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9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輔導 通信與廣電工程管理與實務 東學教育建筑考試培訓中心 復習要點 考試真題 輔導習題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1 - 出版說明 為了滿足廣大考生的應試復習需要,便于考生準確理解一級建造師執業考試資格 綱( 2011年版)的要求,盡快掌握復習要點,更好地適應考試,東學教育集團特組織相關專家編寫一級建造師執業考試資格復習題集,本書緊扣一級建造師執業考試資格 綱 ,參考 2011 年修訂的一級建造師執業考試資格考試用書,全面覆蓋新版大綱和考試用書所有知識點要求,力求突出重點,解釋難點。題型參照一級建造師執業考試資格 綱( 2011 年版)中“考試樣題”的格式和要求,力求練習題的難易、大小、長短、寬窄適中。各科目考試時間、題型、題量、分值見下表: 序號 科目名稱 考試時間 題型 題量 滿分 1 建設工程經濟 2小時 單選題 多選題 單選題 60 多選題 20 100 2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3小時 單選題 多選題 單選題 70 多選題 30 130 3 建設 工程法規及相關工程 3小時 單選題 多選題 單選題 70 多選題 30 130 4 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 4小時 單選題 多選題 案例題 單選題 20 多選題 10 案例題 5 160 其中案例題 120分 本套一級建造師執業考試資格復習題集力求在短時間內切實幫助考生理解知識點,掌握重點、難點,提高應試水平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希望這套題集能有效地幫助一級建造師應試人員提高復習效果。本套復習題集在編寫過程中,難免有不妥之處,歡迎廣大讀者提出批評和建議,以便我們修訂再版時完善,使之成為建造師考試人員的好幫手。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2 - 目 錄 考試相關情況說明 3 備考復習指南 5 答題方法解讀 6 答題卡填涂技巧 7 通訊與廣電工程管理與實務復習要點 8 2007 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試卷通訊與廣電工程試題及答案 51 2009 一級建造 師執業資格考試試卷 通訊與廣電工程 試題及答案 64 通訊與廣電工程 綜合測 試題 (一) 76 通訊與廣電工程綜合測試題( 二) 86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3 - 考試相關情況說明 一、報考條件 報考科目 報考條件 考四科 凡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可以申請參加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 1、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大學??茖W歷,工作滿 6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 4年。 2、取得工程類 或工程經濟類大學本科學歷,工作滿 4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 3年。 3、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工作滿 3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 2年。 4、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碩士學位,工作滿 2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 1年。 5、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博士學位,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 1年。 考兩科 符合上述上述報考條件,于 2003 年 12 月 31 日前,取得建設部頒發的建筑業企業一級項目經理資質證書,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的人員,可免試建設工程經濟和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兩個科目,只參加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和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兩個科目的考試: 1、受聘擔任工程或工程經濟類高級專業技術職務。 2、具有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大學??埔陨蠈W歷并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 20年。 考一科 從 2007年開始,取得一級 建造師 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可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選擇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科目的相應專業,報 名參加考試。考試合格后核發國家統一印制的相應專業合格證明。該證明作為注冊時增加執業專業類別的依據。 相關規定 上述報名條件中有關學歷或學位的要求是指經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承認的正規學歷或學位,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年限是指取得規定學歷前、后從事該項工作的時間總和,其截止日期為報名當年年底。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4 - 二、考試時間及科目 考 試 時 間 考 試 科 目 上午 9: 00 11: 00 建設工程經濟 下午 2: 00 5: 00 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上午 9: 00 12: 00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下午 2: 00 6: 00 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 三、考試題型、分值、合格標準 考 試 科 目 題型題量 考試分值 合格標準 建設工程經濟 單選題 60 多選題 20 100 60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單選題 70 多選題 30 130 78 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單選題 70 多選題 30 130 78 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 單選題 20 多選題 10 案例題 5 160 (案例題 120) 96 四、考試成績管理 “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成績實行兩年為一個周期的滾動管理辦法,參加全部 4 個科目考試的人員必須在連續的 兩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免試部分科目的人員必須在一個考試年度內通過應試科目。 “一級建造師相應專業考試”成績按非滾動形式進行管理,參加該考試的人員必須在當年通過應試科目。 五、合格證書 參加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合格,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部門頒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一印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用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證書。該證書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六、注冊 建造師執業資格實行定期注冊登記制度,注冊有效期一般為 3年。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5 - 備考復習指南 2011年一 級建 造師職業資格考試臨近,你準備好了嗎?下面是為你研究制定的一套備考方略: 1.準備好 綱和教材 將 綱要求掌握的內容,用不同的符號或不同顏色的筆記在考試指定教材中作好標記,以備在學習中隨時掌控。 2.收集近幾年的考試真題 在教材中將每一題的出處找到,并標記是哪一年的考題,當把近幾年的考題全部標記好后,你就會恍然大悟,原來考試的命題規律也就這么幾招。 3.總結命題考點 根據你在教材中標記的歷年考題,統計各章各節在歷年考題所占的分值,一定要統計出來,圈定考試命題點,為以 后有重點地學習,做到心中有數。 4.全面通讀教材 通讀教材需要一定的是時間和精力投入,應試者宜早作安排。強調對教材的通讀,是要突出全面理解和融會貫通,并不是要求應試者把指定教材的全部內容逐字逐句的背下來。通讀教材要注意準確把握文字背后的復雜含義,通讀教材還要注意不同章節的內在聯系,能夠從整體上對應考科目進行全面系統的掌握。 5.突擊考試重要考點 在對教材全面通讀的基礎上,應試者更要注意抓住重點進行復習。每門課程都有其必考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在每年的試卷上都會出現,只不過是命題形式不同罷了,可謂 萬變不離其宗。對于重要的知識點,應試者一定要深刻把握,能夠舉一反三,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6.通過習題練習鞏固已掌握的知識 找一本好的復習資料進行鞏固練習,好的資料應該按照 綱和指定教材的內容,以“考題”的形式進行歸納整理,并附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練習習題,但復習資料不宜過多,選一兩本就行了,多了容易眼花,反而不利于復習。 7.實戰模擬 我建議應試者做一下近三年的真題。在通讀教材后,找到薄弱環節,在突擊考試重要考點時作為參考,判斷一下自己的水平,而后針對個別未掌握的內容有針對性的去 學習。 8.胸有成竹,步入考場 進入考場后,排除一切思想雜念,盡量使自己很快的平靜下來。試卷發下來以后,要聽從監考老師的指令,填好姓名、準考證號和科目代碼,涂好準考證號和科目代碼等。緊接著就安心答題。 9.通過考試,領取證書 應試者按上述方法備考,一定可以通過考試。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6 - 答題方法解讀 1.單項選擇題答題方法:單項選擇題每題 1 分,由題干和 4 個備選項組成,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其余 3個都是干擾項。如果選擇正確,則得 1分,否則不得分。單項選擇題大部分來自自考用書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一般比較簡 單。如果應試者對試題內容比較熟悉,可以直接從備選項中選出正確選項,以節約時間。當無法直接選出正確選項時,可采用邏輯推理的方法進行判斷選出正確選項,也可通過逐個排除不正確的干擾選項,最后選出正確選項。通過排除法,仍不能確定正確選項時,可以憑感覺進行猜測。當然,排除的備選項越多,猜中的概率就越大。單項選擇題一定要作答,不要空缺。單項選擇題必須保證正確率在 75%以上,實際上這一要求并不是很高。 2.多項選擇題答題方法:多項選擇題每題 2 分,由題干和 5 個備選項組成,備選項中有24 個最符合題意,其中,至少有一個是干擾 項。因此,正確選項可能是 2個、 3個、 4個。如果全部選擇正確,則得 2 分;只要有一個備選項選擇錯誤,該題不得分。如果答案中沒有錯誤選項,但未全部選出正確選項時選擇的每一個選項得 0.5 分。多項選擇題的作答有一定難度,應試者考試成績的高低及能否通過考試科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多項選擇題的得分。應試者在作答多項選擇題時首先選擇有把握的選項,對沒有把握的備選項最好不選,寧“缺”毋“濫”,除非你有選擇正確選項的絕對把握,不然最好不要選擇 4 個選項作為答案。當對所有備選項均沒有把握時,可以采用猜測法選擇 1 個備選項, 0.5 分總 比不得分強。多項選擇題中至少應該有 30%的題你是可以完全正確選擇的,這就是說你可以得到多項選擇題的 30%的分值,如果其他 70%的多項選擇題,每題選擇 2 個正確答案,那么你又可以得到多項選擇題的 35%的分值。這樣你就可以安穩的過關。 3.案例分析題答題方法:案例分析題的目的是綜合考核應試者對有關的基本內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檢驗應試者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工作實際問題的能力。案例分析題是在具體業務活動的背景材料基礎上,提出若干個獨立或有關聯的小問題。每個小題可以是計算題、簡答題、 論述題或改錯題。應試者首先要詳細閱讀案例分析題的背景材料,建議你閱讀兩遍,理清背景材料中的各種關系和相關條件,看清楚問題的內容,充分利用背景材料中的條件,確定解答該問題所需運用的知識內容,問什么回答什么,不要“畫蛇添足”。在案例分析題的評分標準一般要分解為若干采分點,最小采分點一般為 0.5 分,所以解答問題要盡可能全面、針對性強、重點突出、逐層分析、依據充分合理、敘述簡明、結論明確,有計算要求的要寫出計算過程。