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開發問題寶藏 課時:1課時 設計者:劉亞偉/許昌市建設路小學目標確定的依據一、 課程標準相關要求1. 科學概念:學習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等領域中淺顯的、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并嘗試用于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2. 探究能力:能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語言和圖畫描述所觀察事物的特征。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保持對科學以及科學有關的事物的好奇心,想知道,愛提問。二、 教材分析本節課是在學生觀察與提問的基礎上,進一步訓練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的能力。本課通過讓學生從材料超市中選取喜愛的物體進行細致的觀察,引導學生通過發散性思維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學習用開放式概念圖的方法記錄問題并進行交流。三、 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并通過媒體、閱讀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等途徑獲取了一些科學方面的知識,如學生都知道磁鐵能吸鐵等。但是,學生大都還不會針對某一物體進行多角度的觀察與提問,并使他們學會使用合適的方式記錄問題。學習目標1. 通過觀察,能從不同角度對同一事物提出多個問題,發展發散性思維的能力。2. 學習用開放式概念圖記錄問題并進行交流,嘗試使用概念圖。3. 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觀察與提問教學重難點1. 重點:能從不同角度對同一事物提出問題。2. 難點:學畫概念圖。教學準備1. 分組:白紙1張。2. 自帶材料:彩筆1支,“問題銀行”記錄本。3. 材料超市:磁鐵、土豆、一堆石頭、老花鏡、近視眼、壓扁的乒乓球、一杯熱水。4. 課前分組:選出組長、記錄員、匯報員。學習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談話導入愛因斯坦曾說:我沒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你還知道哪些科學家類似的名言?其實每一個物體里面都蘊藏著許多的問題,每一個物體就像一個個問題的寶藏。只要認真地觀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就能幫助我們把其中的寶藏挖掘出來。這節課我們一起“開發問題寶藏”。板書課題根據自己的經驗作出回答激發學生提問題的興趣二、觀察提問1. 學習提問。呈現磁鐵,提問:關于磁鐵,你 知道些什么?你還有哪些想知道的問題?引導學生從多角度進行觀察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在黑板上繪制出關于磁鐵的開放式問題概念圖。講解概念圖以及繪制開放式概念圖的方法觀察并說出自己對磁鐵的了解,然后提出有關磁鐵的問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提問,如形狀、顏色、作用、性質、來源、重量等 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已有知識對磁鐵進行多角度提問。觀看概念圖的畫法(初步達成學習目標1、3)在觀察的基礎上根據已有知識對材料進行多角度提問,學習繪制概念圖。(達成學習目標1,初步達成學習目標2)2. 實踐提問3. 各組從材料超市中挑選一個物體,進行觀察與提問。4. 友情提示:5. 認真觀察本組的材料,談談自己對材料的認識。6. 參考“關于磁鐵的提問”和教材中“關于鴿子的提問”對本組材料進行多角度觀察與提問。看哪個組提出的問題多,哪個組提出的問題好。7. 指導各組繪制概念圖。 各小組組長到材料超市挑選一件觀察材料。 各組認真觀察,人人從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問題。記錄員負責記錄1.土豆:從生長、繁殖、用途等方面進行提問 2.石頭:從石頭的形成、用途、成分、種植等方面進行提問。3.近視鏡:從用途、構造材料等方面進行提問。4.兵乓球:就材質、形狀、構造,為什么會變扁,壓扁后怎樣復原等問題進行提問。 邊問,邊繪制概念圖。 