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學年保教工作計劃.doc_第1頁
2015學年保教工作計劃.doc_第2頁
2015學年保教工作計劃.doc_第3頁
2015學年保教工作計劃.doc_第4頁
2015學年保教工作計劃.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閔行區依霖幼兒園2015學年保教工作計劃日期:2015年8月27日 制定人:鐘娜曼 一、指導思想:本學期我們將緊結合幼兒園保教實際情況,以全面貫徹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指針,以落實依霖幼兒園三年行動規劃第二階段目標結合2014學年第二學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主線,團結、帶領全園教職員工,繼承依霖笑園文化,夯實區級示范園(一級園復驗)中的各項工作,積極打造平安和諧校園,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二、情況分析:(一)班級情況分析:上學期共有20個班級,其中8個混齡班,4個小班,4個中班,4個大班,學期中一部混齡四班全體家長一致要求將幼兒轉入朝南教室,故幼兒園采取分班措施,將混齡四班幼兒分配到其他各混齡班,原混齡四班活動室本學期申請開托班;二部小四班活動室為朝北最小活動室,經董事會共同協商決定,小四班活動室不適應開班,學期末關閉了此活動室,減少了1個小班;經過調整后,本學年共有19個班級,其中混齡7個班,托班1個班,小班3個班,中大班各4個班。現階段幼兒班級幼兒情況:1、托小中大班幼兒情況:1)托班1個班:31人。2)小班3個班:小一34人,小二34人,小三33人,小四33人。3)中班4個班:中一32人,中二33人,中三32人,中四33人。4)大班4個班:大一31人,大二30人,大三31人,大四30人。2、混齡班幼兒情況分析:混齡A/B組共7個班,各班組織結構為小中大組合:混齡一班42人,混齡二班35人,混齡三班35人,混齡五班35人,混齡六班36人,混齡七班37人,混齡八班32人。(二)教師隊伍情況: 1、全園教師隊伍情況分析:1)全園共19個班級,教師總人數48人,其中4人為實習生,2人懷孕長期病假休假中,新進教職員工13人(含實習生),按幼兒人數比例班級老師配置為41人(混齡一班正常師資配置是3位教師),目前小中大班師資配比符合相關要求。2)整體教師隊伍情況匯總附表:全園在崗教師情況總人數48人教齡結構5年以內6-10年11-20年21-30年24人9人8人1人57%21%19%3%學歷結構大專本科在讀本科10人12人 20人23%29%48%職稱結構(含自我評定結果)幼教二級(園聘二級)幼教一級(園聘一級)幼教高級(園聘高級)中學高級年齡結構30歲以下31-35歲36-45歲46-55歲29人11人02人69%26%/4%專業結構學前專業非專業38人4人91%9%教師資格教師資格證書上崗證書育嬰師44人3人093%7%/2、小中大班教師隊伍情況:1) 托小中大班教師總人數29人,其中實習生為4人,按幼兒人數比例班級老師配置為24人,目前托小中大班師資配比符合相關要求。2) 托小中大教師隊伍情況附表1:在崗教師情況總人數29人教齡結構5年以內6-10年11-20年21-30年12人6人5人1人50%25%21%4%學歷結構大專本科在讀本科6人5人 13人25%21%54%職稱結構(含自我評定結果)幼教二級(園聘二級)幼教一級(園聘一級)幼教高級(園聘高級)中學高級年齡結構30歲以下31-35歲36-45歲46-55歲15人7人02人63%29%/8%專業結構學前專業非專業21人3人88%12%教師資格教師資格證書上崗證書育嬰師22人2人092%8%/3、混齡教師隊伍情況:1)教師總人數17人,按幼兒人數比例班級老師配置為15人(混齡一班正常師資配置是3位教師),目前混齡班師資配比符合相關要求。