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突發事件預警機制及應急預案_第1頁
門診突發事件預警機制及應急預案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門診部突發事件預警機制及應急預案一、目的根據“貴溪市人民醫院突發公共事件預警機制與應急預案”要求,為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突發事件,保障門診診療秩序,保護門診工作人員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財產安全、環境安全,保證醫療工作的正常開展,結合本院實際情況制定本預警機制與應急預案。二、門診部及門診科室應對突發事件職責為妥善處置突發事件,將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醫院成立了處置突發事件指揮部和各突發事件工作組。指揮部是處置突發事件決策指揮中心,醫院相關部門聯合組成各突發事件工作組,工作組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相關工作。1、門診部門診部負責做好門診突發事件的監測及上報工作,嚴格按醫院突發事件預警機

2、制與應急預案進行處理、上報。負責發現和接收各門診科室上報的突發事件信息,并及時進行組織、協調處理和上報工作。2、各門診科室負責及時發現和緊急處理門診突發事件,并將情況立即上報門診部,并及時進行處理。在醫院和門診部的統一安排下,聽從指揮,積極開展突發事件的處理工作。三、成員組長: 組員:人員:門診部工作人員;門診科室醫務人員;導診護理人員;掛號收費人員;藥房工作人員;四、處理程序1、門診科室工作人員當發現門診突發事件時,立即進行現場緊急應對處理。2、立即向門診部、醫務科進行匯報。3、門診部負責協調和動員門診科室進行處理。4、門診力量不能解決時,門診部必須立即向醫院突發事件應急機構進行匯報。5、在

3、醫院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構的統一指揮下對事件進行處理。五、下附:1、門診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2、醫院“突發事件預警機制與應急預案”。附件1:門診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目 錄1、門診心源性突發事件應急預案2、成批傷員收治應急預案3、意外傷害事件應急預案4、食物中毒事件應急預5、傳染病爆發流行應急預案6、突發停電事件應急預案7、突發停水事件應急預案8、尋釁滋事應急預案9、患者發生患者跌倒的應急預案內 容一、門診心源性突發事件應急預案(IV級藍色預警)第一節 總則一、心源性突發事件是指患者候診或就診過程中突然發生的、危及或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心源性疾病事件。二、心源性突發事件主要包括心臟驟停、急性心肌梗

4、塞、急性左心衰等。三、當發生上述突發事件時,門診部工作人員必須于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進行處理。門診部主任應根據事件的性質、涉及的學科及人員數量、所需調用的急救設備、藥品及醫療器械等情況向分管院長匯報,并建議啟動應急預案。第二節 人員準備一、在門診部出診的各學科和設有檢查室各學科及后勤、安全保障部門的主任、科長應保證通訊暢通,隨時準備應對突發事件。二、門診部即刻組成急救小組,組長為心血管內科醫師。三、門診部各相關部門(臨床科室、心電圖室、放射科、藥劑科、檢驗科、保衛科、等)主任,負責將應急預案灌輸到本科室每一位醫師、技師、護士及員工,并定期進行演練。第三節 報告制度一、門診部各樓層(含門診大廳)分診

5、護士和導醫,一旦發現有突發事件發生,第一時間必須立即據實向門診部辦公室報告,不得隱瞞、緩報,報告內容主要是突發疾病患者的基本狀況及初步印象。二、門診部應及時向分管院長和主管醫療的醫務處報告。第四節 應急預案一、主要責任科室:門診部、各臨床科室及在門診部設有檢查室的輔助科室(心電圖室、放射科、藥劑科、檢驗科等)及安全、后勤保障部門、保衛科等。二、各責任科室應定期組織全體人員進行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及演練,并儲備一定數量的搶救藥品、醫用耗材、器械及設備。三、“第一目擊”者,在求助其他人員向心內科醫師、門診辦公室(電話:)報告的同時應即刻給予患者處理,為組織搶救爭取寶貴的時間。四、門診部主任、護士長

6、作為總協調員,依據患者的情況,應即刻組織以心內科醫師(當日門診出診)為主的急救小組開展搶救工作。任何科室、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絕參加救治工作,且心血管內科醫師為救治工作的主診醫師,門診部護士及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密切配合開展救治工作。1、心臟驟停處理(1)立即奔赴患者身邊,囑旁人呼叫醫生;(2)置患者于就地平臥位;(3)立即予胸外按壓或必要時配合醫師給予患者體外除顫;(4)緊急建立靜脈通道;(5)吸氧;(6)監測血壓、心率、呼吸,遵囑予相關藥物應用,并做好記錄;(7)復蘇成功的患者,應緊急于擔架或平車,在醫師的陪同下,護送至急診科,行進一步急救,并進行交班;(8)緊急情況應電話聯系急救中心(急診

