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第一章 項目提要 1.1 項目名稱 XX市委黨校校園改造 1.2 承擔單位 XX市委黨校 1.3 建設地點 XX市 XX組 1.4 建設性質 改擴建 1.5 建設內容 本項目為 XX市委黨校校園改擴建項目,該 新建內容 主要是對校園內部分建筑進行改造和擴建 。其中:新建校園門、主路 (200M14M),新建食堂 1671M2,改建報告廳 (原禮堂 )1784M2,維修圖書館 1387M2,維修三棟宿舍樓 3877M2。建設配套設施,購置相應教學、辦公設備等。 1.6 建設期限 2009年 1月 2009年 12月 1.7 總投資及資金籌措 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項目總投資 2100 萬元,其資金來源為:中央、省預算內專項資金補助 1000萬元, XX市財政配套資金 800萬元,自籌 300萬元。 1.8 項目效益 黨校工作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培訓干部的場所,是黨員干部學習黨的理論,增強黨性鍛煉的重要基地。 該項目的建設能夠充分發揮黨校在黨和國家事業中的重要作用,切實推動黨校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為黨和國家的革命和建設事業提供堅強的思想政治保證、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其意義十分重大。 1.9 主要技術指標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序號 項目名稱 單位 數量 備 注 1 總建筑面積 M2 8719 其 中 校園門 個 1 道路 M 200 寬 14米 食堂 M2 1671 新建 報告廳 M2 1784 改建 圖書館 M2 1387 維修 宿舍樓 M2 3877 共三棟,維修 3 總投資 萬元 2100 4 容積率 0.45 5 建筑密度 % 12.98 6 綠地率 % 35.3 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第二章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項目由來 XX市市委黨校創建于 1949年 6月,座落在市丁家牌樓 43號,系老地委大院。擔負 全市科處級領導干部、公務人員和民主人士的培訓輪訓任務。常住規模 600 人,年均訓練 4000 人以上。由于現在的教學樓、辦公樓、學員宿舍樓大多為五十年代的蘇聯老式建筑,遠不能適應當今時代的干部教育需要,也嚴重影響了黨校培訓輪訓干部主陣地作用的發揮。且該校進校通道路窄彎多,商貿攤位占道經營、交通阻塞,安全隱患險生,臟、亂、差現象嚴重,致使學員進校學習,職工出入、外來人員辦事路難走,車難行,門難進,與該市文明城市建設和校園內部環境極不協調,嚴重影響黨校莊嚴肅穆的形象。鑒于以上原因, XX市委黨樓擬對該校校門進行改址新建 ,對校園進行改擴建。 2.2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黨校作為黨自己的學校,是適應黨的事業的需要而逐漸成長起來的,是黨的事業不可缺少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黨校建立以來,培訓輪訓了大批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的黨的領導干部,使廣大干部掌握了馬列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提高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貫徹執行黨的正確路線的自覺性,這就大大增強了黨的自身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建設,并為實現黨的中心任務作出了重要貢獻。其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 1) 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執政黨的執政能力是歷史賦予黨校的光榮使命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世界 觀上確認 “以人為本 ”的思想原則,必須從尊重文明發展的規律上體現。譬如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可持續發展三大戰略。人才是現代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國家發展壯大的終極依靠力量。不破除人才強國戰略上的體制性障礙,就不可能真正使 13 億人口的大國轉變成為人才資源大國??