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馬鞍山市二中2019-2020學年高二生物上學期開學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1. 在生物體內,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組成和功能關系如下圖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據圖分析不正確的是A. 人體中,單體b的種類有4種B. 導致地球上生物多種多樣的根本原因是A的結構具有多樣性C. 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的過程是圖中的D. 圖中A和C是組成染色體的主要成分【答案】C【解析】略2.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據此,對該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錯誤的是( )A. 適合該植物生長的溫度范圍是1050B. 呼吸作用最適溫度比光合作用的高C. 凈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約為25D. 在025范圍內,溫度變化對光合速率的影響比對呼吸速率的大【答案】A【解析】【分析】總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凈光合速率;分析上圖,植物體在25時,凈光合速率最高,說明該溫度為凈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分析下圖:由圖可知,植物體總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為30左右,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為53左右。【詳解】A、超過45時,呼吸速率大于總光合速率,植物沒有有機物的積累,不適合該植物的生長,A錯誤;B、由題目所給曲線可以看出,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約為53,而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約為30,即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正確;C、由圖可知,凈光合速率達到最大值對應的溫度(即最適溫度)約為25,C正確;D、在025范圍內,與呼吸速率變化曲線相比,光合速率變化曲線升高得更快,說明溫度變化對光合速率的影響比對呼吸速率的大,D正確。故選A。3.洋蔥根尖和小鼠骨髓細胞都能用于觀察細胞有絲分裂,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 都需要用鹽酸溶液使細胞相互分離B. 都需要用低倍鏡找到分裂細胞再換高倍鏡觀察C. 在有絲分裂中期都能觀察到染色體數目加倍D. 在有絲分裂末期都能觀察到細胞板【答案】B【解析】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和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混合后作為解離液只能用于植物細胞的相互分離;動物細胞之間的相互分離需用胰蛋白酶處理,A錯誤。使用顯微鏡時,一般先在低倍鏡下找到物像,再換用高倍鏡觀察,B正確。著絲點斷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染色體數目加倍發生在有絲分裂的后期,C錯誤。細胞板只會出現在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末期,D錯誤。【考點定位】有絲分裂【名師點睛】本題主要考查有絲分裂的操作和過程,要求考生明確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操作的區別以及有絲分裂過程的異同。4.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活動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細胞分裂間期既有基因表達又有DNA復制B. 細胞分化要通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來實現C. 細胞凋亡由程序性死亡相關基因的表達所啟動D. 清除被病原體感染細胞的過程中不存在細胞凋亡現象【答案】D【解析】【分析】1、細胞分化是指在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細胞分化的實質:基因的選擇性表達。2、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編程性死亡的過程。細胞凋亡是生物體正常的生命歷程,對生物體是有利的,而且細胞凋亡貫穿于整個生命歷程。細胞凋亡是生物體正常發育的基礎、能維持組織細胞數目的相對穩定、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在成熟的生物體內,細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詳解】A、細胞分裂間期細胞中主要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因此分裂間期既有基因表達又有DNA復制,A正確;B、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即細胞分化要通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來實現,B正確;C、細胞凋亡由程序性死亡相關基因的表達所啟動,C正確;D、被病原體感染細胞的清除過程屬于細胞凋亡,D錯誤。