7、科:),攜搶救物品及藥品至現場急救。2、急性心肌梗塞處理(1)心電圖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指導患者就地休息或臥于診療床上,避免走動,同時通知醫生;(2)吸氧;(3)遵囑建立靜脈通道,酌情藥物應用;(4)心理護理,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保持患者的情緒穩定,必要時予鎮靜劑應用;(5)在醫師的陪同下,擔架或平車護送患者至CCU病房或急診科,途中備有搶救藥品。3、急性左心衰處理(1)立即置患者于端坐,雙腿下垂位,以減輕靜脈回心血量,同時呼叫醫生;(2)吸氧,氧流量681/S,必要時酒精濕化(3040%);(3)緊急建立靜脈通路;(4)遵囑予強心、利尿、平喘、鎮靜等對癥處理;(5)四肢輪流結扎止血帶以降低

8、心臟前負荷;(6)心理安慰,提供情感支持;(7)在醫師的陪同下,輪椅護送至急救中心行進一步治療二、成批傷員收治應急預案(III級黃色預警)1、急診科、門診部遇有成批傷員來院時,應立即通知院急診搶救領導組或總值班。2、院急診搶救領導組、總值班接到通知后立即啟動院內應急預案。3、院急診搶救領導組、總值班緊急通知相關科室準備好床位。如遇床位緊張,可臨時占用醫生辦公室,必要時利用大廳、會議室。4、通知手術室、麻醉科做好準備。5、內科系統疾患,如超出收容數量時,可由總值班協調大外科收住,由大內科醫生安排治療。6、外科系統疾患,如超出收容數量時,可由總值班協調大內科收住,由大外科醫生安排治療。7、經上述協

9、調仍不能滿足需要時,由領導組上報市衛生局協調解決。8、領導組安排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參加全程救治。9、領導組發動全院醫護人員投入緊急院內救治工作,發揚團結協作精神,不計較個人得失。10、設備科和總務科應服從領導組的安排,做好各項物資準備工作。三、意外傷害事件應急預案(IV級藍色預警)1、臨床工作中發現病員出現意外傷害(如墜床、燙傷、自殺)事件時,值班人員立即進行搶救,并報告主任,報總值班啟動院內應急預案。2、根據事態的大小,值班醫生立即做出判斷,一般性事件值班醫生可請相關科室會診解決,必要時由院應急領導辦公室或總值班安排應急救治專家組協助救治,并安排ICU等科室備好床位。3、特殊情況,如自殺等事

10、件,值班醫生除緊急搶救外,應由其他醫護人員通知保衛科,保護好現場,值班人員要協助公安人員調查取證,并做好家屬的安撫工作。4、在規定時間6小時內做好搶救記錄。四、食物中毒事件應急預案(II級橙色預警)1、院方接到食物中毒應急指令時,立即啟動院內應急預案。2、院急救領導組辦公室會同總值班緊急集結急救領導組與救護隊,備好急救物品及器材。3、一般性食物中毒事件,由救護隊、120急救車前往事發地點現場救治,并轉移部分輕癥患者回院進行院內救治,封存引起中毒的食品、飲料、水樣,送檢。4、領導組安排院內相關科室,如急診科、ICU、消化內科、大內科,備好床位、急救物品、器材等。5、遇有大范圍食物中毒事件發生,超

11、出本院接救能力時,在盡力搶救重癥患者同時,上報市衛生局,請求增援。6、遇因飲用水污染引發食物中毒時,立即封存水源并在第一時間上報市衛生局醫政科,并努力盡快查明原因,阻止事態的進一步發展。7、安排急救專家組成員在醫院參加院內急救。五、傳染病爆發流行應急預案(I級紅色預警)1、院方接到傳染病爆發流行應急救治指令時,立即啟動院內急救應急預案。2、院應急領導辦公室會同院總值班緊急集結應急領導組及第一救護隊,備好急救物品,特別強調防護用品。3、院應急領導組,快速判斷傳染病的類型,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上報有關領導部門。4、領導組安排做好床位、急救用品、器材、及房間的準備工作。5、大批

