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思維“鈍工夫” 努力做好“鈍工夫”20141013.doc_第1頁
深入思維“鈍工夫” 努力做好“鈍工夫”20141013.doc_第2頁
深入思維“鈍工夫” 努力做好“鈍工夫”20141013.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深入思維“鈍工夫” 努力做好“鈍工夫”(編號WLB019)修學是一個長期的、深入細致的過程,修學的道路很長遠。從修學的基本原則上來看,就是要努力做好“鈍功夫”。那么,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思維一下“做鈍功夫”這個主題,以便今后更好地做好“鈍功夫”。做鈍功夫包括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鈍功夫的核心是什么? 二、怎樣具體地做鈍功夫? 三、鈍功夫的內容是什么? 第一:鈍功夫的核心是什么呢? 這個“鈍”字,就是不要求快, 鈍功夫的核心就在于“反復”,就是要在一件事上不斷地、不厭其煩地反復去做。 古人說:書讀千遍,其義自現。又說滴水穿石。都在講“反復”的道理。孔子作為一位生而知之的大圣人,他讀易經時,都讀到韋編三絕的地步,把穿聯竹簡的熟牛皮做的繩子,都翻斷了好多次。彌陀疏鈔里也有很多例子,例如“銀臺易金臺”的故事:唐代懷玉禪師,誦阿彌陀經多達三十萬遍,每天念七萬聲佛號,最后乘金剛臺上品上生往生。還有,釋尊的十六大弟子之一,周利槃陀伽,他雖然很愚鈍,但是每天反復念“掃帚”,最終證得阿羅漢果。這些事例都是在一件事上不斷地、無數遍地“反復”,這就是真正的鈍功夫。所以,鈍功夫的核心就在這“反復”二字上。 第二:怎樣具體地做鈍功夫呢? 在佛經讀誦的鈍功夫上,通常存在三種觀念上的障礙:(1)認為自己文言文基礎差,不敢讀。(2)認為自己記憶力差,背不下來,不敢讀。(3)認為自己不夠聰明,讀不懂,不敢讀。好像一定要文言文基礎好、記憶力強、比較聰明才能讀似的。就自己把自己障礙住了,無法下手。 其實,還真的千萬不要“為背誦而去背誦,為理解而去理解”!而能夠背誦和能夠理解本身,是經過多次“反復”之后,水到渠成的事情。印光祖師和大安導師都告誡我們,不要“為背誦而背誦”:如果硬去背誦、硬去理解,那注意力會集中到記憶、分別、理解方面去,對那種現量的直觀的義理把握,還不一定好。我們可以用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來理解一下:比如做“煙熏肉”。 傳統的做法,是把肉掛到爐灶上方,每天做飯自然都會有煙子去熏它,過一兩個月的長時間之后,肉會被熏得很透、很香;現在的做法就不同了,短平快,用強煙猛火熏烤,很快表皮被熏烤得很漂亮,很誘人,很有展示度,里面卻一點也沒熏著,沒一點香味。而且還不敢再熏了,因為再熏,外面的皮就焦了煳了。同樣的道理,如果硬去背誦、硬去理解,會把人搞得很累、很辛苦,卻入不到內心深處去,就很難堅持,很容易退轉。相反,如果是慢慢地每天堅持“反復”,不苛求自己硬去背誦、硬去理解,用這種綿密不斷的“反復”堅持力,可能會穿透到內心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深層的意識去,獲得法喜。可見,這看似“鈍”的功夫,實在是很“妙”! 所以,文言文基礎差、記憶力差、不夠聰明全都不是障礙,關鍵是要“反復”。排除這三種觀念上的障礙之后,具體來讀誦就很簡單了,只需要兩步:最主要的是第一步,就是查字典認識生字、標上注音,輔助的第二步,就是適當地斷一下句讀,開始時,斷不太好也不要緊。做好這兩步準備之后就行了,就可以反復讀誦,開始做鈍功夫了。 可見,人人都可以輕松地、很好地去做“鈍功夫”! 第三:鈍功夫的內容是什么? 鈍功夫的內容,包括三個步驟:熟習原文、熟聽講解、深入思維。 (1)首先要熟習所做鈍功夫的原文。可以用讀誦、抄寫、拜經等方法。讀誦:開始如果覺得有些困難,可以在網上下載相關的讀誦錄音,作為參考,可能會有所幫助;再就是,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最好出聲讀,自讀自聽,因為我們娑婆世界的人耳根最靈。(楞嚴經講“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抄寫:最好要一筆一畫地寫,盡量不要寫連筆字。拜經:要放下萬緣,專專心心拜,盡量中途不要打斷。 (2)第二要熟聽講解。比如佛說無量壽經,要反復聽大安導師的音頻。東林祖庭傳燈組整理的文字資料,對我們也很有幫助,感恩傳燈組的師兄們。 (3)第三是反復深入思維。可以結合作業進行,促進我們反復地深入思維。 修學的具體形式包括自修和共修,要以自修為主,共修為輔。自修包括上述熟習原文、熟聽講解和深入思維三步。共修同樣也是圍繞熟習原文和熟聽講解這兩步在做鈍功夫,包括在新浪SHOW房間安排的共修內容,如接力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