故選D。5.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質組成,該酶能結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條鏈。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正常人細胞的每條染色體兩端都含有端粒DNAB. 端粒酶中的蛋白質為RNA聚合酶C. 大腸桿菌擬核的DNA中含有端粒D. 正常體細胞的端粒DNA隨細胞分裂次數增加而變長【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題文: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質組成,該酶能結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條鏈,即逆轉錄過程,因此該酶為逆轉錄酶。【詳解】A、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體末端的一種特殊結構,正常人細胞的每條染色體兩端都含有端粒DNA,A正確; B、端粒酶能以自身的RNA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條鏈,故端粒酶中的蛋白質為逆轉錄酶,B錯誤; C、大腸桿菌屬于原核生物,其細胞中不含染色體,因此不含端粒,C錯誤; D、當細胞分裂一次,每條染色體的端粒就會逐次變短一些,故正常體細胞的端粒DNA隨著細胞分裂次數的增加而變短,D錯誤。 故選A。6. 在培養人食管癌細胞的實驗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隨著其濃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達量增多,癌細胞凋亡率升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為初步了解Art對癌細胞的影響,可用顯微鏡觀察癌細胞的形態變化B. 在癌細胞培養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Art,可確定Art能否進入細胞C. 為檢測Art對凋亡蛋白Q表達的影響,須設置不含Art的對照試驗D. 用凋亡蛋白Q飼喂患癌鼠,可確定該蛋白能否在動物體內誘導癌細胞凋亡【答案】D【解析】【詳解】A、癌變細胞的形態結構會發生顯著變化,這些變化可以用顯微鏡觀察到,A正確;B、同位素示蹤法即通過追蹤同位素標記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楚物質的運行和變化規律,B正確;C、生物實驗一般要遵循對照原則,這樣會使實驗結果更有說服力,C正確;D、凋亡蛋白Q屬于大分子物質,若用凋亡蛋白Q飼喂患癌鼠,會在鼠的消化道內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所以不能確定該蛋白質的作用,D錯誤。故選D【點睛】細胞分化、衰老、凋亡、壞死與癌變的比較實質遺傳物質的變化結果對機體的影響細胞分化基因的選擇性表達遺傳物質不發生改變形成不同組織、器官對機體有利細胞衰老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遺傳物質不發生改變細胞走向死亡對機體有利細胞凋亡受由遺傳機制決定的程序性調控遺傳物質不發生改變細胞走向死亡對機體有利細胞壞死電、熱、冷、機械等不利因素引起的,不受基因控制遺傳物質不發生改變細胞走向死亡,同時傷害周圍細胞,引發炎癥等對機體有害細胞癌變在致癌因子影響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突變遺傳物質發生改變形成無限增殖的癌細胞引發惡性腫瘤對機體有害7.玉米是雌雄同株異花的植物現將純種的甜玉米與純種的非甜玉米間行種植,收獲時發現,在甜玉米的果穂上結有非甜玉米的種子,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子粒據此分析,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A. 甜玉米對非甜玉米為隱性性狀B. 甜玉米果穂上的非甜玉米種子種植獲得的植株自交后代會性狀分離C. 非甜玉米果穗上的種子種植獲得的植株自交后代不會出現甜玉米D. 玉米間行種植時既有雜交又有自交【答案】C【解析】【分析】玉米是單性花,且雌雄同株,甜玉米和非甜玉米間行種植,既有同株間的異花傳粉,也有不同株間的異花傳粉,甜玉米上的非甜玉米,是非甜玉米授粉的結果,而非甜玉米上的沒有甜玉米,說明甜是隱性性狀,非甜是顯性性狀。【詳解】在純種甜玉米中,產生的配子都含控制甜這種性狀的基因,但結的子粒中有非甜的,說明接受了非甜的花粉后,子粒中含有的非甜基因被表達出來,所以既含甜基因,又含非甜基因,而表現為非甜性狀,則說明“非甜”是顯性。同理,在非甜玉米中,也有接受了甜玉米花粉的個體,它們的子粒中既含甜基因,又含非甜基因,但表現出非甜性狀,說明“非甜”是顯性性狀。純種的甜玉米與純種的非甜玉米間行種植,在甜玉米果穂上結的非甜玉米種子為雜合子,種植后會發生性狀分離,非甜玉米果穗上的種子既有自交獲得的,也有雜交獲得的,所以非甜植株上的種子種植后自交后代可能會出現甜玉米,綜上分析,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8.下列有關基因型、性狀和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 )A. 髙莖豌豆的子代出現高莖和矮莖,說明該相對性狀是由環境決定的B. 兩個個體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C. 某植物綠色幼苗在黑暗中變成黃色,這種變化是由環境造成的D. O型血夫婦的子代都是O型血,說明該性狀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型是指某一生物個體全部基因組合總稱,它反映生物體的遺傳構成,即從雙親獲得的全部基因的總和。