三、交流展示 交流展示:同學們提出了很多問題,下面就來展示一下各小組的問題概念圖 組織學生對各組提出問題的情況進行評比(哪組提出的問題最多?哪些問題提得最好?)1. 展示本組的概念圖。2. 匯報員讀出本組所提的問題,進行匯報交流。 學生互評展示提問成果,進行交流活動。(達成學習目標2、3)作業設計 從概念圖中選取一個合適自己研究的問題,課下通過閱讀書籍、查閱網站、考察、實驗或者其他途徑尋找問題的正確答案板書設計第二單元 “五官兄弟”1 “五官兄弟”游樂場課時:1課時設計者:李春偉/許昌市文化街小學目標確定的依據一、 課程標準相關要求1. 科學概念:學習生命世界領域中淺顯的、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與研究方法,并能嘗試用于身邊的實際問題。2. 探究能力:1 通過對身邊自然事物的觀察,發現并提出問題。2 能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3 能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比較和評價。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樂于對周圍生活和學習中的各種現象提出問題,并設法解決。二、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經歷了第一單元“十萬個為什么”的基礎上設置的綜合探究活動單元,一級目標是觀察與提問,二級目標是能利用各種感官對周圍事物進行觀察并提出問題,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世界,讓學生知道人類認識世界是從感官的活動開始的。 本節棵通過“五官兄弟”游樂場活動,創設了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等五個感官活動區,引領學生在有趣的游戲活動中,體驗各種感官的功能和局限,從活動中了解人體器官的作用,并體驗綜合運用各種感官進行觀察的重要性。 本課所需要建立的科學概念有: 了解人體感覺器官的作用 知道感覺是人體對外界的反應,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與觸覺。三、 學情分析通過第一單元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感知運用各種感官觀察事物的奇妙之處,同時也經歷了觀察與提問。但學生對綜合運用各種感官全方位、多角度觀察某一事物還沒有充分的體驗,對各種感官的綜合運用感知不夠。為此本節課通過“五官”活動的設置,使學生運用各種感官感知事物,充分了解各種感官的重要作用,為下一節課“瓜果交易會”做鋪墊。 學習目標1. 通過游戲,分別說出五種感官在觀察物體時的作用。2. 觀察活動中能夠認真體驗、及時記錄,并通過思考提出新問題。教學重難點1. 重點:1 了解各種感官在觀察活動中的作用。2 通過不同感官感知身邊事物,從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2. 難點:1 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小組活動。2 能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比較和評價。教學準備教師準備:盤子1個,橘子1個,蘋果1個等分組材料:蒙眼罩2個,大蒜1個,花椒10粒,醋1小瓶,白糖與鹽適量,鈴鐺1個,口哨1個,海綿1小塊,小鵝卵石1塊,活動記錄表1份。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談話導入呈現蘋果與橘子提問: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板書:眼睛看到的。如果我們不用眼睛看,你能知道這個箱子里有什么嗎?(出示箱子)學生回答:眼看挑戰原有習慣,激發學習興趣。二探查概念除了眼睛,我們還可以用哪些感官來感知物體呢?1. 人體的感覺器官有哪些?2. 它們分別有什么不同的作用?(板書)依據已有經驗,清晰回答問題。獨立思考,回答問題在學生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完善對各種感官的認識。三實踐探究下面我們分組做“五官兄弟”游樂場游戲:(板書課題)1. 了解游戲規則,2. 學生分組參加視覺活動區、聽覺活動區、嗅覺活動區、觸覺活動區與味覺活動區的游戲活動。3. 各組討論與記錄活動體會與發現,記錄人體“五官”在觀察活動中各自的作用1.通過閱讀及討論了解游戲規則2組內互相協作,集體活動3討論:XX感官在活動的作用。 我們運用XX感官了解了物體的哪些特征?做好記錄親歷活動,體會各種感官的作用。 