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8講抗日斗爭和解放斗爭考點1eq\a\vs4\al(|)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日斗爭[學問整合·厘清史實]一、九一八事變與抗日救亡運動(1931-1937年)1.背景(1)日本方面①明治維新后,日本就制定了大陸政策,侵略中國成為其既定國策。②1929年至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后,日本政局動蕩,國內沖突尖銳,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陷入逆境。(2)中國方面:國民黨加緊“圍剿”紅軍。(3)國際方面:英、法、美執行綏靖政策;蘇聯自保。2.侵華史實(1)九一八事變:1931年,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中日民族沖突起先上升。(2)一·二八事變:1932年日本侵略軍攻擊中國上海。(3)華北事變:中日民族沖突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沖突。3.中國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1)中國共產黨:1935年,中國共產黨發表了八一宣言,瓦窯堡會議確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2)中國國民黨:國民政府起先做抗戰的打算。(3)人民大眾①愛國官兵起先組織自發的抗日斗爭。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蔣介石承諾“停止內戰,聯共抗日”。②人民群眾組織了抵制日貨的運動。③愛國學生發動一二·九運動。二、全民族的抗戰1.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中國軍隊奮起反抗,盧溝橋事變成為全民族抗戰的開端。2.日本的侵華罪行(1)軍事侵略與占據:盧溝橋事變后,先后侵占了華北、華東和華南大片中國領土,企圖速戰速決,滅亡中國。(2)無視中國人民的基本生存權:屠殺中國人民,蹂躪中國婦女,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潘家峪慘案等。(3)研制細菌和化學武器,用活人試驗并實施毒氣戰和細菌戰。(4)對淪陷區進行血腥殘暴的殖民統治。政治上,以華制華;經濟上,以戰養戰。對抗日依據地實行殘酷的“三光”政策。3.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1)1936年,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記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建立。(2)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中國共產黨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標記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戰得以實現。4.兩個戰場的形成(1)國民黨的抗戰:抗戰起先后,國民黨主導的正面戰場和共產黨主導的敵后戰場相互協作,成為國共合作的基本形式。(2)共產黨的抗戰:中國共產黨堅持全面抗戰路途,開拓敵后戰場,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斗爭,漸漸成為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5.抗日斗爭的成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倒戈,抗日斗爭成功,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素養對接·融會貫穿][素養1—時空觀念]1.國家利益制約國共兩黨關系2.不同抗戰階段中國的抗戰史實[素養2—史料實證]?探究1抗日斗爭的特點史料一爭取抗戰成功的中心關鍵,在使已經發動的抗戰發展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只有這種①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才能使抗戰得到最終的成功?!蛾P于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議》史料二“我儕對敵人制勝之唯一方法,即是事事與之相反。彼利速戰,②我持之以久,使其疲弊;③彼之武力中心在第一線,我儕則置之其次線,使其一時有力無用處?!薄皠僖擦T,敗也罷,就是不要同他講和?!薄Y百里論抗戰史料三1938年3月,國民黨在《抗戰建國綱領》中指出:“加緊全國軍隊之政治訓練,使全國官兵明白抗戰建國之意義,一樣為國效命;訓練全國壯丁,④充溢民眾武力,并訓練華僑抗戰;指導及救濟各地武裝人民,與正式軍隊共同抗戰,并在敵后發動普遍的游擊戰。”eq\a\vs4\al([問題])(1)依據史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一線”與“二線”各代指什么?