表現型指生物個體表現出來的性狀。生物體的表現型是由基因型和環境的共同作用決定。【詳解】A、高莖豌豆的子代出現高莖和矮莖,說明該高莖豌豆是雜合體,自交后代出現性狀分離,不能說明相對性狀是由環境決定的,A錯誤;B、表現型是具有特定基因型的個體所表現出的性狀,是由基因型和環境共同決定的,所以兩個個體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正確;C、葉綠素的合成需要光照,某植物的綠色幼苗在黑暗中變成黃色,說明這種變化是由環境造成的,C正確;D、O型血夫婦的基因型為ii,其子代都是O型血(ii),說明該性狀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D正確。故選A。9. 正常情況下,在人的初級卵母細胞經減數分裂形成卵的過程中,一個細胞中含有的X染色體條數最多為()A. 1B. 2C. 3D. 4【答案】B【解析】人的初級卵母細胞進行減數分裂時,一個初級卵母細胞中含有的X染色體數目為2條,次級卵母細胞或極體中含有X染色體數目為1條或2條,卵細胞中為1條,因此含有的X染色體條數最多為2條,故B正確。【考點定位】本題考查減數分裂的有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的能力。10.人的精子中有23條染色體,則人的神經細胞、初級精母細胞、卵細胞中分別有染色體多少條( )A. 46、46、46B. 46、46、23C. 23、46、23D. 46、92、23【答案】B【解析】【分析】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含量變化規律:【詳解】減數分裂形成的精子中染色體數目為體細胞的一半,根據精子中有23條染色體,可知人的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為46條,即人的神經細胞中染色體數為46條;精原細胞的增殖是有絲分裂,染色體數目也為46條,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進行染色體復制,染色體數目不變,則初級精母細胞染色體數目為46條;卵細胞也是通過減數分裂形成的,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23條,綜上分析,B正確,ACD錯誤。故選B。11.下列關于基因和染色體的敘述,錯誤的是A. 體細胞中成對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體在雜交過程中保持獨立性B. 受精卵中成對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體一半來自母方,另一半來自父方C. 減數分裂時,成對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配子D. 雌雄配子結合形成合子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答案】D【解析】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同源染色體是指形狀和大小一般都相同,而且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的兩條染色體。可見,體細胞中成對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體在雜交過程中保持獨立性,受精卵中成對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體一半來自母方,另一半來自父方,A、B正確;減數分裂時,成對的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彼此分離而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C正確;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D錯誤。12.某種植物的羽裂葉和全緣葉是一對相對性狀。某同學用全緣葉植株(植株甲)進行了下列四個實驗。植株甲進行自花傳粉,子代出現性狀分離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均為全緣葉用植株甲給羽裂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11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31其中能夠判定植株甲為雜合子的實驗是A. 或B. 或C. 或D. 或【答案】B【解析】【分析】由題干信息可知,羽裂葉和全緣葉是一對相對性狀,但未確定顯隱性,若要判斷全緣葉植株甲為雜合子,即要判斷全緣葉為顯性性狀,羽裂葉為隱性性狀。根據子代性狀判斷顯隱性的方法:不同性狀的親本雜交子代只出現一種性狀子代所出現的性狀為顯性性狀,雙親均為純合子;相同性狀的親本雜交子代出現不同性狀子代所出現的新的性狀為隱性性狀,親本為雜合子。【詳解】讓全緣葉植株甲進行自花傳粉,子代出現性狀分離,說明植株甲為雜合子,雜合子表現為顯性性狀,新出現的性狀為隱性性狀,正確;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均為全緣葉,說明雙親可能都是純合子,既可能是顯性純合子,也可能是隱性純合子,或者是雙親均表現為顯性性狀,其中之一為雜合子,另一個為顯性純合子,因此不能判斷植株甲為雜合子,錯誤;用植株甲給羽裂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1:1,只能說明一個親本為雜合子,另一個親本為隱性純合子,但誰是雜合子、誰是純合子無法判斷,錯誤;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3:1,說明植株甲與另一全緣葉植株均為雜合子,正確。綜上分析,供選答案組合,B正確,A、C、D均錯誤。