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講專題二 施工質量與驗收管理【考點六】鋼結構施工一、鋼結構施工技術1.鋼結構焊接P74施工單位首次采用的鋼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接頭形式、焊接位置、焊后熱處理等各種參數及參數的組合,應在鋼結構制作及安裝前進行焊接工藝評定試驗。2、螺栓連接P75-76(1)普通螺栓連接普通螺栓的緊固次序應從中間開始,對稱向兩邊進行。對大型接頭應采用復擰,即兩次緊固方法,保證接頭內各個螺栓能均勻受力。對直徑較大或長形孔也可采用氣割制孔。嚴禁氣割擴孔。普通螺栓作為永久性連接螺栓時,緊固時螺栓頭和螺母側應分別放置平墊圈,螺栓頭側放置的墊圈不多于2個,螺母側放置的墊圈不多于1個。永久性普通螺栓緊固應牢固、可靠,外露絲扣不應少于2扣。對于承受動力荷載或重要部位的螺栓連接,設計有防松動要求時,應采取有防松動裝置的螺母或彈簧墊圈。(2)高強螺栓連接高強度螺栓按連接形式通常分為摩擦連接、張拉連接和承壓連接等,其中摩擦連接是目前廣泛采用的基本連接形式。高強度螺栓連接,必須對構件摩擦面進行加工處理。摩擦面抗滑移系數復驗應由制作單位和安裝單位分別按制造批為單位進行見證送樣試驗。當高強度連接節點按承壓型連接或張拉型連接進行強度設計時,可不進行摩擦面抗滑移系數的試驗和復驗。高強度螺栓應自由穿入螺栓孔,不應氣割擴孔;不得用高強度螺栓兼作安裝螺栓。高強度螺栓和焊接并用的連接節點,當設計文件無規定時,宜按先栓后焊的施工順序。同一接頭中,髙強度螺栓連接副的初行、復擰、終擰應在24h內完成。扭矩檢查或轉角檢查均宜在螺栓終擰1h以后、24h之前完成。高強度螺栓連接副初擰、復擰和終擰的順序原則上是從接頭剛度較大的部位向約束較小的部位、從螺栓群中央向四周進行。3、鋼結構涂裝P76-77(1)厚涂型防火涂料,在下列情況之一時,宜在涂層內設置與鋼構件相連的鋼絲網或其他相應的措施:承受沖擊、振動荷載的鋼梁;涂層厚度等于或大于40mm的鋼梁和桁架;涂料粘結強度小于或等于0.05MPa的鋼構件;鋼板墻和腹板髙度超過1.5m的鋼梁。(2)摩擦型高強度螺栓連接節點接觸面,施工圖中注明的不涂層部位,均不得涂刷。安裝焊縫處應留出3050mm寬的范圍暫時不涂。4、鋼結構安裝用于大六角頭高強度螺栓施工終擰值檢測,以及校核施工扭矩扳手的標準扳手須經過計量單位的標定,并在有效期內使用,檢測與校核用的扳手應為同一把扳手。首節以上的鋼柱定位軸線應從地面控制軸線直接引上,不得從下層柱的軸線引上;鋼柱校正垂直度時,應考慮鋼梁接頭焊接的收縮量,預留焊縫收縮變形值。單跨結構宜從跨端一側向另一側、中間向兩端或兩端向中間的順序進行吊裝。多跨結構,宜先吊主跨、后吊副跨;當有多臺起重機共同作業時,也可多跨同時吊裝。二、鋼結構質量驗收規范1.設計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級焊縫應采用超聲波探傷進行內部缺陷的檢驗,超聲波探傷不能對缺陷作出判斷時,應采用射線探傷。 2.碳素結構鋼應在焊縫冷卻到環境溫度、低合金結構鋼應在完成焊接24h以后,進行焊縫探傷檢驗。3.鋼網架結構總拼完成后及屋面工程完成后應分別測量其燒度值,且所測的撓度值不應超過相應設計值的1.15倍。檢查數量:跨度24m及以下鋼網架結構測量下弦中央一點;跨度24m 以上鋼網架結構測量下弦中央一點及各向下弦跨度的四等分點。【例1】某鋼結構多層廠房工程,鋼構件的連接方式主要為高強度螺栓連接。制作完成并經檢測合格的構件所有外露部位均噴涂底漆后運至施工現場,現場尺寸校驗后進行拼裝。高強度螺栓連接時先初擰至施工扭矩的50左右,對接合件進行校正,消除接合件的變形、錯位和錯孔后,再復擰達到緊固。高強度螺栓安裝時從中部向四周逐個進行,初擰及終擰從四周向中心進行,并保持四個方向對稱擰緊。試分析本案例中從鋼構件運至現場到拼裝完畢共有哪些不妥之處?并簡述理由。網校答案:不妥之處一:所有外露部位均噴涂底漆后運至施工現場;理由:安裝高強度螺栓前,應作好接頭摩擦面清理,除設計要求外摩擦面不應涂漆。