在有序的觀察活動中,引導學生細心體驗、觀察提問并如實記錄。(達成學校目標1)四交流匯報 整理交流:引導各小組整理記錄單并交流小組游戲中的發現引導學生針對交流情況進行評價,使其發現不同感官具有獨特的作用與局限。提示學生把發現的問題存入“問題銀行。”通過交流與傾聽,發現五種感官的作用,通過比較與評價,發現五種感官各自的局限性。 學生展示提出的問題并把問題存入“問題銀行”鼓勵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積極性。(達成學習目標2) 作業設計 通過調查訪問,了解買西瓜的學問。1. 買西瓜用到了哪些感官?2. 不同感官分別獲得哪些信息?2 瓜果交易會目標確定的依據一、 課程標準相關要求1 科學概念:能用感官判斷物體的特征,如大小、輕重、形狀、顏色等,并加以描述。2探究能力:(1) 能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語言描述所觀察事物的形態特征。(2) 能從“這是什么”“為什么”等角度提出問題。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 想知道,愛提問。(2) 愿意合作與交流。二、 教材分析 在讓學生親自體驗“五官在觀察活動中的作用與局限后,教材再次通過“瓜果交易會”活動引導學生在實景模擬中親歷綜合運用”五官”進行觀察的實踐,讓學生感受綜合運用各種感官在觀察活動中的重要作用,訓練學生綜合運用各種感官觀察事物的能力和意識。 本課所需要建立的科學概念有: 了解辨別和選購瓜果的一些方法。 知道一些工具和先進的科研儀器如顯微鏡等可以幫助人類拓寬觀察范圍。三、 雪情分析從上節課“五官兄弟”游樂場的學習中,學生認識到了自身感官的作用,并會運用感官進行觀察。在觀察活動中,體驗到人體的各種感官總是各司其職,單一地運用某種感官獲得的信息總是片面的、零碎的,只有綜合運用各種感官,我們才能正確地、全面地觀察某種物體。教材希望通過“瓜果交易會”這個活動,訓練學生運用各種感官感知物體的能力和意識。 學習目標1. 在“買西瓜”活動中認真傾聽,積極發言,感受表達與交流的作用。2. 在“瓜果交易會”上能運用多種感官對瓜果進行全面的觀察與分析,體會綜合運用各種感官的意義。3. 通過課外實踐和閱讀,了解一些先進的科研儀器在不同程度上延伸了人體感官的作用。教學重難點1. 教師準備:(1) 品相好的、品相不好的、新鮮的、采摘時間較長的蘋果各1個,西瓜1個(2) 課件:水果照片及相應的選購方法。2. 學生自帶:梨、蘋果、香蕉、橘子、山楂、大棗、葡萄等水果。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談話導入提問:同學們買過西瓜嗎?買來的西瓜怎么樣呢?學生回答激活經驗,聚焦問題二、學習方法提問:關于挑選西瓜,你知道哪些方法?出示西瓜,請學生交流挑選西瓜的方法。出示課件:怎樣才能買到又鮮又甜的西瓜呢?同桌交流:通過眼、耳、鼻、舌、手等感官幫助自己選購滿意的瓜果了解挑選瓜果的一些方法,同時感受表達與交流的作用。(達成學習目標1)三、親歷實踐如何挑選其他的瓜果呢?開展“瓜果交易會”活動,分別請學生扮演瓜果供應商和采購商。出示活動規則: 1小組內推選出采購員和推銷員 2小組指定采購單 3推銷員向其他小組采購員介紹自己小組的瓜果的優點。 4采購員爭取買到物美價廉的瓜果 5比一比誰是最優秀的采購員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了解交易規則采購員運用眼看、手摸、耳聽、鼻聞、口嘗多種方法挑選瓜果。推銷員努力推銷自己的產品,交易活動有序進行。 記錄員發現填寫瓜果記錄單,發現問題并及時記錄通過親身實踐,意識到只有綜合運用各種感官,才能全面準備認識所要觀察的物體。四、交流評價“瓜果交易會”結束了,我們現在來評選優秀采購員。 1商定評選規則與方法2 按照規則評選優秀采購員各小組展示采購到的瓜果通過評價,強化綜合運用各種感官的意識。(達成學習目標2)五、拓展延伸有些事情很遠或者很小,而我們的感官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借助于先進的科學儀器。閱讀教材第17頁“幫助我們的感官”,了解人們發明的科學儀器了解先進的科學儀器在不同程度上延伸了人體感官的作用。(達成學習目標3)作業設計設計、制作一張水果名片。名片中呈現以下信息:水果名稱、形狀、顏色、味道、氣味等。 板書設計 實驗記錄單瓜果名稱選購方法買價提出的問題備注:可通過查閱資料或訪問等途徑,了解選購瓜果的方法 第三單元 秋天,一副美麗的圖畫 1 尋找秋天 課時:共2課時設計者:趙桂英/洛陽澗西區東升第二小學第一課時目標確定的依據一、 課程標準相關要求1. 科學概念:觀察了解秋天里動物和植物的特點。2. 探究能力:能通過觀察、質疑、制作等活動進行探究。