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內常用用儀器的維護與保養(院內).ppt_第1頁
科內常用用儀器的維護與保養(院內).ppt_第2頁
科內常用用儀器的維護與保養(院內).ppt_第3頁
科內常用用儀器的維護與保養(院內).ppt_第4頁
科內常用用儀器的維護與保養(院內).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內常用儀器的維護與保養 徐耀勤 1 為什么要維護與保養 2 怎樣維護與保養 3 我科的儀器維護與保養細則 儀器為什么維護與保養 充分發揮儀器設備的功能延長使用壽命防止交叉感染防范醫療糾紛各科的護理管理目標 使儀器處于100 的完好狀態 科內儀器怎樣維護與保養 心電監護儀 心電監護儀 微量泵 血糖儀 心電監護儀的日常維護與保養 心電監護儀是一種自動化 智能型儀器 它主要是用來監護病人的體質參數 在保障危重病人的生命安全上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心電監護儀也是我們醫院使用科室和數量最多的電子設備 醫療工作人員要注意日常的維護 保養及消毒等事項 使機器達到最佳的工作狀態 要注意以下五防 五防 防塵防潮防熱防震防蝕 心電監護儀的清潔消毒 用什么清潔 清潔消毒步驟是什么 清潔消毒順序如何 所用的清潔劑 乙醇 75 異丙醇 70 稀釋的肥皂水稀釋的氨水稀釋的次氯酸鈉500PPM 1 100稀釋的家庭用漂白粉 稀釋的甲醛 35 37 雙氧水3 注 吸附清潔劑進行清潔 或清潔后拭去殘余清潔劑時 均應使用干凈 無腐蝕性的軟布或紙巾 心電監護儀的清潔步驟1 關閉電源并拔掉電源線 2 使用柔軟的布吸附適量清潔溶液 徹底擦拭監護儀所有外表面 直至無明顯的污垢殘留 3 清潔后 使用新的抹布或紙巾吸附適量自來水拭去殘余的清潔溶液 直至無明顯的清潔溶液殘留 4 使用干布拭去殘余的水分 5 將監護儀放置于通風陰涼的地方風干 警告 在清潔設備前 必須關閉電源 并斷開電源線與插座的連接 心電監護儀的清潔消毒順序 1 清潔主機的外部 2 清潔顯示屏幕 3 清潔心電電纜組件 4 清潔血氧傳感器 5 將清潔的部分用干爽的布揩干或風干 6 若有患者分泌物污染 可先用 500mg L 含氯消毒液擦拭 再用清水擦拭晾干 7 將設備放置在通風陰涼的環境下風干 清潔消毒血壓袖帶的方法 1 清潔前先卸下氣囊 2 使用清潔溶液手洗袖帶 袖帶特殊感染時 將其浸泡于500mg L的含氯消毒液 或75 的酒精 浸泡30分鐘后 再用清水漂洗干凈在空氣中晾干備用 3 使用柔軟的布吸附適量消毒溶液擦拭氣囊表面 直至無明顯的污垢殘留 3 清潔消毒后 使用新的抹布或紙巾吸附適量自來水拭去殘余的清潔溶液 直至無明顯的清潔溶液殘留 4 重置氣囊步驟 a 縱向卷起氣囊 將之從袖帶一側的大開口處塞入袖帶內b 將氣囊的皮管從袖帶上方的小口由里往外穿出c 調整氣囊在袖帶內的位置 警告 在心電監護儀進行清潔和消毒時 不得讓液體進入機殼不得將液體傾倒在設備或附件上不得將設備浸沒在水中不得使用磨損性的材料 如鋼絲絨等 清潔及消毒后 須對監護儀及可重復使用的附件進行檢查 心電監護儀的維護保養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 傳感器的維護與保養 2 系統的維護與保養 3 電池的維護與保養 1 傳感器的維護保養 不能折 拽傳感器傳輸導線 不能摔 碰傳感器的探頭如血氧飽和度探頭等 對于無創血壓的袖帶 在沒有捆扎在病人身上時 主機這時不能進行測量 以免損壞充氣的氣囊 對于監護儀要進行長時間監護的 而不需要監測血氧飽和時 可以通過調整系統配置來關閉此功能 從而延長此種傳感器的使用壽命 2 系統的維護保養 監護儀系統的設置不當 甚至錯誤 也常常會給醫護工作者帶來麻煩 比如 有心電波形 而沒有心率 對高血壓患者測不出血壓 各參數顯示正常 卻報警不斷 病人類型 選擇不正確 一般分為成人 兒童 新生兒 它們分別采用不同的測量方案 如果選錯會影響測量的準確性 甚至無法測量等等 這些都有可能是系統設置不對造成的 因此要經常檢查 維護系統 確保監護的可靠性 最優性 即最佳配置 3 電池的維護保養 確保監護儀處于充滿電狀態 每月至少檢查一次電池狀態并重新充電 即使監護儀處于不使用狀態 電池也會慢慢放電 因此建議不使用儀器時也將儀器接通電源每月一次 電池的使用過程中 定期對電池進行優化并檢查電池性能 