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問問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doc_第1頁
陳問問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doc_第2頁
陳問問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doc_第3頁
陳問問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1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教育活動 社會實踐論文甘肅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赴天水市秦安縣 社會實踐小分隊 班 級:09土管 姓 名:陳問問 學 號:2009082014 指導老師:馬樂元 秦安縣留守兒童的溝通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09土管:陳問問 指導老師:馬樂元 【摘要】:通過對甘肅秦安地區農村中學共四百多名留守兒童的調查發現,小同地區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無顯著性差異,但在留守兒童中,女生的抑郁指數顯著高于男生,男生的學業壓力顯著高于女生高年級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顯著低于低年級學生,親子和伙伴之間溝通是影響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重要因索。【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 心理健康; 溝通:農村留守兒童系指因父母外出務工而被繼續留在家鄉,需要其他親人或者看護人代為照顧的未成年人樣體。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事業發展的背景下,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已有的研究表明,由于受生活環境的影響,有的農村留守兒童變得冷漠、自負、不思進取,甚至出現嚴重的攻擊行為和反社會行為。何資橋等人在對湖南農村留守孩的調查時發現,不同性別的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在自責和學習因子上存在差異,女生較男生而言更為敏感,學習焦慮高于男生。段成榮(2005)等人的研究也表明,農村留守兒童易出現孤僻、膽小、內向、缺乏安全感等心理問題。吳承紅等(2005)研究指出,農村留守兒童由于長期生活在親情關懷缺失的環境下,易出現抑郁、不安、愁悵等情緒問題,長期的溝通問題阻礙致使他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性格孤僻、不合群、敏感,甚至產生過激情緒。為此,本研究試圖從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況角度考察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情來了解他們的心理問題,在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努力改善農村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幫助農村留守兒童獲得積極的健康心理。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以班級為單位,采用整體抽樣方法對甘肅省秦安縣地區外出務工人數較多的興國鎮鄭川小學和其他村的450多名學生進行調查詢問。獲得有效問卷200份,其中鄭川小學145份,上饒地區學校55份, 問卷有效率為44.4 %,樣本的性別與年級分布如下:三年級以下三年級到六年級六年及以上男生25人46人25人女生23人50人31人合計48人96人56人表1:調查對象分布情況(單位:人) 2.調查方法本調查采用我們團隊自己編寫的調查問卷作為心理健康測量工具。該問卷包括40個小題,共有三個大體項目,每一個項目都采用5級評分制。分數越低說明該因子代表的相關心理狀況越好。問卷中還有很多題目來對農村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狀況進行調查。二、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分析心理健康是一種生活適應良好的狀態,對青少年的成長很是重要,影響孩子們的心理是多方面的。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家庭仍然有著一股強烈的依賴感,他們需要的是安全的避風港灣,父母仍是兒童和青少年獲得忠告和情感支持的重要來源,父母與子女間的親子關系是任何一種情感都無法替代的。農村留守兒童與父母長期分離,在親情體驗上趨于冷淡,導致他們缺乏安全感和依賴,不思進取,放任自流,缺乏責任心,有的甚至出現反社會行為。調查表明,僅有28.6%的父母會經常與孩子進行溝通,62.5%的父母只是偶爾與孩子進行交流,時間大概是一個月一次,9.9%的父母從來不與孩子談心。留守兒童與父母的溝通情況對心理健康造成的影響最為顯著,即經常與父母進行溝通的孩子在各個因子上的得分均低于偶爾和從不進行溝通的孩子,溝通情況導致農村留守兒童之間在偏執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在情緒不平衡、焦慮、抑郁、學習壓力、和人際關系緊張或敏感上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這說明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情交流是影響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而在以性別為變量考察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時發現:男生在抑郁和學習壓力因子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他均無顯著性差異,這與李寶峰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農村留守兒童作為青少年群體的特定組成部分,如何正視他們的生活現狀并提高他們自身的心理健康發展水平已經成為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以往研究,研究者總是以一個問題群體去看待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而本次調查研究發現,農村非留守兒童與父母的親情溝通與農村留守兒童之間基本類似,在以親子溝通為自變量對農村非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進行分析時發現:親子溝通對農村非留守兒童在情緒、學習和人際關系方面上也存在顯著性差異。