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7 - 答題卡填涂技巧 應試者在標準化考試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填涂不規范,以致在機器閱讀答題卡 時產生誤差。解決這類問題的最簡單方法是將鉛筆削好。鉛筆不要削的太細太尖,應將鉛筆削磨成馬蹄狀或直接削成方形,這樣,一個答案信息點最多涂兩筆就可以涂好,既快又標準。 在進入考場接到答題卡后,不要忙于答題,而應在監考老師的統一組織下將答題卡表頭中的個人信息、考場考號、科目信息按要求進行填涂,即用藍色或黑色鋼筆、簽字筆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用 B2鉛筆涂黑考試科目和準考證號。不要漏涂,錯涂考試科目和準考證號。 在填涂選擇題時,應試者可根據自己的習慣選擇下列方法進行: 先答后涂法 應試者接到試 題后,先審題,并將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輕輕標記在試卷相應的題號旁邊,或直接在自己認為正確的備選項上作標記。待全部題目做完后,經反復檢查確認不再改動后,將各題答案移植到答題卡上。采用這種方法是,需要在最后留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答案移植,以免移植時間不夠。 邊答邊涂法 應試者接到試題后,一邊審題,一邊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涂填,邊審邊涂,齊頭并進。采用這種方法時,一旦要改變答案,需要特別注意將原來的選擇記號,用橡皮擦干凈。 邊答邊記加重法 應試者接到試題后,一邊審題一邊將所選擇的答案用鉛筆在答題卡相應 位置上輕輕記錄,待審定確認不再改動后,再加重涂黑。需要在最后留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加重涂黑。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8 - 通訊與廣電工程管理與實務復習要點 1L411000 通信與廣電工程專業技術 1L411010 通信網 1L411011 掌握通信網的構成 考點 (掌握 ): 通信網及其構成要素 通信網的類型及拓撲結構 通信網的基本結構 一、通信網及其構成要素 (一)通信網的作用 1)用戶使用通信網可以克服空間、時間等障礙來進行有效的信息交換 . 2)通信網上任意兩個用戶間、設備間或一個用戶和一個設備間均可進行信息的交換。 交換的信息包括用戶信息(如話音、數據、圖像等)、控制信息(如信令信息、路由信息等)和網絡管理信息三類。 (二)通信網的構成要素 通信網是由一定數量的節點(包括終端節點、交換節點)和連接這些節點的傳輸系統有機地組織在一起,按約定的信令或協議完成任意用戶間信息交換的通信體系。一個完整的通信網是由硬件和軟件兩大部分組成。 軟件設施則包括信令、協議、控制、管理、計費等,它們主要完成通信網 的控制、管理、運營和維護,實現通信網的智能化。 通信網的硬件即構成通信網的設備,由終端節點、交換節點、業務節點和傳輸系統構成,它們完成通信網的基本功能:接入、交換和傳輸。 1終端節點 最常見的終端節點有電話機、傳真機、計算機、視頻終端和 PBX(程控交換機)。 (1)用戶信息的處理:主要包括用戶信息的發送和接收,將用戶信息轉換成適合傳輸系統傳輸的信號以及相應的反變換。 (2)信令信息的處理:主要包括產生和識別連接建立、業務管理等所需的控制信息。 2交換節點 交換節點是通信網的核心設備。最常見的有電話交換機、分組交換機、路由器、轉發器等。交換節點負責集中、轉發終端節點產生的用戶信息,但它自己并不產生和使用這些信息。 主要功能有: (1) 用戶業務的集中和接入功能,通常由各類用戶接口和中繼接口組成。 (2) 交換功能,通常由交換矩陣完成任意入線到出線的數據交換。 (3)信令功能,負責呼叫控制和連接的建立、監視、釋放等。 (4)其他控制功能,路由信息的更新和維護、計費、話務統計、維護管理等。 3業務節點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9 - 最常見的業務節點有智能網中的業務控制節點( SCP)、智能外設、語音信箱系統,以及Internet 上的各種信息服務器等。它們通常由連接到通信網絡邊緣的計算機系統、數據庫系統組成。 主要功能是: (1)實現獨立于交換節點的業務的執行和控制。 (2)實現對交換節點呼叫建立的控制。 (3)為用戶提供智能化、個性化、有差異的服務。 4傳輸系統 傳輸系統為信息的傳輸提供傳輸信道,并將網絡節點連接在一起。其硬 件組成應包括:線路接口設備、傳輸媒介、交叉連接設備等。 二、通信網的類型及拓撲結構 (一)通信網的類型 1按業務類型分,可分為電話通信網(如 PSTN、移動通信網等)、數據通信網(如X.25, Internet、幀中繼網等)、廣播電視網等。 2按空間距離和覆蓋范圍分,可分為廣域網、城域網和局域網。 3按信號傳輸方式分,可分為模擬通信網和數字通信網。 4按運營方式分,可分為公用通信網和專用通信網。 (二)通信網的拓撲結 構 在通信網中,所謂拓撲結構是指構成通信網的節點之間的互連方式?;镜耐負浣Y構有:網狀網、星形網、環形網、總線型網、復合型網等。 1網狀網: 結構:所形成的網絡鏈路較多,形成的拓撲結構象網狀。 具有代表性的網形網就是完全互連網 (網內任意兩節點間均由直達線路連接 )。 具有 N 個節點的完全互連網需要有 1/2 N ( N-1 )條傳輸鏈路。 優點:線路冗余度大,網絡可靠性高,任意兩點間可直接通信; 缺點 : 線路利用率低 (N 值較大時 傳輸鏈路數將很大 ),網絡成本高,另外網絡的擴容也不方便,每增加一個節點,就需增加 N條線路。 適用場合:通常用于節點數目少,又有很高可靠性要求的場合。 2星形網又稱輻射網 結構:星形結構由一個功能較強的轉接中心 S以及一些各自連到中心的從節點組成。 具有 N 個節點的星形網共需( N-1)條傳輸鏈路。 優點:與網形網相比,降低了傳輸鏈路的成本,提高了線路的利用率 缺點 : 網絡的可靠性差,一旦中心轉接節點發生故障或轉接能力不足時,全網的通信都會受 到影響。 適用場合:傳輸鏈路費用高于轉接設備、可靠性要求又不高的場合,以降低建網成本。 3復合型網 結構:是由網狀網和星形網復合而成的。它以星形網為基礎,在業務量較大的轉接交換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10 - 中心之間采用網狀網結構 . 優點:兼并了網狀網和星形網的優點。整個網絡結構比較經濟,且穩定性較好。 適用場合:規模較大的局域網和電信骨干網中廣泛采用分級的復合型網絡結構。 4總線型網屬于共享傳輸介質型網絡 結構:網中的所有節點都連至一個公共的總線上, 任何時候只允許一個用戶占用總線發送或接送數據。 優點:需要的傳輸鏈路少,節點間通信無需轉接節點,控制方式簡單,增減節點也很方便; 缺點:網絡服務性能的穩定性差,節點數目不宜過多,網絡覆蓋范圍也較小。 適用場合:主要用于計算機局域網、電信接入網等網絡中。 5.環形網 結構:網中所有節點首尾相連,組成一個環 。 N 個節點的環網需要 N 條傳輸鏈路。環網可以是單向環,也可以是雙向環。 優點:是結構簡單,容易實現,雙向自愈環結構可以對網絡進行自動保護; 缺點:是節點數較多時轉接時延無法控制,并且環形結構不好擴容。 適用場合:目前主要用于計算機局域網、光纖接入網、城域網、光傳輸網等網絡中。 三、通信網的基本結構 任何通信網絡都具有信息傳送、信息處理、信令機制、網絡管理功能。因此,從功能的角度看,一個完整的現代通信網可分為相互依存的三部分:業務網、傳送網、支撐網。 (一)業務網 1)功能:業務網負責向用戶提供各種通信業務,如基本話音、數據、多媒體、租用線、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 虛擬專用網絡 )等。 2)構成一個業務網的主要技術要素包括 網絡拓撲結構、交換節點設備、編號計劃、信令技術、路由選擇、業務類型、計費方式、服務性能保證機制 等。 3)交換節點設備 其中 交換節點設備是構成業務網的核心要素 。采用不同交換技術的交換節點設備通過傳送網互連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類型的業務網 。 業務網交換節點的基本交換單位本質上是面向終端業務的,粒度很小,例如一個時隙、一個虛連接 。 業務網交換節點的連接在信令系統的控制下建立和釋放。 (二)支撐網 支 撐網負責提供業務網正常運行所必需的信令、同步、網絡管理、業務管理、運營管理等功能,以提供用戶滿意的服務質量。支撐網包含 同步網、信令網、管理網 三部分。 (三)傳送網 1)傳送網又稱基礎網。傳送網為各類業務網提供業務信息傳送手段,負責將節點連接起來,并提供任意兩點之間信息的透明傳輸。傳送網是由傳輸線路、傳輸設備組成的網絡,所以又稱之為基礎網。 2)功能:具有電路調度網絡性能監視、故障自動切換等相應的管理功能。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11 - 3)構 成傳送網的主要技術要素有:傳輸介 質、復用體制、傳送網節點技術 等。 傳送網節點: a)其中傳送網節點主要有 分插復用設備( ADM)和交叉連接設備( DXC)兩種類型,它們是構成傳送網的核心要素。 b)傳送網節點也具有交換功能。 c)傳送網節點的基本交換單位度很大 d)傳送網節點之間的連接則主要是通過管理層面來指配建立或釋放的,每一個連接需要長期維持和相對固定。 1L41012 掌握通信傳送網的內容 掌握 傳輸介質 多路復用技術 SDH傳送網 光傳送網 一、傳輸介質 傳輸介質是指信號傳輸的物理通道。 信息能否成功傳輸則依賴于兩個因素:傳輸信號本身的質量和傳輸介質的特性。 傳輸介質分為有線介質和無線介質兩大類,有線介質目前常用的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和光纖;無線介質 : 地球外部的大氣或外層空間 二、多路復用技術 多路復用就是在一條公共信道上建立兩條或多條傳輸信道,目的是為了充分利用信道的容量,提高信道的傳輸效率。 按信號在傳輸介質上的復用方式的不同,傳輸系統可分為四類: 基帶傳輸系統、頻分復用( FDM)傳輸系統、時分復用( TDM)傳輸系統 和波分復用( WDM)傳輸系統。 (一)基帶傳輸系統 基帶傳輸是在短距離內直接在傳輸介質傳輸模擬基帶信號。在傳統電話用戶線上采用該方式。基帶傳輸的優點是線路設備簡單,在局域網中廣泛使用;缺點是傳輸媒介的帶寬利用率不高,不適于在長途線路上使用。 (二)頻分復用傳輸系統 頻分復用( FDM: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是將多路信號經過高頻載波信號調制后在同一介質上傳輸的復用技術。即頻分復用是利用不同的頻率使不同的信號同時傳送而互不干擾。 具有以下特點 : 頻率上嚴格分割,時間和空間是可以重疊; 每路一個載頻,每個頻道只傳送一路話 缺點是:成本高且體積大;工作的穩定度不高;傳輸質量受影響。 目前 FDM技術主要用于微波鏈路和銅線介質上,在光纖介質上該方式更習慣被稱為波分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12 - 復用。 (三)時分復用傳輸系統 時分多址( TDM)是將傳輸時間劃分為若于個互不重疊的時隙,互相獨立的多路信號順序地占用各自的時隙,合路成為一個復用信號,在同一信道中傳輸。在接收端按同樣規律把它們分開。即時分復用是利用不同的時隙使不同的信號同時傳送而互不干擾。 相對于頻分復用傳輸系統, TDM 的優點: 傳輸的是數字信號,差錯率低,安全性好,數字電路高度集成,以及更高的帶寬利用率。 目前主要有兩種時分數字傳輸體制: 準同步數字體系 PDH和同步數字體系 SDH 。 統計復用實際上也是時分復用技術的一種。全稱叫做 “ 統計時分多路復用 ” ,簡稱 STDM,又稱 “ 異步時分多路復用 ” 。這種復用的主要特點是動態地分配信道時隙,所以統計復用又可叫做 “ 動態復用 ” 。 (四)波分復用傳輸系統 (P5, P16) 1.波分復用( WDM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本質上是光域上的頻分復用技術。 WDM 將光纖的低損耗窗口劃分成若干個信道,每一信道占用不同的光波頻率(或波長),在發送端采用波分復用器(合波器)將不同波長的光載波信號合并起來送入一根光纖進行傳輸。在接收端,再由波分復用器(分波器)將這些由不同波長光載波信號組成的光信號分離開來。 2.采用 WDM技術可以充分利用單模光纖的巨大帶寬資源(低損耗波段),在大容量長途傳輸時可以節約大量光纖。另外,波分復用通道對數據格式是透明的,即與信號速率及電調制方式無關,在網絡發展中,是理想的擴容手段,也是 引入寬帶新業務的方便手段。 根據需要, WDM 技術可以有多種網絡應用形式,如長途干線網、廣播式分配網絡、多路多址局域網絡等??衫?WDM 技術選路,實現網絡交換和恢復,從而實現透明、靈活、經濟且具有高度生存性的光網絡。 3.密集 WDM系統 (DWDM): 根據波分復用器的不同,可以復用的波長數也不同,從 2 個至幾十個不等,這取決于所允許的光載波波長的間隔大小。光信號峰值波長間隔在 1-10nm 的 WDM 系統稱為密集 WDM 系統 (DWDM)。 (五 )準同步數字系列和同步數字系列( P15光通信系統傳 輸網技術體制) 把低速數字信號(低次群)按照時隙疊加的辦法合成一個高速數字信號(高次群)的過程稱作數字復接,它是一種常用的干線大容量時分復用數字傳輸方法。由于復接的方式不同,出現了準同步數字復接系列 (PDH)和同步數字復接系列 (SDH)。 1.準同步數字系列 (PDH: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過去的光纖通信系統沒有一套國際上統一的標準,都是由各個國家各自開發不同的系統,稱為準同步數字體系 PDH。 準同步數字體系( PDH)的弱點 1)只有地區性的數字信號速率和幀結構標準,沒有世界性標準。北美、日本、歐洲三個標準互不兼容,造成國際互通的困難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13 - 2)沒有世界性的標準光接口規范,各廠家自行開發的光接口無法在光路上互通,限制了聯網應用的靈活性。 3)復用結構復雜,缺乏靈活性,上下業務費用高,數字交叉連接功能的實現十分復雜。 4)網絡運行、管理和維護( OAM)主要靠人工的數字信號交叉連接和停業務測試,復用信號幀結構中輔助比特嚴重缺乏,阻礙網絡 OAM能力的進一步改進。 5)由于復用結構 缺乏靈活性,使得數字通道設備的利用率很低,非最短的通道路由占了業務流量的大部分,無法提供最佳的路由選擇。 2.