【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明確顯隱性性狀的判斷方法,以及常見分離比的應用,測交不能用來判斷顯隱性,但能檢驗待測個體的基因組成,因此可用測交法來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13.若某哺乳動物毛色由3對位于常染色體上的、獨立分配的等位基因決定,其中:A基因編碼的酶可使黃色素轉化為褐色素;B基因編碼的酶可使該褐色素轉化為黑色素;D基因的表達產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達;相應的隱性等位基因a、b、d的表達產物沒有上述功能。若用兩個純合黃色品種的動物作為親本進行雜交,F1均為黃色,F2中毛色表現型出現了黃褐黑=5239的數量比,則雜交親本的組合是A.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B.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答案】D【解析】【分析】考點是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遺傳實驗的變式,但關鍵是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只要對照基因型和表現型的對應關系即可解答。考查了利用規律分析推理解釋問題的能力【詳解】由題意知,兩個純合黃色品種的動物作為親本進行雜交,F1均為黃色,F2中毛色表現型出現了黃:褐:黑=52:3:9,子二代中黑色個體占=9/(52+3+9)=9/64,結合題干3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獨立分配,說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因此黑色個體的基因型為A_B_dd,9/64的比例,可拆分為3/43/41/4,而黃色個體基因型為A_bbD_、A_B_D_、aabb_,要符合F2黑色個體的比例,說明F1基因型為AaBbDd。所以親本的基因型符合D項。【點睛】A基因編碼的酶可使黃色素轉化為褐色素;B基因編碼的酶可使該褐色素轉化為黑色素;D基因的表達產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達,說明黑色個體的基因型為A_B_dd,黃色個體的基因型為A_bbD_、A_B_D_、aabb_,褐色的基因型為Aabbdd解答本題的關鍵,黃:褐:黑=52:3:9總共是64以及9/64的拆分。14.某種二倍體高等植物的性別決定類型為XY型。該植物有寬葉和窄葉兩種葉形,寬葉對窄葉為顯性。控制這對相對性狀的基因(B/b)位于X染色體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窄葉性狀只能出現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現在雌株中B. 寬葉雌株與寬葉雄株雜交,子代中可能出現窄葉雄株C. 寬葉雌株與窄葉雄株雜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 若親本雜交后子代雄株均為寬葉,則親本雌株是純合子【答案】C【解析】【分析】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中,基因型XX代表雌性個體,基因型XY代表雄性個體,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即表示雄配子Xb不育,而雌配子Xb可育。【詳解】由于父本無法提供正常的Xb配子,故雌性后代中無基因型為XbXb的個體,故窄葉性狀只能出現在雄性植株中,A正確;寬葉雌株的基因型為XBX-,寬葉雄株的基因型為XBY,若寬葉雌株與寬葉雄株雜交,當雌株基因型為XBXb時,子代中可能會出現窄葉雄株XbY,B正確;寬葉雌株與窄葉雄株,寬葉雌株的基因型為XBX-,窄葉雄株的基因型為XbY,由于雄株提供的配子中Xb不可育,只有Y配子可育,故后代中只有雄株,不會出現雌株,C錯誤;若雜交后代中雄株均為寬葉,且母本的Xb是可育的,說明母本只提供了XB配子,故該母本為寬葉純合子,D正確。故選C。15.果蠅的紅眼基因(R)對白眼基因(r)為顯性,位于X染色體上;長翅基因(B)對殘翅基因(b)為顯性,位于常染色體上。現有一只紅眼長翅果蠅與一只白眼長翅果蠅交配,F1雄蠅中有1/8為白眼殘翅,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親本雌蠅的基因型是BbXRXrB. F1中出現長翅雄蠅的概率為3/16C. 雌、雄親本產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D. 白眼殘翅雌蠅可形成基因型為bXr的極體【答案】B【解析】根據題意可知,親本中紅眼長翅果蠅的基因型為B_XRX-,白眼長翅果蠅的基因型為了BbXrY,F1代出現白眼殘翅雄果蠅(bbXrY),說明親本中紅眼長翅果蠅的基因型為BbXRXr,A正確;Fl代出現長翅果蠅的概率是3/4,出現雄果蠅的概率為1/2,所以出現長翅雄果蠅的概率為3/41/2=3/8,B錯誤;親本雌果蠅產生的配子中1/2的含Xr,親本雄果蠅產生的配子中也有1/2的含Xr,C正確;白眼殘翅雌果蠅的基因型為bbXrXr,可形成基因型為bXr的極體,D正確。【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根據題干信息寫出親本可能的基因型,在根據后代的表現型確定親本的基因型,并進行相關表現型出現的概率計算。16.一對表現型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患半乳糖血癥的女兒和一個正常的兒子。若這個兒子與一個半乳糖血癥攜帶者的女性結婚,他們所生子女中,理論上患半乳糖血癥女兒的可能性是A. 