沙掷m發展的重要目標就是要開發 13 億人的聰明才智,造就資源能源節約、環境友好、人們善于自主創新的創新型國家。這三大戰略實質上是 “以人為本 ”思想的具體實現和邏輯展開,都是建立在人的全面發展和深度開發基礎之上的。 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首先要從提高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 部的素質上下工夫。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落實,關鍵在于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執政意識,最根本的就是要切實增強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意識。這些能力與素質的提高,一方面要在實踐中學習鍛煉提高,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在黨校學習提高。 ( 2)辦好黨校是適應我們黨所面臨的國內外新情況、新特點的需要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們黨所面臨的國內外形勢復雜、任務繁重。從國際上看,經濟全球化作為一個客觀進程,具有兩重性,西方發達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國家力圖主導經濟全球化,發展中國家總體上處于弱勢;西方敵對勢力亡我之 心不死,一天也沒有放棄 “西化 ”、 “分化 ”我國的戰略圖謀,我們與西方敵對勢力在滲透與反滲透、顛覆與反顛覆方面的斗爭愈顯復雜與尖銳。從國內形勢看,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們黨面臨著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繁重任務。完成這個任務有難度、有風險,在前進的道路上也不可能一帆風順。國內外形勢的新情況、新特點對于我們黨來說,既是機遇,也有挑戰,關鍵取決于我們黨如何應對,取決于黨的領導干部的素質和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而黨校作為培養領導干部、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的前沿陣地,無疑應發揮重要作用。 ( 3)辦好黨校是干部 成長與實踐的需要 干部的成長,根本途徑在于實踐,同時也離不開理論武裝,離不開對其系統地教育和培養。江澤民同志深刻指出: “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政黨、一個國家,能不能不斷培養出優秀的領導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這個政黨、這個國家的興衰存亡。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能不能鞏固和發展下去,中國能不能在未來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強盛不衰,關鍵就要看我們黨能不能不斷培養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領導人才。 ”因此,辦好中國的事業,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在很大程度上關鍵在黨校能否培養出忠誠于馬克思主義、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會治黨治 國的政治家和高素質領導人才。這是事關黨和國家長遠發展的至關重要的戰略問題。毫無疑問,作為培養忠誠于馬克思主義、德才兼備的黨員領導干部和理論人才的 “三個陣地、一個熔爐 ”的黨校來說,適應新世紀的要求,肩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重任,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責無旁貸,義不容辭。 ( 4)項目建設是黨校發展的需要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綜合國力的逐步強大,各級黨校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特別是中央10 號文件下發后,各級黨委十分重視黨校工作,并實實在在加大硬件建設的投入,使各級黨校辦學條件得到很大改善,校園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面對新世紀黨校教育發展的需要,抓住機遇搞建設,改建、擴建、新建校園校舍,已成為各級黨校校委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且隨著 XX市委黨校培訓任務日益繁重,學員人數不斷增加,目前黨校接待能力和餐飲設施亟待改善,教學和會務設施尚未完全配套,因此實施校區改擴建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2.3 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2.3.1 編制依據 XX市委黨校校園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于 2008年 11月由 XX市委黨校委托 XX市投資咨詢中心編制,經過現場勘察和充分調查,收集有關資料后研究論證完成。 