(2)全面抗戰初期,國民黨政府雖然抗戰主動,在正面戰場先后組織了多次會戰,但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依據史料三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指出“失敗”緣由是什么?eq\a\vs4\al([解讀])(1)史料一中①“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體現了抗日斗爭的民族性,揭示出抗日斗爭是一場廣泛的民族斗爭。(2)史料二中信息②“持之以久”和③“一線”“二線”相協作,科學地預見了抗日斗爭長久、兩個戰場相協作的特點。(3)史料三中信息④“加強軍隊、充溢民眾武力、訓練華僑、救濟各地抗日武裝”等,揭示出國民黨主見全面抗戰和主動抗日的決心。eq\a\vs4\al([試答])(1)“一線”代指國民政府組織的正面戰場,“二線”代指中國共產黨開拓的敵后戰場。(2)主觀緣由:國民黨片面抗戰路途??陀^緣由:日軍裝備精良,打算充分。?探究2抗日斗爭成功的緣由史料一《大公報》載文說:“幾千年來,中國人所懷抱的觀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始終沒有打入我們老百姓的骨髓里……(今日)我們從①亡國滅種的危機中,起先覺悟了中國民族的整體性和不行分割性。②這是民族自覺性的開端,是真正的新中國國家的序幕?!笔妨隙袊鴩顸h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分別擔負著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作戰任務,③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態勢。史料三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毀了。④尼米茲海軍上將始終認為,美國海軍的確定優勢使成功得以實現,而且只要有海軍的優勢就足以獲勝。⑤蘇聯的觀點認為紅軍參戰是確定性的因素,即使沒有原子彈也會是這樣?!狧·米歇爾《其次次世界大戰》eq\a\vs4\al([問題])(1)依據史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指出體現“民族自覺性”的突出表現。(2)依據史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史料三觀點的不足之處。eq\a\vs4\al([解讀])(1)史料一信息①“亡國滅種的危機”、②“民族自覺性的開端”體現了全民族的覺醒、全民族的抗爭,是實現其次次國共合作的關鍵因素。(2)史料二信息③“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表明國共合作抗戰是全民族抗戰成功的重要保證。(3)史料三中④⑤兩種觀點均是片面的,抗戰成功是各種因素共同努力的結果。eq\a\vs4\al([試答])(1)1937年9月,以國共兩黨為核心,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旗幟,形成了全民族抗戰的局面。(2)史料三觀點忽視了中國軍民艱苦抗戰的重大作用。中國的全民族抗戰是抗戰成功的根本保證,世界反法西斯各國人民的憐憫和支援是外部條件,對中國的抗戰成功起促進作用。[素養3—歷史說明]1.抗日斗爭的特點(1)民族性:抗日斗爭是以國共合作為基礎,包括了全國各階級、各階層、各民族的一場民族斗爭。(2)雙重性:從斗爭性質來看,它既是反法西斯斗爭,又是民族解放斗爭,具有雙重性。(3)兩個戰場并存:國民政府組織的正面戰場和共產黨開拓的敵后戰場相互協作,相互依存,貫穿始終。(4)以弱勝強:中國人民在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反帝斗爭的完全成功。(5)長久性:中國的抗戰堅持了14年,是反法西斯斗爭中起先最早、結束最晚的戰場。2.抗日斗爭中國取勝的緣由(1)組織領導:國共合作,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共兩黨分別開拓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共同抗敵。(2)民眾因素:中國共產黨制定全面抗戰路途,使抗日斗爭成為一場真正的人民斗爭。(3)戰略戰術:中國共產黨制定長久戰的戰略方針,開拓敵后戰場,開展游擊戰和運動戰,協作正面戰場,最終贏得斗爭成功。(4)國際因素:1942年,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中國抗戰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憐憫和支持。[素養4—家國情懷]“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的深刻意義1.有利于完整還原抗日斗爭的歷史過程。日本侵華始于九一八事變,因而,中國抗日斗爭也始于九一八,“十四年抗戰”不僅對八年全國抗戰有了更加深刻的相識,而且也確定了六年局部抗戰的歷史地位,完整還原了抗日斗爭的全過程,真正體現了對歷史的敬重。2.有利于客觀反映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不同于國民政府最初的不反抗政策,中共中心自九一八事變后即通電全國,號召廣闊民眾快速行動起來,組織起來,建立反日武裝,驅除日本侵略者出中國,并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為抗戰的最終成功做出了重大貢獻。