)競爭性出價:財政部門事先公布國債發行量,認購者據此自報愿意接受的利率和價格。發行機構按認購者價格,從高到低,或者按利率從低到高依次決定中標者,發行額滿為止。(4)非競爭性出價:對小額認購者或不懂業務的認購者,可只報擬購數量,發行機構對其按當天成交的競爭性價格的平均價格出售。,連續經銷方式,發行機構(包括經紀人)受托在金融市場上設專門柜臺經銷國債的發行方式。其特點:(1)經銷期限不定,發行機構可無限期連續經銷;(2)發行條件不定,不須預先規定國債的價格,由財政部門或代銷機構根據推銷中的市場相機確定,且可隨時調整。(3)經銷機構包括,金融機構、中央銀行、證券經紀人,認購者可直接申請,經銷者出售。適用于不可轉讓國債,如我國對居民個人發行的憑證式儲蓄國債。,直接推銷方式,財政部門直接與認購者舉行一對一談判出售國債的發行方式。其特點:(1)發行機構只限于政府,國債司與認購者進行交易,不通過任何中介。(2)認購者主要是機構投資者,商業銀行、儲蓄銀行、保險公司、各種養老保險基金、政府委托基金。(個人投資者不能認購)(3)發行條件通過談判直接確定。(4)適用于特殊類型的政府債券的推銷,及對銀行發行專業債券,綜合方式,綜合上述各種發行方式的優點而加以結合使用的國債發行方式。如英國,先拍賣,后連續經銷方式。拍賣余額由英格蘭銀行(中央銀行)負責購人,再以連續經銷方式繼續出售。,國債的還本還本方式:(1)分期逐步償還法(2)抽簽輪次償還法(3)到期一次償還法(4)市場購銷償還法(5)以新替舊償還法還本資金來源:(1)設立償債資金(2)預算列支(3)舉借新債,國債的付息方式(1)按期支付法(2)到期一次支付法,國債發行價格1平價發行2折價發行3溢價發行,影響國債利率的因素,(1)市場利率。(2)銀行利率。(3)社會資金供求。(4)物價水平。(5)企業平均利潤率水平。,三、國債的特點,國債是政府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與經常性的稅收收入相比,有其明顯的特征:(1)自愿性國債的發行和認購建立在認購者自愿的基礎上。是否認購,認購多少,完全由認購人自主決定。稅收則具有強制性,只要稅法規定其為納稅人,無論是否愿意,都要照章納稅,否則就要受到法律制裁。(2)有償性政府舉借國債,到期必須還本付息。稅收則具有無償性,它既無須償還,也無須付出任何報酬。(3)靈活性國債的發行與否、采用何種方式發行、發行多少,一般由政府視具體情況而定,既不具有時間上的連續性,也不具有發行數額上的固定性。而稅收則按照法律規定的標準征收,在征稅前就預先規定了征稅對象和征稅比率。,第二節國債理論和國債的政策功能,一、國債理論的發展二、李嘉圖等價定理及其實證研究三、國債的政策功能,一、國債理論的發展,18世紀英國的休漠(Hume,D.)認為,“如果不消滅國債,國債必然消滅國家”,他主張政府任何時候都不應舉債。斯密(Smith,A.)和李嘉圖(Ricardo,D.)等均持有類似的觀點。斯密不贊成政府在平時發行國債,只有在戰時才可以。因為國債會把私人用于生產的資金轉給政府消費,影響生產的發展、政府為了償還國債的本息,必須提高稅收,或者折價償還,甚至賴債不還,使債權人蒙受損失。李嘉圖也認為,國債是對生產資本的掠奪,政府發行國債等于把貨幣資本用于政府消費,是浪費行為。為支付國債利息而增加的稅收,是把納稅人的資金轉給國債的持有者。他認為,征稅比發行國債更能使納稅人減少負擔。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資金不斷分散,國債成為匯集社會游資注入生產領域的重要手段。穆勒和瓦格納提出了國債的兩重理論,他們承認國債有利有弊,應從國債的資金來源和使用方向具體分析。這一觀點為現代國債理論奠定了基礎,在凱恩斯主義盛行的時代,國債無害的理論廣為流行。該學派將國債視為政府干預經濟的手段,認為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發行國債可以擴大財政支出,增加就業機會,使經濟穩定增長。薩繆爾森(Samulson,P.)對國債持不否定態度。他認為,在找不到其他辦法提高總需求,實現充分就業時,國債可導致更大的資本形成和消費。只有在達到充分就業時,政府支出沒有形成資本時,或私人投資減少時,國債才是負擔。如果國債與GDP同步增長,即國債占GDP的比重變化不大,就不足為慮。羅賓遜(Robinson,J.)反對凱恩斯主張的赤字財政政策認為龐大國債的存在對經濟是不利的,一切稅收都會產生反?,F象和不滿情緒,發生有害的副作用,假如為支付國債和利息面大量征稅,就很難實現征稅的其他目標。,二、李嘉圖等價定理及其實證研究李嘉圖認為在國家是非生產性的條件下,征稅與發債的效果是相同的。1、征稅與發債都會使一國的生產資本減少,由生產性轉入非生產性,既不提供利潤,也不產生利息;2、因舉借公債而引致的債息償付,只不過是將一部分人的收入轉給了另一部分人而已,由納稅人轉給債券持有人,并不改變一國財富的總量,發債是延期的征稅;3、由于舉債和征稅同樣使人民的收入下降,消費支出也會隨之下降。舉債和征稅對人們的消費行為的影響,實際是相同的。即不會影響社會總需求。李嘉圖認為舉債代替征稅,政府的干預是不必要和無效的。,三、國債的政策功能(一)彌補財政赤字(二)籌集建設資金(三)調節經濟,彌補財政赤字,彌補財政赤字是國債產生的直接導因,也是現代國家的普遍做法。