同步數字體系( 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是為了克服 PDH 的缺點而產生的, SDH 是光纖通信系統中的一種數字通信體系。 SDH 的特點: 1)使三個地區性標準在 STM-1(同步傳輸模塊第一級別)。等級以上獲得統一,實現了數字傳輸體制上的世界性標準。 2)采用了同步復用方式和靈活的復用映射結構,使網絡結 構得以簡化,上下業務十分容易,也使數字交叉連接的實現大大簡化。 3)SDH幀結構中安排了豐富的開銷比特,使網絡的 OAM(管理與維護)能力大大加強。 4)有標準光接口信號和通信協議,光接口成為開放型接口滿足多廠家產品環境要求, 降低了聯網成本。 5)與現有網絡能完全兼容,還能容納各種新的業務信號,即具有完全的后向兼容性和前向兼容性。 6)頻帶利用率較 PDH 有所降低。 7)宜選用可靠性較高的網絡拓撲結構,降低網絡層上的人為錯誤、軟件故障乃至計算機病毒給 網絡帶來的風險。 來 三、 SDH傳送網 (一)特點 SDH 傳送網是一種以同步時分復用和光纖技術為核心的傳送網結構 ,它由 分插復用、交叉連接、信號再生放大 等網元設備組成,具有容量大、對承載信號語義透明以及在通道層上實現保護和路由的功能。 1.SDH是一個獨立于各類業務網的業務公共傳送平臺,具有強大的網絡管理功能。 2.SDH 采用同步復用和靈活的復用映射結構;有全球統一的網絡節點接口,使得不同廠商設備間信號的互通、信號的復用、交叉鏈接和交換過程得到簡化。 3.SDH主 要有如下優點:標準統一的光接口;強大的網管功能。 (二)幀結構 SDH幀結構是實現 SDH 網絡功能的基礎,便于實現支路信號的同步復用、交叉連接和 SDH層的交換,同時使支路信號在一幀內的分布是均勻的、有規則的和可控的,以利于其上、下電路。 1.SDH幀結構以 125s 為幀同步周期,并采用了字節間插、指針、虛容器等關鍵技術。SDH 系統中的基本傳輸速率是 STM-1,其他高階信號速率均由 STM-1的整數倍構造而成。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14 - 2每個 STM幀由段開銷( SOH)、管理單元指針( AU-PTR)和 STM凈負荷三部分組成。 四、光傳送網 (一)光傳送網( OTN)特點 光傳送網( OTN)是一種以 DWDM 與光通道技術為核心的新型傳送網結構 ,它由 光分插復用、光交叉連接、光放大等網元設備組成, 具有超大容量、一對承載信號語義透明及在光層面上實現保護和路由的功能。 1.DWDM技術可以不斷提高現有光纖的復用度,在最大限度利用現有設施的基礎上,滿足用戶對帶寬持續增長的需求; DWDM技術獨立于具體的業務,同一根光纖的不同波長上接口速率和數據格式相互獨立,可以在一個 OTN(光傳 送網 )上支持多種業務。 2.OTN可以保持與現有 SDH網絡的兼容性; SDH 系統只能管理一根光纖中的單波長傳輸,而 OTN 系統既能管理單波長,也能管理每根光纖中的所有波長;隨著光纖的容量越來越大,采用基于光層的故障恢復比電層更快、更經濟。 (二) OTN(光傳送網 )的分層結構 OTN是在傳統 SDH網絡中引入光層發展而來的,其分層結構如表 1L411012 所示。光層負責傳送電層適配到物理媒介層的信息,在 ITU-T G. 872建議中,它被細分成三個子層,由上至下依次為 : 光信道層 (OCh)、光復用段層( OMS)、光傳輸段層( OTS)。相鄰層之間遵循OSI 參考模型定義的上、下層間的服務關系模式。 1.光信道層負責為來自電復用段層的各種類型的客戶信息選擇路由、分配波長,為靈活的網絡選路安排光信道連接,處理光信道開銷,提供光信道層的檢測、管理功能,它還支持端到端的光信道(以波長為基本交換單元)連接,在網絡發生故障時,執行重選路由或進行保護切換。 2.光復用段層保證相鄰的兩個 DWDM 設備之間的 DWDM 信號的完整傳輸,為波長復用信號提供網絡功能,包括:為支持靈活的 多波長網絡選路重配置光復用段;為保證 DWDM光復用段適配信息的完整性進行光復用段開銷的處理;光復用段的運行、檢測、管理等。 3.光傳輸層為光信號在不同類型的光纖介質上(如 G.652, G.655 等)提供傳輸功能,同時實現對光放大器和光再生中繼器的檢測和控制。 (三)網絡節點 實現光網絡的關鍵是要在 OTN(光傳送網 )節點實現信號在全光域上的交換、復用和選路,目前在 OTN(光傳送網 )上的網絡節點主要有兩類:光分插復用器( OADM)和光交叉連接器( OXC)。 1L411013 掌握業務網、支撐網功能及特點 在第三大考點中需掌握: 業務網的相關內容 支撐網相關內容 一、業務網的相關內容 (一)電話網 1固定電話網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15 - 固定電話網是目前覆蓋范圍最廣,業務量最大的網絡,分為本地電話網和長途電話網。本地電話網是在同一編號區內的網絡,由端局、匯接局和傳輸鏈路組成;長途電話網是在不同的編號區之間通話的網絡,由長途交換局和傳輸鏈路組成。 電話交換局是電話網中的核心,采用數字程控交換設備,每一路電話編碼為 64kbit/s 的數字信號,占據一 次群中的某一時隙,在信令的控制下進行時隙交換,從而和各個不同的用戶相連。( P37 交換系統 一節對固定電話網的設備進行了詳細介紹) 2. 移動電話網 P27 移動通信網 由移動交換局、基站、中繼傳輸系統和移動臺組成。移動交換局和基站之間通過中繼線相連,基站和移動臺之間為無線接入方式。 3. IP電話網 IP 電話網通過分組交換網傳送電話信號。 在 IP 電話網中,主要采用話音壓縮技術和話音分組交換技術 。 IP電話是一種利用 Internet技術或網絡進行語音通信的新業務。 IP電話用分組的方式來傳送語音,在分組交換網中采用了統計復用技術,提高了對于傳輸鏈路和其他網絡資源的利用率。 (二)數據通信網 低速數據業務主要包括電報、電子郵件、數據檢索、 Web 瀏覽等。該類業務主要通過分組網絡承載,所需帶寬小于 64kbit/s。高速數據業務包括局域網互連、文件傳輸、面向事務的數據處理業務,所需帶寬均大于 64kbit/s,采用電路或分組方式承載。數據通信網包括 X.25分組交換網 (P40)、數字數據網 (P43)、幀中繼網 (P40)、計算機互聯網 (P48), 這些網絡的共同特點都是為計算機聯網及其應用服務的。 (三)綜合業務數字網 (ISDN) 綜合業務數字網( ISD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中國電信通常稱ISDN 為一線通,是由電話綜合數字網演變而成,提供端到端的數字連接,以支持一系列廣泛的業務(包括話音和非話音業務),為用戶提供一組標準的多用途 用戶 -網路接口。 綜合業務數字網有窄帶和寬帶兩種。 1窄帶綜合業務數字網 窄帶綜合業務數字網向用戶提供的有基本速率 (2B+D, 144kbit/s)和一次群速率(30B+D, 2Mbit/s)兩種接口。 (1) ISDN(2B+D)業務:基本速率接口包括兩個能獨立工作的 B 信道( 64kbit/s)和一個 D 信道( 16kbit/s) ,其中 B 信道一般用來傳輸話音、數據和圖像, D 信道用來傳輸信令或分組信息。 (2) ISDN( 30B十 D)業務:在一個基群速率( 30B+D)接口中,有 30個 B通路和 1個D 通路,每個 B通路和 D 通路均為 64kbit/s,共 1.920Mbit/s。 2寬帶綜合業務數字 網( B-ISDN)是在 ISDN 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可以支持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速率的業務,包括速率不大于 64kbit/s的窄帶業務(如語音、傳真),寬帶分配型業務(廣播電視、高清晰度電視),寬帶交互型通信業務(可視電話、會議電視),寬帶突發型業務(高速數據)等。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16 - B-ISDN的主要特征是以同步轉移模式( STM)和異步轉移模式( ATM)兼容方式,在同一網路中支持范圍廣泛的聲音、圖像和數據的應用。 二、支撐網相關內容 P2 P9 一個完整的電信網除有以傳遞電信業務為主的業務網之外,還需 有若干個用來保障業務網正常運行、增強網路功能、提高網路服務質量的支撐網路。 支撐網是現代電信網運行的支撐系統。 支撐網中傳遞相應的監測和控制信號, 包括公共信道信令網、同步網、電信管理網等。 (一) 信令網 信令網是公共信道信令系統傳送信令的專用數據支撐網 ,一般由信令點( SP),信令轉接點( STP)和信令鏈路組成。 信令網可分為不含 STP 的無級網和含有 STP 的分級網。無級信令網信令點間都采用直連方式工作,又稱直連信令網。分級信令網信令點間可采用準直連 方式工作,又稱非直連信令網。 (二) 同步網 同步網是現代電信網運行的支持系統之一,為電信網內所有電信設備的時鐘(或載波)提供同步控制信號。數字網內任何兩個數字交換設備的時鐘速率差超過一定數值時,會使接收信號交換機的緩沖存儲器讀、寫時鐘有速率差,當這個差值超過某一定值時就會產生滑碼、以致造成接收數字流的誤碼或失步。 同步網的功能就在于使網內全部數字交換設備的時鐘頻率工作在共同的速率上,以消除或減少滑碼。 同步網處于數字通信網的最底層,負責實現網絡節點設備之間和 節點設備與傳輸設備之間信號的時鐘同步、幀同步以及全網的網同步,保證地理位置分散的物理設備之間數字信號的正確接收和發送。 對同步網主要掌握三點內容 1數字網同步和數字同步網 2同步網的等級結構 3.大樓綜合定時供給系統( BITS)和定時基準的傳輸 1數字網同步和數字同步網 (1)在數字通信網內,使網中各個單元使用某個共同的基準時鐘頻率,實現各網元時鐘間的同步,稱為網同步。 數字網同步的方式很多,主要有準同步、主從同步和互 同步 。通常國際通信時采用準同步方式。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的國內數字網同步都采用主從同步法,我國數字網同步也是采用主從同步方式。 準同步方式是指在一個數字網中各個節點,分別設置高精度的獨立時鐘,這些時鐘產生的定時信號以統一標準速率出現,而速率的變化限制在規定范圍內,故滑動率是可以接受的。通常國際通信時采用準同步方式。通常國際通信時采用準同步方式。 主從同步是目前廣泛應用的一種同步方式。是將一個時鐘(一般是最高一級時鐘)作為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17 - 主(基準)時鐘,網中其他時鐘(從時鐘)同步于主時鐘。目前,我國及 世界上多數國家的國內數字網同步都采用主從同步方式。 網中不設主時鐘,由網內各交換節點的時鐘相互控制,最后都調整到一個穩定的、統一的系統頻率上,這樣可以防止同步系統的系統頻率隨節點之間傳輸時延的變化而變化,從而實現全網的同步工作?;ネ娇煽啃杂懈纳疲到y較為復雜。 (2)數字同步網 用于實現數字交換局之間、數字交換局和數字傳輸設備之間的同步 ; 它是由各節點時鐘和傳遞頻率基準信號的同步鏈路構成的。 數字同步網的組成包括兩個部分 ,即交換局間的時鐘同步 和局內各種時鐘之間的同步。 2同步網的等級結構 我國數字同步網的等級分為 4 級:對這 4級時鐘的特點及設置位置要清楚。 第一級是基準時鐘( PRC ) ,由銫原子鐘組成,它是我國數字網中最高質量的時鐘,是其他所有時鐘的定時基準 第二級是長途交換中心時鐘,裝備 GPS 接收設備及有保持功能的高穩定時鐘,構成高精度區域基準鐘,該時鐘分為 A 類和 B 類。 A 類時鐘 :設置于一級和二級長途交換中心的大樓綜合定時供給系統( BITS) ,它通過同步鏈路直接與基準時鐘 同步。 B 類時鐘 :設置于三級和四級長途交換中心的大樓綜合定時供給系統( BITS),它通過同步鏈路受 A 類時鐘控制,間接地與基準時鐘同步。 第三級時鐘是有保持功能的高穩定度晶體時鐘。通過同步鏈路與二級時鐘或同等級時鐘同步。設置在匯接局和端局。 第四級時鐘是一般晶體時鐘,通過同步鏈路與第三級時鐘同步,設置于遠端模塊、數字終端設備和數字用戶交換設備。 3.大樓綜合定時供給系統( BITS)和定時基準的傳輸 (1)大樓綜合定時供給系統( BITS)是指在每個 通信大樓內,設有一個主鐘,它受控于來自上面的同步基準(或 GPS 信號),樓內所有其他時鐘受該主鐘同步。 主鐘等級應該與樓內交換設備的時鐘等級相同或更高。 BITS由五部分組成:參考信號入點、定時供給發生器、定時信號輸出、性能檢測及告警。 我國在數字同步網的二、三級節點設 BITS,并向需要同步基準的各種設備提供定時信號。 (2)定時基準有三種傳輸方式: 第一種是采用 PDH 2Mbit/s專線 . 第二種是采用 PDH 2Mbit/s帶有 業務的電路。 第三種是采用 SDH線路碼傳輸定時基準信號。 (三) 電信管理網 電信管理網是為保持電信網正常運行和服務,對其進行有效地管理所建立的軟、硬件系統和組織體系的總稱,是現代電信網運行的支撐系統之一。 TMN 是一個綜合的、智能的、標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18 - 準化的電信管理系統。 1電信管理網的主要功能是: 1)根據各局間的業務流向、流量統計數據,有效地組織網絡流量分配; 2)根據網絡狀態,經過分析判斷進行調度電路、組織迂回和流量控制等,以避免網絡過負荷和 阻塞擴散; 3)在出現故障時根據告警信號和異常數據采取封閉、啟動、倒換和更換故障部件等,盡可能使通信及相關設備恢復和保持良好運行狀態。 2電信管理網主要包括網絡管理系統、維護監控系統等,由操作系統、工作站、數據通信網、網元組成,其中網元是指網絡中的設備,可以是交換設備、傳輸設備、交叉連接設備、信令設備。數據通信網則提供傳輸數據、管理數據的通道,它往往借助電信網來建立。 1L411014 了解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 主要了解以下內容 一、下一代網絡( NGN)技術 通信技術的發展將呈現如下趨勢( 5點) NGN是大量采用了哪些創新技術( 3點) 下一代通信業務的典型特征( 5點) 二、軟交換 軟交換技術及其特征 軟交換體系架構的主要組成 三 3G簡介 3G的目標及系統特征 四、全光網絡 全光網絡的特點 全光網絡的結構 1L411020 光傳輸系統 需掌握的考點: 掌握光通信系統的構成 掌握 SDH設備的構成及功能 掌握 DWDM設備的構成及功能 1L411021 掌握光通信系統的構成 需掌握的考點: 一、光纖通信系統(包括 三、光傳輸設備) 二、光傳輸媒質 P14 ( P58 1L411080 光 (電 )纜特點及應用)(后面講) 四、光通信系統傳輸網技術體制 (已講 ) 五、光波分復用( WDM)(已講) 光通信系統通常指光纖傳輸通信系統 ,是目前通信系統中最常用的傳輸系統 .掌握光纖傳輸系統的基本原理是了解光通信的窗口 .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19 - 一、光纖通信系統 1. 