2)參與混齡教育研究3年或以上經驗的教師為3人,占總比例的18%;參與混齡教育研究1-2年或以上(含2年)經驗的教師為8人,占總比例的47%;參與混齡教育研究1年以內經驗的教師為6人,占總比例的35%。 3)混齡教師隊伍情況附表2:在崗教師情況總人數18人教齡結構5年以內6-10年11-20年21-30年12人3人3人066%17%17%0學歷結構大專本科在讀本科4人7人 7人22%39%39%職稱結構(含自我評定結果)幼教二級(園聘二級)幼教一級(園聘一級)幼教高級(園聘高級)中學高級年齡結構30歲以下31-35歲36-45歲46-55歲14人4人0078%22%/專業結構學前專業非專業17人1人94%6%教師資格教師資格證書上崗證書育嬰師171094%6%/(三)存在的問題:1、師資隊伍:全園教師上學期末因轉至公辦或懷孕休息導致流動人數較多,本學期新進教師較多,在新老教師培養上需要加強:根據各層教師的發展標準,引導老教師根據個人三年發展規劃第一年完成情況,制定個人規劃第二年調整計劃,新教師按自身特點以及需求建立個人發展規劃;繼續加強教師培訓,及定目標、定對象,加強骨干分層培養,逐步形成結構優化。2、保教工作:加強教師對教案設計的理解及教學活動中“拋接球”方法的運用,從而轉變教師兒童觀;新進教師較多,如何加強各班級“三位一體”的保教管理工作成為本學期保教工作重點。3、課程建設:充分運用園本教研這個陣地,針對本園教師在課程實施當中的關鍵問題開展專題研究,繼續加強教研組“研”的氛圍,提高教研的有效性,通過教研活動加強教師對幼兒年齡特點的了解和把握等;以教研組長為核心,加強教研組長的領導力;進一步規范教研組資料分類管理。三、總目標以依霖幼兒園十周年慶典為載體,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強化混齡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混齡學校保教質量、發揮混齡特色教育輻射作用,緊跟園部腳步推動依霖邁向新臺階。四、主要工作目標與措施(一)、師資隊伍建設目標與措施:1、明確確定各層教師的發展標準,引導老教師完成第二年調整計劃,新教師按自身特點以及需求建立個人發展規劃。根據各層教師的發展標準,引導老教師根據個人三年發展規劃第一年完成情況,制定個人規劃第二年調整計劃,新教師按自身特點以及需求建立個人發展規劃。(第一學期)副園長教研組長層級進行審查、指導、修正,完成新老教師規劃定稿。(第一學期)明確個人三年規劃檔案資料歸檔要求:獨立存檔,資料及時入檔,每學期上交檢查。(第一、二學期)2、繼續加強教師培訓,及定目標、定對象,加強骨干分層培養,逐步形成結構優化。面向混齡班教師、全園教師開展多元混齡特色課程培訓:主題課程設計、周日計劃的制定等。(第一、二學期)繼續規范備課模式,園長跟進檢查、指導教研組長資料,提高監控質量;教研組長每周檢查、指導組內班級資料,提升教研組長指導文本資料能力。(第一、二學期)成立學科組,以自主報名和園部把關兩種途徑確定各教師學科定位,在十周年園慶教學節后續活動中磨課及開放公開教學活動,促進自己的教學專業能力。(第一學期)根據不同的分層機制,有針對性的開展分層學習。如:根據分層來參加外出培訓、學習、 講座等,并在學習后以不同的形式進行學習后的成果展示。(第一、二學期)教研組長每月一次公開教學,提升教育教學能力。