若電池老化 應及時予以更換 心電監護儀使用注意事項 1 請不要將血氧探頭與血壓袖帶連接在同一肢體上 以免影響血氧結果 2 病人指甲修剪平整 3 多巡視病房 防止導聯線纏繞患者身體 造成患者不適或皮膚破損 4 過長的導線可彎成較大的圓圈扎起 固定好 以便于使用 5 應避開肢體腫脹 中心導管 靜脈輸液側肢體測量血壓 6 小兒監測血壓時 請用小兒袖帶 7 長時間使用監護儀時 注意觀察測量肢體遠端皮膚色澤 溫度 感覺以及測量部的皮膚情況 如出現異常請及時更換測量部位 或停止監測 8 請不要消除報警器 以免延誤治療 9 請不要在監護儀旁使用移動手機 以免信號干擾 影響監護結果 6 小兒監測血壓時 請用小兒袖帶 7 長時間使用監護儀時 注意觀察測量肢體遠端皮膚色澤 溫度 感覺以及測量部的皮膚情況 如出現異常請及時更換測量部位 或停止監測 8 請不要消除報警器 以免延誤治療 9 請不要在監護儀旁使用移動手機 以免信號干擾 影響監護結果 血氧飽和度注監測意事項 1 血氧飽和度報警低限設置為90 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2 下列情況影響結果 休克 體溫過低 使用血管活性藥物 貧血 指甲過長或涂指甲油等也可以影響監測結果 3 體溫過低時注意保暖 4 觀察患者局部皮膚及指 趾 甲情況 定時更換傳感器位置 心電監護儀故障應急預案及處理流程 微量泵的維護 保養及注意事項 微量泵的維護與保養 1 清潔 2 充電 3 貯存 4 維修 清洗用濕潤干凈的軟布或酒精棉擦拭機身 切勿將藥液或清水流入泵內 在注射時 若有藥液或水滴濺落在泵上 請及時用干布擦凈 以防止腐蝕泵體或影響微量泵的正常工作 有污跡時用500mg L含氯消毒劑擦拭 避免任何液體進入泵內 充電若長期不用時 請每4 6個月插上交流電 進行充電3 4小時 長期不用 可導致電池報廢 貯存當泵不使用時應放于陰涼干燥處 無腐蝕氣體 通風良好的室內 遠離火源 熱源 注意防潮 避免劇烈震動 陽光直射或紫外線照射 維修使用過程中若出現不能正常工作等問題時 請及時與設備維修科聯系 注意事項 1 正確設定注射劑量速度 防止注射錯誤延誤治療2 使用期間加強巡視 查看輸液泵的工作狀態 出現報警 故障及時排出 防止液體輸入失控 3 注意觀察患者輸入處的皮膚情況 防止發生液體外滲 4 若微量泵延長管處有回血 請查找原因及時處理 以防賭管 導致輸液不暢 5 持續使用時 每24小時更換一次注射器及輸液管路 血糖儀的維護 保養及注意事項 1 血糖儀要放置在干燥清潔處 正常室溫下存放即可 避免摔打 沾水 2 血糖儀貯存環境限制條件 環境溫度是4到40攝氏度 相對濕度范圍20 到80 太冷 太熱 過濕均會影響其準確性 3 避免將儀器存入在電磁場 如移動電話 微波爐等 附近 否則影響讀數的準確性 4 血糖儀清潔消毒時用干凈柔軟濕布清潔儀器 可用75 酒精 禁用漂白劑或強效的清潔劑 不要將水滲入血糖儀內 更不要將血糖儀浸入水中或用水沖洗 以免損壞 5 血糖儀長期不用時 請取出電池 6 定期檢查 確保儀器無損壞 以免影響安全及檢測性能 試紙的保存及注意事項1 試紙必須保存在防潮及避光原裝的試紙筒內 并儲存在溫度不超過30度的陰涼 干燥處 以免受潮后影響測試的結果或測試不出結果 一旦試紙受潮 該試紙就不能再使用 必須重新更換試紙測試 切勿將試紙放在冰箱內或在陽光下直射 或將瓶蓋一直開啟 2 大多數試紙在打開瓶后只有三個月左右的有效期 因此在打開一個新的試紙時要在上面標注開瓶使用日期 已過期試紙請立刻丟棄 3 切勿將試紙連同漂白或含氯漂白物質一同使用 試紙或儀器測試區切勿沾染酒精及碘伏 4 各款儀器試紙不可共用 試紙的使用血糖試紙避免污染 每次使用時不要觸碰試紙條的測試區 并注意其有效期 非單獨包裝的試紙開瓶時要標上日期 3個月內必須用完 否則時間太久試紙氧化 會影響測試結果 我科儀器維護保養細則 1 專人負責 共同管理 的原則 建立使用登記本 定期檢查 保養 維修 消毒 保持性能良好 2 定期檢查儀器的性能 以處于良好的備用狀態 掛 完好備用 標示 3 各班次若儀器有故障 及時掛 故障 標示牌 及時與總務科聯系 4 保持清潔衛生 每周75 酒精擦拭儀器一次 病人使用完畢隨時清潔消毒擦拭干凈 5 每周五定為檢查維修日 檢查各線路有無老化破損 檢查各按扭是否正常并開機檢測運行是否正常 做好清潔消毒 6 各儀器原則上不外借 如有特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