不妥之處二:直接用高強度螺栓作為臨時螺栓使用不妥理由:應先用臨時螺栓或沖釘定位,對其結構架設調整完畢,對接合件進行矯正,消除接合件的變形、錯位和錯孔,接合部摩擦面貼緊后,才能安裝高強度螺栓。不妥之處三:高強度螺栓的擰固順序從四周向中心進行不妥理由:一個接頭上的高強度螺栓,初擰、復擰、終擰都應從螺栓群中部開始向四周擴展逐個擰緊。【例2】某新建體育館工程,屋蓋網架采用Q390GJ鋼,因鋼結構制作單位首次采用該材料,施工前,監理工程師要求其對首次采用的Q390GJ鋼及相關的接頭形式、焊接工藝參數、預熱和后熱措施等焊接參數組合條件進行焊接工藝評定。除背景資料已明確的焊接參數組合條件外,還有哪些參數的組合條件也需要進行焊接工藝評定?網校答案:還應有:首次采用的鋼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位罝等也需要進行焊接工藝的評定。【考點七】防水工程P156-160、P79-87一、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術1、防水等級級防水等級,兩道設防;級防水等級,一道設防2、屋面防水基本要求保溫層上的找平層應在水泥初凝前壓實抹平,并應留設分格縫,縱橫縫的間距不宜大于6m。卷材防水層的基層與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以及基層的轉角處,找平層均應做成圓弧形或45坡角,且應整齊平順。3、卷材防水屋面施工卷材防水層施工時,應先進行細部構造處理,然后由屋面最低標高向上鋪貼;檐溝、天溝卷材施工時,宜順檐溝、天溝方向鋪貼,搭接縫應順流水方向;卷材宜平行屋脊鋪貼,上下層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鋪貼立面或大坡面鋪貼卷材時,應采用滿粘法,并宜減少卷材短邊搭接。平行屋脊的搭接縫應順流水方向;同一層相鄰兩幅卷材短邊搭接縫錯開不應小于500mm;上下層卷村長邊搭接縫應錯開,且不應小于幅寬的1/3;4、檐口、檐溝細部的施工(1)卷材防水屋面檐口 800mm范圍內的卷材應滿粘,卷材收頭應采用金屬壓條釘壓,并應用密封材料封嚴。檐口下端應做鷹嘴和滴水槽。(2)檐溝和天溝的防水層下應增設附加層,附加層伸入屋面的寬度不應小于250mm;檐溝防水層和附加層應由溝底翻上至外側頂部,卷材收頭應用金屬壓條釘壓,并應用密封材料封嚴,涂膜收頭應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女兒墻泛水處的防水層下應增設附加層,附加層在平面和立面的寬度均不應小于250mm。(3)水落口杯應牢固地固定在承重結構上,水落口周圍直徑500mm范圍內坡度不應小于5% ,防水層下應增設涂膜附加層; 防水層和附加層伸入水落口杯內不應小于50mm,并應粘結牢固。(4)變形縫處防水層應鋪貼或涂刷至泛水墻的頂部。等高變形縫頂部宜加扣混凝土或金屬蓋板。(5)伸出屋面管道的泛水高度及附加層鋪設,應符合設計要求。其周圍的找平層應抹出高度不小于30mm的排水坡,卷材防水層收頭應用金屬箍固定,并應用密封材料封嚴;涂膜防水層收頭應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二、地下防水施工技術1、防水等級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級分為四級;防水混凝土的環境溫度不得高于80C。2、防水混凝土施工原材料要求:大體積防水混凝土宜選用水化熱低和凝結時間長的水泥,宜摻入減水劑、緩凝劑等外加劑和粉煤灰、磨細礦渣粉等摻合料。水泥砂漿應使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特種水泥。砂宜采用中砂。骨料粒徑不大于40mm。澆筑與養護:防水混凝土應分層連續澆筑,分層厚度不得大于500mm。