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概論題庫_第1頁
土木工程概論題庫_第2頁
土木工程概論題庫_第3頁
土木工程概論題庫_第4頁
土木工程概論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土木工程概論考試復習題第 1 章 緒論一、學習重點(一)基本概念1、土木工程: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的總稱,它既指工程建設的對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種工程設施,也指所應用的材料、設備和所進行的勘測設計、施工、保養、維修等技術。2、基本建設:國家將工廠、礦井、鐵道、公路、橋梁、農田水利、商店、住宅、醫院、學校、給水排水、煤氣輸送等工程建設稱為基本建設。3、信息化施工:在施工過程中所涉及的各部分各階段廣泛應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對工期、人力、材料、機械、資金、進度等信息進行收集、存儲、處理和交流,并加以科學地綜合利用,為施工管理及時、準確地提供決策依據。4、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構成危害” 。(二)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1、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任務“土木工程”包括哪些內容?“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要學習哪些知識、掌握哪些基本技能、具備哪些能力?怎樣才能學好等 ?回答這些問題便是本書的主要任務。土木工程的內容非常廣泛,它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國民經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土木工程的范圍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鐵路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機場工程,地下工程,給水排水工程,港口、碼頭工程等。2、土木工程發展歷史簡述土木工程的發展經歷了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個階段。現代土木工程的特點有:功能要求多樣化;城市建設立體化;交通工程快速化;工程設施大型化。3、土木工程的未來土木工程目前面臨的形勢是:信息(包括計算機、通訊、網絡等 )工業的迅猛發展。 航空、航天事業等高科技事業的發展。地球上居住人口激增,而地球上的土地資源是有限的,并且會因過度消耗而日益枯竭。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隨著工業的發展、技術的進步而人類生存環境卻日益惡化。(1 )重大工程項目將陸續興建為了解決城市土地供求矛盾,城市建設將向高、深方向發展。目前高速公路、高速鐵道的建設仍呈發展趨勢。在航空港及海港和內河航運碼頭的建設也會在不久的將來取得巨大的進步。(2 )土木工程將向太空、海洋、荒漠地開拓。(3 )工程材料向輕質、高強、多功能化發展(21 世紀在工程材料方面希望有較大突破:傳統材料的改性;化學合成材料的應用)(4 )設計方法精確化、設計工作自動化(5 )信息和智能化技術全面引入土木工程將信息、計算機、智能化技術等高新技術用于土木工程將是今后相當長時間內的重要發展方向。信息化施工信息化施工還可通過網絡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工程數據庫聯系,在遇到新的疑難問題時可及時查詢解決。信息化施工可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證工程質量,減少工程事故,有效控制成本,實現施工管理現代化。智能化建筑智能化建筑滿足的要求:一是房屋設備用先進的計算機系統監測與控制,并可通過自動優化或人工干預來保證設備運行的安全、可靠、高效。二是安裝了對居住者的自動服務系統。智能化交通智能化交通一般包括以下幾個系統:A、先進的交通管理系統;B、交通信息服務系統;C、車輛控制系統;D、車輛調度系統; F、公共交通系統等。它應具有信息收集,快速處理,優化決策,大型可視化系統等功能。