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注考試經驗_第1頁
二注考試經驗_第2頁
二注考試經驗_第3頁
二注考試經驗_第4頁
二注考試經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選文庫一1.過的同學說,施老的大部頭指南他實在看不 懂也看不完,他就做了歷年的真題,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最后就過了。2.當你放棄看指南的時候,時間就節約了4個月左右。你要問我,那拿什么資料復習?規范+真題+30沖刺啊3.我就是冒著險,這樣跑了一遍規范,把一些參數的索引做好標 記,那種不好理解的規范注解出來,這樣大概每天34個小時,大概一個月把主要的規范看了,包括砼、抗、高、鋼、砌、荷載,其他規范基本沒怎么看56月,看規范67月,做沖刺30天79月,平時看基礎課,主要數學和力學,周末模擬二注9考試前,看做過的真題考試答題的時 候,一定要先說明依據哪本規范的哪一條款,然后列出規范上面的公式,選出各種參數,重要的參數要說明選取理由,然后計算,得出答案。注意一定要把答案選項 寫在括號里面,否則,算作沒有答題!二最后做真題,一定要控制好做題的時間,一個題目平均只有6分鐘答題時間的。爭取2-3天一套題,一共10套題,要在一個月內做完。自己拿紙出來做,過程要 寫的規范、清楚,這樣訓練了復評才不會吃虧,做完后對答案,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再仔細滴看規范、理解規范因為是開卷考試,書一定要帶全,特別的是規范,文件上面規定的考試規范都要帶,誰也說不準要考哪本小規范!三看書順序如下:第一階段,施的書+規范一起看,理清楚基本的概念。 第二階段,做真題+規范(按砌體,鋼結構,地基等)分類做,然后總結每次的出題的范圍,整理書上的知識點(尤其要注意混凝土高層抗震三本要合在一起總結, 地基三本也要合在一起總結)。這里的要求要做到做到任何一題,立馬能反映規范在什么地方,大概的內容是什么,具體的數值可以記不得, 但是印象是什么,尤其在一些概念題里,當你這一塊的內容很熟的時候你就可以直接看出哪個選項是對的,然后直接查一條規范就可以,這樣節約大量的時間第三階段,就是一遍一遍的做真題,今年我準備的時候二級的真題基本上都做了4遍(06-10),一級的基本上也做了2遍。一、木結構涉及規范: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2003)考試特點:每年就兩道題,通過做歷年真題可以知道經常考的是抗壓方面的知識。通過做做真題,一般兩道題都可以對一道。二、鋼結構涉及規范: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考試特點:通過歷年真題分析,可以知道鋼結構考的基本都是強度和穩定方面的計算,很多題目只要找對公式,查表無誤,計算正確就可以得分。也會有幾道難度比 較大的,特別是沒有做過鋼結構設計的人,可能連結構圖都看不太懂,這樣的題目失分也是情理之中。而且鋼結構每年的難度個人覺得比較大,所以等分率偏低,可 能和本人接觸鋼結構比較少有關。三、砌體結構涉及規范: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0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考試特點:每年考的題目類型也是比較固定,通過做真題就可以發現,其中受壓構件承載力是重點,還有比較需要注意的是砌體強度的取值和折減是重點。一旦強度取錯,后面的計算都是徒勞了。四、地基與基礎涉及規范: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J220-2002)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考試特點:可以說,這部分題目是歷年題目中最簡單的,考的計算都很基本,計算公式也不復雜,承載力調整很常考。雖然用到的規范比較多,但是都是很簡單的題目,只要細心,基本得分率都比較髙五、混凝土結構、高層與高聳結構涉及規范: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J186-2002)考試特點:其實這兩個章節的內容是可以合在一起復習的,難度也是比較大的。