在終凝后應立即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運輸后如出現離析,必須進行二次攪拌。當坍落度損失后不能滿足施工要求時,應加入原水膠比的水泥漿或摻加同品種的減水劑進行攪拌,嚴禁直接加水。防水混凝土結構內部設置的各種鋼筋或綁扎鐵絲,不得接觸模板。施工縫:防水混凝土應連續澆筑,宜少留施工縫。垂直施工縫應避開地下水和裂隙水較多的地段,并宜與變形縫相結合。水平施工縫位置確定。3、水泥砂漿防水層施工水泥砂漿防水層可用于地下工程主體結構的迎水面或背水面,不應用于受持續振動或溫度高于80的地下工程防水。水泥砂漿防水層各層應緊密粘合,每層宜連續施工;必須留設施工縫時,應采用階梯坡形槎,但離陰陽角處的距離不得小于200mm。冬期施工時,氣溫不應低于5。夏季不宜在30以上或烈日照射下施工。水泥砂漿防水層終凝后,應及時進行養護,養護溫度不宜低于5,并應保持砂漿表面濕潤,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4、卷材防水層施工卷材防水層應鋪設在混凝土結構的迎水面上。卷材防水層宜用于經常處于地下水環境,且受侵蝕介質作用或受振動作用的地下工程。結構底板墊層混凝土部位的卷材可采用空鋪法或點粘法施工,側墻采用外防外貼法的卷材及頂板部位的卷材應采用滿粘法施工。5、涂料防水層施工無機防水涂料宜用于結構主體的背水面或迎水面,有機防水涂料宜用于地下工程主體結構的迎水面,用于背水面的有機防水涂料應具有較高的抗滲性,且與基層有較好的粘結性。三、室內防水施工技術1、廁浴間、廚房的墻體,宜設置高出樓地面150mm以上的現澆混凝土泛水。主體為裝配式房屋結構的廁所、廚房等部位的樓板應采用現澆混凝土結構。2、二次埋置的套管,其周圍混凝土抗滲等級應比原混凝土提髙一級(0.2MPa),并應摻膨脹劑。二次澆筑的混凝土結合面應清理干凈后進行界面處理,混凝土應澆搗密實。加強防水層應覆蓋施工縫,并超出邊緣不小于150mm。3、廁浴間、廚房四周墻根防水層泛水高度不應小于250mm,其他墻面防水以可能濺到水的范圍為基準向外延伸不應小于250mm。浴室花灑所在及鄰近墻面防水層高度不得低于1.8m。4、防水層施工完后,應進行蓄水、淋水試驗,觀察無滲漏現象后交于下道工序。設備與飾面層施工完畢后還應進行第二次蓄水試驗,達到最終無滲漏和排水暢通為合格,方可進行正式驗收。5、樓地面防水層蓄水高度不應小于20mm,獨立水容器應滿池蓄水,地面和水池的蓄水試驗時間均不應小于24h;墻面間歇淋水試驗應達到30min以上進行檢驗不滲漏。四、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找平層分格縫縱橫間距不宜大于6m,用塊體材料做保護層時,宜設置分格縫,分格縫縱橫間距不應大于10m,用細石混凝土做保護層時,分格縫縱橫間距不應大于6m。五、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1、地下工程防水等級分為4級。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間,必須保持地下水位穩定在工程底部最低高程500mm以下,必要時應采取降水措施。3、防水混凝土適用于抗滲等級不小于P6的地下混凝土結構。防水混凝土試配時的抗滲等級應比設計要求提高0. 2MPa。4、后澆帶采用摻膨脹劑的補償收縮混凝土;后澆帶混凝土應一次澆筑,不得留施工縫;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28d。【例1】某高層鋼結構工程,建筑面積28000m2,地下一層,地上十二層,外圍護結構為玻璃幕墻和石材幕墻,外墻保溫材料為新型保溫材料;屋面為現燒鋼筋混凝土板,防水等級為1級。事件一:監理工程師對屋面卷材防水進行了檢查,發現屋面女兒墻墻根處等部位的防水做法存在以下問題:泛水高度為200mm;陰陽角基層卷材防水為直角形式;女兒墻泛水處防水層沒有做附加層;壓頂檐口下端未做處理;卷材收頭未作處理。