12、傳染病爆發流行超出醫院傳染病區救治能力時,領導組立即上報市衛生局市政府請求支援,并做好傳染病人的安全轉移工作。6、要確保參與應急處理人員的安全。針對不同的突發性傳染病,特別是一些重大突發性傳染病,應急處理人員還應采取特殊的防護措施,避免接觸傳染。7、領導組安排院急救專家組成員參加院內急救,并組織相關人員會診,努力提高院內救治的水平。8、對一些不明原因爆發流行的傳染病在做好院內急救的同時,由領導組提請院外專家會診。六、突發停電事件應急預案(IV級 藍色預警)1、臨床工作中突然出現停電事件,立即通知應急領導組辦公室、院總值班,水電維修值班室(電話:)啟動應急預案。2、各科室值班人員應備好手電、應急

13、燈,加強病房巡視,安撫患者,注意防火、防盜。3、與患者連接的搶救設備,如呼吸機、監護儀等立即按程序關機,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如呼吸機用簡易呼吸器代替,監護儀用充電式除顫儀代替。4、應急領導組辦公室接到報告后,立即通知總務科查明原因,以最短時間恢復供電。5、如遇不可抗拒因素,如大地震、突發火災,比照本院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執行。七、突發停水事件應急預案(IV級 藍色預警)1、臨床工作中突然出現停水事件,立即通知應急領導組辦公室、院總值班,水電維修值班室(電話:)啟動應急預案。2、安排好后勤人員檢查供水管道,組織搶修。3、因供水部門原因停水,應盡快組織調撥、運水。4、各臨床科室應充分備足患者的飲用水及

14、生活用水。5、各臨床科室備足消毒、洗手用水。八、尋釁滋事應急預案(IV級 藍色預警)1、遭遇尋性滋事人員,沉著應對,耐心勸解;2、通知保衛股、總值班;3、采取保護性措施,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損失;4、等待保衛科人員到來;5、盡快恢復門診正常秩序,保證醫療安全。九、患者發生患者跌倒的應急預案(IV級 藍色預警)1、患者不慎跌倒。2、立即通知醫生同時觀察患者的神志、病情。3、醫生檢查后根據情況搬動患者。4、進行必要的檢查(如拍X光片)。5、及時做好相應的治療和處理。6、入住相應的科室或離院。附件2:貴溪市人民醫院突發事件預警機制與應急預案一、總則1、編制目的:為有效預防、控制、消除突發事件,保障醫院職

15、工及廣大患者的生命安全、財產安全、環境安全,保證醫療工作的正常開展,結合本院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2、編制依據:江西省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二、突發事件機構設置及職責為妥善處置突發事件,將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醫院成立處置突發事件指揮部和各突發事件工作組。指揮部是處置突發事件決策指揮中心,醫院相關部門聯合組成各突發事件工作組,工作組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相關工作。(一)處置突發事件指揮部總指揮:副總指揮:成 員:職 責:決定突發事件預警級別、是否啟動預案;指揮各工作組實施現場保護、搶救、疏散等工作;根據上級部門指示,部署突發事件處理方案;上報突發事件信息;接受社會各界捐

16、款、捐物;決定是否終止預案;追查突發事件原因,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不斷完善突發事件應急機制。(二)信息聯絡工作組組 長:副組長:成 員: 職 責:負責收集、整理、分析、發布突發事件信息;安排新聞媒體采訪;建立突發事件通信網、聯絡相關人員;執行指揮部決策,協調各工作組行動。(三)人員調配工作組組 長: 成 員:職 責:建立應對突發事件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儲備庫;抽調專業技術人員、行政管理人員、后勤工作人員應對突發事件;組建專家組、醫療隊,并做好人員裝備、家屬安撫等工作;表彰獎勵工作突出人員,對工作不力者進行懲罰。(四)醫療救護工作組組 長:成 員:職 責:監測、收集突發事件信息,制定救護方案;指導醫護

17、人員進入現場開展救護工作,并為下一步院內救治做好人員、床位等準備;預防控制醫院感染,對院內感染進行流行病調查;防止放射事故的發生,控制放射污染區域擴大;聯系衛生、環保部門應對突發事件。(五)設備藥品供應組組 長:副組長:成 員:職 責:負責儲備、供應醫療設備、藥品、防護設施;設備工作人員調試儀器設備、防護設施,保證其正常運行;藥劑工作人員負責分發藥品,指導臨床用藥,各種藥品的劃價。(六)網絡系統維護組組 長:成 員:職 責:負責監測網絡安全運行狀況;檢測、排除網絡故障;建立應急網絡系統;根據不同功能要求,進一步完善網絡功能。(七)安全保衛工作組組 長:成 員:職 責:負責保護醫院職工和患者的人