光纖通信是以光波作為載頻 ,以光導纖維 (簡稱光纖 )作為傳輸媒介 ,遵循相應的技術體制的一種通信方式 . 最基本的光纖通信系統是由光發射機 ,光纖線路 (光纜和光中繼器 )和光接受機組成 。1L411021-1是光纖通信系統組成。 光傳輸設備主要包括:光發送機、光接收機、光中繼器。 1)光發送機:光發送機的作用是將數字設備的電信號進行電光轉換,調節并處理成為滿足一定條件的光信號后送入光纖中傳輸。 光發送機的組成如 1L411021-2。 1L411021-2 是光發送機組成框圖。光源是光發送機的關鍵器件,它產生光纖通信系統所需要的載波;輸入接口在電光之間解決阻抗、功率及電位的匹配問題;線路編碼包括碼型轉換和編碼; 調制電路將電信號轉變為調制電流,以便實現對光源輸出功率的調節。 光纖通信系統通常采用數字編碼 ,強度調制 ,直接檢波方式 . 調制方式強度調制就是在發送端用電信號通過調制器控制光源的發光強度,使光強度隨信號電流線性變化。光強度是指單位面積上的光功率 。 直接檢波是指在接收端用光電檢測器直接檢測光的有無,再轉化為電信 號。光纖作為傳輸媒介,以最小的衰減和波形畸變將光信號從發送端傳輸到接收端。為了保證通信質量,信號經過一定距離的衰減后,進入光中繼器,將已衰落的光信號脈沖進行補償和再生。 2)光接收機:光接收機的作用是把經過光纖傳輸后,脈沖幅度被衰減、寬度被展寬的弱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并放大、再生恢復出原來的信號。 1L411021-3是光接收機組成框圖。 3)光中繼器:光中繼器的作用是將通信線路中傳輸一定距離后衰弱、變形的光信號恢復再生,以便繼續傳輸。再生光中繼器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光 -電 -光中繼器; 另一種是光 -光中繼器。 二、光傳輸媒質 P14 ( P58 1L411080 光 (電 )纜特點及應用) 光纖是光通信系統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傳輸媒質。 光在光纖中傳播,會產生信號的衰減和畸變,其主要原因是光纖中存在損耗和色散。損耗和色散是光纖最重要的兩個傳輸特性,它們直接影響光傳輸的性能。 1L411022 掌握 SDH 設備的構成及功能 掌握: 一、 SDH的基本網絡單元 二、 SDH網絡接點接口 三、基本網絡單元的連接 SDH 傳輸網是由一些基本的 SDH 網絡單元( NE)和網絡節點接口( NNI)組成,通過光纖線路或微波設備等連接進行同步信息傳輸、復用、分插和交叉連接的網絡。 SDH 傳輸網具有全世界統一的網絡節點接口從而簡化了信號的互通以及信號的傳輸、復用、交叉連接和交換的過程;有一套標準化的信息結構等級,稱為同步傳送模塊 STM-N(N=1, 4,16, 64) 。 一、 SDH的基本網絡單元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20 - 構成 SDH 系統的基本網元主要有同步光纜線路系統、終端復用器( TM)、分插復用 器( ADM)、再生中繼器( REG)和同步數 字交叉連接設備( SDXC) ,其中 TM, ADM, REG, SDXC主要功能如 1 L411022-1所示 1終端復用器( TM): TM是 SDH基本網絡單元中最重要的網絡單元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將若干個 PDH低速率支路信號復用成為 STM-1幀結構電(或光)信號,或將若干個 STM-n信號復用成為 STM-N (nN)信號輸出。解復用過程與復用過程相反。 2分插復用器( ADM): ADM 是 SDH 傳輸系統中最具特色、應用最廣泛的基本網絡單元。功能 ;ADM 分插復用 器 :是在高速信號中分接(或插入)部分低速信號的設備。 3. 再生中繼器( REG): 功能 :是將經過光纖長距離傳輸后,受到較大衰減和色散畸變的光脈沖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后,進行放大、整形、再定時、再生成為規范的電脈沖信號,經過調制光源變換成光脈沖信號,送入光纖繼續傳輸,以延長通信距離 . 4. 同步數字交叉連接設備 (SDXC): SDXC 是指 SDH 設備或網絡中的數字交叉連接設備 主要功能 : 實現 SDH 設備內支路間、群路間、支路與群路間、群路與群路間的 交叉連接,還兼有復用、解復用、配線、光電互轉、保護恢復、監控和電路資源管理等多種功能。 二、 SDH網絡接點接口 所謂網絡節點接口( NNI)表示網絡節點之間的接口。 1L41102Z-2給出了網絡節點接口在 SDH網絡中的位置的一個示意。 對于 SDH 網絡接點接口規范一個統一的 NNI 標準,基本出發點在于,使其不受限于制定的傳輸媒質,不受限于網絡節點所完成的功能,同時對局間通信或局內通信的應用場合也不加以限定。 三、基本網絡單元的連接 (一)網 絡拓撲結構 根據網絡節點在網絡中的幾何安排,一網絡主要有以下幾種基本的拓撲結構:線形、星形、環形、樹形、網孔形。 (二)網絡組網實例及網絡分層 1L411022-2給出了網絡單元組網的一實例。按照 SDH網絡分層的概念,中示意標出了實際系統中的再生段、復用段和數字段。 1再生段:再生中繼器( REG)終端復用器( TM)之間、再生中繼器與分插復用器 (ADM)或再生中繼器與再生中繼器之間,這部分段落稱再生段。再生段終端( RST) :再生段兩端的REG、 TM和 ADM稱為 再生段終端( RST)。 2 復用段:終端復用器與分插復用器之間以及分插復用器與分插復用器之間稱為復用段。復用段終端( MST):復用段兩端的 TM及 ADM稱為復用段終端( MST)。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21 - 3 數字通道:終端數字復用器之間以及跨越兩個數字段以上的 ADM 間或 ADM 與 TM 之間。通道終端( PT):通道兩端的 TM 及 ADM 稱為通道終端( PT)。 1L411023 掌握 DWDM 設備的構成及功能 P6 P18-21 一、 DWDM工作方式 (一)按傳輸方向的不同可分為雙纖單向傳 輸系統、單纖雙向傳輸系統 1雙纖單向傳輸系統: 如 1L411023-1 所示, 在雙纖單向傳輸系統中,單向 DWDM 是指所有光通道同時在一根光纖上沿同一方向傳送,在發送端將載有各種信息的具有不同波長的已調光信號 1 ,入 2n 通過光復用器組合在一起,并在一根光纖中單向傳輸,由于各信號是通過不同的光波長攜帶的,所以彼此之間不會混淆。 在接收端通過光解復用器將不同光波長信號分開,完成多路光信號傳輸的任務。反向光信號的傳輸由另一根光纖來完成,同一波長在兩個方向上可以重復利 用。這種 DWDM系統在長途傳輸網中應用十分靈活,可根據實際業務量需要逐步增加波長來實現擴容。 2單纖雙向傳輸系統:如 1L411023-2所示,單纖雙向 DWDM是指光通路在同一根光纖上同時向兩個方向傳輸,所用波長相互分開,以實現彼此雙方全雙向有通信聯絡。與單向傳輸相比的優點: 1) 通??晒澕s一半光纖器件。 2)另外,由于兩個方向傳輸的信號不會交互產生四波混頻 (FWM),因此其總的四波混頻(FWM)產物比雙纖單向傳輸少得多。 缺點是,該系統需要采用特殊的措施來 對付光反射,且當需要進行光信號放大時,必須采用雙向光纖放大器。 (二)從系統的兼容性方面考慮可分為集成式系統、開放式系統 1集成式 DWDM 系統:集成式系統是指被承載的 SDH 業務終端必須具有標準的光波長和滿足長距離傳輸的光源,只有滿足這些要求的 SDH 業務才能在 DWDM系統上傳送。因此集成式DWDM 系統各通道的傳輸信號的兼容性差,系統擴容時也比較麻煩,因此實際工程較少采用。 2開放式 DWDM 系統:對于開放式波分復用系統來說,在發送端和接收端設有光波長轉換器( OTU),它的 作用是在不改變光信號數據格式的情況下(如 SDH 幀結構),把光波長按照一定的要求重新轉換,以滿足 DWDM 系統的波長要求?,F在 DWDM 系統絕大多數采用的是開放式系統。 二、 DWDM系統主要網元及其功能 DWDM 系統在發送端采用合波器( OMU),將窄譜光信號(速率在 2.5Gb/s 及以下符合ITU-T G.692)的不同波長的光載波信號合并起來,送入一根光纖進行傳輸;在接收端利用一個分波器( ODU) , 將這些不同波長承載不同信號的光波分開。各波信號傳輸過程中相互獨立。波分復用設備合(分)波器 的不同,傳輸的最大波道也不同,目前商用的 DWDM系統波道數可達 160波,若傳輸 l0Gbit/s 系統,整個系統總容量就有 1. 6Tbit/s. DWDM系統主要網絡單元有:光合波器( OMU )、光分波器( ODU)、光波長轉換器 (OTU)、光纖放大器( OA)、光分插復用器( OADM)、光交叉連接器( OXC)。各網元主要功能如下: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22 - 1.光合波器( OMU): 光合波器在高速大容量波分復用系統中起著關鍵作用,其性能的優劣對系統的傳輸質量有決定性影響。功能就是將不同波長的光信號相互獨立藕合在 一起,傳送到一根光纖里進行傳輸。這就要求合波器插入損耗及其偏差要小,信道間串擾小,偏振相關性低。合波器主要類型有介質薄膜干涉型、布拉格光柵型、星形藕合器、光照射光柵和陣列波導光柵( AWG)等。 2光分波器( ODU): 光分波器在系統中所處的位置與光合波器相互對立,光合波器在系統的發送端,光分波器在系統的接收端,所起的作用是將藕合在一起的光載波信號按波長,將各波道的信號相互獨立地分開,并分別發送到相應的低端設備。對其要求和其主要類型與光合波器類同。 3. 光波長轉換器( OTU): 光波長轉換器根據其所在 DWDM系統中的位置,可分為發送端 OTU、中繼器使用 OTU和接收端 OTU。發送端 OTU 主要作用是將終端通道設備送過來的寬譜光信號,轉換為滿足 WDM 要求的窄譜光信號,因此其不同波道 OTU的型號不同。 中繼器使用 OTU主要作為再生中繼器用 : 執行光電光轉換、實現 3R(再整形、再生、再定時 )功能 ; 對某些再生段開銷字節進行監視的功能。 接收端 OTU 主要作用是將光分波器送過來的光信號轉換為寬譜的通用光信號。根據波長轉 換過程中信號是否經過光電域的變換,又可將光波長轉換器分為兩大類:光一電一光波長轉換器和全光波長轉換器。 4光纖放大器( OA):光纖放大器是一種不需要經過光電光變換而直接對光信號進行放大的有源器件。它能高效補償光功率在光纖傳輸中的損耗,延長通信系統的傳輸距離,擴大用戶分配網覆蓋范圍。 光纖放大器在 WDM 系統中的應用主要有三種形式 : 功率放大器( BA,簡稱功放)、線路放大器( LA,簡稱線放)、預放大器( PA,簡稱預放)之分。 在發送端光纖放大器可以用在光發送端機的后面 作為系統的功率放大器( BA),用于提高系統的發送光功率。在接收端光纖放大器可以用在光接收端機的前面作為系統的預放大器( PA),用于提高信號的接收靈敏度。光纖放大器作為線路放大器時可用在無源光纖段之間以抵消光纖的損耗、延長中繼長度,稱之為光線路放大器( LA,簡稱線放)。 實現光網絡的關鍵是要在 OTN(光傳送網 )節點實現信號在全光域上的交換、復用和選路。目前在 OTN(光傳送網 )上的網絡節點主要有兩類:光分插復用器( OADM)和光交叉連接器( OXC)。 5光分插復用器( OADM): P6 P21 主要功能是:在光域實現傳統 SDH中的 SADM 分插復用器在時域中實現的功能,包括從傳輸設備中有選擇地下路去往本地的光信號,同時上路本地用戶發往其他用戶的光信號,而不影響其他波長信號的傳輸。即將需要上下業務的波道采用分插復用技術終端至附屬的 OUT(光波長轉換器)設備。 光分插復用器( OADM)工程中的主要技術要求是通道串擾和插入損耗。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23 - 6光交叉連接器( OXC): P6 P21 光交叉連接器是實現全光網絡的核心器件,其功能類似于 SDH系統中的 SDXC,差別在于OXC 在 光域上直接實現了光信號的交叉連接、路由選擇、網絡恢復等功能,無需進行 OEO 轉換和電處理 . 通過使用光交叉連接器,可以有效地解決現有的數字交叉連接設備( DXC)的電子瓶頸問題。光交叉連接器( OXC)是構成 OTN(光傳送網 )的核心設備 1L411030 微波和衛星傳輸系統 需掌握的內容: SDH 數字微波系統構成 熟悉的內容:微波信號的衰落及克服法 了解的內容:衛星通信及 VSAT通信系統的網絡結構和工作特點 1L411031 掌握 SDH 數字微波系統構成 一、 SDH數 字微波調制 SDH 微波的調制就是將 SDH 數字碼流通過移頻、移幅或移相的方式調制在微波的載波頻率上,然后經過放大等處理發送出去,實現遠距離的傳輸。目前大容量的 SDH微波均 采用 64QAM或 128QAM的調制技術 ,少數設備采用 256QAM調制技術。 二、 SDH微波中繼通信系統的組成 一個 SDH 微波通信系統可由端站、分路站、樞紐站及若干中繼站組成。 一個微波通信系統的容量配置一般由一個備用波道和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主用波道組成,簡稱 N+l。 1終端站處于微波傳輸鏈路兩端或 分支傳輸鏈路終點。向若干方向輻射的樞紐站,就其每一個方向來說也是一個終端站。這種站可上、下全部支路信號即低次群路,配備 SDH 數字微波傳輸設備和 SDH復用設備??勺鳛楸O控系統的集中監視站或主站。 2分路站也叫雙終端站,處在微波傳輸鏈路中間。作用: 1)可以將其傳輸的部分或全部主用波道在該站通過復用設備( ADM)上、下業務 2)可以將其傳輸的部分或全部主用波道在該站通過數字配線架( DDF)直通。 3)可以作為監控系統的主站,也可用作受控站。 3樞紐站是 指位于微波傳輸鏈路上,包含有三個或三個通信方向的站。作用: 1) 需完成數個方向的通信任務。即 在系統 N+1 配置的情況下,此類站要完成一個或多個主用波道 STM-1信號或部分支路的主用波道 STM-1的轉接或上、下業務。 2) 一般可作為監控系統的主站。 4中繼站是指處在微波傳輸鏈路中間,沒有上、下話路功能的站。 分類:可分為再生中繼站,中頻轉接站,射頻有源轉接站和無源轉接站。 由于 SDH 數字微波傳輸容量大,一般只采用再生中繼站。再生中繼站對收到的已 調信號解調、判決、再生,轉發至下一方向的調制器。這種站上不需配置倒換設備,只裝有數字微波通信設備,具有站間公務聯絡和無人值守功能。 三、天饋線和分路系統 電磁波到達接收地點后,由天線接下來(僅僅接收很小很小一部分功率),并通過饋線送到無線電接收機。 在均勻無限空間中傳播的電磁波是一種橫波,其電場矢量 E、磁場強度矢量 H 和波的傳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24 - 播方向三者之間,兩兩互相垂直,常用電場強度矢量 E 的變化來代表電磁波的變化 當電磁波在空間傳播時,其電場強度矢量 E的方向具有確定的規律,這種現象稱為電磁波的極化 。