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工程技術建議書_第1頁
平安工程技術建議書_第2頁
平安工程技術建議書_第3頁
平安工程技術建議書_第4頁
平安工程技術建議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XXXX平安工程技術建議書

目錄

XXXX平安工程技術建議書........................................1

1.項目概述................................................13

1.1.項目背景.............................................13

1.2.項目需求.............................................14

1.3.項目建設原則.........................................15

1.3.1,合理性原則.......................................16

1.3.2.先進性原則.......................................16

1.3.3.可靠性原則.......................................16

1.3.4.擴展性原則.......................................16

1.3.5.保密性原則.......................................17

1.4.系統總體功能要求.....................................17

2.系統設計依據............................................21

3.系統總體架構設計........................................24

3.1.系統設計思路.........................................24

3.1.1.一套立體化防控系統...............................24

3.1.2.一套統一建設標準.................................25

3.1.3.兩類管控對象.....................................25

3.1.4.三網三平臺.......................................26

3.1.5.三條業務線索.....................................27

3.1.6.三級業務應用.....................................28

3.1.7.視頻圖像信息庫“四庫”建設.......................28

3.2.系統設計規劃概述.....................................29

3.3.防線式前端部署模式...................................32

3.4.系統組網設計.........................................34

4.前端設計................................................36

4.1.前端監控選點設計.....................................36

4.1.1.規范、合理布點原則...............................36

4.1.2.服務應用原則.....................................37

4.2.治安監控系統建設.....................................38

4.2.1.圖像清晰度要求...................................38

4.2.2.網絡攝像機選型考慮...............................39

4.2.3.視頻碼流傳輸控制.................................40

4.2.4.部署場合說明.....................................40

4.2.5.設備安裝需求.....................................41

4.2.6,立桿及基礎.......................................41

4.2.7.戶外機箱.........................................42

4.2.8.前端防雷.........................................43

4.2.9.供電系統設計.....................................45

4.2,10.夜間補光........................................45

4.3.治安卡口系統建設.....................................45

4.3.1.前端工作原理.....................................45

4.3.2.系統前端功能.....................................48

4.3.3.前端組成結構.....................................51

4.3.4.前端設備介紹.....................................54

4.3.5.工程方案設計.....................................58

4.3.6.設備安裝定位.....................................66

4.3.7.工程線纜布置.....................................68

4.3.8,管道選擇設計.....................................70

4.3.9,卡口特點優勢.....................................71

4.4.電子警察系統建設.....................................80

4.4.1.前端單元組成.....................................80

4.4.2.電警設備工作原理.................................82

4.4.3.前端系統功能要求.................................83

4.4.4.工程方案設計.....................................90

4.4.5.設備安裝定位.....................................91

4.4.6.GAT496-2014標準人像電子警察.....................93

4.5.設備參數............................................96

4.5.1.HIC2421DE-CIR51080P紅外寬動態筒型機.............96

4.5.2.HIC6622DX30-5CIR1080P寬動態紅外球機.............99

5.視頻監控管理平臺.......................................103

5.1.共享平臺建設.......................................103

5.1.1.共享平臺結構....................................103

5.1.2.共享平臺組成....................................104

5.1.3.VM管理信令服務器.............................105

5.1.4.數據庫服務器.................................105

5.1.5.MS媒體交換服務器...........................105

5.1.6.DM存儲服務器...............................105

5.1.7.存儲設備.....................................106

5.1.8.TS非標媒體轉碼網關..........................106

5.2.共享平臺部署建議....................................106

5.2.1.市級共享平臺....................................106

5.3.共享平臺功能........................................107

5.3.1.基本業務功能....................................107

5.3.2.視頻管理功能....................................107

5.3.3.存儲管理功能....................................112

5.3.4.媒體交換功能....................................113

5.3.5.共享平臺的可靠性實現............................114

5.4.社會資源接入平臺建設................................114

5.5.聯網平臺對接方案....................................116