這說明以親情缺失導致心理健康異常為依據是不客觀的,還有其他因素方面的影響。在留守兒童群體中有一部分孩子經常不和同伴玩,他們常常獨自一個人,不管在什么地方,他和同伴的交流很少;經常在一起玩耍的孩子就不一樣,他們性格開朗,活潑,不怕生人。溝通交流情況導致農村留守兒童之間在性格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在情緒、抑郁、學習、心理不平衡和人際關系緊張上存在顯著性差異,這說明伙伴之間交流是影響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還有從問卷中分析發現,老師對兒童的關心程度也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老師是孩子們的第二看護人,老師的一言一行將決定孩子的喜怒哀樂。三、從一些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心理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1.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應該引起關注和研究從當前和近一段時間的狀況來看,農村務工人員外出的比例還將有增無減,大量的留守兒童仍然是特殊時期產生的特殊群體,他們離父母遠,缺乏心理上的溝通和理解、關愛和呵護。在眾多的關注當中應以心理方面的關注為先,關愛很重要。因此,深人研究他們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要是使關注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根本。父母外出務工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對家庭經濟狀況有所改善,考慮到孩子留在家中父母往往會在經濟上更多地予以補償,而減少其對子女關愛的內疚感,父母不能給予子女的心靈關注需要社會和教育部門來彌補。 2.架起父母與子女心靈溝通的橋梁 父母外出后往往很難與子女進行溝通,有些留守兒童反映幾年當中沒有接到父母的一個電話,平時幾乎斷了與父母的聯系。當過年時父母即使回家,由于長期沒有交流,彼此都感到陌生,除間些生活和學習上的事,沒有什么話可說,這種狀況使父母與子女均有一種失落感,但又不知道應該怎么辦。因此,教育部門和留守兒童所在學校應當以協調者的身份架起父母與子女心靈聯系的橋梁,讓外出的父母抽出些時間盡量可能多的通些電話,子女也經常寫信向父母匯報自己的種種情況,不要因為空間距離阻礙了親子間的溝通。父母的理解和鼓勵是其他人無法替代的。 3.面對現實,強化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成長 父母外出務工是一種現實,正視現實、面對現實是留守兒童必須具有的健康心態。各種調查均反映了留守兒童存在不容忽視的心理問題,無論是對親情的需求,還是面對無奈的反抗,都可以看成是對現實缺乏正確的觀念和內心不平衡所致。因而對于這一特殊群體的心理輔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改變不了現實的情況下,只能改變自己,也許這種磨煉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財富,這些觀念需要教育者通過各種形式灌輸給他們,使其感到自己不僅成為關注和同情的對象,也應該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4.組織活動,讓孩子有一個交流的平臺 開展活動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發揮著獨特作用。國內一此研究已表明,鍛煉可以磨煉意志、增進人際交往、提高自尊并緩解抑郁和焦慮。在一項對小學生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的調查研究發現,參加適宜的體育鍛煉獲得的運動愉快感有益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并且可以改善情緒,增加自我觀念,減輕或消除心理疾病。開展各種活動,可以增加留守兒童的交流,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活動,讓他們可以建立起伙伴友誼,使得他們不再孤單,有更多的交流的地方。 5.國家和政府應出臺相應的政策,加大對弱勢群體的關愛由于這幾年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經濟體系逐漸發生轉變,大部分地區的農民都涌向了南方的大城市以謀取更多的資本,在這種狀況下,第二代就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他們與最親的父母相隔萬里,孩子們的心理受到了影響,感覺上是父母不愛他們了,地方政府應該組織人員對留守兒童進行送愛心活動和進行家訪,還有就是國家應發展鄉鎮產業,調整工業產業結構,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鼓勵農民大力發展農業和加工農副產品,建立起和諧的可持續發展,使得農民待在家里也能賺到錢。參考文獻 1張文.江西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評價模型及鍛煉干預研究D.江西帥范人學碩I:論文,2008 ,7. 2黃俊霞,周春耀.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石家莊學院學報,2006,18(6) 3何資橋,曹中平,劉水剛等.湖南農村。留守孩”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