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平川中恒學校2011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doc_第1頁
甘肅平川中恒學校2011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doc_第2頁
甘肅平川中恒學校2011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doc_第3頁
甘肅平川中恒學校2011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試月考試卷高考試卷答案平川中恒學校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7小題,第1題至20題每題1分,21題至37題每題2分,共54分。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1夏、商、周被稱為我國的“青銅時代”是因為這三代()A.青銅鑄造業生產規模龐大B.青銅器的種類繁多、工藝精良C.青銅器具應用于社會生活D.青銅工具基本取代木、石工具2春秋時期,我國農用動力的一次劃時代的變革是()A.鐵農具的使用B.牛耕的出現C.青銅器的使用D.翻車的使用3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出現不同主張的學派B.統治者開明的文化政策C.社會性質發生了變革D.諸侯國相互兼并的需要4秦滅六國實現統一具有劃時代意義,最主要是因為()A.創建了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B.“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C.北部和西北部少數民族大量內遷D.為兩漢時期經濟繁榮奠定了基礎5秦朝在地方上實行郡縣制的主要目的是()A.實踐法家學說的理論B.實現對廣闊疆域的直接管轄C.廢除奴隸主貴族特權D.整齊劃一地方行政管理機構6史稱“漢承秦制”,但西漢對秦制有所改變,其突出之處是實行()中央集權制度郡國并行制度刺史制度思想專制統治A.B.C.D.7下列兩漢時期有關宗教和哲學的敘述,正確的有()董仲舒儒學宣揚“天人感應”、“君權神授”佛教傳入中國內地,道教形成并流行民間論衡是王充無神論的代表著作太平經是當時道教的主要經典A.B.C.D.8漢武帝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重要貢獻不包括()A.多次反擊匈奴,基本解除匈奴的威脅B.頒布“推恩令”,最終解決王國問題C.讓王昭君與匈奴和親,漢匈結束戰爭D.在兩廣地區設置郡縣,進行有效管轄9“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學家寫成的著作是()A.春秋B.史記C.漢書D.資治通鑒10秦漢時期,地動儀、九章算術、麻沸散、“蔡侯紙”的出現表明()A.當時中國科學技術居于世界領先地位B.我國封建文化具有濃郁的多民族色彩C.秦漢兩朝是我國科學技術的成熟時期D.中華文明影響擴大,形成中國文化圈11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經濟迅速發展的重大歷史作用是()A.北方人口大量向南方遷徙B.河西走廊和遼東地區得到開發C.統治者推行勸課農桑政策D.為以后經濟重心南移奠定基礎12隋煬帝時期與都城并稱為“兩都”的是()A.咸陽城B.大興城C.東京城D.洛陽城13下列關于隋朝統一歷史條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融合B.北方農業得到恢復和發展考試月考試卷高考試卷答案C.陳朝統治腐朽,國力弱小D.隋文帝南糧北調軍需充足14隋唐時期,農業發展的新特點是()江南土地資源得到進一步開發農田灌溉的發展和農具的進一步改進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有所提高揚州、成都成為東、西地區經濟中心A.B.C.D.15隋唐時期,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稱()A.坊B.市C.柜坊D.邸店16因少數民族內遷畜牧業有所發展,過度開墾所致環境破壞狀況有所緩解是在()A.先秦時期B.秦漢時期C.魏晉南北朝時期D.隋唐時期17唐朝時期,募兵制取代府兵制主要是由于()A.府兵地位下降B.推行租庸調制C.井田制的瓦解D.均田制的破壞18隋唐時期,中國文化向外傳播,受影響最大的地區是()A.東亞B.西亞C.南亞D.中亞19北宋建立后,宋太祖曾問臣下:“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長久之計,其道何如?”宋太祖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A.北宋軍隊龐大,軍費開支過多B.藩鎮擁兵自重,混戰割據不息C.遼、西夏屢屢進攻,戰爭頻仍D.階級矛盾激化,農民起義不斷20在王安石推行新法過程中,最大的阻力來自()A.當朝皇帝B.廣大農民C.大地主、大官僚D.邊患連綿21下列科技成就,屬于宋元時期出現并深刻影響世界文明發展進程的是()A造紙術B.灌鋼法C.雕版印刷D.活字印刷術22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是()A.朱熹B.司馬光C.董仲舒D.李贄23明成祖遷都到北京的重要原因是()A.立新都以樹立自己的威信B.因為“靖難之役”的失敗C.北京比南京物產更加豐饒D.為了增強北方的軍事力量24反映明朝中后期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歷史現象是()A.“機戶出資,機工出力”B.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C.工商業城鎮大量涌現D.農業生產商品化程度提高25“織造尚松江,漿染尚蕪湖”主要反映清朝的手工業()A.生產工具的革新B.地區性社會分工發展C.生產規模的擴大D.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26如果研究明朝手工業生產技術,應查閱的歷史文獻是()A.