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東課件總結范文.doc_第1頁
李向東課件總結范文.doc_第2頁
李向東課件總結范文.doc_第3頁
李向東課件總結范文.doc_第4頁
李向東課件總結范文.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李向東課件總結范文 材料金屬材料可分為哪兩類?簡述其范圍。 答金屬材料分為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 黑色金屬是指鐵及以鐵為基的合金;有色金屬也稱為非鐵金屬,是指黑色金屬以外的所有金屬及其合金。 什么是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有哪些?答 (1)金屬材料在外力作用時表現出來的性能,稱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 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有強度、硬度、塑性、韌性和疲勞強度等。 什么是金屬材料的強度?金屬材料的強度指標主要有哪些?答 (1)金屬在靜載荷作用下,抵抗塑性變形或斷裂的能力,稱為強度。 金屬材料的強度指標根據其變形特點主要有三個,分別為彈性極限、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 什么是金屬材料的塑性?用什么指標來衡量它?答 (1)塑性是指金屬材料在斷裂前發生塑性變形的能力。 采用伸長率和斷面收縮率來衡量金屬材料的塑性。 由拉伸試驗測得伸長率A=(Lu-Lo)/Lo100%。 Lu為試樣拉伸后長度;Lo為試樣標距長度。 斷面收縮率Z=(So-Su)/So100%。 So為試樣橫截面積;Su為試樣拉伸后橫截面積。 疲勞?疲勞是指金屬在無數次重復和交變載荷下發生損壞的現象,通常用疲勞極限來表示金屬材料的工藝性能?什么是金屬材料的硬度、韌性和疲勞強度?答 (1)材料抵抗局部變形,特別是塑性變形、壓痕或劃痕的能力稱為硬度。 它是衡量材料軟硬程度的指標。 常用的有布氏硬度(HB)和洛氏硬度(HR)。 金屬材料抵抗沖擊載荷作用而不破壞的能力稱為韌性。 用一次擺錘沖擊彎曲試驗來測定。 金屬材料抵抗交變載荷作用而不產生破壞的能力稱為疲勞強度。 什么是剛度?剛度是指金屬材料或構件受力時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 材料標準?“相應的材料標準”-GBT222-xx鋼的成品化學成分允許偏差、GB/T700-xx碳素結構鋼、GB/T1591-94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709-xx熱軋鋼板和鋼帶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GBT708-xx冷軋鋼板和鋼帶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等。 普通碳素結構鋼的表示方法GB/T700-xx碳素結構鋼規定普通碳素結構鋼的表示方法為Qxxxxx,其中第一部分Q是“屈服點”的漢語拼音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部分xxx為鋼的屈服強度值(單位MPa);第三部分x是質量等級,分為A、B、C、D4個等級,其中A級質量最低;第四部分x是脫氧方法,有F、b、z三種,其中F代表沸騰鋼,b發表半鎮靜鋼,z代表鎮靜鋼。 金屬材料的性能2.1使用性能即為了保證機械零件、設備、結構件等能正常工作,材料所應具備的性能,主要有力學性能(強度、硬度、剛度、塑性、韌性等),物理性能(密度、熔點、導熱性、熱膨脹性等),化學性能(耐蝕性、熱穩定性等)。 