3.有利于正確相識中國抗日斗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斗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931年起先的中國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斗爭中起先最早、持續時間最長、傷亡最大的戰場。4.有利于大力弘揚宏大的抗戰精神。九一八起先的中國抗戰充分呈現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至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究竟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1.九一八事變后,學術界興起了一股探討中國歷史的熱潮,歷史探討除了重視對中國歷史尤其是中國通史的探討外,另一個重要趨向就是對邊疆史地探討的關注。這表明()A.邊疆史地探討易于出成果B.重視歷史成為國人共識C.重視國史是史學界的傳統D.民族危機影響史學探討D[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加緊對中國東北的侵略,因而學術界重視探討邊疆史以求從中獲得解決現實民族危機的有效措施,故D項正確。]2.(2024·山東淄博部分學校二模)1935年,蘇維埃工農共和國改為蘇維埃人民共和國,1936年又改為民主共和國。1937年,工農夫主政府改名為中華民國特區政府,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干脆受南京中心政府與軍事委員會指導。上述變更的主要緣由是()A.國共兩黨起先由對峙走向合作B.適應民族革命斗爭的須要C.國共達成建立聯合政府的協議D.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到來B[兩黨起先由對峙走向合作是1936年的西安事變,故A項錯誤;由于民族沖突的不斷上升,兩黨關系不斷調整,故B項正確;1935-1937年沒有建立聯合政府的協議,故C項錯誤;新高潮指的是一二·九運動,故D項錯誤。]3.抗戰初期,國民黨軍隊一敗再敗,南京淪陷,“唯武器論”、“亡國論”甚囂塵上。臺兒莊戰役之后,“唯武器論”不攻自破,“最重要的是我國軍民人心相識對日本人還可一戰”。這說明臺兒莊戰役的成功()A.增加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念B.打破了日軍不行戰勝的神話C.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D.扭轉了抗戰初期的不利局面A[平型關戰役打破了日軍不行戰勝的神話,故B項錯誤;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是1937年9月,臺兒莊戰役是1938年3月,故C項錯誤;1938年10月,抗戰才轉入相持階段,故不能扭轉抗戰初期的不利局面,故D項錯誤。]4.(2024·哈爾濱調研)中英美三國在1943年冬發動了滇緬反攻戰,經過三國軍民的共同努力,大獲全勝,打通了中印馬路,加速和協作了中國反攻、盟軍在東南亞戰場以及太平洋戰場的進程。由此可見()A.中國戰場是抗擊法西斯的主戰場B.滇緬反攻揭開了中國戰場反攻的序幕C.反法西斯同盟是二戰成功的保證D.國民黨正面戰場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C[依據材料關鍵信息“中英美三國在1943年冬”“經過三國軍民的共同努力,大獲全勝”“加速和協作了中國反攻”等,結合所學學問可知,體現了其次次世界大戰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性,只有C項符合題意。]考點2eq\a\vs4\al(|)解放全國慨而慷——人民解放斗爭[學問整合·厘清史實]一、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1.重慶談判(1)緣由:抗戰成功后,蔣介石實行“假和平、真內戰”的策略;中國共產黨努力爭取和平民主,中國人民渴望和平統一,反內戰;國際愛好和平力氣反戰。(2)時間:1945年8月~10月。(3)結果:國共雙方達成“雙十協定”,規定和平建國,堅決避開內戰,召開政協會議,保證人民權利等。2.政治協商會議(1)時間、地點:1946年初、重慶。(2)結果:通過有利于人民的政協協議。但政協協議很快被國民黨撕毀。二、人民解放斗爭1.爆發: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2.過程階段時間概況及意義戰略防衛1946年6月-1947年6月粉碎國民黨軍隊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陜北和山東兩個解放區)戰略反攻1947年6月-1948年9月①1947年6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戰略反攻的序幕②解放區的土地改革激發了農夫革命和生產的主動性戰略決戰1948年9月-1949年1月經過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殲滅,大大加速了解放斗爭的成功進程最終成功1949年4月①1949年元旦,蔣介石發出“求和”聲明;毛澤東號召人民將革命進行究竟②國共北平談判,達成《國內和平協定》最終修正案,但南京國民政府拒絕簽字③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4月23日占據南京。