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家985工程項目子項目中小學國學經典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總課程組審核通過小學國學經典教材國學GUOXUE第七冊,制作人:姜穎,.,2,目錄,第一單元大學綱目第1課本末終始第2課修身為本第二單元修齊治平第3課誠意第4課正心第5課齊家第6課治國第7課仁人君子,第三單元性與天道第8課率性修道第9課子強問路第10課君子之道第11課素位而行第12課達道與達德第四單元誠心體道第13課擇善固執第14課至誠能化第15課至德凝道第16課至圣配天,.,3,第一單元,大學綱目常識告訴我們:自然萬物和人類社會組成了眼前的世界。從更深處說,人類社會其實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每個人作為自然的產物,帶有與生俱來的天賦;作為社會的產物,需要擔當一定的責任。無論是道德品行的修養,還是社會責任的擔當,都只有達到“至善”的境界,才能最終實現生命的價值。,.,4,經典誦讀,第一課本末終始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大學經第一章),.,5,日積月累,揚湯止沸西漢時,漢景帝采納丞(chng)相晁(cho)錯的建議,不斷削(xu)弱諸侯王的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吳國是當時是諸侯中的大國,吳王看到一些諸侯王紛紛被削減了領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難免,于是就聯絡其他幾個諸侯起兵叛亂。吳王的謀臣枚乘看到朝廷勢力強大,難以取勝,就勸吳王退兵,說:“發動戰爭,并不能徹底消除與朝廷的矛盾,就像一百個人從鍋里不斷地把水舀(yo)出來,又倒進去,并不能使它冷卻一樣。因為只要有一個人燒火,水就不會變冷。如果想讓鍋里的熱水冷卻,就要抽掉灶膛(tng)內的柴火,撲滅火焰(yn)。”無望不聽勸阻,拒不退兵,最終被朝廷打敗。后來“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xn)”,指如果做事分不清本末,就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6,自湘東驛遵陸至蘆溪,查(zh)慎行黃花古渡接蘆溪,行過萍鄉路漸低。吠犬鳴雞村漸遠,乳鵝新鴨岸東西。絲繅細雨沾衣潤,萬剪良苗出水齊。猶與湖南風土近,春深無處不耕犁。,.,7,經典誦讀,第二課修身為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大學經第一章),.,8,“掃一屋”與“掃天下”,漢朝末年,汝(r)南郡(jn)有個叫陳蕃的人,字仲(zhng)舉。據記載:“陳仲舉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登車攬(ln)轡(pi),有澄(chng)清天下之志。”陳蕃十幾歲時,曾經獨處庭院,刻苦攻讀。一天,父親的老朋友薛(xu)勤來訪。薛勤看到院子里垃圾滿地,雜草叢生,就對陳蕃說:“你為什么不把院子打掃干凈后,接待賓客呢?”陳凡當即回答:“大丈夫處世,應當掃除天下,怎么能做打掃庭院這樣的小事!”薛勤不禁打量起眼前這位少年,知道他志向不凡,就語重心長地勸說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陳蕃聽了,陷入了深思。,.,9,雜詩,(晉)陶淵明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y)。猛志逸四海,騫(qin)翮(h)思遠翥(zh)。,.,10,第二單元,修齊治平古人說,要想水流得遠,就得疏通它的源泉;要想樹長得高,舊得加固它的根本。“修身”是成就事業的“源泉”和“根本”,其“止于至善”的最高境界,與“明明德”“親民”一樣,都是個人修養的綱領。修養的次第則包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修身為核心,貫穿起“修己”和“治人”兩個方面。,.,11,經典誦讀,第三課誠意所謂誠其意者,毋(w)自欺也。如惡(w)惡()臭(xi),如好(ho)好(ho)色,此之謂自謙(qi)。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拚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肝肺然,則何益矣。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pn),故君子必誠其意。大學傳第六章),.,12,日積月累,我心有主許衡(hng)年輕時,社會動蕩不安。一天,他走在逃難的人群中,感到又饑又渴。突然,有人驚喜的叫道:“梨樹!梨樹!”許衡循(xn)聲望去,前方果然有一棵枝繁葉茂的梨樹,樹上結滿了黃橙橙的梨子,樣子十分誘人。只見眾人一窩蜂似地沖上前,爭先恐后地爬到樹上摘梨子。許衡卻紋絲不動,連看都沒有多看一眼。有人很奇怪,問到他:“你難道不渴嗎?