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 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好奇心和興趣,感受秋天的自然美。(2) 樂于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各種現象提出問題。二、 教材分析本單元屬于綜合過程能力訓練單元,以一個完整的綜合性探究活動貫穿始終。本節課是第1課時,讓學生觀察秋天里的事物,提出問題,激發探索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濃厚的興趣。教材通過賽詩會讓學生了解秋天的事物,通過動手實踐訓練學生觀察、思考、提出問題的能力。三、 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通過自身生活經歷、閱讀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等途徑獲取了一些秋天方面的知識,如天氣變涼了,樹葉開始變黃了、變紅了,天高了,云朵好看了,等等。但是孩子們對秋天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并不知道這些簡單的自然現象變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所以將氣溫變化與秋天的特點聯系在一起是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之一。 學習目標1. 通過閱讀詩歌與觀察秋天的自然現象,了解秋天的特征,能說出秋天景色的變化是由氣溫變化引起的。2. 能夠根據葉子的顏色、形狀等設計、制作葉貼畫,從中感受秋天事物的美好。 教學難重點1. 重點:在實際考察活動中,尋找秋天的特征。2. 難點:細心觀察發現秋天的變化并提出問題。 教學準備1. 在校園內選擇適合觀察的區域,其中有自然變紅的樹葉、變黃的樹葉等;校園觀察記錄單。2. 分組材料:筆、記錄本、樹葉、紅毛線、卡紙、透明膠帶、剪刀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情境導入談話:在你的印象中,秋天是什么樣的?今天我們就一起尋找秋天板書課題依據已有經驗做出清晰的表達。了解學生對秋天的原有認知。二、觀察發現活動一:從詩歌中發現秋天的蹤跡1 閱讀詩歌 2交流對秋天的新認識教師隨機板書學生的發現和對秋天的認知。1閱讀教材第20頁描寫秋天的詩歌。2交流從閱讀中感受到的秋天的特點通過閱讀與交流,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秋天。 通過實地觀察,感受秋天的事物,發現秋天的特點。體驗觀察現象與提出問題的過程。(達成學習目標1)活動二:探訪秋天里的生物1. 帶領學生到校園尋找秋天的足跡 提示:(1) 按照一定的路線進行觀察。(2) 把觀察到的現象及時記錄下來(3) 盡量不打擾動植物的生活。(4) 撿拾樹葉,帶回教師觀察。2. 談論交流(1) 在尋找秋天的實踐活動中,你有哪些發現?根據學生所答,補充填寫進行板書。(2) 對觀察到的現象,你有哪些問題?3. 觀察發現:秋天景色的變化是由什么變化引起的?1.小組交流,設計觀察路線,并按照設計,在校園尋找觀察植物,尋找昆蟲。2.交流觀察到的秋天現象及發現的問題。 秋天的樹葉為什么會變黃?秋天的樹葉為什么五顏六色?到了秋天,樹葉為什么會落下來? 氣溫不斷降低,引起秋天景色的變化三、設計制作根據小組手機樹葉的特點,設計制作葉貼畫1指導交流與討論,明確設計制作葉貼畫的步驟。2分組設計與制作提示:不平整的樹葉科放在書頁中夾壓平整后在粘貼。3展示與評價小組根據收集樹葉的特點,設計制作一副葉貼畫。通過設計制作,感受秋天的事物特點。(達成學習目標2) 作業設計 閱讀教材第22頁“趣味閱讀”,進一步了解秋天樹葉五顏六色的原因。 板書設計1尋找秋天我們找到的秋天:樹葉變黃、變紅樹葉掉落小草枯黃 在詩歌中 石榴熟了 在現實中 燕子南飛 風涼了 觀察記錄單觀察對象 我的發現大樹 草地 花壇 第2課時 目標確定的依據一課程標準相關要求1.科學概念:(1)空氣的溫度叫氣溫。(2)溫度計的構造和氣溫的測量方法。2.探究能力: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氣溫。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及時、真實記錄的科學品質。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尋找秋天的第2課時,學生在第1課時對秋天已經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本節課主要通過測量氣溫的活動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秋天氣溫的變化,認識并學會使用氣溫計。