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共建筑設計原理公共建筑的總體環境布局總體環境布局的基本組成 總體環境的空間與環境 群體建筑的空間環境組合公共建筑的功能關系與空間組合公共建筑的空間組成 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區 公共建筑的人流聚集與疏散公共建筑藝術造型問題公共建筑造型藝術的基本特點 室內空間環境藝術 室外空間環境藝術公共建筑的空間組合綜合分析分割性的空間組合 連續性的空間組合 觀演性的空間組合 高層行的空間組合 綜合性的空間組合概論維特魯威建筑十書,建筑三個基本要求:適用,堅固,美觀我國:適用,經濟,在可能的條件下注重美觀建筑分類:居住建筑,工業建筑,公共建筑公共建筑的類型:醫療建筑,文教建筑,辦公建筑,商業建筑,體育建筑,交通建筑,郵電建筑,展覽建筑,演出建筑,紀念建筑和景觀建筑。第一章 公共建筑的總體環境布局1.1 總體環境布局的基本組成一棟好的公共建筑設計,其室內外的空間環境應是相互聯系,相互延伸,相互滲透和相互補充的關系,使之構成一個整體統一而又和諧完整的空間體系。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經濟及美觀的問題,基本上屬于內在的因素,而城市規劃、周圍環境、地段狀況等方面的要求,則常是外在的因素。室外環境空間的組成部分:1.群體建筑2.廣場道路3.綠化設施4.雕塑壁畫5.建筑小品6.燈光造型與夜間的光明藝術效果.1.1.1 室外環境的空間與建筑通過設計組合所形成的空間環境應體現出一定的設計意圖與藝術構思.環境中應體現的主體建筑為中心,附屬建筑的周圍環境共同組成一個和諧的整體的設計思想。滿足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方面的物質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1.1.2 室外環境的空間與場所(1)開敞的空間場所或稱為集散廣場,其大小和形狀應視公共建筑的性質,規模,體量,造型和所處的地段情況而定。廣場總體布局與建筑空間體型緊密結合完整統一。有些公共建筑,因城市規劃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口處。為避免總數提建筑出入口與轉角處人流的干擾,常將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較開闊的場所,這樣處理有利于干道轉角處車輛轉彎時的視線要求,同時也有利于道路交叉口處的空間處理。(2) 活動場地(3) 停車場所1.1.3室外環境的空間與綠地1.2 總體環境布局的空間與環境勒柯布西耶分析公共建筑空間與環境之間關系的問題:“對空間的占有是存在之第一表征;然而任何空間都存在與環境之中,故提高人造環境的物理素質及其藝術性,就必然成為提高現代生活質量的重要構成因素。”總體空間的環境布局是帶有全局性的問題,應從整體出發,綜合考慮空間的各種因素,并使這些因素能夠取得協調一致,有機結合。實踐證明。只有充分考慮整體環境的特色,才能處理好室內外的空間關系。這是因為合理的總體布局,是取得緊湊的空間組合、良好的通風采光、適宜的日照朝向以及方便的交通聯系等的必要基礎。公共建筑室外空間環境設計分三方面:利用環境,改造環境,創造環境。1.2.1利用環境的有利因素1.2.2依照構思意圖創造環境【怎樣處理好建筑與周圍環境的關系?】 1.3 群體建筑環境的空間組合公共建筑群體空組合,一般包括兩方面:一、某些類型的公共建筑在特定的條件下(如地形特點,建筑性質等),需采用比較分散的布局,產生群體空間組合;二、以公共建筑群組成各種形式的組團或中心,如城市中的市政中心、商業中心、體育中心、展覽中心、娛樂中心、信息中心、服務中心以及居住區中心等的公共建筑群等,也必然產生室外空間組合的類型。公共建筑室外空間組合問題,常針對建筑群體之間的組合而言,需注意環境設計的多體形、多空間、多層次、多內涵的組合技巧。 