5.5.1.聯網平臺與共享平臺對接..........................116

5.5.2.聯網平臺上下級級聯..............................116

5.5.3.聯網平臺與非標準化平臺對接......................118

5.5.4.聯網平臺與公安內部各業務系統對接................119

6.存儲技術方案設計.......................................121

6.1.需求分析及建設目標..................................121

6.2.存儲技術架構分析....................................122

6.3.iSCSI塊直存.........................................124

6.3.1.流媒體轉存方式的弊端............................124

6.3.2.iSCSI塊直存.....................................125

6.3.3.圖像信息庫組成..................................126

6.3.4.圖像信息編目....................................127

6.3.5.圖像信息獲取....................................128

6.3.6.圖像信息流轉....................................129

6.4.存儲設備選型........................................130

6.4.1.存儲設備選型分析................................130

6.4.2.存儲設備選型....................................132

6.4.3.IPSAN存儲系統擴展..............................134

6.4.4.數據安全設計....................................135

6.4.5.數據資料災難備份................................135

6.5.存儲容量計算........................................136

7.監控中心設計...........................................137

7.1.電視墻圖像顯示調用..................................137

7.2.指揮中心工程設計....................................137

7.2.1.指揮中心裝修....................................137

7.2.2,配電............................................138

7.2.3.空調、新排風系統................................139

7.2.4.防雷接地........................................140

7.2.5.控制臺.........................................140

7.2.6.設備列表.......................................141

8.系統業務功能...........................................150

8.1.基礎視頻業務功能....................................150

8.1.1.實時圖像點播與控制..............................150

8.1.2.流媒體轉發......................................150

8.1.3.視頻控制........................................151

8.1.4.視頻轉發與共享..................................152

8.1.5.多畫面瀏覽......................................152

8.1.6.監控點檢索......................................152

8.1.7.歷史圖像的檢索和回放............................153

8.1.8.預案設置........................................153

8.19報警和報警聯動功能.............................154

8.1.10.視頻切換......................................155

8.1.11.語音功能......................................155

8.2.增強業務功能........................................156

8.2.1.場景共享........................................156

8.2.2.干線管理........................................157

8.2.3.全景拼接........................................157

8.2.4.搶球聯動........................................158

8.2.5.一機多屏........................................158

8.2.6.GIS地圖呈現....................................158

8.2.7.電子通報........................................159

8.2,8.3D地圖.........................................159

8.3.車輛管控功能........................................160

8.3.1.全方面定位的設計................................160

8.3.2.號牌車型識別功能................................161

8.3.3.嫌疑車輛報警功能................................161

8.3.4,交通流量檢測功能................................163

8.3.5.車道占有率統計..................................163

8.3.6,軌跡跟蹤功能....................................163

8.3.7.GIS地圖應用....................................164

9.公安視頻監控實戰業務應用...............................166

9.1.圖偵業務............................................166

9.1.1.重要案事件視頻庫................................167

9.1.2.案件管理........................................167

9.1.3.可視域碰撞......................................168

9.1.4.快速錄像檢索....................................169

9.1.5.視頻濃縮........................................169

9.1.6.視頻摘要........................................170

9.1.7.圖像編輯........................................170

9.1.8.模糊圖像處理....................................170

9.1.9.案件管理........................................171

9.1.10.現場重建......................................171

9.2.指揮調度業務........................................173

9.2.1.布追逃控........................................174

9.2.2.警情、警員實時查看..............................174

9.2.3.警情統計........................................175

9.2.4.警員巡邏軌跡回放................................175

9.2.5.防區四色預警功能................................176

9.3.治安巡防業務........................................177

9.3.1.基于GIS地圖可視化操作..........................178

9.3.2.云臺靈活控制....................................179

9.3.3.動態可視域......................................180

