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農村飲水安全可行性研究報告(優秀可研報告131頁).doc_第1頁
某某農村飲水安全可行性研究報告(優秀可研報告131頁).doc_第2頁
某某農村飲水安全可行性研究報告(優秀可研報告131頁).doc_第3頁
某某農村飲水安全可行性研究報告(優秀可研報告131頁).doc_第4頁
某某農村飲水安全可行性研究報告(優秀可研報告131頁).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 錄第一章 概述11.1 項目背景41.2 編制依據91.3 編制范圍9第二章 項目區概況102.1 自然條件102.2 社會經濟發展水平132.3 供水現狀及存在問題132.4 規劃概況19第三章 需水量預測及供需水量平衡203.1需水量預測203.2供需平衡分析22第四章 工程設計標準494.1供水系統設計標準494.2相關專業主要設計標準50第五章 水源論證505.1某城區主要含水層水質評價515.2某城區及項目區地下水可開采量54第六章 方案論證556.1供水系統方案556.2 廠址選擇576.3 取水工程576.4輸水工程596.5 配水工程606.6 確定推薦方案62第七章 推薦工程方案627.1 設計原則627.2 工程建設規模及主要工程內容637.3 取水工程647.4 輸水工程757.4凈水工程777.5 配水工程787.6 供配電設計937.7 自控、儀表、通訊設計94第八章 主要工程量匯總99第九章 工程建設與管理1019.1 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1019.2 管理機構與人員編制104第十章 工程用地10510.1建設地點、占地面積、土地利用情況10510.2建設項目征地補償105第十一章 建設進度安排106第十二章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10712.1投資估算10712.2資金籌措11312.3 融資政策114第十三章 經濟效益分析11513.1 財務效益分析11513.2社會效益分析11913.3 環境效益分析120第十四章 水源保護122第十五章 環境保護123第十六章 節能12416.1能源構成12416.2耗能計算12416.3節能措施124第十七章 消防125第十八章 勞動保護126第十九章 項目招投標要求及內容12719.1招標投標的依據12719.2 招標方式及組織形式128第二十章 結論及存在問題12920.1項目評價及意見12920.2建議13017 第一章 概述1.1 項目背景1.1.1 項目背景及項目建設的必要性(1)某城區概況某城區地處江蘇省北部,介于北緯3352-3411、東經11810-11825之間,北靠駱馬湖,南接洪澤湖,東依大運河,西臨徐洪河。某城區是1996年7月隨地級宿遷市的成立而設立的一個縣級區,是宿遷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04年3月,省委、省政府對宿遷部分行政區進行區劃調整,將宿豫、泗洪、泗陽三縣的13個鄉鎮劃入某城區。該區現轄14個鄉鎮、4個街道辦(其中3個屬涉農街道),區域總面積854平方公里(其中農村區域面積723平方公里),總人口79.16萬人(其中農村常住人口64.18萬人)。(2)農村供水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經過多年的改水攻堅,某城區已實現自來水供水的農村人口38.17萬人,占全區農村總人口的59.5%。其中,位于主城區的古城、河濱街道已實現由宿遷市自來水公司供水,村民飲用上了正規自來水,供水人口1.34萬人,占全區農村總人口的2.1%;各鄉鎮及項里街道實現小型水廠供水(利用深水井取用深層地下水),村民飲用上了簡易自來水,供水人口36.83萬人,占全區農村總人口的57.4%。小型水廠日供水能力9931立方米,人均供水量26.97升/天。某城區仍有26.01萬人的農村人口在飲用手壓井抽取的淺層地下水,這部分人口占農村總人口的40.5%。根據調查,某城區目前飲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43.49萬人,占全區農村總人口的67.8%;飲水不安全人口20.69萬人,占全區農村總人口的32.2%,其中飲水水質不達標人口18.99萬人,占全區農村總人口的29.6%;水量不達標、水源保證率不達標人口1.7萬人,占全區農村總人口的2.6%。水質不達標人口中,有11.87萬人飲水水質含氟量超標,占全區農村總人口的18.5%;有1.45萬人飲水水質為苦咸水,占全區農村總人口的2.3%;有5.67萬人飲水水質污染嚴重,占全區農村總人口的8.8%。(3) 工程建設的必要性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居民生活用水質和量的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調查,目前全球有三分之一人口的飲用水水質不符合衛生標準,因飲用水不衛生引發的疾病占全球人類疾病的80%。有關資料表明:至少有50種疾病來源于飲用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飲用水。迄今為止,由水傳播的40種傳染病在全世界范圍內仍然沒有得到有效地控制。國際組織十分重視飲水安全問題,聯合國千年宣言提出:在2015年底前,使無法得到或負擔不起安全飲用水的人口比例降低一半。