需要好好花時間準備。特別是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框剪結構的抗震內容,基本規 范都有涉及到,而且編排的順序又不一樣。我在這些內容也是花了很多時間才弄懂了。如果能弄到這部分,考試通過率就會髙很多的。此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這本規范是每個章節內容都會涉及到的。 我在復習的時候,是一邊做練習,一邊優化規范,并且用不同顏色的水筆做筆記,一些重點詞句用黑筆,一些參數的取值限制用紅筆,還有一些是用藍筆。特別需要 注意的是,我們優化規范,最終目的是要提高我們的翻規范速度。所以我會在一些公式的地方表明頁碼,這樣我做題的時候,看到頁碼就會去翻,而不是按照規范中 寫的第x.x.x條來找。首先,考試48分就可以過,所以我們不需要保證每道題都會做。而是根據自身的情況,合理安排做題時間和順序。對于一看就會做的題目,爭取做對。一看就不會做的題目,堅決不做。似懂非懂的題目,留著后面做。同時,通過對歷年真題的練習,發現歷年真題中,只要考荷載計算的,我都做不對,所以考試的時候如果遇到計算荷載的題目,我就放棄。四11年3月份就開始準備復習,也是一邊帶孩子一邊上班一邊復習,29+22=51通過。經驗: 重點題型要多做,要一看到就會做,即使不翻規范。 要有毅力,堅持每天3小時左右看書的時間。我是按一注的標準去復習的,復習資料就是施嵐青的08年 答題指導。我從4月初開始復習,直到考試,把除了橋梁的其它內容都看了。大概每個星期看三、四個晚上,每晚兩個小時。考試感覺還可以,最后61分通過。說說復習方法。很多人覺得需要大量做題。我的想法是把施嵐青的書好好學懂、學透也很不錯了。考基礎內容就是考規范,出題活了就是考運用。找規范迅速和計算速度倒確實必不可少的。學習過程中,最后將每天做的練習都裝訂起來,后面梳理的時候很方便,做完用不同顏色筆標記錯誤的地方,起到很大的提高作用,我大概用掉了3本A4打印紙;習題量差不多有2000題,有些習題是重復的2、所有規范都不要放棄復習,特別是橋梁這種比較容易得分的規范。3、考試要控制好時間,有些計算量大又容易錯的題不值得花費大量時間去做。4、重在堅持,每天都要堅持看書,就算有雜事回來也拿出規范溫習下。5、條文說明要看仔細,規范上可以做上標記,常用的哪些結合的條文可以標上去。第三步就要開始做題了,做題一定要只翻規范,不看輔導書,因為在考場上翻輔導書時間根本來不及,而且做題要在另外一個本子上做,不要看答案,即使花再多時間也要獨立做完,因為剛開始做題是理解規范,而不是求速度,做完再對答案,把自己做錯的地方用紅色筆圈出!先前考過的同事說時間不夠,千萬不要打草稿,但我上午還是把解答過程寫在了草稿紙上,把會做的都做完了,大約還有1個多小時,滿以為時間應該夠的,才發現謄寫得手麻木,字跡潦草到自己都快看不清了,時間還是很緊張,最后連剛開始沒做的題也沒時間琢磨了。淺談復習10天通過二注結構考試經驗復習資料買了三本:施老的一、二注冊結構考試指南,縮印版的規范匯編,大連理工出版的楊偉車主編的模擬試題。、復習主線:楊偉軍的模擬試題,每天花14個小時做一套試卷,對著答案,翻著施老的書,然后在規范上找到相應條文,在規范的條文上做些筆記,每做一套試卷相當于一次全面的復習,10天做10套試卷,相當于做了10遍全面的復 習。(二注橋梁,高聳可以不看)、在縮印版的規范上的側面,每本規范做個標記,在考試時可以一次翻到要找的規范,這樣做可以在考場上節約時 間,(買縮印版的規范省點錢),有錢的還是買標準版的好啊。、要有良好的考試心態,要做到力爭每一分,我上午只得了20分,下午最后半個小時的時候做了10來個題,題后只寫 了規范條文,結果也得了分,總結考試時計算題要放到后面來做,先做概念題。時間是足夠了,我去年脫產40天,也不是完全脫產,只是不接項目,但是還照常上下班,審核圖紙.考了60分. 我的建議是你最熟悉的最先復習,最生的最后復習,至少要復習2輪.第一輪要細,第二輪要快. 這樣的好處是保證你最陌生的是你最后復習的,比如橋 木結構 鋼結構(對我而言). 如果你只復習一輪,你做題目就會發現,都很熟悉,卻不知道從何下手,或者翻規范半天才能找到考點在哪.不是為了做題而做題,題是幫你理解規范的,施的書首先要讀厚,要舉一反三,第2輪的時候看施書就非常快了,這是讀薄的過程.上考場的時候基本就不需要施的書了,融會在規范當中了.