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別與運動攝影2_第1頁
景別與運動攝影2_第2頁
景別與運動攝影2_第3頁
景別與運動攝影2_第4頁
景別與運動攝影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景別與運動攝影,第一節 電視景別的作用及其分類,一:景別被攝主體在畫面中呈現的范圍。,二:景別的分類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 大遠景、遠景、大全景、全景、中全景、 中景、中近景、近景、 特寫、 大特寫。,通常有兩種分類方法: 一種是:以不同景別所具有的結構方式為標準,凡表現一個相對完整的事物或一個相互緊密聯系的事物的整體畫面為全景畫面。,一種是:以成年人身體標準為尺度,以表現或截取人體部位多大范圍來劃分景別。,三:景 別 的 作 用:,1:景別的變化帶來了視點的變化,它能滿足觀眾從不同的視距不同的視角觀看景物的心理要求。,2、景別的變化使畫面表現被攝主體的范圍發生變化,它使畫面在再現或表現被攝對象時具有了更加明確的指向性。,3、景別的變化是形成影片節奏的變化因素之一。影響節目節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景別的變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點,4、兩極景別對被攝景物和物體超距離,超比例的表現具有某種移情作用。所謂兩極景別大遠景和大特寫,四: 電視畫面中決定景別變化的因素,1、 攝像機與被攝主體之間實際距離的遠近變化。 當同一焦距鏡頭拍攝時: 遠 近畫面范圍小,呈現的景物少,景物形象大。 近 遠環境范圍大,呈現的景物多,景物形象小。,遠 近 : 景別變化 大 小近 遠 : 景別變化 小 大,2:攝像機在固定的視距上運用不同焦距的鏡頭形成的視角變化。,鏡頭焦距的變化實質上是鏡頭視覺的變化。,長焦視角窄,景物范圍小,主體面積大,形成 近景 或特寫等小景別畫面,廣角視角寬,景物范圍大,主體面積小,形成 全景或遠景等大景別畫面。,3:被攝主體在畫面內縱向空間位置的變化,主體與攝像機鏡頭軸線形成縱向運動時,從而使畫面景別發生變化(主體物)。,以上三種景別的變化方法在畫面形象的表現上有著細微的差別,這一點是我們選擇應用時應當注意的問題。,第二節 全景畫面,一、概念 全景表現成年人的全身或場景全貌的畫面,世間事物都是相對獨立且相互依存的,一個事物既可以作為一個整體看待又可以作為另一個更大事物的局部來看待。故此,任何一個完整的事物都具有一定意義的相對性,一般表現一個相對完整意義的場景被稱為全景。全景注重畫框內主體的結構特點和表現意義,與遠景相比全景要有主體物或結構物。全景是電視畫面構圖中集納造型元素最多的一種景別。(主體、陪體、前景、 背景等)一塊手表的全景是特寫而不是全景。,二、全景畫面的功能,1、表現一個事物或場景的全貌(表現一物體的完整 形象)使觀眾對所表現的事物和場景有一個完整 的觀照。,2、 完整地表現人物的形體動作,3、通過人物形體動作的表現,揭示人物內心的 情感和心理狀態。,4、表現特定環境中的 特定人物,a、環境對人物身份具有某種規范和說明作用,b、環境對人物的情緒、性格及心理活動具有 映襯、烘托和外在化表現的作用。,C、環境對人物又有一種反襯作用,d、在一組蒙太奇鏡頭組接中,全景畫面 具有某種定位作用。,三、拍攝全景畫面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確保主體形象的完整,2、由于全景畫面集納的造型表現元素最多,要 注意各元素間的關系,防止喧賓奪主。