本報告主要以下列文件和基本資料為 編制依據: (1)國家、省高等學校建設的相關規定; (2)國家建設部、計委、教委聯合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建設規劃面積指標 (建標 1992245號 ); (3) XX市城市規劃行政技術準則; 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4)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及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實施細則; (5) XX市總體規劃; (6)省、市對 XX市委黨樓設置的政策要求; (7)現行有關國家政策、法律法規; (8)項目單位提供的有關數據、資料和說明。 2.3.2 編制范圍 (1)調查了解項目區內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論證本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所具備的建設條件 ; (2)確定項目選址用地與總平面規劃; (3)通過調查和測算分析,確定項目建設規模和工程技術初步方案; (4)估算項目總投資,提出資金來源與籌措方案,擬定投資計劃和實施進度安排建議; (5)進行項目的綜合效益評價; (6)從技術、生態環境各方面對項目建設進行綜合評價,對項目可行性提出結論性意見和建議。 2.3.3 項目建設基本條件 (1)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 XX市委、市政府在聽取學校對本項目的情況匯報后,給予高度重視,新任市委書記張文雄明確指示:一定要把黨校建設好。把該項目作為 XX市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同 時在政府協調支持下,規劃、土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地、建設、城管、市政等部門緊密配合,給予項目建設大力支持。 (2)項目單位重視 為了搞好黨校校園改造的建設工作,該學校領導層極其重視,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負責籌建、規劃擴建的全過程,籌建工作有序進行,前期工作運作良好。 (3)建設地施工條件好 建設地地勢平坦,土方量少,現有水、電等基礎設施較完備,不需要進行 “三通一平 ”工作。同時該項目建設區域交通便捷,建筑材料進出方便。 2.3.4 項目區基本情況 (1) XX市基本情況 (1)地理交通 XX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湘江中 游。東鄰株洲、攸縣、安仁;南界永興、桂陽;西接冷水灘、祁陽、東安、邵陽、邵東;北靠雙峰、湘潭。 XX市 現轄 5縣、 2市、 5區,總面積 1.53萬平方公里, 合 153.10萬公頃,總面積占全省土地面積 7.23%, 城區面積 557平方公里,市區建成區面積為 93 平方公里,總人口 720 萬 ,在全省各市、州中,幅員位居第 7位。 XX市是我國南方的重要交通樞紐,京廣、湘桂線交匯于市區,境內通車里程 250公里,有火車站 33個。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107、 322 國道以及已建成的京珠、衡昆,已開工建設的京珠復線、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吉邵(衡大段已建成) 等 4條高速公路貫穿全境。 全市 100%的鄉鎮、88%的村通了公路,通車總里程 7643 公里。其中,高等級公路 3140公里,高速公路 149公里。水上運輸也很便利。湘江上溯瀟水,下入洞庭、耒水、蒸水等一級支流四季通航。 (2)綜合經濟 2007 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 823.51 億元,增長 15.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201.4億元,增長 4.1%;第二產業增加值 335.43億元,增長 20.2%;第三產業增加值 286.68億元,增長 17.3%。