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 4卷第3期 V OL 1 4NO 3 廣東外語 外貿大學學報 JO UR NALOFG UANGDONGUNIV ERSI TYOFFOR E IGNSTUD IES 2 0 0 3 年 9 月 SePt 2 0 0 3 編者按 目前 從事翻譯實踐的 翻譯理論相襯薄弱 從事翻譯研究的 翻譯實踐相襯缺乏 晉升職稱 重翻譯理論而輕翻譯作品 這或許是時代缺 少名 翻譯家和高水平譯著的原因之一 本刊開設 翻譯理論與實踐 專欄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強中外翻譯理論的研究 并強調 翻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促進翻譯整體水平的提高 熱 烈歡迎國內外翻譯界專家 學者 研究人員賜稿 晚清末年和五四運動后期 中 國文 字截 譯 前 差異 胡 西南石油學 院 成都 610 500 內容提要 上個世紀的頭三十年里 中國社會經 歷了一系列巨大的 變化 受這些變化的影響 中國 文學翻 譯也先后出現了兩次譯介外國文學的高潮 一次是在晚清末十年 1 9 0 0一19 10 一次是 五 四 后 十年 1 9 19 19 29 但是 另一方面 前后兩次 的 文學翻譯又發 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選材 翻譯策略及對譯入語的影響上 呈現出明顯 的差異 本文試圖從社會 歷史 文化 的角度出發 對這種不同之處 的進行分析 進一步明確翻譯 研究的文化轉型 關鍵詞 高潮 譯入語 五四運動 文化轉向 翻譯研究 中圖分 類號 A0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 2 一0 9 6 2 2 0 0 3 0 3 一0 5一0 4 美國翻譯研 究派主將安德烈 勒菲弗爾曾說 研究文 學翻譯卓 有成效的方法究 其本質只能是 從社會 文化的 角度去研究 研 究的重中之重不是在字詞上的對應 而 是為何以這種方式對應 是由于何種社會 文學 意識形 態上的考慮使得譯者這樣去譯 本文試圖以晚清末十年 xg oo 一1 9 10 和 五 四 后十年 19 19一1929 的文學翻譯 作為研究對象 從社會 歷史的角度具體分析造成這三 十年文學翻譯差別的原因 回顧中國近百年的文學翻譯史 2 0 世紀前3 0年是一個 饒有興味的研究課題 因為它經歷了兩次文學翻譯的高潮 一次是在晚清末十年 一次是 五四 后十年 這期間經歷 了轟轟烈烈的資產階級民族 民主革命和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 五四運動 于是在風云變幻的社會歷 史大背景下 這兩次文 學翻譯又有明顯的不 同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譯介選材 的不 同 1 清末文學翻譯選材無系統性 晚清末十年中 外國文學被介紹 給中國讀者首先是 大 量外國小說的涌入 單林纖一人 就翻譯了一百多種外國 小說 但當時文學翻譯的大致情況是 譯純文學的小說 名 著較少 譯通俗文學較多 譯西歐美國的小說較多 譯東 歐日本的小說較少 而通俗文 學的體例又以政治科幻 冒險 偵探言情為多 而對于比較嚴肅的文學題材 如詩歌 散 文 戲劇翻譯卻少有涉及 2 五 四 后十年的文 學翻譯選材 