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火作業安全規定.doc_第1頁
動火作業安全規定.doc_第2頁
動火作業安全規定.doc_第3頁
動火作業安全規定.doc_第4頁
動火作業安全規定.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_動火作業安全規定實現安全生產是企業發展的需要,是企業生存的需要,同時也是企業每位員工安全的需要。加強動火作業的安全管理是避免事故發生的重要措施,根據動火作業安全管理的有關要求,制定本規定,旨在進一步規范動火作業的安全管理,望各單位嚴格執行。1動火作業指直接或間接產生明火的工藝設備以外的禁火區內可能產生火焰、火花或熾熱表面的非常規作業,如使用電焊、氣焊(割)、噴燈、電鉆、砂輪等進行的作業。凡在本單位禁火區內動火作業的必須嚴格執行本動火安全管理規定。本單位的固定動火區作業和固定用火作業不在本動火安全管理規定范圍內。2動火作業涉及到進入受限空間、高處作業、斷路作業、臨時用電等情況時,必須辦理相應的作業許可證。3動火作業的風險辨識(危害識別)。3.1動火作業前,作業單位和生產單位要對作業現場和作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辨識(危害識別),制定出相應的作業程序(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3.2將制定的作業程序(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傳授給每位作業人員,并按制定的安全措施填入“動火作業許可證”內,開出動火證。3.3作業前,對參加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主要內容包括1)、有關作業的安全規章制度2)、作業現場和作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及應采取的具體安全措施3)作業過程中所使用的個體防護器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項4)事故的預防、避險、逃生、自救、互救等知識5)相關事故案例和經驗、教訓4動火作業系指采用以下方式作業。4.1各種氣焊、電焊、鉛焊、錫焊、塑料焊等各種焊接作業,以及氣割、等離子切割、砂輪機、磨光機等各種金屬切割作業。4.2使用噴燈、火爐、電爐、電鉆等明火作業。4.3熬瀝青、鐵錘擊物件(產生火花)、噴砂和產生火花、赤熱表面的其它作業。5企業動火作業分級5.1特殊動火作業5.1.1在生產運行狀態下的易燃易爆生產裝置、輸送管道、儲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它特殊危險場所進行的動火作業 。5.1.2帶壓不置換動火作業按特殊動火作業管理。5.1.3節假日期間進行的一級動火作業應升為特殊動火作業。5.2一級動火作業5.2.1在易燃易爆場所進行的除特殊動火作業以外的動火作業。5.2.2節假日期間或其他特殊情況進行的二級動火作業應升為一級動火作業。5.3二級動火作業5.3.1除特級動火作業和一級動火作業以外的動火作業。5.3.2凡生產裝置或系統全部停車,裝置經清洗、置換、取樣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離措施后,可根據其火災、爆炸危險性大小,經公司設備安全處批準,動火作業可按二級動火作業管理。6動火安全作業證的辦理6.1動火安全作業證辦理之前,動火單位必須對動火作業的內容進行風險辨識,并根據辨識結果,制定出安全作業方案和安全措施,以確保作業安全。6.2動火安全作業證的辦理,由施工單位動火作業負責人辦理,辦證人應該按動火安全作業證的項目進行逐項填寫,不得空項,并將經過風險辨識后制定出的安全措施,逐條填寫到動火安全作業證分析數據及安全措施欄內,然后根據確定的動火等級,按規定的審批權限和程序辦理審批手續。 6.3動火作業證批準后,由動火作業負責人下達動火指令,保管好動火安全作業證,并負責整個動火作業過程的安全。7動火安全作業證的審批人和審批程序7.1動火作業的審批人動火作業的審批人是動火作業安全措施落實情況的最終確認人,對自己的批準簽字負責。7.1.1審查許可證的辦理是否符合要求。 7.1.2 到現場了解動火部位及周圍情況,檢查、完善防火安全措施。7.2動火作業的審批程序特級、一級、二級動火作業證的審批,由安全員對動火安全作業方案、動火安全措施進行初審、簽字、蓋章,然后報站長終審簽批。8動火作業前的檢查動火作業證辦理后,動火作業負責人要按照動火作業方案和動火安全措施以及動火證中的要求,對動火現場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以及所用工具的本質安全程度進行逐一檢查、核實,并與參加作業的人員交代作業方案和安全注意事項,確認無誤后方可下達動火指令。對于措施落實不到位的或不符合要求的,動火作業負責人有權拒絕動火作業。