9.3.4.錄像網格追蹤....................................180

9.3.5.實況網格追蹤....................................181

9.3.6.錄像分段回放....................................181

9.3.7.歷史快照........................................182

9.3.8.視頻巡邏........................................182

9.3.9.防區............................................183

9.3.10.地圖標記.......................................183

9.4.違章處罰業務........................................184

9.4.1.違法處罰業務....................................184

9.4.2.違法抓拍專用客戶端..............................185

9.4.3.闖紅燈抓拍功能..................................187

9.4.4.不按車道行駛記錄功能............................189

9.4.5.違法變道記錄功能................................190

9.4.6.壓線行駛記錄功能................................191

9.4.7.逆向行駛記錄功能................................192

9.4.8.事件檢測功能....................................192

9.4.9.區間測速功能....................................193

9.4.10.車輛限行.......................................194

9.4.11.非法占用公交車道...............................194

9.4.12.開車打電話.....................................194

9.4.13.違停抓拍.......................................194

10.系統優勢特性...........................................195

10.1.先進的系統架構......................................196

10.2.海量的接入能力......................................196

10.3.海量信息檢索........................................197

10.4.創新的雙流分離設計..................................197

10.5.高清晰的圖像質量....................................197

10.6.性能強勁的工業級前端設備............................198

10.7.專業、可靠的海量存儲................................198

10.8.全面的網絡技術?.....................................198

10.9.高可靠系統設計......................................199

10.10.全局化的資源管理...................................200

10.11.增強的人性化用戶體驗...............................200

10.12.開放的系統融合能力.................................200

11.圖像資源整合...........................................201

11.1.平臺軟件兼容性說明.....................................201

11.2.視頻資源整合.......................................202

11.2.1.“新國標"數字監控平臺整合...................202

11.2.2.模擬矩陣整合...............................205

11.2.3.數字終端整合...............................206

11.3.卡口、電警資源整合.................................208

11.4.公安信息系統對接...................................209

11.4.1.與視頻會議系統的對接.........................209

11.4.2.與公安PKI認證系統的對接.....................210

11.4.3.與警綜平臺的對接.............................210

11.4.4.與大情報系統的對接...........................211

11.4.5.與三臺合一系統的對接.........................211

11.4.6.與PGIS/GPS系統對接..........................211

11.4.7.與警務督察平臺對接...........................212

11.4.8.與交警“六合一”系統對接.....................213

12.項目實施、維護和培訓...................................213

12.1.項目實施...........................................213

12.1.1.項目實施過程.................................213

12.1.2.施工計劃進度管理.............................214

12.1.3.工程質量管理.................................216

12.2.技術支持與運行維護.................................218

12.2.1.技術支持.....................................218

12.2.2.運行維護.....................................218

12.3.技術培訓...........................................219

12.3.1.培訓內容.....................................219

12.3.2.培訓對象.....................................219

1.項目概述

1.1.項目背景

隨著XX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城市化建設步伐日益加快,社會民眾的安全感需求

日益增長。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建設速度的加快導致了城市中人口密集度提高、

流動人口增加,由此引現出社會治安、交通、重點區域防范等綜合城市社會安全管理問

題。

全市統一規劃,各區縣同步實施,通過新建和整合公安、社會已有視頻監控系統,

分期建成規劃布點合理、技術標準統一、視頻資源共享的數字化、集成化、網絡化、智

能化的全天候視頻監控系統,并與警用地理信息系統、公安指揮調度等系統聯網,實現

對主要公共區域、場所、街道、治安保衛重點單位及周邊區域、治安復雜區域等部位和

公共交通工具的全覆蓋。

同時,以治安動態視頻監控、人車卡口抓拍監控與電子警察監控系統“三合一”的

綜合實戰應用需要,規劃在全旗縣范圍內建設外環內網等主要街路口、各出入城口的治

安、卡口、電子警察的綜合管理情況,加強和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利用兩年左

右的時間,建立起覆蓋城鄉、嚴密科學的治安防控體系。

堅持統一標準、科學推進的原則,系統遵循國家和行業的標準要求,以《安全防范視頻

監控聯網系統信息傳輸、交換、控制技術要求》(GB/T28181)、《城市監控報警聯網系統

系列標準》(GA/T669系列標準)、《公安信息通信網邊界接入平臺安全規范(試行)一

視頻接入部分》(公信科[2011]5號)等標準規范為依據開展工作,實現視頻圖像信息跨

區域、跨部門、跨警種的高效、安全傳輸及共享應用。該系統能夠切實有效的保證XX市

城區內交通道路的車輛違法違章事件的檢測與判定、同時能夠快速定位與研判目標嫌疑

車輛、嫌疑人員的軌跡分析,實現網格化、智能化、自動化的綜合研判指揮實戰應用。

充分考慮系統建設的先進性、可用性,按照1080P高清圖像質量要求建設。保證系

統具有良好的清晰度、較少的服務器資源占用、完全實時、充分利用網絡功能等,采用

先進的數字圖像技術,為系統擴展和應用打好基礎,保證系統建成后在3?5年時間內

不落后。始終以實際需求為導向,圍繞實戰應用,制定切實可行的總體建設規劃及其實

施方案。

1.2.項目需求

平安xx建設能夠為應急時間處置,打擊威懾、震懾違法犯罪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體目標是打造一套“公安實戰應用平臺”,做到信息共享,資源共享,提高XX公安系

