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中考一模語文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春夏秋冬流沙河①華夏先民生息在地球的北溫帶,能感知春夏秋冬四季的明顯差異。②在漫長而寂寥的寒冬里,忽見河冰解凍,草木萌芽,萬物蘇醒,自然界的一切都動起來,生機péng勃,就說這是春季到了。春的意思就是蠢動,于是農夫也動手春耕了。蠢字的本義是蟲動,不是愚蠢。古詩云:“春動草萌芽。”看篆文春,草之下,日之上,是個屯字。屯字正是畫的一莖小草(中音chè),以其嫩芽穿透地平線冒出來。屯音zhūn,也是春字的聲符。篆文春變成隸書,謂之隸變。隸變后,春字上部的草和中部的屯都變形了,只有下部的日還在。甲骨文春字有許多寫法,茲錄其最簡者。此春字左日右屯。草(帥)被拆開組裝在日之上下,求美觀,無深意。③夏字首見金文,從日表示事屬季節,正如春之從日。更早在甲骨文尚未發現夏字,不知何故。篆文夏字《說文解字》:“中國之人也。從攵,從頁,從臼。臼,兩手,攵,兩足也。”不解釋為季節之名。金文夏字有日旁,那才是表示季節的夏字。許慎說的“中國”亦即中原,夏禹治水,建立夏朝,奄有中原之地,故稱中國人也。看那篆文夏字,臉部甚大(很有面子),雙手插腰,兩腿架疊,感覺良好。《爾雅·釋詁》:“夏,大也。”揚雄調查方言,發現“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物之壯大者而愛偉之,謂之夏”。至今大樓稱廈,從夏得義。說者或云,夏季長養萬物,所以為大,而成為夏。此說終嫌勉強扯攏。④蟋蟀年年準時鳴秋。古人聞蟲聲而知秋節至,上海至今呼為秋蟲。請看甲骨文,頭有須,背有翅,身有環節紋,明顯是蟋蟀。前人認作龜字,竟不考慮頭須背翅身紋非龜所有。籀文晚出,用龜替代蟋蟀,也有道理。龜古音qiū,放在右邊做了聲符。篆文省掉筆畫繁難的龜。《說文解字》:“秋,禾谷熟也。”從火,因為古人以大火(天蝎座阿爾發星)天黑后出現于正南天作為秋季之始。甲骨文秋字本義為蟋蟀,因其鳴聲qiūqiū,古人以為“其名自呼”,所以此蟲名秋。今稱蛐蛐,秋蛐雙聲可對轉也。商代人所說的秋季,意思是蟋蟀的季節。⑤古人認為冬是秋之延長,不宜當作一個季節看待。甲骨文和金文雖然有冬字,但作終字解。那時終字尚未造出,就借榛聲表之。甲骨文和金文的冬字像兩粒榛子掛在榛枝上。到了古文,嫌畫兩粒榛子太繁,以一橫杠代之。枝間又添個日,終于成了冬季的冬。篆文枝下再添冰(欠)字,寒冷可知,也更像冬季了。(選自《白魚解字》)1.知識積累與運用(1)將第①段畫線句改為反問句。(2)給第②段中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寂寥()嫩芽()péng勃()(3)第③段畫波浪線的句子運用了的修辭手法,其作用是:。(4)第④段中“古人聞蟲聲而知秋節至”的“秋節”對應著二十四節氣中的。2.閱讀理解與拓展(1)根據課文理解,以下說法有誤的一項是()A.春字隸變后,原來篆文中的草和屯都變形了,只有下部的日還在。B.篆文的夏字不解釋為季節之名。C.甲骨文的秋字龜替代蟋蟀,龜古音qiū,放在右邊做了聲符。D.甲骨文和金文的冬字還并不是冬季的意思。(2)甲骨文使用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假借等多種造字方法,請你結合選文和“春”的甲骨文,指出“春”使用了何種造字法,并說明理由。(4分)(3)下面是《白魚解字》中“季”的解釋和篆文,請模仿第③段畫波浪線的句子,運用一種修辭為“季”的字形寫一個介紹。(3分)季最小,也最末。《說文解字》季字從子,稚省聲。意謂季字本來上面是稚字作聲符,嫌筆畫繁,省隹存禾,字遂作季。愚以為季從禾,禾謂小米。百谷以小米顆粒為最小。季字從禾,蓋取小米最小之義。這樣釋季比較直截了當。春夏秋冬為啥稱為四季?春末叫季春,夏末叫季夏,秋末叫季秋,冬末叫季冬。一年之內有四個季,指其終了而言。于是有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說法,合稱四季。(★★★★★)3.品四季人生,覓雋永詩情徐嘉康①春有詩情秋有韻,夏有畫意冬有禪;四季如歌夢中看,人生數載是清歡。四季亦人生,人生如四季,且挨過三冬四夏,雪盡后再看梅花。②翹首人生之春,百花初萌,萬物始發。這是“風起于青萍之末”的人生起點,亦是正值芳華的A。這是耕耘之季,東風裹挾了生機與機遇,播撒下了希望與新生的籽芽。藍圖已繪就,奮斗正當時。③顧盼人生之夏,草木欣榮,風物盛極。這是驕陽似火、麗日綽約的人生之白晝,亦是韶華盛極的B。不懼烈日炎,何妨夏日長,人生的接續奮斗永不停歇。值此藍天麗日、盛夏響晴,最宜奮勇當先,勇立時代潮流,爭創人生輝煌。④蹀躞人生之秋,長天曠遠,穗谷熔金。這是繁枝累垂、百果淬蜜的收獲之際,亦是風華正茂的C。千里清秋,萬山紅遍,“風物長宜放眼量”,看一番“萬類霜天競自由”,憶江山萬代、歲月崢嶸。采得百果,不宜忘卻春種時的艱難困苦;收獲之余,更應立足當下,展望人生之未來。⑤漫步人生之冬,四野茫茫,唯余純白。這是翠減紅衰的肅殺之際,卻不是人生的盡頭,也并非四季之終末,所以不宜染暮氣,更不宜頹廢消沉。當春草凋敗枯零,當夏花盛極而衰,當秋果盡收累累,當人生的枯榮迭代已盡覽,你便開始真正步入“得失無意,成敗不計”的化境。將繁華看徹,歸此心安處,抬望眼,看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冬去春來,雪盡花開,人生的新篇才剛剛繪就,滿卷盡是歲月為你書下的留白。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人生四季,征途漫漫,且行且歌,便一生都是好風景。閱讀品悟與鑒賞(1)請將下面四字短語分別填入文中A、B、C三處。簪纓冠年垂髫少年勝春時節(2)請你任選一個角度賞析文中第⑤段畫線句子。(3)請你結合自身經歷,談談你對文章最后一句話“人生四季,征途漫漫,且行且歌,便一生都是好風景。”的理解。二、名句名篇默寫(★★★)4.根據理解,完成詩詞卡片填寫。