,3、全景畫面往往是該場景的拍攝總角 度,全景鏡頭要先拍。,第三節 近 景 畫 面,一、概念,近景表現人物胸部以上或物體局部的畫面。,近景的畫面內容更趨向單一,表現具象近景畫面僅從空間大小上就能清楚地分清主體和非主體。近景畫面設有多少空間表現環境和背景近景畫面或物體周圍的環境特征已不明顯近景畫面吸引觀眾注意力的是畫面中占主導地位的人物形象或物體局部。,二、近景畫面的功能,1、近景是表現人物面部神態和情緒,刻畫人物性格 的主要景別。,2、近景畫面拉近了被攝人物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容易 產 生一種交流感。,3、充分利用畫面空間近距離地表現物體富有意義的 局部。,三、拍攝近景畫面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 保證近景畫面的細部質量,2、 畫面構圖時背景景物應盡量簡潔,色調統一 避免雜亂的背景喧賓奪主。,3、 近景畫面空間小,主體畫面只能表現一個人物 。,第四節 特 寫 鏡 頭,一、概 念,特寫 表現成年人肩部以上的頭像或某些被攝對象 細部的 畫面。,特寫亦稱之為特別寫照。特寫放大了細部給觀眾一種生活中不常見到的視覺感受,對觀眾有特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二:特寫畫面的表現功能,1、通過排除一切多余形象,突現事物最有價值的細部, 強化觀眾對所表現的內容形象的認識。,2、描寫事物細部,突出事物的細部特征,從而達到透 視事物深層,揭示事物本質的目的。,3、通過人物面部的直接表現,揭示人物復雜多樣的心靈 世界,并形成一種獨特的場面調度。,4、特寫是將畫內情緒向畫外推出的畫面。,5 、表 現 物 體 的 質 感,6、割裂被攝體局部與整體的聯系,調動觀眾的想 象創造懸念。,7、特寫分割了被攝體與周圍環境空間的聯系,常用做 轉場鏡頭。,8、特寫鏡頭在影片組接中常是表現的重點,三、拍攝和運用特寫畫面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構圖一定要飽滿,對形象處理寧可大一點不要不足, 即空間不要空曠。,2、準確控制暴光量,過度或不足都會直接影響質感的表 現和飽和度。,3、在一些景物空間復雜的場面,不要孤立地使用特寫鏡 頭,避免表現空間的不明確性,而產生空間混亂現象。,第二節: 遠景畫面,一、 概念 遠景表現開闊場面空間的畫面,它是景別中表現空間范圍最大的一種景別。,大遠景 : (表現極開闊的空間,如:茫茫群山、浩瀚的大海、無垠的草原等) 遠景: (表現比較開闊的場景,如戰爭場面,群眾場面,天徑風光等),“遠取其勢,近取其神”,二、遠景畫面的功用,1、 遠景花蜜那呈現的視野開闊,包容的景物范圍大,畫面容量也大,可以同時提供較多的視覺信息,注重對景物和事件的宏觀表現。,特點:注重對景物和事件的宏觀表現,對空間規模和氣勢有很強的表現力。,提供廣闊的視覺空間和表現景物的宏觀形象是遠景畫面的重要任務。,2、 遠景畫面視野開闊,場面壯觀對事件和景物有一種量的沖擊和震撼。量,一是事物數目的量,二是空間范圍上的量,遠景畫面威武雄壯、波瀾起伏的人海,似泰山在移動、似黃河在洶涌,感動觀眾的壯觀場面和宏大氣勢 這都說明遠景畫面的優勢是“遠取其勢,近取其神”,3、以景物為主體的遠景畫面具有借精抒情的意味。,對自然景物追求含蓄與空靈,側重于寫虛, 形象的表現較為朦朧 調動觀眾的生活經驗產生豐富的聯想。,4、遠景不僅可以寫景,而且也是寫人的景別,在遠景鏡頭中表現人的復雜心情或愉快心情,這時人的細部動作和臉部表情都看不清楚,畫面給觀眾留有意味和懸念。 “藝術最忌直露,影視藝術要講求含蓄,只有這樣,才能把觀眾再創作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才能收到最好的藝術效果”。,5、片子中多用遠景作為開篇或結尾畫面,用遠景介紹事件發生的地點和周圍環境,由此展開情節的敘述。片子所表現的特定情景,事件發生的地點有一種先聲奪人、引人入勝的作用。,用遠景畫面作為片子的結尾,觀眾在審美心理上易產生退出感,自然流暢。,三、拍攝遠景畫面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 拍攝遠景畫面要有一定的長度,1)、遠景畫面包括的景物多 足夠的時間才能讓觀眾看清。2)、若視覺變化快,富有意境的遠景長度不夠,其作用不足以使觀眾 的 情緒推向高潮。3)、后期編輯時的需要,帶子要有預卷時間,若拍的短,去掉預卷則不夠長了。,2 拍攝時以追求畫面的總體效果為主,構圖時從大處著眼,重點處理好景物在畫面中所呈現的主要線條、色調和影調。注意畫面的整體結構和氣勢。,大色塊、粗線條、影調分明、不拘細節,3 遠景畫面的構圖時要經營好地平線在畫面中的位置,并注意地平線的水平。,地平線低 則天高云闊地平線高 則地大景寬地平線中 則有割裂之感地平線斜 則畫面失去平衡,4 鏡頭運動速度一般放慢,要平穩、均勻.,景物多、變化快、不容易表達清楚內容,容易出現虛化、暈旋的結果,不均勻則影響內在節奏。,5 多選逆光、側逆光且注意選擇前景。,第四章 運 動 攝 影,一、概 念,1 運動攝影就是在一個鏡頭中通過移動攝影機機位,或者變動鏡頭光軸或者變化鏡頭焦距所進行的拍攝。這種方式拍攝的鏡頭稱為運動鏡頭。,內部運動 是活動的畫面內容表現的是運動著的事物被稱為畫面內部的運動。外部運動 是移動攝影機 變焦距和剪輯形式的鏡頭運動 稱為畫面外部的運動。,2 鏡頭影視畫面表達意念的最基本單位,指一段影片或錄象帶其上所記錄的景物在空間或時間上沒有切斷的痕跡。又指按動錄制開關到關閉開關之間所拍攝的一段連續不斷的畫面。,3 3 運動鏡頭的分類 根據攝象機運動的方式可分為: 推、拉、搖、移、跟、升降、綜合,第一 節 搖攝(搖鏡頭),搖鏡頭是由攝象機位置不動,借助于云臺或拍攝者自身,水平或垂直移動攝象機光學鏡頭軸線所拍攝的鏡頭,搖鏡頭的運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形式包孕著不同的畫面語匯,具有不同的表現意義。從運動形式上分有: 水平橫搖 垂直縱搖 中間帶有幾次停頓的間歇搖 攝影機旋轉一周的環形搖 各種角度的傾斜搖 搖速極快的“甩”鏡頭,二、搖攝鏡頭畫面的特點,1 其畫面造型是在畫框空間與鏡頭的運動時間的結合中共同完成的。,1、2 使被攝物體在畫面內停留的時間相對于靜態畫面來說減少了,人們觀察畫面內景物的時間相對短了。,3 一個完整的搖鏡頭包括:起幅、搖動、落幅三 個部分。橫搖:一條橫卷。縱搖:一條縱。,4 搖鏡頭對觀眾觀看景物具有某種強制性。,三、搖鏡頭的功用和表現力1 展示空間擴大視野,常用于:介紹環境 故事或事件發生地的地 形地貌。,其作用類似于遠景景別,卻又比遠景更為開闊。表現:群山、草原、沙漠、海洋等就更具有其獨特的表現力量。,2 搖鏡頭擴展了畫面的表現空間,可以包容更多的視覺信息。,( 對表現超長、超高、超廣的物體有其獨道的優點。如跨江大橋、欄河大壩、會幅標語 又如;電視塔、淮塔、幽深的山谷、高樓大廈,3 介紹交代同一場景中兩個物體或事物的 內在聯系。,現實生活中許多事物回建立某種特定的聯系,這種聯系若一同放在一個大視野中并不容易引起人們對它的注意,而采用搖攝的方法常常在形式上提醒人們的注意,從而達到表達作者意圖的目的。