統的視頻監控業務的實戰應用。爭取達到全天候監控,無縫隙覆蓋。

平安XX建建設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現有條件,堅持

“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的原則,按照“整體規劃,

分層分批實施”的總體建設思路,建成技術比較先進,結構比較完整,布局合理,監控

到位,反應靈敏,實用高效的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項目擬建設170余個治安監控點位,

6套卡口設備,以及兩套電警設備。該系統需達到以下功能:

1、為各類案件的偵查提供可靠的線索

2、提升突發性事件的及時響應和提前處置能力

3、有效震懾各種違法犯罪活動

4、輔助交通管理、重大案事件處置、大型安?;顒又笓]

5、社會綜合治理監控

建成后的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應能主動地為各部門、警種提供圖像信息資源,著力推動

相關部門、警種的應用,為各項公安工作服務。

?一是深入開展視頻信息資源在指揮決策和治安防控中的應用。要及時為指揮中心調

用所需圖像,實現監控、研判、指揮、處置的流程化聯動,利用視頻監控實現“先

期視頻處警,在發生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或重大群體性事件時,能夠充分利用監控報

警共享平臺提供的實時圖像,為領導遠程掌握現場情況,進行指揮決策服務,要將

報警與監控系統納入巡防體系,為治安、巡特警及派出所實戰工作服務,有機整合

現場巡邏和視頻巡邏工作,實現發現早、指揮靈、出警快、處置好的目標,切實提

升對社會面的控制力。

?二是深入開展視頻信息資源在偵查破案、打擊犯罪方面的應用。要將報警與監控系

統的建設和應用與現場勘驗、刑事偵查等工作密切結合,充分利用視頻監控信息為

刑事偵查部門發現、固定、提取與犯罪有關的痕跡物證、重建犯罪現場、獲取犯罪

嫌疑人活動軌跡。根據體貌特征查找犯罪嫌疑人,開展實時抓捕等工作服務,利用

視頻監控信息開展并串案件和為刑事訴訟提供詳實證據。

?三是深入開展視頻信息資源在服務社會管理方面的應用。要充分利用視頻監控、卡

口電警圖像信息為交管部門開展事故處理、交通疏導、非現場違法證據信息采集以

及查控特定車輛等工作服務;要將報警與監控系統充分用于服務邊防、海防工作的

需要,提供相應圖像信息,要按照消防工作的需要,利用視頻監控信息實現對火災

事故發生早期的預警,在火災事故及應急事件狀態下實現遠程監控;要按照警衛工

作的要求,提供相關圖像信息,使警衛部門能夠遠程、異地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并

及時進行指揮調度;要運用報警與監控系統協助監管部門掌握監所內部動態,加強

防控管理。

監控圖像質量應滿足公安實戰應用的要求。需滿足公安的實戰需求,前端攝像機到

實施監控圖像瀏覽及監控中心電視墻實時圖像必須充分考慮圖像編解碼延時問題,且長

時間連續圖像切換時不能出現畫面停頓,以滿足在特殊情況下對前端監控點的指揮、調

度和控制的實時性。以上指標應做到隨系統的擴容不降低。

滿足公安對監控歷史圖像的調閱及回放要求。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充分

發揮系統的實戰性,對歷史圖像的調閱及回放應當充分考慮系統響應時間。

充分考慮實時監控手段。系統應具有對于前端監控設備、存儲及平臺服務器等設備

在網運行情況有實時監控手段,并在公安側有實時監控終端。實際工作中,需快速定位

公安及特保路段監控故障。

系統應充分考慮公安局指揮中心對監控業務的要求。系統應考慮今后公安各分局和

派出所能快速調用監控圖像資源能力。各分局和派出所能快速調用權限范圍內監控圖像,

以滿足實戰的需要。

1.3.項目建設原則

為了達到國內領先的目標,xx平安工程城市監控系統的設計應該充分考慮系統的

合理性、先進性、可靠性、穩定性和可擴展性的原則。

1.3.1.合理性原則

為了保證整個系統從設備配置到系統構成的合理性,系統設計根據實際狀況和建設

城市監控系統的具體要求,充分滿足各單位部門在使用中的各項功能要求。同時系統的

建設以使用為基本原則,既能滿足圖像記錄,事件檢測等基本要求,軟硬件的界面設計

友好,易學易用及方便。采用統一的系統標準和通信協議,使整個系統中各個子系統間

能互聯互控,充分發揮整個系統的功能。

1.3.2.先進性原則

