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北師大版語文五上《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word教學設計.doc_第1頁
2019秋北師大版語文五上《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word教學設計.doc_第2頁
2019秋北師大版語文五上《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word教學設計.doc_第3頁
2019秋北師大版語文五上《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word教學設計.doc_第4頁
2019秋北師大版語文五上《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word教學設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秋北師大版語文五上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word教學設計 諸葛亮小的時候聰明好學。傳說他在跟一位老先生讀私塾的時候,這位老先生以雞鳴確定放學的時間。先生家里養了一只大公雞,這只大公雞不但黎明報曉,而且到中午和傍晚也要叫一陣。那個時候沒有鐘表,老先生就以中午和傍晚的雞鳴作為下課的時刻。這位老行政管理很有學問,講書又特別生動。諸葛亮非常喜歡聽先生講書,特別是喜歡聽他講春秋戰國時期管仲、樂毅和孫子兵法的故事。可是有時正聽到興頭上,大公雞喔喔地啼起來,先生就立即收拾講桌上的書籍,宣布下課,這叫諸葛亮感到十分掃興。怎么辦呢?諸葛亮想出了一個主意。他每天上學的時候在口袋里裝上幾把米,當公雞快叫的時候,他就偷偷地把米撒到窗外去,大公雞跑過來,在窗外的草地上找米吃,就忘了鳴叫了。等到那大公雞想起鳴叫的時候,別的孩子早已坐不住了,老先生也已餓得心里發慌。先生莫名其妙,覺得有點奇怪,諸葛亮卻暗自得意。終于有一天,這事被先生發現了。一氣之下,先生把諸葛亮攆出了學堂。諸葛亮回家以后,好幾天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他本想能多聽老師講課,可是弄巧成拙,瑞連學也不能上了。他非常后悔。后悔自己不該背著老師和同學做手腳,后悔自己不該只顧自己的興趣,不顧老師和同學餓肚子。老先生知道了諸葛亮回家以后的情況,想起諸葛亮平時有禮貌愛學習的表現,想到給公雞喂米這件事雖然令人可氣,可是也透露出這個孩子的聰明才智。如果這個孩子的聰明才智能用在正地方,將來可能是一個有用之材于是派人把諸葛亮叫回了學堂。從此,諸葛亮明白了一個道理: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用智謀的。有時候可以用智謀,有時候是不能用智謀的,聰明要用在正地方。從那以后,他更尊敬先生了,他下河抓魚煮湯給老人滋補身子,幫助先生做一些家務和農活,在和老師更多的接觸當中,學習知識。老先生也更喜愛諸葛亮這個學生,他把做人的道理和平生的學問都教給了諸葛亮,為諸葛亮后來成為大政治家和軍事家打下了基礎。1、 生字生詞1、 私塾(注音):一些知識分子在家里辦的學校。2、 管仲、樂毅(注音)3、 孫子兵法4、 莫名其妙(說不出其中的奧妙。指事情很奇怪,說不出道理來)5、 攆(注音)6、 弄巧成拙:想辦得巧妙,反而變得笨拙7、 做手腳:暗中作假8、 有用之材:有用的人才教學目標:1、學習和了解諸葛亮通過講解趣味故事 2、閱讀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明白故事中的道理。通過讀文章分析,換位思考。教具準備:黑板 粉筆 ppt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同學們,老師說一個歷史人物,三國時期的一個人物,你們猜猜他是誰?他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搖鵝毛扇,飄飄然好似神仙,他是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來的,同學們,他是誰呀?對,他就是諸葛亮,我們大家都對他非常熟悉了,可以說他是智慧的化身。我們來看諸葛亮這個人物我們了解一下,師:我們了解到,諸葛亮可以說是神機妙算,足智多謀,那么,同學們回憶你曾經看過的書籍或者電影,看看諸葛亮曾經使用過哪些計謀?師:同學們剛剛已經提到了,諸葛亮使用過空城計,他沒有一兵一卒,故意裝作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讓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于是司馬懿帶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戰,趙云趕回解圍,最終大勝司馬懿。他七擒孟獲,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讓孟獲心服口服。他草船借箭,諸葛亮其實早已暗觀天象 知道第三天必定起大霧 所以早已想好草船借箭之計, 果然第三天起了大霧 諸葛亮問周瑜借來幾十艘船只和百余兵丁,鑼鼓齊備 并且在船上遍扎草人 開到曹營面前擂鼓吶喊 明知曹兵在大霧天定不會出戰 ,只會射箭退敵,果不其然 曹操并不出戰。