土木工程分析的仿真系統用此技術指導設計可大大提高工程結構的可靠性。(6 )土木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在建設與使用土木工程過程中與能源消耗,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生態平衡有密切關系,對貫徹“可持續發展”原則影響很大。4、土木工程的學習建議(1 )科學、技術與工程的關系科學是關于事物的基本原理和事實的有組織、有系統的知識。科學的主要任務是研究世界萬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它解決一個為什么的問題。技術則是指將科學研究所發現或傳統經驗所證明的規律轉化成為各種生產工藝,作業方法,設備裝置等,它解決一個如何實現的問題。技術的主要任務是為生產某種滿足人類需要的產品而服務。工程是指自然科學或各種專門技術應用到生產部門去而形成的各種學科的總稱,其目的在于利用和改造自然來為人類服務。(2 )土木工程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我國高等土木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獲得土木工程工程師基本訓練,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級工程科學技術人才,畢業后能從事土木工程設計、施工與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工程規劃與研究開發的能力。在土木工程學科的系統學習中,實踐經驗中得出以下幾點值得重視:自主學習能力;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爭強、創新能力;協調、管理能力。(三)本章節的學習重點和難點1、基本概念。2、土木工程發展歷史。3、土木工程的未來。二、練習題(一)判斷與改錯題1、土木工程的內容非常廣泛,它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國民經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信息和智能化技術將逐漸退出土木工程。3、為了解決城市水資源供求矛盾,城市建設將向高、深方向發展。4、工程的主要任務是為生產某種滿足人類需要的產品而服務。5、技術的主要任務是研究世界萬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它解決一個為什么的問題。(二)名詞解釋題1、土木工程; 2、基本建設; 3、信息化施工; 4、可持續發展。(三)單項選擇題1、 ( ) 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的總稱。A、土木工程; B、基本建設; C、信息化施工; D、可持續發展。2、 ( )是關于事物的基本原理和事實的有組織、有系統的知識。A、教學; B、科學; C、技術; D、工程。3、 ( )則是指將科學研究所發現或傳統經驗所證明的規律轉化成為各種生產工藝,作業方法,設備裝置等,它解決一個如何實現的問題。A、理論; B、科學; C、技術; D、工程。4、 ( ) 是指自然科學或各種專門技術應用到生產部門去而形成的各種學科的總稱,A、規范; B、科學; C、技術; D、工程。5、 ( )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構成危害” 。A、土木工程; B、基本建設; C、信息化施工; D、可持續發展。6、 ( ) 向輕質、高強、多功能化發展。A、工程材料;B 、土木工程; C、技術;D、設計。7、 ( ) 其目的在于利用和改造自然來為人類服務。A、設計; B、科學; C、技術; D、工程。8、用土木工程分析的仿真系統的技術指導設計可大大提高工程結構的( ) 。A、可靠性;B、真實性;C、觀賞性; D、實用性。 9、 ( ) 應具有信息收集,快速處理,優化決策,大型可視化系統等功能。A、智能化建筑; B、信息化施工; C、仿真系統;D、智能化交通。(四)多項選擇題1、在土木工程學科的系統學習中,實踐經驗中得出以下幾點值得重視:( ) 。A、自主學習能力; B、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C、爭強、創新能力; D、協調、管理能力。2、現代土木工程的特點有( ) 。A、功能要求多樣化; B、城市建設立體化; C、交通工程快速化; D、工程設施大型化。