春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用禽鳥活動展現初春的旺盛生命力:“(1)__________,_______。”夏小荷上的蜻蜓是初夏別致的美景:“(2)________,________。”(楊萬里《小池》)秋邊塞特異的秋景和南飛的大雁是范仲淹既想報國又思念家鄉的見證:“(3)__________,_______。”(《漁家傲·秋思》)
枯藤纏繞的老樹和黃昏停憩的烏鴉目睹了天涯游子羈旅的孤獨惆悵:“(4)_________,________。”(馬致遠《天凈沙·秋思》)冬將一夜飛雪寫成滿樹梨花是岑參送別友人時對自己的安慰:“(5)_______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三、文言文閱讀(★★★★)5.閱讀詩文,補全師生對話湖心亭看雪張岱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江雪①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①注:作于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1)王老師:我們初讀《湖心亭看雪》需要注意一些字詞的讀音和解釋,例如:余ná一小舟,“拏”意思是①________;霧凇hàng碭,“沆碭”寫的是霧凇周圍的狀態,意思是②_________。還有“余強飲三大白而別”中的“強”也值得注意,這一句應譯為:③________。(2)小語同學:老師,我查閱資料發現“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翻譯為:①________。“湖中人鳥聲俱絕”和“千山鳥飛絕”的“絕”都解釋為②________嗎?(3)王老師:是的,這里“絕”的釋義和我們在酈道元《三峽》中學習的“_________”一句中“絕”的解釋也一樣。(4)小文同學:我發現,雖然一文一詩都是寫雪景,但所寫景物的特點卻不太一樣,《湖心亭看雪》中是①________(景物特點)的景,《江雪》中是②________(景物特點)的景。(5)王老師:你分析的真不錯!不同的景物反映人物不同的心情,你能否根據自己的理解分別解讀一下兩位作者的情感呢?小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名著閱讀(★★★)6.請閱讀王老師展示的兩則名著片段,完成相關任務。【甲】在床上整整躺了一個月之后,蒼白消瘦的保爾已能夠勉強用兩條搖搖晃晃的腿站起來,摸著墻壁,在房間里走動了。他的母親攙著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熔化,積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陽光下閃亮。外面已經是初次解凍的溫暖天氣了。一只灰胸脯的麻雀神氣十足地站在櫻桃樹窗外的枝丫上,時時用狡猾的小眼睛偷看保爾。“怎么樣,咱們倆總算熬過冬天了吧?”保爾用指頭敲著玻璃窗,低聲說。【乙】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節選)①艾青透過雪夜的草原,饑饉的大地,那些被烽火所嚙啃著的地域,朝向陰暗的天,無數的,土地的墾植者,伸出乞援的,失去了他們所飼養的家畜,顫抖著的兩臂。失去了他們肥沃的田地,擁擠在,中國的苦痛與災難,生活的絕望的污巷里;像這雪夜一樣廣闊而又漫長呀!注釋:①1937年12月28日,艾青來到武昌,“七七事變”以后,全國人民的抗日斗志空前高漲;而中國軍隊節節敗退,大好河山的國土大片丟失,此詩就作于這一時期。(1)【甲】選自名著《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2)【甲】中有一詞語書寫有誤,應將“________”改為“________”。(3)【甲】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提出修改意見:____________。(4)請你結合原著,說說【甲】文中的保爾有怎樣的品質?他與【乙】詩所寫的“中國”有何相似之處?(5)英國詩人雪萊說:“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請你結合【乙】和歷史知識,說一說“廣闊而又漫長”的“雪夜”指的是什么?五、現代文閱讀(★★★★)7.