中國政府已對此做出了莊嚴承諾,并決心實現這一目標。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占全國人口70%的農村居民生活用水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我國整體文明建設的進程和水平。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增長,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各行各業快速發展,全國提前實現了第二步戰略目標。而農村供水作為農民生活的重要基礎設施基本處于一種自然發展狀態,與快速發展的農村經濟形勢脫節,已開始制約農民生活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因此,加速發展農村飲水是關系到農村社會經濟發展,關系到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提高,關系到農村社會穩定的大問題,是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為此,胡錦濤總書記多次作出批示:“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要想辦法解決群眾的飲水問題,絕不能讓群眾再喝高氟水。”;“要增強緊迫感,深入調研,科學論證,提出解決方案,認真加以落實,使群眾能喝上放心水”;“關鍵是抓落實,講實效,真正為老區人民排憂解難。”。溫家寶總理也指出:“努力解決農村飲水困難,要統籌規劃,合理安排,采取多種工程措施,興建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飲水工程。要區分輕重緩急,把有限的資金優先用于飲水最困難的地方。要認真做好供水水源的勘測調查等前期工作,加強對飲水工程的技術指導,使建成的工程能有穩定可靠的水源,在干旱時保證群眾有水喝。”。黨和國家領導人對農村飲水問題的極大關注,使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顯得更加緊迫。目前,解決農村的飲水安全問題,已成為各級黨委、政府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執政能力的一項重要工作與根本任務。20世紀80年代以來,某城區通過多方籌措資金,建設了69座農村水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的飲水安全問題,但由于受到諸多條件的限制,目前仍有40.5%的人口沒有實現集中供水。為徹底解決某城區的農村飲水安全問題,進一步提高農村供水質量,改善農村飲水條件,適應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某城區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已迫在眉睫。1.1.2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過程(1)簽訂委托協議我單位與某城區水務局,就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的范圍、重點、深度要求、完成時間、費用預算和質量要求交換意見,并簽訂委托協議,據以開展可行性研究各階段的工作。(2)組建工作小組根據委托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量、內容、范圍、技術難度、時間要求等組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小組,該項目共組建了水暖、建筑、結構、電氣、勘查五個專業組,為使各專業組協調工作,保證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總體質量,由我單位總工程師負責統籌協調。(3)制定工作計劃內容包括工作的范圍、重點、深度、進度安排、人員配置、費用預算及編制大綱,并與某城區水務局交換意見。(4)調查研究收集資料各專業組根據編制大綱進行實地調查,收集整理可研所需的各方面相關資料。(5)方案編制與優化在調查研究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對項目的建設規模、選址方案、技術方案、材料設備方案、環境保護方案、實施進度及資金籌措方案等,研究編制備選方案,進行方案論證比選優化后,提出推薦方案。(6)項目評價對推薦方案進行環境評價、財務評價、社會評價及風險評價,以判別項目的環境可行性、經濟可行性、社會可行性和抗風險能力。(7)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可行性研究各專業方案,經過技術經濟論證和優化后,由各專業組分工編寫,經項目負責人銜接綜合匯總,提出報告初稿。(8)與委托單位交換意見初稿形成后,與某城區水務局交換意見,修改完善后,形成正式報告。