同學們,諸葛亮真是太聰明了,那我們看一看是不是任何智謀在任何時候都應該使用呢?今天我們學的這篇文章是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就是講的他少年時代的一個計謀,我們看一看這個計謀它使用的前當不恰當,該不該用,同學們我們翻開課本。我們來讀課文,同學們,在課文的過程中,我希望你們帶著情感,帶著問題去讀,這是我們讀書的一個好習慣。第2張幻燈片2、 理清文章思路文章一共幾個自然段?分別在寫什么?1-3自然段寫聰明好學的諸葛亮,為了延長聽書時間偷偷喂米給打鳴的公雞,弄巧成拙,被先生發現,攆出了學校。4-5自然段寫諸葛亮回家后非常后悔,認識了自己的錯誤。在得到先生原諒后,更加尊敬先生,先生也更加喜愛他,把做人的道理和平生的學問都教給了諸葛亮,為后來成為大政治家和軍事家打下了基礎。3、 深入理解文章 思考并討論1、諸葛亮為什么感到十分沮喪?他想出了什么主意?2、用波浪線劃出諸葛亮后悔的語句,并試著有感情的朗讀。3、諸葛亮的做法錯了么?錯在哪里?4、知錯就改的諸葛亮表現如何?5、用橫線劃出諸葛亮明白的道理,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體會。四、課堂活動你如果是諸葛亮同學,會對他說些什么?附送: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教學設計教材分析 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是第三單元中的第一課。這篇課文是一首敘述性詩歌,以深圳特區這樣一個“小村莊”作為中國大社會的縮影,用“我”的口吻,通過一座村莊(深圳特區)昨天與今天的對比,謳歌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城市建設、人民生活發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抒發了詩人對家鄉變化的驚喜,對中國改革開放以后變化的贊嘆之情。全文一共有8個小節,它借詩歌的形式,用優美生動的語言寫了三方面的內容:第1、2小節由概括到具體敘述了“昨天”一座小村莊貧窮與落后的狀況和帶給人們的困擾。第37小節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改革開放以來這座村莊的可喜變化,抒發了詩人驚喜、贊嘆的情感。第8小節總結全詩,謳歌黨的改革開放、富民政策給村莊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而人民的生活將來會更加美好。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自身喜歡的小節。2反復誦讀詩歌,了解詩中描繪的一座村莊、人民生活和其變化,體會作者對這一變化的驚喜、贊嘆的情感,進而理解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可喜變化的重大意義。3學習 “灶、龐、煥”等生字,理解并積累“渺茫”、“晨曦”、“煥然一新”等詞語。4引導學生找一找詩歌中對比的句子,體會這樣寫的好處,為后面的習作做準備。5找出文中運用的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方法,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和具體情境,在朗讀中加深理解,體會這樣寫的好處。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朗讀,引導學生用多種形式反復吟詠,聯系上下文細細品味。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導語渲染,調動情感1教師談話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去過深圳嗎?深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2(播放課件,出示深圳的圖片。教師配樂解說)看,這就是深圳,中國南部一個海濱城市,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這里高樓林立,花園廣布,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交通便當發達,美不勝收的旅游景點令人向往,撲朔迷離的霓虹燈璀璨閃爍一切的一切無不展現著令人眩目的繁華!深圳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著名的經濟特區。而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板書課題)齊讀課題。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感想,又有什么疑問?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檢查生字、詞語的掌握情況。(1)課件出示詞語,學生認讀。困擾 渺茫 晨曦 邊境 面龐 翩翩起舞 煥然一新 (2)重點指導“曦”、“渺”的寫法。3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可以分為幾部分?4讀后交流,感知課文主要內容。