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政府覆滅3.意義(1)對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功,結束了中國近代百年來屈辱的歷史,迎來了一個人民企盼已久的、獨立自主的新中國。(2)對世界:變更了世界政治格局,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氣,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爭的士氣。(3)理論成果: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成功,是毛澤東思想的成功。[素養對接·融會貫穿][素養1—時空觀念]1.中國共產黨探究革命的歷程2.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心所在地的變更[素養2—史料實證]?探究解放斗爭時期的土地改革史料中國共產黨不是以空話,而是①以領導農夫進行土地改革的事實,使他們快速看清是誰代表著他們的利益,應當跟著誰走……中國革命的軍事斗爭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開的……②沒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沒有廣闊農夫的全力支持,軍事斗爭也會失去力氣源泉而不行能戰勝強大的敵人?!饹_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eq\a\vs4\al([問題])依據史料,指出解放斗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是怎樣代表農夫利益的?農夫又是怎樣“全力支持”解放斗爭的?eq\a\vs4\al([解讀])①反映了中國共產黨滿意農夫階級的要求,進行土地改革,將土地安排給農夫。②反映了土地改革調動了農夫的革命主動性,紛紛參軍參戰,支援前線。eq\a\vs4\al([試答])代表農夫利益:進行土地改革?!叭χС帧保恨r夫參軍,支援前線。[素養3—歷史說明]解放斗爭時期土地改革的影響1.軍事上:土地改革促進了解放斗爭的順當進行。土地改革大大提高了解放區的糧食產量,調動了農夫參軍參戰的主動性,為解放斗爭的成功供應了財力和人力基礎。2.政治上:鞏固了共產黨在解放區的領導地位。土地改革使中國共產黨獲得了農夫真誠的擁護,在一個農夫占確定優勢的國家,其意義無比巨大。3.經濟上: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土地改革讓農夫當家作主,變更了農村的階級關系,農夫生產主動性提高,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4.社會關系上:變更了兩千多年來農村的社會關系。封建土地全部制最終被廢除,農夫真正成為土地和農村的主子,農村的社會面貌面貌一新。[素養4—唯物史觀]影響國共兩黨關系變更的主要因素1.兩黨階級性質的不同。國民黨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中國共產黨代表工農群眾的利益。階級性質不同是國共關系沖突斗爭的根本緣由。2.社會主要沖突的變更。當民族沖突上升為主要沖突時,兩黨就有結束對抗走向合作的可能;當階級沖突上升時,兩黨的合作關系就有可能裂開,走向對抗。3.國際環境的影響。進步的國際政治形勢和有利的國際環境就能促成兩黨之間的合作,反之,就會加速兩黨關系的裂開。1.(2024·濟南一模)1945年10月,毛澤東在回答英國記者“如何理解自由民主的中國的概念”的提問時說:“它將實現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則與羅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將保證國家的獨立、團結、統一及與各民主強國的合作。”這一表述的主旨是()A.確定美國的政治模式B.建立人民民主專政國家C.促進民主、和平建國D.批判國民黨的獨裁統治C[依據毛澤東關于“自由民主中國”思想的表述,可以得知,在二戰結束之后,中國共產黨主見在和平、民主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新中國,故C項正確。]2.(2024·安徽“皖南八?!比?毛澤東說:“從中國革命的將來看,假如我們把現有的一切依據地都丟了,只要我們有了東北,那么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當然,其他依據地沒有丟而我們又有了東北,中國革命的基礎就更鞏固了。”這一戰略思路的提出()A.適應了國民革命的須要B.促進了土地革命的結束C.推動了抗日斗爭的反攻D.有利于解放斗爭的成功D[解放斗爭之前,東北地區是我們黨在兵力和實力上唯一超越國民黨的戰區,并以東北解放區為戰略基地逐步實現了全國的統一,故D項正確。]3.(2024·齊齊哈爾模擬)1948年4月,《東北日報》評論道:“1947年一月間美金一元只兌換蔣幣七千余元,到去年十二月上旬已漲到十六萬元以上。”此評論說明()A.國民黨加大了對解放區經濟的破壞B.