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 12287元,比 2000年增長 213.8 %,翻了一番。近五年,是 XX經濟發展較快的五年,經濟總量從 2003年的 432.34億元,增加到 2007年的 823.51億元,年均增長速度達到 11.99%。經濟結構發生明顯變化,第二產業比重上升, 2007年二產業占 GDP的比重達到 40.73%,比 2003 年上升 5.23個百分點。一產業占 GDP比重較 2003年下降 0.55個百分點。 (3)固定資產投資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 227.9 億元,比上年增長 28.3%。從產業投向看,第一產業投資 3.4億元,與去年持平;第二產業投資 114.9億元,增長 52.4%;第三產業 投資 109.6 億元,增長 10.8%,工業投入明顯加大。全年工業完成投資 114.9 億元,比上年增長 53.3%。其中制造業完成投資 82.1億元,占工業投資的比重為 71.5%;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完成投資 8.5億元,占工業投資的比重為 7.4%。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社會事業和基礎設施投資均有大幅度的增長。房地產開發投資穩步增長,全年完成投資額 23.5億元,增長 41.7%。 (4)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7年末,全市戶籍人口 728.8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 300.43萬人,增長 11.8%;鄉村人口 428.45 萬人,下降 6.4%。人口出 生率11.32 ,人口死亡率 6.32 ,人口自然增長率 5.00 。 城鄉居民生活繼續得到改善。 2007 年 XX 市全部職工年平均工資 17673元,月平均工資 1473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681 元,比上年增長 16.54 %;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 10.7%。農民人均純收入 4885 元,增長 14.53%,實際增長 8.8%。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費 7608元,比上年增長 15.3%,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 9.5%;農村居民消費 3554元,增長 14.02%,實際增長 8.5%。 2.3.5 可行性研究報告其它詳細內容見 下面各章節。 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第三章 承擔單位基本情況 XX 市委黨校是 1983 年隨地市合并由原地委黨校和原市委黨校組成。兩所黨校都相繼組建于 1949 年,歷經從干部培訓班、革命干部學校到黨校的發展歷程。文化革命期間,兩校遭到沖擊,先后停辦。后改為 XX 地區毛澤東思想學習班和 XX 市 “五 .七 ”干校。到 1977 年3月相繼恢復黨校。 XX市委黨校坐落在 XX市雁峰區丁家牌樓 43號,校園系原地委大院。占地 158畝,總建筑面積 55000平方米,其中有學員宿舍 246間, 13716平方米,教室 18間, 1080平方米,禮 堂 1430平方米,食堂 384平方米,圖書館面積 1387平方米,藏書 11 萬冊,建有中央黨校遠程教學 C級站和多媒體教室,配有電腦 65臺,主體班的教學全部采用現代化和多媒體手段,院內建有新老教職工宿舍 215 套,約21000平方米。 近幾年,市委為加快黨校發展,整合干部教育資源,實現干部教育規范化,決定做大做強黨校。 1994 年 11 月 14 日,市委常委研究決定,市委黨校加掛 “XX 行政學院 ”牌子,把培訓國家公務員任務劃入黨校; 2005年市委常委決定,市編委 (2005)8號文件批復,在市委黨校又加掛 “XX 市社會主義學院 ”牌 子,將民主黨派、無黨派代表人士等非黨干部培訓任務劃入黨校。至此,市委黨校辦學體制實行 “一校兩院 ”制。校 (院 )具有訓練 600學員的辦學規模,開辦有縣干班、科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干班、中青班、黨外干部班、婦干班、團干班、企業干部班等各種輪訓班和培訓班,年訓練干部 600-700人;此外,每年還接待了市直各部門辦的大量的短期班,有效發揮了培訓和輪訓干部的主陣地作用。 XX市委黨校 (院 )實行校 (院 )委負責制,市委領導兼任第一校長。校委班子有 5名領導人員,即校長 1人,副校長 3名,經委書記 1人。全校 (院 )共 144 人,其中在職 80 人,離退休 64 人。