1/12B. 1/8C. 1/6D. 1/3【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分析,表現型正常的夫婦生下了患病的后代,則半乳糖血癥為隱性遺傳,又因為后代中患病的是女兒,則半乳糖血癥不可能為伴性遺傳,故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詳解】根據題意分析,半乳糖血癥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設該病的致病基因為a,其正常的等位基因為A,則可得兒子的基因型為AA和Aa,該兒子與半乳糖血癥的攜帶者女性結婚,理論上患半乳糖血癥的女兒的可能性為為。A選項為正確答案。【點睛】本題的易錯點在于學生容易混淆計算“患病的女兒”和“女兒患病”的概率的方法。計算“患病的女兒”的概率時,需要計算生出女兒的概率,需要在計算出所需的基因型概率后再乘;計算“女兒患病”的概率時,則已經默認出生的后代為女性,則不需要考慮生出女兒的的概率。17.人體某遺傳病受X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時存在時個體才不患病。不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根據系譜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 I-1的基因型為XaBXab或XaBXaBB. II-3的基因型一定為XAbXaBC. IV-1的致病基因一定來自于I-1D. 若II-1的基因型為XABXaB,與II-2生一個患病女孩的概率為1/4【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題圖:只有A、B基因同時存在時個體才不患病,圖中-1、-2有病,其女兒正常,說明雙親各含有一種顯性基因,已知-2的基因型為XAbY,故-1應含有B基因不含A基因,其基因型應為XaBXab或XaBXaB,II-3的基因來自I-1和I-2,且表現正常,即同時含有A、B基因,基因型一定為XAbXaB,II-4和III-2的基因型均為XABY,II-4和II-3婚配,其女兒III-3的基因型為XABXaB或XABXAb。【詳解】AB、根據上述分析可知,-1的基因型為XaBXab或XaBXaB,II-3的基因型一定為XAbXaB,AB正確 ;C、分析圖解知III-3的基因型為XABXaB或XABXAb,-1患病,其基因型為XAbY或XaBY,即-1的致病基因來自III-3,由于II-4的基因型為XABY,故III-3的致病基因來自II-3,II-3的b基因來自-2,a基因來自-1,綜上分析,IV-1的致病基因來自于I-1和I-2,C錯誤 ;D、由于-1的基因型為XaBXab或XaBXaB,故可知-2的基因型為Xa_Y,若-1的基因型為XABXaB,則II-1和-2婚配的后代中XABXa_XaBXa_(患病女孩)XABYXaBY(患病男孩)=1111,故若-1的基因型為XABXaB,與-2生一個患病女孩的概率為1/4,D正確。故選C。【點睛】本題結合系譜圖,考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要求考生識記幾種常見人類遺傳病的特點,能根據系譜圖和題干信息“只有A、B基因同時存在時個體才不患病”準確判斷該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及基因型與表現型的對應關系,再結合圖中信息準確答題。18. 下圖為某種單基因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系譜圖(深色代表的個體是該遺傳病患者,其余為表現型正常個體)。近親結婚時該遺傳病發病率較高,假定圖中第代的兩個個體婚配生出一個患該遺傳病子代的概率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條件是A. 2和4必須是純合子B. 1、1和4必須是純合子C. 2、3、2和3必須是雜合子D. 4、5、1和2必須是雜合子【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系譜圖:圖示為某種單基因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系譜圖(用A、a表示),則-1和-3的基因型均為aa,-2、-3、-4、-5的基因型均為Aa,-3的基因型及概率為1/3AA、2/3Aa。【詳解】該遺傳病為常染色體隱性,無論I-2和I-4是否純合,II-2、II-3、II-4、II-5的基因型均為Aa,A錯誤;若 II-1、-1純合,則-2是Aa的概率為1/2,、-1是Aa的概率為1/4;-3的基因型及概率為1/3AA、2/3Aa,若-4純合,則-2為Aa的概率為2/31/2=1/3,所以代中的兩個個體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是1/41/31/4=1/48,與題意相符,B正確;B、若-2和-3一定是雜合子,則無論-1和-4是同時AA或同時Aa或一個是AA另一個是Aa,后代患病概率都不可能是1/48,C錯誤;兩個個體婚配,子代患病概率與II-5的基因型無關;若的兩個個體都是雜合子,則子代患病的概率是1/4,D錯誤。【點睛】本題結合系譜圖,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知識及應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能根據題干信息“單基因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推斷出圖中相應個體的基因型,再代入各選項進行計算,看后代患病概率是否為1/48即可選出正確的答案。19.下列關于探索DNA 是遺傳物質的實驗,敘述正確的是A. 格里菲思實驗證明DNA 可以改變生物體的遺傳性狀B. 艾弗里實驗證明從S 型肺炎雙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C. 赫爾希和蔡斯實驗中離心后細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D. 