使用性能決定了材料的應用范圍,使用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2.2工藝性能即材料在被制成機械零件、設備、結構件的過程中適應各種冷、熱加工的性能,例如鑄造、焊接、熱處理、壓力加工、切削加工等方面的性能。 工藝性能對制造成本、生產效率、產品質量有重要影響。 2.3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機械性能或稱力學性能,即材料抵抗外力的能力。 一、靜載時材料的機械性能1.靜拉伸試驗彈性和剛度;強度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塑性2.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 二、動載時的材料的機械性能1.沖擊韌性;2.疲勞強度; 三、高溫下的機械性能 四、斷裂韌性材料標記移植主要受力結構件材料標記移植應該正確無誤,并且與實際用材相符。 標記移植應符合下列要求材料下料前必須進行標記移植,并標明檢驗人員編號,移植標記必須經材料責任人員確認后方可下料;工件加工時,應保留材料標記;如果鋼材標記不可避免被切掉,必須將標記移植到工件上;移植后的標記應清晰、明顯、持久,顏色應與原標記相同,字跡要工整,模糊或涂改的均無效;焊接材料標記的移植,可用掛牌的方式進行。 材料代用手續主要受力結構件和主要零部件實際用材若發生材料代用情況,應當有材料代用手續,并且符合有關規定的要求“有關規定”見TSG Z0004/附件/6 (6)材料、零部件代用,包括代用的基本要求及代用范圍,代用的審批、代用的檢驗試驗等。 鋼材的可焊性各種鋼材焊接性能的差異是用可焊性來表示的。 鋼材的可焊性是指在適當的設計和工作條件下,材料易于焊接和滿足結構性能的程度。 具體表現在下述幾個方面1.焊接作業要容易;2.焊接時不發生裂紋和其他有害缺陷;3.材和焊接接頭的機械、化學和物理性能好;4.母材的缺口韌性優良;5.焊接接頭有足夠的塑性和韌性。 可焊性常常受鋼的化學成分、軋制方法和板厚因素影響。 為了評價化學成份對可焊性的影響,一般用碳當量(Ceq)表示。 Ceq是化學成分對焊接熱影響區最高硬度的影響。 下列情況的承載結構和構件鋼材不應采用沸騰鋼a)焊接結構:直接承受動力載荷且需要驗算疲勞的結構;雖可以不驗算疲勞但工作環境溫度低于-20時的直接承受動力載荷的結構以及受拉、受彎的重要承載結構;工作環境溫度等于或低于-30的所有承載結構。 b)非焊接結構:工作環境溫度等于或低于-20的直接承受動力載荷且需要驗算疲勞的結構。 應慎用高強度鋼材,在設計高強度鋼材的結構構件時,應特別注意選擇合理的焊接工藝并進行相應的焊接試驗,以減少其制造內應力,防止焊縫開裂及控制高強度鋼材結構的變形。 為使所選的結構件鋼材具有足夠的抗脆性破壞的安全性,應根據影響脆性破壞的條件來選擇鋼材的質量組別,即應正確評價導致構件鋼材脆性破壞的以下各因素的影響:縱向殘余拉伸應力與自重載荷引起的縱向拉伸應力的聯合作用;構件材料的厚度;工作環境的溫度。 起重機材料選用,p21/TSG Q0002-xx起重機械安全監察規程-橋式起重機/第三章材料有關要求p21起重機設計規范(GB/T3811xx)/6.3材料和許用應力主要受力構件材料、鑄件與鍛件、焊條、螺栓、防爆起重機、高強度鋼材、抗脆性破壞的安全性承載結構和構件鋼材不應采用沸騰鋼:p22材料質量證明書上一般應有以下內容爐(罐)號、批號、規格;實測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供貨熔煉熱處理狀態。 熱處理什么叫鋼的熱處理?熱處理方法有哪些?答鋼的熱處理就是將鋼在固態下加熱到一定的溫度,進行必要的保溫,并以適當的速度冷卻,從而獲得所需組織和性能的工藝方法。 熱處理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材料的力學性能;充分發揮材料的性能潛力;滿足特殊的性能和功能。 