為什么不摘梨呢?”許衡說:“我不是梨樹的主人不可以隨便摘。”那個人大惑不解,說:“梨樹的主人,早就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這年頭兵荒馬亂的,不會有人管。”許衡反問道:“就算梨樹沒有人管,難懂我的心也無人主管嗎?”大家聽了,看看手中的梨子,慚愧地低下了頭。,.,13,無題,(周)無名氏唐棣(d)之華(hu),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14,經典誦讀,第四課正心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fn)懥(zh)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大學傳第六章),.,15,日積月累,好樂(yu)亡國李存勖(x)是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的兒子,李克用臨死前把三支箭交給他,鄭重地說:“梁王是我的仇人,燕王在我的幫助下登上了王位,那個契丹人曾經是我的兄弟,如今他們都背叛了我。你一定要為我報仇!”李存勖每次出征時,都要從宗廟里取出一支箭,以激勵自己。經過多年的戰爭,他消滅了敵人,建立了后唐。李存勖做了皇帝以后,志得意滿。他認為天下已定,從此便不理政事,疏遠了功臣名將。每天只做些打獵、看戲等追求享樂的事情。他不僅重用樂工,給他們封官進爵(ju),而且自己也經常粉墨登場,表演歌舞劇。可受他寵信得樂工們卻發動兵變,殺死了他。李存勖沉迷于音樂和歌舞,招致亡國之禍,給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訓。對此,宋朝的歐陽修感慨地說:“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真是令人警醒啊!,.,16,詩歌賞讀,驅車上東門(節選)無名氏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萬歲更相迭,圣賢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17,經典誦讀,第五課齊家所謂治國必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zhng),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賁(fn)事,一人定國。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ji)紂(zhu)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國人。詩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國人。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大學傳第九章),.,18,日積月累,天下與國家戰國時期,魏文侯的兒子擊,在路上遇到名士田子方,便下車行禮。可田子方故意不答應他。擊很不高興地說:“是富貴的人可以無禮呢,還是平窮的人可以無禮呢?”田子方回答說:“貧賤的人。富貴的人豈敢無禮!天子無禮就會失掉天下,國君無禮就會失掉國,大夫無禮就會失掉家,可那寫貧賤的士人,穿上鞋子就可以離開,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呢?”擊聽了田子方的一席話,茅塞頓開,趕緊道歉說:“承蒙先生教誨,我再也不敢無禮了。”那時,“國”和“家”的含義并不相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王擁有整個“天下”;諸侯是周王的臣,他們的領地稱為“國”大夫是諸侯的臣,他們的領地稱為“家”;士是大夫的臣,他們沒有自己的領地,.,19,詩歌賞讀,寓言孟郊誰言碧山曲,不廢青松直。誰言濁水泥,不污明月色。我有松月心,俗騁(chng)風霜力。貞明既如此,摧(cu)安可得。,.,20,經典誦讀,第六課治國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x)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xi)矩(j)之道也。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所惡于前,毋以先后;所惡于后,毋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謂挈矩之道。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bi)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大學傳第十章),.,21,日積月累,劉宗周殉(xn)國劉宗周是明朝著名的學者,他精通儒家經典,尤其重視“慎獨”,并以此構建了自己的學問體系。