1.1.3 項目概況本報告編制的供水工程的總設計流量取10720m3/d,解決共計5.04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根據現場調研情況,確定本項目區2009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如下:在龍河鎮新建戚圩水廠,并對朱大興水廠和沈橋水廠進行管網延伸,解決戚圩村、挑溝村、龍集村、陳圩村等4個村共計137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在羅圩鄉新建黃莊水廠、羅圩水廠、古西水廠等3座水廠,并對武圩水廠進行管網延伸,解決該鄉共計144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在陳集鎮新建陳中圩水廠、陳集二廠等2座水廠,并對伏堯水廠和陸圩水廠進行管網延伸,解決該鎮共計223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工程建設的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內容:地下水廠工程(水源井工程、機泵建設);管網工程及其配套附屬設施。項目區6座新建水廠均需打2眼井(一用一備),其余的改造水廠和進行管網延伸的水廠均可利用原有水井,并與新建水廠聯網供水。本工程包括辦公樓6座,深井泵房12座;需鋪設管網共計582.61km,其中鎮級主干管道63.89km,村級配水管道518.72km。工程總投資2004.85萬元,按照中央、地方、群眾共同負擔的原則,其中省級以上補助1572.48萬元,地方配套432.37萬元。項目建成后, 財務年費用為300.70萬元,年銷售收入為469.54萬元,財務內部收益率為8.4 %,投資回收期12.4年,財務上可行。1.2 編制依據關于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工作的通知(發改農經20071752號)關于抓緊做好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核定工作的通知(蘇水農200716號)關于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宿發改2007235號、宿水農200734號)某城區“十一五”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報告某城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總體規劃江蘇省宿遷市某城區農村飲水現狀調查評估報告地下水資源評價報告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sl310-2004)農村給水設計規范(cecs82-9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8749-2006)新編農村供水工程規劃設計手冊簡明給水設計手冊1.3 編制范圍宿遷市某城區2009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分兩冊編制,本報告為第一冊,編制范圍包括羅圩鄉、陳集鎮、龍河鎮等3個鄉鎮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其中龍河鎮的部分村的飲水安全問題已在某城區2008年的農村飲水安全項目解決,本年度只解決龍河鎮的龍集村、戚圩村、挑溝村、陳圩村等4個村共計飲水不安全人口13700人)。本報告由報告正本、附圖、附件等組成,主要編制內容包括取水工程、凈水工程、輸水工程和配水工程等,通過對兩個以上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比較,提出推薦方案,匯編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第二章 項目區概況2.1 自然條件2.1.1自然地理概況某城區地處江蘇省北部,介于北緯3352-3411、東經11810-11825之間,北靠駱馬湖,南接洪澤湖,東依大運河,西臨徐洪河。某城區是1996年7月隨地級宿遷市的成立而設立的一個縣級區,是宿遷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04年3月,省委、省政府對宿遷部分行政區進行區劃調整,將宿豫、泗洪、泗陽三縣的13個鄉鎮劃入某城區。該區現轄14個鄉鎮、4個街道辦(其中3個屬涉農街道),區域總面積854平方公里(其中農村區域面積723平方公里),總人口79.16萬人(其中農村常住人口64.18萬人)。項目區位于區域南部的龍河鎮、羅圩鄉、陳集鎮境內,地表水資源短缺,苦咸水及地下水污染較為嚴重。宿遷市地處魯南丘陵與蘇北平原過渡帶,境內地形呈西高東低,多為黃泛沖積平原。西南部及北部為低矮的丘崗,分布于成子湖以西泗洪縣境內和泗陽縣穿城及宿遷城區以北地區。崗脊舒緩,地面高程2050m,最高點位于宿豫區曉店鎮的峰山頂,海拔73.4m。間有零星剝蝕殘丘,標高可達50m左右。根據地貌類型,我市平原可分為運西平原、運東平原及廢黃河高地,平均地面高程20m左右,一般地面高程為1625m,最低點位于沭陽縣湖東鄉,海拔2.5m。我市境內行洪骨干河道較多,是歷史有名的“洪水走廊”。2.1.2氣象條件某城區地處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區,具有較明顯的季風性、過渡性和不穩定性的氣候特征。冬干冷,夏濕熱,春秋溫暖,四季分明。影響該區域的天氣系統有北方的西風槽和冷渦,又有熱帶的臺風,也有當地產生的江淮切變線和氣旋。受近海區季風環流和臺風的影響,冷暖空氣交匯頻繁,洪澇等自然災害經常發生。某城區多年平均氣溫14.1。