三、學情分析 學生學習本節課前只知道冷暖,對氣溫沒有確切的認知,本節課是初學使用溫度計,所以認識氣溫計的構造并學習記錄溫度的方法是最基本的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1.認真觀察,認識氣溫計及其各部分 2.掌握正確使用氣溫計的方法。 3.測量并記錄秋天里一天的氣溫變化。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測量氣溫的正確方法。 2.難點:攝氏度及溫度計讀數、計數的方法。學習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回顧導入通過之前的學習和了解,我們知道秋天景色的變化是由氣溫變化引起的,那么怎么知道氣溫變化了呢?怎樣測量?今天我們學習測量氣溫板書:測量氣溫傾聽并回答聚焦主題二、探究學習 1.提問:“氣溫”是指什么? 你知道用什么可以測量氣溫嗎? 2.認識氣溫計:教師出示氣溫計(也可以通過投影儀放大)提問:它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的構造和作用分別是什么? 在師生交流中將氣溫計的構造進行板書。學生拿起溫度計觀察前,教師應提示:小心取放,如果氣溫計的管子破裂,請立即告訴老師。3.認識溫度的單位及其讀數、計數的方法。 提問:仔細觀察氣溫計,你能發現溫度的單位嗎?你知道怎樣正確讀出此時氣溫計上所指示的氣溫嗎? 如何記錄呢?4.學習使用氣溫計在使用氣溫計測量氣溫時,需要嚴格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使用和操作。怎樣才能正確測量呢? 依據“資料鏈接”進行指導:將氣溫計掛在室外通風、不被陽光直射的地方;氣溫計離地面1.5米左右,保持豎直強調:讀數時,一定要注意視線與氣溫計的液柱頂端相平,如果身高不夠,可站在凳子上查看。5.實施測量:我們已經掌握了測量的方法,在實際測量中我們該如何實施呢?各組討論后,按照計劃到觀察點進行實地測量。 師生交流,掌握概念仔細觀察,了解氣溫計的構造、刻度、標記、數字等內容。細心觀察,表達交流傾聽學習,掌握方法。分組商討測量溫度方案,商定氣溫計的懸掛地點、觀察時間、觀察人等 按照小組商定的方案實施測量,填寫記錄單通過觀察,認識氣溫計及其各部分。(達成學習目標1)通過老師的講解與演示,掌握使用氣溫計的方法,測量并記錄秋天里一天的氣溫變化。(達成學習目標2、3)三、課后實踐 測量并記錄一天的氣溫,根據記錄數據總結秋天氣溫變化的規律。(達成學習目標3)板書設計觀察記錄表 一天氣溫的測量時間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地點溫度 2 果實累累的季節 課時:1課時 設計者:趙桂英/洛陽澗西區東升第二小學 目標確定的依據一、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1.科學概念: (1)能指認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種器官的作用。 (2)果實一般包括果皮和種子兩部分,種子起傳播與繁殖的作用。2.探究能力: (1)了解果實的分類方法,提高分類能力。 (2)能從多角度進行觀察與提問。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樂于探究,愿意合作與交流。二、教材分析 果實累累的季節是本單元的第2課,學生通過前一課的學習,對秋天有了一定認識。本節課屬于綜合過程能力訓練范疇,主要由三個活動組成,即“秋天的果實”“找”星星”和“果實的分類”,從三個不同的層面、用不同的方法研究果實,使學生對果實的認識層層深入,同時也培養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知事物、探究事物的能力。三、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在學習這部分之前,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水果,所以有了一定的經驗與研究基礎。本節課要求學生通過對果實的觀察,掌握果實的特征,并能應用這一知識分辨果實與非果實。對這些貼近日常生活實際的內容,學生有一定的興趣,這是進行本課探究學習的有利條件。但學生對于果實與一些蔬菜的區別卻模糊不清,不能從科學意義上去辨認,甚至有一定的錯誤認識,因此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觀察比較,歸納出果實的共同特征,能夠正確辨認果實等是本課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1.