漸成系統 五四 后的文學翻譯經過新文化運 動的洗禮后 一改 譯界混亂 雜蕪的局面 開始 較有意識和較有系統地介紹 世界文學潮流 派別和文藝理論 在這一系列的工作中 最 出色的成績 是介紹了大量俄羅斯和被損害民族的文學 比 如 192 1 年魯迅譯了阿爾志跋綏 夫的 工人綏惠略夫 在釗 說月報 上連載 不久他又先后 譯了愛羅先坷的童話劇 桃 色的云 和 愛羅先坷童話集 瞿秋白也是最早介紹俄羅 斯文學的翻譯家之一 在 19 2 年到19 25年之間 他陸續翻 譯了果戈里的短劇 仆御室 托爾斯泰的短篇小說 人依 何為生 契坷夫的短篇小說 好人 和高爾基的短篇小說 勞動的汗 等等 這一時期的 文學翻譯 除了對俄羅斯和被損害民族國 家作品的重視以外 也沒有忘記 對法 德 英 北歐等國 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文學的積極引進 192 1 年 小說月報 收稿日期 200 3一05一0 9 作者簡介 胡杰 四川成都西南石油學院在讀碩 士 研究方向 翻譯理論及實 務 廣 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總第1 4卷 在出版的 法國文學專號 里 翻譯了從巴爾扎克到法郎 士一系列現實主義作品 平常 莫伯桑 羅曼 羅蘭的短 篇小說也不時刊登出來 翻譯德國文學的主要 是郭沫若 19 2 2年他翻譯了歌德的 少年維特之煩惱 隨后他又翻譯 了歌德和海涅的抒情詩 還有史托姆的 茵夢湖 總之 如前所述 五四 后十年的文學翻譯出現了一 個嶄新的繁榮局面 與前一時期相比 這時 的譯 者在選材 上更注重藝術性和系統性 他們在各種小說雜志開辟的專 號里詳細地介紹外國一 二流作家作品 引進了外國的詩 歌 戲劇和散文 極大地豐富翻譯文學的體裁 而且這一 時期還出現了漢譯英的實踐活動 二 翻譯策略的不同 1 清末的意譯風尚 清末的文學翻譯 小說翻譯 在翻譯策略上的一個很 顯著的特點就是歸化譯法 晚清一是流行 豪杰譯 即大 多數譯者為了思想啟蒙和政治宣傳的需要 常把作品中的 主題 結構和人物進行一番改造 這樣的譯作雖然不能說 是面目全非 但確實是大異其貌 典型的如蘇曼殊譯雨果 的 慘世界 1 9 0 4 就為小說憑空創造出一位 中國人蒙 上法國面皮 的俠客男德 并通過這位思想激進的人物批 評中國的政治及思想 二是刪譯 改譯普遍 晚清末譯者 為了適應中國人的欣賞習慣和審美情趣常常大段 大段地刪 除作品中的 自然環境描寫 人物心理描寫 只留下作品的 故事情節 比如敢翼暉在譯普希金的 上尉的女兒 當時 譯作 俄國情史 1 9的 就把原小說第1 3 章描寫彌士 小 說主人公彼得 德烈耶維奇里尼約夫 關進監獄受審前的 一段心理描寫完全刪除了 楊紫麟 在翻 譯 迎茵小傳 飛 9 0 1 時 因為其下部涉及到女主角迎茵與男友亨利未婚 先孕 亨利不顧父母之命與迎茵 自由戀愛等情節 考慮到 當時讀者的倫理觀念 他便干脆省去了對下半部分的翻譯 三是譯者受當時封建倫理的影響 常根據 自己對作品的理 解隨 意增添 原文所沒有 的文字 比如林纖在翻譯哈葛德 Me nte z u m a 5 Da ughter 當時譯作 英烈子火山報仇錄 19 05 時 就刻意夸大小說男主角湯賣司千辛萬苦報母仇的 部分 周桂笙譯法國鮑福的 毒蛇圈 19 0 2 時也特意加 人了原本沒有的女兒思念父親的文字 除了以上思想內容上的歸化 在形式上 清末的小說 翻譯也盡量向中國傳統的小說模式靠攏 比如有意把外國 小說譯為章回體 每章開頭有 話說 且 說 