綜上所述,公共建筑群體的空間環境所形成的各種類型的中心,在室外空間環境的組合問題上,有如下三個基本經驗和看法:一、從建筑群的使用性質出發,著重分析功能關系,加以合理分區,運用道路、廣場等交通聯系手段加以組織,使總體空間環境的布局聯系方便,緊湊合理。二、在聯系群體建筑造型藝術處理上,需要從性格特征出發,結合周圍環境及規劃的特點,運用各種形式美的規律,按照一定的設計意圖,創造出完整而優美的室外空間環境。三、運用綠化、雕塑及各種小品等手段,豐富群體建筑空間環境的藝趣,以取得多樣統一的室外空間環境效果。例如:加拿大多倫多市政廳總體布局,以兩個弧狀的高層辦公樓環抱著一個圓形的大會議廳所組成的建筑群,居于一個長方形的臺座上,并在臺座下面布置了各類服務用房和車庫,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空間體系,從性格上看他表現了端莊嚴肅的氣氛。 巴西巴西利亞三權廣場的市政中心,將政府宮、高等法院、聯邦院等建筑組合成一組建筑群環境,借以體現立法、行政、司法的象征。在三角形的底部布置了政府宮和高等法院,頂部布置了國會建筑,這顯然突出了國會建筑的重要性,再加之四周砌筑的虎皮石墻作為陪襯,更加表現了極不尋常的壯觀效果。 東京代代木游泳館與球賽館,建于1964年東京奧運會,為丹下健三設計,是一個世界公認的建筑群范例。該建筑群中兩座建筑遙相呼應,構成完整的統一體。其中游泳館容納15000個坐席,可見做溜冰及日本柔道運動場地之用,屋頂是一個巨大的懸索結構體系,室內看臺比較自然的形成傾斜的半月形,球賽館可供籃球與拳擊比賽等項活動使用,可容納4000-5000多人。兩座建筑雖然采用了現代的技術與材料,但在造型上卻體現了日本建筑的風韻。另外,從整體上看,兩組屋頂相映成趣,而且屋頂伸出的部分,比較自然的形成門廳入口處的標志,并與通往坐席的通道想聯系,突出了體育建筑群的特色。第二章 公共建筑的功能關系與空間組合 不同類型的公共建筑也常因其使用性質的不同,反映在功能關系及建筑空間組合上,必然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在公共建筑的功能問題中,功能分區,人流疏散,空間組成以及與室外環境的聯系等,是幾個比較重要的核心問題。公共建筑中的功能問題,如空間的大小,形狀,朝向,供熱,通風,日照,采光,照明等,皆是應當考慮的問題。2.1 公共建筑的空間組成 公共建筑空間的使用性質和類型可分三部分: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輔助部分),交通聯系部分。例如:上海南郊中學首層平面圖的示意 空間的使用部分與輔助部分之間;主要使用部分與次要使用部分之間;輔助部分與輔助部分之間;樓上與樓下之間;室內與室外之間都離不開交通聯系部分。 一般把出入口,通道,過廳,門廳,樓梯,電梯,自動扶梯等稱之為建筑的交通聯系空間。【交通聯系空間包括那些?】2.1.1 空間組合中的水平交通公共建筑空間組合中的通道寬度與長度,主要根據功能需要,防火規定及空間感受來確定。公共建筑中專供通行用的過道,寬度為1.5m以上,如旅館,辦公建筑為1.52m或更寬,學校建筑為23m,醫院門診部為4m左右。2.1.2 空間組合中的垂直交通垂直交通形式:樓梯,電梯,自動扶梯,坡道(所占面積通常為樓梯的四倍)等。(一)樓梯的形式:直跑,雙跑,三跑,剪刀式,旋轉式,曲線式。 樓梯設計的要求:1)選擇好適當的位置和數量。2)根據功能和防火規定。直跑樓梯的特點:方向性強,指向單一貫通空間,可置在人流較大的大廳中表達比較嚴肅。 雙跑樓梯:可節省交通空間,緊爽簡潔,使用性強;(一般不用于門廳)三跑樓梯:裝飾性強可增加空間的活潑輕松氣氛,有趣味性。 (二)坡道:常人流疏散集中的地方設置坡道,以利于安全快速疏散的要求:疏散量大,坡度小,疏散量大,可以提供部分的運輸。坡度一般8%15%。常為6%12%;通行量大。人車公用。 缺點:體量巨大,面積通常為樓梯的四倍。(三)電梯:特點:服務層多,使用方便,效率高。 電梯組成:轎箱吊索起吊機械傳動平衡錘滑軸電氣控制器。 電梯設計時應該考慮的要求:按防火規定要求,配置補助性質的安全疏散樓梯。每層電梯出入口前,應考慮有停留等候空間。