,4利用性質意義相反或相近的兩個事物通過搖鏡頭形成對比,表示某種暗喻、比喻、并列、因果關系等。,從一個正在掃地的清潔工,搖到一旁正往 地上扔瓜果皮的青年。 從一片花朵搖到一群天真可愛的孩子 從正向外排放工業廢水管口搖到河里漂浮的死魚等。,5 在表現三個以上物體或事物間的聯系時,鏡頭搖過每一點時速度減慢或者有一個短暫的停頓,在一個鏡頭中形成若干段落和間歇,構成一種間歇搖。,意義就是揭示一組物體由同一因素或同一原因而構成的內在聯系,有“銀線穿散珠”的藝術效果。,6 有一個穩定的起幅畫面,后面的搖動速度極快,使畫面上的景物全部虛化,這種鏡頭稱之為甩鏡頭。,甩鏡頭多是組接而得的,幾個有起幅無落幅的急速搖接在一起,其效果酷似間歇搖,其主要區別是靠后期剪輯而得。 這種鏡頭組接的畫面動感強,力度更大,常用來表現同一時間內幾個空間里事物變化的情況。,7 表現運動主體的動態、動勢、運動方向和 運動軌跡。,1) 追搖一動體,其方向、角度、速度均以被攝動體為基準。將被攝體相對穩定地處理在畫框內的某個位置上,使觀眾在一段時間里看清楚這被攝體的動態、動姿和動勢。,(2)當追搖一動體時,可以將這一運動主體從混亂的場面中分離出來,達到突出主體的效果。,8 對一組外形相同或相似的物體用搖的方式可以形成一種積累的效果。,如同修辭學中的排比句,強化對觀眾的印象。,9 通過對某個活動物體的追搖,引起被攝主體其鏡頭的契機是追搖物的轉換。,10 表現一種主觀性鏡頭,主觀鏡頭:攝影機的視點直接代表劇中某一人的視點所拍攝的鏡頭。客觀鏡頭:攝影機采用大多數人在拍攝現場所共有的視點所拍攝的鏡頭。,11 用非水平的傾斜搖 旋轉搖表現一種特定的 情緒和氣氛。 用傾斜破壞觀眾欣賞畫面時的一種心 理平衡造成一種情緒。,12 畫面轉場的手法之一,搖鏡頭的拍攝及要求,1 要有明確的目的性,2把握好搖攝速度,3拍攝搖鏡頭要做到穩、準、勻、平。,一、定義: 推攝指攝影機向被攝主體方向推進,或 者變動鏡頭焦距,使畫框由遠而近向主體接 近的一種拍攝方法,用這種方法拍攝的鏡頭 叫推鏡頭。,第三節 推 攝(推鏡頭),二、推鏡頭的特點1、具有大景別轉換 成小景別的各種特點。 遠全中近特,2、 推鏡頭分為起幅、推進、落幅三個部分,推鏡頭造成畫框向前的運動趨向 主 體 : 不清晰清晰 物體面積: 小大 景 別 : 大小,三、推鏡頭的功用和表現力,1、 突出主體人物,突出重點形象,“一進”即鏡頭向前運動的方向有著引導觀眾或強迫觀眾對被攝主體的注意。“一顯”即鏡頭的落幅使被攝主體處于醒目的結構中心,視覺形象鮮明。,2、 突現細節,例如:沈陽羊毛被蟲蛀的例子。 埃塞俄比亞難民的例子都是推的結果。,3、突出一個重要的戲劇元素,4、 在一個鏡頭中介紹整體與局部、環境與主體人物的關系。,5、 推鏡頭的景別不斷變化,有連續前進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6、 推進速度的快慢可以影響和調整畫面節奏,“慢”;顯示一種安寧幽靜的氣氛及抒情意味。“急”:表現一種緊張和不安的氣氛和激動或氣憤的情緒。,7、可以加強或減弱運動物體的動感。,四、推鏡頭的拍攝及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 推鏡頭應有其明確的表現意義 給觀眾某些啟迪 引起觀眾對某個形象的注意 表現某種意念 突出沒被人注意的細節 合乎片子情節對應的節奏,2、注意起幅和落幅的靜態結構,畫面構圖要規范、嚴謹、完整。,3、 留有足夠的長度,1) 起幅、落幅、推進三個部分可分別使用 2) 為后期編輯留足時間,4、推進過程中注意始終保持主體在畫 面結構中心的位置,即保持主體在畫面 結構 上的優勢。 