再者,考試的時候是沒時間翻施的書的,一道題就6分鐘,還要涂卡.看到題目要形成條件反射,腦子里面馬上反應考點在哪?在規范什么地方?這樣你才有可能把題目做完. 我要強調一點:一切以規范為主.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幫助你理解規范,運用規范的. 我的分數不算高,但是相對我的復習時間,效率算是非常高了.我每天上下班在車上的時候都會思考我該怎么樣復習,怎樣才能發揮最高的效率. 要有計劃,具體到每天,要自己最熟悉的科目到最不熟悉的,自己把握,主要是施書,我就只看了施的書.典型題目都做了一便,規范仔細讀了,題目做完后再總結下解題方法以及有可能出現的陷阱.要善于總結和歸納:比如抗震等級的判別,施的書沒總結,但是有不少例題.做完后可以思考,遇到一個建筑要判斷抗震等級,步驟和要注意的問題,寫在規范的空白處.我只是舉個例子,我復習的方法就是這樣的.如果我沒總結抗震等級,去年那個高層的大題我的抗震等級就判斷錯了,后面株連幾道題. 總結一下我的經驗:1、要有詳細的計劃,具體到每天。2、至少2輪的復習。3、以規范為主,要會總結,歸納,思考,不僅僅是看了就完了,要比較,融會貫通但只考了分,未能通過。當時非常沮喪和難過,覺得自己白白付出了這么多心血,有些怨天尤人,怪題目出得太偏。后來心情慢慢平復,總結失敗原因,還是自己復習當中不全面,對規范理解不深刻,有薄弱環節。1,熟悉考綱中列出的規范,看書的效果實踐證明不如做題,做完再看1-2遍書,相當有效!2,拿30天沖刺當題集,施的書當輔導教材,如果能把30天沖刺做完,再適當的復習一下這些題目,作的時候再加上速度練習,基本上無憂!3,選好考場用書,平時練習時就完全按照考場環境模擬。4針對自己情況安排考試做題順序!希望對后來者有所借鑒!三階段(84天)有效復習時間=84總時間(24-8工作時間-7休息-1吃飯時間)/240.9利用率=25.2天一、2007.6.292007.7.20(22天)了解熟悉規范,看專業教程,做配套習題二、2007.7.212007.8.20(31天) 理解掌握規范,以做題為主主要參考資料:1、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應試指南2、17本規范、相關設計手冊、規范算例及理解與應用實例三、2007.8.212007.9.20(31天)掌握運用規范,做810套模擬題,研究近5年真題。主要參考資料:1、一、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模擬試題 (楊偉軍編著) 2、近5年真題 3、17本規范、相關設計手冊、規范算例及理解與應用實例1.以為施老的書涵蓋了結構考試的基本內容,以施老的書為本,認為通過學習施老的書既可以掌握規范,又可以熟悉考試題型。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2.看規范時不全面,不仔細,有些附錄認為挺難就不看了,例如地基基礎的樁基沉降計算就在附錄,考試時就沒找到。3.考前沒休息好也很關鍵。4.做題速度慢。5.對規范不非常熟悉。第二次考試我就改變了以前的方法,這次對施老的書我只看了幾十頁,地基橋梁的局部內容,主要看書的精力放在了規范上,我認為大家應該把規范讀通,每一條文,忒別是知識點。接下來做了30天沖刺的書。前后兩個月不到(因為前次考試已經看過些書,有些基礎了),結果考試錯了十五題。自己認為還可以。 對比兩次,我認為應該注意的幾點是: 1.考試的過程中,對于每一題要想得分就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會做,二是做對,缺一不可。針對兩點分別做準備工作。 2.要想會做,就必須看書做題。看書應以規范為主,考試大綱為綱(很多時候會忽視大綱作用,我是對著大綱看的,可以少走彎路),非常認真得看每本規范(特別是主要幾本)。對于混凝土,鋼結構,砌體,木結構,地基基礎,高層,橋梁(指通用規范)7本規范必須非常掌握,掌握標準是不拿書能復述(不是完全背誦,是知道)所有章節名稱和主要章節知識點(這很重要,能讓你從總體上把握這些規范,能前后連貫,考試時能形成反射,但也沒想象那么難,需長期反復多次,不應突擊),其他主要規范(特別是荷載,抗震)應非常掌握,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