責令施工單位整改。事件二:工程采用新型保溫材料,按規定進行了材料評審,鑒定并備案,同時施工單位完成相應程序性工作后,經監理工程師批準投入使用。施工完成后,由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主持,組織總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相關專業質量員和施工員進行了節能分部工程驗收。問題:1、事件一中,指出防水節點施工做法的錯誤之處。2、事件二中,新型保溫材料使用前還應有哪些程序性工作?節能分部工程的驗收組織有什么不妥?網校答案:1.事件一中錯誤之一:泛水高度為200mm。正確做法:泛水高度至少為250mm。錯誤之二:陰陽角基層卷材防水為直角形式。正確做法:陰陽角基層卷材做成45度角或圓弧型。錯誤之三:女兒墻泛水處防水層沒有做附加層。正確做法:兒墻泛水處的防水層下應增設附加層,附加層在平面和立面的寬度均不應小于250mm.錯誤之四:壓頂檐口下端未做處理。正確做法:壓頂檐口下端應做鷹嘴和滴水槽。正確做法:卷材收頭應用金屬壓條釘壓固定,并應用密封材料封嚴。2、事件二中新型保溫材料使用前應按照規定進行評審、鑒定及備案,施工前對首次使用或新的施工工藝進行評價,并制定專門的施工技術方案。節能分部工程驗收組織不妥之處: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組織不妥。應該是總監理工程師組織。組織參加的人員不妥當。設計單位項目負責人和施工單位技術、質量部門負責人應參加節能分部工程驗收。【例2】項目部對地下室M5水泥砂漿防水層施工提出了技術要求;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自來水、中砂、防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滌綸纖維在防霉地毯材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塑料鞋制造過程廢料處理與回收利用考核試卷
- 生物制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考核試卷
- 電視廣播信號加密與解密技術考核試卷
- 玻璃屋頂搭建考核試卷
- 電視芯片原理與系統集成考核試卷
- 皮革護理技能競賽策劃與實施考核試卷
- 陽泉職業技術學院《單片機技術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托普信息技術職業學院《建設用地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徐州市九里區2024-2025學年四下數學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國家稅務總局個人所得稅培訓
- 2024年江蘇省南通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招聘20人歷年高頻考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吲達帕胺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應用
- 環境監測儀器安裝施工方案(更新版)
- 無人機故障應急預案
- 工程設備安裝及調試、運行方案
- 農行運營主管競聘報告
- (招標投標)地形圖測繪技術標書OK
- 人保查勘服務流程
-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培訓課件
- 少數民族怒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紹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