切忌:(1)、先把主體放在中心再推 (2)、更忌推后再移到主體處。,5、 在移動機位的推鏡頭中要注意 跟焦點,6、 推鏡頭要作到準、勻 對重點表現的形象要準,速度快慢要均勻, 不要時快時慢,不要拉風箱,,7、起動和停止應果斷、干凈、利索、流暢,8、 最好選擇有一定動作幅度的形象作為起 動點和停止點,以克服人為的操作痕跡,第三節、 拉 攝(拉鏡頭),一、 定義 拉攝指攝影機逐漸遠離被攝主體或變 動鏡頭焦距(從長焦調至廣角) 使畫框由近而遠與主體脫離的一 種拍攝方法。用這種方法拍攝的 鏡頭叫拉鏡頭。,二、拉鏡頭的特點,1、 具有小景別轉換成大景別的各 種特點 拉:造成畫框向后運動,畫面從某一主體開始逐漸退向遠方,視點后移,表現的空間逐漸展開。 即:特近中全遠,2、拉鏡頭分為起幅、拉出、落幅三部分,3、拉鏡頭造成畫框向后的運動趨向主 體: 從清晰不清晰,物體面積:大小 景 別: 小大,三、拉鏡頭的功用和表現力1、 表現主體和主體所處環境的關系 1) 表現此點在此面位置 例如:(表現同學小王在教室) 2) 表現點與面所構成的某種關系,2、 使畫面結構形成多結構變化,鏡 頭表現富有層次。 四幅人物圖,3、 拉鏡頭使縱向方位上的兩個具有相關的事物,形成某種對比、反襯或比喻的效果。,4、調動觀眾對整體形象的想象和猜測。,5、拉鏡頭有連續后退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用拉表現的是其人其事,實實在在 用剪輯則完全可以換成另一個人。6、拉鏡頭內部節奏由緊到松,能發揮感情上的余韻。,7、 拉鏡頭的畫面空間不斷擴展,有一種 退出感和結束感。 片子結尾的鏡頭常采用這種方式。,8、用特寫拉成全景的方式進行轉場,拍攝注意事項完全類同于推鏡頭。,第五節 移 動 攝 影(移鏡頭) 一、定義移動攝影指將攝影機架在活動物體上隨之運動而進行的拍攝。用這種方法拍攝的鏡頭稱為移動鏡頭。 如同人們邊走邊看的效果。,二、移動鏡頭的特點 1、畫面不再是一種呆板的框框,而變成一種 流動而活躍的表現元素,各景物表現出連 續運動的狀態。,2、在一個鏡頭中形成一種多構圖的造型效果 3、攝像機運動喚起了人們行走時的視覺體驗。 特別是作為主觀鏡頭運用時,鏡頭的運動具有 強烈的主觀色彩,觀眾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4、 移攝可分為前、后、橫和曲線移四種。,三、移動攝影的功用和表現力1、移動攝影在開拓畫面空間方面具有其獨特 的藝術效果。,2、移動鏡頭在表現大場面, 大縱深、 多景 物、多層次等復雜場景方面具有氣勢恢弘 的造型效果。,3、 移動攝影適宜表現某種主觀視向,可以創 造出具有強烈主觀色彩的鏡頭,從而表現 出更加生動的真實感和現場感。比剪輯更 富有主觀性。,4、移動攝影可以引起被攝主體背景、角度和視 向軸線的變化,5、移動攝影擺脫了定點攝影的束縛,形成了 多樣化的視點,可以表現出各種運動條件 下的視覺效果。,四、移動攝影拍攝時應注意的問題,1、力求畫面平穩 移攝無怪乎兩種:(1)特殊的攝錄象設備:移動車、 專用依附架(2) 人體 而平穩的重要一點是保持畫面水平顛簸小。 2、 應用廣角鏡頭 優點:畫面動感強,且平穩 3、 注意隨時調整焦點,以確保被攝主體在景 深范圍內。,第六節 跟 攝 (跟鏡頭一、 定義跟攝:攝影機跟隨運動的被攝體一起運動而進行 的拍攝。用這種方式拍攝的鏡頭叫跟鏡頭,二、跟鏡頭的特點1、被攝主體在畫框中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位 置上,而背景、環境則始終處于變化中。,2、跟鏡頭的景別相對穩定。 3、跟鏡頭與推鏡頭和移鏡頭在畫面造型上有明顯的不同。