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高中語文新教材新觀念的幾點體會.doc_第1頁
我對高中語文新教材新觀念的幾點體會.doc_第2頁
我對高中語文新教材新觀念的幾點體會.doc_第3頁
我對高中語文新教材新觀念的幾點體會.doc_第4頁
我對高中語文新教材新觀念的幾點體會.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對高中語文新教材新觀念的幾點體會 江門一中 林小紅從2000年秋季開始,我和同事們開始使用全日制普通高中語文試驗修訂本,簡稱語文新教材。經過近兩年的教學實踐,從中獲得一些有益的啟示,加深了對新教材的理解?,F把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幾點體會整理出來,與大家共同研討,以期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收到更大的成效。首先,使用新教材要有新思想,要更新我們的教學理念。教材編審莊文中先生在高中新教材答客問中指出:“新教材的最大改革是教育思想有所發展,對語文的性質和價值,對語文教育的目的,對語文教學有新觀念?!蹦敲?,什么是語文教學內容的新觀念呢?我的理解和體會是:新觀念之一:對語文人文性認識的深化新大綱第一次確定了語文科的性質“語文,是交際工具、負載文化而自身又是文化?!本臀幕裕罢Z文涉及的主要是人性、人情,是民族思想感情、民族精神、民族道德、民族審美觀念?!痹谛麓缶V的指導下,新教材的編寫著重注意到以下幾點:一、注重選文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內涵。在選文上,注重選取了文化內涵比較豐富、深厚的文章或文學作品。如:錢鐘書、朱光潛、周瘦鵑、汪曾祺等著名學者的文章入選教材。二、加大文學教育的份量。在整套教材的選文中,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占了60%以上。高一課本中六個古文單元24篇課文全都是名家名作?,F當代作家的選文大多是審美品位很高的文藝隨筆和散文,外國作品也是近代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如:法國女作家喬治桑的冬天之美,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世間最美的墳墓,美國思想家房龍的寬容序言等。三、增加了古代文學作品的比例。編者認為,作為21世紀的高中生,要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語文素養,就要讓學生多接觸一些古代文學作品。社會的發展進步和現代化,決不能拋開我們的優良傳統。能夠流傳到今天的古代文學作品,都是經歷了歷史長河大浪淘沙的精品,曾經鼓舞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且常讀常新,具有永恒的藝術魅力,借助它們對中學生進行人文素養的教育,是一條快捷便當、回報豐厚的途徑。為了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作品的文化品味,重視道德修養提高審美情趣,我的體會是:一要豐富作品的內容。在教授一篇文學作品的時候,要盡可能弄懂它的方方面面,前后左右的關系,要把一本薄薄的語文教材講厚。例如,在講燭之武退秦師一課時,我介紹了在它之前發生的晉楚城濮之戰和它之后發生的秦晉殽之戰,扣住一個“戰”字,著重說明了左傳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色,使學生對文章有個總的了解,對紛繁蕪雜的人和事能梳理出頭緒。精采的歷史故事,能引起同學們學習古文的興趣,譬如講季氏將伐顓臾,我就給學生講了“三桓作亂”、“三分宮室”、“慶父不死,魯難不已”等歷史典故,使同學們增加了對作品文化背景的了解,提高了學習的興趣。二要重視思想修養。對古代文化作品的學習,不光要弄懂它的字詞句篇、題旨文意,更重要是理解它的思想內涵、情感立意。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學生披文入情、尋波探源。如孔子譴責季氏將伐顓臾的談話,實際上體現了孔子的治國之道和政治理念。孟子在寡人之于國也一文中,談治民之產“五畝之宅,樹之以桑”,教化百姓“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這就是孟子主張行“仁政”、用“王道”治理天下、教化百姓的具體措施。幾千年來,被歷代統治階級作為以德治國借鑒,至今還有其進步意義。我們在引導學生學習這些文質兼美的課文時,一定要重視學生的思想修養,做到文道合一。三要注重文采的熏陶??鬃釉唬骸把灾疅o文,行而不遠?!蔽覀円朐趯W生心中播下文學美育的種子,就要借助文采的力量。文學語言的魅力,在于它的形象。當我們吟誦著“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這些清爽的文字時能不為蘭亭雅集的文人盛會而賞心悅目嗎?又當我們誦讀著“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這樣精美的詩句時,精神上就進入了一種向往自由、回歸自然超然脫俗的境界。我們利用這些課文對學生進行教育,既可以培養他們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又能培養文學鑒賞能力,還有助于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偠灾苤铝τ趯W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因此,我們在使用新教材的時候,要注要向學生灌輸人文精神,重視文化積淀和情操的陶冶。