通過對果實顏色、形狀、味道、構造等進行觀察,知道什么事果實。2.能根據果實的特征,正確辨認果實。3.在學習過程中,樂于探究,愿意合作與交流,感受自然界的奇妙與多姿多彩。 教學重難點1.重點:認識果實的特征。2.難點:根據果實的特征,正確辨認果實。 教學準備蘋果、梨、橘子、花生、葵花籽、核桃、土豆、紅薯、蘿卜等水果和蔬菜;水果刀。學習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提問導入提問:什么是果實?依據已有經驗回答了解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果實概念的理解二、探究實踐活動一:果實展示會1.介紹自己帶來的果實。2.在介紹的基礎上通過多種方法觀察和交流,補充果實信息通過不同方法的觀察與交流,豐富學生對果實的認識。(達成學習目標1和3)活動二:找“星星”,了解果實里面的特征 1.演示方法:橫切和縱切 提示:正確用刀和安全常識 2.觀察與記錄: 學生分組將不同的果實切開,觀察發現果實里面的結構特點并及時記錄。 3.展示交流: 各小組交流記錄內容 共同分享,歸納果實的共同特征。1.學生動手切開果實2.觀察果實里面的結構和特點。3.通過交流了解其他小組的觀察情況。 “星星”里面有種子,它被厚厚的果皮裹著,有序地排列在里面三、鞏固應用“找朋友”: 1.觀察教材第25頁,圖中的都是果實嗎? 2.互相判斷各自找的是否正確。 1.各自分類 2.同桌之間互相評價并說明理由 學以致用,通過“找朋友”檢測概念的理解程度,隨時調整教學。(達成學習目標2) 板書設計實驗記錄單 果實展示會記錄單 觀察方法名稱摸聞看嘗切開其他 第四單元 有趣的動物 1 尋訪螞蟻 課時:1課時 設計者:劉靜靜/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區躍進路小學 目標確定的依據 一、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1.科學概念:了解螞蟻的外形特征和行為習性。 2.探究能力: (1)能運用已有知識對問題作出合理的猜想,并為驗證猜想制訂簡單的實驗計劃。 (2)能通過觀察、實驗、制作等活動進行探究。 (3)會查閱、整理從不同途徑獲得的資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探究螞蟻的興趣和不畏困難的探索精神;體會借助工具進行觀察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珍愛生命、保護動物生活環境的意識。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屬于探究過程能力訓練單元,二級目標是“多層次地對自然世界進行觀察和提問”。本課從“尋訪螞蟻”開始,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尋訪、親近、關注周圍的小動物,在一個個探究活動中,通過動腦、動手,多層次觀察和提問,獲得對螞蟻的直接認識,豐富學生已有的感性認識,初步構建起對動物、生命世界以及整個世界的認識。 本課所需要建立的科學概念有: 螞蟻的外形特征與生活習性。 昆蟲的共同特征。三、學情分析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包括身邊的小動物-螞蟻。三年級的學生雖然在生活中對螞蟻已很熟悉,但是他們對螞蟻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并沒有認真地觀察與思考過,所以要使學生對螞蟻及昆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必須讓他們經歷科學的觀察與尋訪。學習目標 1.對螞蟻進行多角度的觀察,能說出螞蟻的外形特征。 2.通過比較、觀察與交流,能夠獨立、準確地說出昆蟲的特征。 3.通過閱讀、交流,認識到要關愛螞蟻等小動物。 教學重難點1.重點:認識螞蟻的外形特征和行為特征。2.難點:選擇正確的方法觀察螞蟻。教學準備1分組材料:裝有螞蟻的昆蟲觀察盒、放大鏡、水盆、樟腦球、食物(糖)等。2.自帶工具:黏土、紙、尺子、小刀、牙簽、鉛筆、硬紙卡片。3.課件:螞蟻及各種昆蟲照片、實驗現象的對比照片。學習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創設情境課件播放圖片。討論:1.螞蟻排著長隊在干什么?2.螞蟻的家在哪里?依據經驗,獨立思考,組內交流。個別回答聚焦問題二、自主探究1.明確目的: 看來同學們對螞蟻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你們還想了解螞蟻哪些方面的知識提出想研究的問題,明確本節課重點研究的內容學生多角度提問,積極思考,體驗提問的快樂。2.