七月份最高,平均達26.8;一月份最低,平均為0.5。極端最高氣溫為40以上,極端最低氣溫為23.4。多年平均日照總時數為2291.6小時,無霜期約208天。多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4,年際間變化基本無大的差異,冬、春季節較小,夏、秋季節較大。某城區多年平均降水量(19562003年資料系列,下同)910.5mm,多年平均蒸發量856.6mm,降水稍大于蒸發,降蒸比1:0.95,但不同季節,蒸降比亦不同。降水量空間分布不均,總的趨勢由北向南遞增;降水量時間分布也不均,體現在年際變化和年內變化較大。年際間,豐水年降水量最高達1459.6mm(2003年),枯水年降水量最低548.6mm(1978年),豐枯比達2.44:1;年內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極易形成集中暴雨,春季則多干旱。我市是易旱易澇、水旱災害頻繁的地區。2.1.3水文地質某城區位于淮海平原,表層被第四系覆蓋,賦存有松散巖類孔隙水和基巖裂隙水兩個類型。深層地下水主要是第、承壓含水層。第承壓水巖性為含礫中粗砂、細砂,厚度一般623m,頂板埋深3458.8m,單井涌水量一般達15002000m3/d,該層水質為hco3-mgca和hco3- camg型淡水,礦化度小于1g/l。第承壓含水層為深層孔隙承壓水,主要巖性為中細砂、細砂,厚度一般219.7m,頂板埋深35124m,單井涌水量一般達15002000m3/d,該層水質為hco3-mgca和hco3- camg型淡水,礦化度小于1g/l。基巖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市區東北片,裂隙不發育,為弱裂隙含水巖層,目前開采量很小,小于100m3/d。宿遷市深層地下水水質良好,但部分重點城鎮由于過渡集中超采,目前已形成不同程度的降落漏斗。2.1.4工程地質條件某城區在大地構造上位于華北斷塊區的南部邊緣,處于華北斷塊區與揚子斷塊區的交界部位,基底為前震旦系泰山群變質巖類,上覆有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堆積層,第三系下部為峰山組,巖性以粉細砂和含礫中粗砂為主,局部間夾薄層粘土,上部為下草灣組,主要巖性為粘土,亞粘土夾中細砂薄層,第四系至下而上分為三層,第一層為冰水期,第二層屬沖洪積層,第三層屬海陸交替沉積層。2.2 社會經濟發展水平2004年,全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5.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4.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1.6億元,三大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為26.3:41.2:32.5。全區實現財政總收入2.6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5億元),財政支出2.4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51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15元。從各項經濟指標來看,某城區屬經濟欠發達地區。2.3 供水現狀及存在問題經過多年的改水攻堅,某城區已實現自來水供水的農村人口38.17萬人,占全區農村總人口的59.5%。其中,位于主城區的古城、河濱街道已實現由宿遷市自來水公司供水,村民飲用上了正規自來水,供水人口1.34萬人,占全區農村總人口的2.1%;各鄉鎮及項里街道實現小型水廠供水(利用深水井取用深層地下水),村民飲用上了簡易自來水,供水人口36.83萬人,占全區農村總人口的57.4%。小型水廠日供水能力9931立方米,人均供水量26.97升/天。項目區龍河鎮現有農村總人口45500人,飲水不安全人口25800人,不安全因素有地下水氟含量超標、污染嚴重的地表水、水量不足、保證率低、取水不便人數等。其中12100人計劃在2008年解決,剩余13700人計劃在本次工程中解決。各村飲水不安全人口分布情況見表2-1。項目區羅圩鄉現有農村總人口42300人,飲水不安全人口14400人,不安全因素均為地下水氟含量超標。各村飲水不安全人口分布情況見表2-2。項目區陳集鎮現有農村總人口48600人,飲水不安全人口22300人,不安全因素有地下水氟含量超標、水量不足、保證率低、取水不便人數等。各村飲水不安全人口分布情況見表2-3。表2-1龍河鎮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數量及類型分解表縣、鄉、村名稱農村總人口(萬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萬人)合計氟超標砷超標苦咸水污染嚴重的地表水污染嚴重的地下水其他飲水水質不達標(含血吸蟲人口)水量不足、保證率低、取水不便人數大羅村0.450.170.17和平村0.270.00董王村0.300.010.01朱大興0.330.090.09夾河村0.240.00雙蔡村0.500.00姚慶村0.310.320.300.02喬莊村0.300.310.290.02龍集村0.480.420.350.07陳圩村0.280.270.240.03沈橋村0.380.310.240.07桃溝村0.320.310.290.02戚圩村0.390.370.340.03合計4.552.580.090.000.002.050.000.000.44注:本次工程只解決龍集村、陳圩村、桃溝村、戚圩村等4個村的飲水不安全人口的飲水問題,剩余的飲水不安全人口已在2008年解決。