熱處理方法熱處理分普通熱處理和表面熱處理兩種。 普通熱處理的方法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表面熱處理的方法有表面淬火和表面化學熱處理。 表面熱處理作用經過表面淬火處理的工件,具有零件表面高強度、高硬度和高耐磨性,而心部則具有一定的強度、足夠的塑性和韌性。 焊接定義與分類p27熔化焊(也稱熔焊);釬焊;壓力焊常用焊接方法、優缺點、焊接規范、焊接位置、應用p27焊接接頭形式p34焊縫形式分為p34焊接接頭的組成、焊接接頭的組織和性能p35焊接工藝評定目的、過程、規則、焊接規則(工藝因素、方法、接頭、金屬、母材、母材金屬和熔敷金屬厚度)、焊接電特性和焊接技術p38焊接工藝評定試驗要求和結果評價p38p114(一)檢驗項目1對接焊縫工藝評定試件的檢驗項目有外觀檢查、無損檢測和力學性能試驗。 常規力學性能試驗項目包括拉伸試驗、彎曲(面彎、背彎、側彎)試驗和沖擊試驗2角焊縫工藝評定試件的檢驗項目有外觀檢查、金相檢驗(宏觀)。 (二)合格標準。 焊接工藝評定試件不同,檢驗項目也不同。 重點介紹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中“附錄I焊接工藝評定”中關于對接焊縫工藝評定試件的檢驗項目和合格標準的規定。 1外觀檢查,試件接頭表面不得有裂紋。 2無損檢測,對接焊縫工藝評定試件按產品焊縫相同要求進行無損檢測,無損檢測結果不得有裂紋,對氣孔不作規定。 3常規力學性能試驗,分別對試樣進行拉伸試驗、彎曲試驗、沖擊試驗的等。 焊接工藝評定定義、目的、焊接工藝要素、p114焊接工藝評定報告、焊接工藝文件p40焊接變形和應力:p41殘余應力影響承載能力;變形影響尺寸焊接殘余變形分類、焊接變形危害性、焊接殘余應力、焊接殘余應力測量p 41、消除焊接殘余應力方法60焊接變形及應力的控制措施p45焊接質量檢驗方法(焊縫及接頭的檢驗方法)p47焊接缺陷分類:p47焊縫缺陷分類p123-136起重機焊接要求p47鉚縫主要有哪些種類?答 (1)按接頭型式分搭接縫、單蓋板對接縫和雙蓋板對接縫 (2)按鉚釘排數分單排、雙排與多排。 (3)按性能分強固鉚縫、強密鉚縫和緊密鉚縫。 起重機結構上的鉚縫多為強固鉚縫,用于鍋爐、壓力容器等的鉚縫多為強密鉚縫,緊密鉚縫多用于低壓管道上。 常用的焊縫型式及接頭型式,并作簡單說明p50產生焊接殘余應力的原因?焊件焊后的熱應力超過彈性極限,使得冷卻后焊件中留有未能消除的應力,稱為殘余焊接應力。 焊接過程的不均勻溫度場以及由它引起的局部塑性變形和比容不同的組織是產生焊接應力和變形的根本原因。 控制焊接變形的措施?合理的結構設計和焊縫布置及焊縫坡口,這對預防和減小焊接變形將起重要作用,焊縫盡可能對稱布置,焊縫不能太密集,焊縫避免布置在大開口處以及應力集中的部位;適當的焊接工藝方法,控制焊縫余高、控制焊縫尺寸、采取合理的焊接程序能有效地減少焊接變形。 例如厚板對接,采用多層多道焊,焊長焊縫時,直道變形最大;從中段向兩端施焊時變形則有所減小,從中段往兩端逐段退焊時變形最小,采用逐段跳焊也可減少焊接變形,合適的使用反變形工藝;控制焊接殘余應力。 控制焊接應力的措施?同樣減少焊接應力的措施,也應從設計和工藝兩方面解決。 包括合理的設計,如采用熱輸入小的焊接方法;減少焊縫數量和尺寸以及剛度較小的焊接接頭形式;制定合理的消除應力熱處理參數等等;在焊接過程中,注重焊接程序,減少拘束,盡可能使焊件能自由收縮。 采用較小的焊接線能量和合理的焊接操作方法。 如采用小直徑焊條、多層多道焊、氣體保護焊等;焊后按工藝要求對工件進行后熱或焊后熱處理。 采用不同的工藝程序,利用高溫時材料屈服強度下降和蠕變現象達到松弛焊接殘余應力的目的。 焊縫對口錯邊量p123;焊接控制p136;焊接質量可追溯性p136;焊縫返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