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ppt_第1頁
7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ppt_第2頁
7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ppt_第3頁
7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ppt_第4頁
7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1,2,7-1 酸堿質子理論,7-2 影響酸堿平衡的因素,7-3 酸堿水溶液酸度的計算,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7-5 酸堿滴定曲線和指示劑的選擇,7-6 酸堿滴定法的應用,7-4 酸堿指示劑,3,7-1 酸堿質子理論,一、質子酸堿的概念 二、酸堿反應 三、水溶液中的酸堿反應及其解離平衡常數,3,4,人類對酸堿認識的發展過程: 1.感性:有酸味,能使藍色石蕊變紅的物質叫酸,使紅色石蕊變藍叫堿。 2.阿侖尼烏斯的電離理論: 酸解離出陽離子全為H+,堿解離出陰離子全為OH- ; 3.布朗斯特酸堿質子理論:能接受質子的為堿,能給出質子的為酸; 4.路易斯電子理

2、論:能接受電子的為酸,能給出電子的為堿。,4,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5,一、質子酸堿的概念,5,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酸:凡是能給出質子(H+ )的物質(分子或離子)稱為酸 (acid)。 HCl、NH4+、HPO42-、H2CO3、Fe(H2O)63+ 堿:凡是能接受質子( H+ )的物質(分子或離子)稱為堿(base)。 Cl-、NH3、PO43-、HCO3- 、 Fe(OH)(H2O)52+,6,6,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共軛酸 共軛堿 + 質子,HCl Cl- + H+ NH4+ NH3 + H+ H2O OH- + H+ H3O+ H2O + H+ HPO42

3、- PO43- + H+ H2PO4- HPO42- + H+ Fe(H2O)63+ Fe(OH)(H2O)52+ + H+ Fe(OH)(H2O)52+ Fe(OH)2(H2O)4+ + H+,兩性物質,質子酸堿的共軛關系:,7,7,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強酸弱堿 強堿弱酸,共軛酸 共軛堿 + 質子,給出質子或接受質子的能力,共軛酸堿對 (conjugate acid-base pair),8,8,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既能給出質子又能接受質子的物質 兩性物質 酸 堿 H2O H3O+ OH- HS- H2S S2-,兩性物質(amphoteric compound),是否共

4、軛酸堿對?,9,二酸堿反應,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半反應1 HCl(酸1) Cl(堿1)H,半反應 NH3(堿2)H+ NH4+(酸2),HCl(酸1) NH3(堿2) NH4+(酸2)Cl-(堿1),共軛,共軛,總反應,10,三、水溶液中的酸堿反應及其解離平衡常數,10,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1. 水的質子自遞反應(autoionization of water) H2O +H2O H3O+ +OH- (水的自遞反應) 也可簡寫為: H2O H+ + OH- (與水的酸堿半反應區別開),11,11,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KW稱為水的離子積常數 (ion product

5、 constant) 。 25時,KW=1.010-14,其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表達式為,12,12,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2. 酸、堿的強度 酸、堿的強度可由酸、堿的解離常數Ka或Kb大小來定量標度,HAc+H2O H3O+ +Ac -,NH3+H2O =NH4+ + OH -,Ka越大, 酸的酸性越強。,Kb越大, 堿的堿性越強。,()一元弱酸弱堿的解離,13,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多元弱酸弱堿的解離,H2S +H2O H3O+ + HS-,HS- + H2O H3O+ + S2-,H2S+2H2O 2H3O+S2-,多元酸堿的解離是分步進行的,14,14,第七章 酸堿平

6、衡與酸堿滴定法,二元弱堿CO32-在水溶液中的解離平衡為: CO32- + H2O HCO3- + OH- Kb1 HCO3- + H2O H2CO3 + OH- Kb2,15,15,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3)共軛酸堿對酸堿強弱的關系, HAc+H2O H3O+Ac- Ka Ac-+H2O HAc+OH- Kb + H2O+H2O H3O+ + OH- Kw,KaKb=Kw,Ka大, 共軛堿Kb小 Ka小, 共軛堿Kb大,16,16,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例7-1 已知H2S水溶液的Ka1 =1.310-7 Ka2=1.310-15,計算S2-的Kb1和Kb2(25),解:

7、Kb1(S2-) Ka2(H2S) =Kw,Kb2(S2-) Ka1(H2S) =Kw,17,17,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7-2 影響酸堿平衡的因素,一、稀釋作用,二、同離子效應,三、鹽效應,四、介質酸度對弱酸(堿)存在型體的影響,18,一、稀釋作用,在一定溫度下,c0不太小,a不太大時成立。,19,19,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在HAc溶液中,加入少量NaAc平衡會有什么變化呢? 平衡:HAc+H2O H3O+Ac- NaAc Na+Ac-,結果:HAc的解離度大大降低。,在弱酸、弱堿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離子的強電解質,從而使其解離度降低的現象,叫同離子效應。,二、 同離子效應(

8、common ion effect ),20,20,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例7-2 c(HAc)=0.10molL-1的HAc溶液中加入固體NaAc,使NaAc的濃度為0.20 molL-1,求該HAc溶液中的c(H+)及解離度。 Ka =1.7510-5,21,21,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22,22,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實驗證明:在弱酸或弱堿溶液中加入強電解質(不含相同離子),弱酸或弱堿的解離度增大,這種現象稱為鹽效應。,產生鹽效應的原因溶液中離子之間的靜電作用,鹽效應的結果弱電解質的解離度或難溶物的溶解度增大,鹽效應的大小遠遠小于同離子效應,對于難溶物 同離子效應

9、 溶解度降低 鹽效應 溶解度略有升高 弱電解質 同離子效應 解離度降低 鹽效應 解離度升高,三、鹽效應(salt effect ),23,23,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練習7-1 a.比較HF在 H2O,NaF, KNO3溶液中解離度大小。 b.BaSO4在NaCl,Na2SO4,H2O,BaCl2溶液中,哪種溶解度最大?,24,24,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四、介質的酸度對弱酸(堿)存在型體的影響,分布系數的概念: 平衡時溶液中某物種的濃度占總濃度的分數。 用表示: i = ci / c0,(1)一元弱酸(堿)水溶液中各型體的分布,以乙酸(HAc)為例: 溶液中物質存在形式:HA

10、c;Ac- ,總濃度為 c0 設: HAc 的分布系數為1 ; Ac- 的分布系數為 0 ; 則: 1 =c(HAc)/c0 = c(HAc) / c(HAc) +c(Ac- ) = 1/ 1+c(Ac- )/ c(HAc) = 1/ 1+Ka/ c(H+) = c(H+) /(c(H+) + Ka ) 0 = c(Ac-)/c = Ka / c(H+) + Ka ,25,25,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1) 0 + 1 = 1 (2) pH = pKa 時; 0 = 1 = 0.5 (3) pH pKa 時; Ac- (0)為主,由上式,以對pH作圖:,26,26,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

11、堿滴定法,(2)多元弱酸(堿)水溶液中各型體的分布,以草酸( H2C2O4)為例: 存在形式:H2C2O4 ; HC2O4-; C2O42- ( 2) ;( 1) ;( 0) 總濃度 c0 = c(H2C2O4)+c(HC2O4- )+c(C2O42-) 2 = c(H2C2O4) / c0 =1/1+c(HC2O4-)/c(H2C2O4)+c(C2O42-)/c(H2C2O4) = 1 / 1+Ka1/ c (H+) + Ka1 Ka2 / c (H+)2 = c(H+)2 /c(H+)2+ c(H+)Ka1 +Ka1 Ka2 1 = c(H+)Ka1 /c(H+) 2+ c(H+) Ka1

12、 +Ka1 Ka2 0 = Ka1 Ka2 /c(H+) 2+ c(H+) Ka1 +Ka1 Ka2 ,27,27,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H2A分布系數與溶液pH關系曲線的討論:,a.pHpKa2 時, C2O4 2 -為主 d. pH=2.75時, 1最大;1 =0.938;2 = 3 = 0.031,28,28,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H3PO4的分布曲線討論: ( pKa1=2.12;pKa2 =7.20;pKa3 =12.36),(1)三個pKa相差較大,共存 現象不明顯; (2)pH=4.7時, 2 =0.994 3 = 1 = 0.003 (3)pH=9.8時, 1=