表2-2羅圩鄉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數量及類型分解表縣、鄉、村名稱農村總人口(萬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萬人)合計氟超標砷超標苦咸水污染嚴重的地表水污染嚴重的地下水其他飲水水質不達標(含血吸蟲人口)水量不足、保證率低、取水不便人數黃慶村0.240.170.17馬元村0.220.120.12葛羅村0.230.060.06平樓村0.230.060.06秦祠村0.320.170.17羅圩村0.340.060.06古路村0.270.200.20古西村0.210.060.06三湖村0.150.060.06郭廟村0.270.060.06郭圩村0.250.060.06武圩村0.300.060.06長莊村0.300.060.06勝利村0.260.060.06塘圩村0.200.060.06耿王村0.330.060.06農科村0.110.060.06合計4.231.441.440.000.000.000.000.000.00表2-3陳集鎮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數量及類型分解表縣、鄉、村名稱農村總人口(萬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萬人)合計氟超標砷超標苦咸水污染嚴重的地表水污染嚴重的地下水其他飲水水質不達標(含血吸蟲人口)水量不足、保證率低、取水不便人數五華村0.310.00河東村0.410.300.30伏堯村0.360.00旗桿村0.310.230.23倉王村0.490.360.36陳集居委會0.390.140.14陳中村0.350.130.13王莊村0.230.170.17廟莊村0.320.240.24倉圩村0.190.040.04陸圩村0.270.200.20閘塘村0.270.200.20鮑河村0.360.00徐元村0.300.00龍潭村0.300.220.22合計4.862.231.920.000.000.000.000.000.312.4 規劃概況根據江蘇省宿遷市某城區農村飲水現狀調查評估報告和某城區“十一五”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報告的內容,并結合現場調研情況,確定本報告的主要工程內容包括:1、龍河鎮: 新建戚圩水廠,解決戚圩村、挑溝村等2個村共計68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對朱大興水廠進行管網延伸,解決解決龍集村42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對沈橋水廠進行管網延伸,解決陳圩村27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2、羅圩鄉: 新建黃莊水廠,解決黃莊村、馬元村、戈羅村、平樓村、秦祠村等5個村共計58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新建羅圩水廠,解決聯五村、塘圩村、長莊村、勝利村、農科村、羅圩村、三胡村等7個村共計42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新建古西水廠,解決郭莊村、古西村、郭廟村、古路村等4個村共計3800人的飲水完全問題;對武圩水廠進行管網延伸,解決武圩村6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3、陳集鎮: 新建陳中圩水廠,解決陳中圩村、廟莊村、九龍潭村、倉王村等4個村共計95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新建陳集二廠,解決河東村、旗桿村、王莊村、閘塘村、陳集居委會等5個村共計104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對伏堯水廠進行管網延伸,解決倉圩村4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對陸圩水廠進行管網延伸,解決陸圩村20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第三章 需水量預測及供需水量平衡3.1需水量預測3.1.1預測方法本次采用定額法進行需水預測。3.1.2 采用的主要數據和來源本次需水預測中采用的有關人口、社會經濟、農業種植結構工業產值等資料均來源于某城區2005年統計年鑒。3.1.3 需水預測(1)生活用水生活用水主要指居民的生活用水,我們根據各地居民用水定額和實際人口計算生活用水量,用水定額參考某城區水務局編制的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分析報告中的數值來確定,人口數采用2005年某城區統計年鑒中的統計數據。計算成果見表3-1:表3-1 某城區生活用水統計表名稱數量用水定額(l/d)用水量(萬m3)城鎮人口數(萬人)14.9815082016農村人口數(萬人)64.1880187406大牲畜數(萬頭)31484045961小牲畜數(萬頭)464912203626合計519009(2)工業用水工業用水量是工業生產過程中所需要取用的水量,通過各地的工業綜合用水定額即萬元產值用水量和工業總產值來推算。