美國加劇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C.國民黨統治區的社會經濟嚴峻惡化D.官僚資本大肆掠奪民營企業C[依據材料“1947年一月間美金一元只兌換蔣幣七千余元,到去年十二月上旬已漲到十六萬元以上”可知,國民黨統治區物價上漲,國民黨統治區的社會經濟嚴峻惡化,故C項正確。]4.(2024·茂名聯考)1949年1月15日,中心軍委下達了《關于野戰軍番號改為按序數排列的確定》,把原西北野戰軍改編為“第一野戰軍”,把原中原野戰軍改編為“其次野戰軍”,把原華東野戰軍改編為“第三野戰軍”,把原東北野戰軍改編為“第四野戰軍”。中心軍委的這一確定()A.旨在集中各區優勢兵力殲滅國民黨主力部隊B.體現了突破地域限制解放全中國的戰略需求C.落實了七屆二中全會奪取全國成功的總方針D.印證了中國共產黨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決心B[材料只是更改“野戰軍番號”,未涉及集中各區優勢兵力,故A項錯誤;野戰軍番號由“西北”“中原”“華東”“東北”分別更改為“第一”“其次”“第三”“第四”,體現了突破地域限制,故B項正確;七屆二中全會1949年3月召開,時間上不符,故C項錯誤;中國共產黨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決心,是在1949年4月渡江戰役后,故D項錯誤。]2014-2024年全國卷考情統計與分析eq\a\vs4\al([考情分析])本講在高考中,常圍繞反抗侵略、愛國救亡、民族崛起、制度建構、道路探究等方面來命題。高考歷史試題每年都在探究如何講好中國故事,以活潑新奇和內涵豐富的材料構建試題情境,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把“道”和思想融入中國故事中去,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另外,試題選材多樣、題型多樣、綜合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兼而有之。本講還是歷年高考價值觀引領、呼應社會熱點的重要內容和題點,備考時要留意聯系社會熱點,綜合分析。[真題研練·感悟考法]1.考查點:中國共產黨抗日依據地建設與農夫抗日熱忱的提高(2024·全國卷Ⅱ·30)美國記者曾生動地記述抗日依據地:“假如你遇見這樣的農夫——他的整個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罵……你真正把他作為一個人來對待,征求他的看法,讓他投票選舉地方政府……讓他自己確定是否減租減息。假如你做到了這一切,那么,這個農夫就會變成一個具有奮斗目標的人?!边@一記述表明,抗日依據地()A.農夫的抗日熱忱得到激發B.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國民革命的任務得以實現D.解除了國民黨的影響A[由材料信息“你真正把他作為一個人來對待……讓他投票選舉地方政府……就會變成一個具有奮斗目標的人”可知,抗日依據地中中共的政策符合農夫愿望,激發了抗日依據地農夫的抗日熱忱,故選A項。]2.考查點:中國共產黨在抗戰時期統一戰線的政策(2024·全國卷Ⅰ·30)陜甘寧邊區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講道:“政府的各種政策,應當依據各階級的共同利害動身,凡是只對一階級有利,對另一階級有害的便不能作為政策確定的依據……現在則工人、農夫、地主、資本家,都是同等的有權利?!边@一精神的貫徹()A.推動了土地革命的順當開展B.適應了民族斗爭新形勢的須要C.鞏固了國民革命的社會基礎D.壯大了抗拒國民黨政府的力氣B[由“工人、農夫、地主、資本家,都是同等的有權利”可知,這一文件兼顧了各個階級的利益,應當是發布于抗日斗爭時期,有利于團結地主和資本家,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陣營,適應了抗日斗爭新形勢的須要,B項正確;土地革命中打土豪、分田地,與材料信息不符,A項錯誤;由以上分析可知,這一文件應當是發布于抗日斗爭時期,目的是團結各階層共同抗日,C、D兩項錯誤。]3.考查點:抗戰成功后的國共力氣對比(2024·全國卷Ⅱ·30)抗日斗爭成功后,山東依據地已有農會、工會、婦女會、青年團、兒童團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群眾組織,成員達404萬人,占依據地總人口的27%;中共黨員占總人口的1%左右,幾乎村村有黨員。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重心起先轉移B.工農武裝割據局面已經形成C.統一戰線范圍進一步擴大D.國共力氣對比變更趨勢加強D[材料反映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山東依據地群眾組織成員的人數和所占人口的比例,說明通過抗日斗爭,國共力氣對比變更趨勢不斷加強,故D項正確;材料只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群眾基礎,沒有體現革命工作的重心轉移,故A項錯誤;工農武裝割據局面形成于國共十年對峙時期,與題干時間不符,故B項錯誤;抗戰成功后,國共內戰,統一戰線的范圍縮小,故C項錯誤。]4.考查點:抗戰時期國民黨的專制獨裁(2024·全國卷Ⅰ·30)1943年8月,國民黨頒布《抗戰期間宣揚名詞正誤表》,把“親日派”“長征時代”“爭取民主”“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等歸為“謬誤名詞”,禁止刊載。