13、0.994 0 = 2 = 0.003,29,7-3 酸堿水溶液酸度計算,一、 質子條件式,二、 一元弱酸、弱堿水溶液酸度的計算,四、 兩性物質水溶液酸度的計算,三、 多元弱酸、弱堿水溶液酸度的計算,五、緩沖溶液,30,30,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關鍵:建立水溶液中參加酸堿反應的各物種平衡濃度之間的關系。 一 、 質子條件式(質子等恒式PBE) 酸堿反應達平衡時,酸失去的質子數與堿得到的質子數相等。 例:一元弱酸HB水溶液中: HB + H2O H3O+ + B- H2O + H2O H3O+ + OH- (得質子產物) (失質子產物) PBE: c(H+) = c(B- ) + c(

14、OH-),31,31,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1. 選定零水準物質即參考水準(reference level )為起始物或終結物,選用時一致即可,推薦選用起始物; 2. 以零水準物質為基準,得質子的寫在等號左邊,失質子的寫在右邊 (須列全所有參與質子轉移的情況) 3. 考慮各項的系數(以得失質子數為基礎)。,可按下述步驟寫PBE:,必須注意:在質子條件式中,不能出現作為參考水準的物質。,32,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1)寫出二元弱酸水溶液中的PBE H2B + H2O H3O+ + HB- HB- + H2O H3O+ + B2- H2O + H2O H3O+ + OH- PBE

15、: c(H+) = c(HB-) + 2c(B2-) + c(OH-) (2)寫出HB、NaB 混合水溶液中的PBE: 方法一 選HB、H2O為零水準: HB + H2O H3O+ + B- H2O + H2O H3O+ + OH- PBE: c(H+) = c(OH-) + c(B-) - c(Na+) 方法二 選B- 、H2O為零水準: B- + H2O HB + OH- H2O + H2O H3O+ + OH- PBE: c(OH-) = c(H+) + c(HB) - c0(HB),例7-3,33,33,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c(H+)=c(HB)Ka/c(H+)+Kw/c(H

16、+),二、一元弱酸、弱堿水溶液酸度的計算,對于一元弱酸: PBE c(H+) = c(B- ) + c(OH-),34,34,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討論:,(1) 當計算允許有5%的誤差時,如果弱酸的濃度不是太小,即:(c0/c )/Ka 100,可近似認為c(HA)等于總濃度c0 ,則: c(H+)/c 2 = (c0/c )Ka + Kw (2) 若弱酸的Ka也不是太小( c0/cKa 10Kw ),忽略Kw 項,則可得最簡式: c(H+)/c 2 = c0/c Ka 由以上一元弱酸的討論,可總結出幾種弱酸溶液計算c(H+)的公式及適用條件。,35,35,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

17、法,例7-4 計算0.050 mol.L-1NH4Cl溶液的pH。 解:NH4+是NH3的共軛酸。已知NH3 的Kb=1.810-5 則 且 可用最簡式計算,得 pH = 5.28,36,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例7-5 計算0.10mol.L-1 NaAc溶液的 pH。 解: Ac- 是 HAc的共軛堿。由 HAc的 Ka = 1.810-5可得 Ac-的Kb = Kw / Ka 5.610-10 。 由于 cbKb 10 Kw ,且 cb Kb 100,故可采用最簡式計算。 pOH = 5.12 pH = 14.00 5.12 = 8.88,37,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三 、

18、多元弱酸、弱堿水溶液酸度的計算,一般說來, , 如果 102,溶液中的 H3O+主要由第一級解離生成,忽略其他各級解離。因此可按一元弱酸處理。 多元弱堿也可以同樣處理。,38,例7-6 計算0.10mol.L-1 Na2CO3溶液的pH。 解: Na2CO3溶液是二元堿, CO32- 的 = = 1.810-4,由于 =2.4 10-8 且 500,故可采用最簡式算。 pOH=2.38 pH=14.00 2.38=11.62,39,39,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四、兩性物質水溶液酸度的計算,以NaHA 為例,H2A的解離常數為 和 ,其PBE為:c(H3O+) + c(H2A ) = c