3、土木工程的發展經歷( )的階段。A、古代; B、近代; C、現代; D、未來。4、在建設與使用土木工程過程中與( )有密切關系,對貫徹“可持續發展”原則影響很大。A、能源消耗; B、資源利用; C、環境保護; D、生態平衡。 5、信息包括( )等。A、計算機; B、通訊; C、網絡; D、科技。(五)簡答題1、土木工程目前面臨的形勢是什么?2、什么是“土木工程”?3、土木工程的范圍包括哪些內容?4、簡述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任務?(六)辨析題1、在建設與使用土木工程過程中,應充分滿足建筑功能完備,與能源消耗,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生態平衡沒有密切關系,對貫徹“可持續發展”原則影響不大。2、將信息、計算機、智能化技術用于土木工程將是今后發展的重要方向。(七)論述題1、試述我國高等土木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什么?2、聯系實際論述土木工程發展的前景。三、練習題參考答案(一)判斷與改錯題。1、對; 2、錯; 3、錯; 4、錯; 5、錯。(二)名詞解釋題。略(見教材和本章學習提示)(三)單項選擇題。1、 A;2 、B;3、C;4、D ;5、D ;6、A;7、D ;8、A;9、D 。(四)多項選擇題。1、 ABCD; 2、ABCD; 3、ABC; 4、ABCD ; 5、ABC。(五)簡答題。略(見教材和本章學習提示)(六)辨析題。1、錯。理由:在建設與使用土木工程過程中與能源消耗,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生態平衡有密切關系,對貫徹“可持續發展”原則影響很大。2、對。將信息、計算機、智能化技術等高新技術用于土木工程將是今后相當長時間內的重要發展方向。(七)論述題。略(見教材和本章學習提示)第 2 章 土木工程材料一、學習重點(一)基本概念1、土木工程材料:任何土木工程建( 構)筑物( 包括道路、橋梁、港口、碼頭、礦井、隧道等) 都是用相應材料按一定的要求建造成的,土木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種材料統稱為土木工程材料。2、天然砂:由自然條件作用( 主要是巖石風化)而形成的,粒徑在 5mm 以下的巖石顆粒,稱為天然砂。3、硅酸鹽水泥:根據國家標準(GB17592)規定,凡由硅酸鹽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爐礦渣、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稱為硅酸鹽水泥。4、綠色建材:其含義是指:采用清潔的生產技術,少用天然資源、大量使用工業或城市固體廢棄物和農植物秸稈,生產無毒,無污染、無放射性,有利于環保與人體健康的建材。(二)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材料一般分為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兩大類。材料按功能分類般分為結構材料(承受荷載作用的材料)和功能材料(具有專門功能的材料)。材料按用途分類,如建筑結構材料;橋梁結構材料;水工結構材料;路面結構材料;建筑墻體材料;建筑裝飾材料;建筑防水材料;建筑保溫隔聲材料等。了解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主要應從三個方面去認識:材料對保證工程質量的作用;材料對工程造價的影響;材料對工程技術進步的促進作用。1、磚、瓦、砂、石、灰磚、瓦、砂、石、灰可統稱為地方材料,由于其工程用量大,原料價格低,一般都在當地或附近地區采購。(1 )磚磚是一種常用的砌筑材料。廣泛地用于墻體、基礎、柱等砌筑工程中。按照生產工藝分為燒結磚和非燒結磚;按所用原材料分為粘土磚、頁巖磚、煤矸石磚、粉煤灰磚、爐渣磚和灰砂磚等;按有無孔洞分為空心磚、多孔磚和實心磚。(2 )瓦瓦是屋面材料。瓦的種類較多,按所用材料分,有粘土瓦、水泥瓦、石棉水泥瓦、鋼絲網水泥瓦、聚氯乙烯瓦、玻璃鋼瓦、瀝青瓦等;按形狀分,有平瓦和波形瓦兩類。(3 )砂砂是組成混凝土和砂漿的主要組成材料之一,是土木工程的大宗材料。 砂一般分為天然砂和人工砂兩類。按其產源不同,天然砂可分為:河砂、海砂和山砂。(4 )石凡采自天然巖石,經過加工或未經加工的石材,統稱為天然石材。