各位看客 等老套 語言上 晚清譯品大多用文言文 其中林纖那漂 亮 的桐城古風更被視為譯作典范 2 五 四 后的 歐化傾 向 1 91 9 年 隨著 五四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文學翻譯 進人了第二個高潮時期 為了適應這一時代的文化運動和 社會發展 在魯迅 茅盾 郭沫若等文化巨匠的帶領下 許 多翻譯家和作家從外國文學作品中吸取營養 以達到改造 文化 豐富漢語語言 改造社會的目的 從翻譯策略來看 五 四 后十年的文學翻譯出現了可喜的變化 這一時期大 多數譯者都 有意識 地采取 異化的翻譯方法力求譯出 原汁 原味 的作品 這種翻譯態度首先表現在語言上 譯者徹 底放棄了文言文 不管是翻譯詩歌 小說還是戲劇 一律 用白話 文 其二 翻譯界出現了 歐化 主張 借鑒吸收 西洋的語言長處來提高漢語的表達力 在提倡歐化譯法中 魯迅發揮了旗手的作用 他主張 逐字譯 連語 句的前后 次序也不甚顛倒 他甚至還用 英文的構詞法來規范漢語的使用 即魯迅所自稱 的 硬 譯 這時的一些左翼作家在翻譯 馬列主義作 品時也往往生 吞活剝地把一些字詞譯音過來 結果就是通篇的 普羅列 塔利亞 布爾喬維亞 奧伏赫變 等 以致有時候一 些雜志還要特別設立專欄為讀者解釋新詞語 但盡管如此 這樣的翻譯在當時仍擁有不少讀者 這一時期的譯者大 多 都深諳中西兩種文化 身兼翻譯和創作兩職 所以出于對 中國文學以后發展道路的考慮 他們在翻譯時都盡量主張 異化 比如語言大師趙元任翻譯著名的兒童文學 愛麗思 漫游奇境記 時就希望通過歐化的翻譯來 判斷語文體成 敗 聞一多在強調譯詩策略時 就強調首先應盡量保留原 詩的形式 能夠不增減原詩的字數 便不增減 能夠不移 動原詩字句的次序 便不移動 怪其次他指出郭譯獲默詩 歌的例子表現出詩歌翻譯對文化 因素的重視 雖然魯迅 寧信而不順 的翻澤主張也產生了不少負 面影響 導致了一定程度的生硬譯風 但是 五四 以后 十五六年間 由于魯迅 瞿秋 白等人的倡導 不少作家翻 譯家通過異化的翻譯方法吸收了大量的西方詞匯和語法結 構 從而漸漸克服了漢語詞匯貧乏和單調的弊病 促進了 漢語白話文的最終發展成熟 并且給中國帶來了自由詩 散 文詩 短篇小說等文學樣式 三 對 譯入語主體文化系統的影響不同 1 清末文 學翻譯對小說地位 的提升 清末的文學翻譯 給中國近代文學最顯著 最迅速的 影響是在小說方面 中國傳統小說中雖然數量不少但實 際上只有講史和傳奇 包括煙粉 靈怪 公案等 兩個類型 而外國小說卻有更多類型 如政治小說 科幻冒險小說及 偵探小說 通過譯介這些小說 不僅豐富了中國小說的創 作 而且拓寬了一般讀者的視野 使其加深了對西方社會 的了解 提高科學知識 就整個文學系統來說 外國小說 的廣泛譯介提高了小說在傳統文學中的地位 改變了小說 不能躋身文學正統 的舊觀念 特別是林纖用古文翻譯的外 國小說不僅使 得守舊文人對小說另眼相看 促成了主流文 學觀念的一大改變 并且也影響了諸如魯迅 錢鐘書等一 代求學的年輕人 周作人先生曾經說 老實說我們幾乎都 是因看了林譯才知道外國有小說 工 但是 由于這一時期的翻譯無論如何要顧及中國讀者 的口味和倫理觀 在翻譯時又不斷向舊勢力妥協 形式上也 不肯跳出舊的藩籬 所以這時的文學翻譯總體來說成就不 20 0 3年第3期 晚清末年和五四運動后期中國文學翻譯的差異 大 對封建社會的根基沖擊也 不大 所以從輸入文明和借 鑒思想意義角度上說 這一時期 和十九世紀 中葉 國人翻譯 西方歷史 法律 自然科學等書籍并沒有什么區別 2 五四 