(第一、二學期)繼續建立師徒帶教制度,培養新教師、新班主任,并于開學初進行帶教培訓。(第一學期)進行新老教師的分層培訓。(第一、二學期)以保教主任、教研組長為主要負責人,開展新教師家長工作培訓、笑園文化系列培訓(詳見教師培訓計劃),幫助新教師團隊更好的適應依霖大家庭。(第一學期)以保教主任、教研組長為主要負責人,制定2015學年第二學期新教師培訓計劃。(第二 學期)3、為依霖教師更多的搭建展示和研討平臺。組織老師外出學習觀摩,莘莊幼兒園自主游戲(或教學活動)組織,取長補短。(第一、二學期)通過環境設計,環境創設“我喜歡的環境”評比,強化教師對:“漂亮框架式的環境生動豐富的活動的過程環境可總結回憶的豐滿環境”的理解和實踐。(第一、二學期)以各教研組為單位,通過園部督導、教研組長指導,延續依霖十周年教學節活動暨第二屆“小荷杯”教學比武,組織副班教師承擔公開教學活動,邀請“聯動”幼兒園教師參加,給予建議與提升空間,提升副班教師教學能力。(第一學期)結合第二屆“小荷杯”教學比武,加強教師對教案設計的理解及教學活動中“拋接球”方法的運用,從而轉變教師兒童觀。(第一、二學期)做好各省市園長及骨干教師定點進班考察,抓住機會做好日常練兵。(第一、二學期)通過黨工團,組織青年志愿者繼續做好三級新春幼兒園送教工作。(第一、二學期)邀請男沙龍教師來園與混齡幼兒互動,玩“我們小時候的那點游戲”,以及各民辦幼兒園學習和參觀機會。(第一學期)邀請林科每月督導,提供專家定期指導機會,保證教師展示平臺和學習機會。(第一、二學期)4、完善本園教師職稱評審評委會,教師職稱評審工作常態化。做好今年教育局的職稱評定及園教師職稱評定工作,并與工資掛鉤。(第一、二學期)繼續完成推薦1-2名骨干教師掛公辦編制。(第一學期)5、通過多方渠道,形成師資后備隊伍來源主力。做好長沙師范學院實踐基地新一輪實習生招聘工作。(第一學期)做好福建師范學院實踐基地新一輪實習生招聘工作。(第二學期)(二)、混齡科研目標:1、繼續推進、扎實混齡市級課題混齡教育課程建構的實踐與研究在混齡組內第二年下半年和第三年上半年的實踐研究。以課題組長徐剛為引領,帶領課題組副組長、組員合力做好市級課題混齡教育課程建構的實踐與研究中期匯報工作(策劃、組織等)。(第一學期)以混齡課題組成員為核心,將混齡教育的好的做法理清、歸類,便于園本操作,并發揮積極輻射作用。(第一、二學期)通過課題研究,持續促進各混齡班“一家人”“混起來”的味道。(第一、二學期)繼續完善混齡教育九本主題課程的教參的匯編及出版工作。(第一、二學期)2、繼續開展依霖“萌芽計劃”課題的研究。園部教科研組督促市級萌芽計劃成員開學初制定課題第三階段實施計劃等。(第一學期)以鐘娜曼為負責人,帶領組員共同推進市級萌芽計劃讓孩子在真實情景環境中自然學習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并于11月完成課題結題報告。(第一學期)3、完成2015民辦協會課題“三位一體、保教合一”促幼兒園保教質量的實踐研究申報等工作。總結前兩年本園保育工作的特色(三位一體)和“保育員即老師”的理念,由后勤保健主任和科研負責人鐘娜曼共同負責,啟動保育特色課程研究。(第一學期)完成2015民辦協會課題“三位一體、保教合一”促幼兒園保教質量的實踐研究申報工作。(第一學期)以韓建紅為主要負責,跟進2015民辦協會課題“三位一體、保教合一”促幼兒園保教質量的實踐研究申報后信息反饋,厲茜和鐘娜曼做好申報后的后續工作。(第一學期)結合課題研究,以一級復驗時的“三位一體”為標準,保持已有的常態化工作。(第一、二學期)結合課題研究,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班級“三位一體”的觀摩活動,相互討論,吸取經驗。