工業綜合用水定額參考某城區水務局編制的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分析報告中的數值來確定,現狀(2005)年工業總產值采用2005年某城區統計年鑒中的統計數據。計算成果見表3-2。表3-2 某城區工業用水量統計表工業總產值(億元)萬元產值用水量(m3/萬元)工業用水量(億m3)備 注100.91301.31包括電力用水量(3)農業用水農業用水量是指農業灌溉用水量。農業用水量受不同保證率的雨情、水情影響而變化較大。遇豐水年和偏豐年時基本不缺水(或余水)。因此在分析現狀不同保證率雨情、水情的農業用水量時只分析保證率為50%、75%、95%的農業用水量。農業用水量由農田灌溉面積和灌溉定額來推算,灌溉定額參考某城區水務局編制的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分析報告中的數值來確定。具體成果見表3-3。表3-3 某城區現狀水平不同保證率農業用(需)水量成果表保證率50%75%95%農業用水量(億m3)11.1013.0215.28(4)其它用水其它用水包括沖污、消防、綠化、環境衛生用水等,由于缺乏資料根據規范建議的范圍為居民生活用水量的510%,考慮當地發展情況,其它用水量取居民生活用水量的10%,即611.006萬m3。(5)總用水量將上述各項用水量相加即可得總用水量,具體成果見表3-4。表3-4 某城區不同年份總需水量統計表規劃年50%75%95%需水總量(億m3)13.081517.263.2供需平衡分析3.2.1 現狀供水設施供水能力(1)龍河鎮:現有集中式供水人口19300人,分散式供水(打井)人口26200人。其中項目區4個村有集中式供水人口0人,分散式供水人口14686人。全鎮現有5座已建水廠,分別如下:雙蔡水廠建于2004年,設計供水規模為500m3/d,現狀用水量為148 m3/d,現狀用水人口7414人,水廠為私人承包,采用按人收費,水費為1.0元/ 人月;大羅水廠建于1995年,設計供水規模為100m3/d,現狀用水量為88m3/d,現狀用水人口4420人,水廠為私人承包,采用按人收費,水費為1.0元/ 人月;和平水廠建于1996年,設計供水規模為300 m3/d,現狀用水量為52m3/d,現狀用水人口2600人,水廠為私人承包,采用按人收費,水費為1.0元/人月;董王水廠建于1997年,設計供水規模為300m3/d,現狀用水量為56m3/d,現狀用水人口2800人,水廠為私人承包,采用計量收費,水費為1.0元/ m3;朱大興水廠建于1994年,設計供水規模為100 m3/d,現狀用水量為42m3/d,現狀用水人口2100人,水廠為私人承包,采用計量收費,水費為1.0元/ m3。已建5座水廠水源均為地下水,均無凈化設施。(2)羅圩鄉:現有集中式供水人口22727人,分散式供水(打井)人口19523人。其中項目區15個村有集中式供水人口22727人,分散式供水人口19523人。全鎮現有4座已建水廠,分別如下:平樓水廠建于2003年,設計供水規模為300m3/d,現狀用水量為47 m3/d,現狀用水人口2343人,水廠為私營承包,采用按人收費,水費為1.0元/ 人月;葛羅水廠建于2002年,設計供水規模為300m3/d,現狀用水量為47m3/d,現狀用水人口2331人,水廠為私人承包,采用按人收費,水費為1.0元/ 人月;中心水廠建于1999年,設計供水規模為500 m3/d,現狀用水量為195 m3/d,現狀用水人口4886人,水廠為國營,采用按人收費,水費為1.0元/人月;武圩水廠建于2004年,設計供水規模為500 m3/d,現狀用水量為263m3/d,現狀用水人口13167人,水廠為私人承包,采用計量收費,水費為1.0元/ m3。已建4座水廠水源均為地下水,均無凈化設施。(3)陳集鎮:現有集中式供水人口27665人,分散式供水(打井)人口28445人。其中項目區11個村有集中式供水人口9291人,分散式供水人口26006人。全鎮現有5座已建水廠,分別如下:鮑河水廠建于1990年,設計供水規模為150m3/d,現狀用水量為72 m3/d,現狀用水人口3582人,水廠為私人承包,采用按人收費,水費為1.0元/ 人月;徐元水廠建于1988年,設計供水規模為100m3/d,現狀用水量為61 m3/d,現狀用水人口3045人,水廠為私人承包,采用按人收費,水費為1.0元/ 人月;陳中水廠建于1989年,設計供水規模為150 m3/d,現狀用水量為200 m3/d,現狀用水人口6580人,水廠為私人承包,采用按人收費,水費為1.0元/人月;陳集水廠建于1988年,設計供水規模為200 m3/d,現狀用水量為255m3/d,現狀用水人口7895人,水廠為國營承包,采用計量收費,水費為1.0元/ m3;伏堯水廠建于2004年,設計供水規模為350 m3/d,現狀用水量為131m3/d,現狀用水人口6563人,水廠為私人承包,采用計量收費,水費為1.0元/ m3;已建5座水廠水源均為地下水,均無凈化設施。3.2.2 不同目標年限供需平衡分析(1)供水區域水資源量依據宿遷市水資源公報,某城區分析范圍多年平均降雨徑流水資源總量成果見表3-5,通過不同降水頻率相應水資源總量見表3-6。