后文學翻譯對中國社會思想的沖擊 五四 后的文學翻譯 鼓 舞和推動了我國人民的反帝 反封建斗爭 這些翻 譯作品結合新文 藝的創作 對腐朽的 封建秩序和封建道 德做出了猛烈的攻 擊 在社會逐漸形成 了追 求自由 民主的風氣 一些劇作 如魯迅翻譯的 娜 拉 一劇所宣言的個性解放 人格獨立以及婚姻 自由等思 想 就給中國社 會思想界帶來了強大的震憾 配合了 五 四 人的解放 的時代要 求 此外魯迅 瞿秋 白等人對俄羅斯文學和其他歐洲國家 文學作品的翻譯對于漢語 的詞匯和語法也發生重大影響 及至今天 我們使用 的語言都含有不 少從那個時期外國文 學中譯過來的詞匯和語法 它們經過考驗 洗練 沿用至今 語文體的成長主要在于大量地吸收人 民的語言 雖然魯迅 寧信而不順 的翻譯主張也產生了不少負面影響 導致了 一定程度的生硬譯風 但正如前邊所說 五四 以后十五 六年間 由于魯迅 瞿秋白等人的倡導 不少作家翻譯家 通過異化 的翻 譯方法 吸收了大量的西方 詞匯和語 法結構 促進了漢語白話文的最終發展 成熟 并且給中國帶來 了自 由詩 散文詩 短篇小說 等多種文學樣式 為 中國文 學的 新 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成績 五四 以前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 腐朽的封建 主義 殖 民主義文化統治著廣大人民的思想 人們一般 的 階級意識 民主民族觀念都非常狹隘 但是在 五四 以 后 這種情況 有了轉變 在翻譯外國文學的同時 人們開 始懂得 世界上有兩種人 壓迫者 與被壓迫者 少 這就 為中國以后的革命斗爭指明了方向 以上是對清末后十年和 五 四 后十年文學翻譯差別 的大致描述 但是如果我們不是孤立地 看待這些差別 而 是結合這兩個時期不 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來分析 就會發現 這一切差別都是有 因可尋的 正如安德 烈 勒非弗爾毫不 含糊地指出 當時社 會的意識形態 即當時社會的主流觀 念認 為社 會應該是什么樣的 和詩學標準 即認為當時文 學該是什么樣的 決 定了翻譯作品 的形象 由此可見 意 識形態和詩學實際上是兩套很大的準則 在一個特定的時 間和空間里 發揮著固定和制衡文學系統 的作用 它們不 僅影響了翻譯的選材 而且還主宰著譯者 的基本策略 當 進行文學翻譯時 兩個不同的文學系統的意識形態及詩學 標準便會發生碰撞 一方面是原著里充分體現 著譯出語文 化中文學系統的意識形態及詩學標準 另一方面是譯者受 到譯人語 文化中文 學系統的意識形態和詩學準則的制約 最后出來的結果是譯者在考慮各方面的準則后所作的決定 一 晚清 末 年的 改良 風 氣 影 響翻 譯選 材 晚清外國文學翻譯的繁榮有其政治上的原因 當梁啟 超等人提倡 小說界革命 大力疾呼 新一國之民 不可 先新一國小說 的時候 晚清末年許 多傳統文人也想通過 外國小說的譯介來 改 良社會 革新政 治 挽救 民族危機 同 時期望借此 開道之弊騷 早日建立起 對國家政界日進 及有脾益 的中國新小 說 這就是為什么晚清末十年輸入 的文類以小說為最的原因 另外梁啟超等人重視的是小說 的社會功能和教化手段 因此這時許 多譯者也就把小說翻 譯與政治上的維新與改革等同起來 選材上很難注 意到原 著本身的藝術性 有時即使是西方二三流作家的作 品 只 要能輸人新知識 教育群眾 都會被當時的譯者選中 由 此可見 晚清末年的文學翻譯在選材上 主要還是受當時社 