農政全書B.夢溪筆談C.本草綱目D.天工開物28標志明朝末年我國農民斗爭進入反封建斗爭新階段的是()A.攻占了封建王朝的都城B.提出了“均田免糧”口號C.利用宗教組織全國性大起義D.首次提出了“平均”思想29乾隆帝諭旨:“伊等如此攜眷,遠道辛苦,乞求前來者,殊為可憫,理應妥善安撫辦理”中的“伊等”屬于()A.達斡爾族B.滿族C.蒙古族D.回族30下列我國古代科技成就中,客觀上對近代世界市場開辟起巨大作用的是()“十二氣歷”對農事的合理安排指南針應用于航海事業火藥在軍事等方面的廣泛應用本草綱目被多國引用A.B.C.D.考試月考試卷高考試卷答案31戚繼光抗擊倭寇的同時,來自西方的侵略者對中國的侵略活動是()A.沙俄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B.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門C.英國開始向中國輸出鴉片D.荷蘭殖民者獨占了臺灣32西藏歷世達賴、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冊封。這一制度開始于()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33以下屬于康熙帝維護國家統一的事件是()平定三藩之亂賜封西藏喇嘛教首領五世達賴雅克薩反擊戰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發動的叛亂A.B.C.D.34“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思想來源于明末清初的()A.黃宗羲B.顧炎武C.王夫之D.李贄35下列關于大明律的表述,正確的是()A.提出“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B.對貪污賄賂罪的處理較輕C.包括有懲處經濟犯罪的立法D.反映知識分子參政的愿望36一條鞭法是我國賦役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其積極歷史作用主要在于()A.確立了“唯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的賦稅標準B.既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又增加了封建國家的田賦收入C.適應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利于資本主義萌芽的增長D.促進人口的迅速增長,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充足的勞力37明清政府推行“改土歸流”政策的實質是()A.實行民族分化B.加強邊疆管理C.剝奪土司權力D.加強中央集權二、非選擇題(共46分)38.(10分)官吏是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選拔官吏是鞏固政權的重要措施。閱讀以下材料:材料一漢制孝廉、茂才等科,皆命公卿大夫、州郡舉有經術、德行之士;試以治道,然后官之。魏晉以降,所舉秀、孝,猶取經術,州郡皆置中正,以品其才行。隋有進士之舉,始專試士以文辭,士皆投牒自進,州里無復察舉之制矣。大學衍義補卷9材料二曹魏初期制定的九品中正制選才制度,越到后來越弊病百出。仕途由門閥大族操縱,按門第選入,不講本事。士人的質量也天天下降,這些人既不會打仗,又無力辦事,崇尚清談,沽名釣譽。官吏濫設,機構重疊,“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中國政制史請回答:(1)根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列舉我國古代的主要選官制度,同時指出其選拔標準。(6分)(2)根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上述材料所述選官制度變化的主要原因。(4分)39(16分)馬克思指出:“國家存在的經濟體現就是捐稅。”閱讀以下材料:材料一湖北江陵出土一批漢代田租算賦算賦:人口稅的一種,每年收120錢。竹簡,其中記載田租中所加的雜稅有祭祀用谷、釀酒谷,還有折耗等,其數竟達田租的四分之一以上。算賦也不是按年,而是按月斂收,每月從八錢到三十六錢不等,一年的總數大大超過了考試月考試卷高考試卷答案一百二十錢。這些算賦中還夾雜著給地方官吏的吏奉以及差費等。中國古代史上人民出版社材料二開皇五年(585年),隋下令在全國整頓戶籍,要求各州縣按照戶籍上注明的年令老小,挨戶進行核對,叫做“大索貌閱”。如有謊報年令、詐老詐小以逃避課役的情況,一經查出,其保長、閭正(里正)、族正(黨長)保長、閭正、族正:均為社會基層組織頭目。都要流徙遠方。有四十多萬壯丁,一百六十多萬人口被重新編入戶籍。為了防止官吏、豪強在戶籍、戶等、賦役等方面營私舞弊,隋文帝又把劃分戶等的標準(名“定樣”),頒發到各州縣。規定每年正月五日,縣令派人“依樣定戶上下”,載入簿籍,當作征發差役、確定賦稅等級的依據。詹子慶中國古代史下冊材料三“國家定兩稅,本意在愛(一作憂)人。稅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論。奈何歲月久,貪吏得因循因循:指增加已經廢除的一些雜稅。;浚我以求寵浚我以求寵:意思是壓榨百姓,博取上級歡心。,斂索無冬春。”白居易重賦材料四宋神宗時頒布法令:“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戶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賦稅,官僚、地主不得例外。”人教社版高中教材中國古代史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漢代納稅者的共同身份,并列舉漢代最基本的賦稅項目。(4分)(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三所述稅法出現的朝代、名稱及在當時所起的作用。(4分)(3)根據材料二、四,指出這兩則材料所述措施的共同目的,并概括指出兩則材料所述措施的不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