赫爾希和蔡斯實驗中細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體都帶有32P 標記【答案】C【解析】格里菲思證明了S型菌中存在轉化因子,能夠使R型菌轉化為S型菌,但沒有提出轉化因子是什么,A錯誤;艾弗里沒有利用小鼠,是將肺炎雙球菌在培養基中培養,根據菌落特征進行判斷,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B錯誤;赫爾希和蔡斯實驗中離心的目的是讓上清液析出重量較輕的T2噬菌體顆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細菌,C正確; 32P標記親代噬菌體的DNA,復制形成的子代噬菌體中有的帶有32P標記,有的不帶有32P標記,D錯誤。【考點定位】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名師點睛】本題主要考查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證據,要求學生理解肺炎雙球菌體內轉化實驗、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以及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20.在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過程中,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發揮了重要作用。下列與噬菌體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 T2噬菌體也可以在肺炎雙球菌中復制和增殖B. T2噬菌體病毒顆粒內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質C. 培養基中的32P經宿主攝取后可出現在T2噬菌體的核酸中D. 人體免疫缺陷病毒與T2噬菌體的核酸類型和增殖過程相同【答案】C【解析】T2噬菌體是一種專門寄生在大腸桿菌體內的病毒,只能在大腸桿菌中復制和增殖,A錯誤;T2噬菌體病毒要借助宿主細胞合成mRNA和蛋白質,B錯誤;用含有32P培養基培養大腸桿菌,再用含32P標記的大腸桿菌培養T2噬菌體,能將T2噬菌體的DNA標記上32P,即培養基中的32P經宿主攝取后可出現在T2噬菌體的核酸中,C正確;人體免疫缺陷病毒為HIV,它的遺傳物質是RNA,T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DNA,D錯誤。【考點定位】病毒的遺傳物質、生活方式、增殖過程以及其分類【名師點睛】解題關鍵是理解并掌握赫爾希和蔡斯獲得32P標記的T2噬菌體的方法。本題比較容易。21.某研究小組測定了多個不同雙鏈DNA分子的堿基組成,根據測定結果繪制了DNA分子的一條單鏈與其互補鏈、一條單鏈與其所在DNA分子中堿基數目比值的關系圖,下列正確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DNA是規則的雙螺旋結構,兩個鏈之間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與T配對,C與G配對。【詳解】DNA分子中的兩條鏈是通過嚴格的堿基互補配對而成。雙鏈DNA分子中:A=T、G=C,A+G(C)/T+C(G)=1,一條單鏈中A+G(C)/T+C(G)與另一條單鏈中該值是倒數關系。整個DNA分子中,A+T / G +C=每一條單鏈中A+T / G +C,只有C正確。【點睛】本題考查DNA分子結構及有關分析的知識。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能用文字、圖表以及數學方式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的能力。22.Q噬菌體的遺傳物質(QRNA)是一條單鏈RNA。當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后,QRNA立即作為模板翻譯出成熟蛋白、外殼蛋白和RNA復制酶(如圖所示),然后利用該復制酶復制QRNA。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QRNA的復制需經歷一個逆轉錄過程B. QRNA的復制需經歷形成雙鏈RNA的過程C. 一條QRNA模板只能翻譯出一條肽鏈D. QRNA復制后,復制酶基因才能進行表達【答案】B【解析】【分析】Q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RNA,可以翻譯出相關的蛋白質,可以進行RNA復制。【詳解】A、RNA復制過程為RNA互補RNARNA,該過程不涉及逆轉錄(以RNA為模板,合成DNA的過程),A錯誤;B、RNA復制過程中,模板RNA與互補RNA之間會形成雙鏈,B正確;C、依圖示,一條QPRNA能翻譯出多條肽鏈,C錯誤;D、依題干信息,QPRNA先翻譯出復制酶,然后在復制酶催化下進行自身的復制,D錯誤。故選B。【點睛】Q噬菌體侵入宿主細胞后可以進行RNA復制,不能進行逆轉錄過程。23.某研究小組模擬細胞DNA復制條件人工合成某DNA片段,連續進行了4次循環。已知在笫2次循環屮消耗了P個腺嘌呤脫氧核苷酸。下列分析判斷錯誤的是( )A. 該DNA片段中含有胸腺嘧啶脫氧核糖核苷酸0.5P個B. 第3次循環中消耗了2P個腺嘌呤脫氧核苷酸C. 4次循環中共消耗了7.5P個腺嘌呤脫氧核苷酸D. 4次循環后得到的DNA分子共有游離的磷酸基16個【答案】D【解析】【分析】假設DNA復制了n次,則產生的子代DNA為2n個,由于DNA分子復制是半保留復制,共需要消耗原料中某堿基為(2n1)a個。其中第n次復制需要的某種堿基為2(n-1)a。據此答題。【詳解】A、根據公式2(2-1)a =P,可知該DNA分子中含有腺嘌呤脫氧核苷酸為P/2,根據DNA分子中A=T,可知該DNA片段中含有胸腺嘧啶脫氧核糖核苷酸為0.5P個,A正確;B、第3次循環中消耗了2(3-1)0.5P= 2P個腺嘌呤脫氧核苷酸,B正確;C、4次循環中共消耗了(241)0.5P =7.5P個腺嘌呤脫氧核苷酸,C正確;D、4次循環后得到的DNA分子為16個,每個DNA分子含有2個游離的磷酸基,故4次循環后得到的DNA分子共有游離的磷酸基32個,D錯誤。