(第一、二學期)結合課題研究,強化保教三位一體的組織管理,通過每周一次的流動紅旗進行評比,同時制定流動紅旗的評判標準。(第一、二學期)緊跟2015民辦協會課題“三位一體、保教合一”促幼兒園保教質量的實踐研究申報計劃,完成課題階段工作和中期匯報。(第二學期)4、 推進特色課程基地建設跟隨閔行區教育學院,做好特色課程基地建設“結對子”工作(任務書、制定特色課程基地年度工作計劃、特色課程基地研究活動記錄等)。(三)教研組建設目標:1、 繼續加強教研組建設,加大教研組“研”的氛圍、“研”的力量。園長及副園長深入每月各組教研組活動,督促并指導教研組研討方法等。(第一、二學期)通過閱讀怎樣當好教研組長并以此書為指導,提升教研組長教研活動的組織等能力。(第一、二學期)保證每月大教研和每兩周一次與主題研究的小教研。(第一、二學期)積極進行“怎樣拋接球”的教研活動,提出問題,教研組進行研討,然后再實踐中驗證,再進行討論,讓老師真正在教研活動中得到提高。(第一、二學期)以優秀教研組混齡組為教研學習典范,通過向平行教研組展示教研活動進行帶動與輻射。(第一、二學期)2、進一步規范各教研組保教工作流程。組織教師、保育員學習園本保教工作一日流程操作手冊。(第一學期)以教研組為單位督促各班保教工作一日流程操作規范化。(第一、二學期)3、 加強教師對教案設計的理解及教學活動中“拋接球”方法的運用,從而轉變教師兒童觀。以“拋接球”為重點評價標準,通過教研組月聽課評課、依霖十周教學節延續活動暨第二屆“小荷杯”公開教學活動等,共同交流、研討“拋接球”的運用。(第一學期)自主游戲分享、點評環節中“拋接球”的運用研究。(第一、二學期)4、以教研組長為核心,加強教研組長的領導力;學期初召開教研組長會議,討論:教研組長的崗位職責有哪些?加強教研組長管理意識。(第一學期)每月教研組長例會,總結各教研組當月工作和交流下月計劃,園長進行具體指導,提升教 研組長工作能力的同時,幫助教研組長理清每月工作思路,以促進每月教研活動思路清晰化,提高教研質量。(第一、二學期)通過閱讀怎樣當好教研組長并以此書為指導,提升教研組長研討組織能力、研討能力。(第一、二學期)5、 進一步規范教研組資料分類管理。學期初通過教研組長會議共同討論,規范教研組資料分類類別等。(第一學期)每月資料,及時整理歸檔,積累資源。(第一、二學期)繼續規范備課制度,落實課前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教具準備等)。(第一、二學期)繼續做好規范備課監控工作,園長跟進檢查、指導教研組長資料;教研組長每周檢查、指導組內班級資料,提升教研組長指導文本資料能力。(第一、二學期)6、 繼續開展禮儀教育的實踐研究。初步形成依霖禮儀教育手冊(各年齡段禮儀兒歌創編、依霖禮儀50條)。(第一、二學期)繼續通過每月幼兒發展水平測試,全面了解不同年齡段幼兒文明禮儀的養成的發展情況,實時調整。(第一、二學期)7、 以教研為主陣地,通過大教研帶動小教研,完成大教研專題研究:幼兒自主游戲的研究。通過“我是孩子王”的評比,推進幼兒自主游戲的研究,做到:物資提供教師在前;自主游戲幼兒在前;互動評價問題在前。(第一、二學期)以幼兒自主游戲為專題研究,制定新一輪的大教研研究計劃,通過大教研帶動小教研,深入開展幼兒自主游戲和建構游戲的研究。(第一、二學期) (四)日常教育教學目標:1、加強教師對教案設計的理解及教學活動中“拋接球”方法的運用,從而轉變教師兒童觀。通過各教研組,嘗試積極進行“怎樣拋接球”等教研活動,提出問題,教研組進行研討,然后再實踐中驗證,再進行討論,提升教師對“拋接球”的認識和理解。