校 (院 )內設機構16個,其中:行政教學輔科室 13個,黨群機構 3個,下設三個二級機構。 2006年 9月 25日省編委下文 “同意我校 (院 )落實為大專體制,機構規格為副廳級 ”。內設黨政管理處室 5個,教學、教輔機構 9個,均為副處級部門。 由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黨校建設和黨校工作,在市委第一校長的直接領導下,校委一班人帶領全體教職工認真做好黨校工作,近幾年無論是硬件和軟件建設都有長足進步。教學工作的整體實力在全省同級黨校中名列前茅,先后分別獲全黨校教學比賽一、二、三等獎;科研工作立足 XX實際,探討改革開放中的熱點 、難點問題,每年在中央和省報刊發表大量文章,每年參加全省黨校理論討論會送評和獲獎文章均列第一,并獲得全省黨??蒲薪M織獎先進單位稱號;函授自1987年開辦以來,本、??坪脱芯可谛W員達 4400人,先后評為中央黨校優秀函授學區和全省優秀學區;行政后勤注重管理,做好綠化、美化、凈化和亮化文章,先后被授予市級園林式單位、省級園林式單位稱號;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明顯,先后被市委授予 “學習鄧小平理論 ”先進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黨建工作連貫四年評為市直機關先進單位;校機關黨委評為先進機關黨委,文書檔案工 作連續四年評為全市先進單位,計劃生育、勞資統計分別評為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先進單位。 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第四章 建設規劃方案 4.1 建設目標 XX市委黨校的總體發展目標是將該校建成全省一流,湘南唯一的現代化、高起點、綜合性高等政治學院。 4.2 建設規模 XX市委黨校校園近期規模為 400人,遠期規模為 600人,規劃用地規模為 10.4公頃。 4.3 規劃理念與原則 (1)時代的校園 提出時代的校園環境,體現環境空間也是 “教室 ”的教育理念,傳達了黨校不僅是傳授知識的教學設施,更是提高政治修養、陶冶政治情操、激昂上進斗志、全面發展身心 健康的整體環境的設計理念。 (2)生態化校園 以自然生態意識為指導,尊重地形地貌及生態環境,人與自然共存,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現有地形、地貌、水塘、原生植被使人工建筑與自然環境相融合,突出建筑群布置的層次感,營造高雅文化氛圍,富有親和力的校園環境,同時加強校園環境景觀的配套設施,充分體現校園的生態化。 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4.4 總體構思 4.4.1規劃構思與立意 (1)生態景觀的保護和利用:校園北面的湘江風光帶,校園良好的植被條件及兩個 “接天綠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的荷塘為場所特征,充分保留和利用基地原始的地貌特征,強化基 地的景觀特征,延續校園綠脈、水脈與文脈,構筑校園的視覺通廊、景觀主軸。 (2)連續性和整體性:本項目充分利用湘江風光帶為大背景,在校園的東北角規劃一個主入口,主入口開口于湘江南路,主入口道路中央規劃綠帶,并延伸至綜合樓,將校園綠景與湘江風光帶連接起來,形成校園的主軸線,串聯校園新舊部分,將兩者融合為一個整體。 (3)為突出黨校的特色,除采取傳統的綠化設計手法外,還根據它的特性進行景觀設計。在校園教學、行政辦公區及宿舍區結合綠化布置一些報刊亭、宣傳欄等小品,以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弘揚社會正氣為主題,這樣既可 豐富校園景觀,又可烘托黨校的政治氛圍。 4.4.2統一規劃,分期實施 學校分三個步驟分期完成規劃建設,這樣既有利于資金的運轉又有利于在短期內形成校園的新風貌,體現出新校園的人文氛圍,三個步驟為: 第一步:新建、改建 在保持學校原有運行狀況不變的情況下,首先將代表整個校園區形象的主入口及其入口廣場建立起來,它是整個校園的標志;然后裝修禮堂改建為報告廳。 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第二步:裝修 裝修校園南面的兩棟宿舍,改善其配套生活設施,以滿足學校擴招的需求。 第三步:拆除、新建、裝修 首先拆除原有的食堂,在次入口吃上新建一處面積為 1200-1300平方米食堂,然后裝修綜合樓。 生態環境建設是與校園改造的各階段同時進行,逐步完善,特別重視景觀水系的改造。它不僅成為了整個校園的 “綠眼 ”,還可以在校園建設的過程中參與協調土方平衡 (其形狀可在建設過程中根據土方平衡情況進行局部微調 );既節省建設資金,又真正體現了規劃中的彈性概念。 4.5 規劃布局 4.5.1規劃結構 本項目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設施,根據現有設施整合為主入口廣場區、教學區、行政辦公區、后勤服務區、學生宿舍區、教師生活區。 (1)主入口廣場 根據現狀地形地貌及交通條件,在校園的東北面 規劃一個主入口,并向北延接湘江南路,從湘江南路沿坡而上至校園開闊處對稱布置兩個綠化廣場,與入口處的校門構成黨校的景觀風貌區和對外展示宣傳的一個重要窗口。 (2)教學、行政辦公區 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教學位于校園中部,獨立的三棟二層樓房作行政辦公樓,其西面的四、五層樓房作為科研樓,綜合樓作為教學樓,原禮堂改建為會議報告廳,經改造后形成功能完整的教學、行政辦公區,是校園的核心功能區。 主入口及其廣場區和教學、行政辦公區均采用嚴謹的對稱式布局,這樣有利于烘托黨校嚴謹務實的校風。 (3)學生宿舍區 學生宿舍區位于校園的東南面,即現有的 四層和五層樓房維修改為縣干宿舍樓、科干宿舍樓。宿舍樓與教學、行政辦公之間由大片的綠化分隔,形成相對獨立的區域,同時保留宿舍東側的圖書館,方便學生使用。 (4)后勤服務區 后勤服務區主要包括食堂和一些運動場,規劃拆除原有食堂,在接近現在的入口處規劃學生和教師食堂并利用現有的入口作為校園的后勤入口。另在食堂與報告廳之間的空地規劃籃球場及羽毛球場,規劃力求使校園成為陶冶學生品性情操,身心全面發展的生活家園。 (5)教師生活區 教師生活區位于校園的北面,本次對教師生活區的規劃重點在環境整理,一方面理順入戶交通,方便 住戶出入,又滿足消防要求,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現有的生態資源,把兩個荷塘進行貫通,并抬高水面,營造 “荷塘月色 ”的美景。 4.5.2道路交通組織 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1)道路系統 校園機動車交通以不干擾教學、生活為原則進行組織。校園路網采用環形車行路網,既組織校園的車行交通,又合理將校園進行分區。其余則以步行交通為主,主要延伸至校園的每個角落,做到車行與人流互不干擾。 規劃結合現有的湘江南路,在校園的東北面設置主入口,現有的入口作為次入口,同時是滿足食堂、鍋爐房物品運輸的后勤入口。 校園環形主路紅線寬 11m,中間 4m的綠化帶,連接 校園主次出入口,并聯系各功能區,校園步行道系統則根據人流特征定寬度,有寬有窄,自由靈活。 (2)靜態交通 規劃在出入口附近設置停車場將主要的車流截流,根據需求配置相應規模的停車泊位。 4.5.3綠化系統 重視保護和發展基地原有的生態系統,力求在綠化建設方面,與基地生態相融,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綠地、樹木和水系,形成有源、有脈、來去分明的生態景觀。用帶狀的道路綠地和水系加以連貫,形成點、線、面相結合,多層次的綠化系統,不經意之間使人在工作、學習、生活與休憩的過程中享受處片片綠意。 在植物種植上應注重喬、灌、草結合 ,高、中、低有序的搭配,常綠與落葉按比例協調,形成和諧、豐富而具有極高生態價值的綠色生態系統。 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結合現狀延伸主入口的林蔭道至綜合樓,串聯行政辦公區及教學區。 4.5.4空間景觀 在重視校園文化物質的景觀設計同時,強調形成以校主軸線為引導的空間景觀及校入口廣場、水系綠帶,并通過幾何式和自由式構圖方式,努力創造一個生態型、公園化的校園環境。 整個校園形成 “兩軸 ”的景觀構架,貫穿新舊兩部分。 主軸:從校園主入口引綠到綠化廣場,由行政樓前的林蔭道延伸至綜合樓在,由綜合樓轉折向西北至后勤服務區,綜合樓成為主軸線對景, 成為景觀節點。 輔軸:從校園次入口經食堂、綜合樓之間直至報告廳,報告廳是輔軸上的對景點和障景,報告廳后是具有高差的涓涓而流的水系。 主軸與輔軸成為校園空間的聯系紐帶,將校園組織為完整的網絡系統,突出表現了校園文化及生態環境這組永恒的主題。 在人文景觀的塑造中,結合綠化布置大量報刊亭、標語牌、宣傳欄,體現黨史校的特征文化。 4.6 項目建設內容 本項目總建筑面積 19025平方米,其主要建設內容如下: 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序號 項目 工程內容 備注 1 建校門和主路 征地 5.4畝,拆遷 1500M2,建校園門(含傳達室), 砌護坡,硬化主路, 水電及綠化工程 2 新建食堂 面積 1671M2,裝修及配套設施 3 維修圖書館 面積 1389M2,添置設施(含圖書) 4 裝修報告廳 面積 1784M2,添置 100人座位,空 調等附屬設施 5 維修三棟學員 宿舍 面積 3877M2,添置學員宿舍電視、 床被、辦公舊等附屬設施 4.7 項目建設的標準 本項目的建設標準和要求參照新建項目的標準和要求進行。 