19、(A2-) + c(OH - ) 根據有關平衡常數式,可得:,經整理得:,40,40,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一般可認為c(HA-)c0,得: 若 10 ,則 可忽略,近似公式: 當 10 , c0/c10 ,則 +c0c0 得到最簡式:,41,41,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例7-7 計算0.2molL-1鄰苯二甲酸氫鉀溶液的pH 。,解:鄰苯二甲酸的Ka1=1.110-3 Ka2=3.910-6,pH=4.19,42,42,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五、緩沖溶液,(1)定義:能夠抵抗少量強酸、強堿的作用和適量水的稀釋,而溶液的酸度不發生顯著變化的溶液叫緩沖溶液 常見的緩沖系統

20、: 弱酸及其共軛堿 弱堿及其共軛酸,共軛酸堿對,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HAc -Ac- NH4+-NH3,43,43,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2)緩沖原理 *同離子效應 *緩沖溶液應具備的條件 (大量的抗酸物質和抗堿物質共存),44,44,(3) 緩沖溶液pH計算,弱酸及其共軛堿,弱堿及其共軛酸,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45,45,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4) 緩沖pH范圍,緩沖對的有效緩沖范圍為: pH =pKa1 或 pOH =pKb1,緩沖容量:,46,46,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例:判斷下列各組溶液是否為緩沖溶液,是緩沖

21、溶液的計算其pH。 0.1molL-1HCl 25mL與0.1molL-1NH3 10mL混合。 0.001molL-1 NaOH與 0.1molL-1HAc等體積混合 0.2molL-1 HCl與 0.6molL-1NH3等體積混合 100 mL 0.3 molL-1NaH2PO4溶液與50 mL 0.2molL-1Na3PO4混合。,47,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練習7-2,血液中(H2CO3NaHCO3)緩沖對的功能之一是從細胞組織中迅速地除去運動以后產生的乳酸(HLac),已知: Ka(HLac)=8.410-4, Ka1(H2CO3)=4.310-7, Ka2(H2CO3)=5

22、.610-11, (1)計算HLac + HCO3- =H2CO3 + Lac- 的平衡常數。 (2)正常血液的pH=7.4,分析血液中H2CO3主要的存 在形態。 (3)若血液中碳酸的總濃度為2.8 10-2 molL-1,計算血 液中c(H2CO3)和c(HCO3-),48,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解:,(2)pHp Ka1 主要存在形式為 HCO3-H2CO3,c(H2CO3)=2.5 10-3 mol.L-1 , c(HCO3-)=2.5 10-2 mol.L-1,49,7- 4 酸堿指示劑,一、酸堿指示劑的變色原理,二、酸堿指示劑變色范圍的影響因素,三、混合指示劑,50,50,

23、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7- 4 酸堿指示劑,一、酸堿指示劑的變色原理,酸堿指示劑:是有顏色的有機弱酸或弱堿,隨溶液pH的不同呈現不同顏色,顏色與結構相互關聯。 酚酞:三苯甲烷類,堿滴定酸時用。 變色范圍: 810 ,無色變紅色。 甲基橙:偶氮類結構,酸滴定堿時用。 變色范圍: 3.14.4 ,黃色變橙紅色。,51,51,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作用原理 例如,酚酞指示劑在水溶液中是一種無色的二元酸,有以下平衡存在:,52,52,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在不同的酸度條件下具有不同的結構及顏色。當溶液酸度改變時,使得酸堿指示劑從一種結構變為另一種結構,從而使溶液的顏色發生相應的

24、改變。 若以HIn表示一種弱酸型指示劑,In-為其共軛堿 HIn H+ + In-,-,-,53,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在一定條件下為一常數, 就只取決于溶液中 的大小,所以酸堿指示劑能指示溶液酸度。,酸堿指示劑的理論變色點時 = , 即pH=p 。,為指示劑的解離常數,也稱為指示劑常數。將前式改寫為:,54,54, = = 1 = 10 10 酸色 略帶堿色 中間色 略帶酸色 堿色 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范圍 或,變色范圍和影響因素,不同指示劑的K值不同,也就可在不同酸度下指示滴定的終點,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55,55,表1一些常用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范圍,常用酸堿指示劑,第七章 酸

25、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56,許多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范圍不是 ,這是因為實際的變色范圍是依靠人眼的觀察得到的。 影響酸堿指示劑變色范圍的因素: 人眼對不同顏色的敏感程度不同(甲基橙問題),二、 酸堿指示劑變色范圍的影響因素,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57,57,溫度、溶劑以及一些強電解質的存在 與顯色反應相關的各種常數均是溫度的函數,溫度的變化會改變其變色范圍。 溫度 甲基橙 酚酞 18 3.14.4 8.29.8 100 2.53.7 8.09.2 電解質的存在會改變溶液的離子強度,某些鹽類有吸收不同波長光的性質,影響了指示劑顏色的深度和色調。,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58,指示劑用量