研討方法:請大家開動腦筋,分組討論,設計“觀察螞蟻”的好辦法組內研討方法 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嘗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3.觀察探究 請每個小組討論一下,你們準備重點研究哪個問題?選用什么實驗器材?教師巡視參與活動小組組長領取實驗器材,分組觀察每組學生根據活動需要各自設立不同的角色,小組成員既承擔著個人責任,有相互支持與配合,發揮團隊精神,有效完成觀察探究任務。4.交流匯報:看著大家觀察得那么認真,討論得那么熱烈,一定很有收獲吧!誰能代表自己小組介紹一下你們的觀察過程及觀察結果?匯報觀察情況 各組用不同的方法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與記錄,通過就留分享各組成果,形成對螞蟻的正確認識。(達成學習目標1)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二、自主探究5.總結升華瞧,大家多了不起!通過觀察、探究,認識了螞蟻的外形特征。其實,在生活中,我們還能看到許多大家感興趣的小動物(出示課件),誰能說一說,它們和螞蟻有哪些相同之處?歸納總結出昆蟲的共同特征,并板書。通過觀察、比較得出:像螞蟻那樣,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長著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有的還長著兩對翅膀)的動物,稱為昆蟲。教師在傾聽的過程中,必要時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最終達成共識。(達成學習目標2)三、鞏固深化你還知道哪些動物也具有和螞蟻類似的特征?它們屬于昆蟲嗎? 課件出示多種動物圖片,請學生進行分辨并說明理由小組合作鞏固對昆蟲特征的認識,有助于轉變原有的認知。 談話:在自然界里,生活著大約150萬種動物,其中昆蟲約有100萬種,它們是自然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讓我們一起走進昆蟲展覽廳,來欣賞各種各樣的昆蟲(出示課件:昆蟲圖片)了解昆蟲的多樣性,感受生命世界的豐富多彩。培養兒童與動物、環境和諧相處的品質。(達成學習目標3)四、拓展延伸同學們,通過今天的觀察、實驗等,我們重新認識了螞蟻,知道了什么是昆蟲。寒冷的冬天快到了,我們將穿上厚厚的衣服過冬,這些蟲子怎樣過冬呢?請查找相關資料。下節課,我們接著進行探究,一起來揭開動物過冬之謎!在課后,通過書籍、網絡等方式對動物如何過冬進行資料搜集一堂好課并不應以下課鈴聲的響起而結束,有吸引力的課后活動更能延伸課堂的精彩。作業設計1.用牙簽、扣子、紙片、毛線等材料制作一個螞蟻模型。2.搜集有關動物過冬的資料。 板書設計觀察記錄表 螞蟻觀察記錄表觀察點 我的發現外形特征行為特征其他 2動物怎樣過冬 課時:1課時 設計者:張琳/焦作市中站區躍進路小學 劉春玲/焦作市中站區店后學校目標確定的依據一、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1.科學概念:了解動物過冬方式的多樣化。 2.探究能力: (1)能夠多層次、多角度地對自然界進行觀察和提問。 (2)嘗試用搜集資料的方式來解決相關問題。 (3)經歷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體驗科學探究中尊重證據的重要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動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感受生命的豐富多彩,激發熱愛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學生對螞蟻及昆蟲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后,本課將進一步探究動物的過冬方式。 本課需要學生自行通過搜集資料的方法了解動物的過冬方式。資料的搜集直接影響著探究活動的開展,所以課前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提示有助于搜集資料的成功。 本課所需要建立的科學概念有: 動物的過冬方式多種多樣,大致可以分為冬眠、備糧、南飛、換毛等。 動物的冬眠是一種應對不利環境的保護性行動。