9動火作業安全防火要求9.1動火作業必須辦理動火安全作業證,進入設備內、高處以及需要斷路動火作業的,必須同時辦理相應的作業許可證,并嚴格執行。9.2凡在生產或盛過危險化學品的容器、設備、管道、裝置上動火,必須將其與生產系統徹底隔離,進行排空、清洗、吹掃、置換,取樣分析合格后方可動火。9.3凡處于GB 50016、 GB 50160、 GB 50074規定的甲、乙類區域的動火作業,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窨井、地溝、水封等,應檢查分析,距用火點15 m以內的,應采取清理或封蓋等措施;對于用火點周圍有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物料的設備,應采取有效的空間隔離措施。9.4動火期間距動火點30 m內不得排放各類可燃氣體;距動火點15 m內不得排放各類可燃液體;不得在動火點10 m范圍內及用火點下方同時進行可燃溶劑清洗或噴漆等作業。9.5應嚴格執行氣體取樣檢測分析操作規程。動火分析的取樣點應由動火作業負責人負責提取,取樣點要有代表性,特級動火的分析樣品應保留到動火結束。在較大的設備內動火作業,應采取上、中、下各部位進行監測分析取樣;在較長的物料管線上動火,應在徹底隔絕區域內分段取樣;在設備外部動火作業,應在不小于動火點10 m范圍內進行動火分析。取樣檢測過程要有照片記錄,分析數據要注明取樣位置和取樣時間。使用便攜式有毒有害、可燃氣體檢測儀進行分析的,選配檢測設備要與風險分析出的危害氣體種類相匹配,并經標準氣體樣品標定合格,必要時應使用兩臺儀器同時檢測。9.6動火分析與動火作業間隔不得超過30分鐘,如現場條件不允許,間隔時間可適當放寬,但不應超過60分鐘。作業中斷時間超過60分鐘,應重新分析,每日動火前均應進行動火分析,特殊動火作業期間應隨時進行檢測。如使用測爆儀或其他類似手段進行分析,其檢測儀器必須經被測對象的標準氣體樣品標定合格。9.7所取樣品的分析,需由專人完成,分析結果作為辦理動火證依據記錄存檔。化驗分析人員必須將分析結果記錄清楚,并由分析人填寫在分析單上,簽字認可。9.8取樣分析時,被測氣體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4%時,其被測濃度應不大于0.5%(體積分數);當被測氣體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小于4%時,其被測濃度應不大于0.2%(體積分數)。9.9拆除管線的動火作業,必須先查明內部介質及走向,按一級動火采取安全防火措施,進行排空、清洗、吹掃、置換、取樣分析,按程序辦理動火安全作業證。并對地面可燃物、陰井、空洞、地溝、水封等進行檢查、分析,制定相應的安全防火措施。9.10動火作業應設有專人監火,監火人不得隨便脫離現場,動火作業前應清除動火現場及周圍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動火現場要配定適用的消防器材,使用氣焊、氣割作業時,乙炔瓶應直立放置,兩瓶間距不得小于5米,兩瓶與動火點的垂直距離不得小于10米,且兩瓶不準在烈日下曝曬。9.11五級以上風(含五級風)天氣,禁止露天動火作業,因生產需要確需動火作業時,動火作業應升級管理。9.12動火作業完畢,動火人和監火人以及參與動火作業的人員應清理現場,監火人確認無殘留火種后方可離開。10特殊動火作業特殊危險動火作業在嚴格遵守上述規定的同時,還要符合下列規定:10.1 30米以內不得有可燃物,不得排放可燃氣體,在下列情況下不準進行帶壓不置換動火作業10.1.1在生產不穩定的情況下不應進行帶壓不置換動火作業。10.1.2設備、管道等腐蝕嚴重。10.2進行特殊危險動火作業,必須制定施工安全方案,落實安全防火措施,動火作業時站長、安全員、動火施工單位負責人、安全員必須到場,并由專人現場監護。10.3動火作業前,動火作業單位要做好準備,使之在異常情況下能及時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10.4動火作業現場的通風要良好,以保證泄漏的氣體能順利排走。11動火安全作業證的管理11.1動火安全作業證只準在一個動火點使用,由動火作業人在動火安全作業證上簽字。如果在同一動火點(同臺設備)多人同時動火作業,可使用同一份動火安全作業證,但參加動火作業的所有人員應分別在動火安全作業證上簽字。11.2動火安全作業證不準轉讓、涂改,不準異地使用或擴大使用范圍。11.3動火安全作業證一式兩份,動火時,監火人和動火負責人各持一份存查;動火完成后,在填寫動火完成情況后,將動火票證交加油站安全員存檔備查。11.4所辦理的特殊危險動火作業證和一級動火安全作業證有效期為8小時;二級動火安全作業證有效期為72小時,每日動火前應進行動火分析。11.5動火作業超過有效期限,應重新辦理許可證。11.6動火安全作業證的存查期為一年。12當裝置出現異常,可能危及作業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