終其一生,劉宗周忠于自己的學問,曾因犯顏直諫,三次被削為民。晚年居家期間,清軍攻陷杭州。消息傳下來,他痛不欲生,嘆息說:“北京、南京失守,我都可以期待國家中興。現在杭州也陷落了,我還有什么期待的呢?”于是,決定以身殉國。劉宗周前往祖墓,祭(j)奠(din)回到家里,便開始絕食。他起初還每天喝點茶,后來連茶也不喝了。二十三天之后,終于離開了這個世界。人們欽(qn)慕(m)他的道德、文章,稱他為“一代完人”。,.,22,日積月累,與劉將軍杜文學晚登西城高啟,木落悲南國,城高見北辰。飄零猶有客,經濟豈無人。鳥過風生翼,龍歸雨在鱗。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塵,.,23,經典誦讀,第七課仁人君子唯仁人放流之,迸(bng)諸四夷,不與中國同。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速,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災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gu),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大學傳第十章),.,24,日積月累,符命西漢末年,王莽禮賢下士,常常用俸(fng)祿(l)救濟窮人。有一次,皇帝病重,王莽舉行祭祀(s),并禱(do)告說,愿意用自己的性命為皇帝祈(q)福。王莽因此贏得了仁德的美名。據說,當時共有四十八萬多人上書為他請求封賞。王莽看起來忠心耿耿,勤于職守,暗地里卻一心想奪取漢朝的江山。在他的授意下,各地紛紛上奏祥瑞之事。有人說發現一頭石牛,白日安靜地臥著,夜里卻到處走動;有人說一口新井突然冒出五顏六色的井水;有人說從井里挖出一塊白色的石頭,刻有“告安漢公莽為皇帝”的紅色文字;還有人說挖出一塊奇怪的石頭,夜間能說人話:“天下當歸王氏。”古代把天降祥瑞當做改朝換代的憑證,稱為“命符”。王莽就是憑借“命符”,以天命難違為借口,廢黜(ch)漢朝皇帝,建立了新朝。,.,25,詩歌賞讀,放言五首(其三)白居易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sh)。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cun)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26,第三單元,性與天道太陽東升西落,月亮陰晴圓缺,四季寒來暑往,都是永恒不變的自然規律。人與生俱來的自然稟賦則被稱為天性,順著天性活動就符合道的原則,通往道的實踐過程就是教化。水往低處流,教化卻不能自然而然地實現。只有通過內在的修持反省以及外在的強制引導,才能達到使天地萬物既各歸其位,又自然生長發育的“中和”境界,這個修養與教化過程就是“致中和”。,.,27,經典誦讀,第八課率性修道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y)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zhng);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第一章),.,28,日積月累,王浚(jn)凱旋晉朝名將王浚率領大軍攻入吳國都城建康,在統一國家的戰爭中立下赫(h)赫功勛(xn)。不料凱旋之后,讒言四起。有人說他不聽指揮,也有人說他攻下建康后,大肆(s)搶掠財物。王浚憤憤不平,總是向皇帝訴說伐吳的艱辛,抱怨別人對他的誣陷。有好幾次,他越說越來氣,竟然不向皇帝告辭,就徑直離去。一位朋友對他說:“您雖然立下了汗馬功勞,可言行未能恰到好處,夸耀功勞和自我辯解都是很危險的。”王浚橫了他一眼,生氣地問:“那你說說應該怎樣?”朋友說:“您得勝歸來,應當在家閑居,不要到處炫耀。即使不能回避此事,也應該說都是皇上的圣明和諸位將帥的努力,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情罷了。”王浚恍然大悟,再也不夸耀自己的功勛,也不為自己分辨了。不久,讒言漸漸消失,他也受到了皇帝的嘉(ji)獎。,.,29,西塞山懷古,劉禹錫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n)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fn)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li)蕭(xio)蕭蘆荻(d)秋。,.,30,經典誦讀,第九課子強問路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rn)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jio)!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中庸第十章),.,31,日積月累,楚子問鼎(dng)一天,南方的楚莊王率領軍隊,經過都城洛(lu)陽郊外,竟然在那里進行閱兵儀式。