(第一、二學期)以“拋接球”為重點評價標準,通過教研組月聽課評課、依霖十周教學節延續活動暨第二屆“小荷杯”公開教學活動等,共同交流、研討“拋接球”的運用。(第一學期)自主游戲分享、點評環節中“拋接球”的運用研究。(第一、二學期)2、加強各班級“三位一體”的保教管理工作成為本學期保教工作重點。總結前兩年本園保育工作的特色(三位一體)和“保育員即老師”的理念,由后勤保健主任和科研負責人鐘娜曼共同負責,啟動保育特色課程研究。(第一學期)完成2015民辦協會課題“三位一體、保教合一”促幼兒園保教質量的實踐研究申報工作。(第一學期)以韓建紅為主要負責,跟進2015民辦協會課題“三位一體、保教合一”促幼兒園保教質量的實踐研究申報后信息反饋,厲茜和鐘娜曼做好申報后的后續工作。(第一學期)結合課題研究,以一級復驗時的“三位一體”為標準,保持已有的常態化工作。(第一、二學期)結合課題研究,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班級“三位一體”的觀摩活動,相互討論,吸取經驗。(第一、二學期)結合課題研究,強化保教三位一體的組織管理,通過每周一次的流動紅旗進行評比,同時制定流動紅旗的評判標準。(第一、二學期)緊跟2015民辦協會課題“三位一體、保教合一”促幼兒園保教質量的實踐研究申報計劃,完成課題階段工作和中期匯報。(第二學期)3、推進園本生存課程穩定性的進程,繼續完成混齡各類教參匯編工作。 借助混齡教育特色基地的平臺,繼續爭取更多對外輻射機會,從而推進課程和課程中的教師的建設和發展,即促進幼兒的發展。(第一、二學期) 延續十周年教學節活動,完成第二屆“小荷杯”的教學比武,促進教師熟練課程教法, 提升專業水平。(第一學期) 對混齡教參的每個主題通過教研組和重點班進行再次在教學實踐中予以最后驗證和修改。(第一、二學期)以徐剛董事長為主編,中層隊伍(園長、副園長、教研組長)為主要編輯,在混齡九本主題園本教參基礎上編輯、完善。(第一學期)4、以園本教研、園本培訓為主要平臺,以檢查、監督、指導為方法,規范教師行為,提升教師一日活動質量。依照考核標準,繼續加強常規檢查,建立各種檢查性工作記錄,檢查各種工作完成情況,及時反饋意見,促使每項工作都能及時、高質量的完成。(第一、二學期)繼續規范備課模式,園長跟進檢查、指導教研組長資料,提高監控質量;教研組長每周檢查、指導組內班級資料,提升班級資料規范性。(第一、二學期)班級保教工作是整個保教工作方面的重頭,以園長指導教研組長的月保教計劃,教研組長 指導(或培訓)各班組制定保教計劃的形式,讓保教計劃、幼兒園的教育目標真正的通過 班級落實實現,朱莉參與小中大教研活動,鐘娜曼參與混齡教研活動。(第一、二學期)以各教研組為單位,通過園部督導、教研組長指導,開展依霖十周年教學節延續活動暨第二屆“小荷杯”教學比武。(第一學期)通過督導,總結反饋督導中的問題,落實并解決。(第一、二學期)通過郵件溝通、會議傳遞等形式,將“簡單的工作反復做,反復的工作用心做”的精神駐留在教師心中,促進日常保教工作常態化。(第一、二學期)托班一日活動以游戲教參磨課的形式推進“一日七個游戲”教學質量的研究,園本托班游戲課程的整編工作初步啟動。(第一、二學期)5、注重創設“浸透式”的隱形課程環境,發揮隱形環境的教育功能,促進幼兒發展。學期初,成立環境培訓小組,開展環境會說話對對幫主題墻指導培訓。(第一學期)根據二期課改與園本生存課程結合對環境的要求,重新調整各個班級教學環境,使教 學環境創設體現跟隨孩子發展足跡,形成:漂亮框架式的環境生動豐富的活動的過程環 境可總結回憶的豐滿環境。(第一、二學期)每主題輪換,以多種形式(園部抽查、觀摩式、教研組互查式等)對各班環境進行檢查、及組織教師相互學習、取經。