會改良意識的影響 這種影響可能是當時的譯者本身認同 的 也可能是其不得不服從的 二 新舊意識形 態 的較量決定著翻譯策略 晚清末年的文學翻譯除了在選材上有意識形態的干預 的影子 在翻譯策略方面同樣少不了意識形態的介人 我 們說梁啟超等人提倡的 小說界革命 顛覆了原 來文學系 統的次序 改變 了小說的邊緣地位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 原來文學系統里的所有準則卻不可能因為外國翻譯小說 的 輸入一下子 全都打破 晚清翻譯 小說的主要讀者 還是傳 統的讀書人 他們在大前提下可能會同意梁啟超等人的 說 法 即 贊成用新小說 翻譯小說 來改 良社會 可當遇到 一些 比較具體的意識形態 特別是碰到宗教或涉及道德標 準的 問題時 他們仍然會向傳統 的文化價值標準看齊 因 此 每當譯者涉足這些敏感地帶時便會十分小心 不是刪 除原著中讀者不能接受的意識形態 如 前面說的楊紫麟刪 除 迎茵小傳 的后半部分 就是諸多解釋 惟恐讀者誤 會 如林纖在翻譯司各德的 劍底鴛鴦 19 05 時 對叔 父未婚妻改嫁侄兒一段 就不厭其煩加入 了大段解釋 但是 由于翻譯最終的目的還 是輸入新的文化 政 治思想 對原 有意識形態系統造成沖擊 所以晚期譯者在小口翼翼的同 時 有時也會刻意加人新的成分 比如說他們大力翻譯政 治小說 借他國國事對照中國現實 或是在小說中生造出 一個人物或一段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政治意愿和理 想 最明 顯的是在翻譯文章前加 上序或跋 引導讀者對譯著的政治 化閱讀 比如周桂笙在翻譯 歇洛克復生偵探案 19 0 4 時 就在序言里把外國偵探小說與中國的 刑律訴訟 扯 上了關 系 至若泰西各國最重人權 涉訟者例得請人 代為辯護 故茍非證據確鑿 不能妄人人罪 此偵探學之 作用所由廣也 周桂笙 1 19一12 0 由此可見晚清譯者面 臨的是兩大文化系統里不同意識 形態的對抗與撞擊 而中 國傳統的意識在這種對抗中仍占很大優勢 所 以這時的翻 譯家不管是懂外文的周桂笙 敢翼暉 還是不懂外語的林 纖 包笑天 他們所采用的翻譯 方法基本上都是譯述或意 譯 嚴格意義上說還不算是意譯 刪譯 改譯 增添之處 隨外可見 廣 東外語 外 貿大學學報總第14卷 三 傳統 的詩學標 準制 約著譯語 規范 相對而言 在晚清時期 詩學標準稍容易對付 在當時 整個社會文化系統里 中國傳統的詩學標準仍占有重要位 置 譯者不管是出于本身認同還是就當時主流社會詩學標準 的規范 大多會利用漂亮的古文進行翻譯 抑或保留章回小 說的體裁 說書人的論述模式 所以很明顯 這一時期 意 識形態對譯者的制約較大 結果很多時候 譯者會 以詩學來 交換意識形態 即是說 在詩學上的造就 以求交換一些新 的意識形態 這就 是晚清譯者常常用的變通策略 借用漂亮的古文來包裝新的思想內容時 五四 的批評家 則毫不留情地大罵 選學妖孽 桐城謬種 他們不但倡 儀寫白話 而且立場 堅定 必不容反對者有討論之余地 甚至還強調要寫 歐化 的 白話 認為這是補救中文弊病 的唯一辦法 而此時出現的魯迅先生的 按扳規逐句 甚 而至于逐字譯 的硬譯風尚也正是這位文學領袖希望借助 文學翻譯顛覆原來的詩學傳統來建立新的詩學標準所作的 不懈 努力 四 但是意識形態和詩學標準不是固定 的 他會隨不同的 時間和空間發生變化 所以對 五 四 后十年的翻 譯出現 的變化 我們應聯系當時的社會歷史現實進行分析 一 意識 形態的多元化導致翻 譯選材的多元化 