周定王聽說楚軍到來,大驚失色,急忙派大臣王孫滿前往犒(ko)勞,并試探楚軍的虛實。一見到王孫滿,楚莊王就迫不及待地問道:“聽說大禹當年鑄(zh)造的九鼎,就在洛陽,是真的嗎?”王孫滿點點頭:“是的。”楚莊王繼續問:“那么,鼎有多大,又有多重?”王孫滿不卑(bi)不亢(kng)地說:“治國在德不在鼎。周德雖衰(shui),但天命未改。你打聽鼎的輕重,并不合適!”楚莊王聽了無言以對。明明是楚莊王問鼎,左傳卻寫成“楚子問鼎”。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周朝初年分封諸侯時,把爵(ju)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楚國的祖先鬻(y)熊,雖然是周文王的老師,但只得到了“子”爵,所以被稱為“楚子”,并代代相傳。后來,隨著周天子的衰落,各諸侯國之間互相攻伐,紛紛稱王。周朝的爵位系統就漸漸解體了。,.,32,巡省(xng)途次上黨舊宮賦(節選),(唐)李隆基長懷問鼎氣,夙(s)負拔山雄。不學劉琨(kn)舞,先歌漢祖風。英髦(mo)既包括,豪杰自牢籠。人事一朝(zho)異,謳(u)謠(yo)四海同。,.,33,經典誦讀,第十課君子之道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詩云:“鳶(yun)飛戾(l)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中庸第十二章),.,34,日積月累,活潑潑地蘇州留園每年吸引了大量慕名而來的游客。留園的西部有一座橫跨溪上的樓閣,一條清澈的小溪從楓樹林中緩緩流出,好像穿閣而過。這處景致題作“活潑潑地”,令很多游客莫名其妙。詩經說“鳶飛戾天,魚躍于淵”,中庸引用了這兩句詩,有人認為這是“子思吃緊為人處,活潑潑地”。園林里草木榮枯、鳥飛魚躍的和諧景象,既是出于草、木、魚、鳥的本性,又是自然規律的呈現。人們看到這種景象,就能夠領悟到“天理”流行,使精神境界超脫世俗,從而獲得生命圓滿的內心感受。所以說,把留園的這個景點命名為“活潑潑地”,既是對園林景物的生動景象寫照,又蘊含了濃厚的文化意味,真是別具匠心。,.,35,闕(qu)題,(唐)劉眘(shn)虛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36,經典誦讀,第十一課素位而行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d),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jio)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zhng)鵠(g),反求諸其身。”中庸第十四章),.,37,日積月累,尸位素餐張禹是漢朝著名學者,又是當朝皇帝的老師,所以不僅被封為安昌侯,還被提拔做了宰相。他的道德學問都堪稱楷模,但身任宰相期間,既沒有出色的政績,也拿不出治國良策,大臣們對此議論紛紛。一天,有位叫朱云的大臣對皇帝說:“有這么一個人,上不能為君分憂,下不能為民造福,雖然身居要職,但飽食終日,無所事事,實際上就像是祭祀時的尸一樣。請您賜我利劍,將此人斬首。”朱云越說越氣憤,皇帝愣(lng)住了:“你說的那位尸位素餐的人,到底是誰呀?”朱云大聲地說:“張禹!”后來,“尸位素餐”這個成語,專指那些空占職位,不做事而吃白飯的人。,.,38,下第后上高侍郎,(唐)高蟾(chn)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39,經典誦讀,第十二課達道與達德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中庸第二十章),.,40,日積月累,暴虎(png)馮河顏回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得意門生。顏回謙讓有禮,不茍言笑;子路勇武強橫(hng),心直口快。有一天,孔子對顏回說:“如果得到重用,就努力做事,不然就隱居起來。這只有我倆才能做得到啊!”子路不止一次聽到老師盛贊顏回了,心里難免有點兒嫉妒,就急忙問道:“要是出兵打仗,您會和誰共事呢?”子路非常勇敢,卻常常受到老師的批評。這一回也不例外。孔子瞪了他一眼:“空手打虎,徒步過河即使死了也不悔悟的人,我是不會和他共事的!”過了一會兒,又語重心長地說:“和我共事的人,一定要遇事小心,善于謀劃,能有成功的把握。”,.,41,前出塞(其六),(唐)杜甫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qn)賊先擒王。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茍(gu)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42,第四單元,誠心體道海洋匯集了無數的水滴,水滴成就了海洋的浩瀚;草原鋪滿了數不清的花草,花草烘托出草原的美麗;世界聚集了數以億計的個人,一個個的人凝聚了社會的溫暖。人生天地之間,不僅要成就自身,還要成就他人,承擔社會責任,這就是“誠”。