彌補財政赤字的方式有:動用財政結余、增稅、透支、發行國債。發行國債是彌補財政赤字最理想的方式,發行國債是彌補財政赤字最理想的方式,1、分散的貨幣購買力轉移至國家手中,貨幣流通量一般不會變化。2、發行國債集中的是社會和個人閑置不用的資金,這部分資金的暫時集中,并不會對經濟和人們的生活產生不利影響。3、還本付息,是企業和個人的重要投資渠道,易被接受。,為什么說:,籌集建設資金,這既是國債發行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國債資金使用的一個重要原則。財政的生產性和國債的建設性是籌資功能的前提。,調節經濟,國債運行本身就具有一種經濟調節功能,即在其發行、償還、使用、流通等各個環節都會對經濟資源配置、社會收入分配和經濟增長水平產生一定的調節作用。政府就可運用國債政策,改變社會資金的流量和流向,靈活調節社會的有效需求,實現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國債可以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使社會資金得到充分運用,熨平經濟波動,當一些社會資本處于閑置狀態時,特別是在經濟蕭條時期,閑置資本較多時,通過發行國債可以吸收社會閑置資金,擴大政府的公共支出,從而擴大有效需求,有助于克服經濟衰退,促進經濟發展。在經濟過熱時,通過增加稅收建立償債基金,能夠抑制經濟發展的過旺勢頭,有利于經濟的穩定發展,減輕經濟波動。國債可以廣泛吸收社會小額游資于集中用于公共投資,有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這些資金分散在社會公眾手中,由于每人所持數額太少,難以達到有效投資量,因而無法用于投資,造成了社會資金的閑置。發行國債,有利于充分利用社會閑散資金,加快經濟發展速度。國債可以有效調節金融市場的運行。當物價上漲迅猛時,政府通過發行國債,吸收社會資金,減少貨幣流通量,從而起到平抑物價的作用,當銀行貸款利率上升時,國債價格將下跌,這時政府可以通過償還國債或購買國債的方式,增加社會貨幣資金的供給量,保證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轉。,國債調節經濟的消極影響,在金融市場上資金一定的情況下,通過擠出效應排擠了一部分私人投資。如果政府以優惠條件同私人投資者競爭,將影響主要由貨幣供求關系決定的市場利率,成為利率波動的因素之一。國債除了一部分由企業個人購買外,如果還通過中央銀行承購一部分,則中央銀行購買國債的過程,也就是向流通中投入貨幣的過程,且通過貨幣乘數,進一步擴大貨幣流通,會引起通貨膨脹。累積的國債使政府支出中的利息費用迅速增加,成為財政的沉重負擔,限制了財政政策功能的發揮。,第三節我國債務負擔率及債務依存度的分析,一、國債負擔率分析該指標從國民經濟的總體來考察和把握國債的數量界限,指當年國債累積余額占GDP的比重,即:歐盟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規定的標準為60。一般說來,發達國家的國債負擔率最多不能超過當年GDP的45%。二、國債依存度分析指當年國債發行額占中央財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中央財政支出依靠債務收入來安排的程度。用公式表示為:一般存在一個較為模糊的安全控制線,即不超過25%-35。,一、國債負擔率分析國債負擔率警戒線45%-60%(當年國債余額當年GDP)100年份國債余額GDP國債負擔率財政收入199815072.1878345.219.24%9875.95199916055.1682067.519.56%11444.08200017977.8689468.120.09%13395.23200120582.6597314.821.15%16368.04200223142.76105172.322.00%18903.64200326354.05117390.222.45%21715.25200429631136875.921.65%26355.88,國債依存度分析政府的債務依存度(2530左右。)(當年債務收入額當年財政支出額)100。,年份債務收入(億元)財政支出(億元)債務依存度19983228.7710798.1829.90%19993715.0313187.6728.17%2000415715886.526.17%20014483.5318902.5823.72%2002567922053.1525.75%20036153.5324649.9524.96%20046734.2728360.7923.75%,部分國家1991-1995年國債負擔率(中央政府),部分國家1991-1995年國債負擔率(中央政府),第四節國債市場及其功能,一、國債市場二、國債市場的功能三、我國國債市場的現狀和進一步完善,一、國債市場二、國債市場的功能,國債市場的功能第一,為國債的發行和流通提供一個有效的渠道。一方面,政府可以在國債市場上完成發行國債和償還國債的任務;另一方面,國債投資者可以通過國債市場買入或轉讓國債,從而實現獲利或者改換投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