4.7.1 設計標準 (1)普通高等學校建筑設計規范 (GBJ99-86); (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J16-87); (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50009 2001); (4)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 2002); (5)砌體結構設計規范 (GB50003 2001); (6)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010 2002)。 本工程建筑結構安全等級均為二級。 4.7.2 荷載標準 (1)建筑荷載 2KN/m2; (2)雪荷載 0.4KN/m2; (3)風荷載 0.35KN/m2。 4.7.3 材料 (1)混凝土:基礎墊層為 C10,梁、柱、板為 C25; 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2)鋼筋:用 HP235()或 HRB335(); (3)墻體:均用 MU10燒結普通磚,砂漿在標高 0.00以下用 M10泥砂漿,在標高 0.00以上根據樓層高度用 MU10或 MU5混合砂漿。 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第五章 供 配 電 5.1 供電及負荷計算 本項目是校園改擴建項目,采用二級負荷供電,除增加部分負荷外,其它負荷不變,學?,F有變壓器完全能夠滿足需要。 5.2 低壓配電 低壓配電系統采用放射式為主,混合式為輔。低壓配電設備選用抽屜式 MHS 型配電屏,低壓電容補償選用與 MHS 配套的帶自動調節 COS裝置,以保證 COS0.92。 短路保護裝置,選用高斷流能力的斷路器,設備的過載或斷相采用全保護器進行保護。 消火栓泵,生活水泵、通風機等設備,均采用自動控制,遠距控制和就地控制等三種控制方式。 線 路 采 用 全 塑 銅 芯 電 纜 VV1KV 型 和 導 線BV450V/7500V。線路敷設根據線路多少來選擇敷設方式,線路敷設原則:既經濟,又安全可靠。 5.3 照明 (1)照度標準參照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及建筑照明設計標準, 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2)室內照明線路:照明箱至各用電點采用 BV450/750 型銅芯塑料線穿阻燃硬塑管在板內、墻內暗敷。 (3)室外照明線 路:采用 YJV0.6/1KV電纜穿 PVC阻燃管敷設,室外照明燈具要求作局部等電位處理。 5.4 防雷接地 (1)防雷等級為二級。 (2)利用建筑主要結構鋼筋連成整體式避雷網。 (3)建筑設置避雷帶,防雷直擊。 (4)利用建筑物基礎作為接地,接地電阻小于等于 1歐姆。 (5)配電室低壓工作接地電阻小于 4歐姆。 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第六章 給 排 水 6.1 給水 本項目采用市政自來水供水,從校園內現有的給水主管上接入DN60的給水管至建筑物,根據建筑物的結構布局分支到各個取水點,建筑物內外設置消防 栓和消防泵及噴淋泵。消防用水管道末端常壓應大于 2.5公斤。 6.2 排水 (1)排水體制采用污水、雨水分流制排放。 (2)污水排水 A、室內排水系統:室內排水采用單立管排水系統,室內污水經排水管道接至室外,本項目每天污水量約為 30m3。 B、室外排水系統:本項目生活污水由管道收集后經化糞池處理進入排水管道,其他污水經處理后進入排水管道,統一排入城市排水管道。 (3)雨水排水系統 A、屋面雨水 :由雨水斗收集屋面雨水經雨水立管排至室 外雨水井。 B、室外場地雨水:由雨水口收集,雨水口每隔 10m30m設置一個,屋 面雨水及室外場地雨水經室外雨水井及雨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城市雨水管道或附近水體。 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第七章 環保與消防 7.1 環保 7.1.1 項目污染源 本項目產生污染物較少,污染源主要來自餐飲、生活廢水、生活廢棄物、機電設備運輸噪音及施工噪音和粉塵。 7.1.2 環保措施 (1)廢水處理 本項目廢水如生活水和餐飲廢水等經隕沒、沉淀后排入下水道。 (2)設備廢油處理 數控設備和機電設備有少量養護用油,主要采用機內循環使用和室內回收利用,不向外排放,無廢氣。 (3)生活廢棄物的處理 每棟大樓設置垃圾箱,并配備勤雜工人清 掃垃圾,保持校園衛生清潔。垃圾采用袋裝垃圾匯總,建立垃圾轉運站,定期清運至垃圾場處理。 (4)施工中環境保護 施工機械設備選型時采用低噪音設備,配減震裝置,必要時采用隔音建材,對施工中產生噪音較大的機械設備需加隔聲裝置。對施工中產生的粉塵,擬采用噴水除塵。 (5)綠化 校園綠化率達到 38.5%。包括廣場、綠地、生態植物園、運動場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綠地、道路綠地及建筑旁綠地。精心布置的綠化帶形成有機的綠化系統。整個校園基本不露黃土,構成一個綠樹成蔭、優美雅靜的學習環境。 7.2 消防 本項目按建筑防火設計規劃要求進行設計 ,并由消防部門進行檢查驗收??