表3-5 某城區多年平均降雨水資源總量成果表地區面積 (km2)水資源量均值(億m3)地表水地下水重復計算量合計某城區2298.04.5963.620.787.436表3-6 某城區不同頻率年降雨水資源總量成果表頻 率地表水資源量(億m3)地下水資源量(億m3)地表水與地下水重復計算量總量(億m3)現狀年(2006)1.9072.8010.5714.137豐水年p=20%8.2274.380.8111.797平水年p=50%4.323.540.777.09偏枯年p=75%2.4133.0120.724.705特枯年p=95%1.0342.3340.662.708(2)不同年型可供水量可供水量是指滿足某一保證率雨情、水情的最大供水能力,即最大可供水量,也就是指在某一用水水平情況下可提供的水資源量。主要通過水利工程調節與調度來實現,包括工農業回歸水量、當地地表徑流量、地下水開采量、過境水引用量及外調水引用量等。表3-7 某城區年降雨量統計表年份年降雨量(mm)年份年降雨量(mm)年份年降雨量(mm)19561148.71973691.119901096.91957787.719741316.91991948.019581018.51975848.61992776.01959971.81976.682.41993850.21960861.61977804.41994610.51961834.61978509.61995680.419621091.519791047.619961168.419631388.51980817.01997795.61964919.61981650.419981198.919651157.71982949.81999675.71966592.11983855.620001113.51967714.31984727.02001762.51968763.21985803.72002630.31969911.31986909.720031565.41970997.91987873.32004592.719711052.81988598.520051058.71972889.51989890.52006708.0表3-8 某城區區域年平均面降雨量特征值表地 區均 值(1956-2006)最大值(mm)出現年份最小值(mm)出現年份最大與最小值比例某城區915.41492.22003574.319782.07圖3-1 某城區區域(1956-2006)年際雨量化圖 地表水資源可利用量w=rf/10其中:w徑流總量,m3; r徑流深,mm;f流域面積,km2。某城區總面積為2298km2,根據以上公式計算不同頻率的徑流總量。某城區屬于平原地區,對徑流的調蓄能力較低,需由徑流可利用率,得到徑流可利用量,徑流可利用率采用淮陰地區水資源調查及水利化區劃報告中數據,保證率50%,75%,95%的徑流可利用率分別為0.35、0.45、0.5。各保證率年份徑流可利用量見表3-9。表3-9 某城區各種保證率的當地地表徑流量計算成果保證率50%75%95%年徑流深( mm)792.55613.39393.14年徑流量(萬m3)289282.09223886.07143497.46徑流可利用率0.350.450.5徑流可利用量(萬m3)101248.73100748.7371748.73過境水量由于上游來水與當地汛期同步,過境水絕大部分均穿境而過。 回歸水由于工業、生活及其它用水量較少,回歸水主要計入農業用水量中的水稻田的灌溉用水量產生的回歸水。按照江蘇省水中長期供求計劃報告(19962010)計算方法,水田的回歸水量,按水田滲漏量和渠系損失量的1/2計算,具體方法按下式計算:回歸水系數=(1灌溉水利用系數)/2隨著灌溉水平的不斷提高,回歸水系數呈下降趨勢,1998回歸水系數為0.27,2005年回歸水系數為0.22,2015年回歸水系數為0.12。回歸水的利用則隨不同代表年型而變化,天氣越干,利用率越高,p=50%年型利用率取0.3,p=75%年型利用率取0.5,p=95%年型利用率取0.7。表3-10 某城區不同年份回歸水量統計表 規劃年50%75%95%回歸水系數0.270.220.12回歸水量(億m3)2.9972.86441.8336回歸水利用率0.30.50.7回歸水利用量(億m3)0.89911.43221.2835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受地下水開采利用能力的限制。地下水資源量可理解為各種補給量之和。地下水的補給量主要有:降水入滲補給量、灌溉渠系滲漏、田間灌溉入滲補給量和越流補給量,其中淺層地下水主要是接受降雨入滲補給,以陸面蒸發和人工開采為主要排泄方式。潛層地下水資源量可用下式估算:式中:為降雨入滲補給量,m3;為降雨入滲補給系數,降雨入滲補給系數采用江蘇省淺層地下水資源調查與估算報告中所給出的值,;p為平均降雨量,mm;f為控制面積,km2。 經計算,潛層地下水資源量為5.4693 萬m3。深層地下水資源的規劃開采量,根據江蘇省宿遷市地下水資源評價報告資料統計為2.915萬m3/d。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不同于地下水資源量,可利用量是指在一定的技術經濟條件下,在整個開采期內不明顯地襲奪已有水源地,不發生危害性的環境地質問題的前提下,通過一定的開采措施,允許開采利用的水量。可利用水量將以上4項相加就可得某城區不同年型可利用水量,計算成果見表3-11。表3-11 某城區現狀不同保證率可供水量成果表保證率50%75%95%可供水量(億m3)13.3311.288.38(3)現狀各種保證率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表3-12 規劃區不同年型供需平衡分析表項目年型可供水量(億m3)需水量(億m3)余水量(億m3)缺水量(億m3)p=50%13.3313.080.25p=75%11.28153.72p=95%8.3817.268.88通過現狀分析,現狀水平年下:平水年(保證率50%)不缺水;一般干旱年(保證率75%)缺水3.72億m3;特殊干旱年(保證率95%)缺水8.88億m3。