所謂線極化波就是其電場強度矢量 E 沿一定角度方向的波,當電場強度方向垂直于地面時,此電波就稱為垂直極化波;當電場強度方向平行于地面時,此電波就稱為水平極化波。垂直極化波要用具有垂直極化特性的天線來接收,水平極化波要用具有水平極化特性的天線來接收。當來波的極化方向與接收天線的極化方向不一致時,接收到的信號都會變小,也就是說,發生極化損失。一般情況下,在微波站內采用收發共用天線和多波道共用天線,這就要求微波天饋線系統除了含有用來接收或發射微波信號的天線及傳輸微波信號的饋線外,還必須有極化分離器、波道的分路系統等 。常用的天線類型為卡塞格林天線,從天線至分路系統之間的連接部分稱為饋線系統。 1微波天線的基本參數為天線增益、半功率角、極化去藕、駐波比。 2饋線有同軸電纜型和波導型兩種形式。 一般在 分米波段 ( 2GHz),采用同軸電纜饋線,在厘米波段 (4GHz以上頻段),故采用波導饋線 ,波導饋線系統又分為圓波導饋線系統、橢圓軟波導饋線系統和矩形波導饋線系統。饋線系統中還配有密封節、雜波濾除器、極化補償器、極化旋轉器、阻抗變換器、極化分離器等波導器件。 3收、發信波道分 路系統 位置:在饋線和收信機射頻輸入及發信機射頻輸出接口之間; 作用 : 是將不同波道的信號分開。 四、 SDH微波傳輸設備的組成 SDH微波傳輸設備主要由三部分電路組成:中頻調制、解調部分(中頻調制解調器);微波收發信機部分 ;操作、管理、維護和參數配置部分 (OAMP)。 中頻調制、解調器 要完成光電信號的變換、數字基帶信號處理和中頻調制、解調等功能。微波收、發信機主要用于中頻和微波信號間的變換,包括上下變頻、微波本振和功放及空間分集接收等主要電路 。 操作、管理、維護和參數配置部分 OAMP: 用于對 SDH 數字微波系統的智能化操作、管理、維護和參數配置。 1L411032 熟悉微波信號的衰落及克服法 一、電波衰落 微波信號在大氣中傳播時,由于受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衰落,這種收信電平隨時間起伏變化的現象,叫做電波傳播的衰落現象。 二、衰落的分類及對微波傳輸的影響 1視距傳播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上述大氣與地面效應引起的,從衰落發生的物理原因看,可分為以下幾類: 閃爍衰落 : K 型衰落 波導型衰落:由于氣象的影響,大氣層中會形成不均勻的結構,當電磁波通過這些不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25 - 均勻層時將產生超折射現象( K 0),這種現象稱為大氣波導。稱為大氣波導傳播。若微波射線通過大氣波導,而收,發兩點在波導層外,如下圖 2 所示。則接收點的電場強度除了有直線波和地面反射波以外,還有 “ 波導層 ” 以外的反射波,形成嚴重的干擾型衰落,甚至造成通信的中斷。 2衰落對微波傳輸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使得接收點收信電平出現隨機性的波動,這種波動有如下兩種情況:平衰落、頻率選擇型衰落 (1)在 信號的有用頻帶內,信號電平各頻率分量的衰落深度相同,這種衰落被稱為平衰落,發生平衰落時,當收信電平低于收信機門限時,造成電路質量嚴重惡化甚至中斷。 (2)另一種情況是信號電平各頻率分量的衰落深度不同,這種衰落稱為頻率選擇型衰落,嚴重時造成電路中斷。 三、克服衰落的一般方法 1利用地形地物削弱反射波的影響。 2將反射點設在反射系數較小的地面。 3利用天線的方向性。 4用無源反射板克服繞射衰落。 5分集接收。 1L411033 了解衛星通信及 VSAT 通信系統的網絡結構和工作特點 需掌握的內容:移動通信網絡的構成 需熟悉的內容: CDMA、 GSM網絡特點 需了解的內容:移動通信新技術及應用 1L411041 掌握移動通信網絡的構成 一、移動通信特點 二、移動通信的發展歷程 三、移動通信系統頻段分配 四、移動通信網絡構成 一、移動通信特點 1移動通信是指通信雙方或至少一方在移動中進行信息交換的通信方式。 移 動通信由無線和有線兩部分組成。無線部分提供用戶終端的接入,利用有限的頻率資源在空中可靠地傳送話音和數據;有線部分完成網絡功能,包括交換、用戶管理、漫游、鑒權等,構成公眾陸地移動通信網 (PLMN)。 2移動通信是有線和無線相結合的通信方式;無線電波傳播存在嚴重的多徑衰落;具有在互調、鄰頻、同頻干擾條件下工作的能力;具有多普勒效應;終端用戶的移動性。 多普勒效應則是指觀測者與波源之間存在有相對運動時 ,觀測者測得的波頻率與波源所發出的波頻率不同的現象 , 二、移動通信的發展歷程 移動通 信系統從 20 世紀 40 年代發展至今,根據其發展歷程和發展方向,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26 - 1第一代移動電話系統是模擬系統 70年代在世界許多地方得到研究。 采用的技術:由貝爾實驗室提出的蜂窩組網技術,在多址技術上采用頻分多址技術( PDMA)。 特點:頻譜利用率低,設備成本高,業務種類少,保密性差,容量小,不能滿足用戶量的發展。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國的 AMPS(高級移動電話業務)和英國的 TACS(全接入通信系統 )。 2第二代移動電話系統是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 統 . 具有代表性的是: 20 世紀 80 年代幾乎同時出現了兩種重要的通信體制,一種是 TDMA,另一種是 CDMA。 TDMA 體制的典型代表是歐洲的 GSM 系統, CDMA 體制典型的代表是美國的IS-95系統。 由于 GSM相對模擬移動通信技術是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所以簡稱 2G, 1995年香港和美國的 CDMA公用網開始投入商用。我國于 1998年開始 CDMA商用化。 GSM 系統和 CDMA 系統主要區別是多址方式的不同, GSM 是采用時分多址( TDMA)方式,而 CDMA 是采用碼分多址。 3 IMT-2000 支持的網絡成為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 (3G),是將無線通信與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 功能: 1)它能夠處理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 2)它可以支持高達 2Mbit/s 的傳輸速率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標準有: WCDMA, CDMA2000, TD-SCDMA,其中歐洲的 WCDMA和美國的 CDMA2000 分別是在 GSM 和 IS-95CDMA 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唐電信代 表中國提出的TD-SCDMA標準采用了 TDD 模式,支持不對稱業務。 1999 年 10 月國際電信標準化部門( ITU-T)最終通過了 IMT-2000 無線接口技術規范建議,確立了 IMT-2000所包含的無線接口技術標準。 三、移動通信系統頻段分配 (略 ) 四、移動通信網絡構成 移動通信系統主要由移動交換子系統( NSS)、操作維護子系統( OSS)、基站子系統 (BSS)和移動臺( MS)四大部分組成 ,見 1L4110412-2。 (一)移動臺 MS MS是移動 用戶設備,它由移動終端和客戶識別卡( SIM卡)組成。 移動終端就是 “ 機 ” ,它可完成話音編碼、信道編碼、信息加密、信息的調制和解調、信息發射和接收。 SIM 卡就是 “ 人 ” ,存有認證客戶身份所需的所有信息,并能執行一些與安全保密有關的重要信息,以防止非法客戶進入網路。 SIM 卡還存儲與網路和客戶有關的管理數據,只有插入 SIM卡后移動終端才能接入進網。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27 - (二)基站子系統 BSS BSS 子系統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基站收發信臺( BTS)負責無線傳輸;基站控制器( BSC)負責控制 與管理。 一個基站子系統 BSS 系統由一個 BSC(基站控制器)與一個或多個 BTS(基站收發信臺)組成,一個 BSC可以根據話務量需要控制多個 BTS. 1基站控制器( BSC)是基站系統 (BSS)的控制部分,在 BSS中起交換作用。 BSC一端可與多個 BTS 相連,另一端與移動交換中心( MSC)和操作維護中心 OMC相連。 BSC面向無線網絡,主要負責完成無線網絡管理、無線資源管理及無線基站的監視管理,控制移動臺和 BTS 之間無線連接的建立、接續和拆除等管理,控制完成移動臺 的定位、切換和尋呼,提供語音編碼、碼型變換和速率適配等功能,并能完成對基站子系統的操作維護功能。 2無線基站( BTS)即:基站收發信臺。是基站子系統( BSS)的無線部分, BTS 在系統中的位置處于移動臺 MS與基站控制器( BSC)之間。 基站( BTS)是由基站控制器 BSC 控制,服務于某個小區的無線收發信設備,完成基站控制器 BSC與無線信道之間的轉換,實現基站 (BTS)與移動臺 (MS)之間通過空中接口的無線傳輸以及相關的控制功能。 (三)移動交換子系統 NSS 移動 交換子系統 NSS 主要完成話務的交換功能,同時管理用戶數據和移動性所需的數據庫。 NSS 子系統的主要作用是管理移動用戶之間的通信和移動用戶與其他通信網用戶之間的通信。 移動交換子系統主要由移動交換中心( MSC)與操作維護臺( OMC )以及移動用戶數據庫所組成。 1移動交換中心( MSC)是公用陸地移動網( PLMN)的核心。 MSC 對位于它所覆蓋區域中的移動臺進行控制和完成話路接續的功能,也是公用陸地移動網( PLMN)和其他網絡之間的接口。 它完成通話接續,計費, BSS(基站子系統)和 MSC(移動交換中心)之間的切換和輔助性的無線資源管理、移動性管理等功能。 MSC從移動用戶數據庫中取得處理用戶呼叫請求所需的全部數據。反之, MSC則根據移動臺位置信息的新數據更新移動用戶數據庫。 2管理部門用于移動用戶管理的數據、移動交換中心 (MSC)所管轄區域中的移動臺的相關數據以及用于系統的安全性管理和移動臺設備參數信息。 (四)操作維護子系統 OSS 操作維護子系統對整個網絡進行管理和監控。通過它實現對網內各種部件功能的監視、狀態報 告、故障診斷等功能。 操作支持子系統 (OSS) 主要包括網路管理中心 (NMC),安全性管理中心 (SEMC),集中計費管理的數據后處理系統 (DPPS)、用戶識別卡個人化管理中心 (PCS)等 1L411042 熟悉 GSM、 CDMA 網絡特點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28 - 一、 GSM移動通信系統 (一)工作頻段及頻道間隔 我國 GSM通信系統采用 900MHz頻段,相鄰兩頻道間隔為 200kHz 。 GSM頻率復用是指在不同間隔區域使用相同頻率進行覆蓋。 GSM無線網絡規劃基本上采用4 3 頻 率復用方式。 (三) GSM采用的多址技術 (四) GSM信道 GSM 中的信道分為物理信道和邏輯信道,一個物理信道就是頻寬 200kHz,時長為0. 577ms的物理實體。邏輯信道又分為兩大類:業務信道和控制信道。 1業務信道( TGH):用于傳送編碼后的話音或客戶數據。在上行和下行信道上,點對點( BTS對一個 MS,或反之)方式傳播 . 2控制信道:用于傳送信令或同步數據。根據所需完成的功能又把控制信道定義成廣播、公共及專用三種控制信道。 ( 五) GSM通信系統的構成, GSM 通信系統主要由移動交換子系統( NSS) 、基站子系統( BSS)和移動臺( MS)三大部分組成。其中 NSS與 BSS 之間的接口為 A接口, BSS與 MS之間的接口為 Um接口。 GSM規范對系統的 A接口和 Um接口都有明確的規定,也就是說, A接口和 Um接口是開放的接口。 (六)切換 處于通話狀態的移動用戶從一個基站子系統( BSS)移動到另一個 BSS 時,切換功能保持移動用戶已經建立的鏈路不被中斷。切換包括 BSS 內部切換、 BSS間的切換和 MSS間的切換。其中 BSS 間的切換和 MSS 間的切換都需要一由 MSC 來控制完成,而 BSS 內部切換由 BSC 控制完成。 二、 CDMA通信系統 (一) CDMA工作頻段 CDMA是用編碼區分不通用戶,可以用同一頻率、相同帶寬的同時為用戶提供收發雙向的通信服務。不同的移動用戶傳輸信息所用的信號用各自不同的編碼序列來區分 . 我國 CDMA通信系統采用 800MH:頻段: 825835MHz(移動臺發、基站收); 870880MHz(基站發、移動臺收) ).雙工間隔為 45MHz,工作帶 寬為 lOMHz,載頻帶寬 (二) CDMA多址方式 1 CDMA 給每一用戶分配一個唯一的碼序列 (擴頻碼),并用它來對承載信息的信號進行編碼。 DMA通常也用擴頻多址來表征。 2 CDMA按照其采用的擴頻調制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直接序列擴頻( DS)、跳頻擴頻( FH)、跳時擴頻( TH)和復合式擴頻。擴頻通信系統具有抗干擾能力強、保密性好、可以實現碼分多址、抗多址干擾、能精確地定時和測距等特點。 (三) CDMA信道 CDMAIS-95A中主要有兩類信道:開銷 信道和業務信道。導頻信道、尋呼信道、同步信道、接入信道統稱為開銷信道。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29 - 導頻信道、尋呼信道、同步信道、業務信道構成前向信道;接入信道、業務信道構成反向信道。 (四) CDMA通信系統的構成 CDMA系統同 GSM等 2G 移動通信系統一樣由移動交換子系統(含C, EIR,VLR, HLR, AUC)、基站子系統(含 BSC 和 BTS)和移動臺( MS)三大部分組成。其中 NSS與 BSS之間的接口為 A接口, BSS與 MS之間的接口為 Um接口。 (五) CDMA切換 與 GSM的硬切換相比, CDMA移動臺在通信時可能發生:同頻軟切換;同頻同扇區間的更軟切換;不同載頻間的硬切換。 所謂軟切換是指移動臺開始與一個新的基站聯系時,并不立即中斷與原基站間的通信,當與新的基站取得可靠通話后,再中斷與原基站的通信。這使得 CDMA相對 GSM在切換成功率方面大大提高。 (六) CDMA的優點, 與 FDMA和 TDMA相比, CDMA具有以下優點: 1系統容量大 2系統通信質量更佳。 