26、廣譜性指示劑:用量不能太多,23滴。 單色指示劑,其濃度過高會使變色點的pH發生改變。 雙色指示劑,顏色決定于比值,用量影響不大,但多則色調深,觀察色變不明顯,對判斷終點不利。,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59,59,將兩種有色物質混合使用,利用顏色互補的原理使變色敏銳,變色范圍變窄。 一類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酸堿指示劑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 酸色 堿色 溴甲酚綠(pH=4.9) 黃色 藍色 甲基紅(pH=5.2) 紅色 黃色 混合后, 橙紅色 綠色 甲酚紅(pH7.28.8,黃紫)和百里酚藍(pH8.09.6,黃藍)按13混合,其變色范圍為pH8.28.4, 粉紅紫。,混合指示劑,三、,第

27、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60,混合指示劑,惰性染料+指示劑,靛藍二磺酸鈉(青藍色),紅,橙,黃,3.1,4.1,4.4,變色范圍不改變,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甲基橙,61,7-5 酸堿滴定曲線和指示劑的選擇,一、強酸強堿的滴定曲線,二、一元弱酸(堿)的滴定曲線,三、多元弱酸弱堿的滴定曲線,62,62,滴定曲線的作用: 確定滴定終點時,消耗的滴定劑體積。 (2) 判斷滴定突躍大小。 確定滴定終點與化學 計量點之差。 (4) 選擇指示劑。,圖7-5 NaOH滴定 HCl的滴定曲線,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63,63,一、強酸強堿的滴定曲線 例:0.1000 molL-1 NaOH

28、 溶液滴定 20.00 mL 0.1000 molL-1HCl溶液。 a. 滴定前,加入滴定劑(NaOH)體積為 0.00 mL時: 0.1000 molL-1 HCl溶液的pH=1.00 b. 滴定中,加入滴定劑體積為 18.00 mL時: c(H+) =0.1000 (20.00-18.00)/(20.00+18.00) molL-1 = 5.3 10-3 molL-1 溶液 pH=2.28,酸堿滴定曲線的繪制,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64,64,加入滴定劑體積為 19.98 mL時: (離化學計量點差約半滴) 時 c(H+) = c VHCl/V = 0.1000 (20.00 -

29、 19.98) / (20.00+19.98) = 5.0 10-5 molL-1 溶液pH=4.30 c. 化學計量點,即加入滴定劑體積為 20.00mL 反應完全, c(H+) = 10-7 molL-1 , 溶液 pH=7.00,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65,65,d. 化學計量點后 加入滴定劑體積為 20.02mL,過量0.02 mL(約半滴) OH- = nNaOH / V = ( 0.1000 0.02 ) / ( 20.00+20.02 ) = 5.0 10-5 molL-1 pOH = 4.30 , pH = 14-4.3 = 9.70,滴加體積:019.98 mL; p

30、H=3.4 滴加體積:19.9820.02 mL; pH=5.4 滴定突躍,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66,66,強堿滴定強酸滴定曲線的討論:,b. 滴定過程中,溶液總體積不斷增加, 計算時應注意。,a. 指示劑變色點(滴定終點)與化學計量點并不一定相同,但相差不超過0.02mL,相對誤差不超過0.1%。符合滴定分析要求。,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67,67,化學計量點前后一定誤差范圍內(如0.1%)pH的突變,稱為酸堿滴定的pH突躍。 突躍范圍:說明了化學計量點附近pH變化的規律,是選擇指示劑的依據。 若0.1%誤差范圍內突躍范圍為4.3 09.70 甲基紅(4.4 6.2):半滴

