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督導評估自查報告_第1頁
教育工作督導評估自查報告_第2頁
教育工作督導評估自查報告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育工作督導評估自查報告 一、學校基本情況 1、學校概況 石家莊市第 115 中學(原二機廠子弟學校),始建于 1971 年, 于 XX 年移交石家莊市裕華區。學校位于石市裕華區方興路 68 號,占地面積約 13000 平方米,固定資產 320 萬,擁有教學樓及專業教室科學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微機教室、圖書閱覽室、音樂教室、少先隊室、體育器材室、美術活動室、衛生室等。占地 7300 多平方米的操場上,天然草坪與體育文化墻相映成趣,是一所環境優美、富有特色的全日制國辦學校。 學校共有教學班 11 個,學生 656 人。學校擁有一支團 結拼搏、奉獻敬業、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教職工 43 人中,高級職稱 12 人,約占教師總數的 28%:中級職稱 24 人,約占教師總數的 55%;初級職稱 7 人,約占教師總數的 18%。教師本科率 56.5%,專科率約 23%。 XX 年以來新一任領導班子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堅持“一切為了人的發展”的辦學理念,以“寬容解決一切,團結壓倒一切,尊重先于一切,學習重于一切,人格高于一切”為座右銘,力創和諧校園環境。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秉承“自強不息、德業并進”的校訓精神,逐步形 成了“向上、求真、至善、盡美”的校風,“敬業、樂群、省身、尚真”的教風和“博學、善思、求索、篤行”的學風。 2、成績與榮譽 自建校以來,學校為九年義務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為重點中學輸送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1999 年高考,我校畢業生孫崢同學奪得河北省文科狀元,陳振宇同學奪得 27 中理科狀元。 XX 年,我校畢業生李輝同學奪得 15 中文科狀元。 XX 年年王澤龍同學又奪得 15 中理科狀元。 在局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 115 中學正在發展中前進,教育教學質量和社會聲譽正穩步提升。連續兩年被評為“裕華區畢業班教 學工作進步單位”。在石家莊師生親子讀書成果展示中被授予“優秀學校”榮譽稱號,被授予“中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示范學校”稱號, XX年年被評為“裕華區優秀家長學校”,贏得“雙爭共建文明校園”榮譽 二、學校的發展與變化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 我校自 XX 年 10 月移交裕華區政府管理以來,得到區政府和區教育局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與幫助。 XX 年年,教育局籌集資金 43 萬余元,粉刷了墻壁,封閉了校園,制做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展牌,改變了學校破舊面貌,改善了辦學條件,贏得了全校師生和社會各界的一致 稱贊。 2010 年暑假期間,在教育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充分利用寶貴時間,完成了專業教室科學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微機教室、圖書閱覽室、音樂教室、少先隊室、體育器材室、美術活動室、衛生室的改造等。 教育局領導時刻不忘我校的教育教學儀器設備不足的現狀,自移交以來,學校新增圖書 4000多冊( 29007.22 元)、計算機 24 臺( 60240 元)和一批教學儀器(約 15 萬元),進一步改善了我們的辦學條件。 學校辦學條件的綜合改善,為今后的發展,贏得了后勁,注入了新的活力。 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積極向上的育 人環境。 隨著對教育規律的不斷探索,人們逐漸認識到實現育人的途徑中環境對于學生產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巨大的。我校在不斷改進校園自然景觀的同時,校園文化建設也提到日程上來。 尤其是在裕華區教育局杜局長的大力倡導下 ,我校以“校訓”為主線,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我們既重傳統文化的教育,又重現代文化的熏陶。本著“讓每一塊墻壁都說話,每一寸土地都育人”的原則,寓教育于校園美的環境之中。 進入校園 ,映入眼簾的是賞心悅目的體育文化墻,在長 200 余米的操場圍墻上,學校設計了以2010 年奧運會運動圖標為主體的體育文化。 在藍天綠地的襯托下,融入漢字楷書元素的黑色運動圖標,張揚活力之余還頗顯沉穩儒雅,活潑可愛五福娃的加入為校園奏響了“更快、更高、更強”的樂章,美麗的校園體育文化墻成為學校靚麗的風景。 教學樓走廊文化分為“知書明理、志存高遠、勤學善思、探索創新”四個主題,圍繞四個主題,每層精心選擇名言警句、名人故事等材料,設計了美觀大方的文化牌。每層教師辦公室前還特意設計了“杏壇語錄”專用牌,教育格言激勵警醒規范著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我們還別出 心裁的在垃圾道口張貼了文明禮貌小牌,水房、樓梯都設計了富有特色的小宣傳標語牌。 另外,一樓后側的“藝術長廊”由學生作品組成,或字畫,或手工,多彩繽紛,引人耳目。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師生浸潤于這樣健康活潑的校園文化氛圍之中,呼吸著充滿文化的空氣,定會凝煉出高雅脫俗的特有氣質。 我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堅持兩手抓。既關注硬件建設的作用,更注意軟件方面的加強。首先我們以強勢推進校園每日一讀,以濃郁的校園學習氛圍,打造書香校園為奮斗目標,在全校范圍內大力營造閱讀美文的氛圍。為了營造書香校園的氛圍,我校一是自 XX 年起開設誦讀鑒賞課與閱讀課,定期交流讀書心得和感想,舉辦讀書論壇、師生 同臺誦讀比賽等。同時把師生的優秀作品刊登在學校創辦的雨荷雜志上,大大激發了全校師生讀書寫作的熱情。我校開展的親子誦讀活動,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誦讀,共同成長。并且于 XX 年 6 月石家莊市組織的誦讀比賽獲得一等獎,河北青年報也以讓孩子與經典同行為題,刊登孩子們參賽的照片。 XX 年年我們又把讀書活動制度化,提出“師生每日一讀,營造書香校園”的具體目標要求,學校組織教師到書店購買所需要的書籍,為每一位教師贈送論語心得、陽光心態、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英才是怎樣培養出來的等書籍,讓每一位教師定期推 薦美文或片段、警言警句、名句名篇等,由學校教科研處編輯成冊,供師生一起讀書學習。滄海拾貝 教師推薦語集錦應運而生 個精神內容的。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秉承“自強不息、德業并進”的校訓精神,逐步形成了“向上、求真、至善、盡美”的校風,“敬業、樂群、省身、尚真”的教風和“博學、善思、求索、篤行”的學風。學校堅持“一 切為了人的發展”的辦學理念,以“用美的教育塑造美的新人”為育人目標,以“寬容解決一切,團結壓倒一切,尊重先于一切,學習重于一切,人格高于一切”為和諧校園座右銘,完成了一個學校的基本文化構架。例如 對教師的管理,我們堅持以情感奠基礎,目標為導向,制度做保障。我們抓住以教師為本這個關鍵,努力建設一支能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團結協作的高素質師資隊伍。學校領導在管理過程中注重情感的投入,用真情管理。我們帶頭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要求教師做到的,我們首先做到。對個別教師存在的問題,校領導都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做通說服解釋工作,使教師心悅誠服、心情舒暢地投入工作。做到以情動人,親自慰問因病住院的教職工,并且積極組織教職工開展文體活動,每逢重大節日,組織聯歡和慶祝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愉悅教師的身心。這一切,盡 顯人文關懷,增強了學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 我們擁有一個幽雅潔凈的校園,書香漫溢的校園,和諧愉悅的校園,文明向上的校園。這樣的校園家長滿意、教師舒心、學生喜歡。 3、堅持人文德育理念,培育德業并進新人。 學校始終堅持“不求人人成才,但求個個成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