新觀念之二:對語文工具性認識的糾偏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只著眼于語文的工具性,只把語文當成工具,把考試拿高分當成培養學生的目的。在這種觀念的影響指導下,我們常常是按照“知識訓練能力”的思路來開展教學活動,對每一篇課文,我們都可以拆解出若干個知識點,熱衷于“點”的講析,淡忘了整體的感悟,讓學生整日泡在題海之中,以為學生的語文素質是靠題海戰術訓練出來的,完全扼殺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甚至使他們產生了嚴重的厭學情緒,而我們教師也不自覺地充當了應試教育的馴服工具,將自己的精力、智力、能力全部投放到應試教育中去,用心可謂良苦,其結果,卻使語文教學長期在低層次上徘徊。為了糾正這種陳舊觀念,新教材有意淡化了技術操作層面的訓練,試圖改變過去某些純工具性的做法,著眼于學生語文素養和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提高。新舊教材最大的區別是:新教材對學生認知、操作語言文字這門交際工具不是建立在被動的訓練上,而是建立在學生主動獲取、靈活運用上。主要特征的以下幾點:1、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作為新一代公民,不會自學就不可能具有自我發展和創新的潛力。基于這點認識,新教材不是著眼于教師的“教”,而是學生的“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成才的能力。教材包括教科書和讀本,課文又分為講讀課文和自讀課文,課文配有訓練重點、提示、注釋和練習,有的還有評點、批注等資料,有利于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自學習慣,為日后繼續進修和自我發展打好基礎,使學生終生受益。2、教科書體系的改革。新教材在傳統的高中語文教科書的結構體系上作了三方面的改革:一是結合能力訓練目標和課文自身的實際組成單元。比如,現代文的閱讀,就以能力訓練目標為線索。這些訓練目標有:理清思路,概括要點,揣摩語言,篩選信息,把握文意,質疑解難等。文言文的閱讀,則主要考慮課文語言的難易程度,具體編排按作品的年代順序。文學鑒賞,以詩歌、散文、小說和戲劇為系列組織單元。二是把寫作、口語交際編成獨立教材。按能力要求規定每個單元的訓練內容、學習重點、指導方法等,便于訓練指導和能力達標,改變以往教師隨心所欲的操作現象,糾正了讀寫指導中隨意性和片面性。三是編寫了與教科書配套的語文讀本。讀本作為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課內到課外,從講讀到自讀,拓展了學生的學習天地,開闊了學生的文化視野,同時也給教師的教學能力發揮提供了更廣大的空間。總之,我們對語文工具性的認識應該糾正應試教育的偏向,應當確立以人的和諧全面發展為根本的現代教學觀,并在語文教學的所有環節中牢固地樹立這個新觀念,以此來統帥我們的教學行動。新觀念之三:是語文課堂教學整體性原則的建立新教材的語文教學原則是從閱讀和寫作兩個方面來建立的。課堂閱讀教學側重對課文的整體把握,整體理解著眼于文章的整體,注重理清內部的相互關系,從宏觀上居高臨下地駕馭課文,領會其中的主旨內涵,吸收文章的精髓養分。這是對現階段語文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只重細節不顧整體、只顧絕對不顧相對的教學傾向的否定。我們的課堂教學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也由于盲目地引進了一些西方的教學方法,如在考試中大量地使用標準化試題,強迫學生接受非此則彼的絕對性答案,因而導致我們的課堂教學應試化的傾向越來越嚴重。文章本來是完整完美的,但經過我們教師的講解、處理之后變得支離破碎、面目全非,被割裂成知識的拼盤,美文不美,精品寡味,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索然。長此以往,不僅削弱了學生學語文的積極性,而且還將對學生的思維方式、知識結構的形成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學生因此養成只見一斑不見全豹,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思維習慣,看問題缺乏整體意識,讀文章不能從整體上把握,只著眼于細枝末節,這種現象是與語文教改的大方向背道而馳的。在新教材學習使用的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建立語文教學的整體性原則,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發展學生健全的思維認知能力結構。從寫作教學來看,也要強調整體性。文章的構思總是先有整體,才有局部。寫文章如果一開始就孜孜以求于局部,文章肯定寫不好,因為文章好壞是由部份同全局的協調來決定的。寫文章一定是先立意、后擬題,先有觀點 、后找材料,先總論、后分論,先分析、后總結,這就是所謂“提綱挈領、綱舉目張”。在新教材的寫作訓練中,我們可以看到每個單元都有寫作指導,這就是對學生的作文訓練提出總體要求。在這個總體要求下,可先安排片段作文進行某個單項訓練,使學生單項寫作能力有所提高,或熟練掌握某種寫作技能,最后用整篇作文來檢查學生的整體布局謀篇的寫作能力。突出整體性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整體意識,大局觀念。而整體意識、大局觀念又是21 世紀人才素質構成的一個重要方面。新教材站在新時代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