在8層左右的高層公共建筑中,電梯與樓梯幾乎起同等重要的作用。在超過8層建筑中,電梯就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因電梯本身不需要天然條光,所以電梯間的位置可以比較靈活。 自動扶梯:優點:不需要等候。沒有地抗和頂部機房。停電還能使用。 特點:栽客量巨大。缺點:造價貴。不宜作疏散用。體積比較大。坡度平緩 通常30度。每小時運送人數5000到6000人左右。2.1.3 空間組合中的交通樞紐門廳,過廳等空間形式,起交通樞紐與空間過渡的作用。公共建筑中的交通樞紐的設計,主要依據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功能方面的要求,二是精神方面的要求。樞紐空間設計方法:要有明確的導向性要有合適的尺度感門廳:對稱強調導向性 不對稱系因自然地形、規劃特點、功能要求、建筑性格等因素而形成的一種組合形式。2.2 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區 把空間按不同功能要求進行分類,并根據它們之間的密切程度按區段加以劃分,做到功能分區明確和聯系方便。考慮主與次,內與外,鬧與靜等方面的關系加以分析。【討論功能分區的著眼點】主與次 不同類型的公共建筑對空間環境的要求,常存在差別,這種差別反映在重要性上,則有的處于主要地位,有的處于次要地位。在進行空間組合時,放映在位置,朝向,采光和交通聯系等方面,應有主次之分。要把主要的使用空間,布置在主要的部分上,把次要的使用空間布置在次要的位置上。使空間的主次關系順理成章,各得其所。如學校建筑,商業建筑,影劇院,圖書館建筑空間組合的主次關系,反映在其他類型的公共建筑中也是如此。內與外 對于各類組成空間的使用性質,有的功能已對外聯系為主,有的與內部關系密切,在考慮空間組合時,應妥善處理功能分區中的內外關系。如行政辦公建筑(各辦公用房基本對內,接待,傳達,收發等科室的功能,主要對外), 醫療建筑 鬧與靜(易考小學校,幼兒園從鬧靜分區談功能組合特點)例如幼兒園建筑中的臥室,應布置在比較安靜,隱蔽的部位,進行文體活動的音體室,安排在陽光充足,明顯易找切與室外活動場所聯系緊密的部位,在布局特點上往往要求開敞通透些。動與靜明確的布局,反映了幼兒園建筑功能要求的特點。【就某種公共建筑談空間布局特點:從主與次,內與外,鬧與靜三方面來談】2.3 公共建筑的人流聚集與疏散不同類型的公共建筑,因使用性質的不同,存在不同的人流特點。在人流組織上,分為平面的和立體的兩種方式。公共建筑重的人流疏散,有連續性的(如醫院,商店,旅館等)和集中性的(如影劇院,會堂,體育館等)。兼有連續和集中的特性(如展覽建筑,學校建筑等)。在緊急情況發生時,任何類型的共建,疏散都成為緊急又集中的問題。在考慮共建的疏散問題時,應把正常的和緊急的兩種疏散情況全面考慮,方能合理組織流線與空間序列。2.3.1 階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特點階梯教室人流疏散的取決于高等學校中階梯教室所容納的人數,小型的為90-150人,中型的為180-270人,大型的為300人以上。 出入口合并設置(小)出入口分開設置(大)。2.3.2 影劇院、會堂人流疏散的特點電影院的人流活動多具有連續性,且各場次中間休息的時間一般較短,所以常要求入場口與散場口分開設置但是出入口的位置,應密切結合總圖的道路系統和室內席位的具體情況妥善安排,使疏散設計達到方便、安全、快捷的要求。2.3.3 體育建筑人流疏散的特點 體育館建筑具有集散大量人流,疏散時間集中的特點,所以在安排人流活動時應設置足夠數量的疏散口,以滿足安全疏散的要求。體育建筑的席位排列與交通組織,對疏散設計的影響頗大. 體育建筑常用的布置方式:在觀眾席內設置橫向通道,即在同一標高疏散口之間的聯系通道上只設縱向走道方式,即以縱向走道直接通往各個疏散口。 以上著重從公共建筑空間的使用性質,功能分區,流線特點,疏散設計等方面分析功能問題,但在公共建筑空間環境的創作中,爭取良好的朝向,合理的采光,適宜的通風和優美舒適的環境等,同樣也應給予重視。