引起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環境溫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 三、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處于思維能力轉換的關鍵時期,抽象邏輯思維剛剛萌芽,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學生通過生活經歷、閱讀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等途徑了解一些動物過冬方式,如青蛙是以冬眠的方式過冬等。但是,對其他不經常接觸到的小動物怎樣過冬并不清楚,甚至片面地任務動物過冬方式大致一樣。 學習目標 1.通過多層次地觀察與提問,認識季節變化對動物的影響。 2.認識到查找資料是科學研究的方法之一。 3.通過閱讀與交流,知道多種動物的過冬方式。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了解環境變化對動物的影響。2.難點:合理利用多種途徑搜集資料。教學準備1.分組材料:動物卡片(螞蟻、喜鵲、燕子、杜鵑、青蛙、大雁、蛇、熊、刺猬、蝙蝠、貓等)。2.自帶材料:課前搜集有關動物過冬的資料,小科學家記錄本。3.課件:動物冬眠圖片資料(包括山鼠、蝸牛、蟾蜍等)。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談話導入 冬天快到了,我們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小動物們是怎樣過冬的呢?基于經驗,進行交流 通過交流,了解學生的原有認識二、初步感知閱讀回答:小螞蟻找到了哪些朋友?它的朋友們在干什么?閱讀小螞蟻找朋友;同桌交流,形成共識;依據閱讀與交流回答。初步感知季節變化對動物的影響。(達成學習目標1)三、深入探究 交流:其他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你是通過什么方式知道的? 學生交流,教師板書。依據課前搜集到的資料,相互交流與補充。通過交流,了解不同動物的過冬方式。認識到查找資料的重要性(達成學習目標2)四、歸納總結 歸納:動物過冬的方式有哪些?組內討論并記錄 班級交流討論結果 通過分組討論與班級交流,歸納動物的過冬方式。(達成學習目標3)五、鞏固拓展游戲:卡片競答組內每位同學輪流抽取卡片,講解卡片上動物的過冬方式,可加入動作模仿通過解說,同伴之間互相學習,促進學生的共同發展。 作業設計1.分組自編一個題目為“冬天來了”的短劇,情節自擬,合理有趣,至少反映1-2種動物過冬的情況,時間不超過3分鐘。2.搜集有關夜行動物的資料。板書設計 2 動物怎樣過冬 冬眠:青蛙、蝙蝠、 備糧:螞蟻、蜜蜂、 常見方式 南飛:大雁、燕子、 換毛:貓、狐貍、 . 實驗記錄單 動物過冬方式調查記錄表動物名稱 過冬方式 資料來源 3 上夜班的動物 課時:1課時 設計者:裴云/焦作市中站區勞模街小學 姬鵬濤/焦作市中站區大家作學校目標確定的依據 一、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1.科學概念:動物有不同的生活習性,如有的在白天活動,有的在夜間捕食和活動。 2.探究能力: (1)通過對夜行性動物的觀察,發現并提出問題。 (2)通過搜集資料、觀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中鋁(雄安)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實習生招聘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醫學妙諦全文
-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十五章 電流和電路第1節 兩種電荷教案
- 電子廠技能培訓
- 高層消防安全培訓
- 人教版八上道德與法治第四課 社會生活講道德 第2課時 以禮待人教學設計
- 踔厲奮發 篤行不怠-學校召開新學期學生工作培訓會
- 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一單元 跨入近代社會的門檻 第4課 為民族獨立而戰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
- 計算機組成原理選擇題復習試題及答案
- 25工程語文練習卷含答案(一)
- 09J202-1 坡屋面建筑構造(一)-1
- 光伏組件功率衰減檢驗技術規范
- 扁平足的癥狀與矯正方法
- 物業經理面試:問題和答案大全
- 青春健康知識100題
- 豐田C-HR汽車說明書
- 國開電大操作系統-Linux系統使用-實驗報告
- 2023年高考生物全國通用易錯題13致死類的遺傳題(解析版)
- 中建項目裝飾裝修工程施工方案
- 消防維保質量保證體系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