(教師適時點撥指導)5全班交流,將有價值的問題可以寫到黑板上。三、課堂總結2019秋北師大版語文五上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word教學設計感受“昨天的貧窮落后”。 1輕聲讀課文,考慮:昨天,小村莊是什么樣子? 2誰能說一說,這座村莊原來是什么樣?你能用一個詞語概括一下村莊原來的樣子嗎?(貧窮落后、一貧如洗、偏遠閉塞)3默讀課文的第一、二小節,邊讀邊想:昨天這一座村莊是怎樣的貧窮落后的狀況?它給人們帶來了哪些困擾?劃出有關的句子和詞語。4學生匯報。你能想象出當時的生活嗎?說說你的理解。5詩人開篇為什么用“昨天”而不說“過去”?(體會深圳、祖國“變化”的時間之快,變化之大,以和社會日新月異的前進步伐)。6你怎么理解“姑娘從溪邊挑回一擔擔搖晃的夕陽”這句話?“一擔擔搖晃的夕陽”指的是什么?(讓學生體會當時人們用水的不便,路途的遙遠)。7省略號起到了什么作用?還省略了什么?結合插圖,想象當時村莊貧窮落后的面貌。(茅屋低矮破舊、 人們衣衫襤褸、生活困苦不堪、道路塵土飛揚)8、指導朗讀運用一邊讀一邊想象的方法,走進情境,美讀課文的第一、二節。(讀出人們的無奈、貧窮的感受。)四、體會“今天的日新月異”1原來的村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書:昨天 貧窮落后)2現在的村莊是什么樣子?默讀課文,體會詩人是懷著什么樣的心情寫的?從哪里可以看出?找出相關詞句。3引導學生體會第三小節。(1)通過“呵、超出、只不過奇跡般”等詞語,體會詩人對村莊變化的驚喜、贊嘆之情。(2)這一節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五、課堂總結 復習導入1、 精讀課文、激發情感詩人為什么會如此驚嘆?到底村莊發生了什么變化?小組合作學習第47小節。(1)你喜歡哪個小節就把那個小節多讀幾遍。邊讀邊想:通過讀,自身知道了什么?讀后可以與同學交流交流。(2)學生匯報讀書的收獲。你從哪知道的?用書上的話來回答(指名回答,回答到哪就指導哪個小節的朗讀。)(3)有和他同樣感受的人請把手舉起來,詩是要讀的,哪位同學能用讀來告訴大家村莊發生的巨大的變化。指名朗讀第4小節,評價。(4)是啊!村莊的變化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泥濘不堪的土路變成了高速公路;高大寬敞的廠房代替了低矮破舊的土屋;歡聲笑語彌漫著兒童樂園;彩燈噴泉把城市裝點得宛如人間的天堂村莊還會有哪些巨大的變化?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回答。(5)你能不能把自身想象的內容模仿這一小節的句式再寫幾句。(略)(6)這一小節,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指名讀。(讀出驚喜、贊嘆的語氣)5教師過渡:舊貌換新顏!村莊的生存環境徹底地改變了,那么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鄉親們,他們又有什么改變呢?學習第57小節:(1)鄉親們有什么變化呢?用筆把相關的句子畫下來,讀一讀。(2)想一想你在讀的時候仿佛看到了什么?和小組同學交流交流,學生交流后回答。(人們投資辦廠,與外商談判、洽談業務,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知識空虛頭腦、業余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等)(3)真是一個偉大的奇跡!人們告別了貧困,放眼世界,開拓進取,從儀表到心靈都煥然一新。(4)讀到這里,看到這些,你有什么感受?(驚喜、快樂、幸福)那就讓我們把這份快樂、幸福送給他人吧!在小組里嘗試讀一讀。(5)指名同學讀、賽讀、引讀、配樂讀。6是呀,農民的生活由物質到精神都“煥然一新”。“這就是昔日”學生跟讀。這一小節中有一個比喻句,你能找出來嗎?為什么把今天的農民喻作“春燕”?為什么說他們在“描繪著美好春光”?其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三、總結-拓展與延伸 深圳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變化的呢?播放:春天的故事。歌中唱的是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如果沒有鄧小平同志,沒有改革開放,也許深圳甚至其它城市,還停留在貧窮落后階段呢。讓我們一些來唱這首歌吧。 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 翻天覆地、煥然一新 昨天現在 改革開放 四、小結課文、滲透寫法1、 配樂有感情地朗讀2、 詩人是怎樣將村莊的變化寫出來的?3、 原來的村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自己的體會。布置作業 1把詩歌中你認為優美的詞語和句子摘抄下來。 2觀察自己周圍發生了哪些變化,把它記下來。 19、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通過一座村莊昨天與今天的對比,謳歌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