而且他們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會影響建筑布局的形式。第三章 公共建筑的造型藝術問題3.1 公共建筑造型藝術的基本特點公共建筑的造型藝術問題,應遵循普遍的原則,即在滿足人們物質要求的同時,尚須滿足人們的精神要求。物質與精神的雙重要求,是創造形式美的主要依據。一般來說,一定的建筑形式取決于一定的構思內涵,同時建筑形式常能反作用于建筑的內容,并對建筑內容起著一定的影響和制約作用。所以在對公共建筑進行造型藝術創作時,力求內容與形式達到高度的統一,才有可能獲取完美的藝術形式。多樣統一既是建筑藝術形式普遍認同的法則,也是公共建筑造型藝術創作的重要依據。達到多樣統一的手段時多方面的,如比例,尺度,對比,主從,韻律,均衡,重點等形式美的規律,是經常運用的構圖技巧。【達到多樣統一的手段是?】建筑藝術的特點與形式美的內涵上建筑藝術不同于其他作品的藝術形式,即:建筑語言不能像其他的藝術形式,只能通過一定的空間和形體,比例和尺度,色彩和質感等方面構成的藝術形象,表達某種抽象的思想內容,如莊嚴肅穆,雄偉壯觀,富麗堂皇,清幽典雅,輕松活潑等氣氛。如壘石成山的金字塔,規模宏大的羅馬斗獸場,直矗入天的哥特教堂,氣勢磅礴的紫荊城和長城等古代建筑遺產,都以特有的藝術形式,抽象的表達統治階級的威嚴和意志。因為時間的因素,建筑藝術被稱為四個向量的藝術。埃及金字塔羅馬斗獸場哥特教堂紫禁城長城【美學原則,構成方式,如何形成】 公共建筑藝術的特點,還反映在空間與實體這對矛盾的關系上,老子曰“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固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精辟論述了空間與實體的辨證關系。(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的空虛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建筑的空間與實體是兩個對立統一的方面,抓住它并認真地去剖析,運用一定的構圖技巧把他解決好,則是建筑藝術創作中非常重要的核心為題。當然,建筑的藝術性不僅表現在實體的造型上,同時還表現在空間的藝術氛圍上,而建筑空間形式的形成,和一定的使用性質、創作意境以及一定的空間分割手段是分不開的。另外,一定的建筑技術水平對建筑空間形式具有很大的約束力,而建筑技術的不斷發展,又給空間形式的創新,提供可能性。例如:埃及神廟的空間序列 希臘神廟(雅典衛城) 羅馬萬神廟 縱觀現代公共建筑的發展,其功能的含義日益廣泛和復雜,不僅需要滿足人們心理上和視覺上的要求,且改善和美化環境也成了普遍的要求。因此,現代公共建筑的空間組合,極為關注空間序列的整體感及構架的創造性。即總的構思是否滿足人流活動的連續性和藝術空間的完整性,則是當代公共建筑藝術處理的重點。所以要充分考慮建筑空間與環境處理的配合問題,使他們之間能夠達到相互滲透、相互因借、相互依存和有機聯系。現代的公共建筑為了強調與環境的有機結合,不受對稱格局的束縛,常采用因地制宜、變化自然的不對稱格局。所以,在空間處理上不拘泥于個別空間的完整,而側重于整體空間體系的統一和諧,并注意解決人們在運動中觀賞各個空間所聯系起來的綜合效果。尤其在室內空間處理上,更加強調靈活性、適應性、可變性和科學性,從而打破了傳統的六面體封閉空間的觀念,代之以新穎別致、自由多變、生動新奇的空間形式。,使之富于生機勃勃、清新氣息的時代精神。綜上所述,三方面值得深入思考:一)多樣統一應是所有建筑環境藝術創作中的重要原則,是共建藝術創作的重要依據,應密切結合“公共性”這一基本特點,處理統一中求變化,變化中求統一的辨證關系。二)形式與內容的辨證統一,是建筑藝術形式創作的普遍法則,也是共建藝術形式美的創作準繩,需正確解決形式與內容間的協調,善于運用純熟的藝術技巧和新的技術成就,更好的為創造新的建筑藝術形式服務。三)正確對待傳統與革新的問題,“古為今用,外為中用”,不斷創新。3.2 室內空間環境藝術3.2.1 空間形式與比例尺度的關系 室內空間形式分為規則幾何形和不規則幾何形 不同的比例空間能給人不同的感受。