故選D。24.將牛催乳素基因用32P標記后導入小鼠乳腺細胞,選取僅有一條染色體上整合有單個目的基因的某個細胞進行體外培奍。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小鼠乳腺細胞中的核酸含有5種堿基和8種核苷酸B. 該基因轉錄時,遺傳信息通過模板鏈傳遞給mRNAC. 連續分裂n次,子細胞中32P標記的細胞占1/2nD. 該基因翻譯時所需tRNA與氨基酸種類數不一定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分析可知:小鼠乳腺細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NA復制是以親代DNA分子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過程;轉錄是在細胞核內,以DNA一條鏈為模板,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RNA 的過程。 翻譯是在細胞質中,以信使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的過程。【詳解】A、小鼠乳腺細胞既含有DNA又含有RNA,故有5種堿基和8種核苷酸,A正確;B、基因轉錄時將DNA上的遺傳信息通過模板鏈傳遞給mRNA,B正確;C、連續分裂n次后,共有2n個子細胞,由于受體細胞僅有一條染色體上整合有單個目的基因,且DNA的復制是半保留復制,所以子細胞中含32P標記的有2個,故連續分裂n次,子細胞中32P標記的細胞占2/2n,C錯誤;D、一種tRNA能識別并轉運一種氨基酸,但一種氨基酸可以由一種或多種tRNA來轉運,所以基因翻譯時所需tRNA與氨基酸種類數不一定相等,D正確。故選C。【點睛】本題重點考查了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及有絲分裂等內容,意在考查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二、非選擇題25.圖1表示某動物小腸上皮細胞有絲分裂細胞周期,對應其中各時期,其中為S期,箭頭表示細胞周期的方向,h表示小時。圖2表示其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周期性變化,ae表示染色體的不同形態。(1)圖1中時期發生的染色體變化為_(用圖2中的字母和箭頭表示)。圖2中染色體周期性變化的意義是_。(2)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復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養該動物小腸上皮細胞后,處于S期的細胞都會被標記。換用無放射性的新鮮培養液培養,預計最快約_h后會檢測到被標記的分裂期細胞。從被標記的分裂期細胞開始出現到其所占分裂期細胞總數的比例達到最大值時,所經歷的時間_h。(3)正常培養該動物細胞,測得細胞中DNA含量與細胞數的關系如圖3中A所示。當加入某種化合物培養細胞時,DNA含量與細胞數的關系如圖3中B所示,該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最可能的是( )A.抑制DNA復制 B.促進染色質螺旋化 C.促進細胞分裂 D.抑制紡錘體的形成【答案】 (1). cdeab (2). 使復制后的染色體平均分配,保證親子代間遺傳性狀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3). 2.2 (4). 1.8 (5). D【解析】【分析】分析圖1,因為表示S期,所以表示G1期,表示G2期,表示分裂期。分析圖2:圖示表示真核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周期性變化,其中bc表示分裂間期;cd表示分裂前期;de表示分裂中期;ea表示分裂后期;ab表示分裂末期。分析圖3:某種化合物處理后DNA含量為2n的細胞數量減少,而DNA含量為4n的細胞數量增加。【詳解】(1)圖1中表示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該時期發生的染色體變化為cdeab。圖2中染色體周期性變化的意義是:使復制后的染色體平均分配,保證親子代間遺傳性狀的穩定性和連續性。(2)題目中所求為:“最快”,則被標記的DNA分子只有到達S期的最后并即將進入G2期才符合要求,所以要經過G2期的2.2小時就可以在M期觀測到被標記的M期細胞;從剛出現有標記的M期細胞,到達有標記的M期細胞達到最大值,則說明其時間經歷的是一個M期的時間,為1.8h。 (3)某種化合物處理后DNA含量為2n的細胞數量減少,而DNA含量為4n的細胞數量增加,由此推知該藥物可能通過抑制紡錘體的形成,抑制細胞分裂。所以D正確,ABC錯誤。【點睛】本題結合圖解,考查有絲分裂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掌握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和數目變化規律,能正確分析題圖,再結合圖中信息準確答題。26.某實驗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變型果蠅。果蠅的部分隱性突變基因及其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同學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蠅與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純合子果蠅進行雜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個體出現的概率為_。