紤]以下消防裝置及措施: (1)總平面布置結合城市規劃,按國家現行設計規范要求,建筑物周邊留設環形道路,留出防火間距,消防通道,滿足消防操作和人員疏通。 (2)單體建筑均按土建、電器、給排水等國家、省、市頒布的消防規范進行設計。建筑物內配備干粉、泡沫滅火器。圖書館書庫安裝消防自動監測報警系統,每層均設置乙級防火門。建筑物內設消防栓,戶外設兩個取水消防栓。消防用水進水管管徑 DN100mm,常壓大于2.5Kg,保證 150立方米 /次的消防用水量。配電室采用鹵代烷消防。 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第八章 節能 8.1 總則 我國建筑用能已超過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 1/4,并將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到 1/3以上。公共建筑用能數量巨大,浪費嚴重。實施公共建筑節能,有利于改善公共建筑的熱環境,提高暖通空調系統的能源利用效率,從根本上扭轉公共建筑用能嚴重浪費的狀況,為實現國家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戰略,貫徹有關政策和法規作出貢獻。 目前,我國已經編制了北方嚴寒和寒冷地區、中部夏熱冬冷地區和南方夏熱冬暖地區的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既室內環境節能設計計算參數,建筑與建筑熱工設計,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節 能設計等,并已先后發布實施。以適應節能工作不斷進展的需要。 8.2 總體建筑布局 建筑的總體布局決定了建筑的朝向,并與基地的通風和熱環境狀況密切相關。因此,適應氣候的總體布局是建筑節能的起點。 8.2.1 疏導基地和建筑群體通風 在規劃設計中,合理、高效地利用自然通風是節能設計的一個重要手段。 XX的夏季主導風向為南北向,為減少夏季空調運行時間和知識水壩(豆丁網 pologoogle)傾心為您整理(雙擊刪除) 保證不使用空調季節室內的熱舒適性,在群體空間布局上采用前后錯列、斜列、前疏后密等方式以疏導氣流,并使建筑物處于周圍建筑物的氣流漩渦區以外。 8.2.2 選擇夏季熱輻 射強度較低的朝向 太陽輻射熱對建筑能耗影響很大,根據太陽高度角方位角的變化規律,建筑南向夏季可減少太陽輻射得熱,冬季可增加太陽輻射得熱,是最有利的建筑朝向。 8.2.3 創造節能環境 當前,環境設計已成為居住區規劃設計中重要的一環。創造對節能有利的微氣候條件對建筑節能也非常重要。具體措施有: (1)增加綠化種植面積,考慮地面綠化、屋頂綠化、墻面垂直綠化和陽臺綠化的整體結合,有效調節環境溫度。 (2)減少硬質鋪地,采用生態鋪地設計,使場地具有可呼吸的特性。 (3)采用高大落葉喬木,遮擋陽光輻射,疏導通風。 8.3 單體設計 8.3.1 非空調期技術 (1)采用南北通透戶型,并保持適度進深( 14米左右)。由于 XX市節能規范未對體型系數及窗地比作出限制,可利用這一有利條件,通過建筑物一定的凹凸引導自然通風,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分數的產生第1課時教案及反思
- 暑假預習云名著《世說新語》之“德行”卷
- 2024中航信移動科技有限公司航旅縱橫校招新增崗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中煤陜西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面向社會公開招聘4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動畫片的今昔(教案)-2023-2024學年人美版(2012)美術六年級下冊
- 人教版四年級音樂下冊(簡譜)第一單元《音樂實踐》教學設計
- 人教版 (PEP)三年級下冊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Part A第一課時教案及反思
-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教學設計:5.3.1《皇權膨脹》
- 人教新目標 (Go for it) 版八年級上冊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Section B教學設計
- 奧爾夫音樂節奏課件培訓
- 建筑工程《擬投入本項目的主要施工設備表及試驗檢測儀器設備表》
- (新版)制絲操作工(二級)理論考試復習題庫-上(單選題匯總)
- 醫院醫保季度分析報告總結
- 新生兒口腔運動干預
- 波司登品牌營銷方案
- 滅火器售后服務承諾書
- 《臨床營養學》課件
- 《中國古代都城》課件
- 被執行人生活費申請書范文
- 多維系統分析方法
- 人才招聘與獵頭服務行業的國際化發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