3頻率規劃靈活,擴展簡單。 4頻帶利用率高。 5適用于多媒體通信系統。 6 CDMA手機的備用時間更長。 1L411043 了解移動通信新技術及應用 一、 3G概況 CDMA被認為是第三代移動通信 (3G)技術的首選,目前的標準有 WCDMA、 CDMA2000、TD-SCDMA。 TD-SCDMA時分同步碼分多址接入技術,是由中國提交并于 2000年 5月被國際電聯認可、2001 年 3月被 3GPP認可的世界第三代移動通信 (3G)的三個主流標準之一。 TD-SCDMA是一種全新移動通 信技術 ,采用 TDD模式 TDD(時分雙工 ),并同時采用了同步 CDMA,智能天線、軟件無線電、接力切換等一系列高新技術。 二、 3G網絡結構 3G的網絡結構大致分為: UE(用戶設備)、 UTRAN(無線接入網)、 CORENetwork(核心網)三部分組成。 三、 3G工作模式 3G主要有兩種工作模式即:頻分數字雙工( FDD)模式和時分數字雙工( TDD)模式。 1L411050 交換系統 P7 P35 本節的考點: 掌握交換系統分類及特點 掌握電路交換設備的功能及構成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30 - 掌握分組交換技術的應用及特點 1L411051 掌握交換系統分類及特點 傳輸系統是通信網絡的神經系統,交換系統則是各個神經的中樞,它在通信網絡擔負著為信源和信宿之間信息的連接橋梁,其核心設備是交換機。 根據信源和信宿之間傳輸信息的種類, 交換系統主要分為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系統。 一、電路交換 (一)工作原理 電路交換是在通信網中任意兩個或多個用戶終端之間建立電路暫時連接的交換方式,暫時連接獨占一條電路并 保持到連接釋放為止。 利用電路交換進行數據通信或電話通信必須經歷三個階段:建立電路階段、傳送數據或語音階段和拆除電路階段 . 電路交換屬于電路資源預分配系統。電路交換系統有兩種交換方式:空分交換和時分交換。 1空分交換是入線在空間位置上選擇出線并建立連接的交換。空分交換基本原理可歸納為以 n條入線通過以 n m接點矩陣選擇到 m條出線或某一指定出線,但接點同一時間只能為一次呼叫利用,直到通信結束才釋放。 2時分交換是時分多路復用( TDM)在交換上的具體應用。在時分 交換方式中,通過時隙交換網絡完成語音的時隙搬移,從而做到入線和出線間信號交換。 (二)電路交換的特點 電路交換的特點是可提供一次性無間斷信道。在利用電路交換進行通信時,存在著兩個限制條件:首先,在進行信息傳送時,通信雙方必須處于同時激活可用狀態;其次,兩個站之間的通信資源必須可用,而且必須專用。 1 呼叫建立時間長,并且存在呼損 :在通信雙方所在的兩節點之間(中間可能有若干個節點)建立一條專用信道所花的時間稱為呼叫建立時間。在電路建立過程中,若由于交換網繁忙等原因而使建立失 敗,對于交換網則要拆除已建立的部分電路,用戶需要掛斷重撥,這叫呼損。過負荷時呼損率增加,但不影響接通的用戶。 2 對傳送信息沒有差錯控制 3 對通信信息不做任何處理,原封不動地傳送(信令除外 ):一旦電路建立后,數據以固定的速率傳輸。除通過傳輸通道形成的傳播延遲以外,沒有其他延遲。在每個節點上的延遲很小,因此延遲完全可以忽略。電路交換適用于實時、大批量、連續的數據傳輸。 4 線路利用率低 :從電路建立到進行數據傳輸,直至通信鏈路拆除,通道都是專用的,再加上通信建立時間、拆除時間 和呼損,其利用率較低。 5 通信用戶間必須建立專用的物理連接通路 6 實時性較好 :每一個終端發起呼叫或出現其他動作,系統能夠及時發現并做出相應的處理。 二、報文交換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31 - (一)報文交換的原理 報文交換又稱為存儲轉發交換,與電路交換的原理不同,不需要提供通信雙方的物理連接,而是將所接收的報文暫時存儲。報文中除了用戶要傳送的信息以外,還有目的地址和源地址。交換節點要分析目的地址和選擇路由,并在該路由上排隊,等待有空閑電路時才發送到下一交換節點。報文交換可以 進行速率、碼型的變換,具有差錯控制措施,可以發送多目的地址的報文,過負荷時則導致時延的增加。 (二)報文交換的特點 報文交換是交換機對報文進行存儲一轉發,它適合于電報和電子函件業務。 1報文交換過程中,沒有電路的接續過程,也不存在把一條電路固定分配給一對用戶使用,而一條鏈路可進行多路復用,從而大大提高了鏈路的利用率。 2交換機以 “ 存儲一轉發 ” 方式傳輸數據信息,它不但可以起到匹配輸入輸出傳輸速率的作用,易于實現各種不同類型終端之間的互通,而且還能起到防止呼叫 阻塞、平滑通信業務量峰值的作用。 3不需要收、發兩端同時處于激活狀態。 4傳送信息通過交換網時延較長,時延變化也大,不利于交互型實時業務。 5對設備要求較高。交換機必須具有大容量存儲、高速處理和分析報文的能力。 三、分組交換 (一)分組交換原理 分組交換采用存儲一轉發方式,將用戶要傳送的信息分割為若干個分組,每個分組中有一個分組頭,含有可供選路的信息和其他控制信息。分組交換節點對所收到的各個分組分別處理,按其中的選路信息選擇去向,以 發送到能到達目的地的、下一個交換節點。 (二)分組交換方式 為適應不同業務的要求,分組交換可提供兩種服務方式: 虛電路方式與數據報方式。 1虛電路 虛電路方式是面向連接的方式,就是在用戶數據傳送前先通過發送呼叫請求分組建立端到端的虛電路;一旦虛電路建立后,屬于同一呼叫的數據分組均沿著這一虛電路傳送,最后通過呼叫清除分組來拆除虛電路。 (1)虛電路不同于電路交換中的物理連接,而是邏輯連接。虛電路并不獨占線路,在一條物理線路上可以同時建立多個虛電路,以達到 資源共享。 (2)虛電路方式的每個分組頭中含有對應于所建立的邏輯信道標識,不需進行復雜的選路;屬于同一呼叫的各分組在同一條虛電路上傳送,按原有的順序到達終點,不會產生失序現象;對故障較為敏感,當傳輸鏈路或交換節點發生故障時可能引起虛電路的中斷,需要重新建立。 (3)虛電路方式適用于較連續的數據流傳送,如文件傳送、傳真業務 等。 2數據報 (1)數據報不需要預先建立邏輯連接,稱為無連接方式。 (2)數據報方式的每個分組頭中含有詳細的目的地址,各個分組 獨立地進行選路;屬于同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32 - 一呼叫的各分組可從不同的路由轉送,會引起失序;由于各個分組可選擇不同的路由,對故障的防衛能力較強,從而可靠性較高。 (3)數據報方式適用于面向事物的詢問響應型數據業務。 (三)分組交換的特點 1 分組交換的主要優點 (1)信息的傳輸時延較小 ,而且變化不大,能較好地滿足交互型通信的實時性要求; (2)易于實現鏈路的統計時分多路復用,提高了鏈路的利用率。 (3)容易建立靈活的通信環境 ,便于在傳輸速率、信息格式、編碼類 型、同步方式以及通信規程等方面都不相同的數據終端之間實現互通。 (4)可靠性高。 分組作為獨立的傳輸實體, 便于實現差錯控制 ,從而大大地降低了數據信息在分組交換網中的傳輸誤碼率,一般可達 10-10 以下。 (5)經濟性好 。信息以 “ 分組 ” 為單位在交換機中進行存儲和處理,節省了交換機的存儲容量,提高了利用率,降低了通信的費用。 2分組交換的主要缺點 (1)由于網絡附加的信息較多,影響了分組交換的傳輸效率。 (2)實現技術復雜。交換機要對各種類型的分組進行分 析處理,這就要求交換機具有較強的處理功能。 來 1L411052 掌握電路交換設備的功能及構成 一、電話交換機的任務、功能及組成 (一)電話交換機的任務及功能 電話交換機的基本任務是完成任意兩個電話用戶之間的通話接續。 交換機必須有下列功能:呼叫檢出、接收被叫號碼、對被叫進行忙閑測試、向被叫振鈴,向主叫送回鈴音、被叫應答,接通話路,雙方通話、及時發現話終,進行拆線,使話路復原。 (二)電話交換機系統構成 交換機系統由進行通話的話路系統和連 接話路的控制系統構成。 1話路系統包括用戶電路、設備、交換網絡、出中繼器、入中繼器、繩路及具有監視功能的信號。話路系統的構成方式有空分方式和時分方式。空分方式傳送模擬信號,時分方式傳送數字信號。 2控制系統包括譯碼、忙閑測試、路由選擇、鏈路選試、驅動控制、計費等設備??刂葡到y的控制方式有布線邏輯控制方式(簡稱布控方式)和存儲程序控制方式(簡稱程控方式)。 二、 程控數字交換機功能 程控數字交換機的特點是將程控、時分、數字技術融合在一起。所以時分程控 數字交換機就比其他制式的交換機有更多的優點,得到廣泛的應用。 (一)程控數字交換原理 程控數字交換機是直接交換數字化的語音信號,欲實現數字信號交換的目的,必須做到在不同話路時隙發送和接受信號。只有這兩個方向的交換同時建立起來,才能完成數字話音信號交換。實現這個功能要依靠數字交換設備。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33 - 數字交換實質上就是把 PCM 系統有關的時隙內容在時間位置上進行搬移,因此也叫做時隙交換。 數字交換網絡由時間( T)接線器和空間( S)接線器組成,能夠將任何輸入 PCM復用線上的任一時 隙交換到任何輸出 PCM復用線上的任一時隙中去。 在同一條 PCM總線的不同時隙之間進行交換,采用時間( T)型接線器完成;在不同 PCM總線的同一時隙之間進行交換,采用空間( S)型接線器完成;在不同 PCM 總線的不同時隙之間進行交換,采用 TST 或 STS型交換網絡完成。 (二)程控數字交換機的基本功能 程控數字交換機系統所具有的基本功能應包含檢測終端狀態、收集終端信息和向終端傳送信息的信令與終端接口功能,交換接續功能和控制功能。 1信令與終端接口功能 對 于數字交換系統來講,進入交換網絡的必須是數字信號,這就要求接口電路應具有模數( A/D)轉換功能和數模( D/A)轉換功能。 對于各種不同的外圍環境要有不同的接口。為了建立用戶間的信息交換通道、就要傳遞各自的狀態信息,這些狀態信息有呼叫請求與釋放信息、地址信息和忙閑信息。它們都以信令的方式通過終端接口進行傳遞。所以不同的接口電路配以不同的信令方式。 2交換接續功能 對于電路交換而言,交換機的功能就是要為兩個通話用戶建立一條語音通路,這就是交換機的交換接續功能。 交換接續功能是由交換網絡實現的。空分交換機使用空分的交換網絡,完成模擬信號的空間交換任務。數字交換機使用數字交換網絡,通過語音存儲器完成時隙交換任務。 3控制功能 上述的信令與接口功能和交換接續功能都是在控制功能的指令下進行工作的。控制功能可分為低層控制和高層控制。 低層控制主要是指對連接功能和信令功能的控制即掃描與驅動:掃描用來發現外部事件的發生或信令的到來,驅動用來控制通路的連接、信令的發送或終端接口的狀態變化。高層控制是指與硬設備隔離的高一層呼叫控制 三、程控數字交換機構成 為了完成上述功能,數字交換機的硬件系統應包括話路系統和控制系統。交換機的軟件系統則包括操作系統和應用系統等。 (一)硬件系統 程控數字交換機硬件系統由話路系統、控制系統、外圍設備組成。 1話路系統 由用戶模塊、遠端用戶模塊、選組級(數字交換網絡)、各種中繼接口、信號部件等組成。用戶模塊:是模擬用戶終端與數字交換網絡(選組級)之間的接口電路,由用戶電路和用戶集線器組成。 2控制系統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34 - 一般可分為三 級:第一級:電話外設控制級:對靠近交換網絡及其他電話外設部分進行控制。第二級:呼叫處理控制級:它是整個交換機的核心。第三級:維護測試級。 3外圍設備 磁帶機或磁盤機,維護終端設備,測試設備,時鐘,錄音通知設備,監視告警設備 (二)軟件系統 程控交換機的軟件由運行軟件和支援軟件兩大類組成。 1運行軟件 運行軟件是交換機在運行中直接使用的軟件。它可分成系統程序和應用程序。 系統程序是交換機硬件同應用程序之間的接口。它有內部調度程序、輸入 輸出處理程序、資源調度和分配、處理機間通信管理、系統監視和故障處理、人一機通信等程序。應用程序包含有呼叫處理、用戶線及中繼線測試、業務變更處理、故障檢測、診斷定位等程序。 2支援軟件 支援軟件是用來開發、生成和修改交換機的軟件,以及開通時的測試程序。支援軟件包括編譯程序,連接裝配程序,調試程序,局數據生成,用戶數據生成等程序。 為了保證交換機的業務不間斷則要求軟件應具有安全可靠性、可維護性、可擴充性,不僅完成呼叫處理,還應具有完善的維護和管理功能。 1L411053 掌握分組交換技術的應用及特點 分組交換也稱包交換,是為了適應計算機通信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是數據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 X. 25分組交換 公用分組交換數據是采用分組交換技術,給用戶提供低速數據業務的數據通信網。 1976年, CCITT正式公布了著名的 X. 25建議,為公用數據通信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X. 25建議是數據終端設備( DTE)與數據電路終端設備( DCE) 之間的接口協議,它使得不同的數據終端設備能接入不同的分組交換網 。 由于 X.25 協議是分組交換網中最主要的一個 協議,因此,有時把分組交換網又叫做 X.25網。 OSI共有七層: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送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x.25涉及到底三層 二、幀中繼 幀中繼是分組交換網的升級換代技術,幀中繼是以分組交換技術為基礎。與 X.25協議相比,幀中繼僅完成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的功能,不再進行逐段流量控制和差錯控制,在使用簡化分組交換傳輸協議相關信息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網絡傳輸效率,以幀為單位進行數據傳輸與交換。 幀中繼技術是在開放系統互聯( OSI)第二層上用簡化的方法 傳送和交換數據單元的一種技術。 (一)幀中繼技術特點 幀中繼是分組交換網的升級換代技術,幀中繼是以分組交換技術為基礎,同 X. 25分組交換技術相比,它具有下列特點: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35 - 1網絡資源利用率高 2傳輸速率高 3費用低廉 4兼容性好 5組網功能強 (二)幀中繼交換機 1幀中繼交換機的分類 目前,幀中繼交換機大致有以下三類: (1)改裝型 X. 25分組交換機。 (2)采用全新的幀中繼結構設計的新型交換機 (3)采用信元中繼、 ATM 技術且支持幀中繼接口的 ATM交換機 2.幀中繼交換機的特性 (1)幀中繼交換機具有三種類型的接口:用戶接入接口、中繼接口和網管接口。 (2)具有業務分級管理的功能。 (3)具有寬帶管理功能。 (4)具有用戶線管理、中繼管理、路由管理和 PVC 狀態管理功能,支持 PVC(永久性虛電路 )和 SVC(半永久性虛電路 )連接,具有自動節點間路由和連接管理能力。 (5)具有擁塞 管理功能。 (6)具有信令處理能力。 (7)具有用戶選用業務處理能力。 (8)具有網管控制信息通信功能。 (9)具有網絡同步能力,能夠與其他網絡互聯互通。 三、異步轉移模式( ATM) 異步轉移模式( ATM)通信網是實現高速、寬帶傳輸多種通信業務的現代數據通信網形式之一。 ATM是 ITU-T確定用于寬帶綜合業務數字網( B-ISDN)的復用、傳輸和交換模式技術。 1 ATM在綜合了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優點的同時,克服了電路交換方式 中網絡資源利用率低、分組交換方式信息時延大和抖動的缺點,可以把語音、數據、圖像和視像等各種信息進行一元化的處理、加工、傳輸和交換,大大提高了網絡的效率。 ATM 構成的網絡具有綜合處理信息的能力,在現代通信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 ATM提供高速、高服務質量的信息交換,靈活的帶寬分配及適應從很低速率到很高速率的帶寬業務。其交換技術的特點如下: (1)采用面向連接的工作方式,通過建立虛電路來進行數據傳輸,同時也支持無連接業務。 (2)采用固定長度的數據包,信元由 53個字 節組成,開頭 5 個為信頭,其余 48個為信息域,或稱凈荷。信頭簡單,可減少處理開銷。 (3) ATM 技術簡化了網絡功能與協議。網絡流量控制口擁塞控制采用連接接納控制( CAC)和應用參數控制( UPC)等合約式方法,并在網絡出現擁塞時通過丟棄信元來緩解擁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36 - 塞。 四、路由器 (一)應用 1路由器是網絡層的互聯設備,用于連接多個邏輯上分開的網絡,在網絡層將數據包進行存儲轉發。它只接收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路由器是連接 IP網的核心設備。 2路由器主要用于網 絡連接,進行數據處理以及配置管理、容錯管理、性能管理等。 3 路由器的功能分為數據通道功能和控制通道功能。數據通道功能用于完成每一個到達分組的轉發處理,包括路由查表、向輸出端傳送分組和輸出分組調度;控制通道功能用于系統的配置、管理及路由表維護。 (二)路由器組成及分類 1路由器主要由輸入輸出端口、交換機構、處理機組成。輸入輸出端口連接與之相連的子網;交換機構在路由器內部連接輸入與輸出端口;處理機負責建立路由轉發表。 2由于應用場合的不同,路由器可分為骨 干路由器、企業路由器和接入路由器。骨干路由器用于連接各企業網;企業路由器用于互連大量的端系統;接入路由器用于傳統方式連接撥號用戶。 五、多協議標記交換( MPLS) (一)標記交換 標記交換,是指標記路由器( LSR)根據標記轉發數據。 MPLS 基本網絡結構由標記邊緣路由器( LER)和標記路由器( LSR)組成。 (二)多協議標記交換的技術特點 MPLS 支持多種協議,可使不同網絡的傳輸技術統一在 MPLS 平臺上,保證多種網絡的互聯互通。對上,它可以支持 IPv4 和 IPv6 協議,以后將逐步擴展到支持多種網絡層協議;對下,它可以同時支持 X. 25, ATM、幀中繼、 PPP, SDH, DWDM等多種網絡。 MPLS 是一種與鏈路層無關的技術。 MPLS的流量控制機制主要包括路由選擇、負載均衡、路徑備份、故障恢復、路徑優先級碰撞等,在流量控制方面更優于傳統的 IP網絡。 1L411060 其他通信網 共四個考點: 掌握數字數據網的構成及應用 掌握用戶接入網類型及應用 熟悉計算機網絡的內容 了解 下一代網絡( NGN) 1L411061 掌握數字數據網的構成及應用 一、數字數據網的特點 1數字數據網( DDN)是利用數字信道傳輸數據的一種傳輸網絡。它的傳輸媒介有光纜、數字微波、衛星信道,用戶端可用普通的電纜和雙絞線。和 X. 25提供交換式的數據連接不同, DDN是為計算機聯網提供半永久性固定或半半永久性固定的連接數據通道。 DDN向用戶提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37 - 供的是半永久性的數字連接,沿途不進行復雜的軟件處理,因此延時較小,避免分組交換網中傳輸時延大且不固定的缺點; DDN 采用數字交叉連接裝置,可根據用 戶需要,在約定的時間內接通所需帶寬的線路,信道容量的分配和接續在計算機控制下進行,且有較大的靈活性。 2利用數字信道傳輸數據信號與傳統的模擬信道相比,具有傳輸質量高、速度快、帶寬利用率高等一系列優點。 (1) DDN是同步數據傳輸網,傳輸質量高,傳輸誤碼率可達 10-11。 (2)傳輸速率高,網絡時延小。 (3) DDN 是任何規程都可以支持、不受約束的全透明傳輸網,可支持數據、圖像、話音等多種業務。 (4)網絡運行管理簡便。 DDN 將檢錯、 糾錯等功能放到智能化程度較高的終端來完成,因而簡化了網絡運行管理和監控的內容,這樣也為用戶參與網絡管理創造了條件。 (5) DDN對數據終端設備的數據傳輸速率沒有特殊的要求。 二、 DDN的組成和一般結構形式 (一) DDN的組成。 數字數據傳輸系統主要由本地網系統、復用及交叉連接系統、局間傳輸系統、同步定時系統和網絡管理系統等五部分組成。 1本地接入系統 本地接入系統由用戶設備、用戶線和用戶接入單元組成,其中把用戶線和用戶接入單元稱為 用戶環路。 (1)用戶設備發出的信號是用戶的原始信號,可以是脈沖形式的數據信號、音頻形式的話音和傳真信號、數字形式的數據信號等。它們共同特點是適合于在用戶設備中處理,而不適合在用戶線上傳輸。常用的用戶設備有數據終端設備( DTE)、個人計算機、工作站、窄帶話音和數據多路復用器、可視電話機等。 (2)用戶線指一般的市話用戶使用的電纜或光纜。 (3)用戶接入單元的作用 2復用及交叉連接系統 (1)復用就是把多路信號集合在一起,共同占用一個物理傳 輸介質,典型的復用方式有頻分復用( FDM)和時分復用口( TDM) 。 ( 2)數字交叉連接系統( DCS)用于通信線路的交叉、調度及管理。 它由同步電路、交叉連接、微機處理三個單元組成。同步電路為網絡提供精確的定時信號,用于進行時隙校準;交叉連接負責完成時隙的交叉連接;微機處理用于管理內部和外部操作。主要功能是維持操作系統,處理輸入的命令和內部中斷,監測內部出錯及告警信號并作出反應,以及執行時隙交叉并監視系統是否正常工作。 DCS 采用單級時隙交換結構,由于沒有中間交換環節,因 而就不存在中間阻塞路徑,使得它對任何數量的 64kbit/s 線路的交叉不會阻塞。 DCS可在極短的時間內對 N64kbit/s 和 2. 048Mbit/s線路進行交換,并可對任意通道進行測試。 DCS可提供端到端的最優連接,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38 - 使通信網的規劃及傳輸線路的使用效率更高。 3局間傳輸系統 局間傳輸是指節點間的數字信道以及由各節點通過與數字信道的各種連接方式組成的網絡拓撲。局間傳輸的數字信道通常是指數字傳輸系統中的基群( (2.048Mbit/s)信道。網絡拓撲結構是根據網絡中各節點的信息流 量流向,并考慮了網絡的安全而組建的。 4網同步系統 網同步系統的任務是提供全網絡設備工作的同步時鐘,確保 DDN 全網設備的同步工作。網同步分為準同步、主從同步和互同步三種方式。 DDN通常采用主從同步方式。 5網絡管理系統 DDN 的網絡管理包括用戶接入管理、網絡資源的調度、路由選擇、網絡狀態的監控、網絡故障的診斷、告警與處理、網絡運行數據的收集與統計,以及計費信息的收集與報告等。 (二) DDN的一般結構形式 DDN節點類型從組網功能上分 可分為 2M節點、接入接點和用戶節點三種類型。 2M 節點用于網上的骨干節點,執行網絡業務的轉換功能,并提供 2Mbit/s(El)接口,對N64kbit/s 的信號進行復用和交叉連接。接入接點主要為 DDN 各類業務提供接入功能,對小于 N x 64kbit/s 子速率信號復用和交叉連接;并提供幀中繼業務和壓縮語音 G3 傳真用戶入網 。 用戶節點主要為 DDN用戶入網提供接口,并進行必要的協議轉換。 三、 DDN網絡業務類別 DDN 網主要為用戶提供專用電路,包括規定速率的點到點或點到多點的數 字專用電路和特定要求的專用電路,以及幀中繼業務和壓縮語音 G3傳真業務 (一)專用電路業務 (二)虛擬專用網( VPN)業務 (三)幀中繼業務 (四)話音 G3傳真業務 話音 G3 傳真業務是通過在用戶入網處設置話音服務模塊( VSM)來提供話音 G3 傳真業務。 VSM 的主要功能如下:提供電話機和 PBX 小交換機連接的 2/4 線模擬接口;話音壓縮編碼(如采用 ADPCM或其他編碼方式),將每路話音信號復用在一條信道上。每用話音占用速率為 8kbit/s, 16kbit/s, 32kbit/,等;模擬接口的信令和復用信道上的信令何轉換;對每條話音壓縮電路可能要附加傳遞信令信息的通路; G3傳真信號的識別和話音 G3傳真業務的倒換控制等。 1L411062 掌握用戶接入網類型及應用 接入網是指本地交換機與用戶終端設備之間的實施網絡,有時也稱之為用戶網。接入網是由業務節點接口和相關用戶網絡接口之間的一系列傳送實體(其傳送實體是諳如線路設施和傳遞設施)組成的。 接入網可分為有線接入和無線接入。 一、接入網功能 接入網處于通信網 的末端,直接與用戶連接。它包括本地交換機與用戶端設備之間的所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39 - 有實施設備與線路,它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傳統的用戶本地線路網,可含復用、交叉連接和傳輸功能。 (一)接入網的定界 從 1L411062中可見,接入網所覆蓋的范圍由三個接口來定界,即網絡側經業務節點接口( SNI)與業務節點( SN)相連:用戶側經用戶網絡接口( UNI)與用戶相連;管理方面則經 Q3接口與電信管理網( TMN)相連。其中 SN 是提供業務的實體,是一種可以接入各種變換型和(或)永久連接型通信業務的網絡單元。 (二) 接入網的分層 為便于網絡設計與管理,接入網按垂直方向分解為三個獨立的層次,其中每一層為其相鄰的高階層傳送服務,同時又使用相鄰的低階層所提供的傳送服務,這三層分別是電路層、傳輸通道層和傳輸媒質層。 1電路層 電路層涉及電路層接入點之間的信息傳遞并獨立于傳輸通道層。電路層直接面向公用交換業務,并向用戶直接提供通信業務。 2傳輸通道層 3傳輸媒質層 傳輸媒質層與傳輸媒質(如:光纜、微波等)有關,它支持一個或多個通道層,為通道層 節點之間提供合適的通道容量,若作進一步劃分,該層又可細分為段層和物理層。 (三)接入網的功能 接入網的主要功能可分解為用戶口功能( UPF)、業務口功能( SPF)、核心功能( CF) ,傳送功能( TF)和系統管理功能( AN-SMF) 。 1用戶口功能 UPF的作用是對用戶網絡接口( UNI)的要求與核心功能和管理功能進行適配 具體的功能有:用戶網絡接口( UNI)功能的終結; A/D 轉換和信令轉換;用戶網絡接口( UNI)的激活去激活;用戶網絡接口( UNI)承載通路容量的處理;用戶網絡接口( UNI)的測試和 UPF的維護、管理和控制。 2業務口功能 將承載通路與特定 SNI 規定的要求相適配,以便核心功能能進行處理; SPF 也負責選擇相關信息,以便在 AN(接入網 )系統管理功能中進行處理。 具體功能有: 1)終結業務節點接口( SNI)功能; 2)將承載通路的需要和即時的管理、操作需要映射進核心功能; 3)特定 SNI所需的協議映射; 4)SNI的測試和 SPF(業務口功能)的維護、相關 的管理和控制功能。 3核心功能 將各個用戶承載通路要求或業務口承載通路要求與公用傳送承載通路相適配;對協議承載通路進行處理,以滿足協議適配的傳送和復用要求,核心功能可分布在整個 AN中。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40 - 具體功能有:接入承載處理;承載通路的集中:信令與分組信息的復用; ATM 傳送承載通路的電路仿真;管理和控制功能。 4傳送功能 為 AN不同地點之間公用承載通路的傳送提供通道,同時也為所用傳輸媒質提供媒質適配功能。 具體功能有:復用功能;交叉連接功能(包括 疏導與配置);管理和物理媒質功能。 5接入網系統管理功能 二、有線接入網 有線接入網是用銅線(纜)、光纜、同軸電纜等作為傳輸媒介的接入網。目前主要有銅線接入網、光纖接入網、混合光纖同軸電纜( HFC)接入網三類。 (一)銅線接入網 多年來,通信網主要采用銅線(纜)用戶線向用戶提供傳送電話的業務,用戶銅線(纜)網分布廣泛且普及,為了進一步提高銅線傳輸速率,開發了數字用戶線( DSL)技術,以解決高速率數字信號在銅纜用戶線上的傳輸問題。銅線接入網中常用 的數字用戶線有:高速率數字用戶線( HDSL)和不對稱數字用戶線( ADSL)技術。 1高速率數字用戶線( HDSL)技術采用了回波抵消和自適應均衡技術延長基群信號傳輸距離。系統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對用戶線路的質量差異有較強的適應性。 2不對稱數字用戶線( ADSL)技術可以在一對普通電話線上傳送電話業務的同時,向用戶單向提供 1.5 6Mbit/s 速率的業務,并帶有反向低速數字控制信道,而且, ADSL的不對稱結構避免了 HDSL方式的近端串音,從而延長了用戶線的通信距離。 (二)光纖接入網 1光纖接入網采用光纖作為主要的傳輸媒介來取代傳統的雙絞線。在用戶端則要利用光網絡單元( ONU)進行光電轉換恢復成電信號后送至用戶終端設備。 2根據光纖向用戶延伸的距離,光纖接入網有多種應用形式。光纖接入網中最主要的三種形式是光纖到大樓( FTTB)、光纖到路邊( FTTC)、光纖到戶( FTTH)。 (三)混合光纖同軸電纜( HFC)接入網 混合光纖同軸電纜接入網是一種綜合應用模擬和數字傳輸技術、同軸電纜和光纜技術、射頻技術、高度分布式智能形的接入網 絡,是通信網和 CATV網相結合的產物。 HFC 接入網具有如下特點:傳輸頻帶較寬、與目前的用戶設備兼容、支持寬帶業務、成本較低。 三、無線接入網 無線接入網是部分或全部采用無線電波這一傳輸媒質來連接用戶與交換中心。它除了能向用戶提供固定接入外,還能向用戶提供移動接入。按接入用戶終端移動與否,可分成為兩類:固定無線接入和移動無線接入。 (一)固定無線接入 固定無線接入是用戶終端固定的無線接入。其典型應用就是取代現有有線電話用戶環路的無線本地環路系統。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41 - (二 )移動無線接入 用戶終端移動的無線接入有蜂窩通信網、移動衛星通信網和個人通信網 3 種類型:蜂窩通信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公共地面移動通信系統,將其應用到接入網中,是首當其沖的最佳選擇;移動衛星通信則是其在廣域網或國際通信網中應用之外的又一種應用;個人通信網是由數字移動網、 ISDN和智能網綜合而成的通信網,是未來接入網的理想手段。 