18、身、財產安全;維持醫院診療秩序;防止火災事故的發生;劃分重點防范部門;安全保存放射性物質;警戒隔離某一區域;疏散事故現場人員;聯系公安、消防等部門應對突發事件。(八)后勤保障工作組組 長:副組長:成 員:職 責:負責儲備、調集應對突發事件所需物資、交通工具;組織各工種應對突發事件,保證“水、電、氣”的“三通”安全;管理應對突發事件經費以及各界捐款、捐物。三、突發事件分類、分級(一)突發事件分類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包括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放射線泄漏、放射源丟失、自然災害造成的疫情。2、突發自然災難,包括火災、自然災害(地震)等。3、突發意外事故,包括各類

19、安全事故,交通安全事故,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等。4、突發社會安全事件,包括社會治安事件,破壞、恐怖事件,涉外突發事件,嚴重影響正常醫療秩序的事件等。(二)突發事件分級1、一般性突發事件(級):指突然發生,事態比較簡單,影響范圍較小,已經或可能造成人員受傷、秩序混亂、財產損失,只需個別工作組人員就能處置的事件。2、較大突發事件(級):指突然發生,事態較為復雜,影響一定范圍,已經或可能造成較多人員傷亡、較大財產損失或環境破壞,指揮部成員調度各工作組、各級人員進行處置的事件。3、重大突發事件(級):指突然發生,事態復雜,影響范圍較廣,已經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或嚴重環境破壞,副指揮現場指

20、揮,調度多個工作組、物資進行處置的緊急事件。4、特大突發事件(級):是指突然發生,事態非常復雜,影響到整個醫院工作范圍,已經或可能造成特別重大人員傷亡、特別重大財產損失或重大環境破壞,需要市委、市政府統一組織協調,建立現場指揮部,總指揮調度整個應對突發事件機構的人員、物資等進行處置的事件。四、監測和預警(一)根據突發事件的類別,各相關部門制定突發事件識別體系,建立靈敏、準確的監測體系。(二)醫院所屬各處室、科室均為突發事件監測單元,每個職工都有監測的責任和報告的義務。行政總值班負責非行政辦公時間(節假日和行政工作日17:30至次日8:00)內突發事件監測。(三)根據突發事件影響范圍、可能造成的

21、危害,將突發事件分為四個預警級別:1、藍色預警:預計將要發生一般(級)以上突發事件,事件即將臨近,事態可能會擴大。2、黃色預警:預計將要發生較大(級)以上突發事件,事件已經臨近,事態有擴大的趨勢。3、橙色預警:預計將要發生重大(級)以上突發事件,事件即將發生,事態正在逐步擴大。4、紅色預警:預計將要發生特別重大(級)突發事件,事件會隨時發生,事態正在不斷蔓延。(四)處置突發事件指揮部成員綜合評估突發事件,確定預警級別,信息聯絡工作組向相關部門、人員發布預警警報。五、報告和信息發布(一)醫院各級人員和監測點對發生或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均應立即報告相關部門。1、行政辦公時間(行政工作日8:0017

22、:30),突發事件報告電話:1)信息聯絡工作組:23687(院長辦公室)23297(黨辦室)2)醫療救護工作組:25317(醫務科)23187(護理部)3)人員調配工作組:28487(人事科)4)設備藥品供應組:22927(器械科)23607(藥劑科)5)網絡系統維護組:23087(微機室)6)安全保衛工作組:23677(保衛科)7)后勤保障工作組:28717(總務科)2、非行政辦公時間,突發事件報告電話:3330187。(二)各工作組人員、行政總值班接到突發事件報告信息后,應立即報告相關部門和信息聯絡工作組(院長辦公室),信息聯絡工作組報告處置突發事件指揮部相關人員,并按照指揮部人員指示,執行相應的處置措施。(三)處置突發事件指揮部應及時向上級相關部門報告突發事件的情況。(四)醫院制定突發事件信息發布制度,處置突發事件指揮部指定新聞發言人,以及時、準確、全面的發布突發事件相關信息。六、培訓與演練(一)各相關職能部門應針對本部門管理范圍內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以及本部門在突發事件中所應發揮的作用,制定應采取的措施,編寫培訓材料,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二)針對各類突發事件,各相關部門制定實施方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