請閱讀兩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①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管玉平聯合有關專家研究認為,全球變暖可以影響一年四季的節奏。②研究人員利用1952年至2011年觀測的逐日氣象數據,計算了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四季長度和開始時間的變化。研究發現,春天和夏天開始得更早,秋天和冬天開始得更晚了。這種季節變化在地中海地區和青藏高原尤為顯著。③換言之,氣候變暖正在改變四季的長度和開始日期,夏季越來越長、越來越熱,而冬季則越來越短、越來越暖。在未來氣候情景下,這種變化會更加劇烈。④“按照最貼近歷史觀測的模式結果預測,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減緩氣候變暖,這種變化趨勢將會持續發展,到2100年,。”管玉平對《中國科學報》說。⑤大量研究已經表明,季節變化會帶來嚴重的環境和健康風險。例如,鳥類正在改變它們的遷徙模式,植物的生長和開花時間也在變化。物候變化會導致動物與其食物來源的不匹配,破壞生態群落。季節變化也會對農業造成嚴重破壞,特別是倒春寒或遲來的暴風雪會損害正在發芽的植物。⑥“更熱、更長的夏天將會帶來更頻繁、更劇烈的高溫事件,比如熱浪和野火。而更短、更暖的冬季可能導致天氣更加不穩定,帶來寒潮和冬季風暴,就像最近發生在得克薩斯州和以色列的暴風雪一樣。”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氣候系統研究所研究員祝從文表示,這種季節變化可能會導致更多惡劣天氣事件的發生。(2021年3月16日《中國科學報》,有刪改)【材料二】①應對氣候變化,關鍵要有效落實,不能開空頭支票。各國不光要有目標,更要轉化成有效的政策、扎實的行動、具體的項目。②應對氣候變化,關鍵要一致行動,不能搞雙重標準。考慮到各國的國情、歷史責任不同,以及發展水平和階段不同,各國在實施應對行動時所負的責任應當有區別,這是公平合理的。過去,一些發達國家弱化甚至無視“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一再對發展中國家提出不切實際的高要求,如今卻在自身遭遇能源危機時重啟煤電,在致力于削減化石燃料使用的責任問題上開倒車。③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秉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的務實行動。近年來,中國成立了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發布了碳達峰碳中和頂層設計文件,構建了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實施了“碳達峰十大行動”,啟動了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碳市場上線交易,以扎實行動彰顯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的堅定決心,為全球氣候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中國方案。④當下,氣候變化帶來的嚴重后果席卷全球。受極端氣候影響,今年以來,歐洲遭遇了史所罕見的熱浪,亞洲、北美不少國家經歷了大旱和洪災,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航空貨物運輸合同范本
- 2025木材購銷類合同模板
- 2025租賃合同與買賣合同的關聯性分析
- 2025瓷磚買賣合同樣本
- 華潤電力測試題
- 網絡犯罪偵查與數字取證考核試卷
- 2025租賃合同印花稅新政策
- 2025攜手創業協議范本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商業綜合體廣告牌制作與安裝合同
- 2025試析網絡購物中的消費者合同關系研究
- 《玉米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課件
- 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關于開具死亡醫學證明流程中死者死亡信息核實補充制度
- 2025年主管護師中級考試題庫及答案參考
- 中職高教版(2023)語文職業模塊-第七單元語文綜合實踐-走進傳統節日-探尋文化根脈【課件】
- 【語文】《短文兩篇:陋室銘》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舞蹈療法在兒童精神疾病康復中的應用-洞察分析
- 2025年春新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教學課件 18 棉花姑娘
- 工貿企業負責人安全培訓
- 《陪診從業人員能力培訓標準》
- 《氫氣輸送管道工程設計規范》
- 管網工程施工重難點分析及對應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