計算成果見表3-12。此計算成果為某城區總體情況,項目區龍河鎮、羅圩鄉、陳集鎮的供需平衡可參照此進行考慮。3.2.3 工程建設規模(一)總供水規模按照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有關要求,一般供水規模包括農村居民生活用水量、飼養畜禽用水量、消防用水量、管網漏失水量和未預見用水量,對條件較好的地區還應考慮公共建筑用水量、澆灑道路和綠地用水量。根據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規定,某城區地處江蘇北部,屬三區,供水量為30120l/(人d)。根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總體規劃及“十一五”規劃工作大綱,農村居民生活用水量以每人每天可獲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l為安全,考慮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次規劃的人均用水量按80l/d算。農村需水量的各個部分水量考慮如下:(1)農村居民生活需水量w=p0(1+)nq/1000(m3/d)其中:p0現狀人口數;設計年限內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可根據當地近年來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確定,某城區區取為3;n設計年限,n=15q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額,l/(人d),根據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sl310-2004)提出的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額標準,結合當地實際用水水平,同時考慮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居民生活用水量的增加,所以某城區農村居民用水定額取80l/(人d)。按人口增長率3考慮,則設計年限末龍河鎮的總人口p=p0(1+0.003)15將達到47591人,但此次規劃只涉及龍河鎮有飲水不安全人口的4個村,農村總人口14700人,即p0=14700人,經計算,設計年限末項目區的總人口p=15376人。設計年限末羅圩鄉的總人口p=p0(1+0.003)15將達到44244人,此次規劃羅圩鄉所有村都作為不安全飲水人口考慮,總人口42300人,經計算,設計年限末項目區的總人口p=44244人。設計年限末陳集鎮的總人口p=p0(1+0.003)15將達到50834人,但此次規劃只涉及陳集鎮有飲水不安全人口的11個村,總人口35300人,即p0=35300人,經計算,設計年限末項目區的總人口p=36922人。 (2)農村公共建筑需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應根據公共建筑性質、規模及其用水定額確定,由于缺乏資料該水量可根據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sl310-2004)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10%估算。(3)企業需水量企業生產用水量,應根據企業類型、規模、生產工藝、用水現狀、近期發展計劃和當地的生產用水定額標準確定。考慮到企業多集中在縣城,鎮村企業用水量比較小,并且有自備水,所以按居民生活水量的5%加以考慮。(4)集體或專業戶飼養畜禽、澆灑道路和綠地等水量這幾部分用水量可以利用河道或淺井的水,或將其放至到未預見水量中,不單獨進行考慮。(5)管網漏失水量和未預見水量該項按前四項需水量之和的15%取值。(6)消防用水本次設計不單獨計算消防用水量。(7)水廠自用水量水廠自用水量根據不同水源的水質狀況及采取的水處理工藝確定,一般按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牲畜用水量及工、副業用水量之和的5%-10%計算。本工程水廠自用水量不大,經分析論證,本工程水廠自用水量可按5%計算。則:q7=(q1+q2+q3)5%綜上所述,龍河鎮4個村最高日需水量合計為1697.51m3/d,人均需水量為110.40l/人d,羅圩鄉最高日需水量合計為4884.54m3/d,人均需水量為110.40l/人d,陳集鎮最高日需水量合計為4076.18m3/d,人均需水量為110.40l/人d,需水量具體情況見表3-13,3-14,1-15。表3-13 龍河鎮4個村總需水量預測表項 目近期需水量農村需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m3/d)1230.08公共建筑用水量(m3/d)123.01企業用水量(m3/d)61.5管網損失和未預見水量(m3/d)212.19水廠自用水量(m3/d)70.73合計(m3/d)1697.51綜合人均需水量(l/人d)11040表3-14 羅圩鄉總需水量預測表項 目近期需水量農村需水量居民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