包括:毛石料石飾面石材色石渣石子(5 )灰凡能在物理、化學作用下,從漿體變成堅固的石狀體,并能膠結其他物料而具有一定機械強度的物質,統稱為膠凝材料。膠凝材料可分為無機與有機兩大類。無機膠凝材料可按照其硬化條件分為氣硬性與水硬性兩種。只能在空氣中硬化的稱為氣硬性膠凝材料,如石膏、石灰。既能在空氣中又能在水中硬化的稱為水硬性膠凝材料,如水泥。2、木材木材具有很多優點,如輕質高強;易于加工;有較高的彈性和韌性;能承受沖擊和振動作用;導電和導熱性能低;木紋美麗;裝飾性好等。但木材也有缺點,如構造不均勻,各向異性;易吸濕、吸水,因而產生較大的濕脹、干縮變形;易燃、易腐等。影響木材強度的主要因素為含水率(一般含水率高,強度降低 ),溫度(溫度高,強度降低),荷載作用時間(持續荷載時間長,強度下降 )及木材的缺陷 (木節、腐朽、裂紋、翹曲、病蟲害等)。工程中木材又常分為原木、鋸材及各類人造板材。3、鋼材鋼材品質均勻致密,抗拉、抗壓、抗彎、抗剪切強度都很高。有一定的塑性和很好的韌性、良好的加工性能。土木工程所使用的鋼材大多為低碳鋼和低合金結構鋼。4、水泥 水泥是水硬性膠凝材料,即加水拌合成塑性漿體,能在空氣中和水中凝結硬化,可將其他材料膠結成整體,并形成堅硬石材的材料。(1 )水泥的定義和分類水泥按其用途及性能分為三類:通用水泥、專用水泥、特性水泥。水泥按其主要水硬性物質名稱分為:硅酸鹽水泥,鋁酸鹽水泥,硫鋁酸鹽水泥,氟鋁酸鹽水泥,磷酸鹽水泥,以火山灰性或潛在水硬性材料以及其他活性材料為主要組分的水泥。(2 )硅酸鹽水泥水泥漿體在常溫下會逐漸變稠直到開始失去塑性,這一現象稱為水泥的初凝;隨著塑性的消失,水泥漿體開始產生強度,此時稱為水泥的終凝;水泥漿體由初凝到終凝的過程稱為水泥的凝結。水泥漿體終凝后,其強度會隨著時間的延長不斷增長,并形成堅硬的水泥石,這一過程稱為水泥的硬化。(3 )其他品種水泥有:快硬硅酸鹽水泥、快凝快硬硅酸鹽水泥、白色硅酸鹽水泥、高鋁水泥、膨脹水泥。5、混凝土混凝土(簡寫為砼)是當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膠結材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經攪拌振搗成型,在一定條件下養護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工具有原料豐富,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的特點;同時混凝土還具有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好,強度等級范圍寬,使用范圍十分廣泛。混凝土的種類按膠凝材料不同,分為水泥混凝土(又叫普通混凝土) 、瀝青混凝土、石膏混凝土及聚合物混凝土等;按表觀密度不同,分為重混凝土(2600 kgm3)、普通混凝土 (19502 600 kgm3)、輕混凝土(2900 kgm3; B、2600 kgm3 。3、 ( )是由膠凝材料、細骨料和水等材料按適當比例配制而成的。A、混凝土; B、砂漿; C、鋼筋混凝土; D、三合土。4、對建筑物主要起裝飾作用的材料稱( ) ,其應具有裝飾功能、保護功能及其他特殊功能。A、裝飾材料; B、裝飾功能; C、裝飾效果; D、建筑材料。5、只能在空氣中硬化的稱為( )膠凝材料,如石膏、石灰。A、水硬性; B、濕硬性; C、氣硬性; D、干硬性。6、建材行業是土木工程產業的基礎,建材行業為適應今后經濟不斷增長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要就必須走( )之路。A、科技建材; B、高強建材; C、綠色建材; D、高性能建材。7、將不易傳熱的材料,即對熱流有顯著阻抗性的材料或材料復合體稱為( ) 。A、絕熱材料; B、吸聲材料; C、裝飾材料; D、保溫材料。8、預應力混凝土預應力的產生,按( )可分為機械法、電熱法和化學法。A、張拉鋼筋的方法; B、施加預應力的順序; C、先張法; D、后張法。9、 ( )不僅有采光和防護的功能,而且是良好的吸聲、隔熱及裝飾材料。A、玻璃;B 、陶瓷;C 、水泥;D、紅磚。10、 ( )具有很多優點,如輕質高強;易于加工;有較高的彈性和韌性;能承受沖擊和振動作用;導電和導熱性能低等特點。A、鋼材;B、水泥; C、混凝土; D、木材。(四)多項選擇題1、按其產源不同,天然砂可分為( ) 。A、河砂 B、海砂 C、山砂 D、石屑。2、天然石材。包括:( ) 。A、毛石; B、料石; C、飾面石材; D、色石渣; E、石子。3、影響木材強度的主要因素為( ) 。A、含水率; B、溫度; C、荷載作用時間; D、木材的缺陷。4、鋼材品質均勻致密, ( )強度都很高。