推鏡頭畫面中有一個明確的主體,且由小到大 景別也變化,不論攝影機向前運動還是變焦 距(廣長)移鏡頭畫面中沒有明確的主題,且景別不變。 三種方式的不同特點有著三種不同的畫面造型效果。,三、跟鏡頭的功用和表現力,1、跟鏡頭能夠連續而詳盡地表現運動中的被攝對象,既可以突出運動中的主體,又能交代運動主體的運動 狀態。,2、跟鏡跟隨主體一起移動,形成一種運動的主體不變,靜止的背景變化的造型效。常被用來通過人物引出環境。,人物的運動“帶”著攝影機運動,隨著人物走過,環境被逐一連貫地表現出來。 例如:影片小兵張嘎表現羅金寶帶著嘎子穿墻洞、走巷道、爬屋頂、鉆草跺最后來到了游擊隊營地。采用了一個長長的跟移鏡頭、其環境的交代是其它形式不可比擬的。這種方法交代環境 , 流暢、自然。,3、從人物背后跟隨拍攝的跟鏡頭,由于觀眾與被攝人物視點的同一(合一),可以表現出一種主觀性鏡頭。,4、跟鏡頭對人物、事件、場面的跟隨記錄,在 紀實性作品中有著重要的紀實性意義,,1)、一方面將觀眾帶入現場成為“目擊者” 2)、另一方面表現出客觀記錄的”姿態“,四、拍攝跟鏡頭應該注意的問題:1、 要“跟上”、“追準”,(如同搖跟的要求相同) 將其穩定在畫面的某個位置上。2、應基本上保持或平行,或垂直的直線性運動,不 能幅度和次數過大過頻的跳動。3、 注意焦點和光線的變化。,第六節 綜 合 運 動 鏡 頭一 、定義:,指在一個鏡頭中把推、拉、搖、移、跟、升降等多種運動攝影方式,不同程度地有機的結合起來拍攝的鏡頭。有推搖、拉搖、移推、拉跟等幾百種形式。,二 綜合運動鏡頭的共同特點分析(藝術特性)1 、多樣的形式有秩序地統一在整體的形式美之中 構成一種活躍而流暢,連貫而富有變化的表現 樣式。,綜合運動鏡頭在復雜的空間場面和連貫緊湊的情節場景中可顯示出獨特的藝術表現力。不論方式秩序的先后,都比單一方式呈現出一種較為復雜多變的畫面造型效果。 如:橫移接推、 先推后搖、先拉后搖等新聞啟事錄、亨特、雁南飛,2、復雜的綜合運動鏡頭,為人們展示了一種新的視覺效果,開拓了一種觀賞和認識自然景物的新的造型形式。 如:搖推升移。,3、運動鏡頭在運動中不斷改變造型的結構和畫面的主體及環境,使畫面中流動著一種韻律是形成畫面造型形式美的有力手段。,4、畫面結構的多元性,形成表意方面的多義 性,豐富了鏡頭的表現含義。,例:逃亡雅典娜表現德軍在古文化遺址雅典娜 瘋狂掠奪各種文物時,鏡頭從遺址旁的崗樓開始,從一個個古希臘建筑風格的殘柱移過升起俯視 下面的挖掘場。場地上被抓來的戰俘和犯人正刨挖地下文物,被挖的雜亂不堪搖發掘場地。固定在拉著一車德軍的汽車開進兵營。把戰爭對文明的破壞以及德國法西斯軍事侵略下的文化掠奪,揭露的淋漓盡致。,三、需要注意的問題a) 除特殊要求外,鏡頭的運動應力求平穩流暢。b) 鏡頭運動的每一次轉換應力求與人物的動作和方向轉換,情節中心和情緒發展的轉換相一致。使畫面外部的變化與畫面內部的變化完美結合c) 注意焦點的變化,攝錄人員應默鍥配合“人化”使觀眾有濃重的主觀色彩和現場感。d) 防止“穿幫”(如:拍攝者的影子)由于運動的多樣、場景的復雜,必須更加注意“穿幫”:穿穿幫-指拍攝中與畫面造型有關的各部門工作漏出破綻的現象。如:超出了布景的范圍露出了假的真相,如照明燈架、移動軌道、現場工作人員等。,第二節 長焦距鏡頭、概念:,長焦距鏡頭又稱為望遠鏡頭,遠攝鏡頭,窄角鏡頭等,是視場角小于40度的鏡頭,對于攝像機而言是焦距大于25mm以上的部分。,目前攝像機大部分都只配一個變焦距鏡頭變焦距鏡頭依靠鏡頭里的一組或幾組鏡片在象平面面積不變的情況下通過連續改變鏡頭焦距的長短,形成不同視場角的鏡頭。一般包括標準、長焦、廣角三個部分。