當前,計算機及通信技術高速發展,使得系統的設計不但要考慮充分利用當前的最

新技術,而且還必須考慮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能在系統中不斷溶入新技術,使系統

始終充滿活力,始終保持一定的先進性。在卡口系統的設計中,對所有設備和軟件的設

計中,在原有的監控和網絡基礎上,選用先進的嵌入式控制技術、視覺技術、圖像處理

技術和網絡傳輸技術,真正實現國內先進水平的目標。

1.3.3.可靠性原則

系統的從硬件、軟件系統協同運行中給予不穩定因素進行充分的防止。如有發生也

可做到即時地恢復。無論在前端系統、網絡、還是在管理平臺應用方面都具有相當的設

計。保證對系統提供7*24小時不間斷服務。

系統的可靠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前端攝像系統的可靠性

?信號傳輸系統的可靠性

?檢測系統的可靠性

?網絡系統的可靠性

?平臺系統的可靠性

?系統在設計上采用容錯技術

13.4.擴展性原則

隨著系統以后的擴展,建設規模將會不斷擴大,新業務功能需求將會不斷增加。這

要求系統具備良好的可擴展性,所以在系統建設的初期,首先立足于近期的需求進行配

置,而且系統的可擴展性能保證今后5、10年內的發展需求。

系統的各個組成部件選用標準的硬件和軟件,各子系統的設計模塊化,使系統可以

通過模塊堆疊的方式進行擴展;各部分、各小系統的接口規范化,從而使軟、硬件能夠

平滑升級或更新,網絡節點的增減對網絡性能的影響不大。

1.3.5.保密性原則

信息系統安全的問題,是系統建設中一個考慮的關鍵,整個系統數據要充分安全,

要嚴格實行操作按級管理,對關鍵數據實施特殊保護,各種操作要做好記錄,便于查找。

圖像傳輸網絡的建設需符合公安部的有關規定,充分考慮網絡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由于本系統涉及到對于公共道路的日常實時記錄、數據記錄廣及使用人員多,故安

全性和保密性就顯得十分突出和重要。在考慮系統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時,除應考慮各種

外界干擾外,還需在各個環節提供安全、保密措施。由于社會治安監控的圖像聲音等資

源涉及公眾的隱私,為保證圖像資源不外泄,不被不法分子利用,要求視頻數據(包含

實況、錄像)不能直接使用視頻編輯器進行讀取、編輯、打印、或者播放,應只有通過

視頻監控管理平臺的授權賬戶才能獲取相應資源信息。

錄像數據需更注重保密性,不得被隨意篡改、刪除、添加,硬盤中的數據不應被第

三方設備讀取,應保證只能被視頻監控管理平臺讀取。

此外要充分考慮網絡安全性問題,針對監控專網的IP地址己經延伸到路面上的問

題,考慮到不法份子可能會通過終端偽裝MAC地址,接入網絡后入侵至視頻監控專網,

使整體監控網絡癱瘓的風險。即暴露在路面上的數據端口不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設計絕

對保障監控系統專用網絡的安全,不可被竊取數據、監聽和破壞,要有網絡安全上的解

決方案,描述的越詳細越好,在測試現場進行驗證。

1.4.系統總體功能要求

XXX天網工程系統規模龐大,后期涉及與P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統整合,與上

級公安機關圖像聯網,穿越視頻安全邊界接入平臺,為政府多部門提供圖像資源共

享服務等。該平臺既要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可管理性,而且要有持續增加后期新業

務的開放性。

要求在全區范圍內全部采用1080P高清攝像機,對區公安局指揮中心進行改

造,實現高清圖像上墻顯示,實現所有監控圖像30天不間斷存儲。

1)為了提高系統可靠性,平臺服務器只負責信令流的處理和轉發,不處理

媒體流,媒體流通過網絡組播進行分發。

2)平臺具有高可靠集群設計,同時在服務器全部失效時,不影響監控中心

已部署的實況和錄像。

3)為了簡化運維工作,提升管理效率,系統必須支持SNMP網管協議提

供統一設備管理,管理系統中的所有前端網絡攝像機設備、存儲設備和

服務器。

4)為了滿足后繼持續不斷地項目擴容,系統必須支持多級多域的擴展,具

備10000路視頻圖像的接入能力。

5)系統需滿足不同警種、各部門使用,提供完善的權限管理嗎,不

同的應用等級采用靈活的角色權限分配,并劃定其使用的資源和

具體的使用功能;系統提供權限搶占功能,確保高權限用戶優先

使用;