A、抗拉; B、抗壓; C、抗彎; D、抗剪切。5、按施工工藝不同,又分為( )等。A、噴射混凝土; B、泵送混凝土; C、振動灌漿混凝土; D、高強混凝土。6、常用的吸聲材料有:( ) 。A、無機材料; B、有機材料; C、多孔材料; D、纖維材料。(五)簡答題1、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主要應從哪些方面去認識?2、特種混凝土有哪些?3、綠色建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六)辨析題1、砂是土木工程中的大宗材料。2、發展“綠色建材” ,是 21 世紀我國建材工業的必然出路。(七)論述題1、試述我國發展“綠色建材 ”取得的初步成果?2、聯系實際,論述我國的墻體改革已取得的成果有哪些?三、練習題參考答案(一)判斷與改錯題。1、錯; 2、錯; 3、錯; 4、錯; 5、錯。(二)名詞解釋題。略(見教材和本章學習提示)(三)單項選擇題。1、 A;2 、D;3、B;4、A ; 5、C;6、C;7 、A ;8 、A;9、A;10、D。(四)多項選擇題。1、 ABC; 2、ABCDE; 3、ABCD; 4、ABCD; 5、 ABC; 6、ABCD。(五)簡答題。略(見教材和本章學習提示)(六)辨析題。1、正確。理由砂是組成混凝土和砂漿的主要組成材料之一,是土木工程的大宗材料。2、正確。理由發展“綠色建材 ”,改變長期以來存在的粗放型生產方式,選擇資源節約型、污染最低型、質量效益型、科技先導型的生產方式是 21 世紀我國建材工業的必然出路。(七)論述題。略(見教材和本章學習提示)第 3 章 基礎工程一、學習重點(一)基本概念1、基礎:將上部結構荷載傳遞給地基、連接上部結構與地基的下部結構稱為基礎,地基是指承托基礎的場地。2、沉降縫:是指從建筑物的屋頂到基礎全部分開,分割成若干個長高比較小、整體剛度較好、體型簡單和自成沉降體系的單元。3、沉井:是井筒狀的結構物,它是以井內挖土,依靠自身重量克服外壁摩擦力后下沉至設計標高,然后經過混凝土封底,并填塞井孔,使其成為橋梁墩臺或其他構筑物的基礎。4、地基處理:是指天然地基很軟弱,不能滿足地基承載力和變形的設計要求,地基需經過人工處理的過程。(二)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工程地質、基礎工程、地基處理都是土木工程專業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1、工程地質勘察工程地質勘察的目的主要是查明工程地質條件,分析存在的地質問題,對建筑地區作出工程地質評價。工程地質勘察的任務是按照不同勘察階段的要求,正確反映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及巖土體性狀的影響,并結合工程設計、施工條件,以及地基處理等工程的具體要求,進行技術論證和評價,提出解決問題的決策性具體建議,為設計、施工提供依據,服務于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工程地質勘察可分為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詳細勘察三個階段。(1 )工程地質測繪工程地質測繪就是填繪工程地質圖,根據野外調查綜合研究勘察區的地質條件,填繪在適當比例尺地形圖上加以綜合反映。工程地質測繪方法有像片成圖法和實地測繪法。(2 )工程地質勘探方法勘探的方法主要有坑、槽探,鉆探,地球物理勘探等。(3 )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巖土工程勘察(4 )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察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察中,應對以下問題進行分析評價:地基承載力,變形和傾斜,高層建筑物與裙房的差異沉降問題,深基坑開挖,環境問題,場地與地基穩定性分析,抗震設計。(5 )公路工程地質勘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包括以下方面:路線勘察,特殊巖土、不良地質地段的勘察,路基路面勘察,橋渡勘察,隧道勘察和筑路材料勘察。(6 )橋梁工程地質勘察橋梁是公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正橋、引橋和導流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