所以在組織空間流線時,應根據不同的構思已經選擇合適的比例,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與此同時,在處理建筑空間時,還應考慮采光的方式隨空間比例效果的影響。 在公共建筑室內空間處理中,需考慮尺度問題。空間的尺度,指人們權衡空間的大小,粗細等視覺感受上的問題。【什么叫尺度問題?】人的尺度,與人體密切相關的建筑細部尺度(如踏步,欄桿,窗臺,家具等的尺度及其頂棚,地板,墻面的分隔大小等處理手法,所產生的尺度感),也是綜合形成空間尺度感的重要依據。【關于尺度問題的論述:尺度,比例,尺寸】人的尺度概念,常隨社會發展與技術進步而變化,如磚石結構建筑的墻面劃分與大型板材或框架結構的墻面劃分,在尺度概念上有區別,前者厚重,后者輕快。3.2.2 空間的圍透劃分與序列導向 在公共建筑的創作中,對室內空間環境的構思,常運用圍透劃分和序列導向的處理,形成一個完整的空間體系,使整個建筑空間環境具有優美的整體感。室內空間圍透的形式和意圖,是與具體的環境特色、民族習慣、地方風格、技術水平、創作意境等密不可分的。例如:蘇州留園的“還我讀書處”,是圍透結合的范例。該園林建筑將面對方形庭院的墻完全敞開,封住其他三面墻,這種圍中有透的空間處理手法,使這一環境顯得格外幽深靜雅。 西班牙巴塞羅那德國館,采用了圍中有透、透中有圍、圍透結合的方法,達到了空間序列銜接緊湊、有機聯系的境界。使人進入展覽空間之后,沿隔斷布置所形成的參觀路線不斷延伸,在行進中可從不同的角度觀看到幾個層次的空間,在運動中所看到的不斷變遷的視覺構圖,可稱之為四維空間的景象,引起人們濃郁的觀賞興趣。該館在室內空間處理上,以靈巧多變劃分空間的手法,使有限的空間變為無限,并以不斷變化著的空間導向,使空間序列顯現處異常豐富和流暢的構思意境。P67劃分空間的方法自己看空間序列與導向的構思與設計,涉及的問題是多方面的,有功能要求問題,藝術構思問題,風格和形式問題等,但人們在運動中所觀賞到的各個空間的綜合效果,是空間序列與導向中的關鍵問題,這是現代建筑流動空間的主要成就。與古典建筑中孤立的,靜止的,封閉的設計方法,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例如: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圍繞這一個紀念性的庭院,組織空間序列體系與導向處理,從低矮的門廊到寬大的門廳,再進入一個比較寬敞的矩形庭院空間,在庭院前部布置了一根雕飾的青銅圓柱,柱頂支撐著一個巨大的傘狀棚,之后有灑滿水簾的水池,最后以大展廳作為結束。這樣的構思顯示出在這條縱軸線上,所形成的從低到高、從內到外的層次,看成是極為豐富的空間序列。 3.3 室外空間環境藝術公共建筑的體型與空間,是建筑造型藝術中矛盾的兩個方面,它們之間是互為依存,不可分割的,在設計時不能孤立的解決某個方面的問題。優秀的建筑藝術形象總是內部空間合乎邏輯的反映。不同性質的公共建筑,要求以不同的室內空間來滿足,而不同室內空間的構思則需要一定形式的結構體系來支撐,這些必然要求一定形式的外部形體相協調。建筑外部形體的藝術形式,是一定思想內容的反映,二建筑形式又可反作用與內容。辯證關系建筑形式反映內容,不同建筑的功能要求有不同的形式公共建筑造型藝術形式美的規律:統一與變化,比例與尺度,以及某些視覺方面的問題。統一與變化公共建筑外部體形的藝術形式,離不開統一與變化的構圖原則。一般應注意構圖中的主要與從屬、對比與協調、均衡與穩定、節奏與韻律的方面的關系。通常以軸線關系表達主與從的構圖創意。室外空間與體形的構圖中,均衡與穩定,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體形的構圖中還存在著節奏與韻律的問題常用的韻律手法有連續的韻律,漸變的韻律,起伏的韻律,交錯的韻律等。【相對應的建筑來說明】連續的韻律中國某些城市火車站的體形設計 漸變的韻律我國古代塔身 起伏的韻律天津的電信樓 交錯的韻律巴塞羅那德國館比例與尺度建筑構圖中比例與尺度概念的產生,是和一定歷史時期建筑的功能要求、技術條件、審美觀點以及創作思想分不開的。