31、溶液,紅變橙; 甲基橙(3.1 4.4):半滴溶液,橙變黃; 酚酞(8.0 9.6):半滴溶液,無色變粉紅。 選擇指示劑的原則: 用變色范圍全部或部分在突躍范圍內的指示劑指示終點,即可保證終點誤差在允許的范圍。,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68,68,用c(HCl)=0.1000molL-1 的鹽酸標準溶液滴定20.00mL c(NaOH)=0.1000molL-1的氫氧化鈉溶液 突躍范圍:9.70 4.30 (0.1%誤差范圍) 甲基紅(6.2 4.4):黃 橙 甲基橙(4.4 3.1):至明顯橙色,pH4.0,誤差大于0.1% 酚酞(9.6 8.0): 從較深色至較淺色,不易觀察,第七章

32、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69,影響強酸強堿滴定突躍范圍大小的因素,結論: 影響滴定分析中突躍范圍, 即終點誤差的主要因素為 反應的完全程度。 c、 K、副反應,滴定分數/% 不同濃度的強堿 滴定強酸的滴定曲線,酸堿的濃度:濃度變為原 1/10,突躍范圍約減小2個 pH單位。 故:酸堿滴定中,滴定劑 和被測物溶液的濃度一般 不可太低, 0.1molL-1,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70,70,pH=2.88 與強酸相比,滴定開始點的pH抬高。,例:0.1000 molL-1 NaOH 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L-1 HAc溶液。 繪制滴定曲線時, 通常用最簡式來計算溶液

33、的pH值。 a. 滴定開始前,一元弱酸(用最簡式計算),二、一元弱酸(堿)的滴定曲線,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71,b. 化學計量點前 開始滴定后,溶液即變為HAc(ca)-NaAc(cb) 緩沖溶液 按緩沖溶液的pH進行計算。 加入滴定劑體積 19.98 mL時: ca = 0.02 0.1000 / ( 20.00 + 19.98 ) mol L-1 = 5.00 10-5 mol L-1 cb =19.98 0.1000 / ( 20.00 + 19.98 ) mol L-1 =5.0010-2 mol L-1 c(H+)/c = K a ca / cb = 10-4.755.00

34、10-5/(5.0010-2) =1.7810-8 溶液 pH=7.75,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72,72,c. 化學計量點,生成HAc的共軛堿NaAc(弱堿),濃度為: cb = 20.000.1000/(20.00+20.00) molL-1 = 5.0010-2 molL-1 此時溶液呈堿性,需要用pKb進行計算 pKb = 14- pKa = 14-4.75 = 9.25 c(OH-) +)/c = (cb Kb )1/2 = (5.0010-2 10-9.25 )1/2 = 5.3010-6 溶液 pOH = 5.28 pH = 14-5.28 = 8.72,第七章 酸堿平衡

35、與酸堿滴定法,73,加入滴定劑體積 20.02 mL c(OH-) = (0.10000.02) / (20.00+20.02) molL-1 =5.010-5 molL-1 pOH=4.30 pH=14-4.30=9.70,d.化學計量點后,滴加體積:019.98 mL; pH=7.75-2.88=4.87 滴加體積:19.98 20.02 mL; pH=9.70-7.75= 1.95 滴定開始點pH抬高,滴定突躍范圍變小。,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74,pH,V,醋酸的滴定曲線,7.76,8.73,9.70,酚酞,7.75,8.72,9.70,酚酞,(1)滴定前,弱酸在溶液中部分解離

36、,與強酸相比,曲線開始點胎高; (2)滴定開始時,溶液pH升高較快,這是由于中和生成的Ac-產生同離子效應,使HAc更難解離,c(H+)降低較快;,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75,75,(3)繼續滴加NaOH,溶液形成緩沖體系,曲線變化平緩; (4)接近化學計量點時,溶液中剩余的HAc已很少,pH變化加快;,(5)化學計量點前后產生pH突躍,與強酸相比,突躍變小; (6)甲基橙指示劑不能用于弱酸滴定;,(7)隨著弱酸pKa變小,突躍變小, pKa在10-9左右突躍消失; (8)直接滴定條件: (c0 /c ) Ka 10-8,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76,76,例7-8 下列0.1m

37、olL-1 的一元弱酸能否被準確滴定? HCN(Ka=6.210-10 ) NH4Cl (NH3 Kb=1.810-5) HCOOH(Ka =1.810-4),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77,77,NH3的滴定,pH,V,5.3,4.3,6.3,甲基紅,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0,78,酸堿滴定中的回滴法,弱酸堿利用回滴法滴定時,化學計量點pH與直接滴定時相同,突躍范圍相同。 凡不能用直接滴定法滴定的弱酸堿,也不能利用回滴法進行滴定。 回滴時,雖然發生的是強酸堿的滴定,但突躍范圍大大減小。 說明了副反應對主反應完全程度的影響。,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79,79,三、多元弱酸弱