1L411063 熟悉計算機網絡的內容 P8 P48 一、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一)可實現資源共享 在計算機網絡中, “ 資源 ” 就是網絡中所包含的 硬件,軟件和數據。 (二)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 (三)有利于均衡負荷 (四)提供了非常靈活的工作環境 二、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一)按網絡覆蓋范圍大小可分為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三大類, 國際互聯網屬于廣域網 1局域網的覆蓋面小。 2 城域網的作用范圍是一個城市,距離常在 10150km之間。網絡拓撲多為樹型結構 。 3廣域網其主要特點是進行遠距離(幾十到幾千公里)通信,又稱遠程網。廣域網傳輸時延大(尤其是國際衛星分 組交換網),信道容量較低,數據傳輸速率在 2Mbit/s l0Gbit/s之間。網絡拓撲設計主要考慮典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按網絡拓撲結構可分為:星形、樹形、環形、總線型和網型 1星形結構簡單,容易建網,便于管理。但成本高,中心節點出故障將會引起整個網絡癱瘓。 2環形結構沒有路徑選擇問題,網絡管理軟件實現簡單。但信息在傳輸過程中要經過環路上的許多節點,容易因某個節點發生故障而破壞整個網絡的通信;另外網絡的吞吐能力較差,適用于信息傳輸量不大的情況,一般用于局域網。 3網形結構可靠性高,但所需通信線路總長度長,投資成本高,路徑選擇技術較復雜,網絡管理軟件也比較復雜。一般在局域網中較少采用。 4樹形結構是一個在分級管理基礎上集中式的網絡,適合于各種統計管理系統。但任一節點的故障均會影響它所在支路網絡的正常工作,故可靠性要求較高,而且處于越高層次的節點,其可靠性要求越高。 5總線型結構網絡中任何一節點的故障都不會使整個網絡發生故障,相對而言容易擴展。 三、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從計算機網絡組成的角度看,典型的計算機網 絡從邏輯功能上可以分為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兩部分。 (一)資源子網 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42 - 資源子網由主機、終端及軟件等組成。它提供訪問網絡和處理數據的能力。 (二)通信子網 通信子網由網絡節點、通信鏈路及信號變換器等組成。負責數據在網絡中的傳輸與通信控制。 四、 IP電話 IP電話是基于因特網絡協議并利用多種通信網進行實時語音通信的通信方式。 IP通信網是基于多種通信網并實現 IP電話通信的通信網,是現代數據通信網的業務網之一。 1L411064 了解下一代網絡( NGN) 一、下一代網絡的特征 所謂 NGN 就是下一代網絡,從廣義上講, NGN 是一種目標網絡,它表征了一種具有寬帶化、光纖化、數據化、層次化、呼叫與承載分離、快速開發業務等特征的理想網絡。 下一代網絡將是以軟交換技術為核心,以光聯網為基礎,是一個可以提供話音、數據和圖像等多媒體業務的開放的網絡構架。 下一代網絡的主要特點 電信網絡、計算機網絡及有線電視網絡將最終匯集到統一的 IP網絡,即通常所說的 “ 三網 ” 融合。 二、下一代網絡的分層結構 (一)網絡理想模型與現有網絡 所謂網絡理想模型就是可以滿足人們實現對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業務,能達到高效、高質量、高性能價格比的通信。 (二)網絡的分層結構 三、下一代網絡的組網原則 1組建的網絡必須是可管理、可運營和可升級的 2組建的網絡應當能夠平滑過渡 3循序漸進 4能夠滿足不同類別用戶的需求 1L411070 通信電源系統 共三個考點: 掌握通信電源系統的要求及供電方式 掌握通信電源系統蓄電池的充放電特性 掌握通信電源系統的組成及功能 1L411071 掌握通信電源系統的要求及供電方式 一、通信電源系統要求 通信電源是通信設備的心臟。在通信系統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通信對電源系統的要求是:可靠、穩定、小型、高效。 1為了確保通信設備正常運行,必須提高電源系統的可靠性。由交流電源供電時,交流電源設備一般都采用交流不間斷電源 (UPS)。 在直流供電系統中,采用整流設備與電池并聯浮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43 - 充 供電方式。 同時,為了確保供電的可靠,還采用由兩臺以上的整流設備并聯運行的方式,當其中一臺發生故障,另一臺自動承擔為全部負載供電的任務。 2各種通信設備要求電源電壓穩定,不能超過允許變化范圍。電源電壓過高,會損壞通信設備中的元器件;電壓過低,設備不能正常工作。 交流電源的 電壓和頻率 是標志其電能質量的重要指標,由 380/220V, 50Hz 的交流電源供電時,通信設備電源端子輸入電壓允許變動范圍為額定值的 -10 5%,頻率允許變動范圍為額定值的 -4%+4%,電壓波型畸變率應小于 5%。直 流電源的電壓和雜音是標志其電能質量的重要指標,由直流電源供電時,通信設備電源端子輸入電壓允許變動范圍 為 -57一 40V,直流電源雜音應小于 2mV。 二、通信電源系統的供電方式 目前通信局站采用的供電方式主要有集中供電、分散供電、混合供電和一體化供電等四種方式。 1集中供電方式:由 交流供電系統、直流供電系統、接地系統和集中監控系 統組成,采用集中供電方式時,通信局(站)一般設置分別由兩條供電線路組成的交流供電系統和一套直流供電系統為局內所有負載供電。交流供電系統屬于一級供電 。 2分散供電方式 3混合供電方式: 在無人值守的光纜中繼站、微波中繼站、移動通信基站,通常采用交、直流與太陽能電源、風力電源組成的混合供電方式 。采用混合供電的電源系統由市電、柴油發電機組、整流設備、蓄電池組、太陽電池、風力發電機等部分組成。 4一體化供電方式 1L411072 掌握通信電源系統蓄電池的充放電特性 一、蓄電池的工作特點及主要指標 蓄電池是將電能轉換成化學能儲存起來,需要時將化學能轉變成為電能的一種儲能裝置。蓄 電池由正、負極板, 隔板(膜),電池槽(外殼),排氣閥或安全閥,電解液(硫酸)等五個主要部分組成。 目前,通信行業系統已廣泛應用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免維電池)。但在一些中心機房,容量較大的電池組仍繼續以固定型鉛酸蓄電池為主。 1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由正、負極板、隔板、電解液、安全閥、外殼等部分組成。 在這種陰極吸收式閥控密封鉛酸蓄電池中,負極板活性物質總量比正極多 15%,當電池充電時,正極已充足,負極尚未到容量的 90%,因此,在正常情況下,正極會產生氧氣,而負極不會產生難以復合的氫氣。 在該電池 中,負極板上活性物質(海綿狀鉛)在潮濕條件下,活性很高,能夠與正極板產生氧氣,快速反應,生成水,同時又具有全封閉結構,因此在使用中一般不需要加水補充。 2 蓄電池的主要指標包括電動勢、內阻、終了電壓、放電率、充電率、循環壽命。 (1)電池電動勢( E):蓄電池在沒有負載的情況下測得的正、負極之間的端電壓,也就是開路時的正負極端子電壓。 (2)蓄電池的內阻( R):在蓄電池接上負載后,測出的端子電壓( U)和流過負載的電流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44 - ( I) , 這時蓄電池的內阻( R)為( E-U)/I。蓄電池的 內阻應包括:蓄電池正負極板、隔板(膜)、電解液和連接物的電阻 。電池的內阻越小,蓄電池的容量就越大。 (3)終了電壓:放電至電池端電壓急劇下降時的臨界電壓,如再放電就會損壞電池,此時電池端電壓稱為終了電壓。不同的放電率有不同的放電終了電壓, U 終 =1.66+0.0175h ,式中 h 為 放 電 小 時 率 , 如 采 用 1 小時放電率, U終 = l. 66 + 0. 0175 1=1. 68V ,如用 10 小時率放電, U 終=1.66+0.017510=1. 835V。 (4)放電率:蓄電池在一定條件下,放電至 終了電壓的快慢稱之為放電率。放電電流的大小,用時間率和電流率來表示。通常以 10小時率作為放電電流。即在 l0h 內將蓄電池的容量放至終了電壓。 (5)充電率:蓄電池在一定條件下,充電電流的大小稱之為充電率。常用的充電率是 10小時率,即充電的時間需 l0h后,才達到充電終期。當縮短充電時間時,充電電流必須加大,反之,充電電流可減少。 (6)循環壽命:蓄電池經歷一次充電和放電,稱為一次循環。蓄電池所能承受的循環次數稱為循環壽命。固定型鉛酸蓄電池循環壽命約 300500 次,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循 環壽命約 1000 1200次,使用壽命一般在 10年以上。 來 二、蓄電池的充放電特性 1放電 2充電 充電終了電壓,還要根據蓄電池接受所需要的容量,以及電解液比重等來決定的。 浮充充電就是用整流設備和電池并聯供電的工作方式。由整流設備浮充蓄電池供電,并補充蓄電池組已放出的容量及自放電的消耗。均衡充電,即過充電。因蓄電池在使用過程中,有時會產生比重、容量、電壓等不均衡的情況,應進行均衡充電,使電池都達到均衡一致的良好狀態,一般要定期進行。 如 果出現放電過量、終了電壓過低;放電超過容量標準的 10%;經常充電不足、極板處于不良狀態;電解液里有雜質;放電 24h 未及時補充電;市電中斷后、全浮充放出近一半的容量等情況,都要隨時進行均衡充電。 1L411073 掌握通信電源系統的組成及功能 為各種通信設備及有關通信建筑負荷供電的電源設備組成的系統,稱為通信電源系統。該系統由交流供電系統、直流供電系統、接地系統和集中監控系統組成。 一、交流供電系統 包括交流供電線路、油機發電機組、低壓交流配電屏,逆變器,交流不間斷電源、 ( UPS)等部分組成。 二、直流供電系統 由直流配電屏、整流設備、蓄電池、直流變換器( DC/DC)等部分組成。 1直流配電屏:可接入兩組蓄電池,其中一組供電不正常時,可自動接入另一組工作。同時,可監測電池組輸出總電壓、電池浮、均充電流和供電負載電流,可發出過壓、欠壓和東學教育 專業 務實 誠信 我們共同的目標 通過考試 官方網址: . - 45 - 熔斷器熔斷的聲、光告警信號。 2整流設備輸入端由交流配電屏引入交流電,其作用是將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輸出端通過直流配電屏與蓄電池和需供電的負載并聯連接,并向它們提供直流電源。 3蓄 電池處于整流器輸出并聯端。在市電正常時,由整流器浮、均充電,不斷補充蓄電池容量,并使其保持在充足電量的狀態。當市電中斷時,蓄電池自動為負載提供直流電源,不需要任何切換。 4直流變換器( DC/DC)可將基礎直流電源的電壓變換成通信設備所需要的各種直流電壓,以滿足負載對電源電壓的不同要求。 三、接地系統 接地系統有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保護接地和防雷接地等。 現一般采取將這四者聯合接地的方式。 交流接地可避免因三相負載不平衡而使各相電壓差別過大現象發生。工作 接地可保證直流通信電源的電壓為負值 。 保護接地可避免電源設備的金屬外殼因絕緣受損而帶電。 防雷接地可防止因雷電瞬間過壓而損壞設備。聯合接地是將交流接地,直流接地,保護接地和防雷接地共用一組地網,由接地體、接地引入線、接地匯集排和接地體連接線、引出線等部分組成。這個地網是一個閉合的網狀網絡,地網的每個點都是等電位的。 機房接地線布置方式有兩種形式, 即在較大的機房為平面型,在小型機房為輻射式。 1L411080 光(電)纜特點及應用 共三個考點: 掌握單模和多模光纖的特點和應用 熟光纜的分類、特點 熟悉通信電纜的分類、特點 1L411081 掌握單模和多模光纖的特點和應用 ( P14:光傳輸媒質; P58) 一、光纖結構和類型 二、光纖通信的工作窗口 三、光纖分類 四、多模光纖 五、單模光纖 一、光纖結構和類型 (一)光纖的結構 光纖是光導纖維的簡稱,是一種新的光波導,是光通信系統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傳輸媒質。 它由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上海海事職業技術學院《能源生產解決方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彭水雙拼別墅施工方案
- 威海鋼質潔凈門施工方案
- 2025簡化版企業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國錦一氫絕緣紙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我愛我家房屋買賣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國離子選擇電極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離子魔術球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靈是雕塑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植絨吸塑盤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燃氣工程專業中級職稱理論考試題庫-建設工程專業中級職稱理論考試題庫
- 十二指腸球部潰瘍PPT課件
- 鐵路建設項目施工企業信用評價辦法(鐵總建設〔2018〕124號)
- 誘導公式練習題-(中職)
- 2016年浦東新區公辦小學招生地段
- 鴿巢問題(例1、例2)[1]
- 01戴明十四條
- 完整版佛教葬禮儀式
- 【課件】第六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課件-高中通用技術蘇教版(2019)必修《技術與設計1》
- 鍋爐除氧器過程控制課程設計
- 統計法培訓課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