6)能夠提供平臺級SDK開發包,提供二次開發能力,滿足和安全邊界接

入平臺和PGIS系統的對接應用,以便和公安實戰業務深度融合。

7)為了保證錄像內容可靠,系統要求使用專用的網絡存儲IPSAN作為存

儲設備。

8)所有存儲設備能夠進行分布式部署,集中進行管理,統一分配存儲資

源。

9)為了保證錄像過程可靠,要求前端設備直接將錄像寫入存儲IPSAN設

備,而不是通過服務器轉發,確保沒有單一故障點。減少因為服務器故

障而導致系統重要錄像丟失的可能。

10)為了保證存儲圖像的安全性和隱私要求,確保非授權用戶無法進行錄像

回放和下載,即使非法獲得錄像硬盤也無法獲取錄像資料,要求存儲數

據以裸數據形式保存,而不是文件形式保存,同時具備裸數據加密技

術。從而保證數據安全。

11)為了提高存儲可靠性,對于重點錄像和報警錄像,系統具有數據備份的

功能,支持手動備份和自動備份策略,可以手動或定期自動把視頻數據

備份出來。

12)該系統前端類型種類較多,要求系統能夠無縫接入視頻監控前端、卡口

抓拍前端和電警抓拍前端,實現對所有前端的統一管理;根據業務需求

能夠提供視頻監控與卡口、電警的聯動業務應用;

13)該系統前端部署范圍廣,需要因地制宜的考慮不同的鏈路接入方式,因

此要求前端網絡攝像機支持以太網電口、SFP光口及EPON光口等多

種接入模式。

14)為了減少后期海量前端維護工作量,系統需能對前端設備自動進行軟件

批量升級和前端設備故障后重啟。

15)系統提供完整的運維管理功能,能夠對系統關鍵設備進行統一管理,統

一拓撲呈現;及時發現系統各種故障,提供視頻診斷和錄像診斷功能。

2.系統設計依據

系統規劃設計必須按照國際、國家和本地區的有關標準和規范進行。本設計將依據

和參照以下的設計規范和要求進行:

>《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與要求》(GA/T75-94);

>《安全防范系統驗收規則》(GA308-2001);

>《安全防范系統通用圖形符號》(GA/T74-2000);

>《安全防范系統》(DB33/T334-2001);

>《民用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198-94);

>《工業電視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J115-87);

>《音頻、視頻及類似電子設備安全要求》(GB8898-2001);

>《測量、控制和試驗室用電氣設備的安全要求》(GB4793-2001);

>《信息技術設備的安全》(GB4943-2001);

>《郵電通信網光纖數據傳輸系統工程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

>EIA/TIA568A,EIA/TIA569A國際電子工業協會通信線纜、通訊路徑和空間標準

>ISO/ICE/IS11801結構化布線標準

>ISOTCP/IP協議標準

>ISO/IEC13818MPEG-2協議標準

>ISOIGMP/CGMP協議標準

>10BASE-T,100BASE-TX標準IEEE802.3,IEEE802.3U

>《中華人民共和國通信行業標準》(YD/T926)

>《防盜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GB50198-94

>《電視系統視頻指標》CCTRRECOMMENDATION472-3

>《電氣指標標準》ELA-422ELA-485

>《電子設備雷擊保護導則》GB7450-87

>國家標準GB50198-94,《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信息產業部和廣電總局有關中國電視制式要求

>GA/T74-2000《安全防范系統通用圖形符號》

>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和要求

GA/T832-2009《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圖像取證技術規范》

GA/T833-2009《機動車號牌圖像自動識別技術規范》

GA/T497-2009《公路車輛智能監測記錄系統通用技術條件》

GA/T651-2006《公安交通指揮系統工程建設通用程序和要求》

GA/T652-2006《公安交通管理外場設備基礎施工通用要求》

GA/T367-2001《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技術要求》

>GB/T16677-1996《報警圖像信號有線傳輸裝置》

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統驗收規則》

國家標準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國家標準GB7450-87,《電子設備雷擊保護導則》

>國家標準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

>國家標準GB12663-90,《防盜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

>國家標準GB50198-96,《民用建筑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國家標準GBJZ32-90-92,《中國電器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國家標準GBJ115-87,《工業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國家標準GB/T21255-2007《機動車測速儀》

>國家標準GB50198-94《民用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國家標準GB17859-1999《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等級劃分準則》