這反映了國民黨()A.努力緩和與其他黨派的沖突B.竭力塑造戰時政府的形象C.與中共爭奪抗戰的領導權D.力圖維護一黨專制的局面D[國民黨這種做法會激化與其他黨派的沖突,也不利于其形象的塑造,故A、B兩項錯誤??箲饡r期,國共合作,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共同抗擊日本的侵略,故C項錯誤。]5.考查點:國民政府的長久防衛作戰(2015·全國卷Ⅰ·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先后統籌完成了江寧、鎮江、虎門、馬尾、連云港等要塞區的建設,又大規模構筑了京滬、滬杭、豫北、晉北、綏東等側重于城市和交通線防衛的工事。它反映了國民政府()A.力圖防范各地興起的反蔣運動B.對日長久防衛作戰的戰略意圖C.全力“圍剿”紅軍的企圖D.試圖減弱各地軍閥的實力B[由材料中國民政府構筑的防衛要塞區域來看,主要在戰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線布置防衛工事,結合這一時期日本侵華加劇,中日民族沖突上升為當時中國的主要沖突的背景,這樣的布置實質上反映了國民政府為抗戰做打算及對日長久防衛作戰的戰略意圖,故選B項。]6.考查點:解放斗爭期間中國共產黨奉行獨立自主外交(2024·全國卷Ⅰ·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國通過各自渠道同中國共產黨接觸,摸索與將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種形式的外交關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心考慮:不接受足以束縛手腳的條件;可以實行主動方法爭取這些國家承認;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爭取這些國家的承認。這反映出()A.中國共產黨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國家放棄了對國民黨政權的支持C.中國沖破了美國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不急于獲得國際支持A[材料中的“不接受足以束縛手腳的條件”說明中共為了不被外交條件束縛而實行靜觀的看法,這是堅持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體現,A項正確。]7.考查點:解放斗爭時期的民族革命(2024·全國卷Ⅲ·30)1949年,渡江戰役即將發起時,英國軍艦擅自闖入長江人民解放軍防線。人民解放軍奮起反擊,斃傷英軍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國的武裝力氣“快速撤離中國的領水、領海、領土、領空”。人民解放軍的這一行動()A.有利于鞏固社會主義陣營B.是對列強在華特權的否定C.切斷了西方國家對國民黨的軍事救濟D.反映出“另起爐灶”外交政策的確立B[依據1858年《天津條約》內容,列強取得了內河航運特權,人民解放軍的這一做法,是一種反侵略的斗爭,是對列強在華特權的否定,B項正確。社會主義陣營的鞏固是在新中國成立后,與材料中的時間不符,A項錯誤。英國軍艦闖入長江人民解放軍防線的目的是維護內河航運特權,并非對國民黨進行軍事救濟,C項錯誤。“另起爐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與材料中的時間不符,D項錯誤。][模擬精選·直擊考法]1.考查點:抗日斗爭時期國民政府的土地政策(2024·臨沂二模)1938年3月,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提出《戰時土地政策大綱》,其中關于農夫土地問題規定:“嘉獎人民以土地呈獻政府,并應沒收漢奸土地,征收利用不良土地,依法安排于傷兵難民?!边@說明()A.社會沖突變更促使國民黨調整土地政策B.為解決傷兵難民土地問題政府調整政策C.國共合作推動了國民黨土地政策的調整D.國民政府致力于實現孫中山的民生主義A[由材料內容可知國民黨實行了“沒收漢奸土地,征收不良土地,依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地下一層交易合同3篇
- 合同審批單表格模板3篇
- 合同與采購案例解析技巧3篇
- 光伏玻璃銷售合同2篇
- 戶口辦理委托書格式模板3篇
- 房產政策空氣質量規定3篇
- 家長對學校孩子海外游學項目的支持2篇
- 企業紀律保證書案例分析3篇
- 勞動仲裁授權委托書的法律依據3篇
- 成熟企業勞動合同模板3篇
- 2025年吉林省民航機場集團長白山機場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小學生涯課件
- 目光禮儀培訓
- 西藏拉薩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學期英語試題4月月考試卷含解析
- 設備驗收方案
- 高中家長會 高三高考沖刺家長會課件
- 2024年全國統一高考英語試卷(新課標Ⅰ卷)含答案
- 混凝土構件之梁配筋計算表格(自動版)
- 自制飲品操作流程
- TSG Z7002-2022 特種設備檢測機構核準規則
- 茶葉中微量元素的鑒定與定量測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