某些視覺方面的問題建筑形象的透視變形,緣于人們觀賞建筑時的視差所致,人的視點距建筑越近,感覺建筑形體越大,反之感覺越小。推敲比例尺度,不能單純的從立面上研究其大小和形狀,而應把透視變形和透視遮擋考慮進去。才能取得良好體形的透視比例效果。例如:北京民族文化宮塔樓第五章 公共建筑的空間組合綜合分析公共建筑設計中,按不同的組合方式,分為五種基本類型,分隔性的空間組合,連續性的空間組合,觀演性的空間組合,高層性的空間組合,綜合性的空間組合。5.1 分隔性空間組合分隔性空間組合的特點是以交通空間為聯系手段,組織各類房間。各房間在功能要求上,基本要獨立設置。走道式布置方式:一是走道在中間,聯系兩側的房間,稱為內廊式,一是走到位于一側,聯系單面的房間,稱為外廊式。相關建筑類型:辦公建筑,學校建筑,醫院建筑,旅館建筑5.2 連續性的空間組合觀展類的公共建筑,如博物館,陳列館,美術館等。在空間組合上多要求有一定的連續性。其空間布局分五種形式:串聯的空間組合形式,布局形式具有流線緊湊,方向單一,簡潔明確,關注流程不重復、不逆行、部交叉等優點。缺點是活動流線不靈活,但人數過多時容易產生擁擠現象,不利于單獨開放某個展廳。放射的空間組合形式,參觀路線簡潔緊湊,使用靈活,各個陳列空間可以單獨開放。缺點是樞紐空間中參觀路線不明確環繞樞紐空間的各個陳列廳所形成的袋狀路線容易產生停滯不暢的現象。串聯兼通道的空間組合形式,能使各個主要空間單獨聯通,又能通過通道間聯系,即有連續性,又有單獨使用的一面。因此整個布局靈活,適應性強,可單獨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呼吸機行業風險投資發展分析及投資融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與中國拆焊臺
- 2025-2030中國鮮果汁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飲料代糖市場消費規模及運營態勢剖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阻燃纖維市場運行態勢及競爭格局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辣椒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豆腐市場銷售渠道建議與運營效益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綠肥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與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磷酸鋰行業運營規劃及未來前景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改性塑料行業融資趨勢及未來需求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礦山生態修復施工方案及技術措施
- GB/T 24008-2024環境影響及相關環境因素的貨幣價值評估
- 化學計量學與化學分析技術考核試卷
- 2024關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建議全文解讀課件
- 人教pep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全冊】單元測試卷期中期末復習試卷
- 電梯維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低壓配電系統運行維護操作手冊
- 高職藥學專業《藥物制劑技術》說課課件
- 低碳環保管理制度
- 2024年憲法知識競賽必考重點知識(共50個)
- 急診科提高出診車物品放置規范率PDCA項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