>國家標準GB50343-2004《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

>國家標準GB/T28181《安全防范視頻監控聯網系統信息傳輸、交換、控

制技術要求》

>《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2004)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技術要求》(GA/T367-2001)

>《安全防范系統驗收規則》(GA308—2001)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與要求》(GA/T75-94)

>《防盜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GB12663—90)

>《民用建筑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198—96)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

>《中國電器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Z32-90-92)

>《信息技術客戶通用電纜鋪設要求》(ISO/IEC11801)

>《工業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J115-87)

>《視音頻編解碼標準一一視聽對象的編碼(6部分)》(ISO/IEC14496)

>《工業企業擴音通信系統工程設計規程》(CECS62-94)

>《工業企業通信工程設計圖形及文字符號標準》(ECS37-91)

>《廣播傳音電纜線路工程建設技術規范》(GY5053-94)

>《安全防范系統通用圖形符號》(GA/T74-2000)

>《城市地理空間框架數據標準》(CJJ103—2004)

>JTG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實施設計規范》

>JTGF71-2006《公路交通安全設施施工技術規范》

>公信通[2007]189號《關于穩步開展公安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工作的通知》

>公信通[2008]10號《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安信息通信網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機

制建設的通知》

>公信通[2008]296號《關于公安信息通信網邊界接入平臺建設有關問題的通

知》

3.系統總體架構設計

3.1.系統設計思路

xx平安工程系統,包含覆蓋全市范圍的視頻監控系統、市縣道路智能治安卡口系

統、主干道路電子警察系統建設,同時還需整合其他系統的數據,因此,在系統設計與

建設中我們堅持以“一套系統、一套標準、兩類管控、三網三平臺、三條線索、三級應

用、四庫建設”的設計理念打造一個統一融合的城市監控系統。

“一套系統”是建設一個融合視頻監控、卡口和電子警察的立體化防控系統;“一

套標準”是建立一套立體防控建設的標準化體系;"兩類管控”是指人和車輛的管控;

,,三網三平臺”是指公安信息通信網、公安視頻專網、社會資源接入專網三張網絡以及

分別在三張網絡上建設的聯網平臺、共享平臺和社會資源接入平臺三個平臺,實現對全

市圖像資源的統一整合;“三條線索”是指事前警情線、事中指揮線、事后案件線;“三

級應用”指市級、區縣級、派出所級不同的應用體系;“四庫”是指面對不同圖像信息類

型存儲的基礎視頻庫、基礎信息庫、警情信息庫和案件信息庫。

3.1.1.一套立體化防控系統

建設城市監控立體治安防控系統,完美融合卡口、電警、治安監控,采用“外環內

網”的防線式前端部署模式,建設一套立體化的治安防控系統。

針對進出城市的主要高速道路、省道出入口建設卡口,在城市外圍形成一道城市外

圍防控圈,可以有效監控進出城市的車輛。

針對城市內四通八達的交通干線和城市管理錯綜復雜治安環境,市內主要重點路段

將城市切割成一個個小的網格,在網格的節點也就是主要干道的交匯路口部署電警,兼

顧交通管理和車輛管控功能;在主要干道上部署卡口抓拍系統,主要對車輛進行管控;

在重要道路建設全高清治安監控系統,實現對道路沿線重點區域的監控。

針對城市內也就是各個交通要道構成的“網格”內的重大活動場所、人員聚集場所

的安全性問題,采用高清治安監控攝像機,實現對熱點區域的覆蓋,并且在重點治安地

區高層建筑部署高空瞭望攝像機,著力于在較高的位置實現大范圍的圖像精確監控,系

統既兼顧大場面和具體目標特寫拍攝,同時實現視頻圖像的低延時傳輸,實現系統的快

速指揮與響應。

針對社會企事業單位的監控資源,通過社會資源接入平臺進行統一接入和整合,實

現對城市重點人員活動市內區域的監控。

針對監控過程中一些城市的監控死角,系統設計采用靈活性更好的單兵移動監控系

3.1.2.一套統一建設標準

全市按照一套統一的標準進行規劃、設計、建設、應用和管理,保證對現有視頻監

控資源進行有效接入和管理,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保證各單位建設的視頻網絡互

聯互通和視頻信息的共享利用,避免出現視頻圖像的信息孤島;保證整個系統的功能、

性能、穩定性、安全性、可操作性等指標能滿足系統的應用需求,最終實現全市圖像資

源的一體化調用和共享,最大限度地發揮系統建設的整體效能。

城市視頻圖像系統建設必須遵守國家、公安部和省有關標準與規范,嚴格遵循

GB/T28181標準建設,在地區區域安防建設中,以GBfT28181標準為核心結合地區時

間建設需求,起草地區安防監控標準規范,方便公安通過社會資源接入平臺實現對本區

域社會治安監控資源的無縫整合。

3.1.3.兩類管控對象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與車輛的結合度也越來越高,同時在公安人員的