38、堿的滴定曲線,副反應:,H2B + OH- HB- + H2O,主反應:,HB- + OH- B2- + H2O,副反應的發生使主反應完全程度降低。,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80,80,在多元弱酸堿的分步滴定中,副反應對主反應完全程度影響的大小,決定于相鄰兩級解離常數的比值。 1,若cKa1 10-8, 且Ka1 / Ka2 105, 則在第一化學計量點附近有較大pH突躍,即可分步滴定至第一終點,終點誤差小于1%(0.5%); 若同時滿足cKa2 10-8,則可繼續滴定至第二終點,終點誤差小于 0.2%。 2,若cKa1 10-8 , cKa2 10-8, 但Ka1 / Ka2 105,

39、 則不能分步滴定至第一終點,但可滴定至第二終點,終點誤差小于 0.2%。,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81,81,例7-9能否用0.10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0 molL-1H2C2O4溶液?能否分步滴定?如果能滴定,應選什么作指示劑?,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82,82,Na2CO3的滴定,Ka1(H2CO3) = 4.210-7 Ka2(H2CO3) = 5.610-11 Kb1(CO32-) = 1.810-4 Kb2(CO32-) = 2.410-8 Kb1(CO32-) / Kb2(CO32-) = 7.5103,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83,第一化學計

40、量點: CO32- + H+ = HCO3- pH = 8.31 第二化學計量點: HCO3- + H+ = H2CO3 CO2 + H2O c(H2CO3) = 0.04mol/L pH = 3.9,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84,7-6 酸堿滴定法的應用,一、酸堿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二、滴定方式及酸堿滴定法的應用,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85,一、酸堿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強酸堿溶液HCl H2SO4 NaOH KOH或Ba(OH)2 濃度: 0.1molL-1 1. 酸溶液的標定: (1)硼砂(Na2B4O710H2O) B4O72- + 5H2O 2H3BO3 + 2H2B

41、O3- Kb(H2BO3-) = 1.710-5 Na2B4O710H2O + 2HCl 4H3BO3 + 2NaCl + 5H2O pH =5.12 甲基紅,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86,基準物質的處理: 防止風化:重結晶;保存環境:相對濕度60%(飽和食鹽和蔗糖水溶液) (2)無水碳酸鈉(Na2CO3) 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基準物質的處理: 270300 目的:除水、NaHCO3 防止溫度過高生成Na2O! 思考:? ?,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87,2. 堿溶液的標定: (1)鄰苯二甲酸氫鉀 化學計量點pH = 9.0 酚酞 (2)

42、草酸H2C2O42H2O 化學計量點pH = 8.5 酚酞,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88,3. 酸堿滴定中CO2的影響,(1)含有Na2CO3的NaOH未經處理就配制成標準溶液 可視為強堿和弱堿的混合溶液 標定:無論用鄰苯二甲酸氫鉀或草酸為標定劑,總以酚酞為指示劑,即pH約等于8時停止滴定,此時Na2CO3被中和至HCO3-,標定結果雖然以c(NaOH)表示,實際代表了強堿(NaOHH2O)和弱堿(CO32-HCO3-)的總量。 測定: 若終點為酸性,CO32-CO2,相當于堿的濃度比標定結果大,故用堿體積較小,造成誤差; 若終點用酚酞指示,pH約為8,無大影響。,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89,(2)若已標定好的、原不含Na2CO3的NaOH標準溶液吸收了CO2 測定:若終點以酚酞指示: (1) NaOH與被測酸反應; (2) NaOH與CO2反應: CO2CO32- HCO3- 相當于部分NaOH與弱酸,H2CO3 反應生成HCO3- , 滴定消耗的NaOH溶液體積必較大,造成誤差。 若終點為酸性,pH約為4:CO2CO32-CO2 此時NaOH僅與被測酸反應,對結果無影響。,第七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90,NaOH標準溶液的配制和保存,所用純凈水應事先煮沸,以除去CO2; 先配制成w(NaOH) = 50% 的濃溶液,放置待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