當中國社會經歷 了清政府滅亡 民國成立 五四運動 的爆發等一系列變革之后 中國文學翻 譯配合 世界形式急 劇變化的大氣候再次掀起了高潮 這 次與俄羅斯解放運動 緊密聯系的俄羅斯文學成 為翻譯的主流 十月革命給世界 人民帶來了春天的 覺醒 也讓仍處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會 的中國知識分子看到了曙光 并開始了不同程度地 意識 形 態的轉型 抱著 文學為人生 思想的 文學研究會翻譯了 大量外國現實主義的作品 其中俄國作家作品成為主要的 翻譯對象 顯然他們是想通過對俄羅斯文學的譯介探尋出 中國前進的道路 同時 階級的觀點和中國處 于帝國主義 殘酷壓榨和侵略的現實讓文學研究會的成 員對被損害民族 國家的文化 歷史 政治情況開始密切關注 另一方面 主 張 為藝術而藝術 的創造社 著意翻譯的是外國浪漫主 義作家作品 郭沫若翻譯了歌德的 少年維特之煩惱 另 外 創造季刊 上 出版了 雪萊紀念號 這些都說明 五 四 后的文學翻譯仍然是在不 同意識形態的干預下篩選不 同流派不同國別的作品翻譯 二 封建勢 力的失勢為新思想 的輸入鋪平了道路 在翻譯策略方面 五四 后的翻譯界是極力強調異化 的翻譯原則的 這是因為封建專制制度已被推翻 中國思 想界經過新文化運動的洗禮后 對封建思想本質認識的更 透徹 對一切違反人性的封建禮教和陳舊陋俗都給予毫不 留情的批判 這時的譯品讀者又大多是留洋歸來或有著明 顯反帝反封建意識的青年學者 所以這時的譯者在翻譯時 就不再需要對封建舊勢力做絲毫妥協 盡 可輸人西 方文化 中 科學 和 民主 的精神 用西方作品 中宣揚個性解 放 人格獨立和婚姻自由的風尚來沖擊原來的封建制度 配 合當時社會斗爭 三 譯 語規范來自新 的詩 學標準 五四 后大量的詩歌翻譯把中國幾千年壁壘森嚴的詩 學標準打開了缺口 白話 文運動的提倡者們也開始嘗試著 建立新的詩學標準和文學傳統 所以這時當晚清譯者還想 晚清末十年及 五四 后十年都是一個社會轉型的關 鍵時期 文學系統作為整個社會系統的一個子系統 不可 能不受到社會 歷史 文化等因素的影響 同時它反過來 也會影響當時的社會其他系統 晚清末年和 五四 后的 文學翻譯就分別對兩個時期的社會變革和建立新的文學傳 統起了不同的作用 所以通過這兩個關鍵時期文學翻譯的 宏觀對比 可以使我們進一步明確翻譯研究的文化方向 明 確翻譯其實不是一項單純的工作 而是跟人的政治意識形 態有著極密切的關系 注釋 戈衛王克非 文化翻譯史論 P 1 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河北省中考道德與法治模擬試題(含答案)
- 玻璃回收合同協議書范本
- 豬苗出售零售合同協議
- 電視劇投資合同協議
- 生物試驗檢測合同協議
- 珠寶銷售招聘合同協議
- 瑜伽私教合同協議模板
- 瓷磚店鋪轉讓合同協議
- 電子水果訂購合同協議
- 琴行簽勞務合同協議
- 騰訊游戲引擎技術向工業數字孿生的遷移
- 肩關節鏡相關知識
- T-FJZYC 11-2024 金線蓮初加工技術規程
- “趣”破“蛐蛐”小妙招社交魔法課主題班會
- 繪本故事《奶奶的青團》
- 中國肥胖及代謝疾病外科治療指南(2024版)解讀
- 《海報制作授》課件
- 安徽省濉溪縣聯考2025屆中考二模生物試題含解析
- 醫院建設項目驗收管理流程
- 工業能源管理的數字化轉型
- 設計院保密管理制度(3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