破案過程中,對車輛的分析和對人員的分析已經成為重要的破案方向,本系統結合通過

新建視頻監控系統、市縣道路智能治安卡口系統、主要交通路口電子警察系統,進出城

市車輛及人員管控系統系統,重點對全市的人員和車輛進行管控。

通過對人員和車輛的管控,實現社會治安的動態掌控、對違法犯罪的精確打擊以及

對進出城市人員車輛的監控管理要求,全面提高城市社會治安管理水平,確保社會治安

形勢的持續穩定,服務和保障海城市經濟發展建設。

3.1.4.三網三平臺

本項目對城市監控系統進行總體規劃,從系統的業務和數據的安全性考量,需要建

設“三網三平臺”。

第一張網是公安信息通信網,網絡的設計充分考慮到視頻圖像信息互聯傳輸容量的

增長需求以及高清視頻監控技術的應用程度,通過改造、升級公安信息通信網,合理規

劃網絡帶寬,實現視頻圖像信息的有效傳輸,與公安業務相關的實戰業務應用功能在此

網絡中部署。

第二張網是公安視頻圖像專網,是指公安機關使用專線或非公共網絡上的VPN方式

建設的,專門用于視頻圖像傳輸的專用網絡,用于視頻圖像監控前端、治安卡口、交警

卡口、電子警察、移動視頻終端等設備接入的專網。公安視頻圖像專網專門用于支撐視

頻圖像監控服務和匯接各層級的視頻監控系統。

第三張網社會資源接入專網,指運營商提供的對社會面各類視頻監控資源等進行聯

網整合接入的專用網絡,該網絡不與互聯網連接,通常采用在互聯網上以VPN方式建設。

第一個平臺是聯網平臺,部署在公安信息網,對各類視頻圖像信息資源進行聯網接

入,通過公安信息通信網向上級公安部門推送本區域圖像資源,聯網平臺和各種公安業

務系統進行對接,實現圖像資源與公安其他情報信息之間的交互,滿足公安各警種實戰

業務需要

第二個平臺是共享平臺,部署在公安視頻專網,對公共區域安裝的視頻圖像監控前

端設備進行聯網接入、認證與管理,并在有權限用戶之間進行共享。該平臺允許公安和

政府部門之間互聯共享視頻資源;

第三個平臺是社會資源接入平臺,部署在社會資源接入專網,實現本區域社會資源

的整合和接入,通過防火墻將整合后的社會資源推動給本級共享平臺,方便公安部門和

政府部門對社會單位圖像的調用。

視頻圖像專網與公安信息網通過邊界安全接入平臺對接,視頻圖像專網與社會資源

接入專網之間通過防火墻平臺對接,平臺之間通信應符合GB/T28181標準。

為了更好的發揮整體系統業務應用效果,進行分層設計,社會資源進行海量社會監

控資源整合和匯聚,產生的業務流量應控制在全網系統數據流量的3%以內;專網作為公

安監控系統的承載網,應該承載整個系統95%的數據量,這些數據量包括實時實況瀏覽、

實時錄像存儲,智能分析和數據挖掘服務器對錄像和情報化信息的實時分析;從業務上

來看,關注實時業務的應用,如一線派出所日常視頻巡邏業務,日常治安接警后的快速

錄像回放研判業務,指揮中心的指揮調度、實時布控業務,案件研判時大量錄像的調閱

分析、線索查找等大碼流業務都放在專網中;由于進入內網需要經過安全邊界接入平臺,

安全接入平臺稱為網絡傳輸的性能瓶頸,穿透安全邊界接入平臺時帶來的時延和圖像質

量下降對實時業務應用帶來麻煩,因此,內網中適合將圖像和其他公安情報信息進行綜

合研判業務應用,上級單位圖像報送等少量業務應用,其業務數據量應控制在全網流量

的2%以內。

3.1.5.三條業務線索

考慮公安業務特點,功能的組織體現事前、事中、事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