完善自我是仁,成就他人是智。一個人做到既仁且智,就離“至誠”“至德”“至圣”不遠了。,.,43,經典誦讀,第十三課擇善固執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辯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d)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中庸第二十章),.,44,飲酒,林鴻儒生好奇古,出口談唐虞(y)。倘生羲(x)皇前,所談乃何如。古人既已死,古道存遺書。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我愿但飲酒,不復知其余。君看醉鄉人,乃在天地初。,.,45,日積月累,重(chng)耳大赦(sh)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了十九年,終于回到晉國,做了國君,他成功的粉碎了一場叛亂后,宣布赦免罪犯。可是,那些參加過叛亂的人,都心存疑慮,猶疑不決。一位叫頭須的人前來求見,重耳知道了,生氣地說:“我不殺他就格外開恩了,他居然還有臉來見我!”原來,在重耳流亡途中,頭須竟然帶著全部的錢財,偷偷的逃走了。這是重耳備嘗艱辛,甚至一度只能以要飯為生。可是,重耳的手下都勸他說:“既然已經發布了赦免令,為何不遵守呢?”重耳思考了很久,最終接受了建議,讓頭須為自己駕車,并經常坐車四處游玩,.,46,經典誦讀,第十四課至誠能化自誠明,謂之性;自誠明,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中庸第二十一章)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sn)矣。中庸第二十二章)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zh)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中庸第二十五章),.,47,日積月累,以誠化民一次,隋朝的王伽(qi)奉命押解(ji)七十多名囚(qi)犯。他看到犯人們披枷(ji)帶鎖,步履(l)維艱,心中十分不忍。走到滎(xng)陽,便對他們說:“你們觸犯國法,本來罪有應得;但我想卸下你們身上的枷鎖,大家分頭趕到京城集合,能做得到嗎?”眾人大喜,異口同聲地回答:“一定不敢違背您的約定!”于是,王伽讓人打開他們的枷鎖,把解差(chi)也打發走了。到了約定的日子,犯人們果然如期集合,一個都不少。這件事很快就傳到隋文帝的耳朵里,他非常驚訝。一邊下令重賞王伽,一邊在宮廷擺下筵(yn)席,款待這批囚犯及其家屬,并赦免了他們。,.,48,節南山,詩經小雅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zhn)。憂心如惔(tn),不敢戲談。國既卒斬,何用不監。,.,49,經典誦讀,第十五課至德凝道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是故居上不驕,為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謂與!中庸第二十七章),.,50,鵝湖寺和路子壽,(宋)朱熹(x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設備設施的安全評估與造價咨詢協議
- 拍賣物品歸屬未確定協議
- 《Python程序設計基礎》課件 第1、2章 Python 概述;Python 基礎語法
- 舞臺地板施工方案
- 提問我國遠洋重大件貨物標準是重長寬討論冷藏貨物要保證哪兩方
- 中醫中藥課件
- 個人消費貸款合同利率調整協議
- 建設項目合同糾紛處理實務案例
- 【課件】二項式系數的性質+課件高二下學期數學人教A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三冊
- 2025年度設備維修保養服務合作協議
- 2025年街道全面加強鄉村治理工作實施方案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英語試題(無答案)
- 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及管理制度
- 小米供應鏈管理案例分析
- 黃岡市2025年春季九年級調研考試道德與法治試卷
- 2025至2030年中國集成電路(IC)制造產業全景調查及投資咨詢報告
- 2025年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目的明確試題及答案
- 北京市海淀區2025屆高三一模思想政治試卷(含答案)
- 心腎綜合征診療實踐指南解讀
- 加油站防汛抗洪應急預案范本
- 5.1人民代表大會: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三政治與法治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