(第一、二學期)通過教研組對以往積累的環境資料進行專題研究和討論,初步整理、匯編、創造出適合本園教育理念的隱形環境“浸透式”的環境。(第一、二學期)通過教研組長會議,討論并確定第一屆“文化節”親子大活動主要內容,學期初開始將“文化節”內容(音樂、環保制作等)滲透于日常活動中。(第一學期)通過核心組、教研組共同討論、商定,確定第一屆“文化節”親子大活動計劃并實施。(第一學期)通過中層干部討論,形成本年度春季運動會、2016屆畢業典禮初步構思,將相關內容(音樂、隊形訓練、拍球等)滲透一學年日常活動中。(第一、二學期)6、 做好園本幼兒發展測試評價工作。每月最后一周通過各教研組逐一落實每月各年齡段幼兒發展水平測試,教研組長負責每次測試分析與次月測試調整。(第一、二學期)每月總結托、小、中、大班幼兒發展測試工作,根據各年齡段幼兒每月測試薄弱環節于次月加強培養。(第一、二學期)7、加強幼兒自主游戲和建構游戲的研究。通過“我是孩子王”的評比,推進幼兒自主游戲的研究,做到:物資提供教師在前;自主游戲幼兒在前;互動評價問題在前。(第一、二學期)以幼兒自主游戲為專題研究,制定新一輪的大教研研究計劃,通過大教研帶動小教研,深入開展幼兒自主游戲和建構游戲的研究。(第一、二學期)六、每月具體工作安排時間主要工作專題研究調整2015年9月1、 教育教學:主題課程:我愛中國(中、大、混班)(9.1-10.18)我愛我家(托、小班)(9.1-10.18) 每月督導日(隨機)根據主題調整主題墻、區域環境制定各類計劃(園務計劃、各部門計劃、教研組計劃、班級計劃等)2、家長學校:家委會會議我們繼續同行(9.7)各班家長會我們繼續同行;我們一起同行(新班)(9.89.11)3、感恩/勞動/社會實踐/大活動課程: 開學典禮各班進行自助點心活動(9.1)大班軍訓(9.6-9.7) 教師,你真好!(教師節)(9.10)(中班組結合英語)泡泡娃愛牙日(感謝醫生、護士)(9.18)國際聾人節(關心聾啞人)(9.22)月亮圓,月餅甜,人團圓(中秋節)(9.25)(混齡B組結合英語)我愛你,中國(教學活動體現)(9.30)清潔整理專用活動室(清潔義工)(9.28-30)4、月末考核(教師考評、資料、網頁、投稿、幼兒發展水平測試抽查、排查安全隱患)5、英語小廣播(中班組、大班組)6、英語小迎賓(中班組、大班組)自主游戲的概念自主游戲與個別化學習的區別2015年10月1、 教育教學:主題課程: 我愛中國(中、大、混)(10.1-10.18)我愛我家(托、小班)(10.1-10.18)豐收的季節(10.19-11.29)每月督導日(隨機) 幼小銜接:大班幼兒聽哥哥姐姐講小學生活2、家長學校:孩子的成長好比一面多棱鏡,可以折射出家庭的養育3、感恩/勞動/社會實踐/大活動課程: 我愛你,中國(10.1-10.7)世界動物日(10.4)世界住房日(10.7)世界郵政日(10.9)國際盲人節(10.15)木偶戲(10.16)世界糧食節(10.16)(混齡A組中英文結合活動)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重陽節)(10.21)(小班組中英文結合活動)萬圣節(10.30)(結合英語開展)秋游活動崇明實驗基地(大、混)(10.27-28)秋游活動我愛大自然(中班長風公園)(10.29)秋游活動我愛大自然(小班閔行體育公園)(10.30)4、月末考核(教師考評、資料、網頁、投稿、幼兒發展水平測試抽查、排除安全隱患)5、英語小廣播(中班組、混齡A組)6、英語小迎賓(中班組、混齡A組)小班、中班、大班如何開展自主游戲?自主游戲的過程中,老師如何觀察和指導?2015年11月1、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