,常見的有 12mm-75mm 6倍 10mm-150mm 15倍 9.5mm-143mm 15倍,二 長焦距鏡頭的特點:1、基本特點 (1)視角窄 (2)景深小 (3)包括的景物范圍小(4)壓縮了現實的縱向空間 (5)有將遠處景物拉近的視覺效果,2、長焦距鏡頭在表現運動物體時的兩個 重要特征: 對橫向運動物體表現的動感強。B) 對縱向運動物體表現的動感弱。對A而言:原因:由于長焦距鏡頭視場角窄。 運動物體在 比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劃過視場角內的視域區。,效應:固定鏡頭:表現在電視畫面上的形象是物體從一 端入很快地從另一端出畫 運動鏡頭:如果用長焦距去追搖一橫向運動物 體由于視角小,因而畫面背景發生 迅速的移位。模糊不清急速劃過的 景物,加速了運動物體的 動感。,對B而言:原因: 由于長焦距鏡頭壓縮了景物的縱向空間, 較長的路徑被擠壓在一起,減緩了物體運 動所引起的自身形象的變化(由大小 或由小大)速度,人們對縱向運動物 體速度辨別的唯一標準物體由大到小 或者由小到大的視場比例。效應:-。,三、長焦距鏡頭的功用: 1、調拍遠處物體,追求真實自然的藝術效果。 (辦法就是“偷拍”其目的是使被拍攝對象表情自 然、動作自如、場面真實。),2、利用長焦距鏡頭遠距離出小景別的造型效果, 跨越復雜空間,拍攝不易接近或無法接近的人 物或場面。 表現成百上千的人群中的某一個人 隔山、隔河表現對面的物體或事件 通過院墻、柵欄表現院內的活動 雙方正在交戰的戰場 一場熊熊燃燒的烈火等,3、 長焦距鏡適合于表現人物的面部特寫1) 能夠正確地還原出人臉的五官比例(無歧變)2) 能夠較為準確而客觀地還原出物體的水平和垂 直線條。圖片攝影中的人物肖像都要135mm以 上的鏡頭4、 利用長焦距鏡頭壓縮縱向空間的特點。拉近縱 向景物之間的距離,使畫面形象飽滿。,簡化背景突出主體,以及通過調整鏡頭焦 點形成畫面形象的轉換,完成同角度的場 面調度。 1)簡化背景、突出主體 2)畫面形象的轉換。,6、創造虛焦點畫面 使畫面反差降低、力度減 弱,變得朦朧柔和。,7、用虛入、虛出的畫面作為轉場鏡頭 . 實 虛 叫虛出 虛實 叫虛入,8、長焦鏡頭可以產生人眼不常見的景象,創造 富有詩意的畫面。,四、拍攝長焦距鏡頭應該注意的問題:1、焦點必須調準,特別是物距較近、F值小時 不要產生焦點不實的現象 一般是以尋像器 上是否清晰為準,不要依椐焦距值。2、長焦時更需要注意“穩”,第三節 廣角鏡頭的藝術表現力一、廣角鏡頭1、廣角鏡頭又稱為短焦距鏡頭,是視場角大于 60度的鏡頭。對于攝象機而言是焦距小于 25mm的那一段鏡頭。 如 16mm、12mm、10mm等。,二、廣角鏡頭的特點 1、基本特點 a、 視場寬 - 即大于60度 (16mm 65; 12mm 86; 10mm 98) (指得是水平視場角) b、景深大 c、包括的景物范圍大,d、1、近大遠小的形象 2、縱平線急劇匯聚 3、平面上的平行線,空間越遠越短e、線條畸變,具有某種夸張效果f、畫面清晰度高,色彩還原好,2、廣角鏡頭在表現運動物體時的兩個 重要特征1)、對橫向運動物體表現的動感弱,且 物距越遠越弱原因:視場角寬,空間開闊。即使運動很 快的物體也是很慢才出畫。 近拍時,位移緩慢 運動時,背景變化緩慢,2)、對縱向運動物體表現動感強,并且物距 越近越強,面向鏡頭而來或背對鏡頭而 去,表現出動感越強原因:強烈的縱深線條變化,使物體小大 或由大小的梯度變化加快了,三、廣角鏡頭的功用 1、擴展空間,近距離表現大范圍景物。 表現開闊空間和宏大場面,有拉開物 間距效果 2、展示主體人物及其所處的環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