圖中所列基因中,不能與翅外展基因進行自由組合的是_。(2)同學乙用焦剛毛白眼雄蠅與野生型(直剛毛紅眼)純合子雌蠅進行雜交(正交),則子代雄蠅中焦剛毛個體出現的概率為_:若進行反交,子代中白眼個體出現的概率為_。(3)為了驗證遺傳規律,同學丙讓白眼黑檀體雄果蠅與野生型(紅眼灰體)純合子雌果蠅進行雜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實驗結果中,能夠驗證自由組合定律的F1表現型是_,F2表現型及其分離比是_;驗證伴性遺傳時應分析的相對性狀是_,能夠驗證伴性遺傳的F2表現型及其分離比是_。【答案】 (1). 3/16 (2). 紫眼基因 (3). 0 (4). 1/2 (5). 紅眼灰體 (6). 紅眼灰體:紅眼黑檀體:白眼灰體:白眼黑檀體=9:3:3:1 (7). 紅眼/白眼 (8). 紅眼雌蠅:紅眼雄繩:白眼雄蠅=2:1:1【解析】【分析】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不符合自由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在減數分裂產生配子時可自由組合,遵循自由組合定律。【詳解】(1)分析圖可知,這兩對相對性狀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如果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蠅與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純合子果蠅進行雜交,子一代個體全為正常翅正常眼,F2中翅外展正常眼個體出現的概率為。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在減數分裂過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圖中所列基因中紫眼和翅外展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只遵循基因分離定律,不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2)分析圖可知,這兩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如果用焦剛毛白眼雄蠅與野生型(直剛毛紅眼)純合子雌蠅進行雜交(正交),后代雌、雄性果蠅全為直剛毛紅眼,所以子代雄蠅中焦剛毛個體出現的概率為0;若進行反交,后代雄果蠅全為白眼,雌果蠅全為紅眼,所以子代中白眼個體出現的概率為1/2。(3)該同學選擇的這兩對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為了驗證遺傳規律,同學丙讓白眼黑檀體雄果蠅與野生型(紅眼灰體)純合子雌果蠅進行雜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實驗結果中,能夠驗證自由組合定律的F1表現型是紅眼灰體,F2表現型及其分離比是紅眼灰體紅眼黑檀體白眼灰體白眼黑檀體=9331;白眼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所以驗證伴性遺傳時應分析的相對性狀是白眼或紅眼,能夠驗證伴性遺傳的F2表現型及其分離比是紅眼雌蠅紅眼雄蠅白眼雄蠅=211。【點睛】本題考查自由組合定律的知識點,考查學生理解知識和探究問題的能力,題目較難。27.以下兩對基因與雞羽毛的顏色有關:蘆花羽基因B對全色羽基因b為顯性,位于Z染色體上,而W染色體上無相應的等位基因;常染色體上基因T的存在是B或b表現的前提,tt時為白色羽,請回答下列問題:(1)雞的性別決定方式是_型。(2)雜交組合TtZbZbttZBW子代中蘆花羽雄雞所占比例為_,用該蘆花羽雄雞與ttZBW雜交,預期子代中蘆花羽雌雞所占比例為_。(3)一只蘆花羽雄雞與ttZbW雜交,子代表現型及其比例為蘆花羽:全色羽=1:1,則該雄雞基因型為_。(4)一只蘆花羽雄雞與一只全色羽雌雞交配,子代中出現了2只蘆花羽、3只全色羽和3只白色羽雞,兩個親本的基因型為_,其子代中蘆花羽雌雞所占比例理論上為_。(5)雛雞通常難以直接區分雌雄,蘆花羽雞的雛雞具有明顯的羽色特征(絨羽上有黃色頭斑)。如采用純種親本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行為規范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注重的試題及答案
- 項目文檔管理的基礎與發展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考題解析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檢驗人才培養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師證書在企業中的應用價值及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知識框架梳理試題及答案
- 亮化工程幕墻施工方案
- 攔截鉆孔考察方案范本
- 海底設施鋪設工程建筑考核試卷
- 公司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工程監理實施細則
- 2023年新高考物理廣東卷試題真題及答案詳解(精校版)
- 《疫苗管理法》法律法規解讀課件
- 自動跟隨行李箱系統設計
- 手動電葫蘆操作規程
- 創新方法論知到章節答案智慧樹2023年西安理工大學
- 《上海市奉賢區小區機動車停放管理工作調查報告》4300字
- 刑偵工作調研報告
- 火力發電廠鍋爐智能燃燒控制技術導則
- 國家開放大學《社會心理學》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
- 國家開放大學《現代漢語專題》章節自測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